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武德自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柯林武德自传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301085745
作者:(英)柯林武德
页数:162页

章节摘录

  几乎不谈历史,这一空白实在有损英国哲学的声誉。我曾对我的那些实在论者朋友谈到过这一点,他们总是回答说,根本没有什么空白;他们的知识论就是知识论,而不是关于这种知识或那种知识的理论;毫无疑问,它适用于“科学的”知识,同样也适用于历史知识或其他种种爱怎么叫就怎么叫的知识;认为某种知识需要一种特殊的完全属于它的认识理论,这种想法极其愚蠢.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就事实而论,他们称之为知识论的那个东西是根据自然科学的方法而设计出来的,任何试图在历史领域里“应用”它的人都会发现,如果他知道历史的思考是怎么一回事,这种应用就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能够明了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脑子里装满了关于史学方法的问题,在逐一思考它们的时候我问自己,“公认的知识论对于理解这个或那个问题有无帮助?”每一次,答案总是“否”。当然,没有理由指望那些尚未很好地思考过历史方法的人得出与我们相同的看法。  以最谦逊的态度来看,史学研究是理性活动的一种形式,尽管在确切性、庄严感和实用性等方面它略逊于自然科学,但哲学若能关注历史,便会得到极大的改进.除了牛津的三四十位哲学家,一个人投身于这样一个迷雾蒙蒙的领域从事研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我认为,值得对史学方法进行一番专门的探究,也许是因为我特别适宜做这项工作。

前言

  我们希望了解柯林武德。这倒不是因为这位思想家在历史哲学与史学理想方面有了什么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的建树,而恰恰是因为他只代表史学与历史哲学众多流派的一支,提供了一种值得斟酌的意见;也不是因为他在史学或考古学、美学或文艺学方面有如何斐然乃至无法忽略的成就,而是更希望了解他卓越成就之下的方法论原则,以批判地锻造我们自己的思想武器。再则,柯林武德也是一座桥梁,他在英美哲学及文化传统控制下的不列颠,热情而执拗地思考、宣讲着几乎全部属于另一个(即欧陆)哲学与文化传统的主题。我们也许切身地感受过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及相互理解之困难。其实西方文化中这两个传统间的隔膜也是相当深的,它们之间的许多争论是建立在误解基础之上的。因而柯林武德的努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和某些经验。  柯林武德的著作《历史的观念》、《艺术原理》等已经译成了中文。这本自传的翻译或许能为这些著作的理解提供更多一点背景与佐证。  可以说,“问答逻辑”是最具柯林武德特色的东西。自二十多岁起,柯林武德便以这件武器去对抗实在论者、逻辑经验论者的“命题逻辑”了。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按柯林武德的逻辑,他的“问答逻辑”这一应答(answer)必是对某一提问(question)的回报,那么,他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柯林武德会同意说这个问题是时代提出来的,这也许可以加强思想者的使命感。他认为:“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史学始终处于类似前伽利略时代自然科学所处的那种状态。而到了伽利略时代,自然科学经历了一场革命,它猛烈并极大地加快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拓宽了它的视野。19世纪末,史学也经历着一场同样的革命。”“20世纪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清理20世纪的史学。”(见本书第八章)这样说也许还嫌粗略,让我们给出一种描述:在文艺复兴后期(即所谓伽利略的时代),人类精神不再满足于神的庇佑,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控制下挣脱出来。它开始以自己独立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与教会和教义提供的知识分庭抗礼。而哲学家则开始为它构建坚实的基础,这便有了近代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各种哲学。在这批哲学家中,柯林武德格外器重培根,他说他希望看到史学界发生培根式的革命。

内容概要

柯林武德: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业余画家。1912年起任牛津大学研究员。1914-1918年服务于英国海军参谋部下属机构。1927年起为牛津大学罗马史讲座教师,成为继哈佛菲尔德之后的罗马不列颠史专家。1935年起为牛津大学温弗莱特形而上学哲学教授,至1941年退休。

书籍目录

译序
原序
第一章 孩提时代

第二章 春寒料峭

第三章 牛津园的哲学家

第四章 一个青年的思考

第五章 问答逻辑

第六章 实在论的衰落

第七章 哲学的历史

第八章 历史哲学的建立

第九章 未来的基础

第十章 历史:心灵的自我认识

第十一章 罗马不列颠

第十二章 理论与实践

柯林武德英文论著要目

重校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思想自传。柯林武德博学多才,一生涉猎诸多知识领域,在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宗教、人类学等学科都有贡献,尤其是其历史哲学思想,在20世纪学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柯林武德在本书中记录他自己的学术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他独特的问答逻辑的研究方法。

图书封面


 柯林武德自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最早听说柯林武德这个人,是在读书时上的一门“西方史学史”课上,当时老师提到他的观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后来在很多场合,随便问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都会这么一句。这就让我越来越羞愧,为啥同样学历史的,我就不知道呢?或者何时我也能有那么一句标签式的短句让世人铭记。但对他的那本《历史的观念》,我是从来没有翻过,看到那么大的部头和里面有点艰深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我对柯氏的学问敬而远之。幸好有这么一本简短又易读的小书出现,才让我有机会了解这会在历史哲学领域作出过关键性贡献的伟大哲人及其思想。从《自传》一书开头,我就被柯氏那份强烈的自信和精彩人生所吸引,从小的机灵聪颖、天资过人与在Rugby 公学中被老师所压制的生活及其在Oxford U获得的极大自由的读书空间,再到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和哲学思考方式,以及一直提倡的在哲学研究中要重视历史与考古的材料而非那种纯粹的哲学思辩语言的交流;最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写了这本小书,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尽管他只生活了短短的54岁,但是成就之大绝不会少于那些长寿者。整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一要掌握好一两门外语,并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当中,扩展自己的研究空间;二是要有良好的思维逻辑和优美的文笔,这会扩大你的读者群并提高知名度;三是要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自己的理论方法和论证模式;四要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和一颗专注的心以及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愿为他的改变而思考、奋斗,穷尽一生。早上六点四十分,在天际变得明亮,太阳自西向东而升,宁静园子开始动起来时,我合上了本书,前后近半日的阅读,换来的是柯氏一生的思想,虽然还不能完全消化,但这一部浓缩作者一生的小书,给人留下的思考空间和所要继续探索并解答的问题还有很多。想想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哲学学科进入的一个瓶颈时期。虽然我们能接触到的材料在增多,信息在扩大,交流更便捷,但有柯氏那种对当时热门知识和学派的研究的不迷信及其进行长时间的辩驳与思考,并且为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而孤独奋斗的人,我想,恐怕并不多。而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些“不合时宜”天才的出现,可是,纵观身边的环境和学人们的研究,我在担心,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吗?我们等待给我们带来shock的时候会远吗?亨佩尔-波普尔提出的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律模型(the covering law model),及继承柯氏的重演论(the theory of re-enactment)和在德雷等人进一步发展的逻辑关联论证(logical connection argument)的分析历史哲学,随之兴起的叙事主义历史哲学这一有着浓厚后现代后彩的历史哲学。历史与哲学的结合,历史与文学的结合,都让我们看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出的理论上的神奇效果;由今视昔,他们的共同结果都在于在两种主要学科的结合之后,用何种方式将理论表达出来的困惑,是telling a story?还是creating a theory?这种困扰就前两种理论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一个较深的叙事范式;但就现今而言,对于“创新”,理论的创新和学科的生存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又会有哪一些(位)“盖世英雄”来拯救这个不冷不热,欲还生而不能的历史哲学领域呢?希望我们的等待不会太久!
  •     对于一个思想史家的尊敬,起码应体现在我们能否用他所告诫的方法来理解他自己。换言之,柯林伍德自然不是以功成名就的心态写一本小册子向世人标榜他自己,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史家为后人留下直接理解他的一份思想史材料。 在全书的开篇的第一句话,柯林伍德已告诉读者,他为什么写这本书。 “一个以思想为毕生事业的人,他的自传应当记叙的是他思想的历程。” 很显然,柯林伍德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哲学家,而是一个研究思想的学者。这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柯林伍德思想的历程,他是从哲学转入历史的,换而言之,他是基于对哲学系那种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深恶痛疾之下,继而将史学引入到哲学研究中来。在他眼中,他绝不是像今日的学者,将自己定位为哲学或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因为特有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意味着狭隘的学术分科限制,由此衍伸出的无疑是研究视角的狭隘。他所直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了解古人的思想?或者更浅白的说,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古人的思想? 这种问题根源于历史学在当时的地位。如果不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理解柯林伍德论述的意图。在第八章的末尾,他很清晰的告诉了我们: “近三四十年以来,历史观念的发展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它的进展速度和视界的扩大足以与自然科学在17世纪初所达到的水平相媲美。据此,我几乎可以预言,历史观念之和重要性的不断上升已成为19世纪的一个显著特征,在20世纪,这种重要性的上升速度还还会大大加快;我们很可能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入口处,史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像自然科学在17-19世纪所起的作用一样重要。” 可见在当时,历史学或历史观念,绝非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真理。在17世纪以来建立的自然科学手法,使得一切学术领域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规律化的、实证论的、实在性的,或是说抛离偶然性与情感性的一种研究。哲学最先建立起这样的学科规范,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将不同时代的思想理解成为对“永恒问题”的一种解答。等而下之者,则是将曾经出现的思想家高高供奉起,无视这些思想者本身所欲解决的问题,仅以自己的视角予以平章。因此,柯林伍德指出问题所在: 一方面,在哲学界进行那种自以为能建立道德,但是实际屁用都没有的学术象牙塔研究时,可惜历史学也没有承接这个任务。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过去是死掉的过去,了解过去不过是指弄清权威人士对过去说些什么。这样的知识对于指导行动是毫无用处的。”(p94) 另一方面,接着上面那点,如果说过去与现在互不相干,关于过去的知识对解答现在的问题不会有多大用处。那么我们自然不用去研究。但柯林伍德说还是还有一种可能,即“如果设想过去在眼下仍然活着,设想它凝缩在现时之中,仍在活生生地发挥作用,那么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揭露那些不太明显的东西,看清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 由此,问题就转化为一个明确的答案,如何理解古人的思想。柯林伍德的回答,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情境性 换言之,那些实在论者(也就是那些头脑僵化的哲学系学者),对问题的思考从来都是将其隔空,做成为一个个隔绝了时间、空间与具体语境的问题探讨。对此,柯林伍德则通过对怀特海的讨论说出一句关键的话: “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每一个构成要素都与这一情境中的其他要素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共存关系,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关系。”(p47) 而“情境性”所要求的能力便是研究者所具有的“洞察力”。柯林伍德指出,在此之前1600-1900年由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术标准是要追求一种”现成的法则“。可以看到,哲学系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推论建立一种永恒问题的解决之道或道德法则,但结果,除了学者群体间耍嘴皮子意淫外并对现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如果您觉得这么说太过粗暴,那么在p99页柯林伍德有更学理性的论述。而在p56页,柯林伍德也不惮于刻画那些哲学家的丑陋面容。) 因此柯林伍德呼吁我们重新理解思想,——即要去洞察历史环境。譬如,我们与其将《论语》作为道德法则来理解,不断的进行现代人的诠释,不如“透彻了解它们的内在状况”,理解孔子当时的语境。扩大而言,就是理解历史遗迹在产生之初的制造者的意图。而这也就得出了他著名的结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思想史专业才是历史系的核心专业”,这样想显然就没理解柯林伍德的“意图”,他所针对的是自然科学影响下的哲学研究,他是要我们培养一种“历史地思想”的思维方式。如他所言: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谈到什么东西时说,“我知道制作此物(写作此书、使用此物、签署此名等等)的人在想什么”,你就是在历史地思想。”(p104) 又譬如他说: “历史中不存在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实际上是行动,它表现了行动者的某个思想(意图、目的),因此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识别这个思想”(p120) 显然,他所针对的就是他批判的实在论的思想,或者说正是那种受自然科学研究引导的哲学思维、那种形上学本体论或终极道德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证道之后,1932年他所写的第一本书,也是他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书,即题名作An essay on philosophical method <哲学方法论>,而非“历史方法论”(p110))。 最后,我们正可以按照他自己推理出的准则来反问柯林伍德:“写作此书,写这句话的他在想什么”,我们自然不难能得到答案——这里的“历史地思想”,不是凭空或冥想所说的一句哲学家式的证悟。柯林伍德始终有着密切的论敌,他希望我们始终保持对写作者场景的观察、理解写作者的意图、察觉他的论敌,是要去重新融入话语发生的那个全系的场景中进行理解,在古人的当时的语境下理解古人与评价古人。而不要把一切话语抽离成为一种固定的,永恒性的,教条性的法则理解。这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不同于他之前历史学科单纯的文献整理与重复叙述)。而他写这本书也是要让读者知道他的意图与论敌,并通过自身作为案例,让后人明白思想史的方法。 至于具体的研究案例,他也举了一些,比如对于凯撒案例的不信任感与意图的追溯,又比如关于发现一段城墙来一步步探寻他最初修造者的用途来复原历史。(如下) 由此可见,柯林伍德的“思想史”不同于国内哲学系的“哲学史”或“观念史”,更非历史系研究的某朝代的“学术思想史”,这完全是两码事。他是在讨论一种史学理论,是在阐述一种研究的视角。绝非一个单一的狭隘的分科。这种方法自然可以适用于学术史研究中,文本研究中,也可以适用在考古学等其他实证学科中。所以,它更应被称之为“历史语境学”以避免初学者看到“思想史”而误解。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柯林伍德的“思想史”即等同于怀疑论,等同于要逆察任何一个历史遗迹与文本产生的意图。所谓“知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斯金纳强调历史地理解思想,其实也是讲思想史方法,而不是思想史案例。又比如王汎森、罗志田对明清民国史研究,运用各种小史料,也是怀有对问题本身的不信任与对意图的追溯。当然,他们已经是着手展开一番更具体的工作了。 作者:王晨光 武漢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
  •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一样,与其把它当作一本自传,不如把它当做一本有关思想的历史学。Collinwood 开拓了历史哲学,而这本书,就我个人感觉,哲学意蕴远少于史学意蕴。 相比于一般的哲学著作,纯理论性的思辨并非本书所特意突出,而那种在历史的脉络里逐渐梳理和探求的哲学韵味才是《柯林伍德自传》的精髓所在。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2008-2010 深圳时期 可恶的臭虫
  •     思想史的问题并不复杂,只需思想他人所想
  •     论文 大三
  •     对其中实在论逻辑悖论的论证和人文学科只能看见老虎而不能打老虎的比喻印象深刻。
  •     “但他们却怀着凡夫俗子的恶意,即以懒惰诋毁勤奋,以无知对抗博学,以愚昧反对智慧的恶意,竭力使人们相信,形而上学家所谈论的全是些无知无识的胡言乱语“。
  •     历史学家的额自传
  •     好困
  •     當作模範學習
  •     思想史的最佳演绎
  •     任军峰的课,以此书作为开头,以尼采的《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作为收尾,以一堆当代人的当代史而不是二手研究填补其中,现在想来,着实耐人寻味。
  •     如果有机会我想写一篇像《柯林武德自传》一样风格的自传,以表达我对他的敬意。柯林武德说:“一个以思想为毕生事业的人,他的自传应当技术的是他思想的历程。”真不愧为重塑了历史哲学的人!他还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他用自身的实践告诉我们想成为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必须首先成为一个主动的思想家!
  •     柯林伍德的这句话给人启迪颇深:我只是在历史实践的探索中重新发现了培根和笛卡尔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阐明了的原理,他们都曾清楚明白说过,知识仅仅来自对问题的解答,而问题必须是正确的并必须以正确的顺序发问。另外,“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也给人以不错的启发。
  •     荒废的一天,自挂东南枝去了...
  •     Every petty ash of his thoughts stands intellectually over a fluid stream, oddly but gracefully, justifying this mere questionaire on life with a pardonable pride.
  •     真诚且妙语连珠
  •     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传,更可说是一种学说的自传!
  •     赞,年轻时候真tm帅,他的想法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只是没这么具体,有一种契合感。
  •     在我心里最接近真理的观念
  •     我买了好多自传类的书籍还没看这个,不过书过来了,感觉还不错
  •     囫囵吞枣阅毕,除了一些明确的观点,大部分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
  •     想见其为人
  •     治思想史的人当深读此书,尤其要理解柯氏“问答逻辑”之旨。
  •     命题本身并无真伪之分,而是要看它试图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哲学命题中必然包含着历史的进程,脱不开哲学史的哲学真是深受黑格尔影响的柯老师。。至于柯老师是否会成为他在《历史的观念》中所列的那一长串人名中的一个,其实他并不在乎这个吧。。还有,不懂觉厉。
  •     “不要以为自己理解了哲学家的陈述,除非你以最大可能的精确性确定了他意欲回答的问题。” 开启了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
  •     大一看的,竟然忘了标记。影响一生的书。
  •     未来的基础在“活着的过去”。作者没有过多描写成长的生活历程,而是不同阶段思想的变化过程。我很喜欢这位哲学家,历史学家!
  •     世纪末的密尔
  •     历史是思想史,思想又是由问答构成的。问答逻辑代替命题逻辑,提问活动至关重要
  •     不像自传的自传……前三章很欢乐,后面便都是哲学思考和思辨……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科林武德的自传俨然也是一部其思想的历史~
  •     游哥推荐。确实比《历史的观念》好读多了。当得起清楚明白这四个字。不是从已知到未知,而是从不知到知之。说穿了其实挺简单的,但是不说可能永远也转不过来弯。历史学家研究的过去并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在现时世界中活着的过去(92)。历史知识就是历史学家正研究着的那些思想在他自己心灵里的重演(105)。在重演的过程中,新的东西实际上也就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了。
  •     柯林武德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哲学家。没有之一。
  •     Collingwood 确实是个天才,不过可惜死的有点早,大业还没干完,也没人干下去了。sigh....
  •     以个人史写学术史。「如果你误解了这个命题的问题,也一定会误解它的意蕴。」令人想到42!( *`皿´)
  •     第140-141页,柯林武德自己承认三个“柯林武德”的存在
  •     相当好的传记,富有启发性。三年前读掉一半,这次重读,一气读完。
  •     一个老妖怪的自述,适合为大学教育解惑~
  •     问答逻辑。“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知识就是历史学家正研究着的那些思想在他自己心灵里的重演。”“历史知识乃是对囊缩于现在思想背景下的过去思想的重演,现在思想通过与过去思想的对照,把后者限定在另一个不同的层次上。”
  •     历史哲学三条原则讲得很清晰。问答逻辑也一样。
  •     溫潤如玉~大概會被巴特這樣的小流氓氣昏就是了。
  •     虽然有的地方看不下去,但还是坚持看完了。获益匪浅,大家就是大家!
  •     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