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北大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胡适在北大

出版社:文化艺术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503932809
作者:桑逢康
页数:344页

章节摘录

  (或试读片断)历史的渊源:胡适怎样进的北大?中国的近代教育始于清末“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作为“新政”措施之一,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变通科举章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各省筹设高等、中等、初等学堂,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七日又颁布学堂章程,分大学堂、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蒙养学堂,大致采用日本教育制式。京师大学堂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办学方针,美国人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原拟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学制为预科三年、正科三年,学生预科毕业后授举人,正科毕业后授进士。由于“维新变法”运动旋即失败,在旧派封建顽固势力的干预下,仅有诗、书、易、礼及春、秋共六堂开办,性质与旧式书院无甚差别。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师大学堂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后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次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1910年扩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呈现中西混杂、新旧并存的局面。辛亥革命以后,帝制结束,民国成立,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北大”既是“北京大学”的简称,也是人们对这所成立最早、贡献最大的中国最高学府的一种昵称,包含着许多的亲切与尊敬的意味在内。在论述胡适与北大的历史渊源时,有两个人物必须首先提到: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陈独秀。蔡元培(1863—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氏。清光绪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受维新思潮影响,积极参加反清排满活动,曾先后组织光复会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2年与章炳麟等创办中国教育会,主张用共和的教育造就理想的国民,进而建立理想的国家。辛亥革命成功以后,蔡元培被临时政府委任为教育总长。因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被迫赴欧,在法国组织“华法教育会”,倡导并支持留法勤工俭学,使许多有为青年受益匪浅。1917年1月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4月,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陈果夫加上蔡元培,提出“弹劾共党案”,为蒋介石“清党反共”铺路。尽管如此,但后来蔡元培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是深为不满的,1933年1月在上海与宋庆龄、鲁迅、杨铨等著名进步人士一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瑕不掩瑜,青史留芳,蔡元培逝世后周恩来对其一生言行作了高度评价:“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蔡元培的杰出贡献主要在教育方面。尤其是在1917年执长北大以后,他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大力贯彻新的近代教育理念,对中国这所最高学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整顿。明确提出:“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悌。”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广纳贤士与学有专长的人才,而不论其主张与信仰如何,也不看其为新派旧派。“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违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令学生有自自选择的余地”。在蔡元培的倡导与推动下,北京大学一扫昔日京师大学堂时期的沉闷与守旧,面貌焕然一新,各种学说、思潮、流派异彩纷呈,百家争鸣,相互竞争交融,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北大也因此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酝酿与发祥之地。正是出于上述教育理念,尤其是改革文科的迫切需要,蔡元培根据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与北大预科教授沈尹默的推荐,聘请了著名的急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此一职务相当于后:来的文学院院长。陈独秀(1880—1942),原名庆同、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氏。曾先后五次东渡日本,并以日本为媒介,广泛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各种社会思潮。1912年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首次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916年起在上海编辑《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为方兴未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准备了坚实的基础。陈独秀本人通过对各种学说的比较鉴别之后,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大革命时期他在党内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最终堕落为托陈取消派,则是后来的事,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鼓吹者,陈独秀自有他不应抹煞的历史贡献。1917年1月陈独秀正式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随之从上海迁至北京,箭杆胡同9号小院就是陈独秀当时寄寓的所在,《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也设在这里。他协助校长蔡元培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而就思想意识来讲陈独秀比蔡元培更为急进,态度也更为大胆。他身兼《新青年》杂志编辑人和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两个阵地互相配合,左右开弓,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传统文学的变革图新,于是陈独秀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人一一正在美国留学的胡适之。他之所以聘请胡适来北大任教,一来是出于同乡情谊,两人都是“皖中名士”,属于徽帮;二来是陈独秀对胡适文学改良的主张颇为赏识,并引为志同道合者。后一条原因是主要的。  ……

前言

  胡适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教育领域里的重要人物。他早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起过积极的倡导者的作用,影响很大,因此之故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以后又担任北大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任命胡适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担任这一职务直至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北大是胡适进行种种“实验”的基地。在现代知识界引领风骚的代表性人物中,以胡适与北大的关系最为深厚。胡适在北大,是胡适政治和学术生涯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胡适,撰写胡适传记的重要内容。胡适的许许多多的政见,以及哲学理念、文学主张、学术观点、教育思想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公之于世的,几乎涵盖了胡适思想的各个方面,透过它们差不多就可以揭示胡适之全貌。本书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胡适在北大各方面的活动(包括政治的、学术的、教务的)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与评析,是一部以“胡适在北大”为主题进行重点探讨,以“胡适在北大”为主要内容兼及其他的专门着作。“在北大”而又不局限于北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胡适的学术传记也未尝不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综观对胡适的评价,存在两种偏向:一是全盘否定,从政治上一棍子打死,并连带着对其学术和教育方面的业绩也一并抹煞;二是对胡适反共和支持国民党蒋介石的政治立场轻描淡写或视而不见,过分赞誉其学术成就,甚至以胡(适)压鲁(迅)贬郭(沫若)。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胡适是海洋,其学识之渊博和涉猎范围之广令人赞叹。同样鲁迅和郭沫若也是海洋,他们都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都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胡适、鲁迅、郭沫若堪称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三足鼎立的“三巨头”,是三位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人物,整理和研究他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大的文化工程。由于胡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冷落,因此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总的来看,胡适既是学者、教育家,又是社会与政治活动家。在政治上他的失误多于成功,有许多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确是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的;在学术上成就多多,谬误也不少,人们由于观点的不同而对之毁誉参半。胡适最大的贡献,应该说是在倡导“文学革命”和推行现代教育两个方面,人们对前者多有共识,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实际上,虽然不一定把胡适赞誉为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他的的确确是在努力着要把北大办好,对教育事业倾注了许多的心血。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和主张至今仍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比如大学要朝研究院的方向发展,北大应注重于提高,国家要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以及要注意教育在门类与地区上的均衡发展等等。他在内乱不已、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提出要集中科学精英在北大建立原子物理研究中心,以满足未来国家发展与国防需要,更显示出了他的远见卓识与爱国苦心。本书用历史的、科学的尺度,对胡适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正确就是正确,谬误就是谬误。在学术研究中,就同一事实、同一人物有不同的评说是很正常的,司空见惯的,本书对胡适的评说乃系作者一家之言,无意与时下“精英”们比长较短PK一番。在写作手法上,本书采用学术与传记相结合,以史为经,夹叙夹议,注重评论并适当融入文学的元素,目的是既能显示出胡适思想的脉络轨迹,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术着作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这种半是学术半是传记的写法,对作者本人来说属于实验性质,借用胡适的一句话曰:尝试。本书又是在大量史料基础上写成的,为展现历史和胡适思想的原态,故而引文较多。如一一注明出处(包括篇名、书名、作者、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与刊物等等),势必显得繁琐不说,而且会增加全书字数与出版成本,加重读者负担。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些东西又无甚需要,只是便于有“考据癖”的某些专家学者查检,然而他们应当是熟悉材料的,大可不必由我来提供线索。所以,为避免繁琐、降低图书成本起见,本书除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外,所引之文均不注明出处,仅对正文有所引申、发挥或需略作说明的地方,用注条形式列出。特此说明。是为序。桑逢康2006年1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桑逢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兼及传记文学与小说创作。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著作《郭沫若人格》《茅盾的小说艺术》《现代文学大师品评》,长篇传记《荣氏财团》《感伤的行旅——郁达夫传》《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游刃肝胆写春秋——吴孟超传》,长篇小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友人·情人·路人》,中篇小说《被囚的普罗米修斯》《赴美华人录像》。曾参与编辑《郭沫若全集》,并有《女神汇校本》问世。

书籍目录

序言 上编:胡适在北大——路线图 第一章  历史的渊源:胡适怎样进的北大?  第二章  年轻的“海归”教授在北大站稳了脚跟  第三章  他山之石:引进杜威实验主义哲学 第四章  问题与主义之争:向右转…… 第五章  由教授而治校:任北大教务长 第六章  “忍不住要谈政治” 第七章  中西文化,“全盘西化”? 第八章  整理国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第九章  一次前期预演:出北大,长中公 第十章  出任北大文学院长:中兴北大 第十一章  驻美大使学者外交 第十二章  “过河卒子” “民主”怪圈 第十三章  出任北大校长:复兴北大 第十四章  一校之长与受辱女生 第十五章  1948:永别了,北大: 第十六章  剪不断理还乱:未泯灭的北大情结下编:胡适在北大——关系网 蔡元培 陈独秀 钱玄同 刘半农 傅斯年 蒋梦麟 李大钊 鲁迅 周作人 陶孟和 高一涵 陈衡哲 梁漱溟 罗家伦 周炳琳 辜鸿铭 顾颉刚 俞平伯 钱穆 毛子水 朱家骅 徐志摩 陈西滢 林语堂 梁实秋 饶毓泰 吴大猷 江泽涵 汤用彤 罗常培 魏建功 陶希圣 季羡林 邓广铭 千家驹 陈雪屏 郑天挺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胡适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教育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本书以史为经,夹叙夹议,在大量史料基础上写成,展现历史和胡适思想的原态,用历史的、科学的尺度,对胡适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图书封面


 胡适在北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之前看徐志摩的书,觉得诗歌好像只有通过猛烈的感情激荡起伏才可以领略,然而通过看胡适的书,才知道什么是大材,务实苦干,不过终究因为是文人,如果不从政,该多好,那如今的北大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是受了他父亲胡铁花的影响,所以从政对他来说也是可以尝试的一条路。
  •     桑逢康:《胡适在北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客观的说,这本书不算太客观。当然,这得看你是在何种立场,你比我还胡适粉丝的话,那就可能会觉得本书颇有些不客观,因为总体而言,作者没有对胡适表示很大的好感;但是如果你是个(共产)党员,一直以来以忠诚党的教导而自豪,那作者就不更客观了,因为他对胡适的在教育改革和言论自由等方面的功劳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当然,他对胡适选择了国民党而非共产党进行大是大非的批判。作者桑逢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据本书“作者介绍”)。以前商务印书馆等知名出版社经常会出版一些“内部发行”的图书,然后译者或者编者很识时务的加了一句“本书系内部发行,为研究所用”,大抵上,当时那个不自信继而疑神疑鬼的政府是允许一些知识分子去翻译和出版一些不同意见的书籍的,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经常教导他们说,“我们了解敌人,研究敌人,是为了有一天打倒敌人。”鲁迅算是伟大,可是胡适更加伟大。前者是个热血沸腾,而心思单纯的人,他的名字至今在我们的国土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后者是个博学大度,理智民主的人,在中国却长久以来认为是个政治上的负号,被某个集团丑化为人民的敌人。记得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有一次,有人问毛泽东说,如果鲁迅能活到今天的话,那他会是什么样子。毛泽东淡淡地说,那他不是知趣闭嘴了,就是吃牢饭去了。有时候想想,人要是多活那么十几年(鲁迅死于1936年),真的很尴尬。再想想,如果胡适先生没有去跟着国民党去台湾,而是留在大陆,那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真的有点不敢想象。或许唐德刚(著有《胡适杂忆》)、余英时(著有《重拾胡适历程》)对于胡适过于盛誉,一个长久以来饱受扭曲的人,多给他点赞美,我是不会反对的。无论如何,胡适先生都不失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榜样,其人格、其治学。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haixing,youkongmandudu
  •     相当不客观!
  •     内容还算齐全。然作者个人的评论过多,且多非持平之见。
  •     了解史料用
  •     个人觉得评价较为客观 但确实是有过多的作者主观看法
  •     写的马虎,没新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