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从兹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领袖首脑 > 挥手从兹去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1
ISBN:9787563343010
作者:汪淏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书摘    毛泽东是一座渡桥,他连接着此岸与彼岸,这边与那边。    毛泽东是一面镜子,他映照出了千姿百态的形象和图案。    时间是一个奇妙无穷的放大镜,一个生前伟大的人,死后不仅更加伟大,而且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构成一种影像。    背影,一个伟岸、厚重的背影,别离人们而去,渐行渐远……    灵魂,一个崇高、神秘的灵魂,在中华大地之上,在人们心灵的天空上徘徊,回旋,飘扬……    于是,人们带着各自不同的视角和心态,呼唤、寻觅毛泽东,渴望重新打量和解读毛泽东。      完全可以这么说:毛泽东即使平生连一首诗也没有写过,也定然是一个深层意义上的大诗人,因为他的生命历程即是一首回肠荡气、千古风流的好诗、大诗。    细究起来,诗不能算作是毛泽东的生命,也不是他赖以存在的生活方式。然而,毛泽东是那种用生命来写诗的大诗人,诗是联结着他个人生命历程的一个不容忽略的纽带。    是的,毛泽东是用心血与生命写诗的人。在所有的诗人之中,只有这样的诗人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诗人,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诗人,才能得到人们最高的景仰。    写诗作词是毛泽东个人的一种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呈现着灿烂辉煌的光影,就从他留存于世的诗词上看,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其达到的艺术成就,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人们有理由这么说:毛泽东的诗词绝大部分是杰作,脍炙人口,万人咏唱,如黄钟大吕,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回荡于诗界的天空,这无论是从中国诗史以及文学史,还是从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看,都是一种相当罕见的文学景观。    毛泽东的诗词必然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无可替代的珍品,占据着一席特殊的位置。    大家知道,与爱好风雅作诗的乾隆皇帝的“一万多首”诗相比,毛泽东的诗并不为多,但乾隆的诗几乎一首也没能广为流传,而毛泽东那近百首诗却万人传诵,流传海内外。    诗,贵在精,而不在多。    毛泽东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并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政治、思想上的地位所衬托、所决定的,而是基于他写下了那么多首精美绝伦的辉煌诗篇。    高位只能显赫一时,好诗才能流芳百世。    对于毛泽东这个极富于创造性的伟大诗人来说,写诗并不单单是一种诗性的冲动,也不仅仅是由于兴趣和爱好,而是他的生命状态,是与他的革命生涯相随相伴的一种形影,即革命实践的行为方式。在这里,诗歌不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分支,而是构成毛泽东个人生命的有机材料。    毛泽东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始终都与诗作伴。在他一生的各个重要阶段,或于转战千里的马背上,或于千里冰封的雪原上,或于咆哮翻腾的江海边,或于风口浪尖的历史关头,毛泽东都用饱满的生命和如椽的大笔下了不朽的诗篇。他给人世间留下的一首首诗词,犹如一排排战国编钟,铸录着血与火、剑戟与旗帜、风雨与云烟、暗夜与光明交织的历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诗与他个人的生命,与民族的命运,与革命者的道路,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美国人特里尔先生所认为的那样,毛泽东的诗词不仅代表了毛泽东本人,也代表了中国。    用心血与生命去写诗,诗所写下的是一种民族和个人生命的历程,这是诗人毛泽东及其诗作的一种鲜明的特色。    人写诗的时候,诗也在写入。我们也应该如此去看毛泽东这个伟大的诗人和他那光辉灿烂的诗篇。    历史可以作证,杨开慧是毛泽东真正挚爱也永生难忘的一个了不起的女性。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毛泽东痛惜不已,哀悼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他和后来的妻子贺子珍则是一种更加革命化的战斗情谊,他从未给贺子珍写过一首诗词。至于和江青的故事,毛泽东则自认为是个人感情生活上的一个莫大的失误。为此,毛泽东长久地后悔而无奈。虽然他给李进—江青写过一首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但那只是毛泽东的一种自画像,而不见两人之间的情感踪影)直到1957年,他还为友人李淑一写下了一首流传更为广泛的怀念爱妻杨开慧的词—“蝶恋花”,这首以浪漫主义的神话幻想色彩为基调的“悼亡”词,既是怀念自己的爱妻“骄杨”,又是对亲友英灵的安慰。这里,诗人毛泽东没有像唐明皇那样“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地寻寻觅觅,而是将自己对爱人的怀念思恋凝成这么一句话“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实质上,这充分寄托了诗人对爱人最深、最高的爱意和敬意。至于“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不是直跨时空、生死界限告诉亡妻,此时可以“重比翼,和云翥”了吗?杨开慧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有毛泽东这样的盖世英雄、这样情深如海的丈夫而欣慰的。    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情感是十分深厚而且绵长的。杨开慧生前,他挚爱着她;杨开慧死后,他一直怀念着她。毛泽东对杨开慧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与怀念,老而弥笃,愈来愈浓。而他怀念她的一个显著方式,就是时常吟诵、修改为她而作的这首《贺新郎》,并且多次抄录它以赠亲友,寄寓自己的情感。    关于这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情感,毛泽东自己曾这样说:“人对自己……过去的伴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引自《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见1978年12月2日《光明日报》)所以,他在1961年写的《答友人》一诗中以描绘身披红霞的帝子形象,寄寓了自己对杨开慧的深切怀念之情。    毛泽东对爱妻杨开慧的深情挚爱己成为流传人世间的爱情佳话,而诗人毛泽东为杨开慧写下的儿首诗词更成为爱情诗中的绝唱。    纵观毛泽东诗词,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的诗具有如高山似江河的气势,而诗人毛泽东的形象也如山一样地坚定挺拔,巍然雄壮,如大海一样气象万千,奔放不羁。    “山”“河”的气象,就是毛泽东诗词的气象;诗人毛泽东的形象,就是山河的形象。    当然,从诗人毛泽东的个人生命和艺术创作之中可以看出,他对“山”“水”爱恋得太深,太专注了,其中甚至有着某种或隐或显的自恋倾向。    而自恋,应该看作是诗人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实“自恋”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要看这个“你”值不值得自恋了。    有时候自恋也是一种大自信、大自知。没有自恋也就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有“自我”,就没有这个大写的“我”—诗人毛泽东。    而且,从一个人所爱恋的对象上,就可以窥探出他的形象和精神世界来,不是这样么?    恬淡隐逸的陶渊明爱“菊”;    孤高遁世的林和靖喜“梅”;    狂放不羁的李太白诗中常有“酒”;    杀敌抗金的辛弃疾的词里多有“剑”光……    而诗人毛泽东爱“山”,恋“水:,写“山”,状“水”,这不是一种偶然涉笔为之。当今天的人们和下一代、下下代的人们,读念毛泽东的这些“山水诗”的时候,眼前和心中能不耸立起一个如高山大河一样令人崇敬和赞美的形象么?    诗人毛泽东—一个“挥手从兹去”的“江湖客”,一个“别梦依稀”望家乡的大地漫游者。    “家”与“乡”,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令人心情激动的词语,不管你是从哪种角度和心态上来理解它们,体味它们。    对于情感丰富而复杂、人情味浓重的诗人毛泽东来说,“家”与“乡”更是一种令他惆怅难言的所在和象征。    毛泽东作为一个大地卜的漫游者,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职业革命家,似乎一直都没有为自己“构筑”一个完整的、安稳的“家”,“乡关”又是别离经年,一去而难返。在他那永无安歇的生命征程中,“家”与“乡”的位置表面上是排不上号的,虽然他也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可在他那颗坚强而柔韧的心灵里,何尝不是也像常人一样渴望“家”的温热、“乡”的真实呢?    然而,为了他心中的那个“家”,那个更大的“家”,毛泽东却毅然离家别乡,投身革命即为家了。    最后,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家”了么?    有家而不安居,寻求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园,这不是诗人的心理事实和生命行为么?    应该说,诗人毛泽东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离家出走者”。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梦家望乡者。    ……

前言

  自序  我之所以写作这样一本关于诗人毛泽东的书,并非一件偶然的事情,也不是去凑什么热闹——热闹早已过去,现在剩下的只有沉静了——这是源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个人行为,或者干脆说是灵魂深处的一次事件。  也就是说,这是在微不足道的我个人历史上,必然去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正像许多事情我不想做,也不会去做一样。我想,我想是这样的。  按照曾经有过的那种说法,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是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的一代。作为一个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这些“巨型语言”作为一种无可比拟的存在,也一样是铺天盖地般笼罩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和成长。  至少,我们曾经在那个由集体无意识诞生的“创世神话”时代里生活过。那时候,我们的作文,我们的话语,我们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跟“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有关。应该承认,我们也是跟毛泽东有关系的一代人。回避或否认这些,我以为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种“神话”消失时人民的悲伤和恐惧。  那一年的秋天,“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了这个我们还在生活着的世界。  那时候,我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和很多很多的成年人一样,痛哭、害怕。也跟大人们一样,戴着黑纱和白花,徒步十几里去公社所在地参加上万人的追悼大会。一个偌大的追悼会场上,台上台下哭声一片,人们悲恸欲绝。那种情景,真是令每一个在场的人终生难忘。当然,现在无论是谁去世,那种情景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人们痛哭是因为悲伤、害怕,是因为不知道以后该怎样活下去。  而那一切,在当时都是非常真实的。  说实话,在此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或年轻的我,对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充满着崇拜、敬仰之情的,至于“无限忠诚”之类的,我还谈不上。  现在我得承认,这其中的幼稚和盲从的成分居多,甚至也可以说是很“愚昧”。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之后,至少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之后,这样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消失或淡化。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其中的许多东西仍是很可宝贵的。  我相信,这一切正是我写作关于诗人毛泽东这本书的基础,或者说是一种“原动力”。  当然,我现在所写的这本关于毛泽东的书,与我那时候的情感是有一段距离的。  其实,我生也晚。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位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巨人,这样一位党和国家的领袖,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天才的军事家——而这些恰恰是毛泽东的直观形象——我是所知甚少的。  童年和少年时代自不必说了,就是在长大成人,读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书籍资料之后,我也不敢说已经从根本的意义上理解了毛泽东这个匡世伟人了。而且,这么大的题目也不是我现在所想关注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毛泽东,只要你愿意。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毛泽东这个人,那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的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自序我之所以写作这样一本关于诗人毛泽东的书,并非一件偶然的事情,也不是去凑什么热闹——热闹早已过去,现在剩下的只有沉静了——这是源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个人行为,或者干脆说是灵魂深处的一次事件。    也就是说,这是在微不足道的我个人历史上,必然去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正像许多事情我不想做,也不会去做一样。我想,我想是这样的。    按照曾经有过的那种说法,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是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的一代。作为一个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毛主席”、“毛泽东思想”这些“巨型语言”作为一种无可比拟的存在,也一样是铺天盖地般笼罩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和成长。    至少,我们曾经在那个由集体无意识诞生的“创世神话”时代里生活过。那时候,我们的作文,我们的话语,我们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跟“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有关。应该承认,我们也是跟毛泽东有关系的一代人。回避或否认这些,我以为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种“神话”消失时人民的悲伤和恐惧。    那一年的秋天,“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了这个我们还在生活着的世界。    那时候,我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和很多很多的成年人一样,痛哭、害怕。也跟大人们一样,戴着黑纱和白花,徒步十几里去公社所在地参加上万人的追悼大会。一个偌大的追悼会场上,台上台下哭声一片,人们悲恸欲绝。那种情景,真是令每一个在场的人终生难忘。当然,现在无论是谁去世,那种情景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人们痛哭是因为悲伤、害怕,是因为不知道以后该怎样活下去。    而那一切,在当时都是非常真实的。    说实话,在此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或年轻的我,对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充满着崇拜、敬仰之情的,至于“无限忠诚”之类的,我还谈不上。    现在我得承认,这其中的幼稚和盲从的成分居多,甚至也可以说是很“愚昧”。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历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之后,至少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之后,这样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消失或淡化。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其中的许多东西仍是很可宝贵的。    我相信,这一切正是我写作关于诗人毛泽东这本书的基础,或者说是一种“原动力”。    当然,我现在所写的这本关于毛泽东的书,与我那时候的情感是有一段距离的。    其实,我生也晚。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位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巨人,这样一位党和国家的领袖,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天才的军事家——而这些恰恰是毛泽东的直观形象——我是所知甚少的。    童年和少年时代自不必说了,就是在长大成人,读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书籍资料之后,我也不敢说已经从根本的意义上理解了毛泽东这个匡世伟人了。而且,这么大的题目也不是我现在所想关注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毛泽东,只要你愿意。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毛泽东这个人,那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的事情。    ……

内容概要

汪淏,1964年10月生,河南虞城人,1992年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居郑州。发表过文学评论文章多篇,出版著作有《王蒙小说语言论》等。1994年开始发表小说,近年来已在《花城》、《山花》、《大家》、《小说家》等刊发表中篇小说三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及文学选本选载。出版有长篇小说《隔壁情人》、《八戒传》、《谁能拒绝温柔》,中篇小说集《匮乏岁月》、《我们的草莓河》、《孤独与激情》等。

书籍目录

前言 诗人与我们
第一章 诗人与诗
第二章 诗人之路
第三章 诗人之志
第四章 诗人之情
第五章 诗人之思
第六章 诗人的幻想
第七章 诗人的“自传”
第八章 诗人的“史诗”
第九章 大地之子
第十章 山水之友人
第十一章 梦家望乡者
第十二章 诗人的歌唱
……
后语 我们与诗人
附录 毛泽东主要诗词

编辑推荐

  2003年12月26日,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斯人已逝,千古功过后人说。他是杰出的战略军事家,是铁骨铮铮、战斗不屈的英雄,挚情切切的大丈夫,可亲可敬、值得尊敬的人……评论不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就敏锐地指出:毛泽东首先是一个诗人。

作者简介

本书力求更真实、深刻地展现伟人、诗人毛泽东的“背景”和深层世界,具有以下特点:  
  A.视角:以其人、其诗为经纬,进行散点透视,融诗性、人性为一体,纳多种研究方法于书中,探求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的对接。
  B.语言:以诗性的语言来谈论诗人的人生和世界,风格深沉大气,情理交融。
  C.图卡:遴选100多幅能表现毛泽东生平风貌的照片,相当一部分人们所少见。
  此外,本书还收入了近年确认的毛泽东重要诗词,并做了仔细的校订。

图书封面


 挥手从兹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自以为生活在共产主义的中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的缔造者毛泽东不能不知,不可不知。很神的一个人,很牛B的一个人。从小就知道毛泽东,也曾梦想成为毛泽东那样叱咤风云的神人!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不可能成为毛泽东那样的人,为什么毛泽东的爸妈、爷爷奶奶、阿公阿婆,毛泽东的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却没有且远没有他那样的成就。难道他们的IQ和EQ就比老毛的差吗?世上比毛泽东聪明的人也不可胜数,为什么毛泽东只有一个?只有一个毛泽东?时事造英雄,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社会,那样的中国,那样的世界才可以,最后必不可少那样的毛泽东这些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最后才诞生了一个如今世界上不可也不能忽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谁又能想到一个从湖南的小山村走出的“十三伢子”四十年后将改变世界的政治版图,他把他妈都没有想到,就连他自己也许也不会想到四十年后他将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时势造英雄,造出了千百年才可以出一个的毛泽东,既然造出了英雄。上帝的任务完成了,终于轮到英雄造时势!从小我就读了毛泽东的诗,从“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到“红军不怕远征难”又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怕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年幼的我当时并不认为毛泽东的诗有多少优美,至少没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白的感情流露,也没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那种虽然不很懂但依然乐于品味的优美!现在,回过头,看了看毛泽东和他的诗,早已物是人非。也猛然发现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原来不仅仅是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诗人。从他的诗中看到一个时代伟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更是看到了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读他的诗仿佛在读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一个所以中国人母亲的历史!小时候向往游乐场、大海以及后来渴望的繁华都市,原来不知这些东西的背后是怎么一种悲壮,今天的成就在昨天到底承载了多少,我,不知道!也许从书中,电影中,大人们的口中,知道一些历史,但不管怎样,就像隔了一层雾,没有亲自将雾拨散,我就根本不知道也无法真正体会毛泽东和他的团队创业的艰辛,创造一个伟大中国的艰辛!自从去了延安,红色的圣地,被当地的人,当地的水,当地的山,当地的一切深深震撼。这就是延安?过去听起来就觉得十分神圣的地方,曾经小时候很向往的一个地方,但是,这里没有我向往的游乐场,大海。也没有我渴望的繁华都市,七彩霓虹,在这里我几乎找不到我曾经想要的一切。但今天我真正无意又必然地发现了一个我渴望已久的东西——境界。延安,的确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想我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感受历史,一个早已过去的被人渐渐遗忘的历史,但也是那么的不可以被忘却的历史,我到这里来感悟一段人生!在那样的一个地方,毛泽东却找到了他的境界,红军找到了她的境界,中国也找到了她的境界,既然找到了就等着去触及和征服吧!我有时莫名地气愤,为什么征服中国的是毛泽东而不是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更不是当时的统帅蒋介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代代君王到最后总得被瞧不起的田间小民或者山头劫匪所“干掉”,毛泽东在最初也不就是个农民,没关系没背景!我承认有时十分嫉妒毛泽东,伟人尤其是伟人的毛泽东总是被嫉妒的。但我又不得不佩服毛泽东,读他的诗,有种渴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他的诗太大气了,有点盲目乐观,他把战争描绘的残酷却不凄凉,他的诗也大多浪漫,太富创意。也许和所有诗人一样,毛泽东也对现实不满,但和别的诗人不同的是,别的诗人在抒写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而毛泽东则是在抒写百姓的生活,中国百姓对现实的不满,当然他自己也是百姓。与其说不满,不如说是不甘。所以毛泽东一直都在追求百姓的理想境界,可想而知,在那样一个时代,有那样一个人,怎么能不诞生这样一个国家?自古诗人爱山,爱水,也颂山,颂水。毛泽东也不例外,但他更具气魄,更有征服一切的胆识。面对高山,许多诗人只写其险,其伟岸,而毛泽东却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雪”这是多么的不可一世,以一个领导者,一个革命者的口吻去写山,实则写自己,有一点自恋,然则有一种自信。面对水,毛泽东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一生游遍无数江河的毛泽东用游泳征服了一切,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的一双脚足以丈量祖国大地。唯独黄河毛泽东一生未曾游过,他说“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可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中华民族”多么伟大,及常人所不能及!翻开一下中国的现代版图,可以发现当时蒋介石占据的都是中国的大中城市,而毛泽东占据的都是农村。中国自古到今,农村多于城市。也自古到今城市大于农村。所以相对而言。没有谁强谁弱,一个人多,一个资本多。人多可以去赚取资本;资本多可以去雇佣人。所以谁会让谁呢?这种矛盾何以解决?谈判?还是划区而治?都是不行的,如果那样,今天历史上就再也不会有中国了,到那时怎么不能说这是历史的倒退,所以只有战争。今天这个世界其实也是一样,下一场战争什么时候来临,不好说,但该来的还是会来。中国的高层也正为下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做准备。军事工业是第一生产力。到那时,什么东西都是不重要的了,经济发展的再好,城市建设的再怎么漂亮,在一堆炮弹下那些都只是废墟。所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太多的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国防建设是极其不明智和危险的。看看今天的伊拉克,那么多油井在美国的占领下完全成为美军的后勤保障,甚至还输往国内。战争是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斗争,更是一种政治消灭另一种政治的手段,最终都是希望一种文明吞并另一种文明的捷径。人类一体化最终结果应是文化一体化,两种互有冲突的文明几乎无法走在一起,必然用非文明手段使弱势的一方屈服!难道人类就没有在一起团结起来的可能吗?也不是,肯定的说内部矛盾会因为外部矛盾而淡去。就像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国共两党还是可以走在一起抗日,得以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当世界遭受法西斯的暴力时,许多正营还是走在了一起反法西斯。所以说这就是政治,何为政治,政,正反也,正也是反,反也是正,没有简单的谁对说错;治,少了一点水,就可能大水冲了龙王庙,也就是一不留心,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正营。或许有一天,地球遭受外星人的袭击,阿凡达的一幕幕发生在地球上时,我相信地球人,地球上的生命体会走在一起保卫地球!其实这个世界的激情来自于斗争或者是竞争,没有一种充满利益冲突和矛盾的社会是停滞的,有矛盾而去解决这就是一种社会进步,当然我们有时会思考暴力的方式是否恰当,当然对于整体一方,是不道德的,然后对于某些利益群体,不排除是一种手段,发生后去反思和解决为了以后避免,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吧!所以在我的周围,在我的内心我是渴望竞争的,我不甘平庸,不喜欢一帆风顺。喜欢平淡但不平凡的生活。我会去嫉妒一些人,但我也会被别人嫉妒,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诉求。然后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快要饱和了,所以说现代化和自动化等高技术革命给某些人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注定有一些人会被历史远远地甩在轮回里,永远地爬不出来。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拉大与某些人的距离,尽量向某些人拉大距离,不能给别人最后一次骄傲或者嫉妒的机会!其实这种复杂的心理曾经怎么会有呢?人之初,性本善。我所以为的日本漫画卡通片大多是暴力,低俗的。或者像火影,柯南那样善与恶的斗争,总之,要么像蜡笔小新那种略带“下流”,要么像火影那种斗争的激烈。但我昨天看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之后改变了以往对日本卡通的看法。如果说电影是动人的,那么卡通则是纯真的。当看到《千与千寻》这个名字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甚至一种神圣。千寻,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么一个到处散发着人性贪婪丑恶的世界。千寻以其纯真博爱的心超脱了世俗,而非传统的影片去彻底地打败恶势力,最后才使自己摆脱那个困境。在这部电影里,千寻是凭借自己的爱心去挖掘了自身蕴藏的生命,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而只是随着自己那颗纯真的心去体会和感悟身边的人,周围的世界,这种发自内心最浅处的思想,就是一种真。在当今这个真假难辨的世界上,许多去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是人之常理,因为当你认识到钻石比玻璃球贵重时,你已经可悲地长大了。你会为了一颗钻石而不顾一切,虽然你曾经多么的珍爱你的玻璃球,但现如今你肯定对它不屑一顾,即使它曾经给你带来快乐,伴你走过了童年的时光。今天你再也不需要它了,你已经可悲地长大了。不能说这种长大是一种退步,因为长大本身就是进化的一部分。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挺好的书,我很喜欢,值得一读的书
  •     风云时代枪林弹雨飒爽英姿浓缩了一个世界对场白旁白告白独白凝滞时仿佛都成为过往烙印的华彩天之骄子风流人物挥手之间潇洒的笔触神采飞扬天马行空缝合着世界想起时是一种温馨被想起时是一种幸福风从东方来道不尽一种眷恋
  •     毛泽东的诗很美,很有水平。
  •     这本写毛泽东的书与众不同,值得一读
  •     伟人毛泽东,诗人毛泽东
  •     看完这本书,更能了解毛泽东的伟大,诗人与思想境界
  •     有些新意.但分量仍嫌轻了.
  •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好书,毛主席万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