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上中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岁月留声(上中下)

出版社:董健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07出版)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224084337
作者:董健
页数:1523页

章节摘录

1949年10月21日,我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仁爱巷九号,这里在1966年前叫仁爱巷,“文化大革命”中改名先锋街,仁爱巷,便成了先锋四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历史原名,但只将先锋街又改回建国路,将先锋四巷,又改为建国四巷,而没有恢复仁爱巷,理由是仁爱是国民党时代起的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国民党党章里的内容,所以不能恢复仁爱。现在看来感觉可笑,仁爱有何不好,这也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仁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而无端被“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所篡改,沿用至今。希望还历史原名,但已过近四十年,可能多被人遗忘,我希望来争取,不争怎么能取来。在记忆中,我的童年是快乐和幸福的。所谓快乐和幸福,对于童年来讲,就是有吃有住有玩就行了。我父亲罗甸服,1910年9月17日出生,是陕西商洛专区商县城东十五里罗家村人(现商县已改制为商州市)。父亲家境殷实,是书香门第。他自幼饱读诗书,能书擅画,习练武功,受祖父母教诲,自小胸怀大志,欲救国救民。初中毕业后年仅十六岁的他便只身走出商洛大山,考入黄埔军校,开始了戎马生涯。1949年初,父亲由商县经汉中到成都,再由成都坐飞机,飞松潘打游击,因松潘大雾,飞机无法降落,军令如山,便直飞海南岛,1950年由海南岛乘军舰撤到台湾。1979年,我三十岁了,才在香港与父亲首次见面。1986年,我母亲与父亲在离别三十七年后也在香港见了面,这是后话了。我的母亲董涵英,1918年12月25日生于西安市长安县樊村乡彰仪村(现改为长安区杜曲镇彰仪村)。她在西安上的小学,也就是现在书院门的西安师范学校附小;上中学是现位于菊花园的二十一中,当年叫菊林中学;后从西安女师毕业,职业是小学老师;接着受她姐姐即我姨妈董涵芬的影响,考入西安医学院高级助产学校,于1942年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市卫生局任高级助产士。而我姨妈考人了西安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医院任妇科医生。父亲走时,我妈正怀着我,我姐董秦当时只有三岁。幸亏有外婆和姨妈的关照,使我平安降地,而且度过了我自认为幸福的童年。我在此感谢生养我的母亲,感谢照顾我成长的外婆,感谢让我母子三人住在其家的姨妈和姨伯,感谢幼时带我管我的姐姐,感谢不嫌弃我的四个表哥和一个表妹。

前言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生于1949年的我,到2007年10月21日已五十八岁了。岁月过得真陕呀12005年的一天,有朋友在闲谈中对我讲:“董健,你是个有故事的人,趁现在脑筋还灵,手脚还行,写点东西吧,不然将来要后悔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开始考虑了,但“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写什么呢?虚构我不会,写别人我不熟,想来想去只有写自己了。历史需要叙述才能得以保存,人生需要记载才能成为经验,自传虽是个人的历史,但却是史学家最原始的材料之一。离开了传记材料,历史的建构,无论规模大小或时间长短,都是不可能完善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生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婚姻、不同的子女、不同的机遇;身体状况、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为人处世、奋斗经历也迥然不同;命运、感悟、操守、成败……人生百味,各有千秋,但唯一相同的是,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五十年前小学同班五十五个同学,姓甚名谁,相貌特点,说也奇怪,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回顾半生,事业成败的三大关键因素:机会、本事加运气。但最根本的是要靠努力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才有成功的可能。人无精神不行,精神如何变物质?方法又是关键,方法也叫策略,也叫手段,方法出于心智,由外因引致内因,由环境影响思维,从而作出判断,再采取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以达目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道理谁都懂,但在现实中,说起容易做起难,劝人容易克已难,世间又无后悔药,事后诸葛也遗憾。生活就是课堂,社会就是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失败和成功,都有得势和失意,都有得宠和失宠,都有幸福和悲伤,都有酸甜和苦辣。我也不例外,和大家都一样,在现实中生存,在历练中奋斗。自1949年出生,到1979年携妻儿到香港,我在西安度过了二十九年半。自小生长在建国四巷,幼儿园在永保二园,小学在建国路小学,初中三年在西安市二十六中。我是“老三届初六六级”,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曾在碑林区的工厂当过电工。我在西安结婚,儿子也在西安出生,我对西安了如指掌。我曾开玩笑说:“我不爱北京天安门,我爱西安钟鼓楼;我不爱北京十三陵,我爱西安兵马俑,西安与我有着金刀割不断的感情。”我在近三十岁时携妻带子到了香港,为人处世之作风和奋斗精神,都是从小在西安培养形成的。在香港有机会得以施展,同时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又给了我更大的发展机会。商场如战场,先是为吃穿,后来为事业,打拼了近三十年,至今没有停步。我的经济状况,用香港话说,算是“上岸”了,但是我的心还没有“上岸”,仍在奔腾中。我父亲曾毕业于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黄埔军校,系国民党军官,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1949年在我快出生时,父亲随军去了台湾。母亲在西安含辛茹苦地将我和我姐姐养大。1979年,我到香港后,父亲曾示意我去台湾,而我选择了留在香港。从住木屋干电工开始,经过艰苦奋斗,事业小成,1 982年我将母亲接到了香港。

书籍目录

父亲母亲一 我在西安出生二 母亲的家庭三 母亲的成长四 母亲参加了抗日活动五  父亲投考黄埔军校六 父母结婚了七 父亲随军走了八 父亲到了台湾九 父亲在台湾又成了家十 商县老家的历史变迁十一 母亲挂牌行医我的童年十二 瞎子老李捞桶的故事十三 回忆建国四巷十四 我住的建国四巷九号院十五 五十年前的游戏十六 我进了幼儿园十七 幼儿园里的小伙伴十八 建国四巷的老邻居十九 大刚帮我吃肉二十 幼儿园老师二十一 电影院上演“惊魂记”二十二 难忘外婆的操劳小小少年二十三 建小的泥瓦匠校长二十四 建小教导主任二十五 炊事员“老郝”二十六 多收了我一个月伙食费二十七 小郝和他一家子二十八 第一位班主任朱自清老师二十九 五十五个同窗三十 任远同学成了大学副院长三十一  秋安一家与我家相交五十七年三十二 天成同学的秘密武器三十三 半个班都是河南人三十四 丙午的妈借架子车给我用三十五 兴民在家里做生意三十六 我九岁时摆起了书摊三十七 跟大家“挂坡”挣钱三十八 十二岁时去贩“甘蔗”三十九 和同学去拔菜四十母 亲被“下放”了四十一 我被同学“激”上了城墙四十二 一半同学住在建国路四十三 三四年级班主任徐桂秀老师四十四 五六年级班主任吴曼老师四十五 体育老师刘乔华四十六 多面手杨忠谋老师四十七 图画老师张杲四十八 忆其他老师火热的青春四十九 考进了西安市二十六中五十二 十六中的校领导五十一 二十六中的四位体育老师五十二 历史老师周梵伯五十三 还有几位印象深的老教师五十四 老教师的悲哀五十五 来了一批青年教师五十六 班主任骆文英老师五十七 开心的“恶作剧”五十八 周静云语文老师五十九 音乐老师景红莲六十 同级其他班主任六十一 李秦喜同学模仿老师卜课六十二 我推掉了助学金六十三 我连任三年文体委员六十四 入团要讲家庭出身六十五 姐姐与我同校六十六 骆老师怀孕了六十七 我主持班上的文艺晚会六十八 我得了全年级乒乓球冠军六十九 比赛计时钟的“秘密”七十 我是陕西男篮“粉丝”七十一 给骆老师贺七十大寿七十二 当年教育和现在教育的比较七十三 姐姐不能上大学了七十四 外婆突然瘫痪了七十五 家被“抄”了七十六 母亲差点受冲击七十七 我姨妈受到冲击七十八 人心变了七十九 我得了关节炎八十 和同学们去串联八十一 我妈得了癌症八十二 熬鲫鱼汤给我妈喝八十三 寻偏方治母病八十四 照顾半身不遂的外婆八十五 姐姐当上了教师八十六 姐姐结婚了八十七 我和刘义安同学去兰州八十八 冒险去了趟青岛八十九 五登华山九十 送同学下乡到宝鸡九十一 户口迁到了农村九十二 户口又迂回西安九十三 我成了城市的社会青年九十四 给各院子装有线广播步入社会九十五 到工厂干临时工九十六 手指受伤九十七 和下乡同学相聚九十八 秦喜做的“山西饭”九十九 卖甜瓜一00 卖火柴一0一 缪恒玉师傅一0二 到矿石厂做电工一0三 相逢刘乔华老师一0四 老师帮我办了“免下证”一0五 去国营厂还是去社办厂一0六 决定到社办企业一0七 我在再生棉厂显身手一0八 得到蹲点干部的赏识一0九 我到再生棉厂做了电工一一0  求老师给同学办“免下证”一一一 厂里分来了一批学生坠入爱河一一二 我看卜了肖欣的“大眼睛”一一三 我递纸条吓坏了肖欣一一四 肖欣没赴约一一五 一口气写了十张‘情书”给肖欣一一六 肖欣被我吓哭了一一七 兴庆公园定终身一一八 大家为我俩鼓掌祝贺一一九 肖欣爸不让她跟我好一二0 你爸是“蒋介石”我也不嫌一二一 给肖欣父亲写了封信一二二 肖欣母亲1957年被打成右派一二三 奶奶照顾肖欣姐弟一二四 肖欣母亲“飞”奔西安一二五 我给肖欣奶奶修棕床一二六 带女友先见老师一二七 同学母亲操心我的婚事一二八 正式领肖欣到家中一二九 肖欣有十大优点一三0 冒风险给表侄女报户口一三一 我铲掉了大字报一三二 我右脚骨折了一三三 我进了法院一三四 进大学听课一三五 我厂改为新兴造纸厂一三六 肖欣弟弟回长沙了一三七 肖欣回长沙看母亲一三八 我和肖欣去长沙一三九 我做了电动摇纸机一四0 俩人做“面拨鱼”一四一 当年的厂长很辛苦一四二 肖欣得了关节炎一四三 肖欣调动工作一四四 厂里不少年轻人都走了遥远的父亲一四五 对台湾政策有了松动一四六 商县寻根一四七 看到父亲找寻我的信一四八 给公安部写信一四九 宪法里写有通信自由一五0 “捡”回了父亲的信一五一 首次给父亲写信一五二 父亲回信了一五三 母亲看到父亲的信流泪了一五四 外婆想念女婿一五五 姐姐紧张过度一五六 姨妈说我爸是懂礼之人一五七 我的工作有了变化一五八 我调到表壳厂工作一五九 我带队去培训一六0 肖欣帮家务一六一 完成了培训任务一六二 粉碎了“四人帮’一六三 外婆病逝一六四  外婆入土为安成家·立业一六五 开始筹备婚礼一六六 我和肖欣结婚了一六七 新婚第一天一六八 父亲的礼物一六九 和肖欣回商县老家一七0 赴长沙看岳母一七一 我学线切割机技术一七二 肖欣怀孕了一七三 儿子诞生一七四 我爸给孙取名“天”一七五 董天满月一七六 小董天“烧”了一星期一七七 托人照看儿子一七八 董天偷跑回家一七九 董天找蛋糕一八0 出差到东北一八一 妻子调到手表厂一八二 姐夫调回西安一八三 我得了乙肝一八四 1979年我升了工资一八五 父亲让我去香港探亲一八六 获准全家三口去香港一八七 秋安给我看手相一八八 临走前心事重重一八九 离开西安的前夜一九0 烧了情书一九一 告别母亲一九二 与岳母告别一九三 1979年的深圳一九四 一碗汤要五元一九五 深圳出境竞要将一家拆散从西安到香港一九六 终于全家一起出境一九七 “冲刺”的一幕一九八 初抵香港语言不通一九九 刚入境就遇上“黑社会”二00 火车上的温暖二0一 舅妈来接我们二0二 到了肖欣姨妈家二0三 到香港才知爸在台湾二0四 住在调景岭二0五 下一步何去何从二0六 调景岭号称“小台湾”二0七 换下“红卫服”二0八 调景岭比较偏僻二0九 小董天“抢”蛋糕二一0 到底定居哪里二一一 帮大陆亲人脱困境二一二 舅舅一家人带我们去玩二一三 彷徨之中算了一卦二一四 初观香港二一五 拾了假钞当真钱二一六 来港几天去找工作

编辑推荐

《岁月留声(上中下)》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岁月留声(上中下)》是一本有关商业经营经验的董健自传。主要内容包括:父亲母亲,我的童年,小小少年,火热的青春,步入社会,坠入爱河,遥远的父亲等。该书系作者生活、经历之总结与回顾,既展现了个人的奋斗历程,又反映了社会的恢弘变迁。著作《岁月留声》,作者意在“给老年人一个交代,给中年人一个交流,予年轻人一个激励”。

图书封面


 岁月留声(上中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书看了很长时间了,里面的内容因是我同时代的经历,所以看了有感触,书是作者的亲历,也给人了很多启示,虽然有时机会在你身边还是要靠自己去把握去奋斗的,为啥打分还行就是书的价太高了三本书订价在30元左右就行了价太高没看过原书可能不会有人来买,因为很多名人他们的书才二、三十无啊,我不知道卓越卖了几本,感觉就我一人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