《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各界人物 >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05731257
作者:于秀
页数:251页

百万老兵心声:血泪文字震惊两岸

百万老兵心声:血泪文字震惊两岸——《滔滔不归:我在台湾40年》陈昌本|文于秀是位很有才华的报告文学作家,我很感谢她,因为她帮我圆了一个做了很久的梦。我一直想写一写台湾老兵的乡愁,乡情,乡恋,写一写他们盼归、盼团圆的情思,但是,苦于没有机会。正因为有这层缘由吧,我一看到于秀写的这部书稿《滔滔不归:我在台湾40年》,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气读下来,真实生动,如同走进了这些老兵中间……我为什么对台湾老兵的命运如此关切,这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1949年春天,从青岛海运去台湾的老兵,多是国民党军队抓兵被抓走的。我自己也经历了这场劫难。那年,我14岁,是个学生,国民党临撤退,在我的家乡青岛市夏庄镇一带,进行拉网式抓兵,从壮丁到小学生见人就抓,我当时,先是藏在麦田里,被撵得走投无路,躲到了我们丹山村小学校教师宿舍的阁棚上,学校的老教师关鸿多方与搜查的军官周旋,才避免了我们几个小学生被抓的命运。可是,像我这样得以逃脱的只是一些幸运儿,那几天里,被一根绳子拴走了上千人!也许,正是因为我差一点被抓住,还眼睁睁看着乡亲们被抓走,共同的命运使我总是记挂着被捆上军舰的乡亲们。后来,我与台湾老兵的第一次接触,是80年代带团到美国拍摄电视片《访美纪行》。在旧金山华人街的一个小饭铺里,遇到一位操青岛口音的中年账房先生,“乡音忽惊闻,相看是故人”,一询问,他竟是从青岛抓到台湾的老兵,退役后在台湾无法谋生,联络了几位老兵到美国创业。他对我们极热情,吃了他的炒饼怎么也不肯要钱,说是见了故乡人,亲啊!我作为一个作家,当时就起了写写他们、写写他们的命运之意。当我把此意告诉我的这位老乡时,他深情地说:“我们这些老兵的艰辛和思乡情,每个人都能写一本书,一言难尽啊,等到我们老兵们能回故乡的时候,咱们坐在热炕头上,喝着即墨地瓜酒细聊吧!”我理解他不能细谈的难言之隐,给他留下了我的名片,相约等他回故乡时,在家乡见面。但是,回国后,因工作变动,住址、电话变化多,这位老兵一直没有跟我联系上,也不知他回没回过故乡。我和故乡的台湾老兵相见的第二次机遇,被我无意间丢失了。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好转,我带一个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台湾,因为走得仓促,没有来得及打听故乡的台湾老兵在台的地址,没想到,到台湾后,故乡的老兵却追着我的行踪,找我这个老乡去他们那里团聚。他们在《联合报》上看到我的照片和姓名,觉得像是丹山老乡,立即打电话追寻,问此人是不是夏庄丹山的陈昌本,要求相见共叙乡情。可惜,在台访问期间,总是从一个城市离开后才能登报,故乡的老兵们追着报纸上的新闻找我,总是追不上。我直到在高雄机场,临上飞机离台时,才看到了接待单位转来的丹山老兵们写的便条:“陈先生,您就是青岛市夏庄镇的丹山人陈昌本吧?你的故乡来台的老兵和家人,听说你赴台访问,都想见见您,一起叙叙乡情,拉拉家常,等着你的电话,盼听你的乡音。”我看了便条,急忙按纸条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上了飞机,我忽然想到,可能缺了地区号。回到家,故乡丹山村政府的电话打来了,说是在我访台期间,好几位台湾老兵打电话到丹山,问文化交流代表团团长陈昌本是不是丹山叫小宝的陈昌本!我拿着话筒,流了眼泪,台湾老兵们历尽40年沧桑,竟然还记着故乡的十几岁的孩子的小名!而我呢?已经到了台湾,却没能见到这些乡亲!我十分难过,如果我到台北的第一天,就见到纸条,我宁可放弃到花莲、高雄访问,也要和故乡的老兵和家人们促膝深谈上几天几宿。人熟情深,一定会谈得深刻、真挚。可惜,我丢失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真是悔之莫及啊!这经历,这思绪,就是我见到于秀这部写台湾老兵的书稿《滔滔不归:我在台湾40年》,欣喜若狂的原因。真巧,书中记叙的台湾老兵,有好几位竟是我的同镇乡亲!读这本书,我很快就沉浸在老兵们悲欢离合的坎坷命运之中,不能自拔。真实地再现台湾老兵和他们的家人的生活命运,这大概是作家的执著追求。她成功了!15个老兵的命运组成的15个故事,是一部部真实生动的人生史诗,老兵们各有独特的性格,各有独特的经历,读来感人肺腑。写78岁高龄冒死绕道归家的老兵真实感人;写67岁回乡找到称心的伴侣的老兵也真实感人;写老兵在台湾成家立业,在大陆还有妻子的悲剧真实感人;写老兵夫妻同赴台湾,留在大陆的儿子不认母亲的悲剧更真实感人。不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是两岸分裂历史制造的命运史剧!于秀为什么能把这些悲喜剧写得真实感人,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她的深入采访。15位老兵的历史,她是挨个上门访问,由老兵和他们的家人亲口讲述的,于秀与他们同悲同喜,哀乐与共,才深刻地写出了他们的心声!于秀这种执著的敬业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为什么在当前,台湾老兵的命运特别引起了作家的注意和世人的关心呢?台湾这座祖国的美丽宝岛,游离在祖国怀抱之外实在太久了。在人类以和平与发展的雄姿迈向21世纪时,谁不盼望和平统一呢?饱受分裂之苦的两岸人民在等待,等待与家人“花好月明喜团圆”。可这样的愿望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两岸民众何时才能随意往来?看看现实吧,当年随国民党去台湾的党、政、军、民人数超过200万,几十年音信全无的骨肉分离,让海峡两岸的人民望穿秋水。1987年10月14日,在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近9年之后,国民党中常委通过决议:“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封闭40年之久的大门轰然打开,人们归家的脚步几乎踏平了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据统计,台湾开放民众探亲仅一个月时间,大陆就接待台湾同胞13000人次,白发的儿子寻垂垂老矣的母亲,步履蹒跚的老兵与走时满头青丝,如今却容颜已老的妻子相识却难相认。在一声声“我要回家”的呼唤中,历经了多达40年之久的磨难,走时生龙活虎回来却脚步蹒跚的台湾老兵尤其引人关注。与在大陆的家人相比,他们几十年来在台湾的漂泊与孤独无依,更显得格外苍凉。有很多人走时并非自己所愿,而想要回来却历经了太多的波折,更有许多人思归心切,竟铤而走险,绕道国外重返家园。在这些老兵的心里,故乡的家园永远是夜里闪耀着的一盏灯,使他们在孤独的远行中还有一丝选择坚强地活下去的希望。家园!家园!在所有的人类字典中,只有“家”这个词的解释是共同的。所有的人都与“家”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几十年来台湾老兵寻亲的脚步匆匆,都是为了那个骨肉团聚的梦圆时分。然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阻碍祖国统一的人们,却在阻挡和平统一的浪潮,老兵们与家人暂时的团聚后,仍旧是分离,有的甚至是永别,对于大多数已是耄耋岁月的老兵们来说,只要两岸不统一,隔海相望而不能相聚的现实,必是他们终生的遗憾。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将继续演出!要回家,要统一,民心是不可违的,和平统一成了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台湾老兵们以自己的一生为代价写就的命运史,证明了这一点!正是两岸人民盼团圆、盼和平统一的愿望,使台湾老兵的命运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作家于秀,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作家,她怀着对台湾老兵的满腔同情,走近了台湾老兵,真诚地倾听、触摸他们饱经骨肉分离之痛的心路历程,以真实的史笔,写下了这部厚重的作品《滔滔不归:我在台湾40年》。 本文作者:陈昌本(原北京电视台台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

小马老蒋最该看一看

老兵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和亲情,他们不该因为政治的原因被迫几十年妻离子散家破人忙,更何况这是几百万人的悲情!文革中,多少老兵的家属遭到迫害,多少人含恨离开人世,那是多么大的悲剧,而在台湾 ,几百万老兵又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他们没有家,他们没有钱,他们因为老了被军队扫地出门,成为一帮流浪汉,太悲惨了!这不仅仅是几百万老兵的悲哀,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不团结,内讧,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代人,毁掉的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回家路遥遥

合上书,我揉揉因频繁擦拭眼泪而干涩的眼睛,背靠在椅子上,长长舒了一口气,可心绪一时还难以从台湾老兵的故事中抽离出来。那一湾在地图上看上去浅浅的海峡,却在我心里波涛汹涌、惊涛拍岸。国之难、家之祸、人之殇,难道仅是因为这一湾海峡吗?应该是看了《滚滚红尘》之后,才意识到那一场内战所带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新中国的诞生,并不仅仅是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快人心,把国民党赶到台湾的酣畅淋漓,那数以百万的人头拥挤着、簇拥着、挣扎着挤向船舱,走向遥远的不归路、漫长的回乡路。65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60几年的思乡之苦化作多少无奈的泪水,20000多个日日夜夜孤枕难眠、魂不守舍。那是一个个人永不重来的60年。那是一种分离即成永诀,再见即永不相见的痛楚和无奈。韶华痛彻心扉的分离和秦汉日日夜夜的等待和寻觅才是那一场国难背后的真实存在。从此,我开始特别关注台湾老兵这个问题,不敢去想象这些人怎样忍着相思之苦挨过2万多个日日夜夜。后来,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做了《大陆新娘》这个专题,才知道原来这一批人的晚景这样凄凉,在一个叫荣民院的地方过完孤苦的一生。尤其是当大陆新娘提到这里的老人每年都在呈几何基数递减,我的心像被什么撕裂了一样。后来《看见》做了一个专题讲述了高秉涵为死去台湾老兵将骨灰带回大陆老家的故事,年迈但精神不错的老人抹着泪说没有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内心沉重的我一个字也打不出来。终于,在网上找打了这本于秀写的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翻开书,就一直拿着面纸擦眼泪,从第一页开始哭,一直哭到最后。这其中的痛苦和无奈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曾经我想象的还是那些轰轰烈烈的生离死别,那些惊天动地的悲欢离合,真的翻开了这些故事,才知道竟然都是那些生活的细小的无可奈何,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两全其美。那些老兵即使历经万难终于回到家乡后,还要面对的艰难和无奈。书是以自述的方式铺陈的,15个老兵,15个痛彻心扉的悲欢离合。作者怀着深深地感情讲投入到每一位老人的故事中,感人肺腑。美中不足的是这些都是在大陆做的采访,那些没能回到台湾的老兵是什么样子呢?那些没能回来就客死他乡的老兵的名字又有谁能知道呢?那些个在海边望了一辈子、哭瞎了的母亲又有谁能记起呢?如果资料再充实些就更好了,真的非常想做一做这个专题。找不到家的人,没有了根的人,就像老兵周云亭说的“糊涂着比清醒着好”,至少糊涂着不会忍受想家之痛。老兵们大都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不想为将来打算。走着走着就走失了自己,连魂魄都不知道扔哪了。然而矛盾的是想要回家的念头却又成为了要永远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即使真的见了面40年的光阴也把记忆中的人变得面目全非。我不知道自己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感同身受的这个劲是从谁那遗传来的,总是还没读到伤心处,可一想象就已经泪流满面、呜咽哽泣了。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涛声依旧》,像我这个年纪喜欢听这些老歌,总有人不理解。好老的一首歌,还是在儿时、在家乡常听的一首歌,而如今常听不仅仅是因为总是能回忆起年少的点点滴滴,更是因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回家的客船”?老兵们的背井离乡是出于无奈,是不得已的选择,而我的呢?同是在大陆,同是在一片土地,可又何尝不是背井离乡,一年只能回去一次的家乡岂不是同样让我魂牵梦萦。这看似是我自己的选择,可这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呢?离开家乡,客居异地这样的境地究竟是由多少偶然性造成的。回忆过往,八年前得一个下午,高三的数学课上,随手翻起报考书,就看到了苏州大学的名字。一所坐落在江南水乡的学府,江南水韵氤氲着人文气息,而人文素养涵养这整个水乡泽国。只这随意的一眼,便注定了今生今世要做外乡人。我不想被称为外乡人,而又时时刻刻不在标榜自己是个外乡人。因为只有外乡人才会恋恋不忘她的故乡。每一个身在异乡的游子,乡愁都是相似的,品味起来每个人又各不相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外地人、外乡人、外省人,就是因为家乡的用不可替代。可是家乡是那么的不可替代。爱吃家乡的每一道小菜,爱听的乡音,见到老乡的兴奋和自来熟。在苏州感受的每一天的天气变化,都会想我的家乡不是这样子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苏州认识的人都和我家乡的人不一样,性格、脾气、习惯都不一样。有时候,早上,推开窗,看着小区里的人造中央景观,就会不自觉地想到推开老家的窗,窗外有一颗大杨树,麻雀总是喳喳叫个不停。工作,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我没有特别的兴奋,只是对辛苦付出后有了回报而些许欣慰。可心里明白回家的路又远了,遥遥无期。这是非常最稳定的工作,可是稳定的让人绝望,让我看不到回家的路。想家过甚的时候我趴在老公的怀里,狠狠地说再过10年,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家去。可是我心里清楚明白说说容易,我和老公都有稳定的工作,在苏州买了房子、车子,安了家,可我总觉得自己是过客,不是归人。将来有了孩子,在苏州上了学,他就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我要回我的家,可是他就不得不离开他的家,他的家在哪呢?让他和我一样忍受离家之苦。如今,爸妈早已搬到城里,住在楼房里。再回去,也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家了。那个矮趴趴的,盖了20几年破旧的三间瓦房,那个水泥铺成的院子,水泥地崎岖不平,院子总是铺不平。家里总是人来人往,就算补了地,还没等水泥完全干透,就又被踩出了脚印。纵使不顾一切真的回去了,我还能适应过去的那个家吗?在家乡生活了不到20年,可是在苏州也已经生活了另一个20年,就算我对家乡恋恋不忘,但是我却没有意识到其实早已经把苏州也当做家了。有的时候我都弄不清,究竟哪里才是家。怎样选择都有遗憾,都是无奈的选择。“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坦然于无奈,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了无所谓,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周国平老先生一语中的。学会不拒小情调,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的乡愁也就无所谓了。正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打来电话:“家里的花怎么样了,活下来了吗?”我看看几棵半死不活、叶子枯黄的绿萝,“说还没死,但长势也不好”。“你买点营养液,14楼楼层太高,不接地气,花长不好!”。躺在床上笑着对妈说:“妈。为啥14楼长不好啊?花都在土里,怎么会不接地气?“你家的花肯定没1楼的长得好,就是这么个理,不接地气就是不好”,妈妈坚持到。周国平说过人与人的交往只会激发生活的精明,人与自然的交流才能开启生命的智慧,人只有接触到土地、自然才更好。妈妈固然只有高中学历,文化水平不高,但与自然的日益打磨早已让她拥有了哲学家般的智慧。用了20几年才终于逃离了平穷落后的农村,成为了从小就羡慕的城里人,而如今,日思夜想不能割舍的却还是农村那个家。那个依山傍水,被自然环抱着的家。那个夜晚抬头就能看见漫天繁星的故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抬头看到漫天的星星竟然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离自然越来越远,看来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写出“陪着星星上路,伴着月亮回家”这样的句子了。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