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量自难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不思量自难忘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8-01
ISBN:9787533627539
作者:胡适
页数:291页

章节摘录

书摘    25.不拟再演讲    纽约州,绮色佳    1915年3月23日    亲爱的韦莲司小姐:    近况如何?我希望你已完全康复了。    我刚看完康奈尔戏剧俱乐部所演出的Giuseppe[Jiacoe,a的话剧《有如落叶》(Like Falling Leaves)。演出很成功,没有业余演员的缺点。这个话剧讲的是家庭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悲剧,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由义大利作家所写的社会剧。    附上上星期日应Mc.Intosh先生邀请在他教堂所作“证词”的新闻报导。这篇报导还颇可读,同时报导了我对传教士宣传不作偏袒的态度和我的和平主义——后者是我去年雪(Syracuse)之旅以后讲过多次的。    我几乎没有时间预备这篇讲稿。星期五晚上我开始写,但我连一段都写不出来。我干脆不写了,[后来]写了一首诗寄给你。我11点上床,但却睡不着。我的思绪受到3月号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一书去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在两地出版,引起了相当的注意。读者的反应约略可以归为两类:其一认为,胡、韦关系是贯穿胡适一生极重要的一段友情与恋情,将这些史料公诸于世,有助于对胡适人格、性格深一层地了解;其二则认为,公开男女私情,有损胡适“完人形象”。这本书的出版,使我成了“胡适的罪人”。    过去一年多来,我细读了几次胡、韦的书信,和胡适日记中的点点滴滴。我可以相当肯定地说:胡、韦两人对这一段恋情,从发展到成熟,以至老年时归于醇厚的友谊,从未有过罪恶或羞耻的感觉;恰恰相反的,两人都觉得这是一段极珍贵、极值得纪念的男女情谊。胡适在《留学日记》中,记录了许多与韦女的交往,正是说明胡适有意要将这段情载入史册,留在人间。    两人为保留对方的来信,都做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尤其是韦莲司,在垂暮之年,将胡适五十年的来信、电报、信封,以至于片纸只字都——摄影,打字细校,寄给江冬秀,并请求胡适纪念馆妥善保管,这哪里是要将这件事隐去的做法。韦莲司写给胡适的信,1948年以前的,保留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48年以后的,则存于台北南港胡适纪念馆。从两人订交到胡适去世的这半个世纪(1913-1962),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中国更是战火连年,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而这两个个人命运的变迁,空间和时间的移转更是有沧海桑田之感,但这种种都改变不了这两个人保留这批信件的决心,这背后要有多大的毅力和多深的情感!两个人这样尽一切可能地将这批信件保留下来,  当然有“藏诸名山”之意。文字留在人间,终究是要人读。我们将这段恋情、这批史料公开,是符合两个当事人的意愿的。    有些传记材料的公开,在传主生前是不宜的。但胡适去世已37年,而韦莲司和江冬秀也墓木早拱,公开这批书信与当事人是元碍的,但对研究胡适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却提供了新的史料。我丝毫无意把先贤的个人私事做“花边新闻”式的处理,但另一方面,我也不相信“为贤者讳”这种作传的陈规老例。胡适在提倡“整理国故”时,主张“还他本来面目”。“胡适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上,  已经成了一宗巨大的“国故”,我相信,他是不会反对我们“后死者”为“还他本来面目”所做的努力的。虽然,  “本来面目”是个永不可复现的“理想境界”,但传记作者却必须时时将此一念存乎胸中。每一份新史料的发现和公开,都为“本来面目”的复现,向前推移了一分。    当然,将史料写成传记,终究不免加入了传记作者对史料的解释和剪裁,作者虽无意于“断章取义”,但读者终不免有“未窥全豹”之恨。为了让读者能看到胡适给韦莲司书信的全貌,我把这批书信按年月先后翻译集印成册。韦莲司致胡适的信则因漫漶缺漏过多,断简残编,辨读为难,兼以平曰工作繁重,一时无力及此,本书仅收胡适于韦莲司函。      老舍在《老张的哲学》中,有句话道尽恋爱自由的重要:。人们要是得不着恋爱的自由,一切自由全是假的;人们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是虚空的。”这句话虽然带着文学家夸大的笔调,但也绝非虚语。凡是从“忠贞”的立场,对胡、韦关系做道德批判的人,都不免无视恋爱自由和两性的爱是一切自由和爱的核心。圣人也罢,完人也罢,终究还是一个人。我们只能在人性的基础上求道德的完美;我们不能在人性之外,别求道德。人性之外的道德不是虚伪,就是残酷,这岂不又成了“吃人的礼教”了吗?    后人为前人作传必须分开“是非”  (true or false)和“对错”(right or wrong)。“是非”谈的是“真不真”,是属十“事实判断”;而“对错”谈的是“该不该”,则是“道德判断”。“真不真”是有客观标准的,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对不对”则是“见仁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写《胡适与韦莲司》,翻译胡适给韦氏的信,主要的关怀是个“是非”问题,也就是这件事是不是发生过;至于在“对错”这一点上,我采取的是一种“同情的了解”。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想,不但‘‘你我处此又当如何?”甚至于“圣人处此又当如何?”这点宽容和理解与其说是对当事人的,不如说是对“人”的。    我们不能在人性之外,拿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貌来;我们更不能在歌颂孝道的伟大时,忘了这样的孝道是用一个人(其实是三个人)终身的恋爱和婚姻的幸福来做祭品的。凡是从道德的角度“激赏”胡适的婚姻,而又视任何婚外关系为罪大恶极的人,  多少有着劝人做“烈士”同样的心理。……

内容概要

周质平,1947年出生于上海市。1970年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4年获东海大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著有:Yuan Hung-taoandthekung-an School(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8)《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与鲁迅》、《胡适丛论》、《儒林新志》;编有《胡适早年文存》及《胡适英文文存》等书。

书籍目录

序 1914年11月2日 容忍迁就,各行其是 1914年11月6日 刚多塞/毛莱 1914年11月26日 感恩节晚餐 1914年12月3日 可怜!教徒 1914年12月7日 《姑息论》/交往受益 1915年1月3日 收到新年礼物 1915年1月9日 明信片:庆祝活动 1915年1月10日 移民法案 1915年1月18日 《儒教与卜朗吟哲学》 1915年1月20日 参观波士顿博物馆 1915年1月24日 明信片:离开哈德雷楼 1915年1月24日 结束纽约行 1915年1月25日 教会不能令人满意 1915年2月1日 纽约相会引起风波 …… 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翻译书后

作者简介

1913年至1914年间胡适与韦莲司相识,开启了一段近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 两人书信的往返,经过五十年动荡的岁月之后,依然在胡韦坚定的友谊下,被珍视、努力地保存下来。从电报、信函到明信片,无一不娓娓述说着二人之间相知互重的深情。

图书封面


 不思量自难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胡适与书1、必须先送还向5个图书馆借来上千册的书,才可以开始装自己的书。 1946年6月12日致韦莲司信2、虽然我的公寓已经非常拥挤,我刚买了一套591册佛教的经典,这批书圣诞节前一天刚运到!1955年12月29日致韦莲司信3、我1949年来的时候, 两个皮箱,其中一箱是书。现在我的书已经超过两千册了。1958年7月11日致韦莲司信
  •     暧昧是什么 拆开来就是日日未爱是我自己在书写自己的童话 转过身发现其实我们暧昧不起这不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 除非你明白这两个人的关系这个题目本身已让我大好 不思量自难忘 佛说一切皆有业果 是我自己的思量也做的孽 先造的业周质平先生在书后说:“在这幕悲剧之中,他们两人是编剧,是导演,也是演员,有时还充当观众。幕启时,既无掌声,也无嘘声,两人悄悄上台,没有脚本,也没有对白,但男女主角却动情卖力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喜剧。”我已经说不出这么催人泪下的话了 我只晓得很多类似的意思比如许茹芸的独角戏 比如陶喆的自导自演的悲剧 暧昧不是爱情游戏 是我walk down the aisle的路程但是一切不过仍是童话故事 我自己写的童话故事 日日未爱只代表你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里 就好比我天天吃饭并不代表我爱吃饭 因为你已经是我的习惯胡适和韦莲司的不可能是注定的 我知道自己的不可能也是注定的因为我们都已被早早的注定了结局 好比索福克勒斯的悲剧
  •     原文:http://asiapan.cn/archives/230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我很惭愧过去对他几乎没什么认识。既没读过他的文字,也不太了解他的生平,只是知道他的大名,以及模糊印象中的曾经显赫。在去年秋季的地坛书市上,我买到的两册《胡适留学日记》是我第一次拥有的胡适作品。近来在书店,发现关于胡适的书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不知为何,竟一时似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了。或许,也可能长期以来胡适就始终是热门话题,只是我以往不甚注意吧。我看书向来有个毛病,必须有个引起兴趣的由头,最好是读书中的串连,才会由此及彼接续得自然顺遂。过去看的书甚少关于中国近代学人的,所以也无从关联到胡适。近来才渐渐在闲书中读到老一辈学人的事迹,比如前一阵子的钱锺书,进而扩展到那段时期的众多大家,自然少不了胡适。而直接关联到此书(指《不思量自难忘——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的,则前面也已提到过,当是在钱文忠《末那皈依》书中的一篇文字《风住尘香花已尽——韦莲司·胡适·杨联陞》。无论是在钱文里,还是在此书编译者周质平的前言后记中,都在有意无意、若隐若现地提及胡适与韦莲司间存在的爱情。诚然他们也指出有爱情以外的东西,但言语里未免流露出对二人私情的一种凸显。我却宁愿相信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知己之情,唯此才更历久弥坚,不若爱情之易衰。男女之间的真正友谊,要说纯而又纯,我向来是不信的,这可能是我思想的偏狭,体会不到,但我认定如此,所以也不免以此度人。因此,胡适与韦莲司保持的友谊,会掺杂了朋友之外的男女之情成分,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但若要说更主要成分的是爱情,则不大可信了。胡适在1915年的3月14日信中就已对韦莲司提到过“‘面带愁容的表妹’就是和我订了婚的女孩儿”,从语气上可知在更早前韦莲司就知道胡适遵从母命已经有了婚约。二人的相交一开始就坦诚得很,即使有萌芽的爱情恐怕也早早止步了,用含义极重的“悲剧”来形容,感觉有点过了。对于爱情,人是会出现永不满足的贪欲的,而对于这份友谊,胡适显然更为受用,“……我要你知道,你给予我的是何等丰富……我们这样单纯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凋谢的。”(1927年4月3日 加州 旧金山/p167.)在胡适回国后忙碌的工作中,有时候我似乎觉得与韦莲司遥遥保持的这份友谊实在是对他的一股重要的支持力量。即使有时甚长时间无暇写信也不会抹杀这种精神力量。在1915年5月29日的信里(p63.),胡适曾经这样写道:“长久以来,我一直需要一个能导我于正确航向的舵手。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你,没有第二人,能给我这种所急切需要〔的劝告〕。”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其实应该是延续了终生的。关于信件内容的细节就不多说了,再说也不过零星碎片。正如有人说的:……想了解胡适,听大师们分析,是误传;听弟子们评估,是误传;听传本讲述,是误传。稍微不误的方法,只有切切实实的看看他的文章。再思考那个年代,想想30年代的黑暗和现在的异同。……从胡适这短短175封信里,除了个人事宜外,更能看出胡适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和思想演变的一些蛛丝马迹。看了以后会觉得,从这个角度会比从正经的学术文章里更容易明白和理解他所提出的观点或意见的思路精髓。有点可惜的是,那两册《留学日记》并没有带在身边,这些大多简短的信件里包含的许多更丰富的具体内容正可对应于那两册留学日记来读,那样一来内容就会显得更丰满了。在1939年5月17日(p239.)的信中,内容正是胡适送了一套刚出版的留学日记《藏晖室劄记》给韦莲司,并详细说明了在哪些地方出现过韦莲司的名字。这又是一个很适合对照把玩的读书细节。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对别人来说,日记是极私人、极真实的一面,对胡适先生恐怕就不是这样。胡适先生日记是写给他人看的。可是书信,是写给对方的,会不会为了满足公众形象需求,牺牲对方呢?总之,还是很值得一读的。要是再有韦莲司的复信就更好了。
  •     未着一情字的情书集。大概配合胡适留学日记看更好。
  •     “非复当年双鬂青,也无跌宕少年情。微余一点温馨意,烂漫朱霞照晚明”。——胡适先生的一首诗,也许可以描述他和韦莲司忠贞不渝的友情吧。
  •     这样的水平也拿来出书,太自不量力了!就是直译也就需要用心体会的!
  •     不错的内容
  •     不思量 自难忘
  •     信件集,对研究胡适的爱情有用
  •     胡适与韦莲司相识四十八年,默默相望,心灵相通,最终没能结果,这批书信,能看到一代大师鸿儒的个人情感经历,在两个人眼中: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一片风景。
  •     读大学的时候傻兮兮看过
  •     这书与关于胡适的八卦没有任何关系。读完让我对胡适肃然起敬。
  •     其实刚开始看这些信件的时候还是感觉挺枯燥的,于是强迫自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头把信读到最后一封,渐渐便体味出这种超越国籍、时代、性别间的崇高感情了。同时也对胡博士的思想主张方面有了些许的了解。珍藏这本书。
  •     找了很久的书,喜欢
  •     整理很用心,作者通过胡适先生与韦莲司的书信来向世人展现胡适先生的情感世界,对于像我一样想深入了解由胡适的生活情感及对其思想形成影响的人,受益颇多~
  •     自难忘!情深亦寿。
  •     一个男人一生到底可以爱几个女人?
  •     胡适给韦莲司的情书(也不能说是情书) 当然值得看看
  •     周末一口气读完,好久没有这么畅快阅读了。
  •     好可惜啊
  •     从未读过这么走心的序。 爱上了书信集!
  •     不错很好很有研究的书,可以购买。
  •     我特别喜欢韦莲司,她和和胡适的故事我初一就在杂志上看过,就立即被那种朦胧纯洁的情感所打动,从此就喜欢上韦莲司,我后来买了一本书叫《胡适与韦莲司》,看完后意犹未尽,于是又买了这本书。
  •     值得一读的好书,字里行间,真情与无奈交织。真爱过,也幸福。
  •     五十年匆匆过 韦终生未嫁 对这种关系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2013.02.23 —2013.03.11
  •     一个男人的学识、智慧、圆滑充满了一个女人的内心,尽管他能给女人的,只是有限的“真情”和时间,女人却甘愿用一生的孤单来守候。更甚,女人可以和他所有的女人成为盟友,用晚年的时光来整理男人一生的著作,一腔深爱,令人唏嘘!
  •     胡适,胡适。不思量,自难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