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各界人物 > 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05725263
作者:海天,肖炜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初登舞台一、教育界的革命学员来自工农兵1965年7月的一天,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赵村,突然传出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人们的疑惑中,一个消息传来了——村东头李家的孩子李荣欣考上了高中。这则消息对两千多人的西赵村来说,实在不平常。这个位于河南省沙河边上的小村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总共才出过两名高中生。李荣欣(70级工农兵大学生):我们村子包括我一共只有三个高中生,那段时间,好多人说这孩子肯定有出息,说了一些祝福的话。高中生,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绝对属于知识分子一类的人。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在校高中生仅7.1万人。1952年高中生人数才达到14.1万人。据统计,1952年,全国每万人中中学生人数仅为55人。这样低的比例,使大学招生计划都受到限制。政府不得不下达指标,禁止各单位自行到中学招工,扩大助学金发放。同时努力争取95%的高中生能升人大学。

书籍目录

引子数位大学校长:高考招生不改革?创新人才难培养高考改革试“破冰”?复旦、上海交大率先试点第一章 初登舞台 一、教育界的革命 二、第一届“工农兵学员” 三、第一届学员走出校门第二章  理想之歌 一、坎坷的大学之路 二、创作自己的诗歌 三、从理想到现实第三章  明星学员 一、陈力丹,淡忘的工农兵岁月 二、李银河,不愿触及的往事 三、梁晓声,我的大学生活第四章  最后的学员 一、大学的末班车 二、复旦中文7611班 三、教育改革的春天第五章  退出舞台 一、承前启后的时代 二、相聚2005

编辑推荐

《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介绍了:1970—1976年,“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内容为:1970年—1976年,在中国,“工农兵”和“大学生”被联结在一起,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结合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事实,大为推广,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被强行贴上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标签,他们别无选择。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及个人命运等方面影响深远。虽然在许多重要岗位上不乏他们的身影,然而,他们始终都被认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阴影甚至深深地烙在人们对工农兵大学生的评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录的理由。

图书封面


 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今天看了一本书,《我的大学 1970-1976 工农兵大学生》。其中一个采访对象的经历是这样的:他上高中的时候,高考取消了,他很失望,就去当了兵,在部队里搞宣传。数年后的一天,指导员跟他说,部队准备送他去上大学。他将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去北京大学,学印地语。 他高兴坏了,没想到当了兵还能上北京大学。他说,即使当年参加高考,也不可能考上北京大学。 他对印地语一无所知,抱着“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想法去了大学。然后他就成了著名学者季羡林的学生。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毛泽东时代怀有好感。 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不用凭借任何关系,只凭为国家的建设奉献青春的一腔热情,就可以被国家信任,就能获得很多资源,让他们受到教育,施展才华。 虽然当时整个教育制度乃至政治制度是荒谬的,摧残人性的,但是对于出身贫苦家庭的个体来说,他们是能得到平等对待,甚至优待的。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他在上大学前是农村出身的一名矿工。上大学后,除了学习专业课,他还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工厂去实习,学习使用最先进的设备。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工厂,数年之后就被选为厂长。他们这一代被国家信任的年轻人,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了从普通人到高帅富的转变,对于国家的制度是充满信心和满怀感激的。 而我们80后,成长在拼爹时代,完全体会不到教育和就业的公平。我们的同龄人中,能从国家得到好处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官二代富二代,而绝非平民老百姓的子女。 在我看来,已经没有80后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真正的热爱国家。 为什么?如今的国家不信任80后,不让80后表达,不给80后自由,还弄出个房价问题来束缚80后,80后自然不爱国家。现在80后的玩东西都是80后自己弄出来的,国家基本都是反对,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不当一回事。80后要重新找回对国家的爱,可能要再等30年,等到80后有话语权的时候。
  •     很差的一本书,在机场买的,没有报很大的希望,因为本身出版社就不怎么样,可没有想到会这么差,毫无深度可言,思路及其混乱,失望!希望以后能有类似题材的好书,想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     书中通过当事人的回忆,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有的人凭一张白卷上了大学,有些有能力的人却一再被拒之门外。在那样一个知识无用的年代,有些人依旧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着实让人汗颜。他们作为历史的产物甚至尴尬的活于76之后,国家没有给予他们公正的解决方案,然而自强的人总有办法证明自己,学历算得了什么。贾平凹 敬一丹 李银河都是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我想的确每个时代都有其最好之处也有其最坏之处吧,纵使我现在也有些愤青倾向,但我依旧怀有希望,热爱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错别字太多。
  •     了解一下不远不近的故事,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还是需要有所了解。
  •     活动价,便宜,书不错,多看书,有好处。。。。。。。
  •     帮朋友拍的,朋友对这本书比较满意。
  •     绝对正品,而且很便宜。非常好
  •     好看的书。包装不错。
  •     等了很久,终于买到了。很有历史价值
  •     故事性很强,读来印象很深。一个时代背影下的个体奋斗或抗争。我们或许该庆幸,哪怕高考有再多的弊端,至少它不是那么的唯成份论。至少,大学里我们能够自由的阅读和思考。
  •     这本书可以说挺好看,创意很好,信息量较大,而且有很好的史料价值。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通篇错字、别字、标点错误太多(仅指几处:第101页“最初,人民文学》{应为《人民文学》}准备请著名诗人、《雷锋之歌》的作者贺敬之来写这首诗”。/第105页“这时候高红十他们又接到到{多了一字}杨匡满的通知,人民文学虽然赞{应为暂}不复刊,......”),不知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什么原因?希望高度重视,向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     不错,侧面了解历史的教材
  •     珍惜现在,热爱生活
  •     估计是啥节目改成的书,讲的非常简单,试图以点带面。提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和文件,还行。
  •     我所不了解的故事。
  •     应该还行吧,豆瓣评价一般。。。。
  •     本书是对电视访谈节目的整理文稿。虽然不能全面、系统的记录和分析工农兵大学生的产生、发展、结束和历史意义,但也是一本能够帮助回忆那个年代、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年代的作品。
    买了这本书,纯粹是为了送给父亲。他是工农兵大学生,会不时的想起当年的同学们。
  •     揭秘神秘的工农兵学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