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李鸿章传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010041384
作者:苑书义
页数:549页

内容概要

  苑书义,男,汉族,1929年9月生 ,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195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生班毕业后, 分配至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执教。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苑书义教授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他自觉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近代历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至今业已发表有见地的学术论文 70余篇,其中大多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或入载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论文集,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或被《中国历史学年鉴》等业内书刊介绍观点,有着较大社会反响。其个人的论文选集《中国近代史论稿》,35万余字,1988 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载文称誉为“善触‘热点’、勇爆‘冷门’、敢于驳陈说、立己见”之作,该书荣获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续编《中国近代化历程研究》,近33万字,2001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也受到学术界关注。除此之外,还出版有独撰和主编的学术著作10余部。他自己历经八载,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写成的《李鸿章传》,32万字,于199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受到学界重视,人民出版社与河北师范学院曾为该书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在更广的范围引起反响和赢得赞誉,被业内人士认为“确实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力作”,荣获河北省教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版发行二万八千册,2004年出版了修订本40万字,发行一万册。他主持编著的三卷本凡140余万字的《中国近代史新编》于1981、1986、1988年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载文评价该书 “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分量最大的一部中国近代史专著”,以“驳陈说 , 立己见”,“探赜索引,分析深入”见长,其修订本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主持撰写的《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是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44万余字的专著,于199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河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则是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 ,46 万字,200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载文评价该书“史料翔实”,“勇于创新”,“恪守规范”。该书荣获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等奖。他所主编的《张之洞全集》,凡12册,近800万字,1998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荣获河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主编的省长特批项目、省重点规划项目《河北经济史》5卷本220万字,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和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引言  一,“读书但愿登科第”  二,“以儒生而起家军旅”  三,“自强”与“剿捻”  四,“疆臣之首”  五,“富强相因”  等等

编辑推荐

  《李鸿章传(修订本)》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受到学界重视,人民出版社与河北师范学院曾为该书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在更广的范围引起反响和赢得赞誉,被业内人士认为“确实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力作”,荣获河北省教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版发行二万八千册,2004年出版了修订本40万字,发行一万册。他主持编著的三卷本凡140余万字的《中国近代史新编》于1981、1986、1988年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载文评价该书 “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分量最大的一部中国近代史专著”,以“驳陈说 , 立己见”,“探赜索引,分析深入”见长,其修订本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鸿章传》(修订本)介绍这位生前生后毁誉参半的人物,通过记述其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半个多世纪,“坐镇北洋”、“汉臣中权势最巨”的生平,也透视了晚清政局与社会演变。

图书封面


 李鸿章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0石达开在皖北改守为攻,派兵进取集贤关、桐城, 清兵勇望风而溃。是时吕  贤基驻守舒城,“身旁无一兵”②,成了光杆司令。据说李鸿章曾经赶来与吕贤基“议守御”,及至太平军兵临城下,他便立即抛下主帅骑马逃之夭夭了。 —— 李鸿章传0安徽反清形势高涨,捻军和太平军遥相呼应。二是历任安徽巡抚和统兵将帅多为庸庸 者流,使李鸿章得不到有力扶持和启迪,“茫无指归”,并饱尝了封建官场中互相倾轧之苦;三是李鸿章儒生从戎,既缺少军事知识和实战经验,“好 猛进”、“浪战”;又赤手空拳,“未辖一兵,未携一钱 —— 李鸿章传0但又想留下鲍超所部对抗太平军。他召集文武参佐讨论对策,要 求每人提出一种方案,结果多数人主张派兵人卫,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说  “夷氛已迫,人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而“楚 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失,切宜慎重”,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 —— 李鸿章传0李鸿章此时此地惜故他往,使曾国藩极为恼怒,并得出了“此君难与共患难”   ④的结论。胡林翼写信劝说曾国藩:“李某终有以自见,不若引之前进,犹足 以张吾军。”⑤曾国藩经过冷静思考,认为胡林翼的看法很有道理,便于 1861 年 —— 李鸿章传01610210 两。 从这份用款清单可以清楚看出:李氏为了“自强”,“练军练器”。且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购买西方军火上(仅此一项,即占总支出的百  分之五十六)。他虽然也设局仿制西方军火,但设局仿制费用只占总支出的 百分之十一 —— 李鸿章传0李鸿章看到华尔“固是壮士战将,然用之之人其心乃不可测。”吴煦、杨坊“挟华自重,欲其取功名以震耀中外,以形宫军之短。”为剥夺吴、杨兵权、置常胜军于自己节制之下,李鸿章不能不“全神笼络”之。李看到华尔常胜军形式上虽属“华夷两商自行经理”性质,但其背后却站着英、法等列强 —— 李鸿章传0仅在城内双塔寺庭院就杀害太平军3 万人。有些外国人在惨案发生后 20 天,还“见到庭院地上浸透人的鲜血!“抛满尸体的河道仍旧水带红色”,并“因亲眼目睹了人类屠杀的可怕证据 而感到不寒而慄”。对于苏州杀降事件,清廷认为李鸿章“所办并无不合”,“甚为允协” —— 李鸿章传0所谓“霸术治民”,就是在政治上对人民实行专政。 李鸿章在所谓“用沪平吴”时,认为常胜军“往往破贼而不能多杀贼,  故须我军偕作以辅其力所不逮也。”③淮军侵入太仓后,“为了搜罗人头,屠  杀了几万和平居民”,并对太平军俘虏施以“最精细的残忍酷刑” —— 李鸿章传0李鸿章在调兵的同时,还以后路筹饷自任。自 1865 年 6 月起至1867 年1月止,督军剿捻的曾国藩实收饷银11069802两,报请核销总数则11026452 两,结余 43350两。这笔巨款主要是由李鸿章负责在江苏筹集的。当时兵饷 “根本在吴”,而厘金为其大宗 —— 李鸿章传0李鸿章对待奕,暗中贬之为“庸鄙无远识”,明里却邀宠以借重之, 因而密切地注视着奕的宦海浮沉。奕支持慈禧垂帘听政,慈禧则授权奕  主持中枢。一个外国人描写当时的局势是两个当权者,“在谨慎地互相监 督着。” —— 李鸿章传0李鸿章等认为,“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特以彼此文义扞格不通,故虽日习其器,究不明夫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而要  弄清其“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就必须翻译西方有关工业制造和与之相关联的实用学科的著作。因此,他们断言“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 李鸿章传0李鸿章苦心经营的胶莱防线告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山东巡抚丁宝桢不愿其辖境变为战场,对李鸿章 的方案虚应故事,甚至蓄意破坏。开始,李鸿章调鲁军 31 营布防胶莱河,丁宝桢只答应给 11 营;李鸿章意在严防胶莱河西岸,而丁宝桢却率军深入胶东 蓄意驱捻出鲁;同时丁宝 —— 李鸿章传0当时驻在山东济宁的李鸿章,遇到两个棘手问题,一是淮军将领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刘秉璋等纷纷求退,“聚讼不休”,使李鸿章徒呼“奈何”   而无法遵旨北援,因此受到清廷拔去双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革去骑都尉世 职的处分;二是与左宗棠积不相能,此次受罚不啻火上浇油。 —— 李鸿章传0“皆鲠直敢言,雅负时望,然阅历太少,自命太高。局外执人长短,与局中任事者不同,恐鹜虚名而鲜实际”②。他既深恶“清议”,  又“忧谗畏讥”,因而不惜以利禄笼络清流魁首,尤其注意结纳张佩纶、吴 大澂 —— 李鸿章传080 年代,李自豪地声称津局为“洋军火之总卜汇”。据不完全统计,沪、宁、津三局从创办到 1894年,消耗资金2454 万两,占清政府投入近代军工企业经费总数 5 千万两左右的一半。随着时光的流逝,沪、宁、津三局内部,封建的管理制度同先进的技术 设备的矛盾日趋激化 —— 李鸿章传0他既派人购器设局,自行制造,以敌洋产;又主张“必须华商资本方准领照购机,择地开办”,“如果洋商贩运  轧花、纺纱、织布及棉子榨油机器进口自行制造”,必须“查明禁止”,“自 保利权,断不容外人稍生觊觎”④。事实上,李鸿章为“求富”而“争利” —— 李鸿章传0李鸿章创设的官督商办企业内部官权侵害商利,压抑了民族资本的生机。掌握用人、理财和业务经营大权的“官”,通过贪污盗窃、挪用资金联  锁投资、廉价收购股票等各种方式侵吞私人资本,聚集官僚资本。盛宣怀就 是这类“官”的典型。他由一个“空心大老”而攀附权贵 —— 李鸿章传0有二号马力五百匹,配炮二十六尊,与外国大兵船相等。其余各船,皆仅与 外国小兵船根拨相等,然已费银数百万有奇,物料匠工多自外洋购致,是以  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 而中国船厂仍量加开拓,以备修船地步。” —— 李鸿章传0赫德经手购买的 8 艘蚊炮船,根本不是什么“战守利器”。1879 年李鸿章开始认 识到蚊船炮重船小,行驶迟缓,只能在海口及沿岸浅水处驰逐,若持为洋面  制敌之具,未必确有把握。翌年,李鸿章在与路过天津的刘坤一论及蚊船时, “闭目摇头,似有悔意”。 —— 李鸿章传0北风甚劲,海涛汹涌,船行平稳如常,略无颠簸。” 往返大沽、旅顺一次,核计水程,“与原订合同里数不甚差谬。而三船经过  印度洋面,风浪险恶,轮轴屡经挫损,尚就照常迅驶,则其机器之精坚可知。” 因而他得意地声称:“中国自创办师船以来,实惟此为攻坚御敌之利器。 —— 李鸿章传0时人却忽略了威海卫后路空虚而无保障的一面。更有甚者,当时中国“沿 海沿江各炮台,向为陆军所管辖”,由于畛域攸分,海陆军难于协同作战,极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尽管如此。经过李鸿章的苦心营建,旅顺口和威海卫相继成为北洋海军基地,两地遥遥对峙,实为渤海之锁钥,天津之门户。 —— 李鸿章传0他最为担忧的是,“限于财力”,不能增添、更新船炮,无法与外国抗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发出了北洋只有半支海军的感叹:“北洋全 系海面,海军规模虽云粗具,而就现有船舰而论,拟之西国全军之式,亦仅可云半支。若论扩充,密察目前情形,恐亦非十年内所能办到 —— 李鸿章传0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鉴于外洋船炮日新月异,中国船炮日趋老化,因而 提出两个补救方案:一是请将北洋海军舰船大修一遍,更换锅炉,分10 年完 工,每年需银15 万两;二是在“定远”、“镇远”、“济远”、“来远”、“经远”等军舰上,添购克虏伯新式 12 生特快炮 21 尊 —— 李鸿章传0日本明治 政府完成 10 年扩军计划的上一年!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对照!慈禧到底挪用了多少海军经费?据近人估计,总数约为 1200 多万两至  1400 万两(可能还要大一些,但不会达到 2—3 千万两)。 北洋海军的致命弱点,还在于选将不当。李鸿章“任人唯亲 —— 李鸿章传01871 年的中日条规和通商章程,取消其中关于禁止日商深人中国内地的规定,并给予日本在中国享受片面最惠国的待遇。清廷陷于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的窘境,深恐俄日联合,“日为俄用”,企图对日妥协,“联日拒 俄”。清廷对待俄国的态度则日趋强硬,饬令曾纪泽争取收回伊犁全境 —— 李鸿章传0他表示倘若日本胆敢“藐视中国”,中国就不妨“撤防俄之劲旅,分军三道,载以轮舶,直 趋长崎、横滨、神户三口”,“制其死命,或封琉球,或重议约章,皆惟我所欲为矣。”如果日本徘徊审顾,不敢挑起衅端,中国当“蓄锐扬威,待时而动,一面整理水师,购办船械,声威既壮,敌胆自寒。 —— 李鸿章传0他朦胧地意识到资本主义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是难以  抗拒的,惟有因势利导,才能防患于未然。他既看到日本勾结英、法、美或俄国侵略朝鲜,使朝鲜“势成孤注”的可怕前景;又看到欧美各国同日本争  夺朝鲜的现实,企图劝导朝鲜与英、美、法立约通商 —— 李鸿章传0李鸿章对伊藤有所认识,并进而指出防日之必要。他 致函总理衙门说:该使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摹仿,实有治国之才,专注意于通商、睦邻、 富民、强兵诸政,不欲轻言战事,并吞小邦, 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 —— 李鸿章传0李鸿章深信俄国将能“压服”日本,军机大臣们也“喜压服 说”。其实,俄国并不愿用强力干涉朝鲜问题,担心援助中国会把日本驱向英 国怀抱。7 月 9 日喀西尼派人通知李鸿章:俄国只能以友谊力劝日本撤兵,  未便用武力强制,至于朝鲜内政应改革与否,俄国不便与闻。 —— 李鸿章传0山东半岛、力图摧毁北洋海军基地、动摇渤海两翼钥形屏障之后,清政府也 没有相应的变动防御重点,仍然坚持重沈阳、京畿而轻视辽东、山东半岛的  作法,致使清军兵力布署出现了反常现象:敌锋未及的沈阳、京畿地区大军 云集,游移于战场之外,而敌人主攻的地区兵力严重不足 —— 李鸿章传0一个要“先发制人”,一个坚持“株守以待”。光绪“屡促进剿,而李鸿章总以兵力不敷为言”,致使日本得以乘 机加紧备战,“密为布置, 修治台垒,造置铁路,守御益固,攻取益难。”李鸿章坚持“株守以待”的消极防御方针,使清军失掉了主动出击的有利时 机, 导致平壤战役的失败。 —— 李鸿章传0英国人格伦指出:“中国于开战之初,已不以海军争夺制海权,徒造屈服失败之因,自身承诺将战地置于中国沿岸,岂不怪哉!”①   光绪与李鸿章之间的分歧,则在于是否“相机迎击,以期力挫敌锋”。黄海战后,由于李鸿章处处迁就丁汝昌,致使这种分歧更加突出 —— 李鸿章传0同时枢臣奕等公奏慈禧说:日本重在割地,“若驳斥不 允,则都城之危,即在指顾。以今日情势而论,宗社为重,边徼为轻,利害  相悬,无烦数计。”②由此可见,清廷在自身统治与民族利益发生矛盾时,不 惜出卖民族主权以维护其反动统治。所谓“宗社为重,边徼为轻” —— 李鸿章传0可悲的是,李鸿章虽然看出自己受伤后日本“上下  礼谊周至,不过敷衍外面”,但他本人和清廷却都没有利用这次事件压制日 本争取外援的想法和行动,仍然把索取媾和条款放在首位。清廷天真地以为日本“似尚有抱歉之意”。 —— 李鸿章传0李鸿章在慈禧准备并发动政变时,既“未预机要”,又设法关照“新党”。听说直隶八股士人阴谋刺杀康有为,李鸿章的亲信幕僚于式枚就劝康有为“养  壮上,住深室,简出游以避之”。康有为奉命出京,李鸿章“则遣人慰行”。 —— 李鸿章传0“列强将会选择谁?”他推测列强将选择“一个汉族人”。 在这里,李鸿章暗示,如果列强决定用一个汉族统治者来代替满族统治者,  他本人是愿意的。卜力回答说,列强“大概会征询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 有力的人的意见,看怎样做最好。”李鸿章在透露了他的政治野心之后 —— 李鸿章传0五俄国就东北问题进行了单独会谈。俄军侵占东北后,俄国本想一举兼并而使之变为“黄俄罗斯”。但是,由于受到东北人民的坚决抵抗和害怕引起英、日等国的强烈反对,迫使俄国  决定在形式上暂时保留清朝地方政权,实际上则由俄国实行军事占领,作为公开兼并的第一步。 —— 李鸿章传0据说,李鸿章死前倦念危局,还老泪纵横地吟成一  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 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  闲看。”①忧思惶恐,悲凉凄怆,令人感叹! —— 李鸿章传0梁启超在获悉李鸿章死讯后,怀着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的复杂 心情,撰成一挽联云: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 李鸿章传
  •     虽然这是本意识形态时代的书,但是却是我迄今读到的最好的李传。鄙人手上目前有多本李鸿章的书,雷颐的《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本好书,让我能更深地体会曾文正所说李“与公牍最近”的含义,体会李鸿章为官为人的委婉曲折,但那不是传记。《李鸿章幕府》浪费了我十块银子,那个“抵制高价书”小组的人能不能也抵制一下这本书?当然按那个小组计算字数和书价比的方法,他们多数会喜欢这本书的。至于赵焰的《晚清有个李鸿章》立场鲜明,完全摒弃了标签式的意识形态,对李鸿章推崇备至,与本人的观点相对接近。但是,我实在无法从中读出历史,毋宁,那是一篇文学作品,因此后来看到赵焰由出了本《晚清有个曾国藩》,我只能绕道而行了。那本号称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李鸿章传》,是我新进购得的书中的一本,还来不及阅读。所以到目前为止,本人最推崇的“李传”还是这本苑书义的《李鸿章传》。如果剔除标签类的文字,这本书最忠于史料。而只有忠于史料,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当然,作为一部带足意识形态标签的书,说它不偏不倚有点令人发噱。
  •     关于李鸿章李鸿章少年有才不羁,年轻的时候组建淮军,参加镇压太平军,捻军,;曾任江苏巡抚,横征暴敛,不仅解决了淮军的军饷,还支援湘军大量的物资;在攻破苏州时曾说:“凡苏属口音者悉放归,南京以上者,不分良莠尽杀”,其残暴程度可见一斑;他对外却一再忍让,李鸿章从“天津”教案调和开始了自己的外交“忍和”策略,《马关条约》的签订导致其失去了政治上显赫的地位,其言:“敌焰方张,得我巨款及沿海富庶之地,如虎添翼,后患将不可知”;在败给八国联军之后,慈禧又将李鸿章请出台,签订了《辛丑条约》,李鸿章用自己多年在外交政治上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与各国领事周旋,可能除了他没有人能收拾这个烂摊子;作为一个戎马多年的人,他骨子里不可能全是委曲求全,事实也证明他的“忍和”策略是有一定道理的,多年的洋务运动经验,让他清楚的认识到敌我实力的悬殊,完全不可能赢,而战前和解和战败和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当然他也是慈溪滥用职权的帮手之一,慈溪挪用北洋水师的经费,他也有助推作用。历史书上只写了一半的东西历史书上写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却没有提咸丰扣留英法议和使节39人,并大肆折磨,圆明园正是扣留使节的地方之一; 1873年,慈溪决定重修圆明园,因为主持圆明园修缮的人员贪污,此事才作罢,最近在微博上看到,真正对圆明园造成毁灭的是文化大革命。一个贪得无厌的女人先是为了政权夺利联合奕等人,诛杀八位重臣,与慈安一起垂帘听政,后慈安死后一个人掌权,从此中国掌握在这个狭隘的女人手里;在民不聊生的年代,慈溪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奢侈,据估计为了修颐和园,共挪用北洋海军经费1200万两,1893年起,至少准备投资几百万两给自己办办60大寿,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花费巨资历经10余年从国外买来的铁舰全军覆没,这也意味着中国从此失去了海上战争的话语权,当然甲午战争的失利不能怪罪到慈禧一个人头上,洋务运动的不成熟,经济和科技的落后,人才的匮乏等等!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总算是给李鸿章翻案了!
  •     补记
  •     非常棒。值得读。值得推荐。书很不错,包装完好,装帧精美,质量有保证,拿在手里感觉很好,适合收藏。
  •     李鸿章的一生,办淮军起家,最后成为晚清重臣。
  •     守成之臣
  •     作者一直想夹杂自己的解读和意见,但写传记不是议论文,整体观感不佳。不过,对李鸿章的人生思索值得一读。
  •     观点太“正”,非常主旋律,以至于都产生真实性的怀疑了。反正值得参考。
  •     挺详实,和梁任公的对照起来很有意思。排除意识形态。
  •     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劲,梁的白话文怎么这么好。。。等快看完了才想到自己原来看错了,不是梁写的。。。。
  •     落日孤臣
  •     说观点太正的完全没看懂,绝然是意识形态为表层,底下满满的同情。就凭这考据引用的资料,真实性肯定比梁的好。
  •     史料丰富,分析缜密,除些微意识形态观点外,已堪称上佳学术专著。
  •     可与粱记参读,启发不相上下。
  •     其实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李鸿章传记了,其他的都不算客观,尽管本书的年代显得作者比较意识形态一点
  •     行文较为晦涩,读起来颇费劲。
  •     史料详实,内容扎实,比较客观。意识形态部分只要自己斟酌即可。给五星只为私心。
  •     比梁启超的那本强多了。
  •     抛开书中带有意识形态的评论,此书是本史料扎实的好书。回顾了李鸿章的一生所为,除了李赴日进行马关谈判等没有涉及。
  •     比较公正,并引据大量李鸿章的书信,能较客观的陈述历史事实。
  •     很用心爬梳史料,只是意识形态色彩还是太浓,把那些“地主阶级”之类的话语删掉,丝毫不会影响书的价值,而读者会容易接受一些。
  •     李鸿章传(修订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