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代帝王 > 雍正传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010069852
作者:冯尔康
页数:610页

章节摘录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公元一六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一个婴儿诞生在皇宫中,这就是对后来中国历史的进程发生一定影响的雍正帝。他的父皇康熙这时已有了十个儿子,他是到得并不算早的第十一个了,但是清朝皇室规矩,皇子夭折,即不叙齿,康熙的血胤幼殇的很多,在这婴儿的哥哥中,当时健康成长的只有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十三年(一六七四年)、十六年(一六七七年)先后出世的胤禔、胤礽和胤祉三人,因此算起行次来,这婴儿倒居了第四位,成了康熙的皇四子。这个行次,在康熙全部三十五个儿子中居于前列,是年长皇子,占据从事政治活动的有利地位。后来他的继承皇位,被一些人说成是篡改康熙“传位十四子”遗诏中的“十”字,因此,皇四子的行次不可不加注意。皇四子的父皇给他赐名胤禛,胤字是他们兄弟的排行,凡是叙齿的,都用的这个字;稹,读音zhen(音真),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稹意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以此得到福祐。康熙给儿子们取名都从示字旁,所用禔、礽、祉等字,都寄予有福的愿望。且不管康熙的原意,在胤禛成为皇帝以前,就用这个符号来代表他。胤禛的生母吴雅氏,是满洲正黄旗人。胤禛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其高兴心情可想而知。她这时还是一般的宫人,第二年才被封为德嫔,有了一定地位。胤禛的外祖父威武,担任护军参领,胤禛继位后追封他为一等公。所以胤禛的生母和外家并不高贵,不能给他带来在皇子中的特殊地位。胤禛童时受孝懿仁皇后的抚养。这位皇后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被封为贵妃,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晋为皇贵妃,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病死前被册立为皇后。孝懿仁皇后没有生过男孩,只产一女也殇逝了,故而育养德嫔之子,年幼的胤禛因她尊贵,很可能有意识地巴结她。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虚龄已届六岁的胤禛,入尚书房读书。学习的课程有满,汉、蒙古文和经史等文化课,还有骑射、游泳等军事、体育课目。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一六九七年讲,他见康熙前十四位皇子受教育的情形是:  这些皇子的教师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他们的保傅都是从青年时期起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皇帝还要亲自去检查皇子们的一切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直到审阅他们的文章,并要他们当面解释功课。  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道德的培养以及适合他们身份的锻炼。从他们懂事时起,就训练他们骑马、射箭与使用各种火器,以此作为他们的娱乐和消遣。他不希望皇子们过分娇生惯养;恰恰相反,他希望他们能吃苦耐劳,尽早地坚强起来,并习惯于简朴的生活。这些就是我从神父张诚那里听说的,是他在六年前随同皇帝在鞑靼山区旅行回来后讲的。起初,君王只把他的长子、第三个和第四个儿子带在身边;到打猎时,他还叫另外四个儿子随同前往,其中年龄最大的只十二岁,最小的才九岁。整整一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挽弓弩,时而奔驰,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野味回来。首次出猎,最年幼的皇子就用短箭猎获了两头鹿。  皇子们都能流利地讲满语和汉语。在繁难的汉文学习中,他们进步很快。那时连最小的皇子也已学习“四书”的前三部,并开始学习最后一部了。皇帝不愿让他们受到任何细微的不良影响。他让皇子们处在欧洲人无法办到的最谨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皇子们身边的人,谁都不敢掩饰他们的那怕是一个微小的错误。因为这些人明白,如果这样做,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白晋认为包括胤禛在内的康熙诸皇子受到的是比较全面的教育,而康熙本人对他的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和严格。白晋讲的基本符合史实。康熙对儿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他看到一些贵胄之家,对子孙过分娇生惯养,长成大人,不是“痴呆无知”,就是“任性狂恶”,反而害了子孙,因此做“上人”的,对子孙必须从幼年就严格管教。他的二儿子胤礽,是孝诚仁皇后所生,长到两岁,册立为太子,年至六岁,命他读书,为他挑选张英、熊赐履、徐元梦、尹泰、顾八代、汤斌、耿介、汪灏等人做讲官,张、熊、徐、尹等都官至大学士,熊、汤等为著名理学家。皇太子的师傅基本上就是同时就读的皇子的老师,胤禛从张英学习四书五经,向徐元梦学习满文。与胤稹关系最密切的是顾八代,他是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以侍讲学士入值尚书房,后升礼部尚书,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休致,一直在内廷教育胤禛和其他皇子。退职后过清贫的生活,死时家中没钱办理丧事。胤禛说他“品行端方,学术醇正”。亲自给他理丧,出资安葬他。他的廉洁奉公,无疑给胤禛深刻的印象和一定的影响。康熙在繁忙的政务中,给皇太子讲四书五经,据记载,有一阶段,每天在临朝御政之先,令太子将前一日所授的书背诵复讲一遍,达到熟记和融会贯通才告结束。他特别着重以孔孟的经书教育儿子们,对他们说:“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人所留之经书,故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所不具故也”。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胤禛,受父皇和师傅的严格管束,从事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掌握了满文、汉文等文化知识和骑射技术,锻炼了身体,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个时期,作《春园读书》、《夏日读书》等诗歌,叙述其在春光明媚之时,“讽咏芸编兴不穷”,酷暑难耐之日,静坐书斋习读,都是写实的。清朝教育皇子的方法颇成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个方法,为许多读书人所称道,乾隆时目睹其事的赵翼,富有感情地写道:  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拉数人(谓闲散白身人在内府供役者)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则又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休。然则文学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闲熟?宜乎皇子孙不惟诗文书画无一不擅其妙,而上下千古成败理乱已了解于胸中。以之临政,复何事不办?因忆昔人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阿保之手,如前朝宫廷间逸惰尤甚,皇子十余岁始请出阁,不过官僚训讲片刻,其余皆妇寺与居,复安望其明道理、烛事机哉?然则我朝谕教之法,岂惟历代所无,即三代以上,亦所不及矣。  他虽意在颂扬清朝,然叙事是属实的。  胤禛在尚书房读书的同时,跟随康熙四处巡幸,有时还奉命出京办事,得到接触社会的机会。

前言

  雍正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的暴君,又是有着重大事迹的帝王。作者在检阅了有关他的大部分资料之后,认为他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可以肯定的历史人物,因而觉得过往的评论不够中肯,诬罔较多,想为他有所辨白,这是写作本书的第一个目的。第二,作好历史人物的评论,要避免概念化的毛病,“千人一面”,则不是成功的研究。对历史人物所特有的东西,如他具有怎样的秉赋,有什么样的信念,爱憎如何,性格又是怎样的,要作必要的考察,否则难于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雍正具有鲜明个性,而且充分表现出来了,对他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阐明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笔者就是想作这方面的尝试。第三,历史人物的个人意志来源于他所在社会的现实,并在那种情况下对社会发生影响,因而要想了解它的产生和作用,就不能离开诞育它的特定的社会条件,恩格斯要求人们重视个人“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要注意“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把个人放到时代社会中考察,既可以阐明个人的历史地位,还可以揭示那个社会的发展状况。这就是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笔者奢想,通过雍正史的研讨,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说明它的状况和特点,探索中国封建社会进程中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  为了把这些设想表述出来,采取这样一些写作方法:  较多采摘历史资料,加以排比胪列,用资料表现雍正和他的时代。根据资料,笔者作简要的分析。这种评论也许是不确切的,甚而是错误的,但读者若能通过那些资料作出自己的判断,笔者就感到欣慰了。本书为较多容纳材料,可能做的不恰当,让大段引文,使篇幅繁冗,还有一些考证,令人读之如同嚼蜡。凡属缺陷,应当改正,而致此之由,则在于想用资料说话。  本书不仅包括主人公雍正的历史资料和叙述,还包含他生平事迹以外的、他那个时期的制度、事件、人物的材料和叙述,换句话说是以他为中心,凡和他的活动有联系的事物,尽可能地给予说明,以期达到透过雍正观察他的时代的目的。  对雍正的思想、才能、性格、作风,企图有所揭示,惟是做的非常不够。  写人物传记,要考虑人的自然法则,即青少年、中年、老年的不同时期,还要考虑某个特定人物的历史特点。具体到雍正,皇子时代四十五年,做皇帝十三年,他所接触和处理的事务是多方面的,可以和应该描绘的,不象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那样单纯,要把他的复杂的历史面貌表现出来,就要将他生命演进与生平事迹两方面结合起来,划分他的历史阶段,认清他的主要事迹,作有秩序的、分类的叙述。因此将雍正史分为两大阶段,五大部分,十六吟方面进行交待,即第一章,皇子时代的雍正,是他的前半生的历史,也是雍正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本书第二至十一章,是雍正即位后的重要政治活动,也即雍正朝的重大政事;第三部分,为本书的第十二至十四章,他的为人、作风;第四部分,第十五章,他的死亡和遗政;第五部分,最后一章(第十六章),总结他的一生和时代,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本书名称,若以写作的内容来定,可以叫做《雍正及其时代》;若从本书夹叙夹议的写法,也可取名《雍正评传》;或者还可拟用其他的名字。为名实相副,为从简、从俗,取了现在的书名——《雍正传》。

内容概要

  冯尔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195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毕业后仍在教研室任教职,历经“文革”,而后晋升讲师、副教授,1985年为教授。一度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现兼任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储位斗争的胜利者第一节 侍从康熙巡幸四方第二节 八面玲珑,初试锋芒第三节 夺取储位的全面计划和活动第四节 康熙之死和胤禛的嗣位第五节 简论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禛的争位活动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指导思想第一节 继位前后社会矛盾概述第二节 “振数百年颓风”的革新思想第三章 迭兴阿、塞、年、隆诸狱第一节 分化瓦解允禩、允集团第二节 年羹尧、隆科多与雍正初政第三节 允禩集团收拾净尽第四章 改革赋役,整顿吏治第一节 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第二节 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第三节 士民一体当差第四节 实行益贫损富利国的丁归田粮制度第五节 汇追与首隐第六节 钱法与铜禁第五章 实行重农抑末的政策第一节 种种重农措施及其弊病第二节 严禁开矿和滇铜的生产第六章 围绕士人的矛盾和政治斗争第一节 李绂与田文镜互参案,打击“科甲朋党”第二节 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第三节 文字之祸的蔓延第七章 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第一节 “台省合一”和观风整俗使的设置第二节 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第三节 设立军机处与皇帝综理庶务第四节 改定律令第五节 升府州和更定地方官缺第八章 改革旗务和处理满汉矛盾第一节 下五旗私属关系的终结第二节 试图解决八旗生计问题第三节 满汉关系的调处第九章 西南改土归流与西北两路用兵第一节 经营青海和西藏第二节 批准鄂尔泰的建议与改土归流的实行第三节 调度乖方,西北两路用兵的失败第十章 惴惴于民间的反抗运动第一节 推行保甲和宗族制度第二节 更定服色婚丧仪制第三节 “教化”种种第四节 除豁贱民第五节 残暴镇压民众运动第十一章 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政策第一节 迁西洋人于澳门和开闽粤洋禁第二节 签订恰克图条约第十二章 文化思想与政策笫一节向孔子顶礼膜拜和教育方针第二节 讲求祥瑞第三节 崇佛、用佛的精神教主第十三章 用人、待人和宠臣第一节 论才技而不限成例的方针第二节 宠臣允祥、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和李卫第十四章 才识、性格与作风第一节 才能、学识和自信第二节 “朝乾夕惕”第三节 刚毅和急躁的性格第四节 著述第十五章 生活、辞世与政治的延续第一节 家庭生活第二节 雍正之死第三节 秘密立储与乾隆嗣位第四节 乾隆初政及其与雍正政治的关系第五节 野史中的雍正第十六章 总结:雍正和他的时代第一节 奋发有为的君主第二节 雍正时期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雍正在封建制衰落和满族发展时代发挥个人历史作用第四节 雍正的才能、性格对其政治的影响第五节 结语的结语附录(一)雍正年表(二)康熙皇子表(三)雍正皇子表(四)引用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雍正传》是国内首部雍正评传,全面系统地评述了清朝雍正帝的生平政绩,试图通过研究雍正来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历史。作者认为,雍正帝敢于“振数百年颓风”,革旧除弊,是清朝“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应该肯定的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并为过往对维正帝不够中肯的评论和诬枉作了辨析,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作者简介

《雍正传》将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你一个真正的雍正,力求使读者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深入了解这个披着神秘外衣的铁面皇帝。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他是不是真的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是不是残暴地诛杀了和他争夺帝位的皇族兄弟?他死时是否真如传说中的身前异处?

图书封面


 雍正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如题所示,看着踏实,是一本可读之书
  •     这本书非常客观,客观的历史书便是好书
  •     读到后期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厌烦,通过大量的史料用人名和事件连起雍正不平凡的一生,作者的评价中肯,也许是早年写成,语言中还捎带那个时代的烙印,而对于我本人最痛苦莫过于查字典和不停百度,由于自己知识素养的缺乏导致我在读到后期时感到疲倦,有许多章节都大概略读而已(土改归流稍稍了解,西北用兵基本忽略)而对前书叙述的密折制度和耗羡归公则暗暗称赞。其实于类似史书而言,可捡感兴趣以读之,其他部分他日可再细细读来......
  •     这本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这个铁腕皇帝在位十三年严惩贪污,整顿吏治,劫富济贫,把士绅贵族地主阶级都得罪光了,换来的是这帮最擅长著书立说嚼口舌泄私愤的群体的长达几百年的不停泼粪口诛笔伐,把他描绘成残忍血腥的暴君一名,篡位弑父逼母屠兄...善良无脑的民众也被利用将那些妖魔化的事迹通过各种形式代代相传,殊不知他们污蔑的正是一位勤政爱民、雷厉风行肃清腐败的狼道明君,而中国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官啊!
  •     权威 没有野史好看,,,
  •     字太小了。书还是可以,像历史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