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范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物合集 > 风范中国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40676780
作者:周红军,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编委会 编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插图:舍弃阿里地委书记……这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1988年10月17日。孔繁森将要离开生他养他的母亲、哺育他成长的家乡了。一大早,院子里挤满了为他送行的人。孔繁森这位一贯办事爽快的汉子,却一直辗转在老母亲的座椅前,他默默地站在母亲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为了不让母亲牵挂,他贴在母亲耳旁,用颤抖的声音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老人家已84岁高龄,满头银丝。看着母亲,孔繁森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一声,双膝跪在老母亲的面前,抱着母亲的双肩,把头埋在母亲的怀里,眼泪禁不住刷刷地流下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孔繁森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平时只要有时间,孔繁森经常为母亲洗脚、擦背、端屎、端尿,只要在家里,他一定抢着干这些事。看到孔繁森在老母亲面前长跪不起,前来送行的领导流着泪把他拉起。孔繁森觉得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进藏前夕,孔繁森对妻子王庆芝说:“我带你和孩子们到北京玩几天吧!”妻子感到很奇怪:别说是去北京,就是在聊城,繁森也从来没闲空陪自己和孩子们出过门。这一次是怎么了?带着疑惑的心情,王庆芝和孩子们跟着他到了北京,游览了天安门和长城。途中,孔繁森话里有话地对妻子说:“到了北京,就等于走遍了全国。以后我无论走到哪里就像到北京一样,你和孩子们别牵挂。”听了这番话,王庆芝似乎有了某种预感。从北京回到聊城后,孔繁森一直在想怎样对妻子开口。一天夜里,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庆芝,组织上又安排我进藏了……”话还没说完,王庆芝的眼泪已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看着妻子难过的样子,孔繁森的心里也一阵阵发酸。他动情地说:“庆芝,我欠你的太多太多了!等从西藏回来,我一定会加倍地补偿。”“你就放心去吧。”王庆芝抽泣着说,“一个人出门在外,好好保重身子。”在那些日子里,王庆芝一边为丈夫收拾行装,一边悄悄地抹泪。一步一回头,孔繁森告别了亲人和家乡。进藏后,孔繁森一心扑在工作上,多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探亲假,大都是趁回内地开会或联系工作时顺便到家里看一看。就是在家里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没能够回来。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你爸爸,但同时又是阿里的地委书记。这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托,不能顾小家舍大家,孩子,请理解你爸爸。”“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孔繁森不能尽孝于高龄老母,却把棉鞋、毛衣送给藏族的“阿妈拉”;孔繁森不能眷顾于妻子儿女,却收养了两名藏族孤儿……然而这并不奇怪。因为,孔繁森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对人生有更高的境界。人们赞扬孔繁森:“抚孤恤贫,爱民胜父。”这是对孔繁森的最高褒奖。孔繁森在山东聊城的家生活条件很差,全家6口人只有3间简陋的土房子,上有93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妻子患有肝硬化,动过大手术,体弱多病。孔繁森平素生活节俭出了名,榨菜就米饭,开水泡馒头是常事。他也能抽烟,但抽的却是劣质烟。援藏那么多年,孔繁森非但没有寄一分钱给家里,反而是老家农村的哥哥寄钱来西藏资助他。待人诚挚慷慨,律己却严而又严。1994年9月,儿子来阿里探望父亲,正值孔繁森要陪同自治区工作组下乡,无奈只好带着儿子一起往乡下跑。每到吃饭的时候,孔繁森要么在小饭馆给儿子买便饭,要么让儿子去熟人朋友家吃。近一个月时间里,孔繁森都自己掏腰包,单独结算儿子的住宿费。1994年10月。女儿孔玲与在西藏阿里的爸爸通了一次电话,要爸爸多爱惜自己的身体。孔繁森还是像往常一样,说他一切都好,叫女儿别挂念。“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玲玲,我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组织的安排,也要讲点奉献啊。”“奉献!奉献!您奉献了几十年自己得到了什么?不光自己受苦,也让奶奶、妈妈和我们跟着受苦!”孔繁森哽咽着不语了。女儿却继续哭诉:“别再哄骗我说您快回来了,我都受够了!您在西藏已经有了您的事业,而我们个个都像是您所厌烦的!”“玲玲,你怎么也这么说呢?”爸爸在电话那边的回答更像是质问。“啪”一声,爸爸和女儿都痛苦地挂上了电话。孔玲没有想到,她再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了。当孔玲可以抱住爸爸的时候,却是在医院的太平间里。孔玲哭着扑倒在他的身上,大声呼喊:“爸爸,我是玲玲,您睁开眼看看我呀!”孔繁森留给女儿的,就是那斑白的头发、苍老疲惫的容颜,还有女儿深深的悔恨。如果泪水能冲洗掉这一切,该多好……1993年暑假,孔玲和妈妈王庆芝去拉萨看望孔繁森。由于高原严重缺氧,本来身体就很差的王庆芝又一次出现了胃大出血。孔玲发了一封封加急电报,又打电话求孔繁森赶快来,可他回答的一直是一句话:“玲玲,照顾好妈妈,我马上就来!”直到十几天后,孔繁森才从千里之外的阿里赶到医院。考上西南政法学院离开爸爸去重庆前,孔玲本来以为爸爸会给一两千元。但他只给了500元,说:“这点钱,买个录音机,剩下的省着点花。”还跟孔玲“约法三章”:不许谈恋爱,不许跳舞,不许吃喝玩乐。1994年4月,孔玲把进学生党校学习的事告诉了孔繁森,他说:“玲儿啊,从此你就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啊!”在远离家乡的高原,孔繁森在《忆母》一诗中写道:“自古忠孝难双全,每忆老母涕泗流。”他对疾病缠身的妻子充满了爱怜,在《思妻》中写道:“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两颗心儿一线牵。想起三十年的里程,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充满了酸甜苦辣咸。青年、中年到老年,悲也是喜,苦也是甜。”孔繁森去了。“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梦中的她……”这首孔繁森爱唱的军营之歌,袒露了他内心世界的思想矛盾和情感波澜,更体现出一名党的优秀干部甘愿以小家服从大家的高尚情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孔繁森把自己留在了西藏大地。孔繁森也把一颗赤子之心留在了这片雪域高原之上。

前言

任何时候,人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高尚精神生长、传承和发扬的历史。共和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发展之路,成就了伟大和辉煌,其间筚路蓝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曲折。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中涌现出许多勇于开拓的人,敢于承担的人,甘于奉献的人,勤于创造的人,他们用聪明才智、鲜血汗水,披荆斩棘,开拓前进,成为时代的先锋。正是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精神,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激励着一个伟大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昂首挺胸,破浪前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活动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提名推荐候选人。7月20日至8月10日,根据提名情况确定的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和1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群众投票。20天时间内,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1亿。在投票评选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组委会评审组专家投票等程序,最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收入本丛书的人物,他们的一生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然而,他们都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黄继光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某团一名通讯员,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部队受阻于零号阵地。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冲锋。不久,他身负重伤,弹药耗尽,但他拖着受伤的身体顽强爬向最后一个敌方火力点,最后跃身而起,张开双臂,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枪眼,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他牺牲时年仅21岁。战友们后来发现,他胸前背后的伤口周围没有血迹,这证明他跃起之时,生命已临尽头,生理常识已很难解释他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这跃起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石油短缺,钻井工人王进喜全身心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中,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一次打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必须用水泥处理。当时没有搅拌机,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被人们叹为“铁人”。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病逝时年仅47岁。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50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他隐姓埋名,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与试验工作。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最终被癌细胞夺去了生命。1980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时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一时间响彻神州大地。生于1982年的文花枝是“80后”年轻人的代表。2005年,她在湖南一家旅行社当导游员。一天,她带的旅游团遭遇车祸,车上二十多人伤亡,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当营救人员几次想把坐在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抢救出去时,她大声说:“我是导游,后面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文花枝最后一个被解救,因延误了救治时间,不得不接受左腿高位截肢手术。游客称赞她是人品的“导游”,是职业道德的“导游”。2008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下午,河北唐山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费租车奔赴灾区湖南郴州,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电力的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一干就是半个多月,被当地媒体誉为“唐山十三义士”。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又作为志愿者奔赴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与解放军官兵一起抢救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回望过去,一个个名字灿若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其光芒穿透岁月的积淀,燃起人们生活和理想的激情。那么,为什么这些身处不同年代的人物,具有如此永恒的魅力?我想,这是因为本质上他们的精神是相同的。李长春同志在“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简而言之,就是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理想主义就是将个人远大志向融入崇高的社会理想,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永远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状态和革命激情,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矢志不渝、一往无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了革命理想主义,我们才能拥有永恒的追求;有了革命英雄主义,我们的追求才能不断得以实现。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无论怎么发展、怎么变化,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能大力弘扬、大力倡导,只能不断丰富、不断升华,绝不能丢弃,绝不能背离。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依然呼唤着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这也是我们编写出版这套书的主旨所在。

书籍目录

孔繁森:在雪域高原之上
方永刚:理论战士
甘远志:人民的好记者
任长霞:警察楷模
向秀丽: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人生
孟二冬:不朽的师魂
彭加木:永不停歇的寻找
焦裕禄:永放光芒的丰碑
蒋筑英: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雷锋:永远不落的星辰

编辑推荐

《风范中国》中之人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部委联合组织全国“双百”评选。

作者简介

《风范中国》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之一,《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收入本丛书的人物,他们的一生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然而,他们都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

图书封面


 风范中国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