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庭燧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葛庭燧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030292926
作者:刘深
页数:274页

章节摘录

在坎坷的报国之路上——写在前面的话民族自救的道路葛庭燧是20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的优秀中国学子,他所追求的是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那个年代的救国之路有千条万条,但历史事实证明,出国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当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东方睡狮开始睁开沉迷的眼睛。这样的例子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几何时,他认为西洋人如果没有中草药“大黄”就无法大便,他甚至以为西洋人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中华民族觉醒与自强的道路异常坎坷,代价异常惨烈。诚如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的沉痛之语:“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留美幼童”与“洋务运动”,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企图通过学习西方而巩固江山的一厢情愿式的努力,它的失败在于将中西方的差距仅仅归为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努力。中国所舶来的西学也正是在如此血与火的斗争中顽强地伸展着枝干,滋润着叶脉。真正成为近代和现代中国领袖的杰出人物,却是职业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比如孙中山和毛泽东。孙中山在香港读中学,去伦敦和檀香山不过是避难或者为“造反”募集资金;毛泽东则绝对是土生土长的学子。有人将这种现象归结为:西方诚然在自然科学上远远超过东方,而在社会科学的影响上,则是东方胜于西方,本土胜过留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进入中国,并且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因为它首先成为东方大国俄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另一个东方国家日本,则以明治维新作为民族自强的转机。俄国与日本,当时是两个值得中国人借鉴的东方模式,然而,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俄国式的暴力革命,而不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中国开始兴办西式教育,显然不能从一开始就彻底清算私塾式的课堂与八股式的课程,然而,中国早期的西式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学体制与学科设置上的西化,而是开始在灵魂上脱胎换骨。在20世纪30年代,罗素、杜威、泰戈尔等东西方大师与哲人在中国的巡回演讲,对于一代青年的精神影响是不可低估。诸如振华女校、东吴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代名校,为中国培养了新时代知识的开拓者,而黄埔军校则是现代史上中国职业教育一个罕有的特例。就挽救民众于水深火热的先驱者而言,容闳这样的近代留美第一人,只不过是维新与改良的附庸,20世纪诞生的1900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两个“庚子起义”:一是唐才常、容闳等人在上海发起的维新党人起义;二是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发起的革命党人起义。事实证明,“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老话确实不假。在19世纪结束的时候爆发的这两次起义,堪称中国人拯救民族危亡的决死反抗,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它预示了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曙光。关于科学救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中国从封建体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政治领袖确实是尤为重要的成功要素,因为导致社会变革的政治、军事手段是先决条件。但是,在政权更替之后,教育基础与科技水准就跃升为衡量国力的主要内容。以中国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为例,他们绝大多数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少数几所一流大学的精英,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海归”,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在庚子赔款那笔特殊经费的资助下完成海外学习的。纵观20世纪的世界物理学史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的身影是无法抹去的,血统来自东方古国的华人学子,以青春才华证实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然而,华人科学家在20世纪却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中国内地之路,以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葛庭燧等人为代表;美国之路,以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任之恭、林家翘等人为代表;而台湾岛、香港之路以吴大猷、丁肇中、李远哲和高锟为代表,其中,吴大猷曾先后身处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美国,而丁肇中和李远哲的成就都与美国密不可分。这些杰出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世界科学与进步的旁观者,而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综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在民族不幸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顽强的个人英雄气概。在民族的衰落中,匹夫之勇的精神是悲壮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古语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而,本书所描绘的历史年代中的科学精英们,不是民族命运沉浮中随波逐流的水草,而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然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本书的主人公葛庭燧也在这样的英雄行列中。提到中国现代科技精英群体,有一个重要的史实被忽略了很久,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庚款留学生”。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的结果是《辛丑条约》的签署,其中第六款为清政府赔偿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军费、损失费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赔款期限为1902~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万两。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赔款”。事实上,“庚子赔款”并未按照条款全部执行,后来先后被美国、英国等国用其中一部分在中国开办学校,并作为中国人留学的学费。清政府被推翻,但“庚款留学生”的政策却存续下来。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达1000多人,从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超过日本,一跃成为留美学生最多的国家。除了接收“庚款留学生”之外,美国人在华还建立多所教会大学和教会医院,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和协和医院。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甚至也资助了来自中国的“庚款留学生”。客观地看待“庚子赔款”退还的历史,如果不退还,或者没有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这笔巨款恐怕大多数会流入腐败贪官囊中。这笔巨款已经不是中国人的钱,“庚款留学生”对中国人才与教育的培养,其直接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包括中国现代诸多学术大师和后来的“两弹一星元勋”在内的众多科学家,也算是“歪打”与“正着”。在资讯如此发达的21世纪,在全球闻名的几个网络搜索引擎中,作者一直没有找到中国20世纪第一代物理学女博士顾静徽、冯丽容、吴芝芝的词条,甚至也找不到“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清晰的图片,这确实有些令人感伤。从邻居的角度来说,作者的写作初衷是描写一个金属物理学家的私人传记历史,但在写作的进程中,作者越来越感觉到,已经无法将传主个人的生活、命运与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割裂开来。因此,本书不知不觉地误入了科学史的范畴。作者深知,对于一个甚至是缺乏很多常识性知识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领域,唯一能自我解嘲的是,作者已尽己所能地描绘了科学前辈们的精彩人生,哪怕有的只是提到他们的名字,附上他们模糊的照片。x然而,这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纪念方式。一个世纪的光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漫无边际的遥远和起伏跌宕的苍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本是唐代诗人元稹描写爱情的名句,但用来感叹人世苍茫,已然是更为贴切的表达。葛先生具有十分突出的“戈”的性格。早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运用淬火的方法制造兵戈,即《汉书》中所载的“清水焠其峰”。戈,就是用经过高温之后急剧冷却的工艺制造的古代兵器。葛庭燧先生秉承山东人耿直与率真的性格,他属牛,青年时代曾以“老牛”为笔名撰文抨击封建观念;他敢于拉倒庙里的神像,敢于冲在“一二•九”运动前线,敢于穿越日寇的封锁线走向抗日战场;他不畏权贵,不逢迎谄媚,敢于仗义执言。他性格中的这种剑锋精神,体现在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对于科学研究的执著钻研中,而这种性格也常常因为快人快语而伤到他人。葛先生已经于2000年离去。有幸认识他,与他们一家为邻,并在从儿时到青年时代的时光里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作者一直认为这是一段十分幸运并受益终生的经历。葛庭燧与何怡贞携手走过60多年的生活之路,犹如科学天空划过的优美曲线,相得益彰,相濡以沫。人的性格是多姿多彩的,葛庭燧犹如“戈”一样的锋芒毕露、锐不可当;何怡贞犹如“荷”一般的心如止水、虚怀若谷、仪态万方。这一对伟大的科学伉俪共同演绎了“戈”与“荷”的完美组合。大千世界正是由无数迥然不同的个性的存在组合而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阴晴圆缺,此消彼长;相辅相成,共存共生,这就是有关人生的颠扑不破的哲理。爱因斯坦于1952年10月5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段讲话中说:学者必须才德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门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求、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段话可以作为本书的注脚。葛庭燧的历史贡献20世纪,是人类在物理学领域获得伟大发现并因此深刻改变生活的历史时代,而在这一光辉的时刻,许多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的不朽成就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在此期间,人类不幸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然而,科学的脚步却并没有停止;相反,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飞跃速度令人不可思议。正因为战争的紧迫性,一切和平时期不可想象的非常手段得以实行。尤其是在美国,重大军工项目的研发,云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他们大都是才华横溢、胸怀凌云壮志的青年学子,诸如人们所熟知的“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以及人们并不熟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辐射实验室等——它们几乎花掉了同样多的巨额经费。这些并非束之高阁或留在象牙之塔、与战争成败密切相关的尖端计划,而成为盟军与纳粹在另一个战场上的决战,正如当时在英美十分流行的一句名言所说:“为我们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是原子弹,而帮助我们赢得战争的则是雷达。”——神秘的辐射实验室的贡献,几乎穷尽了当时所有型号的最新式军事雷达,远远领先于纳粹德国,使这一技术得以用5年时间超过了25年的研究速度。葛庭燧先生曾先后参与“曼哈顿计划”与MIT光谱实验室、辐射实验室这些美国战时最伟大的科学团队,他也因此获得一项专利和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明的一项技术,直接被美军用于收复日军占领下的南洋群岛的侦察。包括作为清华学子在中国战区对日军作战的贡献,他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和历史贡献,在当时所有的科学家中也是罕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国青年。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个曾经为他们祖国的神圣使命而付出心血和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而葛庭燧先生本人,则在后来几十年的时光中为参与杀人武器的制造而深深内疚和自责。然而,葛先生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对金属内耗领域的巨人般的贡献,以一个中国山东蓬莱人的姓氏命名的伟大的发现,被载入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发现的目录,他的研究和建树至今依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完全理解或延续。除此之外,葛先生对于祖国的贡献更加令人怀念,他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热血沸腾的身影,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年代对于冀中平原地雷战和无线电台建设的默默奉献,都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然而,那只是一座无字碑。葛先生在激情万丈、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之后不久,就开始被卷入“极左”政治的激流,曾经身处大大小小的漩涡之中。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直到70年代末,他的专业研究遭遇停滞,其人也受到政治立场上的怀疑,甚至因为被怀疑是国民党“CC (中统) 特务”和“苏修”特务而失去人身自由。本书正是自始至终试图揭示这种必然性——在“国破山河在”的动荡年代,在传统观念崩溃与封建王朝覆亡的历史转折点,在鱼龙混杂、兵匪纷争的刀光剑影中,在民主、自由意识萌芽之际的价值观念的变局中,在“极左”政治波谲云诡的莫测变幻中,一个充满个人志向和爱国情怀的优秀青年所走过的人生轨迹。他有振兴民族的凌云壮志,有历经磨炼的爱情,他为科学献身的始终不渝的精神,他所遭受的时代的精神苦难,他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无数细节,都透射出坚毅、卓绝、理性的光芒。本书就是关于这位逝去的科学大师无怨无悔的人生画卷,尽管他的人生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和无法弥补的憾事;本书就是关于那个穿越了风雨如晦的天空、化作缤纷绚烂的彩虹的科学巨人真实的传记故事。……

前言

看到刘深完成的《葛庭燧传》初稿,我感到很高兴。该书写出了葛先生真实的为人与性格,也描述了他在内耗领域的突出贡献,还有不少引人入胜的生活小事。几年前,作者曾写过一本《戈与荷》,主要描写葛先生及其夫人何怡贞教授,内容丰富,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史料,但是涉及面太广,不像一个人的传记。而今在科学出版社协助之下进行了必要的删改,可读性很强,同龄人看了感到亲切,后生读后,能了解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多么不容易,激励他们积极向上。我比葛先生小7岁,也算是同龄人,特别是我们在沈阳共事25载,那是我们人生最精华的岁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53年,成立后不到10年,从欧洲和美国科研第一线回国的学子达到十余名。他们回国不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遇,而是一心为了报国,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所内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小社会”,虽然彼此间也有分歧意见,甚至有时会争吵,但是大家一致都服从党的领导,牺牲小我顾大局,以国家的任务为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本来以学科建所,把发展学科放在首位,但是为了执行1956年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完成国防任务,金属研究所自1957年起逐步转向以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为主。葛先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于是,他的内耗研究也转向实用材料方面,如在蠕变过程中的以短期推断长期寿命,内耗也用来研究材料中的疲劳现象,特别是他在无损检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除了传记中的那些事例,他还提出用声发射研究疲劳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在葛先生的指导下,由万耀光具体实施,金属研究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声发射装置。20世纪80年代初,万耀光随学部委员庄育智研究员调到当时的人事部“锅炉与高压容器检测中心”,使中心得到大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压力容器检测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先生在金属研究所除了在内耗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外,还在两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是促进了金属研究所优良学风问题;另一个是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学风是一个研究单位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金属研究所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学风问题,除了重视当时所提倡的“三严”精神以外,我总结了八个字:“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只有团结,才能持久,使研究所蒸蒸日上;只有奋进,才敢于拼搏,研究所才会有所作为;只有求实,才不会浮夸,取得社会的信任;只有创新,才能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所才能与时俱进。对于金属研究所优良学风的形成,我们这批早期到所里的学者,包括葛先生和何先生在内,起到了主要作用。一个研究所的人才情况更是重要,它决定研究所的命运和前途,葛先生在这方面的业绩尤为突出。历史上金属研究所有过三次学习高潮。建所初期,所里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很多,如果不是材料或冶金专业,必须补课才能适应;况且,那时还招收了上百名中小学毕业生,对研究工作更是一无所知。从国外归来的学者教他们专业课,教他们如何查阅文献、做实验、写文章,使研究所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这是金属研究所建所以来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葛先生已是分工培养干部的副所长,当时全国刮起理论风,中国科学院把金属物理研究中心放在沈阳,物理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室被取消,部分研究人员迁到沈阳。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金属研究所大兴学习之风,在三年(1961~1964)时间内,包括聘请所外专家,共开了16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还开办了面向全国的位错和金属电子论学习班,一个影响更大、至今仍被传为佳话的事件是,李薰和葛庭燧也参加了部分课程的学习,学完后还参加了考试,并将分数公布于众。从此,研究所逐步形成了努力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良好风气。第三次学习高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葛先生和何先生已迁往合肥。此外,葛先生所领导的金属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也培养了很多为国防任务服务的能将,他们离开了内耗研究室而另有任用。如文中所描写的“容大”(容保粹),20世纪60年代曾被调出来从事开发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熔炼高线金属,还有一位人们称他为“周三”(周本廉),被调出来主持“高温物性测试基地”,服务于宇航,后来被选为院士。何怡贞先生除了研究光谱学以外,还主持过全所的化学分析室,其业绩在国内领先,这些都是金属研究所完成国家重要任务的保证。至今还有两位70岁高龄的老专家董瑞琪和田继丰仍在无损探伤和失效分析工作第一线发挥作用,他们也都是来自葛先生主持的“一室”。为了纪念金属研究所创始人李薰和葛庭燧的业绩,50年后,金属研究所的两座研究大楼,一座命名为“李薰楼”,一座命名为“葛庭燧楼”,并为他们精铸了半身塑像,在国家实验室设立了“李薰奖”和“葛庭燧奖研金”。葛先生1980年到合肥后,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内耗研究方面有了更大发展;进入21世纪,他又以纳米技术为重点,使一个人数不多的小研究所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是发表在《追忆葛庭燧先生》(《蓬莱文史》24辑)中的一组数据,或者可以说明葛先生的贡献:每年SCI论文数在全国各科研机构中排名第20位左右,1995~2004年被引用次数排名第八, 2003~2005年,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排名居全国科研机构第一。可以说,葛庭燧到哪里,哪里就会开花结果,因为他有一颗赤诚的事业心!祝愿葛庭燧院士的爱国与治学精神永放光芒!

媒体关注与评论

葛庭燧教授的名字与现材料中的内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实验才华和物理洞察力使得这一领域被得到真正了解,是一位最具盛名的材料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教授M.Ashby他几乎完全开创了这个研究课题,他在世界范围被公认是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大师。——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教授A.Cottrell他的扭摆,作为战后最天才的发明时时触动着我,葛庭燧教授理应被列入那些曾经做过金属讲座的伟大的冶金学家和物理学家行列之中。——英国剑桥大学教授R.W.Cahn我认为,葛庭燧教授是中国老一辈中最好的冶金学家。——法国巴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教授J.Friedel葛庭燧教授为开创和发展材料滞弹性这一新的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长期献身科研一线的精神举世无双。——日本京都大学材料与工程系教授M.Koiwa

后记

后记之一戈之奋进荷之圣洁“向你学习!”本文是作者刘深的弟弟刘轶为纪念葛庭燧院士所作。何怡贞先生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充满着激动兴奋的表情。我于2007年回国探亲时,拜访了97岁高龄的何先生。在向她介绍我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成果后,她向我连说了几遍这句令我至今难忘的话。学识渊博的科学前辈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说出如此令人颇为惊讶的话,当时我真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细细想来,这句话其实反映出何先生虚怀若谷的谦虚和善的品质,对科学知识不断追求、始终如一的精神。没有想到这竟是我见何先生的最后一面。不到一年,得知何先生去世的噩耗,我心头为之一震,不禁感慨万千。现能有幸为葛庭燧的传记写一点文字,也算是我向他们致敬感恩了。本书不仅是纪念缅怀老一辈科学家的丰功伟绩,也旨在宣传普及科学文化。当今的媒体报道大多聚焦明星大腕,追捧文艺体育明星不遗余力。不可否认,文体明星有娱乐大众的作用,相比之下,科学的作用更是实实在在、翻天覆地般地影响了人类社会,但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报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领人类进入国际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正深远地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纳米结构的新材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性能;能源技术保证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生物技术导致新药的开发研制,增强人类对抗、战胜疾病的能力,让人类生活得更健康长寿;环境技术使人类生活在清洁、少污染的环境中,和自然界更和谐地相处。当今各国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领先于世界,站在时代的前头。我们现在对科学家和科学活动通俗生动的报道还太少。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科学研究要从娃娃抓起。各类媒体有责任加强宣传面向广泛普通民众的科学报道,尤其包括少年儿童。另一方面,广大科研人员也要走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象牙塔,积极主动向公众宣传科学知识。从日本的名古屋大学到美国的喷气发动机实验室,都有定期向社会公开的“开放日”。在开放日那天,主办单位会准备图文并茂的展览和解说,供民众免费参观学习。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应该每年深入到学校,去给应届高中毕业生做学科内容的宣传介绍,这种交流对青少年的成长和选择职业道路会很有帮助,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我小的时候喜欢看《少年科学画报》,着迷于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那时,我曾想,将来也要像她一样勤奋努力地工作,为人类作贡献。儿时的天真想法被岁月洗刷得几乎模糊殆尽,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我现在的学术导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William A Goddard III,是居里夫人第三代学术传人。我和居里夫人竟然在学术家谱上还有这么点“血缘”关系,这个发现使我猛然回想起了儿时的梦想。我相信,是理想的种子,而不是命运机缘带我走向了探索科学的道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希望本书能成为撒下科学理想种子的播种机,用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为年轻的一代树立榜样。这本书的重点不在探究严谨的科学理论,对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相关的学术专著;本书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科学大师们的科学奋斗历程,把看似深奥的科学故事生动地介绍给民众。我希望本书成为一座科学普及的桥梁,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科学家的真实生活,以及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所在——通过科普宣传,唤起更多的人支持与拥护科学、相信与运用科学,并投身实践科学。当今社会的科学误区还很多,打着科学的幌子骗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比如 “磁化水治百病”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有宣传真正的科学知识,才是有效克制愚昧和伪科学的手段。葛先生发明的“葛式扭摆”沿用至今,对材料内耗的研究可谓极其深远。这不由让我想起我们现在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体制——从研究生攻读学位到教授职称评定,用论文数目定指标,“一刀切”评定优劣。这种定量化评估机制固然清晰明确,但是不免死板僵化,容易造成大家片面追求论文数目,不求研究质量和深度,导致产生引用率不高、影响甚少的“论文机器”,甚至数据成果造假。因此,应该引入更灵活全面的评判机制,鼓励发展基础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比如编写计算机程序(主要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大型量子化学程序包,但很少有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量子化学计算机程序),或改进制造新型的实验仪器设备等。这类工作往往费力耗时,具有风险,但一旦成功就会导致新的成果接踵而来,意义深远。中国人有极强的诺贝尔奖情结,那就更要要求每个科研人员积极创新,脚踏实地地做科学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科学顶峰。葛先生与何先生堪称老一代“海归”的楷模。在新中国建立伊始,他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归国创业,为当时的祖国科学事业填补了空白;他们牺牲个人利益,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培养后备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采取更为开放的“走出去,请进来”的留学政策,日益密切的国际合作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接轨。如今的海归人员带回了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经验,正在各个领域积极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的海外华人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国内进行学术交流,报效祖国。我们应以更开放的长远的眼光看待海归问题,爱国主义不应是贞节牌坊,爱国也不简单等同于归国。爱国形式多种多样,重要的是秉承爱国精神,做实实在在的力所能及的贡献。“戈”与“荷”正好与葛先生与何先生的姓氏谐音,我认为这两个字可以理解成两种科学精神:戈,不畏险阻、不屈不挠、披荆斩棘、奋勇直前的科学奋斗精神;荷,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客观独立、捍卫科学神圣尊严的精神。科学道路艰难曲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戈之精神持之以恒,不弃不馁,不断开拓进取;科学探索的过程经常是烦琐枯燥甚至孤独的,我们需要荷之精神,出淤泥而不染,不为意识形态所干扰,不为名誉私利而左右,脚踏实地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老一代科学家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会继续秉承他们的理想,坚定地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不断激励我们前进的就是永恒不灭的“戈之奋进、荷之圣洁”的科学精神。

内容概要

刘深,资深记者、文学硕士,1959年5月生于沈阳,1977年在辽宁康平县插队,1978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91年到深圳从事新闻工作。著有纪实文学《百年情义恩泽录》、《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游记《绝美之地——圣托里尼写真》和《坦克中短篇小说集》等作品。

书籍目录

总序(路甬祥) 序(师昌绪)在坎坷的报国之路上——写在前面的话上篇 漫漫博学路 第一章 火种的名字与兵戈之梦    一、蓬莱仙境里天资聪颖的孩子    二、一头敢于顶撞鬼神的“老牛” 第二章 清华园里的科学梦    一、“四大元老”与“四大名旦”    二、被青春和意志战胜的“白色瘟疫”    三、“一二• 九”运动中的热血青年    四、叶企孙成为人生导师 第三章 何怡贞的成长轨迹    一、五世翰林之家    二、从振华女校到美国蒙脱霍育克    三、国难当头归故里 第四章 风雨中相识相知    一、北平邂逅一生情缘    二、四封珍贵的情书 第五章 冀中抗日神秘使命    一、地雷战中的爱国学子    二、烽火中的英烈    三、门本忠就义与叶企孙的悲惨结局 第六章 西南联大往事如烟    一、悲壮的“大学长征”    二、中国大学的火种 第七章 黄浦江畔喜结连理    一、师生恋与姐弟恋的果实    二、新婚夫妇的美国梦 第八章 漫漫留学之路    一、容闳与破冰之旅    二、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    三、虎头蛇尾的海归路 第九章 一项军事发明的原始记录    一、校园里的博士与战士    二、尘封六十年的工作日记 第十章 大洋彼岸的科学青春    一、比翼双飞的新郎新娘    二、从学者变为“家庭妇女”    三、鲜为人知的红十字通信 第十一章 从伯克利到MIT    一、走进MIT的两个伟大实验室    二、神秘的辐射实验室    三、“雷达丛书”对于葛庭燧工作的介绍 第十二章 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一、一本揭秘第二次世界大战幕后功臣的旧书    二、“五年”六十年之后的故事    三、“屋顶上的精英” 第十三章 战时科研的人才链条    一、神秘机构背后的神秘人物    二、被遗忘在剑桥陈迹中的中国学子 第十四章 葛庭燧与杨振宁的友情    一、李治华:奇诡的“红楼”旧梦    二、杨振宁与葛庭燧的往日深情 第十五章 一个年轻内耗大师的诞生    一、一次偶然改变一生    二、解读金属内耗    三、“葛氏扭摆”与“葛氏峰” 第十六章 远方祖国的呼唤    一、“美中科协”的学生领袖    二、钱学森归国的幕后故事    三、挈妇将雏漫漫归国路    四、7岁中国女孩的信下篇 以祖国的名义 第十七章 阳光如此美丽    一、豪情万丈的日子    二、在新中国,在北京    三、与毛泽东的多次交往 第十八章 无情的自我否定    一、沈阳之行    二、关于“崇美思想”的自我批判 第十九章 新中国第一次科学寒流    一、科学家中的最高“军衔”    二、在那个萧瑟的夏秋    三、张劲夫挺身保护葛庭燧    四、一顶隐形的政治“帽子” 第二十章 开创新中国金属内耗研究    一、短暂的黄金岁月    二、在弟子的记忆里 第二十一章 角色中的困惑    一、做科普报告的大师    二、当科学家变成技术员    三、三下鞍钢与大炼钢铁 第二十二章 颠沛流离的科研生涯    一、透过乌云的阳光    二、再度燃烧的激情 第二十三章 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一、从“红色科学家”到阶下囚    二、令人遗憾的“结论” 第二十四章 漩涡中的命运扁舟    一、违心放弃内耗专业    二、思想痛苦与专业痛苦 第二十五章 科学春天真的来了    一、一个诗人的拥抱    二、关于科学的反思 第二十六章 一个人工小岛上的科学梦    一、董铺岛的历史命运    二、董铺岛变成“科学岛”    三、联合开放实验室的“双子星”    四、生命之树长青的“葛氏扭摆” 第二十七章 一个学者的本色    一、与钱学森老友深情    二、留学潮中的逆流派 第二十八章 站在金属内耗的巅峰    一、被写进物理学词典的中国人    二、听“扭摆之父”讲内耗    三、王中光先生的追忆 第二十九章 科学的历史身影    一、半个多世纪在金属内耗领域的贡献    二、往事怆然 第三十章 日常生活中的风范    一、贯穿一生的俭朴习惯    二、“不乱花一个马克” 第三十一章 科学大师的家风    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榜样    二、严父慈母 第三十二章 至情至性的人生    一、山东人的耿直脾气    二、良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三、友情与个性    四、那片天空两朵相似的云 第三十三章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一、甄纳奖与最高礼遇    二、材料科学的荣誉之巅    三、王晓伟的回忆 第三十四章 生命中最后一道霞光    一、黯然神伤的牵手    二、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十五章人生最后一次远行    一、在离别的日子里    二、他的脚步已经远去    尾声关于生命价值的终极真理    参考文献附录一 葛庭燧年表附录二 葛庭燧主要论文附录三 Science Publications of Tingsui Ge后记之一 戈之奋进荷之圣洁后记之二 遥望另一个海上

编辑推荐

《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葛庭燧传》为《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入传的院士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过重大的科学成就。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可以说,该套丛书会成为科学家传记的一个丰碑,其史料之客观,院士数量之众多,学科领域之广泛,传主成就之显著,内容之可读是该套丛书的最大特点。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感悟、借鉴和启迪。

作者简介

《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葛庭燧传》简介:这是一代科学家的命运轨迹,是二十世纪中国物理学史的通俗影像。那是国破家亡的年代,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在动荡的生活中到京城求学,从而走上坎坷的报国之路。他一腔热血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到八路军兵工厂研制烈性炸药,成为冀中抗日地雷战的幕后英雄;他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发明镓灯,很快被用于美军在南洋群岛对日作战;他参与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曼哈顿计划”和军用雷达的科研团队;他发明著名的“葛氏扭摆”,发现“葛氏峰”,成为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科学大师和写进物理学词典的中国人。他就是葛庭燧。
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战士,他经历了极左年代的凄风苦雨,一生的个人理想就是报效国家;他恪守“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格言,他是一个天才的、正直的、矢志不渝的科学家。
《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葛庭燧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中学校的学生。

图书封面


 葛庭燧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10年岁末,科学出版社推出“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丛书”,在首批传记作品中,《葛庭燧传》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本。曾几何时,“长大了当科学家”是孩童时代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的主角已经悄然变成NBA明星和“超女”“快男”之类,一个民族关于科学的春秋大梦已然令人堪忧。在当今生活中,“海漂”与“海归”已成滚滚浪潮,甚至,这种浪潮有出现了令人惊诧的新景观: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预计在未来四年内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本书描述了一代科学家的命运轨迹,是二十世纪中国物理学史的通俗影像。那是国破家亡的年代,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在动荡的生活中到京城求学,从而走上坎坷的报国之路。他一腔热血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到八路军兵工厂研制烈性炸药,成为冀中抗日地雷战的幕后英雄;他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发明了镓灯,很快被美军用在南洋群岛对日作战中;他参与了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军用雷达的科研团队;他发明著名的“葛氏扭摆”,发现“葛氏峰”,成为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科学大师和写进物理学词典的中国人。他就是葛庭燧。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战士,他经历了极左年代的凄风苦雨,一生的个人理想就是报销国家;他恪守“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格言,他是一个天才的、正值的、矢志不渝的科学家。本书的主人公葛庭燧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赴美留学的优秀中国学子,他所追求的是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那个年代的救国之路有千条万条,但历史事实证明,出国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当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东方睡狮开始睁开沉迷的眼睛。这样的例子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林则徐被称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曾几何时,他认为西洋人如果没有中草药“大黄”就无法大便,他甚至以为西洋人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中华民族觉醒与自强的道路异常坎坷,代价异常惨烈。“留美幼童”与“洋务运动”,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企图通过学习西方而巩固江山的一厢情愿式的努力,它的失败在于将中西方的差距仅仅归为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努力,而且是不可逾越的努力。以中国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为例,他们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少数几所一流大学的精英,绝大多数是国外学成归来的“海归”,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中间很多人要感谢庚子赔款那笔特殊经费的养育之恩。纵观二十世纪的世界物理学史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的身影是无法抹去的,血统来自东方古国的华人学子,以青春的才华证实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然而,华人科学家在二十世纪却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些杰出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世界科学与进步的旁观者,而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综观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在民族不幸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顽强的个人英雄气概,在民族的衰落中,匹夫之勇的精神是悲壮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古语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而,本书所描绘的历史年代中的科学精英们,不是民族命运沉浮中随波逐流的水草,而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然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本书的主人公葛庭燧也站在这样的英雄行列。一个金属物理学家的私人传记历史,已经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命运与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割裂开来。因此,本书不知不觉地误入了科学史的范畴。20世纪,是人类在物理学领域获得伟大发现并因此深刻改变生活的历史时代,而在这一光辉的时刻,许多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的不朽成就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在此期间,人类不幸地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然而,科学的脚步却并没有停止,相反,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飞跃速度令人不可思议。正因为战争的紧迫性,而使一切和平时期不可想象的非常手段得以实行,尤其是在美国,重大军工项目的研发,云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他们大都是才华横溢、胸怀凌云壮志的青年学子,诸如人们所熟知的“曼哈顿计划” (Manhattan Project),以及人们并不熟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辐射实验室等——它们几乎花掉了同样多的巨额经费。这些并非束之高阁于象牙之塔并与战争成败密切相关的尖端计划,成为盟军与纳粹在另一个战场上的决战,犹如当时在英美十分流行的一句名言所说:“为我们终结二战的是原子弹,而帮助我们赢得战争的则是雷达。”——神秘的辐射实验室的贡献,几乎穷尽了当时所有型号的最新式军事雷达,远远领先于纳粹德国,使这一技术得以用5年时间超过了25年的研究速度。葛庭燧先生,曾先后参与曼哈顿计划与MIT光谱实验室、辐射实验室这些美国战时最伟大的科学团队,他也因此获得一项专利和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明的一项技术,直接被美军用于收复日军占领下的南洋群岛的侦察,包括作为清华学子在中国战区对日军作战的贡献,他在整个二战期间的经历和历史贡献,在当时所有的科学家中也是罕见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青年。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个曾经为他们祖国的神圣使命而付出心血和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而葛庭燧先生本人,则在后来几十年的时光中为参与杀人武器的制造而深深内疚和自责。然而,葛先生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对金属内耗领域的巨人般的贡献,以一个中国山东蓬莱人的姓氏命名的伟大的发现,被载入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发现的目录,他的研究和建树至今依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完全理解或延续。除此之外,葛先生对于祖国的贡献更加令人怀念,他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热血沸腾的身影,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年代对于冀中平原地雷战和无线电台建设的默默奉献,都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然而,那只是一座无字碑。葛先生在激情万丈、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之后不久,就开始被卷入极左政治的激流,曾经身处大大小小的漩涡之中。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直到七十年代末,葛先生的专业研究遭遇停滞,其人也受到政治立场上的怀疑,甚至因为被怀疑成国民党cc (中统) 特务和“苏修”特务而失去人身自由。本书作者刘深是一位资深记者,历经两年多的艰苦采访和资料考证,完成了这本对于年轻一代具有深远励志影响,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专著。本书正是自始至终试图揭示这种必然性——在“国破山河在”的动荡年代,在传统观念的崩溃与封建王朝的覆亡,在鱼龙混杂、兵匪忿争的刀光剑影之中,在民主、自由意识萌芽之际的价值观念的变局中,在极左政治波谲云诡的莫测变幻中,一个充满个人志向和爱国情怀的优秀青年所走过的人生轨迹。本书的主人公有民族振兴的凌云壮志,有历经磨炼的爱情,他为科学献身的始终不渝的精神,他所遭受的时代的精神苦难,他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无数细节,都透射出坚毅的、卓绝的、理性的光芒。本书就是关于这位逝去的科学大师无怨无悔的人生画卷,尽管他的人生留下许多令人扼腕可惜和无法弥补的憾事;本书就是关于那个穿越了风雨如晦的天空,化作缤纷绚烂的彩虹的科学巨人真实的传记故事。作者简介刘深 资深记者、文学硕士,1959年5月生于沈阳,1977年在辽宁康平县插队,1978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91年到深圳从事新闻工作。著有纪实文学《百年情义恩泽录》、《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游记《绝美之地——圣托里尼写真》和《坦克中短篇小说集》等作品。
  •     在历史深处呼唤科学大师——刘深新作《葛庭燧传》读后独立书评人 成兴邦资深记者刘深先生的新作《葛庭燧传》2010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出版的《科学与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系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总序中写道:“首批入传的22位院士都是由各学部常委会认真遴选推荐的。他们中有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做出过重大科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毕生在专门学科领域默默耕耘的一流学者。每一部传记,既是中国科学家探索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真实情景再现,又是他们追求科学强国、科教兴国的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根据路甬祥院长的原则,刘深先生殚精竭虑,经过长期积累和采访,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广泛阅读文献,披阅数载,终于向我们完美地呈现了世界知名的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各类明星满天飞,各种戏剧性新鲜事扑面而来的今天,“葛庭燧”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作者没有迎合社会中某些浮躁的气氛,没有把自己的注意力抛向华丽的明星、没有投向吸引众人眼球的轶闻趣事,没有理睬哗众取宠的轰动一时的所谓热点人物、花边消息。作者把自己的关注目光投向了科学家——这个远离喧嚣、远离浮躁、默默耕耘、艰苦攀登的伟大人群。关注的结果,就是这本32万字的人物传记。本书以全景式的手法,向世人揭示了伟大科学家葛庭燧的曲折深邃、艰难困苦、灿烂辉煌的人生轨迹,用葛庭燧个人人生的小历史真实地勾勒出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科学发展的大历史。1913年出生的葛庭燧,逢乱世、遭苦难,他早年经受的困顿、艰辛是今天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求学、上进、明理、立志,葛庭燧像许多有志青年一样,把自己的发展进步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一走就是整整一生!葛庭燧一路走来,刻苦进取、努力拼搏,进入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越洋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MIT光谱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美国成功制造原子弹做出贡献、进入MIT辐射实验室从事军用雷达研究,为美军的新式雷达的研制成功立下功劳。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抛弃美国稳定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积贫积弱的祖国。回到祖国的葛庭燧,像爆发的火山一样,倾其所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人民: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创建开设“金属物理”专业课程;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参与创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任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参与创建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任名誉所长;最后,他的铜像耸立在了合肥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院内,永远凝视着自己的战斗岗位、沉思着科学道路上新的方向与目标。葛庭燧,这颗中国科学界的巨星,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中国科学的天空,也照亮了整个人类科学的天空。他对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奠基性的贡献使他成为以后许多大师级的巨匠攀登高峰的奠基石,成为他们站立起来的巨人肩膀!“葛氏扭摆”与“葛氏峰”这些以葛庭燧的姓氏命名的诘曲聱牙的专业命题、专业用语在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占据着重如泰山的地位,把中国人对世界科学的贡献靓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二战时期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美国新型军事雷达的研制、金属内耗领域奠基性的研究工作这些杰出成就,都凝聚着葛庭燧大师级的功力,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清华大学的教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创业与发展,葛庭燧不仅获得重要科研成果、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和学术骨干。在他从事的科研领域,这些人才和骨干始终占据着该领域研究发展的高地。把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提供给饥渴难耐的青少年,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葛庭燧传》的出版,完成了为科学家葛庭燧树碑立传的重要工作。本书再次使许多青少年把自己的人生定位瞄准了“科学家”这个崇高的名字。“长大了以后当一名科学家”这句几十年前十分流行的期许,可能会再次回到青少年的理想境界中。葛庭燧的人生道路,给了当代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很好的启迪。葛庭燧一生立志、求学、上进、拼搏的奋斗历程,对青少年的成才之路有着极大的导引作用。与无数的伟大科学家一样,葛庭燧对真理的求索,对科学高峰的攀登,对严酷环境的无畏,对研究工作的痴迷,无疑是一曲嘹亮的励志之歌。他的成就,他的贡献,他的辉煌是有志于科学事业青少年鲜活的榜样。在当今社会的浮躁气氛中,功利主义抬头、拜金主义冲击,青少年成长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信仰的迷失、信用的缺失、科学家的寂寥的生活方式,使得一些青少年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似乎有些迷茫。花花绿绿的商品、光怪陆离的游戏、纷至沓来的诱惑,“哈佛女孩”的导向,“高考状元”的光环,“超级女生”的喧嚣把不少青少年的头脑搞得昏头转向。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可以凭借浮躁、功利和拜金的盛行来推动社会的真正进步和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复兴和崛起是建筑在浮躁、功利和拜金的沙滩上的。教育必须回归本源,必须重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必须与浮躁、功利和拜金的恶劣倾向划清界限。教育必须有新的励志样板,《葛庭燧传》中介绍的科学家葛庭燧应该是榜样中的一员。《葛庭燧传》的作者刘深是一位资深记者和多产的业余作家。与往常的写作不同,他把写作本书当作一项严肃的使命,把对科学家葛庭燧的尊崇、热爱化作涓涓美文的细流,融会到博大精深的科学海洋之中。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拜望葛庭燧的亲属、同事、朋友、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葛庭燧工作过的地方,回忆葛庭燧的丰功伟业,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不断地完善着《葛庭燧传》的文字、架构、内涵与精髓。在《葛庭燧传》的写作中,作者完成着自身的修炼,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理念,补充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完成这部著作之后,他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次生命的再生和净化,本书可以说是作者自我完善的产物。作者几乎深入到了葛庭燧院士生活、工作的每一个时空角落,探寻了葛庭燧院士精神领域的每一个断面,挖掘了葛庭燧院士思想和生命历程中的细节。文科出身的作者,行走在金属内耗这个极其偏僻的科学小路上,采摘着葛庭燧院士耕耘和播种过的科学田园,收获着一代科学大师灿烂的精神果实。葛庭燧院士的大量科学论文,对作者来说无疑就是天书,但是,为了把《葛庭燧传》写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完美,作者以小学生的谦卑向科学界的专家求教,以顽强的毅力,终于使自己对葛庭燧院士的工作有了启蒙级的理解——这是非常难得的呀!传记写作的重中之重是:真实。在《葛庭燧传》中,作者做到了对历史负责,他勇敢地面对一切过去的历史年代真实的社会环境,不逃避现实,不隐匿真相,不回避矛盾和苦难。为了真实描述葛庭燧院士的人士轨迹,作者把历史长河中的困顿、失误、败笔、丑恶、弯路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葛庭燧就曾经投身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葛庭燧的战友熊大缜等人不幸被当作“汉奸”而惨遭错杀,葛庭燧也被牵连而粘上了巨大的历史“污点”。“反右”运动中,葛庭燧院士被内定为“右派分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葛庭燧院士被打成“特务”、“间谍”、“反动学术权威”,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葛庭燧院士不得不离开自己深深热爱的研究工作,不得不违心地对自己的科学工作进行讨伐与鞭挞,不得不屈辱地接受隔离审查,不得不将自己的专业搁置、荒废到令人扼腕、令人痛心地步!极左年代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毁灭性打击,在《葛庭燧传》的字里行间可以真切地感知和体味到。因此,这部传记对于反思极左思潮的危害,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希望有更多的《葛庭燧传》这样优秀作品出现在当今的文坛上,一扫浮躁、功利、拜金的颓废风气,为大众提供真正优质的精神食粮!在历史的深处呼唤学术大师,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最迫切的价值取向,一个民族的兴旺离不开科学的力量。早在“五四”时期,民主和科学就是最鼓舞人心的时代强音。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央视春晚,依然有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那就是没有科学家的身影,这是我们的舆论与传媒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认识上的巨大缺失。在和平年代,科学救国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期待着《葛庭燧传》这样的作品重新唤起全社会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如果我们相信科学家是时代的栋梁,那么,我们需要让年轻一代立志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沉迷于追逐影视和体育明星的八卦新闻。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在历史深处呼唤科学大师
       ——刘深新作《葛庭燧传》读后
      
       独立书评人 成兴邦
      
      资深记者刘深先生的新作《葛庭燧传》2010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这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出版的《科学与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系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总序中写道:“首批入传的22位院士都是由各学部常委会认真遴选推荐的。他们中有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做出过重大科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毕生在专门学科领域默默耕耘的一流学者。每一部传记,既是中国科学家探索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真实情景再现,又是他们追求科学强国、科教兴国的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
      根据路甬祥院长的原则,刘深先生殚精竭虑,经过长期积累和采访,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广泛阅读文献,披阅数载,终于向我们完美地呈现了世界知名的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各类明星满天飞,各种戏剧性新鲜事扑面而来的今天,“葛庭燧”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作者没有迎合社会中某些浮躁的气氛,没有把自己的注意力抛向华丽的明星、没有投向吸引众人眼球的轶闻趣事,没有理睬哗众取宠的轰动一时的所谓热点人物、花边消息。作者把自己的关注目光投向了科学家——这个远离喧嚣、远离浮躁、默默耕耘、艰苦攀登的伟大人群。关注的结果,就是这本32万字的人物传记。
      本书以全景式的手法,向世人揭示了伟大科学家葛庭燧的曲折深邃、艰难困苦、灿烂辉煌的人生轨迹,用葛庭燧个人人生的小历史真实地勾勒出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科学发展的大历史。
      1913年出生的葛庭燧,逢乱世、遭苦难,他早年经受的困顿、艰辛是今天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求学、上进、明理、立志,葛庭燧像许多有志青年一样,把自己的发展进步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一走就是整整一生!
      葛庭燧一路走来,刻苦进取、努力拼搏,进入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越洋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MIT光谱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美国成功制造原子弹做出贡献、进入MIT辐射实验室从事军用雷达研究,为美军的新式雷达的研制成功立下功劳。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抛弃美国稳定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积贫积弱的祖国。
      回到祖国的葛庭燧,像爆发的火山一样,倾其所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人民: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创建开设“金属物理”专业课程;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参与创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任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参与创建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任名誉所长;最后,他的铜像耸立在了合肥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院内,永远凝视着自己的战斗岗位、沉思着科学道路上新的方向与目标。
      葛庭燧,这颗中国科学界的巨星,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中国科学的天空,也照亮了整个人类科学的天空。他对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奠基性的贡献使他成为以后许多大师级的巨匠攀登高峰的奠基石,成为他们站立起来的巨人肩膀!“葛氏扭摆”与“葛氏峰”这些以葛庭燧的姓氏命名的诘曲聱牙的专业命题、专业用语在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占据着重如泰山的地位,把中国人对世界科学的贡献靓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战时期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美国新型军事雷达的研制、金属内耗领域奠基性的研究工作这些杰出成就,都凝聚着葛庭燧大师级的功力,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清华大学的教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创业与发展,葛庭燧不仅获得重要科研成果、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和学术骨干。在他从事的科研领域,这些人才和骨干始终占据着该领域研究发展的高地。
      把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提供给饥渴难耐的青少年,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葛庭燧传》的出版,完成了为科学家葛庭燧树碑立传的重要工作。本书再次使许多青少年把自己的人生定位瞄准了“科学家”这个崇高的名字。“长大了以后当一名科学家”这句几十年前十分流行的期许,可能会再次回到青少年的理想境界中。
      葛庭燧的人生道路,给了当代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很好的启迪。葛庭燧一生立志、求学、上进、拼搏的奋斗历程,对青少年的成才之路有着极大的导引作用。与无数的伟大科学家一样,葛庭燧对真理的求索,对科学高峰的攀登,对严酷环境的无畏,对研究工作的痴迷,无疑是一曲嘹亮的励志之歌。他的成就,他的贡献,他的辉煌是有志于科学事业青少年鲜活的榜样。
      在当今社会的浮躁气氛中,功利主义抬头、拜金主义冲击,青少年成长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信仰的迷失、信用的缺失、科学家的寂寥的生活方式,使得一些青少年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似乎有些迷茫。花花绿绿的商品、光怪陆离的游戏、纷至沓来的诱惑,“哈佛女孩”的导向,“高考状元”的光环,“超级女生”的喧嚣把不少青少年的头脑搞得昏头转向。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可以凭借浮躁、功利和拜金的盛行来推动社会的真正进步和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复兴和崛起是建筑在浮躁、功利和拜金的沙滩上的。教育必须回归本源,必须重建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必须与浮躁、功利和拜金的恶劣倾向划清界限。教育必须有新的励志样板,《葛庭燧传》中介绍的科学家葛庭燧应该是榜样中的一员。
      《葛庭燧传》的作者刘深是一位资深记者和多产的业余作家。与往常的写作不同,他把写作本书当作一项严肃的使命,把对科学家葛庭燧的尊崇、热爱化作涓涓美文的细流,融会到博大精深的科学海洋之中。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拜望葛庭燧的亲属、同事、朋友、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葛庭燧工作过的地方,回忆葛庭燧的丰功伟业,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断地充实着自己,不断地完善着《葛庭燧传》的文字、架构、内涵与精髓。
      在《葛庭燧传》的写作中,作者完成着自身的修炼,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理念,补充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完成这部著作之后,他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次生命的再生和净化,本书可以说是作者自我完善的产物。
      作者几乎深入到了葛庭燧院士生活、工作的每一个时空角落,探寻了葛庭燧院士精神领域的每一个断面,挖掘了葛庭燧院士思想和生命历程中的细节。文科出身的作者,行走在金属内耗这个极其偏僻的科学小路上,采摘着葛庭燧院士耕耘和播种过的科学田园,收获着一代科学大师灿烂的精神果实。葛庭燧院士的大量科学论文,对作者来说无疑就是天书,但是,为了把《葛庭燧传》写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完美,作者以小学生的谦卑向科学界的专家求教,以顽强的毅力,终于使自己对葛庭燧院士的工作有了启蒙级的理解——这是非常难得的呀!
      传记写作的重中之重是:真实。在《葛庭燧传》中,作者做到了对历史负责,他勇敢地面对一切过去的历史年代真实的社会环境,不逃避现实,不隐匿真相,不回避矛盾和苦难。为了真实描述葛庭燧院士的人士轨迹,作者把历史长河中的困顿、失误、败笔、丑恶、弯路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葛庭燧就曾经投身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葛庭燧的战友熊大缜等人不幸被当作“汉奸”而惨遭错杀,葛庭燧也被牵连而粘上了巨大的历史“污点”。“反右”运动中,葛庭燧院士被内定为“右派分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葛庭燧院士被打成“特务”、“间谍”、“反动学术权威”,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葛庭燧院士不得不离开自己深深热爱的研究工作,不得不违心地对自己的科学工作进行讨伐与鞭挞,不得不屈辱地接受隔离审查,不得不将自己的专业搁置、荒废到令人扼腕、令人痛心地步!
      极左年代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毁灭性打击,在《葛庭燧传》的字里行间可以真切地感知和体味到。因此,这部传记对于反思极左思潮的危害,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希望有更多的《葛庭燧传》这样优秀作品出现在当今的文坛上,一扫浮躁、功利、拜金的颓废风气,为大众提供真正优质的精神食粮!
      在历史的深处呼唤学术大师,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最迫切的价值取向,一个民族的兴旺离不开科学的力量。早在“五四”时期,民主和科学就是最鼓舞人心的时代强音。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央视春晚,依然有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那就是没有科学家的身影,这是我们的舆论与传媒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认识上的巨大缺失。在和平年代,科学救国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期待着《葛庭燧传》这样的作品重新唤起全社会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如果我们相信科学家是时代的栋梁,那么,我们需要让年轻一代立志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沉迷于追逐影视和体育明星的八卦新闻。
      
      
      
      
      
      
      
      
      
  •     书当然是没得说,本来就想买的,可是合作的海外环球快递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从卓越上买过好几次东西,都是同一个快递员送的,服务质量是一如既往的差。而且该快递员还对卓越满口怨言似的。我们从卓越上买东西,按理说你们该高兴才是,我们不买,你们快递什么?每次被那个快递员噎得都不想在卓越买书了,长此以往,考虑京东买书算了。
  •       2010年岁末,科学出版社推出“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丛书”,在首批传记作品中,《葛庭燧传》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本。
      曾几何时,“长大了当科学家”是孩童时代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的主角已经悄然变成NBA明星和“超女”“快男”之类,一个民族关于科学的春秋大梦已然令人堪忧。在当今生活中,“海漂”与“海归”已成滚滚浪潮,甚至,这种浪潮有出现了令人惊诧的新景观: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预计在未来四年内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
      本书描述了一代科学家的命运轨迹,是二十世纪中国物理学史的通俗影像。那是国破家亡的年代,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在动荡的生活中到京城求学,从而走上坎坷的报国之路。他一腔热血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到八路军兵工厂研制烈性炸药,成为冀中抗日地雷战的幕后英雄;他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发明了镓灯,很快被美军用在南洋群岛对日作战中;他参与了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军用雷达的科研团队;他发明著名的“葛氏扭摆”,发现“葛氏峰”,成为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科学大师和写进物理学词典的中国人。
      他就是葛庭燧。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战士,他经历了极左年代的凄风苦雨,一生的个人理想就是报销国家;他恪守“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格言,他是一个天才的、正值的、矢志不渝的科学家。
      本书的主人公葛庭燧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赴美留学的优秀中国学子,他所追求的是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那个年代的救国之路有千条万条,但历史事实证明,出国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当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大门,东方睡狮开始睁开沉迷的眼睛。这样的例子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林则徐被称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曾几何时,他认为西洋人如果没有中草药“大黄”就无法大便,他甚至以为西洋人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中华民族觉醒与自强的道路异常坎坷,代价异常惨烈。“留美幼童”与“洋务运动”,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企图通过学习西方而巩固江山的一厢情愿式的努力,它的失败在于将中西方的差距仅仅归为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努力,而且是不可逾越的努力。
      以中国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为例,他们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少数几所一流大学的精英,绝大多数是国外学成归来的“海归”,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中间很多人要感谢庚子赔款那笔特殊经费的养育之恩。
      纵观二十世纪的世界物理学史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的身影是无法抹去的,血统来自东方古国的华人学子,以青春的才华证实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然而,华人科学家在二十世纪却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些杰出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世界科学与进步的旁观者,而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综观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科学史,华人科学家在民族不幸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顽强的个人英雄气概,在民族的衰落中,匹夫之勇的精神是悲壮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古语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因而,本书所描绘的历史年代中的科学精英们,不是民族命运沉浮中随波逐流的水草,而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然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本书的主人公葛庭燧也站在这样的英雄行列。
      一个金属物理学家的私人传记历史,已经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命运与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割裂开来。因此,本书不知不觉地误入了科学史的范畴。20世纪,是人类在物理学领域获得伟大发现并因此深刻改变生活的历史时代,而在这一光辉的时刻,许多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的不朽成就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在此期间,人类不幸地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然而,科学的脚步却并没有停止,相反,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飞跃速度令人不可思议。正因为战争的紧迫性,而使一切和平时期不可想象的非常手段得以实行,尤其是在美国,重大军工项目的研发,云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他们大都是才华横溢、胸怀凌云壮志的青年学子,诸如人们所熟知的“曼哈顿计划” (Manhattan Project),以及人们并不熟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辐射实验室等——它们几乎花掉了同样多的巨额经费。
      这些并非束之高阁于象牙之塔并与战争成败密切相关的尖端计划,成为盟军与纳粹在另一个战场上的决战,犹如当时在英美十分流行的一句名言所说:“为我们终结二战的是原子弹,而帮助我们赢得战争的则是雷达。”——神秘的辐射实验室的贡献,几乎穷尽了当时所有型号的最新式军事雷达,远远领先于纳粹德国,使这一技术得以用5年时间超过了25年的研究速度。
      葛庭燧先生,曾先后参与曼哈顿计划与MIT光谱实验室、辐射实验室这些美国战时最伟大的科学团队,他也因此获得一项专利和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明的一项技术,直接被美军用于收复日军占领下的南洋群岛的侦察,包括作为清华学子在中国战区对日军作战的贡献,他在整个二战期间的经历和历史贡献,在当时所有的科学家中也是罕见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青年。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个曾经为他们祖国的神圣使命而付出心血和巨大贡献的中国人,而葛庭燧先生本人,则在后来几十年的时光中为参与杀人武器的制造而深深内疚和自责。
      然而,葛先生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对金属内耗领域的巨人般的贡献,以一个中国山东蓬莱人的姓氏命名的伟大的发现,被载入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发现的目录,他的研究和建树至今依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完全理解或延续。除此之外,葛先生对于祖国的贡献更加令人怀念,他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热血沸腾的身影,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年代对于冀中平原地雷战和无线电台建设的默默奉献,都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然而,那只是一座无字碑。
      葛先生在激情万丈、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之后不久,就开始被卷入极左政治的激流,曾经身处大大小小的漩涡之中。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直到七十年代末,葛先生的专业研究遭遇停滞,其人也受到政治立场上的怀疑,甚至因为被怀疑成国民党cc (中统) 特务和“苏修”特务而失去人身自由。
      本书作者刘深是一位资深记者,历经两年多的艰苦采访和资料考证,完成了这本对于年轻一代具有深远励志影响,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专著。本书正是自始至终试图揭示这种必然性——在“国破山河在”的动荡年代,在传统观念的崩溃与封建王朝的覆亡,在鱼龙混杂、兵匪忿争的刀光剑影之中,在民主、自由意识萌芽之际的价值观念的变局中,在极左政治波谲云诡的莫测变幻中,一个充满个人志向和爱国情怀的优秀青年所走过的人生轨迹。
      本书的主人公有民族振兴的凌云壮志,有历经磨炼的爱情,他为科学献身的始终不渝的精神,他所遭受的时代的精神苦难,他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无数细节,都透射出坚毅的、卓绝的、理性的光芒。
      本书就是关于这位逝去的科学大师无怨无悔的人生画卷,尽管他的人生留下许多令人扼腕可惜和无法弥补的憾事;本书就是关于那个穿越了风雨如晦的天空,化作缤纷绚烂的彩虹的科学巨人真实的传记故事。
      
      作者简介
      
      刘深 资深记者、文学硕士,1959年5月生于沈阳,1977年在辽宁康平县插队,1978年考入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91年到深圳从事新闻工作。著有纪实文学《百年情义恩泽录》、《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游记《绝美之地——圣托里尼写真》和《坦克中短篇小说集》等作品。
      
      
      
  •     不错的传记,既有作者主观感情表达,也有丰富的客观事实的提供!主人公葛院士这样的人太值得有人为他们立传记,供我们这样的后人了解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