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各界人物 > 人物春秋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03162848
作者:霍建瀛
页数:178页

章节摘录

  老子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既无形也无声的东西,它不靠外力永远不停地运动,永恒地存在。它先天地而生。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什么力量?老子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道”。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在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中出现过74次。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把老子开创的学派同儒家、法家等学派并列,称为道家。  在老子的观念中,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同时它又是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法则。天、地、人、道之间应当遵守的法则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而,事实证明在遵守法则的表现中,最差的是人类。其实老子早就警告过“天地不仁”,意思是无论是道还是天地,他们都不讲仁慈,而是按照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对待万物一律平等,对于人类决不偏爱。谁不遵法。肆意妄为,都会自食苦果。人类当今面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许多问题,都证实了这点。  老子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都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如刚柔、强弱,福祸,兴衰等等。而且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等等。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两个对立面,必须相依才存在,缺一不可。  老子还认为,对立面的双方也具有同一性,其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还认识到不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对立面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中国人常说的福祸无常,物极必反,实际上就体现了老子的辨证思想。  在老子哲学范畴中,他把有与无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事物由不存在走向存在,然后积小成大,积弱成强,以至全盛,达到极点,再转而走向反面,终至灭亡消失。这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生生灭灭、存在发展所遵循的永恒之道。事物新形态是从“无”中发生的,因此,无是本原。事物的旧形态,是向。“无”转化的,因此,无是归宿。这些都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体现。  《道德经》中,一半论道,一半讲德。如果用最通俗的语言讲,道就是道路。是目标是方向,德就是道路的走法。因此,德是道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符合道、符合自然、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命状态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  为了使人对德有个比较形象和具体的认识,老子曾用自然界的水来比喻人。老子认为水的德,最接近他理想中的圣人之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尚的品德应该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表率,它滋养万物,不仅什么都不争,而且还甘居卑下。  这种例子还很多。大到治国、用兵,小到同吃喝有关的养生之道,无所不包。  比如治国方略,这样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老子只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说明了问题,而且抓住了本质和要害。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细细一琢磨,。烹小鲜。也不是那么简单。小鲜即是小鱼,鱼尤其是小鱼是比较难烹饪的东西,对技术和火候掌握的要求都很高。不翻动不行,但也不能随意翻来翻去,动作一大鱼就容易烂,须得谨慎小心,恰到好处。  这就是说烹鱼的操作方法要符合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烹饪者不可依自己的主观意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治国比烹鱼更难更复杂,但道理是相通的。老子的这句治国名言,在中国流传很广,两千多年来不知影响了多少君王和政治家。不仅如此,就连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也引用过这句话。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经济颇有起色,说不定里根真的从老子的话中悟得了几分奥妙。  人们认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主张的核心思想,老子的原话是“无为,无不为”。他认为,作为人君。最重要的就是要克制私欲和贪念,不要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不要随意地役使和扰害百姓。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办事。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汉朝初年的文帝和景帝很推崇他的这一主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史称“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代之一。  《史记》上没说清老子究竟活了多少岁,但肯定了他长寿,这是有一定根据的。有人推算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七十二岁,因此老子年过百岁是完全有可能的,老子长寿得益于他的养生之道。  老子的养生之道主要有精神健康和饮食健康两大方面。他在《道德经》中写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仁慈),二日俭(节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谦退、不争)”。后世养生家将此作为养生必先养德的重要理论基础。老子“少私寡欲”的养生观,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等观念就源于《道德经》。  老子的饮食之道,第一点叫作“为腹不为目”。腹是一个人的主要生存条件,即填饱肚子,肚子就那么多容量,所以腹是有限的;而目就是眼睛,眼睛看东西,看多少也撑不着,是无限的。因此容易产生贪的欲望。俗语说“眼大肚子小”,看得多,控制不好,就容易多吃。倒霉的是肚子。老子的意思很清楚,为腹是以物养己,为目是以物役己。人要靠外物来养活自己,这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叫“为腹”;但人不能成为外物的奴隶,这就叫“不为目”。  第二点叫作“五味令人口爽”。五味指的是美食,口爽的意思是味觉失灵或产生差错。美食不是不能吃,但不能吃得太多,天天吃就吃不出它的美味了,搭配着素食和粗茶淡饭,不仅别有风味,也有益健康。  第三点叫作“味无味”,意思是你要从算不得美食的食品中,品出它的美和味来,品出精神上的愉悦来。野菜、南瓜。自有它的清香甘甜,而且吃得安心,还有一种置身田野、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多美!  ……

前言

  差不多是在十几年前,老霍和我供职于一家杂志社。那个时候,北京的几处贩卖古董的旧货市场办得风声水起,其中名声大的有潘家园、报国寺、玉泉路等,老霍是这些旧货市场的常客。  每逢星期一,编辑部的年轻人便可以在老霍的办公室里观赏他周末的收获——有时候是一尊古灯,有时候是一只旧瓷碗,有时候是一方旧木雕。虽然年轻人对古董收藏都是外行,却也看得出老霍展示的那些“宝贝”并非价值连城的“古董”,更不大可能潜藏着在未来被拍出天价的前景。但他以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中国古代正史、野史的熟悉,几句话就能把那些过去寻常百姓家随处可见的旧物描述得价值非凡——文化与精神的价值而非人民币的价值。记得他淘换到一只陶灯,样貌颇似长信官灯——当然不是,他就借着那只破旧油灯,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灯具和长信官灯的历史;有一些残破的民用瓷器,在老霍的猜想中。可以从宋代的汝窑讲到明清时期的宫窑。最终,这些旧物件的身价时我们已经不重要,大家享受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独有韵味,对中国古老的过去平添了一份珍视的情怀。后来,我便撺掇老霍开个专栏,介绍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老霍并不推辞,这对他不是件难事——他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像他那一代的大学生一样,文字功底很是了得;作为资深的摄影记者,给他的“宝贝”和各地的文物古迹拍照留影,早已习惯成自然,栏目的文字和图片就都有了着落。我们商量着,栏目的名称就叫《尚古情怀》,借古物、古人、古旧之事探寻中国人精神与情怀的特点。中华文明浩如烟海,体大思精,又需包罗贯穿,就这样,《尚古情怀》一直写了下来。  十年来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和传媒的青睐。这也难怪,从一个小物件或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旧时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历史、生活状态和品性,这是人们普遍乐见的方武和视角。  这些年,中国人收藏的热度不断高涨,但是对所藏古董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的价值有多少热衷却成了问号。而老霍还是沉浸在他收集的那些旧物和曾经走访过的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独特人性和事件之中,为它们撰写文字、拍照、配图。他希望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旧事旧物所承载的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痕迹。  有一天,一位台湾的小女孩在网上看到了老霍的博客——那些旧物件和那些有历史感的文字。女孩子仿佛遇到了知音,她给老霍留言说:“曾看见京杭大运河,今天读到这篇文章,感觉超棒,收获丰富。读文章可以看见人的心思意念,看今天不似隋炀帝那时美的大运河的残缺美也是种美丽,那是历尽沧桑的美,历史巨轮辗过去的美。大运河无论在哪个年代,它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千古赞颂的大运河是N多人记忆中最美的回忆”。我相信台湾小女孩的留言会令老霍欣慰,因为这又一次让人感到:总有人超越金钱的价值而珍视我们文明的过往。  这次中国地图出版社以敏锐的跟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把《尚古情怀》编辑成书出版,又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回应。  过往的人与事、物与情不仅仅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将往哪里去,这便是《尚古情怀》的价值所在。差不多是在十几年前,老霍和我供职于一家杂志社。那个时候,北京的几处贩卖古董的旧货市场办得风声水起,其中名声大的有潘家园、报国寺、玉泉路等,老霍是这些旧货市场的常客。  每逢星期一,编辑部的年轻人便可以在老霍的办公室里观赏他周末的收获——有时候是一尊古灯,有时候是一只旧瓷碗,有时候是一方旧木雕。虽然年轻人对古董收藏都是外行,却也看得出老霍展示的那些“宝贝”并非价值连城的“古董”,更不大可能潜藏着在未来被拍出天价的前景。但他以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中国古代正史、野史的熟悉,几句话就能把那些过去寻常百姓家随处可见的旧物描述得价值非凡——文化与精神的价值而非人民币的价值。记得他淘换到一只陶灯,样貌颇似长信官灯——当然不是,他就借着那只破旧油灯,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灯具和长信官灯的历史;有一些残破的民用瓷器,在老霍的猜想中。可以从宋代的汝窑讲到明清时期的宫窑。最终,这些旧物件的身价时我们已经不重要,大家享受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独有韵味,对中国古老的过去平添了一份珍视的情怀。  后来,我便撺掇老霍开个专栏,介绍中国悠久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老霍并不推辞,这对他不是件难事——他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像他那一代的大学生一样,文字功底很是了得;作为资深的摄影记者,给他的“宝贝”和各地的文物古迹拍照留影,早已习惯成自然,栏目的文字和图片就都有了着落。我们商量着,栏目的名称就叫《尚古情怀》,借古物、古人、古旧之事探寻中国人精神与情怀的特点。中华文明浩如烟海,体大思精,又需包罗贯穿,就这样,《尚古情怀》一直写了下来。  十年来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和传媒的青睐。这也难怪,从一个小物件或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旧时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历史、生活状态和品性,这是人们普遍乐见的方武和视角。  这些年,中国人收藏的热度不断高涨,但是对所藏古董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的价值有多少热衷却成了问号。而老霍还是沉浸在他收集的那些旧物和曾经走访过的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独特人性和事件之中,为它们撰写文字、拍照、配图。他希望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旧事旧物所承载的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痕迹。  有一天,一位台湾的小女孩在网上看到了老霍的博客——那些旧物件和那些有历史感的文字。女孩子仿佛遇到了知音,她给老霍留言说:“曾看见京杭大运河,今天读到这篇文章,感觉超棒,收获丰富。读文章可以看见人的心思意念,看今天不似隋炀帝那时美的大运河的残缺美也是种美丽,那是历尽沧桑的美,历史巨轮辗过去的美。大运河无论在哪个年代,它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千古赞颂的大运河是N多人记忆中最美的回忆”。我相信台湾小女孩的留言会令老霍欣慰,因为这又一次让人感到:总有人超越金钱的价值而珍视我们文明的过往。  这次中国地图出版社以敏锐的跟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把《尚古情怀》编辑成书出版,又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回应。  过往的人与事、物与情不仅仅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启示我们将往哪里去,这便是《尚古情怀》的价值所在。

书籍目录

哲人老子
圣人孔子
兵家孙子
忠臣屈原
武圣关羽
魏孝文帝
千古一帝
直言魏征
高僧玄奘
女皇武则天
杨贵妃传记
包拯包青天
永乐大帝
郑和下西洋
传奇公主
巨贪和珅
东陵女人
古代丑女
古代才女
古代侠女

编辑推荐

  十年来的《尚古情怀》栏目,以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为主导,也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个栏目一直颇受海外读者和传媒的青睐。这也难怪,从一个小物件或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入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旧时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独有的历史、生活状态和品性,这是人们普遍乐见的方武和视角。

作者简介

霍建瀛主编的《文化遗产/尚古情怀书系》主要内容: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在《道德经》中出现过七十四次。正因如此,人们通常把老子开创的学派同儒家、法家等学派并列,成为道家;孔子认为提高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全社会,乃至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一种意识,即以“仁”为本的观念等等……《人物春秋/尚古情怀书系》将一一为您呈现。

图书封面


 人物春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