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代帝王 > 苦命天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108023988
作者:茅海建
页数:314页

平凡人做皇帝,很惨

处于咸丰那个时代,任何人坐到咸丰这个位置上,都不可能做出什么能让中国大进步的举动。传统的力量太大了。很多人说换成六阿哥也许更好。也许吧。这个皇帝,很可怜。哪怕换成康乾,也不见得能让局势能有多大的好转。就如同西班牙人去南美一样。文明的差距太大。咸丰一朝的大苦难,从现在看来,却又是开启了中国转型的开始。更感叹的是,京城一套想法,地方一套想法,京城一套办法,地方一套办法。中央被蒙蔽(本身思想也有问题),地方阳奉阴违。而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

好书

喜欢读书,知道这是本好书,推荐给大家,特别是对历史,对清史有一定兴趣的朋友.很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书写的态度,真诚而负责;很感谢作者在字里行间散发出的知识的清香,受益匪浅.这两点足够了.

神人,神与人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茅海建,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1版。三年后重读一通,觉悟到之前是读得流与滑了。咸丰十九岁登基,御宇十一年(1850—1861年)。期间,1850年至1864年为太平天国战争,1856年至1860年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遍地硝烟,圆明园灰烬未冷,他即死在“巡幸”的“木兰”,而年尚不过而立。十一年间竟无一日安稳,是故茅先生以苦命形容之。书的后半部分论及天平天国起事、曾国藩与湘军及慈禧与肃顺等,已属本国历史中最多被讨论、讨论过度以致烂熟的段落之一,如今读来更不觉新奇。本书的特出之处,还在于茅先生尝试给予咸丰的“同情之理解”。他在《导言》中即说:“皇帝是天子,在凡人面前是神......可是,其生理机能又确确实实是个凡人。这就产生了一个悖难,明明是人,偏要装神,太难受了”。满清一朝,相权萎缩而皇权登峰造极,其结果便是“清朝皇帝的工作量也是人间之最”(第37页)。何况咸丰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他的传统儒家训练和治国教训,无法理解,更无从应对,心力交瘁,无力回天。于是,咸丰从继位之处的勤政迅速滑向沉迷酒色,茅先生引清人日记说:“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故文总(指咸丰帝)以醇酒妇人自戕。”(第151页)茅先生写此书时,当在1994与1995年之间,彼时刚完成《天朝的崩溃》。据他自己讲,写本书的一个意图,是受到好友兼编辑金元的启发,“想写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各种层次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书来。”我能看出的努力之一,便是他在书中较多议论,有时候近乎抒情。如在同一页(第151页),他用自己的口排比道:“天下危局莫奈之何,只有美酒,从酒中寻找片刻的麻醉,一时的安宁.......天下危局莫奈之何,唯有美女。从女人身上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验证自己的雄风。”书中另有教益的一章是“六 新财源:厘金”。与太平天国作战耗尽国库,咸丰主要的应对措施是“铸大钱、发银票、制宝钞”,用现代的语境说,即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到极致,演变为滥发通货,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即便如此,国家财政还是不敷使用,厘金由此产生。厘金属于商税。茅先生在第118页分析到:“清承明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于地丁(农业税)。永不加赋的祖制,又使之失去了扩张性”,国家从商税中所获甚少,对商业便无保护与扶植,反过来又对农业部分榨取无度。本书十来前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印了两次,其结果,茅先生在《后记》中说:“远远谈不上销售上的成功,读书界也没有什么反响”,而他当初还希望“如果此书'成功'了,再写上几本,以改变生存的境遇。”我另有一本《天朝的崩溃》,是一位朋友帮助弄到的签名本。也是从这位朋友这里,晓得了茅先生的公子也不治家学,现供职于“中国最佳雇主(2009年度)”。

清史论坛重新开啦!!!!!大家相互转告~~~

把妹,勾男,找安慰,找得瑟来清史论坛 御姐、萝莉、怪叔叔、女文青应有尽有 要银子、要当官、要清穿,要搞基来清史论坛 学知识学文化学历史还是来清史论坛 清史论坛,一个傲娇的论坛!绪皇帝存世的老照片有7张,你见过么? 辅国公爱新觉罗载泽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奉恩辅国公爱新觉罗载灿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恭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肃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醇亲王存世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涛的朝服老照片有4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洵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2张,你见过么? 庆亲王的朝服老照片有7张,你见过么? 贝子载振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载涛、载沣、载洵、载振四个人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庆亲王、摄政王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端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荣禄和女儿瓜尔佳氏、女婿载沣的合影,你见过么? 清末20位总督大人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3位巡抚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提督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军机大臣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22位公主格格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童年的光绪帝和载沣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美国总统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德国首相的合影有4张,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女王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外交大臣的合影,你见过么? 11位蒙古亲王贝勒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老照片还在不断增加中。 如果你想看到这些罕见、乃至绝版老照片,请登陆 清史论坛:http://qslt.net/郑重承诺,以上所列人物均为属实,且确实为老照片,绝非画像、油画之类。希望看到皇族宗室觉罗老照片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宗人府”板块;希望看到清末大臣老照片专辑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吏部”板块。真诚的希望您能从本论坛中找到您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本论坛欢迎清史爱好者的加入,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本论坛为国内知名清史专门论坛,资料丰富详实,真诚邀请清史还好者加入。

天朝的面子

刚释手《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叹息宁可逃难到承德,让英法联军把朕最钟爱的圆明园付之一炬,也不愿夷狄按夷礼朝见的咸丰。虽然礼乐崩坏是朝纲更替的前兆,孔子也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教导,但周天子毕竟还在季氏八佾之后苟延残喘,咸丰却因为这一小小的礼节,而致首都沦陷,圆明园也被付之一炬。影响如今犹在,兔首鼠首的拍卖正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中法邦交。但我最先联想到的不是某个英国人或法国人,而是一个美国人,她就是刚刚访问过中国的希拉里。这个国务卿,一定是隐忍务实的小女子。早年是全A的优等生,吃不得一点亏,而在克林顿拉链门事件中,却也颇为隐忍,周慧敏谅也从她那里学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最富喜剧性的表现是,在与奥巴马竞选总统候选人初期,希拉里由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甚至开始考虑赏对手一个副总统。但在竞选失利后,则哭哭啼啼,把自己扮装成一个“因美国深厚的对妇女及弱势群体歧视的受害者”。外人就此揣测希拉里过于乖巧或许仍是无端,但奥巴马正式提名希拉里为国务卿时的照片上,希拉里面露无可抑制的喜悦之色(简直是满面红光,浑然忘却自己是深受歧视的妇女和弱势群体的代言人),而背后站立的奥巴马则显得左右为难,他一定觉得希拉里干练不如赖斯,稳重也不若奥尔布赖特吧。然后希拉里开始“尽职尽责”履行“美国国务卿”的职责,连念演讲文稿的每个词,都要拖得比过去长。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喜欢玩弄权术、装腔作势的小女人,访问亚洲四国之旅却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最重要的成果是,日中承诺继续增持美国国债,而且不会提前卖出。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持有美国国债逾7000亿美元,本次又承诺增持200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强大如美国者,仅凭一段口舌,从天而降2000亿美元的资助也会欣喜若狂。而149年前的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劫掠的文物,时值也不过600万英镑。为什么中国国内尚有40000亿国债,中国政府不邀请美国政府买些国债,“与友好的中国人民一同度过难关”,而是相反,贫穷的中国倾囊购买美国国债,“与美国人民共度难关”?有报道认为是台湾和西藏问题的牵制,但这两个问题事实是再清楚不过。更多分析报道指出这与人权相关,而我相信也是如此。日本东京新闻认为希拉里持“人权问题不应成为讨论世界性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安全问题的障碍”的观点与中国对话,应该是解读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入手点。希拉里在中国的“宽容”,引起了她一贯所代表的人权机构的强烈震惊和反对。据美联社报道,“大赦国际”美国发言人对此感到“震惊和极度失望”,说“希拉里会破坏美国今后为维护中国人权所做出的努力”。人权,对于自诩站在人类制度演进历史制高点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从来应该都是矛,而不是盾,因为“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即便是普遍贫困和不自由的北朝鲜,领导人和民众也自信他们享有更为广泛的人权。只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意识形态越来越远了,在与西方国家人权领域的斗争中,中国很少从社会主义的制高点出发主动“揭穿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反观这些年中国政府的举动,都是在美国出版关于中国的人权白皮书之后,才会以一本关于美国人民人权的白皮书作为回应。为什么中国舍矛而就盾呢?当然第一还是要赞赏如今的政府能够面对事实,不再无知无畏。但更重要的,中国显然还没适应人权领域制高点的争夺。美国能够坦然面对美军在巴格达的虐囚事件和秘密监狱,并在媒介上展开广泛讨论。中国则在努力掩饰自己在人权方面的失误,显示自己的人权无瑕,至少是“世界上笑脸最多的国家”(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对希拉里语)。没办法,结论只能是,中国仍然缺少大国心态,不喜欢面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而是喜欢努力粉饰完美无瑕。结果呢?被聪明的老美发现了,上套了,2000亿美元出去了。要是真是如此,那么如今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宁可国都沦陷也不让礼乐崩坏的天朝上国并无什么区别,或许还不如。那时是为了一个信念,尽管是莫名的,还损失了600万英镑,而如今却只是为了一次体面。不知道这次体面能维持多久。4月于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上,胡锦涛将与新任总统奥巴马首次会晤,不知道老美会不会再提人权问题,而中国是不是又将出手阔绰(地像个可怜的乡巴佬)呢?

读《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1)

8月20日重读了一遍茅海建先生的《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多年未读,几乎跟读一本新书没区别了。记性真的是件恐怖的事情。这本小书,我过去颇为珍爱,应该看过不止一次,几年时间,竟然几乎全忘光了。之所以喜欢这本书,首要在于好读,又不失严谨。条缕清晰,拿捏得当,不仅写清楚了咸丰帝的成长、生活及性格特征、做事方式,还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对其无知、倦怠的心思,有着精准的叙述。与此同时,作者不吝笔墨,对咸丰朝十一年六个月的内外形势及官僚状态,都有着细致的描写,这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形势及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咸丰帝是个才智平庸的人,他虽然因为有严师的教诲,懂得了太多做皇帝的行为、心思及道理,他初登基时,也的确想做个好皇帝,有一番作为。为此有所动作。比如罢免穆彰阿、耆英这些权臣或“投降派”,启用对外强硬的官员,试图用强硬的手段来对抗西方国家。这是他的不知大势所致,正如茅海建先生评论的那样:“用忠摈奸即可抗‘夷’,却是一支射偏了的箭。”(P49)咸丰帝毕竟生长于深宫,读的是圣贤书,夷为何物,他根本不清楚。关于对外关系,他所能想到的,仍是运用中国的传统统治术。比如剿抚并用;比如化两国战争为民夷之间的战争,清政府充当中立者,出面调停“交战双方”;比如人家打上门来了,几乎是城下之盟的《天津条约》的谈判,他竟然仍是想着让谈判大臣做红脸白脸,有恩有威,这未免也太天真和想当然了,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他的所有谋略都失败后,举手无措,只能依靠大臣们的自行解决。然而,虽然他经常说“亦不遥制”,实际上常常又要划定圈子,规定臣子如何如何办理。这根本是办不到的。因此大臣们只能一方面揣摩上意,一方面依据实际情况,敷衍和欺瞒他。至于大臣们,“夷”为何物,其实也不清楚,这一点,从英法联军打到北京时,清政府想谈判,却找不到一个懂外语的人可以看出。他们或者一味主战,或者一味主和,具体什么是夷,什么是夷的想法和要求,国际大势是什么,国际法如何,他们都一无所知。叶名琛自以为知夷,自以为有许多来自香港的情报,可供他判断,然而,实际上那些情报都是子虚乌有,根本和事实搭不上钩,他因此做出的判断,自然要付出代价——广州城破,而他自己也送掉了小命。鸦片战争起端了1939年,中国第一次被打败,这样过去了十几年,中国政府却似乎毫无进步,对于外面世界,他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仍然在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样的国家,注定要付出大的代价。咸丰帝不幸生于这个时代,坐在了那个位置,注定了他“苦命天子”的身份。正如茅海建所言:“他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知道得要多,他只是不知道他所处在的时代。”“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就得适应于这个时代;而当时的中国若要跟上这个时代,须得来一次大的改革。咸丰帝一切举措,无不是墨守祖制,背离了时代,那必然碰壁。”(P308)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不久,翘了辫子,大概还是中国的幸事。不然,中国的对外开放,虽然是被动的,但是,相信他仍然对学夷长技,不抱兴趣,如此,中国和世界融合,步子可能更慢。他死后,政权被他的妻子和他的弟弟奕䜣把持。他的弟弟奕䜣,通过和英法联军在北京的谈判,终于认识到了这些志在通商的西“夷”,完全不同于历史上那些问鼎犯边、征城夺地的“蛮狄”,他开始用新眼光打量这些已与清朝官方打了二十年交道而又完全陌生的“夷”人,他利用手中权力,敢于作新思维,有了一些新的振作之举,给传统的国度注入了新的因素,比如在北京建立总理衙门,南北通商口岸分设大臣,设立同文馆,选青年人入馆学习外国语,吹响了后来“同光新政”的号角,中国的近代化,总算缓慢且艰难地开始启动了。

鲜活的书

最近看了不少的好书,苦命皇帝一书刚刚读完.这个关于个人的生命的书,就象书名一样,它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命运,就象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样.还原了一个的生命.虽然我书读的不多,但是,我能从书里感受到人的气息.1\没有宏篇大论,书的视角不是历史的主流,它沿着皇帝本身的关注来走,皇帝对老师的依赖,皇帝对恢复帝国辉煌的雄心和无奈,皇帝对现实的逃避,皇帝对先皇的继承和改变,皇帝对太平天国和外国入侵的手段和命运.很多的历史书,也有从个人的视角来看,例如唐德钢的李宗仁回忆录,也是这样.但是,感觉不一样.2\小书想要剖析了一个没有唐宗宋祖的英雄的一个人,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中所承当的使命和责任.资质不高,缺乏深邃的历史穿透的眼光和推动历史巨轮前进的魄力和雄才大略的一个人,是如何在历史的巨轮中一步步的快速流逝生命.3\书,不仅写了一个人,也写了一群人,通过一群人来看到一个人,也通过一个人来看到一群人,相互映称,历史的硝烟和迷雾消散开了.他们是如此的真实,是如此的共生,这是我感受到的最大的愉悦

一段话短评【苦命天子】

真正的历史普及读物,将心比心,修旧如旧。有根有据,必求严谨;有发有散,必求合理。书中有两点记忆深刻:一则合情合理的孤证亦有参考价值,重在合乎一般或特定的人情;二则今人论古人切不可脱其时代背景。于此两点,深以为然(后面这一点还可以补上切不可不查其成长环境,切不可不度其心路历程,切不可不对照其性格特点)。这本书对咸丰帝这一冷门人物就成功的做好了这四点,这本该是每一本传记(传记嘛,就应该从我出发,为人立言立行,如何逼近传主,是一个难题)都该具备的。

茅海建先生的书很值得一读

关于清朝的历史尤其是晚清的历史的兴趣引发于大学时候读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讲述的是英使马葛尔尼于乾隆时期访华的故事,印象特别深的是1860年英国军队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发现了仓库里放着的马葛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西方先进的枪支、火器,可清朝军队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依然使用的主要是冷兵器!当时,不禁发出一声叹息!记得当时老师还推荐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很惭愧,自己大概在06年初的时候才仔细看完了《天朝的崩溃》,读后令人震撼,彻底推翻了传统历史教科书教给我的关于鸦片战争的记忆。再在今年十月书市的时候在三联书店打5折的时候买到了茅海建的《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昨天刚刚看完,再次加深了对晚清那段历史的认识,以及历史中各般人物的角色担当,令人不禁感叹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的崎岖坎坷。对这本书里四个人物印象深刻:一个是中学历史时就知道的“不战不和不走不降”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听历史老师讲广州城破后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后来死在印度的一个小岛上,当时对这个总督就很感兴趣,通过这本书终于详细了解了这个晚清最搞笑的封疆大吏。第二个人是中兴名臣曾国藩,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抱负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他对洋务派持开明态度,培养出如李鸿章这样的洋务重臣,的确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咸丰帝对他的疑忌和对叶名琛的重用和信任形成了鲜明对比,用人不当是咸丰帝施政的错误之一。第三个人物是肃顺,这位咸丰帝托孤的重臣,对待政敌心狠手辣,看人眼光比骄准,关键时刻推举了不少后来的名臣如曾国藩、胡林翼等,治乱世用重典,内政治理的不错,但对外方面始终是老顽固,坚持强硬对待西方,办理弱国外交的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第四个人物就是恭亲王奕了,这是最让我感到可惜的人物。慈禧当年毁了两个人,一个人是光绪,一个就是奕!如果历史能够假设,道光当年选择的是奕,虽然可能仍然避免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凭着奕的变革精神和对西方新事物的接受态度,我相信至少可以减少被动性,能够加快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一切都随着道光的那道朱谕而无可改变。

苦闷皇帝的失败写真

茅海建在后记中写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最幸。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具有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其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过。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折磨”。这便是咸丰皇帝的具体写照。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到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所展现的历史思想的萌芽:历史问题是由历史环境决定的,并非一两个所谓的良策所能改变。放到近代史具体语境中,那便是“打不赢就是打不赢”。无论是忠臣或所谓奸臣,良策或拙计,结果都是一样。把近代中国的失败归结于奸臣当权或政策错误,是粗暴和无聊的。除了咸丰皇帝之外,茅海建还刻意描画了几位大臣:咸丰的恩师杜受田,受用却不得重用的曾国藩,在咸丰心目中忠心干练实际却与其他大臣无异的叶名琛,以及两位老六:肃顺和奕訢。在巧妙的结合正史、野史与分析后,所有人栩栩如生的树立在他们应有的位置上,展示出一个时代的各个侧影,更衬托出一个从自负到自我折磨自我毁灭的咸丰皇帝。中国帝王传记中,写成功帝王的成功传记,所在多见;写失败帝王的成功传记,《苦命天子》可以算一本。从《天朝的崩溃》,到《苦命天子》,再到《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给读者展示了自己史学研究的重点与兴趣所在。希望茅老师能再接再厉,继续勾勒这个无奈、沮丧,夹杂着希望与失望,混合着误解与真实的晚清史。

【个人书评整理】天朝的面子

原文:http://book.douban.com/review/1734949/   刚释手《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叹息宁可逃难到承德,让英法联军把朕最钟爱的圆明园付之一炬,也不愿夷狄按夷礼朝见的咸丰。虽然礼乐崩坏是朝纲更替的前兆,孔子也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教导,但周天子毕竟还在季氏八佾之后苟延残喘,咸丰却因为这一小小的礼节,而致首都沦陷,圆明园也被付之一炬。影响如今犹在,兔首鼠首的拍卖正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中法邦交。    但我最先联想到的不是某个英国人或法国人,而是一个美国人,她就是刚刚访问过中国的希拉里。这个国务卿,一定是隐忍务实的小女子。早年是全A的优等生,吃不得一点亏,而在克林顿拉链门事件中,却也颇为隐忍,周慧敏谅也从她那里学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最富喜剧性的表现是,在与奥巴马竞选总统候选人初期,希拉里由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甚至开始考虑赏对手一个副总统。但在竞选失利后,则哭哭啼啼,把自己扮装成一个“因美国深厚的对妇女及弱势群体歧视的受害者”。外人就此揣测希拉里过于乖巧或许仍是无端,但奥巴马正式提名希拉里为国务卿时的照片上,希拉里面露无可抑制的喜悦之色(简直是满面红光,浑然忘却自己是深受歧视的妇女和弱势群体的代言人),而背后站立的奥巴马则显得左右为难,他一定觉得希拉里干练不如赖斯,稳重也不若奥尔布赖特吧。然后希拉里开始“尽职尽责”履行“美国国务卿”的职责,连念演讲文稿的每个词,都要拖得比过去长。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喜欢玩弄权术、装腔作势的小女人,访问亚洲四国之旅却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最重要的成果是,日中承诺继续增持美国国债,而且不会提前卖出。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持有美国国债逾7000亿美元,本次又承诺增持200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强大如美国者,仅凭一段口舌,从天而降2000亿美元的资助也会欣喜若狂。而149年前的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劫掠的文物,时值也不过600万英镑。       为什么中国国内尚有40000亿国债,中国政府不邀请美国政府买些国债,“与友好的中国人民一同度过难关”,而是相反,贫穷的中国倾囊购买美国国债,“与美国人民共度难关”?有报道认为是台湾和西藏问题的牵制,但这两个问题事实是再清楚不过。更多分析报道指出这与人权相关,而我相信也是如此。日本东京新闻认为希拉里持“人权问题不应成为讨论世界性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和安全问题的障碍”的观点与中国对话,应该是解读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入手点。希拉里在中国的“宽容”,引起了她一贯所代表的人权机构的强烈震惊和反对。据美联社报道,“大赦国际”美国发言人对此感到“震惊和极度失望”,说“希拉里会破坏美国今后为维护中国人权所做出的努力”。       人权,对于自诩站在人类制度演进历史制高点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从来应该都是矛,而不是盾,因为“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即便是普遍贫困和不自由的北朝鲜,领导人和民众也自信他们享有更为广泛的人权。只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意识形态越来越远了,在与西方国家人权领域的斗争中,中国很少从社会主义的制高点出发主动“揭穿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反观这些年中国政府的举动,都是在美国出版关于中国的人权白皮书之后,才会以一本关于美国人民人权的白皮书作为回应。为什么中国舍矛而就盾呢?当然第一还是要赞赏如今的政府能够面对事实,不再无知无畏。但更重要的,中国显然还没适应人权领域制高点的争夺。美国能够坦然面对美军在巴格达的虐囚事件和秘密监狱,并在媒介上展开广泛讨论。中国则在努力掩饰自己在人权方面的失误,显示自己的人权无瑕,至少是“世界上笑脸最多的国家”(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对希拉里语)。       没办法,结论只能是,中国仍然缺少大国心态,不喜欢面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而是喜欢努力粉饰完美无瑕。结果呢?被聪明的老美发现了,上套了,2000亿美元出去了。要是真是如此,那么如今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宁可国都沦陷也不让礼乐崩坏的天朝上国并无什么区别,或许还不如。那时是为了一个信念,尽管是莫名的,还损失了600万英镑,而如今却只是为了一次体面。       不知道这次体面能维持多久。4月于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上,胡锦涛将与新任总统奥巴马首次会晤,不知道老美会不会再提人权问题,而中国是不是又将出手阔绰(地像个可怜的乡巴佬)呢?

名家出手便是不凡

本以为此书是茅先生的闲笔之作,却不知大学问者信手拈来,便成一部有份量的著作。书中以充实可信的史料把当日形势描摹得清晰无比,让人明白当时之国势是人力难以回天的,中国也不是一两个卖国贼可以卖掉的,国运不济归结在体制的积重难返,要改国运不在人而在制度。

塌陷的神坛

《苦命天子》一书,是历史系老先生茅海建的一部力作,虽然这本书的笔法显得比较松散,有一种以小说来讲历史的味道,但是却丝毫不能掩盖本书深深地历史气息,其中的每一处细节,仍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位十一年的咸丰皇帝的悲哀,所谓万人向往的天子之位,果真如其所言,充满了“苦”,不得不让人哀叹一声,国运如此,天子亦悲!自咸丰帝20登位,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了,即位一年,太平天国就在金田起义了,三年之后,战火就已经波及到京师了,内战未平,夷乱又起,英法联军打进了圆明园,劫掠之后一把火烧去了这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文明,而此时,奕詝正躲在避暑山庄,只留六弟奕欣留京与英法谈判,期间条约签了一条又一条,国家主权尽失,社会完全崩塌。读这段历史,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是一种所谓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曾今傲视世界的天朝没落的悲哀,是这位天子在其高位上一步步从神坠落为人的悲哀。奕詝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一点远远不及他聪明的弟弟奕欣,更何况他还有一点残疾,但是凭借着杜受田的指导,他最终获得了道光帝的喜爱,最终继位为皇,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如何如何不是,作为一个皇帝,他恪守祖制,习读四书五经,以《资治通鉴》一类的书本来要求自己,可国家在他手中越来越差,他年轻气盛,但是办什么事都办不成,他想做一个好皇帝,却时刻充满一种无力感,作为天子,他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他始终活在自我欺骗中,甚至英法军队已经打到天津,他还以天朝的身份来面对他们,认为只要同意签约,略作让步,这些所谓的蛮夷就会退走,可最后,圆明园被焚,他吓得躲在避暑山庄,甚至战争结束,他也没能从避暑山庄回銮。文中有些地方写的很好,我将其引出来并做一些我自己的理解与分析。文有一章写到:1836年农历新年一过,按中国传统算法,皇四子奕詝已到了六岁(尽管实际年龄仅四岁半),端装正色来到上书房,拜年已49岁的杜受田为师,开始习研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静静地听着这位来自孔孟家乡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一年,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诞辰100周年,是伏打发明电池的第34年,是莫尔斯发明电报电码的第二年,而达尔文正随船作全球考察,研究生物。这一年,贝多芬已去世9年,巴尔扎克正处于《人间喜剧》的创作高潮,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而欧洲又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这一年,英国任命义律为对华商务总监督,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2.8万箱,白银外流超过500万元,太常寺卿许乃济上奏请求弛禁鸦片。••••••这仅仅列出了一段事实而已,却鲜明生动地给我们对比了同样地年代,我们的帝王在做什么,外国的伟人又在做什么,更何况有些事早就发生了近百年,却丝毫未能引起一直闭关锁国的清王朝的注意,或者说,对我们的封建社会根本没有丝毫的影响。帝王之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平常百姓,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强大?我们又凭借着什么来抵抗外敌?至于后来,太平天国起义,由老弱病残组成的50万大军,居然把大清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路下来,横扫18省,最终连旧都南京也丢了,起义军甚至北伐到天津,我们虽然要为起义军的反抗鼓掌,但不免感慨,国家军队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着实可笑。而当时的官僚们,一个个口口声声喊着要保卫国家的,大多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能力,数倍于敌人的力量依然被打垮,面对敌人逃起命来比谁都快,让我苦笑的事,当时打仗最好的人里,赫然不少都是太平天国的将领,曾今横扫明朝的后金军队,在几百年的安逸之后,如同曾今的蒙古骑兵,在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所谓的江南江北大营,一触即溃。幸亏这时候出来了清王朝最后的救星——曾国藩,他组织了湘军,成为最后一支可以用来克敌的军队,可最初,咸丰帝却不希望让一位汉人拥有如此大的军队,甚至一直压制湘军的发展,直到最后他毫无办法了,才不得不放权给曾国藩。同样,这也说明了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各省自己负责剿灭起义军,军队军费都不由中央管理。同样地事情还发生在厘金上,由于打仗,国库空虚,中央已经无力拨款,只能放任地方自己去筹款,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地方逐渐掌握了财政大权地方官僚掌握了这么一个生财之道,自然大肆搜刮,几里几十里便设一厘卡,商旅难行,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早期资本主义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自此,军权和财权,自古君王两大权力,全都离开了咸丰的控制,从中央过渡到了地方,作为皇帝,咸丰的权力越来越小,他也越来越拿大臣没有办法,这个帝国的掌控者,正逐渐失去他曾今闪耀的光辉。此外,在与列强签订条约时,咸丰的表现,也让今人觉得哀叹。无论列强提出什么割地赔款条件,已经被打怕了得咸丰丝毫没有异议,但是,有一点却是他一直坚持到死的,甚至因此迟迟不愿回銮,这一点即西方提出的“亲递国书”,由于西方坚持自己的礼节而不愿意下跪,咸丰帝一直认为这一点违背了伦常,是对祖宗宗庙的大不敬,是对自己皇权的一种挑衅,故一直强烈要求在条约中除去这一点,而全然不理会其他要点,如果以一位国君,尤其是天朝国君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能理解这一点,但是作为一个国民,代表一个国家的利益,我们却深深耻笑这种行为,如果他把纠缠在这点上的底线放在国家利益上,我们又可以避免多少损失?可是,如书中所言:丧地事小,丧礼事大,这是咸丰帝心中称出来的分量。更可笑的是,所谓的天朝,居然被几个国家当做猴来耍,如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后,俄国出面提出愿意出面帮助调解,可实际上,俄国私下里为英法提供军事情报,鼓励其扩大侵略,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在英法焚烧圆明园退兵后,俄国又出面提出帮助退兵,借此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国家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却不知英法早已退兵,俄国根本没有出任何力气。此外,当英军攻入广州,江浙一带居然还与英商交流甚欢,甚至在英法联军攻至京师时,江浙一带英军正配合着清军剿灭太平天国起义军,两个国家居然同时进行战争和通商,如此奇观,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可以看到了。我们仔细回忆咸丰帝在位的这些年,我们可以说,如果时间往前推几百年,中国尚且还是封建盛世,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好皇帝,可是,他却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变化的时期,不止是清王朝,整个世界都在剧变,他这样一个迂腐守旧的人又怎么能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中生存下去呢。不得不说,咸丰帝是悲哀的,作为一位帝王,他无所作为,有心做出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很多人曾今假象,若是由聪明机变的奕欣来当这个皇帝,又会如何?是否会出现一次中兴?作者在文中有一句可以给我们做出参考: 这位年轻聪明的亲王柄政之初全盘皆错,并无高明之处,他是“天朝”的人,浑身都是旧时代的痕迹。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位恭亲王后来所做的一切,成为洋务运动的启蒙,但是可以看出,一切的根本缘由不是人,而是制度,是封建的制度和思想害了他们,更害了国家。1861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这个苦命的皇帝生命走到了终结,逝于避暑山庄,在远离各种政治事端中闭上了双眼。至于后来出现了“同光中兴”,或是慈禧专政、清朝灭亡,他都没有机会看到了,想来若是他看到,也不知作何感想。对于他,作者有段话评价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最幸。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具有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其力有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过。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折磨。而咸丰就是后一类的不幸的人。作为一个人,他是苦命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的苦命又让人民与其同苦,君王尚且苦命,百姓又该如何?一切,只留给后人思考与叹息。

不让人信服的结论

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有清一代,是没有昏君的。清朝从顺治入关一直到光绪死于瀛台,凡九帝,若在一个祥和平实的年代,必然个个作为非凡。与明代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皇帝比起来,就算是迂腐的道光也毕竟还是有个节俭的美名。可是这种无谓的立论和比较一点营养也没有。如果说天朝的崩溃描述了一个死脑筋的道光帝,那么苦命天子就是描绘了那个死脑筋的道光帝的那个死脑筋的儿子。这种描绘,其实和之前所说的那种明清对比一样没有营养。茅海建的理论其实很容易说清,他认为强硬派在那个时代是不现实的,对外的抵抗精神完全建立在对外的无知上,而不是确实存在的强大能力。而一旦当强硬派真正见识了西方的强大武力以后,他们中的多数一方面以对外强无可奈何的退让,另外一方面则是继续对他们伟大的皇帝阳奉阴违欺瞒到底。从道光时代的琦善,耆英,奕山到咸丰朝的叶名琛,何桂清,前赴后继的做着类似的事情。这在茅海建的立论里成了一种必然。同时他对于采取妥协状态的人普遍采一种同情的言辞,比如在苦命天子中对耆英的描写。强调他在咸丰初年表现出的对西方轻言不可开战的态度并没有错,而是初登大宝心比天高的咸丰存在心理误区。当然茅也认为,耆英在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却没有任何对差距的反思是一种错误。但是怎么看也觉得后面那句话只是种掩饰。书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咸丰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如果考虑到苦命天子是十年前的书,我简直就觉得茅海建是替鬼子六翻案的第一人,这个狗尾续到现在都续出一出电视剧了。其实这种翻案是从天朝的崩溃就开始的,林则徐被打下神坛,琦善耆英都被重新考虑。三元里成了一场不知所谓的偶然事件,就如同苦命天子里的大沽口炮战轻轻的一笔带过。是的,我们必须承认五十年以来的历史陈述中存在很大的错误,夸大,否定,以偏概全,封疆大吏们对付皇帝的招数,中国的学历史的孩子们也照着样承受了五十多年。可是,有些时候,翻案和故往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看太多的零碎的资料引用,下太多的结论,总让人觉得不能信服。

苦命天子,苦命茅海建

实际上,本书我认为有3星,但是冲着茅海建先生,我再加了颗星。作为一个业余选手,第一次读天朝的崩溃时,确实有一种惊艳感:因为这本书上的历史完全不同于以前听到、看到、学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茅海建先生用一种严谨的方式,用手头能够得到数据做了合理的推断和研究。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觉得历史也可以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是赚不了钱还是名字有点不和谐,“天朝的崩溃”就是没得卖,我和领导想支持都不行。于是领导买了茅海建先生著的另外两本书:“苦命的天子”和“戊戌变法史事考”。据传说,戊戌变法史事考很有功力,不过鉴于大部头不适合地铁阅读,所以我一直没看过,只是看了这本苦命天子。从序言里,茅先生就以一种就表达了希望通过一两本通俗读物生产自救,改变现状的想法。这本书也确实够通俗,甚至在阅读过程中让我产生了猎奇的心理。不过感觉有点悲哀,因为我读来就感觉这书肯定不能让茅海建先生改变现状:(1)这书说是通俗,但是又不够有趣,一点都不三俗。不三俗这年头还能畅销,搞什么,生产自救就得专业啊我说。(2)观点模糊不清。茅先生可能就是想针对一段历史来个叙述,也不想陈述什么观点。但是观点这东西和组织是一样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观点:写到哪里,哪里就是观点。结果就是有些章节之间的有些文字让人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正因为如此,无论对于那类型读者,这本书可以都不会受待见。可惜了。话说,我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天朝的崩溃,改变一下茅海建先生的现状啊。

苹果牌香蕉

茅海建,属于耐得住寂寞、长年坐冷板凳的学者,属于下苦功型的学者,做学问很踏实,不放大言,小心求证。然本书,作为茅所写之通俗读物,略见其考证功底,然有博大家眼球的做作写法,文笔一般。不过,书中对于细节的描述,相较以往历史教科书中大而化之的政治说教,要来的生动鲜活的多、可爱真实的多。三年前读的该书,依稀记得编者说过,该书是希求茅将象牙塔之高深学术,推而广之、化繁为简,学术商业化、学术世俗化,即学者写非学术的著作。在我看来,茅写考证扎实,然文笔来说,普及学术尚显不足。茅之《戊戌变法史事考》是足以显现其功夫之深、考证之精的代表作品。

咸丰的权术

8月20日《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一书虽然也写了咸丰帝的一生,但他的着重点并不在于这个人,而在于那个时代,时代的思想,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要求。他写的其实是一群人,一群和咸丰帝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人,作者借助当时的文献(主要是奏折和私人通信、日记)和野史笔记,将他们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大时代,大历史,大人物是如何浮沉的。这个命题总会吸引着人的注意。其实,在历史中,人物是常新的,但人性似乎总是共同的。读历史,更多的还是读人性。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权谋二字。咸丰帝其实也是善于运用权谋的。他从小就被灌输了权谋思想。在此书中,茅海建先生引用了两条野史资料,佐证咸丰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政敌奕䜣的。当时的奕詝奕䜣,其实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对于权力,或许有着天生的敏感,但是,仍是模糊的。最关键者,还是他们背后的老师。他们被老师教导该如何做,方可获取皇帝老子的欢心。儒家的核心,在于仁,在于孝。所以,这两个野史,就在这两点着眼,证明咸丰帝是用这样的非常手段,战胜了才华横溢的奕䜣。这其实也关乎人性。皇位是必须争的,但又要不露痕迹,所以,古往今来,争夺储位,都得利用权谋。这两个野史的真实性,可以存疑,但不能说不可能。——曹丕曹植之争,是不是如此?杨勇杨广之争,是不是如此?而咸丰帝的祖先雍正帝,不也正是因为装着一副仁孝的面目,得到了康熙的信任,最终夺得大位。——苏轼说的“想当然耳”,还是有道理的。咸丰帝是善于权术的。他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上位,就必须摈弃前朝重臣,重用亲信,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也能获取威信。同时,他也善于讲究策略,懂得运用时机。在罢免穆彰阿和耆英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些传统权谋的运用之娴熟。他对曾国藩的猜忌,对奕䜣的猜忌和罢免,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精明,懂得权柄的重要性。所以茅海建说:“尽管咸丰帝在诸多方面不显才气,唯独这一方面十分清醒。专制统治者对威胁自己权势的任何人与事,从来就是最灵敏,最恶感,并下手不留情的。”不过,他毕竟是个材质平平的皇帝,他面临的问题,既有旧的(农民起义),又有新的(外国侵略),他根本就应付不来。因此心力交瘁。甚至到了后来,他对政情几乎倦怠了,只求娱情声色,其他的,都脱卸于臣下。偏偏他在用人识人上,并不高明,甚至常常所用非人,所信任的,往往都是敷衍他,应付他,甚至是欺瞒他的,比如叶名琛、徐广缙。在这些人让他大所失望后,他似乎对汉人官员都失去了信心,所相信的,只是满人亲信。只要是官场,就充满了权力倾轧,这导致了不能合作,又严重地消耗了国力。而被事后证明为的确有能力的,能够力挽狂澜的,比如曾国藩、奕䜣,都是他最为猜忌的,他们的获得实权,都是咸丰帝在无可奈何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茅海建先生在结语中为咸丰皇帝做了个盖棺论定:“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就他个人历史而言,凡是当时和后来被证明为有效的举措,如湘军、厘金、总理衙门……都不是他的创造,也都不符合他的思想;凡是他尽心尽意制定出来的政策,如怎样镇压太平天国、怎样对抗英法联军,却全不可行。他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可谓不短,但我们找不出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籍的大功绩。皇帝当到这种份上,那就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了,而是连带整个国家陷于灾难之中。”其实,从咸丰帝“知道太多的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来看,若面临的不是一个亟需转型的新时代,若面临的不是前几代尤其是乾隆帝积累下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未必可以说咸丰帝这个皇帝是不称职的,但偏偏他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的临界点当了皇帝,其实,就算换成奕䜣,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大的历史方向,包括被英法联军打败,包括接受不平等条约,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读史者不可不察。

读书笔记

09年9月9日前几天过南海的南国桃源拉木头,一去就得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闲着没事,我就带了本茅海建的《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宁》。花了三四天的时间,这本书也就看完了。大概在几个月前,我就读过这本书,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但我读书的毛病之一就是过目就忘,以至于这次重读此书,竟然好像是在读一本从没有读过的书一样,说来真是悲哀。但也让我想到了,读书做笔记真的很有必要——无论怎么做笔记,能写出多少,甚至是抄多少,对于自己来说,都有一定的益处,这有点像咸丰皇帝在支使和外国签约的官员的心态,觉得能挽回多少是多少。在这本书的两个后记中,茅海建提到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功利方面的,便是希望能够改变生存的境遇——可惜后来证明失败了,即便如此,他的追求还是“想写一本专业和非专业各种层次的人都可以接受的”、“既好看又有品位”的书;另一方面,从他的内心深处来讲,多年来对咸丰朝的人和事的兴趣,驱使他试图将它们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因此便有了这样一本将近写了一年的书。读完此书,最大的感想就是:也许对于今日的作者来讲,这本书不完美、不理想的地方尚有许多,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认为在“既好看又有品位”上,它还是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我也借此梳理了一些对咸丰朝的人和事的理解。这本书叙述了咸丰的一生:他当上了皇帝,但并不是因为他在才能上胜过自己的弟弟,很大的原因却是因为他的老师的相助;他资质中等,却又想有所作为;并且,因为在一个自己不太能胜任的位置上,他劳劳碌碌,却因才力不逮,事事皆不能如己意,因此可想他的苦闷和痛苦,这种痛苦和苦闷需要宣泄,最后他就因为纵欲太多(当然直接原因是肺结核),而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离开前,他受尽了屈辱(那种不堪承受的心灵重压最后毁灭了他),离开后,他的一名也有得到贯彻,相反,却被篡改了,最终因为他宠爱的女人而将江山推向一个深渊;“就他的个人历史而言,凡是党史和后来被证明为有效的举措,如湘军、厘金、总理衙门……都不是他的创造,也都不符合他的思想;凡是他尽心尽意制定出来的政策,如怎样镇压太平天国、怎样对抗英法联军……却全不可行。他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可谓不短,但我们找不出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籍的大功绩。”(306页)“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就的适应于这个时代;而当时的中国若要跟上这个时代,须得来一次大的改革。咸丰帝一切举措,无不是墨守祖制,背离了时代,那必然碰壁。”(308页)——由此观察咸丰皇帝,“他直身躺在时代的分界线上,手和脚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指挥手脚的头脑却留在旧时代。”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咸丰帝的一生,同时还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了那段历史的群像,通过了这些人和事,很好地展现了那一个时代的思想、情绪和态度,这为我们进入、重现和思索当时的情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这些围绕着关键人物咸丰的人和事,我们也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楚了这位皇帝的为人处事,和他命中注定的悲剧。我向来欣赏,甚至钦佩茅海建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一句话,他一说再说:“历史作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应当是非常客观的,但历史研究又是相当主观的活动。”这样就解释了他对待历史的态度,一方面,他努力通过史料说话,探求真实,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历史有着一种主观解读,这也是在提醒读者:不同的人眼中的历史面目会有差别,不能盲信偏信——绝对没有什么绝对真理。应该说,每一次,我都从茅海建的书中获益匪浅,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小东西的原因。

一个平庸皇帝的一生

几乎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的,咸丰皇帝的一生经历了天朝的完全崩溃,他的一生用平庸二字足以概括,在内太平天国运动,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都让这位饱学儒家经典的皇帝的生活没能得到片刻安宁,因为他是“神”,他的无能不能表现出来,庄严的礼仪下装出来的强烈自尊掩盖不了内心的虚弱,凡人的他走不出紫禁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所理想的无非通过儒家传统和祖宗制度恢复天朝的昔日辉煌,那是他生活的环境决定的,在当时理想和现实完全脱离,形势严峻,残酷的事实打破一切最初美好的愿望,责任感只能使他自己备受折磨,平庸的他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因而他厌倦繁重的政务,逃避到后宫中寻求能力的证明,内外交困的现实使他在而立之年就离开了人世,或许他只是错生了皇帝家,原本可以好好做人,却要装神,特别对于能力平庸的他来说,那太残忍了。好书,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值得推荐,茅先生的书本本是经典。读好书可以很清晰地重新认识那段不幸的历史,(记下读书笔记):清朝不像明代的昏君那样完全不上朝,而是个个都励精图治(部分由于清朝制度造成的),咸丰皇帝最初也想励精图治,他自小跟随着上书房的杜受田研习孔孟经典,平静的上书房实际上与硝烟弥漫的战场无异,奕詝得到老师密授机宜,以孝道来对抗才识,以仁义来反击武功,仁孝是儒教首要提倡的,道光皇帝选择了秉性和他相近的奕詝作为继承人,可是上位的咸丰接手的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道光末年,步入老年的道光,贪图政治平静、耳边安静,“恶闻洋务及灾荒盗贼事”。“著、著、著,祖宗洪福臣之乐,是、是、是,皇上天恩臣无事”。新皇帝广开言路,但这一对君臣相信,只要按照儒家学说、祖宗制度来办理,天下一定大治,然而问题就处在社会的各种弊端,皆源于儒家学说和祖宗制度,如同以火救火,理论和实际相背离,官员们纷纷称赞圣旨英明,可政治却没有起色,局势反越来越坏,谁又敢说圣旨无效无用呢,最聪明的方法是用纸将火包起来,等到烧穿了那天再说。用忠摈奸,是中国传统政治学中最古老且最常青的原则,由此在中国传统历史学中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乱世的基本表征就是奸臣当道,一旦圣主罢斥群奸,起用忠良,定云雾重开,万众欢腾,王朝也会走向中兴。对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当时的士大夫不相信堂堂天朝居然不敌区区岛夷,他们再次用忠奸来判断,共同的毛病——对儒家经典引经据典,对前线战况和近代军事技术,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咸丰皇帝饱浸性理名教之义,罔知兵革器物之力,他的价值取向却受到几乎全部士人学子的欢迎,既是形势使然,又使然于形势。“上帝”之祸: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大多本非为求知,为个人情操的升华,而是非常功利,读书->做官,不然那几本哲人眼中充满哲理,凡人眼中十足乏味的古书,怎么会引得那么多凡人由童年、少年、青年至中年甚至老年孜孜不倦地苦读?洪秀全三十岁未中一个秀才,1836年他在广州街头得到一本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这一蹩脚小册子,在蒙昧的社会里,迷信比科学更有力量,来自西方的基督教,在洪秀全手中已与中国的儒家传统和民间宗教嫁接,到了杨秀清手中又与巫术相连,洪秀全、杨秀清自金田起义,杨秀清以东王、正军师执掌太平天国的实权,洪秀全有如精神领袖,杨秀清这位年仅27岁未曾读书据说不识字的农民儿子,在实战中显示出高于清方将帅的非凡军事才能,他在这一时期制定的《行军总要》,被后人视作中国近代优秀兵书之一。迅猛发展的造反浪潮,咸丰帝坐立不安,他一直在发怒生气,一直埋怨前方将帅不肯用命。可他并没有新的招术,其频频出手的王牌,仍是罢官、换马。勤政的咸丰帝看不到出路,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在于乾隆末年起半个多世纪的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官稀命。拼命做官,无心做事。见利竭力钻营,见难弥缝逃避。咸丰愁肠百转,渐渐地倦怠于政务。咸丰处于困境之际,曾国藩挽救大清朝天子第一好忠臣,带出了堪与太平天国对敌的军队,湘军:军官“忠义血性”的儒生,士兵,为了防止溃兵滑勇把种种恶习带入湘军,曾国藩强调募集边僻地区的山民。湘军的成功带给咸丰越来越多的猜忌,咸丰从来就缺乏知人善任的本事。1860年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灭,咸丰帝只得将救急的目光聚焦在曾国藩身上。湘军帮助镇压太平军,解决了咸丰帝极为头疼的兵力不足的难题,另一问题又凸现在其面前,军费问题。国库空虚,为了救急,咸丰帝在财政问题上只能听任臣子们的摆布:1、官兵减俸减饷;2、打开捐例,卖官鬻爵(主要捐银大多被地方官截留了);3、铸大钱、发银票、制宝钞。 最初的厘金,仍是捐输的变种,称为厘捐。行厘实际上就是商品过境税,坐厘实际上就是商业税。国家的财政主要依赖于农业,厘金则是商税,虽说历史不能重演,如果明清两代能有合理的商税,国家从日益扩大的商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是否会对商业采取保护或扶植的政策。但这一时期出台的厘金,以最大程度地榨取商人而填弥巨额军费空洞为目的,失去了合理性,厘金是一种恶税。但对于各级省级财政来说,却是一大幸事。这一变动,完全颠倒了原来中央集权的财政体系,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和自治。太平军军队,保卫天京,北征一支,西征一支。战局的变化,保卫首都就成了太平军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同样为了保证供给,西征成了太平军军事战略的另一个重点。北征就处于第三的位置,已到天津的北伐军,只是一支孤军,气候是这支北伐军最大的对手,在曾格林沁的围剿下,北伐军被消灭了。北方胜利了,但主战场,长江流域出现了军事危局,战局不利,却咸丰只能换将,换了无能之辈牵制湘军,江北、江南大营俱破,太平天国达到最盛时期,但咸丰的好运气来了,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利斗争。天京的内讧,对于懈怠政务的咸丰也是一个刺激,他陷入胜利的狂想之中,但每次都无法美梦成真,太平军在李秀成和陈玉成青年将领指挥下,再次走向振兴。希望值越高,失落感越大,咸丰心理失衡的状况可以想见。咸丰帝面对造反起义,心力衰竭,心中似乎已求偏安,他一放手,责任便落在各省地方官身上。兵要自己调,勇要自己募,饷要自己筹,朝廷是一点儿也靠不着。权利和义务从来就是对等的,既然皇帝不尽义务,权利也同样受到侵蚀。面对外患,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入侵中国,俄国和美国趁火打劫。对于这场战争的到来,咸丰帝毫无知觉,一点未作准备,他受了两广总督兼管理五口通商事务钦差大臣叶名琛的蒙蔽。咸丰帝久读孔孟圣贤之书,熟于性理名教之义,唯独对外部世界一片茫然,“天朝”大皇帝不屑于过问“夷”人之事,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更是闻所未闻。为了消除政治上的祸害,经济上受一些损失,咸丰帝是不在乎的,君子讲究的是“义”,只有小人才注重“利”。中国皇帝最担心的是对“礼”的破坏,“礼崩乐坏”是王朝灭亡的征兆。这真是惊人的误国之举,咸丰帝竟然以现实中最大的国家利益换取他心目中最大的“国家利益”。(丧地事小,丧礼事大)礼仪之争:中国以儒家学说立国治国。而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礼”。“礼”在当时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礼”的准确含义在今日已无对应的概念,它表示上下等级秩序,是统治的标志。火烧圆明园,大炮的轰鸣是最有力的外交辞令。在一个强权的世界,谁也不否认这一点。驻守大沽的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奉旨不得首先开战,英法联军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登陆,等待英法联军登陆完毕,僧格林沁见军情危机,欲决心在大沽拼死一战,则北方唯一的精锐部队将被耗尽,咸丰皇帝知道僧格的脾气,立即派人带了一道亲笔朱谕,让僧格林沁若见势不利,立即带兵逃脱,以能最后保住北京。大沽炮台,在此次战斗,没发挥任何作用,英法联军进据无人防守的天津。皇帝北逃,留下了亲弟奕(欣)维持残局。僧格林沁的精锐部队(如同电影《火烧圆明园》中所见),蒙满铁骑(守卫皇城最后精锐部队)或许也如他们的祖先那般骁勇善战,平原大地上他们曾经是所向无敌,但如今他们已然脱离了这个时代,英法联军的炮火在此(平原大地)为他们的悲剧谢幕演出轰鸣着,在现代化枪炮和军事技术的绞杀下,勇气和无畏显得苍白无力和无奈,统帅晚清的重臣僧格林沁不知那时在想些什么,而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又在想些什么。北京城被攻破了,圆明园被强盗们抢空又放一把大火烧了,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今日以成了一片废墟,风轻轻吹着,乱石衰草在夏日中也透着一种凄冷。签订了《北京条约》,俄国人和美国人也趁火打劫一番,《中俄北京条约》中国损失了超过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在那丧地事小而丧礼事大的咸丰在热河得痨病病死了,即位的是童年的同治皇帝,这位生前事事不得到敞志的倒霉皇帝咸丰临终前的政治安排,在其尸骨尚未送到北京前,已被推翻了,肃顺被诛、奕柄政后,清王朝的政策开始调整,到后来,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客观局面。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合适他的位子。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幸事。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他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过。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一种人生的自我折磨,咸丰帝奕詝就是后一类不幸的人。小结一下:咸丰皇帝一生在痛苦中活着,那种身为神的强烈责任感使凡人的他背负着天朝的命运,或许他掌权之前有过美好的愿望和憧憬,饱学儒家经典的他继承了道光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平庸的他努力地装扮着神的角色,政治腐败、国库空虚、社会动乱、内忧外患,一切都超过他的能力控制范围,并且如同被“囚禁”在紫禁城的最高统治者不仅看不到外面世界,就连他任命的臣子也都为保自己的官位欺瞒着他们的主子,直到北京城陷入危机,火都烧到面前了,可怜的皇帝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当空虚无力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如此强烈地相遇时,咸丰皇帝内心剧烈矛盾和失落感使得他不断地逃避现实的责任,将自己封闭在紫禁城的牢笼里,用酒精和女色来麻醉自己,对于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于他(天朝上国的统治者)那算不得什么,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的皇位和地位是否安稳,才会出现以礼治国的大清朝与国外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时连国家都快没了总在计较那些个可笑的体统和礼仪。传统的历史书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么多的事实和观点,它可能也在忠臣和奸臣那里纠缠不清,然后就让我们去背那些个生硬的时间和事件,将事件和悲剧简单地归结到帝国主义列强上,对自身的问题总是视而不见。

看历史书的态度很重要

其实不用怀疑茅老师对历史的态度,虽然对咸丰茅老师的评价不高,但应该说咸丰也的确没做出什么值得大家可以为之称道的事情,看历史书并不是要为某个历史人物翻案,因为不同的历史观会有不同的结果,历史书上把李鸿章说的是卖国贼,但是写历史书的人知道李是卖国贼,难道李本人就不知道?但是如果从清朝的观点看,李毕竟多次挽救了清王朝。所以不同的历史观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看茅老师的作品,一方面可以站在现在的角度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做评价,从中得到做人处事的启发,另一方面,引发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学习茅老师对真相探究的一种精神。将他于cctv-10所谓学术超人分开,也就够了!毕竟历史是有局限性的!

读后感

花了一天时间讲此书读完,将此书作为本科的补课,颇有所得,第一次读茅海建先生的著作,深有感触,关于咸丰一朝的大政方针都有所涉及,且剖析历史是什么 道及何以如此 娓娓道来 言之有据 做到一分证据 一分话 觉得受教益者实有可数矣!

大概都是传主的错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本书本来是想写成给普通人看的历史畅销书,结果却很不幸地失败了,尽管在很多年后又被三联书店再版了一次,销路似乎也只是平平。茅海建作为历史学者,史料还是掌握得四平八稳的,有可能就是太四平八稳了,各种谣言和八卦基本上都没有采用,看起来就比普通的传记小说要来得更严肃一些,但真正要说不畅销的原因,我觉得说到底了还是咸丰皇帝奕詝的错。当时的时代憋屈,其实问题也不大,可是至少从茅海建笔下看来,咸丰皇帝自己也没啥治国平天下的积极性,运气已经够差了,做事还毫无章法,又容易自暴自弃,智商低情商更低,有个这样传主的传记小说……谁要看啊!就算是看小白文里的小白受,身边多少也能跟上一两个可以和他形成对比的腹黑攻之类的角色呢!咸丰身边的人智商和情商跟他一样低!这样的书有毛好看的!【摔其实我觉得吧,无论是恭亲王奕还是咸丰他爹道光(我对他的抠逼程度印象极为深刻),或者慈禧或者咸丰朝开始崛起的曾国藩,都要比咸丰有趣得多……当然这些人里大部分都已经有前人写过传记,茅海建在写这本书之前大概也有过想要避开的考量,感觉就有点可惜……

茅海建的陈词滥调

由于缺乏现代经济学及政治学理论积淀,茅海建先生现实只好遵循传统的道德审判路线,写出一本强不知以为知妄下结论且结构混乱的《苦命天子》。 如果不介意上面的事情,或者你可以和茅海建先生一起进行一次咸丰年风云人物心灵之旅。因为茅海建先生常常可以穿越时空体会领袖苦衷,抒发领袖心声。当然,这是中国大学者才能练就的绝世武功,属于密宗心法,你就不用学了,人家也不教。第六章《新财源:厘金》P.118,茅海建先生刚刚写下的传统的重农轻商政策就是重视农业而轻视商业,马上又头脑短路地说重农就是加重对农业剥削,轻商就是对商人轻税和免税。当然我们也许可以原谅一个只学过马主义经济学的人这么颠三倒四的大挪移论断,毕竟不教而则其成,谓之虐。 第七章《造反、造反》言咸丰朝天下大乱的局势,从P.123-P.144页倒还是名副其实。可到P.144之后突然开始八卦起咸丰皇帝的后宫,且引证的多为野史。即使撇开茅海建先生的重口味不谈,我也不明白这和主题有什么关系?或者是,茅海建先生您忘记了主要论述观点是制度造成的历史背景而非个人导致的历史悲剧主线,又轻车熟路地重回荒淫误国的陈词滥调 。

没有面目的苦命天子

作为国内鸦片战争学界的专家,茅海建教授的唯一的一本通俗性历史读物,《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宁》,我也读了不少日子。记得以前读《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常常看到明月说明朝有太多的皇帝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而茅海建教授这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付梓的书中,则着重强调了奕宁这个并不是当皇帝的料的人当上皇帝,走到了一个并不是适合他的位子上,然后被这副重荷活活压死,三十岁就上了西天。从当时的史料和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难发现,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不论是才干或是见识,都胜过咸丰。而历史不容假设,不能假设奕登基就能如何如何扭转清朝的历史。当然就我个人来说对于满清政府殊无好感,所以这里也就不多意淫了。茅海建的专业性历史著作《天朝的崩溃》我还尚未拜读,但是读完《苦命天子》之后可以发现他对于这段历史实在是驾轻就熟,他当年作为写作尝试而写成的这本通俗历史读物也足以见其史学功力。全书仅仅二十万字,却较为全面地向读者展现了咸丰皇帝并不漫长的一生,同时刻画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群像,杜受田,曾国藩,叶名琛,肃顺,恭亲王,那拉氏等决定国运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起伏,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挣扎,都一一跃然纸上。全书篇幅并不长,却配了超过一百幅的插图:历史人物肖像,历史事件图片,咸丰皇帝朱笔的奏折······这些插图使得全书图文并茂,读来赏心悦目。三联出版社出书的水准可见一斑。而一度引起我注意的则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一个没有脸的清朝皇帝肖像,他当然就是咸丰皇帝,但为什么编辑特意去掉了他的脸呢?是因为他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是因为他在位期间丧权辱国无颜面对世人?还是因为他原本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资质平凡的人?一切的答案,都已经在书中了。

封面上的他没有五官

以前一直都不知道“詝”字怎么读,有一天查了字典,才发现这个字很难念,像是梗在喉咙里。不是都说有“谶语”嘛 ,是不是他的名字已经注定了他别扭的一生?,道光三十年,道光去世,他继位。太平天国起事了。 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在此,改名天京。咸丰五年,李开芳被俘,太平天国北伐军覆没。 咸丰六年,天京事变发生。咸丰八年,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及《中法天津条约》。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和大沽一带。咸丰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进占北京。咸丰十一年,在承德去世。,有时候看着他的年表,我想,他会不会认为自己死的太晚呢?有野史说,他最后有点自杀的倾向,我想或许是可能的吧。可是,即使死了,又怎么去见列祖列宗?他这么矛盾,活也不行,死也不行。如果一个男人一生都这样抑郁,我想还是由于他性格上的不平整吧,并不应全怪命运的捉弄。

做个好皇帝不是容易的事情

1、后人的爱憎是基于后人的身感,道光所能得到的爱憎只能是自己的身感体受。虽说三岁看老,但只是说笑而已。道光要立储,要守成,考虑最大的是稳定,不能出现大的变数变故。俩皇子都未在小参预朝政,没有实习的机会,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平时的诗书言行举止。同时他也要想到以后两人的相处问题,会不会祸起萧墙?以及朝廷臣子们的权力平衡。在奕宁长且贤,无大问题的情况下,立他为储君,是最稳妥的。2、正如同当下教育的着眼点是试卷,杜受田将攻击重点放在道光身上也正是明确了什么是靶心。但也因为本末倒置,才会出现学而无用的情况。在杜受田悉心教导下,奕宁成为了皇帝,但是于国事何益?国事不是出于道德,但在古代中国至少表面上要以德治国,这种矛盾延续了两千年,且遗留到了至今。德和才往往不能兼备,偏德还是偏才,适用于不同的岗位。事务型,偏才;谋略型,偏德。以德定规则,以才施行。但皇帝要亲自掌握政权,专裁万事,所以理论上要求德才兼备。实际上无可能。王朝以及国事才会出现各种偏废,这是结构性矛盾。3、要一个老旧国家对于一个新技术武装的国家,一时能转过弯来,得出适当的措施,不太容易。况中国古来,学习他国的事情不是没有,但其中的艰辛异常,且少。一个胡服骑射讲了几千年,就足以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资料实例的欠缺。何况道光咸丰都是守成的,非进取之心,对于洋务以不理会躲避为要旨,学习之法更难施行。一个人要学习敌人对手,重视他,非有切肤之痛不行。这很残酷,但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也说明人心的残酷和小聪明。4、用人用兵用钱不能除民变,可能不是由于不能满足前线之所需,而是不能了解失败之处在哪里。矛盾根源在哪里。民变的诉求在哪里。一味强压,不能起效,只能激起反弹。太平天国和其他民变的不同在于,它有思想,有组织,有纲领,有政治目标,有社会改造措施。不管这样的是否是官样文章,不管往后是不是也变质了,当时确实是吸引人心的。咸丰不能看到这些,不能整顿吏治,不能惠人心,兵多将广钱多无济于事,找不到可用堪用之人也在情理之中。5、用人之事向来不易。特别是在一家一姓之组织中,这些组织是为一家一姓而存在的,利益要归一家一姓,决不能损一家一姓。一旦用人不当,或让人有了野心,则家产即入别人之手。历史上教训太多,大清皇帝们个个饱读诗书,各代历史门清,能不知道其中的危害?这是遇到了曾国藩,但是当年的曹操也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踢开汉室自己干的。时势造人。本就曾和湘军属于体制外,让他们进入体制内,而不改造体制,则必然是损害体制。以后几十年近百年的故事,也证明了曾和其湘军效应所带来的遗患了。咸丰看到了后面的事情,想极力避免,但究体制已经腐朽,不能起效,且不能有条改造体制的新路,能做的,也就是保住现在,江山不要在自己手上断送掉。6、咸丰要的是消除民变,要的是各路人马的胜利,既然自己拿不出钱来,那么就放手让下面的人自己搞出钱来应付时局。咸丰想的是太平,太平就不能对体制打动手脚,况且他对于体制究竟有多么险恶之处是缺乏实际了解的。思维模式不变,看待体制的定式就不会变。圣贤之书没有教授他开财路的法子,当时有少与民争利的训言。为了自己的清白,他才只能对于开厘金之事不发言,少发言,一切着眼于平民变。江山没有了,什么都空了,留下江山来,自己可以垂名千古。7、造反的已经难以平息,自己运筹帷幄i,却不见什么成效。天下的事系于他一身,他不是不想做好,按照圣贤之言来做,但天下的事又不可能亲躬所有,手下人有能的终是少数。失望之余还是失望。江南的事情缓缓来,保住江北也是对得起祖宗的。听戏饮酒,能补偿心中的苦闷和惆怅。咸丰不是天生就是要做个坏皇帝,但圣贤的那一套已经在天下读书人那里糜烂不堪,以皇帝之力也难以起复,自己又何必做一个圣贤之徒的好皇帝呢?8、咸丰确实诧异,本已经被太平天国弄得不堪好梦,此时又有洋人启衅。前面一直是广州一片太平盛世,现在则一片黑暗,他怎么能不诧异?对于洋人之事,咸丰还停留在求通商的老观念中,另陷于无成例,不知何为,故一直躲着,放手下面办理。而对于各地的造反,是首要的问题。危乎政权,自然要小心办理。此本无可厚非,没有打错。但因为太放手,太不情愿面对,而使得洋人之事一发而不可收拾,自己也丧命于此,后人看到这里也不禁诧异唏嘘。9、本来东西方之间的世界观价值观就多有不同,各有各的一套行事方式方法原则规矩,现代人看当时之事多云中国皇帝不谙国际事务,思想老朽不堪,不明世界大势,按照国际惯例办理。但是这些论点的一个基本和核心的立足点是以西方视角和立场为惟一的视角和立场。当下世界可以说是西方化下的国际全球化世界。但当时是不是也是如此的呢?为什么后人就不去责备洋人没有客随主便,按照中国传统规则办理涉华事宜呢?是不是我们已经认同了一定要融入到这个西方规则的秩序而不能自成体系呢?现代人也是,所想所为的都是进入到全球化西化世界,按照他们制定好的规则办理,还为此找各种理由,不这样就是闭关锁国。是不是有些轻率呢?但这样的规则的合理性合法性是否存在即是合理呢?多不去问问。所以后人多诘难前人逆势而行,而不愿承认所谓大势也是有正和误的。10、为什么伴君如伴虎?因为君王们往往心口不一,你难以揣测他的真意。因为君王是天神的代表,所以他无错,他是道德化身。所以他的言行必然是最符合道义的。君王代表国家,国家是他们的私产。道理上他们应该是最心疼国家的。但恰恰,很多时候,他们是最早丢弃这份家产的人。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你要讲得明白,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清楚,讲透彻。回归到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虚假的神。11、肃顺等人因为满人,自然少了不少的禁锢,况其能结交九流,看到时中针弊所在。而在朝汉人,多有顾忌,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猜忌。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们也乐于从严从重看待兵和权的问题。他们眼中,国家是满人的,首要要以满人的利益为重,要防止汉人起复。肃顺等满人看问题,国家是他们自己的,要干好搞好才能有得饭吃。12、世上,办事的总不太得什么好,至少没有天子近臣的好。办得了事的,比不了说得上话的。而又往往办事的和说话的各不团结,彼此争风。不过咸丰的心结打不开,委托奕忻留京办事,实在是无人可用了。不过当时为何不留肃顺等人办理议和事宜呢?恐怕是因为自己身边要一个能出主意的人存在。咸丰好像除了一位要坚持正统大义以外,对于主意是很少的,变化很多。听众人的话不是坏事,但往往偏信于一人,则不妥当。特别是在皇帝之位,顾忌异常,权位之心高度紧张,心思全花在此上了。13、向来干政的皇后、太后们都是有些政治手腕和眼识的。若无此,又何能干政呢?西太后干掉肃顺等人,未必何于道德,但政治之争斗又有多少是道德的呢?不能假设肃顺等人当政后是否就能中兴大清,但多少重用汉人的路是不太会变的,这是历史的趋势。西太后紧紧控制了皇权象征的皇帝之身,而肃顺又多自锢于传统礼法,不敢造次,况乎女流之辈?大清立国以来,几乎没有太强悍的皇后太后,他轻视了。咸丰一生,紧紧看住了皇位,时刻警惕着皇位的旁落。紧紧着眼于圣贤大义,名分。缺少主意,故后人评价不高。

天书奇谈:李彦宏《苦命天子》

金如玉003天书奇谈:李彦宏《苦命天子》一上高城万里愁,山雨欲来风满楼。 行人莫问当年事,蝉鸣黄叶汉宫秋。 这是小女子,金如玉,从许浑的唐诗七律《咸阳城东楼》8句重组来滴,替三九天被吓出汗来的李彦宏扇扇扇子。别怕,千万别开董事会决定百度从竞价排名的收入中提成捐钱给三鹿奶粉灾民。央视《新闻30分》:搜索引擎亟待立法规范,还真不是冲百度杀来的。小白领们都知道,一向跟员工打情骂俏都潇洒的领导突然严查考勤,不是销售没有回款大伙的年终奖泡汤了,99%是领导的平方、领导的立方发飚,领导他自身难保。互联网上没有卖假药的消息它也不能根治禽流感,互联网杜绝牛博网的消息倒是能No trouble-making。China从来要人命的都不是立法,而是潜规则。微软中国搜索和谷歌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也都是香蕉皮里的西红柿……人工异种。政治啦,政治啦,不好意思,小女子,金如玉,开这个《天书奇谈》的专栏,就是想晒晒偶喜欢的书,名人嘛,算百度一下谷歌SEO喽。今天晒的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茅海建写的评书白话清朝皇帝:《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茅教授是教《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的,写的所有东东都是借古喻今。咸丰老婆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老婆这么有名老公自然早衰,清朝不是歌坛,李亚鹏和他老婆王菲可以携手炒红,咸丰必须翘辫子慈禧才能垂帘听政。咸丰手下有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名人猛将一点儿不比刘备手头的关张赵马黄次,可人家刘备混的是三国,咸丰左边抠眼珠的是天平天国,下边踹肚子的是英国和法国,右边掏兜的是美国和俄国,打输了赔礼道歉还要带翻译。咸丰住过真正的圆明园,绝对没烧之前的绝对环保的圆明园,可他就算是活到现在,也不能去海牙法庭告法国总统萨科齐你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同胞破坏了我的家,赔我钱!历史问题嘛,一笔带过喽。废话不说了,上图。百度历史上已经是股价最值钱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已经是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搜索引擎企业,已经是hi过了,再苦命百度也三宫六院天子过啊,愁啥啊,不就是点儿历史遗留问题嘛,一笔都带过,朱光干什么?

大众普及书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是一本绝好的书。本人在1996年大学期间,拜读过前言和最初几章。没有继续读下去,是因为纯学术著作相当浩繁和枯燥。这个功课一直到2005年才得以完成。《苦命天子》这本书我是在1997年毕业前夕,北大南门的风入松书店看完的。相比于前者,作者作为一个功底纯正的学者,观点和角度是没有问题的。文字也相当平易流畅。不过,这本书的深度是远不能和前者相比的。也就是对于清末那段历史,不甚了了,或者还没有脱离教科书影响的读者,不失为一本可读的历史书。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本想写出针对“非专业读者”的历史畅销书,希望“改变生存的境遇”,而销量未能如愿。一叹。其实我就是茅先生所说的“非专业读者”。茅先生《天朝的崩溃》和《戊戌变法史事考》都拜读过,很喜欢。本书显然写法不同,力求通俗,看起来很轻松。三联这个版本应该是新增了彩页,印刷甚精。摘抄点笔记,以便忘得慢些。1。书里有道光的字,觉得像乾隆的字一样,头重脚轻的。2。野史载道光曾想立奕,而立储御书上破天荒地立奕为亲王,也说明了道光的犹豫。从后来的情形看,奕显然更有才具。历史不能假设,野史多有嗟叹。3。咸丰颇思振作,初亦勤勉。4。咸丰刚即位,太平天国即起,在位十一年,竟无一日安宁,果然苦命。5。全靠曾国藩和湘军,而咸丰对曾报以疑忌。这也不能全对咸丰,曾手握重兵,实际上是他的私人军队。6。厘金,为商业税,各省督抚自行征收,朝廷无法控制。兵与财都不在皇帝手里,这皇帝够苦的。7。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使保卫首都成为战略重点,而无力进取。偏师林凤祥、李开芳虽攻至天津,终于未能更进一步。8。杨秀清颇有军事天才,据说不识字。9。李秀成、陈玉成使太平天国再度振兴。10。外患。叶名琛一向为咸丰倚重,居然谎报军情。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对付英军,无须干扰圣听,“胸怀着另一种忠诚”。11。广东与英法开战,而两江、闽浙居然与英法和平共处,上海甚至成为英法的中转站和补给基地。也是中外战争史上奇观。咸丰也不觉得有何不妥。12。公使驻京、面交国书是谈判中咸丰最为顾忌的,比丧权失地还重要。13。1860年6日,法军闯入圆明园抢劫,7日英军也入园。13日,英法联军自安定门入北京。14。为报复被捕的巴夏礼一行39人中有20人死于清狱中,英国专使额尔金决定给咸丰一个永久的教训,10月18日,英军纵火烧毁圆明园。抢劫最力的法军却以“不文明”拒绝参加。15。肃顺有才具。左宗棠、曾国藩均有赖他在朝中支撑。权倾一时,肃党把持朝政。肃顺对外强硬,俄国人没从他那里讨到便宜。16。咸丰逃往热河时起用奕议和收拾残局。奕此前也曾领班军机处,少年老成。不免受疑忌。17。奕此时处理和议,并无特出成绩,被俄国借机讹诈,丧失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然而此后极高的悟性、好学精神和接受新事物的勇气。他建议: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处理洋务;南北通商口岸分设大臣,即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管理各口通商事务;设立同文馆,学习外语。18。和议达成,英法军退,咸丰却不回銮。朝廷分为两半。围绕回銮的政治斗争,肃顺占了上风。咸丰可能得了肺结核,倦怠政务,纵情声色,时日无多。咸丰谕旨,顾命八大臣均为肃党。19。慈禧出身没有传说中那么玄乎,标准的良家女。咸丰当年选秀,最为看重的是后来的慈安皇后,然后就是那拉氏,母以子贵,坐稳后宫第二位。那拉氏可能是后宫中仅有的能阅看奏折的女子,咸丰可能让她代阅奏折,但对她的政见可能不看重甚至有防范她干政。20。咸丰安排八大臣“赞襄”,实际上就是代行皇权,但又要求御旨需盖“御赏”、“同道堂”两章,分别掌握在两宫手里,以为制衡。这项安排竟成为政变关键。21。肃顺大意。奕赴热河,肃顺放心让他与两宫太后见面两个多小时。在京时奕已作好准备,确认京城百官支持,摸清掌握兵权的胜保、僧格林沁的态度,测试了外国公使的倾向。然后肃顺又同意两宫太后先回北京,自己扶柩后至。奕得以从容布置。祺祥政变遂成。22。咸丰生前事事不如意,临终前的政治安排不待入土已被推翻。真是到死也苦命。

名字很好

苦命这个词从现代人的眼光看,咸丰皇帝的确是有的,虽然这有点后人的历史优越感在里面,但从书中描述来看,皇帝这个位置对咸丰来讲的确是苦命的。虽然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但究竟还是肉体凡胎,咸丰也不是真的是上帝派来的,是奉天承运的天子,还不如说是他的厉害祖宗的子孙比较好 。现代人有把一切过往神圣人物还原成人的精神优势,于是儒家的圣人们都不免于沦落凡尘,更不消说这些每十几二十年便会变一个的皇帝了。皇帝被现代人解除神圣和威权,于是就剩下了肉体凡胎和那个让他神圣的座位和体制的结合。好皇帝本来就不容易做,但有时候一些不怎么有才能的遇上了好时间也会变成好皇帝。一般王朝初期的皇帝经历过打天下,能力比较强;后来者受到言传身教,加上一批能臣良将,也能成为好皇帝 。如果正好遇上王朝鼎盛的时期,即便不做什么,也会因王朝自然发展而得到好皇帝的名声,可能是什么无为而治之类的 咸丰的不幸主要是在王朝衰落的时候坐上帝位,本来这个时段就很难做好皇帝,更重要的是西方人发现并盯上了中国,于是就更加不可能做成好皇帝了。咸丰的能力不高,但却很是听话,如果在王朝初期或是兴盛期,可能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名声,只是不幸生活在即便是康熙帝也很难应对的时代,注定了难以招架皇帝的重任和帝国的变化,于是只能苦命了。对于中国近代来说,历史都是苦命的,更何况这个皇帝,比较起来后来的皇帝,咸丰苦命的程度并没有那么厉害;比较起平民,他的苦命更加不值一提了。帝制和整个中国都难以应对近代的西方威胁,于是苦命是所有中国人的注定的,即便几人暂时得意,又有几人最后不苦命的?

作业

   近代中国史上充满了硝烟,一个多世纪的动荡不安。我知道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岁月,但却从来不敢翻开史书去好好看一看,了解一下。只是那样的搁置一旁,视若不见。而今,斗胆借茅海建老师的书稍微窥视一下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愿有所得。   1.   由今上溯一个世纪,1850年,清朝倒数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登上帝位,开始了他生命中风雨飘摇的十一年皇帝生涯。11年的皇帝,14年的太平天国(1850-1864),4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其间天地会,捻军等造反无数。内忧外患,遍地硝烟,清廷虽广也经不起此等折腾,天下虽大,何处可安?而坐在最高宝座上的咸丰帝,平庸的他享受着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却担不起身上负有着的重大责任!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而他的弟弟奕訢才华过人却只能屈居下位,多年不得展志。就奕訢在八国联军攻华后表现出的极高的悟性、好学的精神和接受新事物的勇气以及后来在洋务运动中的表现,我们不敢说如果奕訢当了皇帝就一定会再造一个康乾盛世出来,但至少,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会少受一些屈辱痛苦!   2.   咸丰帝是个勤快的皇帝,但是他却不是个好皇帝。因为好心办坏事而且坏事的危害性还很大。就八国联军侵华一事来看,咸丰帝压根没有“外交”一词的概念,在他看来,失礼是比失地还大的事。他宁可逃难到承德,让英法联军把他最钟爱的圆明园付之一炬,也不愿夷狄按夷礼朝见。虽然礼乐崩坏是朝纲更替的前兆,孔子也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教导,但周天子毕竟还在季氏八佾之后苟延残喘,咸丰却因为这一小小的礼节,而致首都沦陷,圆明园也被付之一炬。影响如今犹在,兔首鼠首的拍卖在全球华人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中法邦交。   而咸丰并不是个案,当时的中国人都是如此,生在儒家,学在儒家,死在儒家。四书五经,大学中庸,泛黄的书页怎敌得过人家船坚炮强?三跪九叩的欢呼万岁怎敌得过人家民主平等科学人权?从思想到器物甚至到人,无一不孱弱腐败的清王朝啊,行驶到了风大浪大的好望角,又遇上了咸丰这么个平庸的皇帝,又能怎么办呢?   3.   此书从咸丰皇帝的角度解剖当时的历史,而我除了对咸丰皇帝有些同情与无奈之外,此书的其他方面也让我有些感触。   其中之一便是肃顺:   “满人胡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恇知要钱耳。国家遇有大疑难事,非重用汉人不可。”   “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起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    出生于满族世家,亲身的经历使他最清楚满人的毛病,因而尊敬汉人,优礼贤士。他邸中名师满座,高谈阔论,意气干云。后来名震天下的湘军正是得他照拂才不至于夭折于大臣们的诋毁中伤与咸丰的猜忌。这是肃顺第一个令我钦佩的地方   肃顺第二个令我钦佩的是他在政治上才干,就他对财政上的两个建议—-开烟禁收税;削减八旗钱粮---来看,不可不谓之眼光毒辣。而这两项措施又全都属于太岁头上动土的事,不可不谓之胆大包天。这两项措施前一项被咸丰帝否决了,后一项实施后帮了咸丰不少忙。考虑到清朝当时的状况,肃顺这两项措施确确实实是国家得利,自个不讨好的东西。肃顺的才干证明清朝不是没人的,只是整个王朝都腐朽了,任谁也无力回天。   4.   这是一本传记,但其中还是透露了很多历史信息,比如说厘金。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这是百度告诉我的,但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厘金阻碍了商业发展,但却是当时国家的救命钱。它一方面助长了地方势力的膨大,一方面却是中国财税制度迈向现代化的开端。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点我不懂:第六章《新财源:厘金》P.118,茅海建老师刚刚写下的传统的重农轻商政策就是重视农业而轻视商业,马上又说重农就是加重对农业剥削,轻商就是对商人轻税和免税。感觉有点前后矛盾,不知何解。    5.   读史是要以史为戒,整本书有一句话我十分认同:对盗贼的横行,批判固然有理,固然义正辞严,但又是无用的。既然盗贼不可能被消灭,重要的是研究防盗的措施。今天再去追究百年前的事,吵吵嚷嚷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发奋追赶。君不见,日本多次向韩国道歉,而我国流失的宝物依然在被各大拍卖行叫价出售?弱国无外交,实力说明一切!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不得不说所获良多。那样的一个时代,东方古老的吟唱已不再悠扬动听,西方的汽笛鸣声已在耳畔。这注定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所有的固执都会被打烂,所有的腐肉都会被挖开,然后上药,然后新生。而在时代洪流中的人,固执守旧必将被淘汰,不论你有多少痛苦悲哀,除了后人的叹息什么也不会落下!而作为后人的我们,亦当警惕于心,奋发努力,绝不让历史重演!   


 苦命天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