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思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朱九思评传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60969534
作者:王炯华
页数:29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朱九思入党后,面对抗日救国的新形势,考虑念书已经念不下去了,他正式向武大党支部提出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党支部反映到省工委,答复可以去学习,但不一定去延安。当时湖北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党员干部,因北平、天津沦陷,在南下流亡人员中有些党员,但人数甚少;国共重新合作后,从南京监狱释放了一些党员,但人数更少。怎么办?省工委决定办两个训练班。一个在应城汤池,由陶铸主持,另一个在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当时不知道主持人是谁。省工委的意见是,湖北急需党员干部,朱九思可以去七里坪学习。但是,他向往的是延安,经再三要求,省工委终于同意,七里坪与他失之交臂。直到“文革”之后,朱九思去云南昆明,遇到武大老同学、也是武大青年救国团成员的曹诚一,才从他的口中知道七里坪训练班主持人就是后来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1938年初,曹诚一在那里学习三个月,并在那儿入了党。朱九思后来几十年都没机会去七里坪,一直到新世纪的2007年4月下旬的一天,他的朋友漆环涛来汉看他,才在漆的陪同下,偕夫人王静去了趟红安,了却了他七十年前的一段旧缘。因为漆的表弟曾在红安担任县委书记,刚调任省扶贫办主任不久。朱九思此行是由漆的表弟打电话由红安县委接待的。耄耋之年的朱九思来到红安仍然很激动。他说,那里的所有干部和老百姓都很骄傲地称红安是“将军县”,因为那里出了两百多个将军,号称“将军县”一点也不夸张,当之无愧。七里坪在红安城外,一到那儿就像到了另外一个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世界——苏维埃世界、红军世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直到现在,那里还保存着一条基本完整的“列宁街”,两旁都是当年写的“红四方面军总部”、“苏维埃银行”、“工会”……当年的训练班就设在七里坪秦罗庄的秦家祠堂。那儿是秦基伟上将的家乡。秦基伟(1914-1997),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九思在秦家祠堂边看边沉思。陪同他的漆环涛说,朱九思的眼泪没有掉出来,但眼睛眶内饱含着泪光!从1937年到2007年,整整七十年啊!他非常感谢那儿的老百姓,他们把整个七里坪包括秦家祠堂保护得很好,他们都是当年红军的后代啊!

前言

王炯华先生要我为其《朱九思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作序。弘扬九思先生精神义不容辞,我特在李锐先生大序之后再序之。    九思先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界屈指可数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历史上的地位更是极其特别。在华中科技大学,不管是朱九思时代的经历者还是未曾经历者,甚至是受到过他不公正对待的人,都承认他的功绩和地位。这当然在于他主政华中工学院时作出的丰功伟绩,以及对于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九思时代,奠定了学校后来几十年学科发展的基础。正如《评传》中提到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造专业,实现理工结合”。1980年,正式提出“把华工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今天,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是一所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日之华中大,除了医科之外,理科、人文社科之发展的基础,都是九思时期所奠定的。    九思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他提出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对于华中工学院后来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反对把学生当做小孩,老是抱着他们走。他指出,“抱着走”的实质就是“把学生禁锢在传统的知识圈内,不图革新创造;它让‘孩儿’安卧于母亲的怀抱之中,不愿自己走路”。从校长位置上退下来以后,九思先生也一直思考着教育的一些重大问题。1999年,他在《大学生命的真谛》一文中,将自己的教育观概括为“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自由,追求真理”。这些思想即便在将来也依然具有指导作用。    九思先生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精神。他提倡而且秉持的“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成了华中工学院及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之精神风貌和光荣传统。也正是这种精神才使这所学校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并取得今天的地位。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正如人们所言:“多年以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内无历史积蕴,外无‘贵人’相助,取得的成绩都是‘一刀一枪’搏来的。”笔者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希望让“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永久地成为华中大的精神风貌,即使在艰难不利的条件下也要敢于与那些比自己条件优越得多的学校竞争并追求卓越。这当然需要善于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把困难转化为机遇,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九思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杰出的领导风范。他对事业的热爱与执著,他的视野与气魄,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特别佩服他的独立思考与胆略,他从不盲从上级的指示。他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华中工学院的模仿和追赶对象,就是违背当时的教育部某主要领导的指示的。我还钦佩他的反思和反省精神。就像其他的大家一样,他也有过失误。80年代初,他发动批判电影《天云山传奇》和否定关于潘晓人生观的讨论,在华工开展批评黄克剑的所谓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错误”。这些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大多数领导都难以摆脱的意识形态束缚,或只是贯彻上级指示,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对这些都能深刻反省,足见其大家风范。    九思先生九秩之时,我曾献诗一首,不妨录于此:    华诞九十,佳宾集,朱公伟绩历历。树木育人,百年计,满园翠绿若滴。    非常时期,东山再起,巨擘千钧力。望远世界,还看英雄眼际。崇尚研究    科技,拓办文理,休管他非议。转化竞争,觅时机,凝聚大家气势。功成身退,    学而时习,求是何老矣。华中九思,世界学林当立!    王先生的《评传》真实地记录了九思先生至今的光辉足迹。九思先生在位时期的功绩,退位之后的思考,在书中都有全面的介绍。作为一本评传,此书还非常客观,对九思先生曾有过的失误并不避讳,并且作了中肯的分析。    王先生的这本书也是我们研究高等教育的很好的参考资料。它既反映了九思教育思想,也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概貌,还简述了某些国际名校(如MIT)的办学思想。    此书值得高等教育研究者一读,也值得所有关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士一读。    但愿这本书的出版,使九思先生能得到他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本应该有的地位;使九思先生更能成为华中大历史的一座丰碑;使九思精神永远成为华中大精神;使未来学校的领导者都能把九思先生作为自己的楷模,时刻警醒自己,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倘能如此,华中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则可期待也。    但愿此书的出版,能让人们了解中国当代并非没有教育家。在时下社会广泛质疑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时期,在高等教育界自身也感到困惑的时期,此书将犹如一丝清风拂面。    李培根    2010年4月8日成于返汉航班上

后记

我是武汉大学哲学系1967届毕业生。1968年毕业分配实行“四个面向”,即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工厂、面向农村,我被分配去湖南邵阳县教中学。在邵阳县二中工作半年后,邵阳县革委会决定将全县十所中学下放社办,我又去了和平公社中学。名义上是公社中学,实际上类似于简陋的生产大队耕读学校。校址是1958年大办钢铁留下的废墟土坯房,还与生产队社员混居。开始连炊事员也没有,需要我们六七位教师每周轮流为六七十位寄宿生煮饭。1970年“一打三反”,我还被打成所谓现行反革命即所谓“五一六”大头头,由县公安局第三办公室立案审查,内定为枪毙对象。1974年3月,县公安局同我本人见面处理我的“一打三反”问题,他们调查、搜集和整理我的“罪行”材料装满了三个大档案袋,共686页,每份材料都标有“王犯炯华”字样的题头。这一年我调入在衡阳市的国营二七二厂子弟中学。1978年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赴京复试后却因政审不合格未予录取。1980年,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全国统一招考的考试,我报考的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哲学助理研究员,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拟录。正在我因家属户口等具体事务犹豫不决、准备去正在筹备恢复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任教时,华中工学院成立了哲学研究所,由吾师、华工哲学研究所所长李其驹先生引荐,在朱九思亲自关心下,我终于在不惑之年于1981年4月举家调入华中工学院。这无疑是我人生事业最重要的转折。作为朱九思“广积人”校策的受惠者,我对华中工学院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我撰写本书的思想基础之一。    朱九思先生是一位资深革命家和有远见的教育家,他1936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也是与我同系的老学长。但是,1984年他离开华工领导岗位前,我虽然很崇敬他,但与他却没有任何个人交往。1986年6月8日,我去张家垮冒昧造访朱府,去看望因受骗上当而落寞的他。当我敲开他的房门时,他不无警惕地连问:“你找谁?你是谁?”在我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后才得以进屋落座。这是我第一次拜见赫赫有名的朱九思,从下午3点谈到5点,他还送我下楼,直到我骑上自行车才转身。从此受到他的关爱,他每凡发表论文,出版著作,都派他的秘书送我阅读。因为我常参加学术会议,结识一些不大不小的学者型京官,他们来华工,我有时也被应邀敬陪末座。有一次,我跟朱玉泉书记开玩笑说:“我在你们领导的宴会上吃了蛮多的白食,你们究竟认不认识我啊?”朱书记笑着说:“谁不认识你王某人啊,老领导还要我们好好关照你呢!”我自嘲地说:“别的并不劳领导费心关照,只是我上课讲错了话,写文章写错了字,你们领导手下留情,不批我,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照了!”由此亦足见朱九思很重感情。    朱九思几十年如一日,一门心思办华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率先改革,独领工科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发展新潮流,为华工的崛起、跻身国内一流和世界知名大学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他人格高洁,德高望重,无不良嗜好,不谋私利。倾心于为他写传的人当然不止我一个,然而,使我感到荣幸的是,他选择了我。    2007年暑假,我和程红先生每隔一天去朱府,听他作一生经历的自述。每次三小时,十多次下来,我对他这一生的经历梗概也就清楚了。然后开始阅读他的.论著,搜集必要的资料,构思谋篇。因为我虽然已于2003年退休,但仍在怀化学院做特聘教授,全职教学与科研,除了寒暑假在汉,我与朱九老的联系全靠电话和书信。他给我写过一些短信,给我邮寄相关资料,还批阅我的大部分样稿。特别是,他以报纸总编的职业水准,增删纠错,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但是对于我在本书中的理念包括对他失误的直书却充分尊重,只字未动。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宽大胸怀和包容精神。    本书得到李锐老的支持。耄耋锐老,是与朱九老三聚、共事的国立武汉大学老同学、老朋友。他虽然在武大高九老两届,年纪却小九老一岁,身体也远不如九老康健。他不顾身体不适,亲自为本书撰序,既是对朱九老的深情的寄托,也是对作者的奖掖。    本书得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的支持。朱玉泉前书记、李培根校长、路钢书记、欧阳康副书记都十分关心我的研究和写作,并给予课题资助。李培根校长还应我所请,拨冗撰序,非常关心本书的出版。    本书得到怀化学院校、系和有关处领导的支持,胡建书记,谭伟平院长,宋克慧副院长,以及杨吉兴、周文、陈东明、杨高男、朱卫红等先生对朱九思敬佩有加,为我提供了自由研究和写作的环境。    程红先生为本书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只是因为他教务繁忙而未能分身本书的撰写工作。    本书还得到王恭南、熊赟先生和华工校友、我逾半个世纪的朋友贺长生先生、李云初先生的关心和帮助。    本书对朱九老的高足、现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运超先生的博士论文《大学校长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和姚启和、蔡克勇《华中工学院三十年》等校史资料多有引述,并从百度网等网站搜索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本书撰述期间,笔者先后访问了刘崑山、陈远、李德焕、李宜昌、朱桂林、韩守木、钱文霖、霍慧娴、王君健、姚宗干、李爱珍等先生,还有十几位先生或因为忙碌而不能分身,或因为年事已高、健康欠佳难以接谈,虽已列入笔者访问名单,但最终却未能一一采访。    本书得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阮海洪社长、熊新华书记、姜新祺总编辑、焦微副社长的选题支持和责任编辑钱坤先生的精心编辑;前总编辑钱文霖先生在复审中不仅对文字多有批改,而且提出了某些重要意见;李东明先生、徐正达先生、王晓东先生认真审阅书稿,提出了有益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和档案馆,以及朱九老高足沈红教授为本书提供了部分照片。    夫人和女儿许琦为本书做了不少事务工作。    在本书付梓之际,谨对所有以上对本书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内容概要

王炯华,湖南溆浦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主要著作有《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毛泽东读书生涯》(再版名《毛泽东读书记》,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2004年),《李达评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胡汉民评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主编(与师友合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从清末民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五十年中国哲学风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参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当代中国十哲》(华夏出版社,1991年),《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发表论文90余篇。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一、出生与求学
二、革命征程
1.在武大的救亡活动
2.在抗大第三期
3.在抗大二分校
4.从《冀热辽日报》到《天津日报》
5.《新湖南报》
三、从党组书记到党委书记
1.走马上任华中工学院
2.“反右”与“教育革命”
3.绿化校园多栽树
4.受命于困难之中
四、“文革”岁月:华工首当其冲的“走资派”
1.“万炮齐轰”朱九思
2.咸宁劳动被“解放”
五、“文革”岁月:华工“禀性难移”的“跑资派”
1.抓住机会上专业
2.科学研究上台阶
3.求贤若渴广积才
六、率先改革的大学党委书记兼院长:向综合性大学转型
1.1952年院系调整的反思
2.求经寻宝向世界
3.工科新专业
4.工学院办理科
5.工学院办文科
七、率先改革的大学党委书记兼院长:向研究型大学转型
1.“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2.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3.面向国民经济现代化
八、高等学校管理
1.管理原则与方法
2.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与认识教育规律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按学科设置专业
5.狠抓基础课教学
6.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7.后勤保障
九、成功与失误
十、老树新花
1.关注与建策
2.“今天和明天”
3.合校与扩招
4.“救救教育”
5.耄耋老人的超越
附录:朱九思生平简表
后记

编辑推荐

《朱九思评传》:珞珈弃学从革命历经延安长沙艰苦而成新闻界人物;喻家兴学事高教饱尝武昌咸宁荣辱终为教育界大家。

作者简介

《朱九思评传》内容简介:朱九思在政治性、行政化、部省双重领导体制下办华工,当然不能像蔡元培、胡适之办北大,梅贻琦之办西南联大和清华,张伯苓之办南开,竺可桢之办浙大那样拥有独立自主权,甚至也不拥有李达在新中国办湖大(湖南大学)、武大那样的“上达帝听”的“通天”影响权;但是,他却有胆有识,富有远见,抓住机遇,居然能够在这种权力交错的政治性、行政化领导体制之中演出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办学活剧,创获华中工学院崛起、跻身国内一流的奇迹!

图书封面


 朱九思评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九思先生,成就了华中大,更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向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高校办学自主权来之不易啊!让有关部门放权是个艰辛的过程。然而,有高官,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这是必然的真理!
  •     九思先生是个教育家,敢于竞争,成就了一所优秀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他主导的改革至今启迪大学的管理者和一批大学校长。
    九思先生是个革命家,他认准的正确的事情,不畏强权,一心一意为学校谋发展,善于转化!
    九思先生被誉为“华中大”之父,其卓绝的努力、远见卓识和无私奉献为当今之华中科技大学奠定了基础!
  •     还没看,不过感觉还不错
  •     百度百科即视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