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严复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305047145
作者:皮后锋
页数:611页

章节摘录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癸丑十二月初十日),严复出生于福州南台(南门以南、闽江以北的福州市区,即今台江)苍霞洲一个中医世家,祖籍侯官县。  严复,乳名体乾,谱名传初。投考福州船政学堂时改名宗光,字又陵,也作右陵。人仕后,改名复,字畿道,晚号疥燮老人,别署观我生室主人、辅自然斋主人、尊疑学者、唐山人、瘠燮堂、疥燮堂主人等。成名后,因籍贯为侯官,被尊称为严侯官、侯官先生。  严复出生前后,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连续遭受外来浩劫,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起义对清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严复就是出生、成长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他一生的命运与际遇也与此紧紧相连。  1859年,严复入私塾读书,先后从师数人。1862年,严复回到故乡阳崎乡下,转入其五叔严厚甫的私塾就读。次年,严复再次来到省垣苍霞洲,开始在同邑黄宗彝先生的指导下读经。黄宗彝“为学汉宋并重”,学识渊博,为闽省宿儒。他常向严复讲述明代东林掌故以及宋、元、明儒学案与典籍,所授内容并不限于经书。在黄先生的指导下,严复拓展了学术视野,陶冶了情操。尤其是东林党人不畏权奸、刚直不阿的气节与傲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与气度,令严复肃然起敬、终身铭记。1865年,塾师黄宗彝病卒。他生前自荐其子黄增来到严家就馆,这样,严复开始在黄增来的指导下继续读书,直到次年父亲病故。  1859-1866年间,严复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传统启蒙教育,其潜移默化对他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一生关心国事民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以译书经世为职志,既不愿趋炎附势,更耻于曲学阿世。另一方面,严复毕生信守中庸之道,其立身行己,无论是婚姻家庭,还是宦海交游,终其一生都谨守旧式礼法,是一副标准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1866年春,14岁的严复秉承父母之命与同邑布衣王道亮之次女成婚。同年8月,严复的父亲严振先病故,家道中落。严复一家生活难以为继,无力为他续聘塾师,被迫搬回阳崎乡下,由其母亲和妻子做女红艰难度日。幼年失怙的辛酸苦痛,让严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

前言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  当然,和各国各种不同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对;一知半解、信口开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对。郑重而严肃的态度应该是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继往开来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的。继往是为了开来,开来不能离开继往。民族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的。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继往开来迈向四化的关键时刻。继往就是继民族优秀传统之往,开来就是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系统研究,实现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继往开来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这是中国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学术界、理论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但面对这一时间上长达五千年,内容上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思想文化,将从何着手呢?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是很有远见而又切合实际的英明建议。从孔子到孙中山这两干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丰富的时期,如果总结了这段历史,也就基本上总结了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基本上不等于全部。孔子以前和孙中山以后的情况,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认为首先最好是在时间上从孑L子开始到孙中山为止,方法上采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形式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开端。这就是从这段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一般为一人一传,少数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传),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上引建议后,半个世纪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已从各个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对全面完成这个任务来说还远远不够,还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努力。作为“抛砖引玉”,本《丛书》只是这个继续努力所应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丛书》凡二百部,约四千万言,自1990年开始陆续出版,争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齐。  《丛书》所以用“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而历史事实也反复证明,凡是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和学科中取得成就者,大多是那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和掌握了该领域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敏锐思想的人。他们取得成就的大小,取决于思想上认识和反映这些规律的程度如何。思想并非先验之物,它所以能反映和掌握这些规律,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借鉴和继承。思想一旦形成,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实践起决定性指导作用。韩愈说的“行成于思,毁于随”,列宁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些话,虽所处时代和所持立场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也不同,但就认识论中思与行、理论(思想的高度概括)与实践的关系而言,确有相通之处,即都强调思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以“中国思想家评传”命名,就是力图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从思想角度去评述历史人物,以便对每个传主在他所处时代的具体情况下,如何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克服困难,旋展才华,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从思想深处洞察其底蕴。历史上各个时代富有思想因而能在有关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直接阐述自己思想观点的论著虽亦不少,但大量的则是其思想既来自实践(包括对前人、他人实践经验的吸取)、又渗透在自己创造性实践之中,集中凝聚在他自己的业绩和事功上,而没有留下论著。另一些人却只留下著作而无其他功绩,对这些人来说,他那些有价值的著作就理所当然地是他的伟大业绩和事功。如果论述一个人的思想而不联系他的业绩(包括著作),必将流于空洞的抽象;同样,如果只讲一个人的具体业绩而不结合他的思想活动,又必将成为现象的罗列。评价思想和评价业绩,两者不应偏废。而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深化的思想活力则是经常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强调这个因素,引起人们的正视和反思,正是我们的主旨和目的。当然,思想和思想家,思想家和实践家,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忽视这一点是不对的。《丛书》的重点则是放在两者的联系和结合上。至于如何使两者很好联系和结合而又着意于剖析其思想活力,各占多少篇幅或以何种方式表达,则自当由作者根据传主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作出妥善安排。  自从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全人类解放和发展有了划时代的明确方向,学术研究也有了更严密的科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这一科学方法,在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联系到《丛书》的撰著时,我认为下列几点应特别引起重视。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贯串在马克思实际活动和理论研究中的主线,离开了它也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切实掌握了客观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前者为“实事”,后者为“求是”,二者相结合,就叫实事求是。事不实则非夸即诬。为了弄清情况,就必须对情况的本质与现象、整体与局部、真与伪、精与粗,作出区别、梳理和取舍,这样才能掌握情况的实质,达到“实事”的要求;然后进一步加以分析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真相而非主观臆测的假象,并验证其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和人类历史前进方向,是否反映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达到“求是”的要求。实事求是是治学的基本功夫,是对每个传主的功、过、是、非作出公正评价的必要前提。不论古今中外,对历史人物过高或过低的不公正评价,大都由于未能认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缘故。  二、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批判的学说,而批判是为了继承、发展和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既要继承发扬传主业绩和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批判清除其消极因素。凡传主业绩和思想中体现了诸如爱国主义、民主意识、科学见解、艺术创造和艰苦奋斗、克己奉公、追求真理的精神,即在符合历史前进要求的“立德”、“立功”、“立言”诸方面有显著成就等积极因素者,必须满腔热情地加以继承和弘扬,并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使之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凡反映有诸如封建迷信、专制独裁、愚昧落后、丧失民族尊严和违背科学进步等消极因素者,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清除其一定程度上至今尚起作用的消极影响,而消极因素经过彻底批判后可转化为有益的教训;凡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混者,更当加以认真清理和扬弃,既发扬其积极因素又摒弃其消极因素。我们力求一点一滴、切实认真地探索各个传主思想和业绩中珍贵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从事的继往开来伟大历史工程的组成部分。  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是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术繁荣的正确原则和巨大动力。前者强调一个“齐”字,后者强调一个“争”字,是表示学术上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两种不同状态;前者突出的是统一与和谐,后者突出的是区别与争论;两种状态又统一于不断地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转化的持续发展提高过程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体现在撰著评传时,应从“齐放”和“争鸣”出发,综合中外各个时期对有关传主的不同评价,吸取符合客观存在的对的东西,摒弃其违反客观存在的不实的东西,然后创造性地提出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赶前人或超前人的一家之言。同时,对整个《丛书》而言,也有个共性、个性又统一又区别的问题。这就是一方面作者应把“实事求是”、“批判遗产方面,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伟大事业中,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以一颗耄耋童心,默默地祝愿这一由一批老中青优秀学者经长年累月紧张思维劳动而作出的集体性学术成果能发出无私的熠熠之光,紧紧伴照着全民族、全人类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幸福的明天!  热诚欢迎国内外同仁和各界人士不吝赐教,以匡不逮。是为序。  匡亚明  1990年10月7日

内容概要

皮后锋,男,1966年11月生,湖北省江陵县人。副研究员。1987年6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分配至湖北省江陵县岑河中学任教。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分配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工作。
近年主要参与区域现代化研究和社会调查。先后独立承担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文化大省及江苏省小康及现代化进展评估等调研课题;参与南京市小城镇发展战略、沿海省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等课题研究;参与撰写《江苏省志·乡镇工业志》,获江苏省地方志评比特等奖。
共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00年底,曾赴日本参观考察。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导言第一章 时代与生平一、启蒙教育二、海军生涯三、投身维新运动四、辗转南北五、对抵制美货的异见六、践行教育救国七、参与南北和谈八、执掌北京大学九、卷入洪宪帝制十、衰病辞世第二章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严复的维新变法思想一、比较中西社会差异二、教育救国的应变方略三、教育救国论的历史影响第三章 君宪救国论的持重与迷失——严复的政治主张一、抨击专制政治二、鼓吹君主立宪三、反对革命共和第四章 “溶智慧、练体力、厉德行”——严复的教育思想一、构建现代教育目标二、德育论三、智育论四、美术教育论五、实业教育论第五章 “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严复的文化观一、以人为本,超越体用二、审同析异,取精用宏三、因时权变,执两用中第六章 情感与理智的困惑——严复的教案观一、翻译《支那教案论》二、重视基督教的教化功能三、剖析教案的原因与后果四、弭平教案的标本之策第七章 救亡警钟:《天演论》(上)——严译《天演论》的独创性一、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二、《天演论》的主要内容三、《天演论》的独创性第八章 救亡警钟:《天演论》(下)——严译《天演论》的传播与冲击一、《天演论》的传播与主要版本二、进化论成为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进化论成为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原动力四、《天演论》与近代中国学术第九章 富国阜民之术——严译《原富》研究一、《原富》的翻译与修改二、《原富》与《国富论》的差异三、《原富》案语的性质与内容四、《原富》的传播与影响第十章 治平之基——严译《群学肄言》研究一、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研究》二、《群学肄言》的翻译与特点三、《群学肄言》的传播与影响第十一章 自由精义——严复对西方自由主义的传播与会通一、《群己权界论》与《政治讲义》二、自由的内涵与类别三、国权民权特操絮矩四、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第十二章 译界泰斗——严复与西学东渐一、译事楷模:“信、达、雅”二、“近世西学第一人”三、严译特色与价值附录主要参考书目索引人名索引词语索引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简要评述了严复译书启蒙、教育救国的一生,对其参与南北和谈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作出了新的解释与评价。同时重点讨论了严复的维新变法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思想、教案观及文化观,多维度地探寻其心路历程与思想底蕴,检讨其眼光心计的高远深邃与毁誉得失。并通过对《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的实证性研究,揭示出严译名著的特色与价值,以及严复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图书封面


 严复评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资料引述丰富,分析得也有条理。
  •     严复专家皮后锋写的评传,笔力遒劲,还原晚清一代有识之士严复的先驱色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