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韩愈

出版社:广东人民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218056265
作者:洪流
页数:110页

章节摘录

一、生平业绩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韩愈的家世,算是书香门第,仕宦世家,属仕的中下阶层。祖父韩教素,曾任朝散大夫,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府长史。父亲韩仲卿,做过潞州铜鞔(今山西省沁县)县尉,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县令兼摄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县令,鄱阳(今属江西省)县令和秘书郎。韩仲卿贤明能干,有政绩,他从武昌令调任鄱阳令时,当地父老为他刻石颂德:“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居未二载,户口三倍……官绝请托之求,吏无丝毫之犯……去若始至,人多怀恩。”韩仲卿对文学也有相当修养,曾编纂三国文学家曹植文集,并为之作序。二叔父韩少卿,曾任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县丞。三叔父韩云卿,做过监察御史,礼部郎中,是个有名的文章家。李白赞他“文章冠世”。许多人要为先人立碑铭墓志,都请他撰写。韩愈也很钦慕这位三叔父的文才。四叔父韩绅卿,做过扬州录事参军,泾阳(今陕西省三原南)县令。韩愈称这位四叔父“文而能官”。韩愈有两兄弟,长兄韩会,次兄韩介,韩愈最小。唐代宗大历三年(768),韩愈出生。一个多月后母亲不幸去世;第三年,父亲也去世了。于是,韩愈成为一个失去父母之爱的孤儿。次兄韩介又早逝,所以抚养他的责任,便落到长兄韩会和嫂嫂身上。韩愈自幼就很聪明,7岁开始读书,能“日记千百言”,13岁学会写文章,“言出成文”。他认真阅读百家学说,尤其是对孑L子、孟轲、司马迁、扬雄等人的著作更感兴趣。他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儒家的经典著作。通过学习研究,使他感到:儒家学说是治理国家社会的灵丹妙药。这也为他后来主张复兴儒学奠定了思想基础。韩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少负大志,欲干大事,正如他自己说的:年十八九,壮志起胸中”,“念早始读书,志欲干霸王”。尽管他有雄心壮志,但仕途却十分坎坷。贞元二年(786)19岁,韩愈开始参加进士考试,接连三次,都“名落孙山”。一直到贞元八年(792)25岁,第4次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得到主考官陆贽的助手梁肃的推荐,才中了进士。按唐代制度,进士只是个学位,不是官职,要做官,还必须经过吏部博学鸿词试,取上才能授予职位。韩愈进而参加博学鸿词试,又是不尽如人意,一连三次,都没能得取。这使韩愈“蹉跎颜遂低,摧折气愈下”。此时,他对考试制度很不满,认为这是“有司好恶出于其心”,即由主考官随心所欲,任意取舍。在十分失意的境况下,他只好另辟蹊径,寻找出路。他采用“投文于公卿间”,来个“毛遂自荐”,请求达官贵人的提携。他先写好文章作为荐见礼物,然后登门求见公卿豪门,恳请介绍职位,结果也没能奏效。他又上书京西节度使邢君牙,还先后三次上书赵憬、贾耽和卢迈三位宰相,诚恳地表达他愿意为国家效劳的决心,只望求得一个职位,以便协助治理天下。尽管韩愈花尽笔墨唇舌,旁征博引,精深论述,甚至说到他因为没有职业,生活已经到了“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凄惨境地。然而这些上书都如石沉大海,全无示复。这使韩愈心灰意冷,沮丧异常。气愤之下,他卷起铺盖,怏怏然离开京城长安,回河阳老家去。就在京城长安出潼关的路上,遇到有人向皇帝进贡两只小鸟,沿途大呼:是进贡皇上的,快避开!快避开!”路人都回避两旁,不敢正目直视。这使韩愈感触很深,于是作《感二鸟赋(并序)》,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赋中说: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不被推荐录用,而两只小鸟仅仅由于羽毛美丽而得到采擢荐进,荣耀至此,人不如鸟,怎不令人痛心!他愤怒地写道: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意思是,行到好运气、碰上好机遇的人,做点小事也能发达;没有好运气、逢不到机遇的人,虽有高深的知识和才能,也不能得到录用。他回到河阳老家,一直呆到贞元十二年(796)29岁,好不容易才得到朋友的推荐,在军队里头谋得一个小小的职位——观察推官(掌管勘问刑狱工作)。韩愈进入仕途之后,道路也不平坦,有升有降,有荣有辱,曾四次蒙冤遭贬。从观察推官做到国子监博士(教授)、监察御史、阳山县令、江陵府法曹参军,又回国子监任博士、都官员外郎、河南县令、尚书职方员外郎,第三次再回国子监任博士、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评定礼乐使副使、潮州刺史和袁州刺史等职务,最高职位做到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侍郎(侍郎相当于现今中央副部长级官员)和国子祭酒(国立大学校长),还担任过短时间的京兆尹(首都行政长官)兼御史大夫,算是位尊职重了。韩愈一生的建树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上维护王权和国家统一,军事上力主出兵平息藩镇之乱和教育上教书育人的贡献之外,尤为杰出的,是他对复兴儒学和倡导古文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先说复兴儒学。唐代经过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以后,不仅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也使唐王朝几乎覆灭,表现在政治腐败,经济凋敝,道丧文衰。韩愈总结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认为要拯救这个危难的社会,非儒道莫属。于是他下决心恢复儒家道统。他写了《原道》这篇重要论著,就是高举儒学复兴运动的宣言书。在这篇文章中,韩愈设计了一个儒家道统模式的社会结构。他明确表态要继承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历代圣贤君主的道统和做孔子、孟轲之后儒家学说的继承人。他说:这些圣贤君主的道统和孔、孟的儒家学说能由我来继承,“虽灭死万万无恨”。后来的实践证明,韩愈确实做到了儒家道统继承人的工作,成为中唐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为了复儒,就必须排除“异端”,以扫除障碍。当时最大的异端是“释老之害”,即佛教和道教的“危害”。所以韩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替儒排佛”。虽然他反佛的行动在当时未能很快取得成效,但他反佛的理论却给后代留下深远的影响。韩愈去世21年后的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搞起一个很大的灭佛运动,给佛教极其严重的打击。韩愈反佛的理论,还“有开宋明理学之功”。再说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文体革新运动,即提倡写散文。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盛行骈俪文(即骈体文),这种文体后来发展到过分讲究对偶和声律,讲求形式美观,诵读悦耳,而忽略内容的准确表达,使人们不能自如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见解。因此,在韩愈之前,有识之士就提出文体应该进行改革。但是这些先驱者们由于片面强调宗经,没能给文体改革指出正确的途径;虽然他们重视“道”,但没能把解决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道”的主要内容;还由于这些先驱者们的理论宣传和自己的创作实践,没有很好结合起来,虽然他们反对写骈体文,但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却未能彻底摆脱骈文家的积习,如刘知几、王勃、杨炯等人虽有改革文弊的主张,但他们的作品还是用骈体文写的。到了韩愈这一代,为了复兴儒学的需要,他把文学附于儒学,提出“复古”、“明道”的主张,以“修辞明道”作为古文(即散文)运动的纲领。因此,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既能形象地反映现实,也显得生动活泼,文采鲜明,有艺术魅力,得到人们的喜爱。韩愈高举“文以明道”的旗帜,他不顾世人的讥笑,一方面坚持带头写古文,给有志于古文者做出榜样;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张扬他反对时尚的骈体文,带头进行文风改革;他还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如柳宗元、刘禹锡、李翱、皇甫浞、张籍、李观、李汉、孟郊等名作家,共同努力,古文运动终于形成规模,并取得成功。韩愈留给后代的700多篇诗文论著,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璀璨瑰宝,至今千余年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前言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补充和延伸。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一、生平业绩二、随兄韶州三、被贬阳山四、慕名趋奔五、重要论著六、贤令遗迹七、谏迎佛骨八、斥逐潮州九、为民解困十、启迪文化十一、儒释交友十二、潮人景仰十三、离潮去袁十四、文物胜迹

编辑推荐

《韩愈(南粤先贤)》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韩愈(南粤先贤)》为该书系之一。《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是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的一套全面介绍岭南文化的知识性丛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一套普及性的读物。“书系”于2004年8月间启动,已出版的有22本,现再出版5本。出版后,专家充分肯定,读者好评如潮。这套“书系”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广泛;二、介绍系统;三、通俗易懂。

图书封面


 韩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