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领袖首脑 >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01182312
作者:余玮 吴志菲
页数:250页

章节摘录

60次、50次、30次……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心跳逐渐停歇。最终,这位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60多个春秋的伟人带着全国人民的敬仰离去了。4月初,全国许多城市的群众利用清明节祭祖习俗,冲破“四人帮”的阻力,举行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北京群众自发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集会,纪念周总理,痛斥“四人帮”。4月4日,、这一活动达到了高潮。当天晚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等人把天安门广场的事态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决定清理广场上的花圈、标语。4月5日,愤怒的群众与部分民兵、警察发生了冲突。晚上,一些群众遭到了驱赶、殴打和逮捕。这年7月6日,朱德逝世。同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9月9日,改变了中国、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那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迫不及待地要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盗用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名义,要求全国各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他们请示报告,妄图由他们指挥全国。他们拍照准备上台用的“标准像”,唆使一些人写“效忠信”,四处游说,制造谣言,攻击邓小平,反对华国锋和党中央。

内容概要

余玮,红墙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高端专访媒体人。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知情者细说毛泽东》《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敦厚朱德》《平民邓小平》《传奇陈云》等。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中国高端访问》《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作家访谈》等畅销图书;有作品入选“年度优秀中国传记文学作品”与“中直机关青年最喜爱的一本书”、“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书籍目录

第—章 历史拐点是附和还是反对“两个凡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也事关邓小平的政治命运。粉碎“四人帮”9个月之后,邓小平艰难复出,“轻松亮相”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现场一位普通教师的手,首先牵动历史的帷幕;“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打响真理标准讨论的第一枪。“凡是派”震怒发难,大讨论险象环生,危难之时邓小平拍案而起陈云的率先“一炮”,改变了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思想与会议进程。闭幕式后会议仍在进行,新时期“遵义会议”的“主题报告”提前宣读拨乱是为了反正,把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面对世界著名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既反右又反“左”的邓小平声称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第二章 杀出血路一间小茅屋签订生死契约的18位社员,扛起了中国改革的第一面大旗,引发了农村又一次包围城市的大变革。总设计师一分钟的沉默之后,勾画出“小康中国”的概况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力主杀开一条血路为打开国门“练兵”。5年后,特区最尊贵的客人发现,这里开始创造的是一个新的奇迹第三章 铁血长城一个普通院落的院门准时敞开,一辆“辰5”字号车牌的黑色高级轿车正点驶入……沙场点兵。看到军姿雄壮的阅兵式,邓小平笑了声音此起彼落,由一个方阵到另一个方阵。看到这支经过战火的洗礼、动乱的冲击而又重新迈开大步前进的英勇顽强的军队时,他满意地点头微笑“我说国庆、有个缺陷,就是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犹如平地惊雷的战略决策已在他心中酝酿成熟——裁军百万以“消肿”,锻造雄师劲旅第四章 伟大构想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关握手言和,中苏对峙终归解冻。“世界公民”邓小平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在邓小平的胸怀里,香港问题被摆在了一个绝妙的位置。经过一番思量,英国外交部最终确定由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来担负投石问路的任务锋芒毕露的“铁娘子”在会谈中碰上硬钉子,以致神情恍惚而在大会堂门外摔了一跤。邓小平很清楚地读出了对手立场的微妙变化,适时地给英方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曾路过、曾停留并亲手描绘香港回归蓝图的邓小平,在香港回归的4个多月前离开了自己所眷恋的世界,再也不能重新踏上这片已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热土第五章 政治嘱托“为什么退下来?因为中国现在很稳定。退就要真的退,百分之百地退下来。”这是邓小平的“战略安排”。临别时,江泽民与邓小平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边眺望上海中心城区的市貌,一边嘱托身旁的朱镕基:“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作为一个战略家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出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优势车轮滚滚。专列上的主人公,是共和国一位并不普通的普通公民。车至武昌,他有话要讲,言简意赅。车到长沙,那严肃的眼光隐含着一丝微笑。车抵深圳,老人毫无倦意:“想到处去看看。”谈笑风生,有时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引得大家发出一阵阵笑声。得知有的竹子是悄悄从成都“弄”来的,他开玩笑说:“这也属知识产权问题啊,我是四川人,要你们赔偿啊。”一路风尘仆仆,处处妙语连珠,使神州大地上又一次春潮涌动。群众踮起脚尖欢呼着……一篇文章一炮打响,曾名不见经传的陈锡添因此一跃成为中国新闻界名人他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取消中顾委。他说:“大会开得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望着年富力强的党中央书记江泽民,88岁的邓小平高兴地笑了第六章 桑榆暮景沉默而且幽默的邓小平,个性中却有着矛盾的和谐。“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这位乐山而且乐水的“高级桥牌迷”,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铁杆球迷”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严格按自定的作息制度运行。喝酒可以说是邓小平的一种嗜好,但他从不贪杯。这位中国的“头号烟民”说戒就戒,放下就没有再抽邓家这个大家庭里,老爷子是家庭的核心,背后的“秘书”则是家庭的中心。和孩子们在一起,邓小平总是无比开心。他平常说话不多,但跟小孩子可有话说了,逗呀、抱呀……爱穿“小鞋”的邓小平,对工作人员比较随和、关心,对下级他有着同志般的体贴与关照、朋友般的真诚与谅解。如果身边工作人员经济上有困难,他总是尽力给予帮助第七章 遗爱九州一代伟人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家人与中央高层对此高度保密,医疗专家全力挽救。奇迹到底没有出现,卓琳声声哭喊“老爷子”,可是他什么也听不见了噩耗随着电波传遍神州,中华儿女一片哀恸。这一刻,多少人的泪水打湿了衣襟,多少人的心灵被深深撼动。“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可是他老人家走了。”周南两度泪洒灵堂,马万祺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哀思绵绵绕宝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创造者走了,他的心愿变成了遗愿,他的遗愿正在一步步兑现安南久久凝视着小平的遗像,默默哀悼。不幸的消息牵动了世界的神经,华人华侨及各国政要、国际友人等纷纷表达缅怀之情,整个世界与中国同哀。胸前戴着自制的白花,举着连夜赶制的横幅,在早春的寒风中伫立。从五棵松到八宝山短短两公里的路程,沿途两侧站满了悲泣的人群,洒满动天撼地的痛惜之情“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与“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这两个心愿,成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遗愿。与邓小平相伴一生的卓琳替他兑现了这心中的梦想附: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但历史学家可以从中得到大量鲜为人知的可靠史料;这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对中国经济改革作了深刻的经济分析;这不是一部社会学著作,人们却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

邓小平最后一次是如何艰难复出的?“南巡”途中邓小平有哪些难忘的历史细节?邓小平两个成为遗愿的心愿最终实现了没有……日前,由新华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推出的《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生活与家庭的实情一一进行了披露。作为改革开放30年献礼书,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
两位作者余玮和吴志菲采访了大量有关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或知情人,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书中不少史实系首次披露。
此书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讲述了邓小平最后一次是如何艰难复出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是如何取得领导地位的、改开放政策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如何退出政治舞台的、香港回归谈判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起了哪些关键作用、南巡途中邓小平有哪些难忘的历史细节、晚年邓小平生活上的开心事究竟是哪些、亲人所见证的邓小平临终时刻为什么让人心碎、邓小平的两个遗愿最终实现了没有……
书中记述了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和真相,融实景再现和历史回忆于一体,展现了邓小平是伟人也是凡人的两个侧面,特别是讲述了邓小平风趣幽默的性格和他的饮食起居、娱乐爱好以及与家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全书用人格魅力贯穿始终,加入了作者亲自采访的真实感受,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到:历史因伟人而精彩,伟人因真实而感人。

图书封面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完感觉看了四个小时的新闻联播式的歌功颂德如果只是看意义不大 看完回想一下 把东西联系起来 再去粗取精一下还是很不错真正觉得有用的字数加起来不超过五页 总之是少儿不宜 虽然文字很符合小学作文的审美标准总之不是很客观 也没法客观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高龄老人的真知灼见。
  •     不是很全面很详细,重要事件还是可以的
  •     感情不轻易外露,善于思考——似乎是很多优秀政治家的共同品质。
  •     看了这本书感触非常深,教育性极强,
  •     敬佩邓爷爷
  •     我对近代历史真是不了解。哎
  •     一般,立场太鲜明,歌功颂德,没找到想读的东西。
  •     不够深入
  •     好书,更能多方面了解总设计师邓小平
  •     某一年双11凑单买的……可买的书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一本。这种笔调,我就不吐槽了。
  •     残缺
  •     可以一读,比较全面记述了邓复出后的历史。但大多是新华社等内地报道改编糅合而成,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客观。时间和事件的条理性也差。
  •     坚持读完了解改革开发的由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