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前半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胡适的前半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63369157
作者:邵建
页数:456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前言

让“胡适”重返历史前台(代序)    邵建    胡适,1891年出生,1962年去世,享年七十余。十九岁时(1910)通过前清华的庚款考试,先后留学于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完成哲学博士的考试,应蔡元培及陈独秀邀请,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回国前夕,一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使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白话文运动,这是.一次划时代的语言革命,以致我们今天通行的语体仍拜那场运动之赐,胡适也由此奠定他在中国的影响。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个时代有一口头禅,居然是“我的朋友胡适之”。然而,20世纪下半叶,形势陡转,胡适的形象一落千丈。1950年代,大陆中国发起轰轰烈烈的批胡运动。几十年后(2003),海南出版社出版了堂皇九卷的《古史考》,其中前四卷就是那个时代(1949-1980)批胡运动的史料汇编。近三百万的大批判文字,集成了这厚厚的四卷大开本,它像小山一样堆在我的书桌上,盯着它就像在打量一个怪异的时代。    就我本人而言,接触胡适很晚。在我读中学的1970年代,是没有胡适书读的,如果偶然碰上,那肯定是在批判的材料中。但,尽管没读过胡适,胡适在我的心目中却是一个反面形象,记得“走狗”两个字庶几便是我脑海中对这个形象的最早勾勒。多年后,等到我自己系统地读胡时,胡适在中国的命运已经走过了一个大大的“之”字。“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大陆中国逐步对胡适重开评价,这是一个“去妖魔化”的过程。胡适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逐步从学术领域过渡到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随着人们对胡适和胡适思想的深入,已经沉人历史背影中的胡适再度走向历史前台。以致一个我很尊敬的老人在他去世前这样语重心长:2l世纪是胡适的世纪。    当然,这里的“胡适”已不仅是他自己,而是某种精神的象征。问题是,今天,如果我们把“胡适”作为2l世纪的文化选择,那么,由他所代表的精神坐标到底是什么呢?    胡适一生和他的思想都相当丰富,有这样一篇写胡适的文章,内容没看,但题目却过目未忘:他什么都没有完成,但却开创了一切。这句话非常到位,庶几可以视作胡适的墓志铭。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以及20世纪历史本身都留下历史辙迹的胡适,他的丰富的精神遗产,放在今天,我以为有这样一点——这也是胡适身上最突出的一点——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枢要,那就是“宽容”。    什么是宽容?应该说在中国本土的传统中几乎找不到这样的精神资源。作为一种价值之光,20世纪以来,它主要是靠当年留学英美的那拨知识分子输入和奉持,而胡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在牛津、朗文或韦伯斯特等大辞典中,宽容通常解释为对不同于己的信仰、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和承认。美国一位宗教思想家甚至把它视为“一种和思想及行为与众不同者建立和维持共同体的品质和能力”。是的,社会作为一个异质共同体,组成它的人有不同的信仰、相异的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处世态度和对事物的看法无法一致。那么,这样一群人如何在社会中共存呢?如果我们不是强调彼此之间斗争的话,宽容就是构成社会和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培养自己的宽容意识和能力。    然而,20世纪中国最匮乏的精神资源之一,就是宽容。20世纪是一个奉行“斗争哲学”的世纪,宽容则是这种哲学的反面,它由于被误认为是软弱、妥协和不彻底,因此,奉持这种价值的胡适自然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反面。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生为传播自由的理念尽心劳力。然而,他在他的晚年却以“容忍与自由”为题,连续作文两篇(其中一篇是讲演),强调的是同一个主旨“容忍”。他说: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乃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把这句话称之为“不可磨灭的格言”,进而申说:“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里的容忍,就是容忍异己。在胡适看来,“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自由”。当然胡适也清楚,真正做到容忍并不容易,“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轻易养成的雅量”。    ……    正如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并非指的是实然,那是一个文化老人的文化企盼;本文这里的走近“胡适”,其诉求也就是走近“宽容”,从而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成为一个非血火的宽容世纪。那么,丈量一下吧,我们离宽容,到底还有多远。记得2003年8月,我和朋友们从绩溪小路一步步走近胡适,心中抱着一份期待;今天,我们这个世纪也在一步步走近胡适,心中更抱一份期待。我期待我们这个世纪铸“斗争”之剑为“宽容”之犁,我期待我们能为这宽容世纪的到来做出努力、哪怕是抗争的努力——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就像当年胡适所做的那样。    让这个世纪早日到来吧!    让我在此馨香祷祝!

名人推荐

胡适一生经历丰富,其生平贯穿晚清、北洋、中华民国等,他的晚年还要面对海峡这边的大陆中国。如果以人带史,份量将会更大,它超出了一本书的承载。因此,决定把胡适生平一分为二,这本书专门写胡适的前半生,时间截至1927年。是年,胡适三十六岁,按他享年近七十二岁汁,正好是人生的一半。另外,1927年是现代中国出现大变局的年份,胡适又正好第二次从美国回来。此前此后,这个国家和二次回国的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说,那个时代和胡适本人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因此,以这个转折点的1927年划界,是个相对合适的年份。 ——邵建

后记

后记: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后记也就是个交待。    《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完成后,大约半年时间,又开始这本书的工作。这次是把笔墨都集中在胡适一人身上,因为前一本书的框架是胡、鲁比较,有许多胡适的材料在那个框架中无以采用。当然,另写胡适,不仅仅是材料富余,更在于对20世纪来说,胡适是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l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显然也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本书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至于胡适的其他方面,比如他的私人生活乃至情感生活等,就不在本书视野之内,因为本书的初始定位就不是全传。    近几年的写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八个字“理性思考,感性表达”。由于本书侧重胡适思想,更需要在思考上用功。拓深其思想含量和学术含量固我所欲,但,表达却力求可读。向来人不远文字而文字远人。感性些,再感性些,至少我不想我的文字拒人千里。至于本书是否能够做到这八个字,我只敢说这是我的努力,再多说,也许会曝露我的不自信。    本来想把胡适的一生在文中一气呵成,但很快发现在篇幅上有困难。胡适一生经历丰富,其生平贯穿晚清、北洋、中华民国等,他的晚年还要面对海峡这边的大陆中国。如果以人带史,份量将会更大,它超出了一本书的承载。因此,决定把胡适生平一分为二,这本书专门写胡适的前半生,时间截至1927年。是年,胡适三十六岁,按他享年近七十二岁计,正好是人生的一半。另外,1927年是现代中国出现大变局的年份,胡适又正好第二次从美国回来。此前此后,这个国家和二次回国的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说,那个时代和胡适本人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因此,以这个转折点的1927年划界,是个相对合适的年份。    本书书名借自尼釆的同名书,那是1980年代风行的一本书。在《瞧,这人》的译名外,该书的另一种译称是《看哪,那人》。那是尼釆的精神自叙,在德意志,尼釆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标。同样,胡适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风向,尽管他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没能成为主流,或者说,是我们在那个时代错失了“胡适”。也正如此,今天,我们更需要穿过历史的烟尘,好好打量一下这人和这人的思想。    本书的构想在写作前曾和冯克力先生交流过,他当时就很认同我的这次写作,感谢他为出版此书所做的繁琐细致的工作!感谢朋友范泓先生慷慨提供相关资料!感谢南京大学图书馆陈远焕、刘松建二位先生在我需要时所提供的图书帮助!感谢欣然同意出版此书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刘瑞琳女士和曹凌志先生!还要感谢一直关注我这本书的写作并为之做出相应付出的席云舒先生!最后,我更要感谢愿意拿起这本书的每一个人!它原本就是献给你们的……    邵建谨志

内容概要

邵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任教文学理论。教书之余,读书与作。1980年代中期以后,写作以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为主。1990年代中期后,曾作知识分子研究。本世纪以来,以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为个案,从思想史角度作胡、鲁比较研究。2005年以来,另作胡适研究。与此同时,开始吋评写作。

书籍目录

【代序】  让“胡适”重返历史前台
【第一部分】 成长年代(1891-1910)
一 “我是安徽徽州人”
二 幼年失怙
三 “我都得到感谢我的慈母”
四 童学书目
五 “穈先生”
六 “僧道无缘”
七 出山
八 在梅溪学堂跳级
九 思想的胎孕(一)
十 思想的胎孕(二)
十一 “为公学得了个好学生”
十二 堕落时代
十三 “我很挨近榜尾了”
【第二部分】 负笈北美(1910-1917)
一 路线图与时间表
二 走向乐观主义
三 “民有、民治、民享”
四 “小叙事”、“大叙事”
五 “吾对于政治社会事业之兴趣”
六 模拟大选中的“激进”与“保守”
七 民权政治的“初步”
八 “天赋人权说之沿革”
九 “第一次访女生宿舍”
十 世界公民(A citizen of the world)
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枢纽”
十二 字句之争
十三 “以人道之名为不平之鸣”
十四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
十五 尼采的“遗毒”
十六 消极和平主义
十七 与韦莲司谈“容忍”
十八 歌德的镇静功夫
十九 “爱国癫”
二十  从“不争”到“积极和平主义”
二十一 舌战富山接三
二十二 “波士顿游记”中的财产权问题
二十三 “波士顿游记”中的美国独立战争
二十四 危险的“国教”
二十五 “拆房”之喻
二十六 “舆论家”
二十七 “论革命”
二十八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二十九 “理想”的迷途
三十  “美人不及俄人爱自由”?
三十一 导师
三十二 管子的法治,孟子的民权
三十三 自由国度里的非自由一幕
三十四 袁世凯,还是威尔逊
三十五 沁园春•新俄万岁
三十六 杜威 哥大 博士(一)
三十七 杜威 哥大 博士(二)
三十八 杜威 哥大 博士(三)
【第三部分】 海归以后(1917-1927)
一 “如今我们回来了……”
二 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
三 与汪懋祖、钱玄同书
四 张厚载和林纾
五 反对“最后之因”
六 无声的义举及北大教授的收入
七 启蒙中的声音
八 “五四”的态度
九 质疑“根本解决”
十 枕上炸弹诗
十一 为周作人“作伐”和北大“某籍某系”
十二 第一次谈政治
十三 初试《努力》
十四 舆论家的态度
十五 “在一个共和的国家里,什么叫做悖主”
十六 联邦之路(一)
十七 联邦之路(二)
十八 联邦之路(三)
十九 “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二十  “为了一个主张而来,为了主张的失败而去”
二十一 “不过我说的话,我想定然是不合时宜的”(一)
二十二 “不过我说的话,我想定然是不合时宜的”(二)
二十三 “百尺竿头掉下来”
二十四 “适之,你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吗?”(一)
二十五 “适之,你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吗?”(二)
二十六 1925年11月29日《晨报》殃(一)
二十七 1925年11月29日《晨报》殃(二)
二十八 “女师大风潮”和北大脱离教育部(一)
二十九 “女师大风潮”和北大脱离教育部(二)
三十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
三十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二)
三十二 两个人的莫斯科(一)
三十三 两个人的莫斯科(二)
三十四 两个人的莫斯科(三)
三十五 两个人的莫斯科(四)
三十六 两个人的莫斯科(五)
三十七 “两个人的莫斯科”附
三十八 “欧游”过了是“漫游”
三十九 1927年的“博士”之谜
四十  对国民党的态度(一)
四十一 对国民党的态度(二)
四十二 第二次过日本
四十三 “这也可能意味着〔新文化〕运动的倒退”
【后记】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附录一】说有易,说无难——向胡适先生道一次歉,向江勇振先生致一次谢
【附录二】风雨苍黄五十年——胡适先生辞世五十周年感怀

编辑推荐

《胡适的前半生: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新增《说有易,说无难》、《风雨苍黄五十年》两文,系作者在胡适先生辞世五十周年的回应文章及感怀文字。2007年初版《瞧,这人》,新版改名为《胡适的前半生》。

作者简介

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并非指的是实然,那是一位文化老人李慎之先生的文化企盼。随着社会开放与思想启蒙的程度加深,胡适的影响愈发为甚。
胡适的一生,就是为制度宽容而努力的一生,尽管他直到去世都没有看到这种制度的到来。
胡适是20 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1 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但胡适一生经历丰富,其生平贯穿晚清、北洋、中华民国等,他的晚年还要面对海峡这边的大陆中国。如果以人带史,份量将会更大,它超出了一本书的承载。因此,决定把胡适生平一分为二,这本书专门写胡适的前半生,时间截至1927年。是年,胡适三十六岁,按他享年近七十二岁计,正好是人生的一半。另外,1927年是现代中国出现大变局的年份,胡适又正好第二次从美国回来。此前此后,这个国家和二次回国的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说,那个时代和胡适本人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因此,以这个转折点的1927年划界,是个相对合适的年份。
作为近年来颇多记载胡适书籍中的拔出者,本书形为传记,神似作者平生的感言与治学所悟,连篇累牍加插的作者“案”语堪比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
又,本书新增《说有易,说无难》、《风雨苍黄五十年》两文,系作者在胡适先生辞世五十周年的回应文章及感怀文字。2007 年初版《瞧,这人》,新版改名为《胡适的前半生》,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胡适的前半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厚匝匝的一部《瞧,这人》,旬月来细细读了,越读越慢,有些章节反复看过。此书于我这样缺乏历史、思想基础储备的人来说,有趣,也未免有些难度。零零碎碎记了点心得笔记,却实在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篇能与邵建先生大作相配的书评,只将这些零感琐记拿出来充做“读者反馈”吧。1 史实与史识关于胡适,我阅猎有限。看过唐德刚的《胡适杂忆》,文笔虽好,就是笔尖上带点家长里短的琐屑。比较喜欢周策纵、胡明和欧阳哲生写的胡适文章,更耐读。邵建先生的写法又不同,我不清楚在体例上如何定位。此书似乎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传记文学,非正传更非别史。纪实传真之外,是“以人带史”,更是“以人发思想史论”。全书结构上按年代走,提领胡适前半生重大事件,围绕其思想找切入点,用横剖纵览、对比辨析的办法,来阐发胡适前36年的思想脉络。邵建先生对历史事件的钩沉功夫,我早已在《重堪三一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之“胡适案”》等文中见识过。此书同样博考文献、史料坚实、裁剪得宜。章目后面常常会接续“补、插、附、案”,以至“复案、三案”,互为佐证,务求信实。然而作者之力绝非止于史实罗列,文本中间夹叙夹议,以对比、辨析、勘判等方法注入了大量的评论。对比的方法无非几种:同时代人与胡适的对比、不同观念在学理上的对比、胡适自身思想前后变化的对比、今人参察旧事形成的对比。辨析的依据,则基本是各种学理依据或世情常理。至于勘判结果,确乎如陈远先生言,“不是以胡适是非为是非”,而是各有分疏:是胡适者很多,非胡适者不少,这里对了,那里又错了。书中有些内容观点我原读过,再看还是饶有新意。许多观点道人所未道,可谓独出机杼、切中肯綮。这,便是邵先生史识所在了吧。2 那些成对儿的概念“们”消极和平主义/积极和平主义,程序正义/目的正义/技术理性,激进主义/保守主义,意图伦理/责任伦理(韦伯),古典自由主义(洛克)/新自由主义(密尔),自然权利/契约(政治)权利,一元论/多元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哈贝马斯、阿伦特?),联邦主义/统一主义,法国的民主/英国的自由,权利本位/权力本位,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极端的现代主义/极端的中世纪主义,群己权界(密尔),政教分离,小政府大社会……我将划了线的重点略捡集了一下,开列如上。书中引入很多概念、术语,往往成对成组地出现。单就这些学理性很强的概念而言,如果不是对历史、思想理论有融通理解的话,作为普通读者、文史方面的外行人,恐怕难以消化领会。好在邵建先生将这些概念“们”(汉语无复数,只好加个“们”)有机地融注于历史事件评述中,界定清晰,解说透彻,庶几使此书成为一部自由主义义理的普及读本。我个人不是什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一如对其他各种主义、宗教、流派、学说,仅持一种知识上的浅尝辄止的好奇而已,因此基本上全无个人见解可言。对邵建先生通过这些概念“们”所传达的观点、判断,虽不能十分明了,但从普世价值和世理常情的角度来理解,大抵是赞赏和认同的。3 那些历史激流中的同代人们从梁启超、林纾、章太炎,到蔡元培、丁文江、傅斯年;从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到陈西莹、林语堂、斯特朗;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到孙中山、陈炯明、吴佩孚……邵先生的笔触涉及多个与胡适同时代人,除少数政治人物外,多为知识阶层人。我发现,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邵建先生笔下呈现出一些陌生的面貌。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往往具有特别的意义。试举两例。 例一: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即使在《新青年》初期,胡适与同侪的思想分歧就已凸显:于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那里是《文学改良刍议》,到陈独秀就是《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则像列瓦雷士嘲骂蒙太尼里一样演开了双簧剧,鲁迅后来更对反对白话文者骂出“堕入地狱”的绝决咒语。胡适VS陈独秀、钱玄同、鲁迅,这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不啻是一傅众咻,清明的理性遇见激进的热情,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曾经被认为正义、进步的行为,竟先天带有蛮横独断的特质,如何不令人惕然。我这晚生后辈,看到历史活剧中前贤们的如此表现,也不由不摇头腹诽。邵建先生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两条逻辑线,一条是胡适之式的,一条是陈钱鲁式的,他们目的一致,但在文化态度、文化方式上不同,路径更加不同。长久以来我对“五四”的概念一直是常规化的、一囫囵统的,虽知道“救亡压倒启蒙”,却并不深解“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不清楚其在思想源头上的价值分殊。这后一条逻辑线发展成的火与剑的历史狂流,别的不说,对20世纪中国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竟是贻害至今而未得深足反思。 例二:两个人的莫斯科在这一题目下,邵先生通过对比胡适、徐志摩对苏联后的态度,揭示了徐志摩被长久遮蔽的思想性。我对“十恶不赦的四凶”——曹聚仁戏言胡、梁、陈、徐——思想实质的再认识,除了通过读钩沉文章外,还略看了他们的原作(非文学性的)。对前三位,看原作后认识就发生了扭转,知道他们自具识见和胸襟。对徐,多年来我差不多把他看做纳西索斯一样的唯美人物。读《新月》序言,看法稍有改观,但还是觉着太文艺腔。看了《两个人的莫斯科》,不得不对徐的洞察力称异,同时也对邵先生的视角称异。“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对人道、对文明的体认如此清晰,这不仅仅出于诗人的天性和直觉,更有赖其学养训练。邵建先生衡古鉴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因此其评议的性质已远非对胡适个人思行的评述臧否,远非对同代诸子的褒贬抑扬,而是着力于对他们思想的爬梳和价值重估。他们的思想状态、抉择取向决定了那个时代文明的性质和走向。4 宽容——作为一种稀缺品质记得一年半前我初次读到胡适时,心中感慨:世间竟会有斯人。那健康明朗的人格、和煦春风般的气度深深令人折服。《瞧,这人》一书对胡适的性格特征多有描摹,但侧重于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表现。对其私人情感,略加点染,用笔甚简(显然作者趣不在此)。被邵先生屡以重笔描摹推赞的是胡适的宽容。这宽容,来自于胡适母亲严己宽人的身范濡染,来自于美国崇自由、尊个人的环境训练,最终成之于胡适的自我信念和履践。宽容,与其说是胡适的性情涵养,毋宁说是他自觉的人格规范、思想方式和文化态度。这品质在当时是如此稀缺,以至于胡适在公共领域里的许多活动、言论,基本都带有“反对不宽容”的性质。比如为陈炯明的“悖主”而辩护、为溥仪被驱逐出宫而抗议、为《晨报》纵火案而忧愤、甚至“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在私德私行方面,胡适的宽容更多表现为儒家传统的厚道忠恕、人情练达,向不以私情琐怨萦心,更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口角纷争,因此交谊广、朋友多。书中有不少胡适的照片,我发现胡适年龄愈长,笑意愈浓,那笑容又温暖又自然,使人难免也生出“我的朋友胡适之”之感。我特别注意到书中论及他与几位特殊朋友交往的情节:胡适与陈独秀私谊深厚,与李大钊相互敬重,对周氏兄弟屡出援手,与蔡和森“纵谈甚快”。看到这样的细节,总不免为前贤们最终的分道扬镳、走向各自命运悲剧而叹喟。也许,用伯林的话说,这是“相互冲突的希望”、“不可公度的善”所必然导致的悲剧。如何避免悲剧?除了诉诸宽容和理性,复可何求哉?5 理趣与文趣读过多篇邵建先生关于胡鲁研究的文章,尤喜其长文。以前,我对邵先生长文的感觉是“有为有守”,如《事出刘文典》、《重堪三一八》,结构精严,立论谨饬,措辞考究。而在这部书中,邵先生行文挥洒了一些。作为架构宏阔的长篇,邵先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头绪梳理得清清楚楚,运笔却宽和轻畅,历史的沉重和学术的分量被消解了许多。比如,书中甚至有“噫吁嘻!”、“惜乎哉!”、“痛快!”、“呔!”、“适之活该”(连起来才发现,这一串还是押韵的)这类直抒胸臆、议论生风的文字,读来有脂批毛评之趣,令人解颐。但总体来说,此书在文字上沿袭了邵先生一贯的风格:雅驯与通白兼济,理趣与文趣相得。叙事不枝蔓,说理不滞涩。全书洋溢着一种既清明又温厚的文气,一种融合学者品质和文人意趣的笔风,委实好读好看。诚如作者后记中言:“理性认识,感性表达。”作为读者,如果不对历史做过多诘问的话,很容易获得阅读的顺畅和愉悦感。此书的依据虽然是日记、年谱,但结构上并没有完全循年次写,各章节多围绕一个主题,因此有些章节可以抽出来阅读。我个人认为写得好的有:思想的胎孕、歌德的镇静功夫、“民有、民治、民享”、尼采的“遗毒”、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反对“最后之因”、《晨报》殃、两个人的莫斯科。6 对得起读者。对得起历史?但我总不由得要停下来诘问。因为书里提供了太多陌生的言说,无论史实,还是观点。孙中山的二次革命,是“国民党在共和框架内,开20世纪用枪杆子解决政争之先河。害莫大焉!”“五四事件结束了,但北京大学本身却成了问题。”“学运是变态社会中的‘非常’之事。”“平等与自由,作为两种普世价值,始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国民党从革命党打拼到执政党坐庄,长期以往,都没有很好地完成从江湖会社到现代政党的转型。”1920年代的毛泽东,是一个热情的“联省主义者”,反对统一,主张“建设一个湖南共和国”。“五卅沪案打死的是少数人……反省一下,看看直奉战争,打死十几万人。”“让历史记住1922年!这一年,中国在领土上收回了山东(因为美国),又丢失的蒙古(因为苏联)。”“相对英美白色帝国主义而言,它是赤色帝国主义。”……这些言说,或迥异于教科书上的正史记述,或偏离于主流话语立场。就我个人而言,很多原来听都不曾听过、想都不曾想过。是历史还原?抑或改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此书犹如进行一次思想操练,那些抽象孤立的事件、名词被连贯起来,大节细处,历历在目,迫你去怀疑地看、审慎地思,努力去寻一份不惑。陈远先生对《瞧,这人》的评价是:“胡适的酒杯,邵建的块垒”,很有些道理。但这比喻得使我不由得把邵建先生向“饮中仙”的方向联想了一下,觉着远没那么洒脱。书中那些钩沉发微、甄别勘判的工作,更像是考古家的活计。要拂开历史尘烟,拨去岁月蒙翳,所言所论要站得住脚、经得起诘问。我在豆瓣还看到一位读者对此书的评价——“对得起愿意拿起这本书的每一个人”,这应该是来自读者的最高评价了。我很想知道,这部书能不能最终得到来自史学家以及时间的评价——“对得起历史”?7 几点疑问尽管阅读过程中时常颔首以赞,但还产生一些疑问。我知道,作家行文有自己的内在理路,我这文史外行人的观点只是“姑且一说”。1). 胡适在历史上有多重角色,尝自承“九项全能”。《瞧,这人》侧重于胡适的思想、政治活动,对胡适在考据学、《红楼梦》考证方面的工作几无涉及,对胡适的教育理念、治学成就所论也不多。当然邵先生力不在此。不过我想,是否还是概括论及一下?他在学术上的开创实绩较其思想影响力而言,从操作意义上说,似更扎实、并得到承续,此惠后人得享。 2). 全书着力于胡适的事功、哲思、交游,多为大叙事,对胡适的家庭生活几未提及,如何时婚配、得子、丧女、江冬秀的作用,是否可简笔交待些?像我这样对胡适生平略知的读者犹可,对初识胡适的读者而言,世俗生活经历也算大框架中必要的小坐标点,便于对胡适定位。3). 书中有多处涉及鲁迅,持论大多恰切平正。但说到鲁许恋情,“正和学生许广平暗渡感情之陈仓”。我个人觉着那个时代毕竟很特殊,鲁迅和许广平的情感挺平常的,应该是无可訾议的,至少是不必置评的——不必崇圣化,也不必伧俗化吧?窃意以为,此笔峭刻了些。读张耀杰先生论及此事时,也语含不屑。殊不解。4). 最后一章“这也可能意味新文化运动的倒退”,写得比较简率,而且几乎纯用侧笔。“四一二”应该是读者比较关注的题目,清D为什么发生?蔡元培几位元老为什么会赞同?士林、民众的反应如何?大屠杀是两D关系的转捩点,终使国家陷入分裂和仇恨,可惜邵先生几乎没怎么正面着墨。是不是这话题本身比较难写?8 回溯与观照欧阳哲生说:“胡适是最能代表五四以来中国文化趋向的历史人物”,邵建说:“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也许在学界,胡适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国内有一批人不约而同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如程巢父、谢泳、傅国涌、张耀杰、冉云飞……他们的工作严肃而卓有成效。但在现实中,胡适离普通民众还是太远了。国人一直在承着他的惠泽,却曾长期羞辱他、摈弃他,至今还在误解他、淡漠他。我们的民族记忆几乎抹去了他。06年,我再次走近鲁迅时曾写下一句话:“回溯历史是为了观照现实”。隔了很久,我才约略体会到当初写得实在太轻松——因无知才轻松。那时,我几乎完全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胡适,一个远非软弱学者、走狗政客、顽固战犯的胡适;原来几十年前胡适们所做的自由主义旧梦,竟然是当下关于宪政治国、开放社会诉求的先声。《瞧,这人》封面上有胡适的照片,这位“照远不照近的一代文宗”,目光穿透了历史一般,沉静而深长。“回溯历史,观照现实”,现在,我把这句话拿来用作此篇“读者反馈”的题目,应该还算恰当吧。我没系统看过其他作家写的胡适传记,也不了解近代史,按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但这部书特色之突出还是可感可辨的。也许同类题材(民国史)、体裁(人物传)的作品,都可以被泛泛称为“以人带史”,《瞧,这人》一书则是“以人发思想史论”,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我很想说:“这部书写得非常好,很值一读”。我所记的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只是表达一名普通读者对这部书的喜爱、对邵建先生遥遥的钦赞。更希望看到专家、读者们给予此书深入恺切的评价。
  •     这本书很厚。我担心读不完。因为作者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南京晓庄师范的副教授,我想作者顶多是一名胡适爱好者,要写好胡适,可能性还真不大。可是出乎我的意思。作者的功底实在了得。他对1927年以前的胡适,特别是对出国后的胡适,又特别是对回国后的胡适,作了极其深入的思想分析,并且比较详细地进行了解释。比如自由主义,结果伦理,动机伦理等等。而且还详细写了当时和胡适有关一些政治,文化,学界。其中不乏大量的作者评论议论,并不是一味的资料收集。即便是收集来的资料,也是相当严谨和重要的。这是一本好书。
  •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此话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而愈见深刻,尤其于这一个反思近代史的时代。此作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我猜也是胡适的追随者。文中对鲁迅、陈独秀、孙中山等“伟大人物”的批驳甚是精彩,为我们提供了与教材书完全相反的素材。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想要了解一个人,肯定得从他自身出发,书中原文的引用无疑是第一手资料,翻看了一下,对于多元,宽容略有认识,邵老师的文字还是很有味道的,是值得买的好书
  •     这本书,将胡适先生的人品、思想,写得发人深思。21世纪,期待胡适先生从美国带回种下的兰花草,在这块土地上开出美丽芬芳的花儿来。
  •     邵建老师的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     打着“正义的火气”来理直气壮的大张旗鼓的否定异见,实在是醍醐灌顶!避除这一火气,才可更以容忍的方式和自由的状态处世。作者的很多见解到位,不错的书!
  •     原作者自己观点太多
  •     邵建老师太容易暴露尊胡贬鲁立场了,这不是好事。不过书本身还是值得推荐的,且有很多代表自己风格的话,读来容易引人入胜
  •     邵建先生其人初识于他本人的博客,常慨叹其著时评文章。今除夕年末读罢此书。犹感中国知识分子的块垒,胡适之的精神价值一百年后穿过历史迷障于邵建先生。
  •     好书,反映胡适
  •     先生千古! “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无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近世惟斯人当之。
  •     以胡适在当今社会的意义为中心的胡适研究著作
  •     本年度最值得读的一本书。
  •     本书的作者是我的老师,是因为很崇拜他的思想才去看这本书的,这本书里的很多思想和他上课说的相类似。本书可以很全面的很客观的了解到胡适和他的思想,也能了解到老师的思想,有些话我依然记得:自由,是以不干涉他人之自由我界限。相当精彩,推荐看。
  •     读完后,很想去研究自由主义,想去读洛克/尼采/康德。民主/容忍/自由是相辅相成的。
  •     醍醐灌顶,莫不如是。
  •     喜欢胡适的人都不会太极端
  •     颠覆了传统历史观,该书以胡适为线索展开,详述了近代中国历史。
  •     作者是胡适的粉吧
  •     讀完此書,面對36歲之前的胡博士,自己可以斗膽說越過瞭解,進入理解的階段了。邵建老師做到了他對自己的要求:“理性思考,感性表達”。這書讀起來很順,很受益。
  •     好书。对胡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充斥革命和激进的年代,依然可以秉持宽容的自由主义,很了不起。书里对胡适的思想有所摇摆处没有讳言,其实作者本身对胡适的评议也相当精准到位,没有唐德刚的那种醋味儿。
  •     从内心深处不喜欢这种以论代史、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当年我的乡梓唐德刚先生写《胡适口述自传》,皮里阳秋的案语、注脚多引人不快,借胡适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唐先生后来索性另起炉灶写了一部《胡适杂忆》,总算是把“我的朋友胡适之”好好数落、挖苦一番。而本书的作者邵健先生总是在拿鲁迅和胡适作比较,国人总是有瑜亮情结的,扬此抑彼,是古非今,总是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这回儿风水转到绩溪胡氏,作者甚至引了以为不知名的前辈之言“20世纪是鲁迅的时代,21世纪是胡适的时代”,谁的时代并不要紧,关键在于这两位百年前的旧人物笔下的帝制末造中国世相时不时还在你我眼前应验,时代车轮再往前进步,有时也难免是在开倒车,而鲁迅先生对于国民性问题观察之深刻,随着年齿见长,也越加服膺先生目光如炬、钜细靡遗。
  •     文笔不错,原来作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教师
  •     最近看了凤凰网关于胡适的一期专题,对胡适产生了兴趣,买来一读,书的质量不错。
  •     书信文字朴实、情感很动人
  •     《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1891-1927)》,邵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看完邵建的《胡适与鲁迅》,紧接着就读这本书。邵建说在他的写作中对他自己的要求是“理性思考,感性表达”,在读他的著作过程中,也能感受得到他的这一“八字真诀”。一般读学术味较浓的著作,总不能让人一气呵成,要不是概念上的阻遏,要不就是语句上的扭结,总让人读起来甚感头疼,但读邵建不然。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一股激情,虽然在论断上能感觉得到他竭力求得理性平稳,不过激。胡适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社会政治上的地位不言自喻,虽然曾经很长时间“被妖魔化”,如何去解读去真正认识胡适,去吸取他身上有用的价值资源?这本书力图从资料本身去行塑胡适。很叹佩作者爬梳和解读资料的功夫,他从胡适的日记、书信及年谱那些庞杂的资料中条分缕析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胡适的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毋庸讳言,作者是价值选择上是接近胡适的,但他并不落入为尊者讳的窠臼,胡适思想的缺陷以及模糊之处,他也严格指出。比如作为自由主义的胡适本身的自由主义思想来源就有断限,他熟悉的是以19世纪的密尔和其时杜威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而对以洛克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却在他的思想体系中难觅踪影!所以他有时难分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所以才有将苏联的集权体制模糊为自由主义的社会主义阶段,显然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总之这本书可以作为案头床头书,时时翻看的!
  •     爱他就要了解他
  •     基本浪费时间
  •     我不喜欢邵建动不动就拿先生和鲁迅比较. 我厌恶鲁迅.
  •     揭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20世纪知识分子的思想脉络,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时代。期待翻开胡适后半生的书页~~
  •     作者用胡先生的一个生活时间段为要点,内容详实丰富!看后感觉受益匪浅!
  •     作者中立性有偏差,然而不影响本书的可读性。
  •     作者“借胡发挥”的够远,了解不少以前不知道的,受教。
  •     溫故書坊的書都不錯。
  •     文笔晓畅,不矜于奥。由独立成篇的数十各有主题的文章构成,大似古史之记事本末体。适之先生的宽容、乐观与发自内心的微笑值得矩一辈子去学习。读罢此书,受自由主义洗脑。
  •     好书
  •     这本书又一次对得起这种信心.呵呵。
  •     这本书是最近看的有关胡适的书籍中最佳的!
  •     有偏见
  •     邵建以独特的角度,比较了胡适和鲁迅从童年相近的遭遇到日后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反映出同样背景下真正的胡适和鲁迅的个性差异,描摩出一个真实未经渲染的鲁迅。
  •     意想不到的好书,让我们这些“集体专制”统治下的愚民感受下大师的自由民主之风。
  •     “当激进主宰了道义合理性甚或激进即道义的同时,非激进的声音包括那些理性的声音,必然被视为道义的反面”
  •     看的是2007年版的《瞧,这人》。作者比写《胡适与鲁迅》时,公允客观。
  •     的好书
  •     了解胡适思想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     读过李敖和唐德刚写的胡适,但与这本与众不同。这本书不仅写胡适,还比较胡适与鲁迅、陈独秀等面对同样事件的不同表现。另外,作者也发现了以前不为大家所关注的胡适的真实内心世界。作者的点评也有趣。
  •     这边书是在厚实的工地下出来的书。在叙述史实之外还有精彩的点评。这点不是每位作者都能做到和做好的。
    另外,这本书有一个不足。篇章分的太细了。不知道,其他的读者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     考博的话就研究胡适了
  •     另一个角度观看一个一直被人误会的文人
  •     修改了对于两个人的看法,一个是孙文,一个是徐志摩
  •     作者在后记中说,写作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性要理性,然后我得到的也是一个立体的胡适,一个精神思想层面的胡适,不吹不黑。作者对胡适思想总体上的认同也是显而易见的。胡适,不为民意所裹胁,甚至不惜牺牲掉所谓的名誉,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他说的对错,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思考者,批评者。
  •     文化历史
  •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对胡适的了解太少,而且也有很多偏差; 个人认为,胡适的自由主义以及改良主义很适合中国的现状,尤其值得中国毛躁的学术界借鉴
  •     比唐德刚的《口述自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这本书的优点是用材料说话,作者的观点都在材料中,耐人寻味.
  •       千个人看胡适有千个看法,从具体事件中,还是让读者自已评价胡适吧。
  •     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那么写传记,确实很好。值得一看。可惜只写到1925年。
  •     其实我觉得作者对鲁迅的看法有待商榷,其他的大抵可以
  •     好书,值得读。自由主义一脉在中国是步步皆荆棘。
  •     历史的真相不在中宣部的教科书里
  •     对胡适有了初步了解。
  •     他什么都没做,但却开创了一个时代。
  •     这本书正在读,作者的分析还是有理有据,许多论述发人深省,值得一读的好书。
  •     先前所购买的<<“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怎么页面都很脏很旧,新书怎么会这样,是否是库存的?如果是这样那先给打招呼哦!也可哦!
  •     作为一本历史著名人物的传记,本书基本上勾勒出了胡适前半生的轨迹。正如本书所追求的的理性思考感性表达,本书的闪光点在于其对胡适的前半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回顾,而作为历史书籍读最大的不足就是感性表达,过多的个人判断和论述影响了书籍的价值。胡适和鲁迅作为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对人物,长期存在着漠视和误读,本书的作者也就是在努力还原那个真实的胡适。
  •     介绍胡适的书看过多本。但是,手捧《瞧,这人》,感叹是近来自己看过写胡适最好的一本书。胡适先生儒雅、宽容、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时时展现在眼前,中国有您这位大师而骄傲。本书不仅展现了新文化领袖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的思想、言行,而且更让人了解民国时期自由知识分子的学识与人品。读罢此书意犹未尽,愿不久的将来见到邵建先生撰写胡适(36岁至72岁)的续集。
  •     一百年前发生了什么,胡适为代表的读书人的思想历程,以及和时代的关系。有些结论主观,但好看。对自由主义有清晰阐释。
  •     作者所发议论过多,不够平实,姿态也是居高临下令人生厌。有许多求全责备、断章取义的地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