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秘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代帝王 > 秦始皇的秘密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101067125
作者:李开元
页数:228页

脑洞大开亦快哉

小时候读秦国历史的怀疑,本书补了脑洞在此。关于秦始皇生父、兄弟、皇后的流言与谜团,作者给了结论,更精彩还是分析过程,确实有读侦探小说之大脑飞转与呼吸局促,推荐一览为快。谨记几则:1. 吕不韦深谙人情世故,懂得从近亲入手,是攻取妇人之心的捷径。——摘自原文吕不韦部分2. 王翦是了解嬴政的人。他知道,嬴政为人,实用而冷酷,要用你的时候,不惜弯下腰低下头,用好话请求你,这叫做俯身低首,卑辞相求;儿子啊如此屈尊的后面,这是无上的倨傲,要你必须服从的独断意志,一旦你不识抬举,抗拒他的意愿,他会瞬间勃然作色,拂袖而去,毫不留情地处置你。——摘自原文最后一王翦部分3. 历史3+N世界:事实-记录-史书-各种演绎...4. 离奇的历史故事中,真假参半,宛如金镶玉。事实加上利益,可以为思路,多懂点是好事。应了雪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又应吴闲云评西游记:神仙是懂得常识多,惟妙惟肖。5. 秦国宣太后以后宫性爱为例,与外国使者谈国家利益,凌厉风流,刺面而过,问得人心惊有愧,厉害。6. 秦始皇不是一天炼成的,他的家族成员作者探寻到了很多,可以按萨提亚理论做个家庭图看看。7. 天意和民意的集散离合,贯穿中国历史,成为我们通查历史的两束光源。古代社会,天意重而民意轻;现代社会,民意重而天意薄。天意超前,民意滞后;天意难测而识者少,民意可知而消息广。不从天意,难以成功;不顺民意,必将遭到成功后的报复。——摘自原文最后一部分

我的书评

这本书,不是一本常规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胆的历史推理作品。简单来说,就是一本解码的书,破解的是历史的密码,即秦始皇的密码。作者对一个个有关秦始皇的故事进行推理,再结合各类史料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我们展现了秦始皇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秦王朝的楚系外戚集团

在秦王朝(非秦帝国)的历史上, 你知道楚系外戚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和历史作用吗? 如果回答是"不"得话, 本书值得一看.

~~

李教授可以很好的永远普通的历史材料进行大胆的推论让人敬佩.胡适先生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李教授还提出了历史学3+N的世界的说法,很新奇。。不过书里说嫪毐进攻的对象是吕不韦好像证据不足。还有李教授一直强调楚系势力在秦国政治的影响,觉得也有所欠缺。在推理“丞相状”的时候我觉得一看就知道是隗状,李教授花了八面写似乎有点长了。

所有历史都是推理

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我同意这种说法,所有的历史都只能是推理。胡适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就是主观的推理,推理就是合理的假设,然后再想办法找出史料证据来加以证明,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 其实把推理与历史结合起来的研究历史方法并不是新鲜事,陈舜臣的历史小说早就把推理推想与历史结合起来了,陈寅恪从诗里推断出杨贵妃非处子之身入宫,法国史学家推断出拿破仑因为痔疮发作导致滑铁卢战役失败,你无法证伪就不能说他们的推理不对,历史这部小说本身已经很精彩了,他们的推理论证过程结论比小说还精彩比明星八卦还八卦,这也许正是历史的引人沉迷之处。 历史学家其实就是历史八卦狗仔队,要从有限的历史资料里搜寻出蛛丝马迹来推断“真相”,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读者只要你讲得有道理有趣,也不会去计较历史的真相,比如《关于明朝那些事儿》,大家看着好玩,读着有趣,顺带也就了解了一些“历史”,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已经随着过去的年月过去的时代被湮没了,很多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真相都已经成谜,更久远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已经成了传说,我们只能做历史的猜想,我们知道的只是猜想出来的历史。 其实就算我们不知道秦始皇他亲爸是谁他的皇后是谁他妈跟吕不韦嫪毐什么关系对谁的生活都没有影响,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止不住好奇心,就像现在的追星族想要知道偶像的一举一动,有很多原因导致我们无法看到明星们的真面目,比如刘德华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一直以单身钻石王老五的形象在娱乐界走动,fans们被欺骗了这么多年,我们公司几个单身女青年还存了一丝有幸结识刘大明星的白日梦,你相信是你傻?一个活生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人都可以隐藏的这么深,那已经离众人很远的历史就更无法看清真实原貌了,导致真实的历史无法还原的因素多种多样: 年代久了,资料自然流失损毁或人为损毁,一些典籍上只有存目而无实物的太多了,老东西老玩意儿能完整保留的太少了。请问你你家里保留下来的历史超过20年的书籍资料有多少?30年的呢?50年的呢?我想一定寥寥无几,能保留下来的那已经可以算文物了。 再说留下来的资料就是真实可靠的嘛?那些所谓正史是谁编写谁评判谁认定为正的?野史就更不用说了,真伪难辨,鱼目混珠。写的人也不能保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读的人引用的人更可能带有自己的主观性。说历史是个任人涂脂抹粉的小姑娘,但是那些涂脂抹粉的是什么人呢?他们是怎么涂怎么抹呢?又是谁让他们这么做的呢?这些都决定了世人后人看到的历史资料的可信度。 还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篡改、毁灭历史资料。为什么要毁掉这些?因为其中有跟自己的观点主张不一致的,因为其中有对自己的统治有负面影响的,有揭自己隐私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永乐皇帝重修永乐大典,毛泽东破四旧就可能是这些因素。 历史资料不可信,就是当代人当事人的记录也未必可信。谁不是要经过利益权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或说假话谎话废话,再加上别有用心的欲盖弥彰的故意歪曲的,古训: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也就是三分的真实有保障而已,其余七分都得掂量掂量。很多当事人活着的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等他入土那些秘密也就随之一起被埋葬了。比如很近的文革史,很多真相随着林彪、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死去也就永久成谜了。我们就把历史当推理来看吧,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某个推理不严密有漏洞,你不妨也参与进来自己推理一番。当然,我的论点也只是推理。

第二本在第一本之后

因为之前看过李先生《复活的历史》,很喜欢,所以在店里遇到《秦始皇的秘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读了,又不免有比较的念头。也许是新鲜感渐消的缘故,个人更偏爱前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复活的历史》与《秦始皇的秘密》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书,前者是传统中国的,后者似乎是日本的。司马子长写作《史记》,除读了万卷书外,还行了万里路,从会稽到曲阜到彭城,江淮汶泗之行,在他的书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复活的历史》中,作者的很多灵感和结论也是源自实地考察,在这一点上,李先生是继承了太史公的遗产——既引用发挥其文章内容,更踵武蹈袭其实践精神。《秦始皇的秘密》则在在副标题中就声明是“历史推理”,自序、结语更有对这一思路的详细阐释。日本的历史推理小说是很多的,也是很著名的,很多时候,日本作家会拿中国题材作文章。比如谷崎润一郎的《麒麟》、宫城谷昌光的《夏姬春秋》等系列著作,虽然它们都是小说,但内里却不少推理想象。李先生身在东瀛多年,想来或多或少受到了此间的熏染。该书从目录到里面的图表设计,都在时刻提示读者这是在推理断案。《秦始皇的秘密》一书所断四案,最发人深省的也最具洞见的是,推断出了秦国后期的不同外戚利益集团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种种行为。这一点很有拨云见日的气派,很是钦服李先生读书之细致与思绪之绵密。将来若有出土资料证实这一点的话,当有李先生的廓清之功。相对而言,其它几案,耳目一新之处就少了点。当然,这不是说历史推理非得有惊人之论才好,而是就阅读快感来说,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有不尽兴之感。这可能和本书的题材有关。虽然前后两本书差不多厚,但后者的历史时空明显逼仄些,关注的对象比前者少很多,相关资料也非常有限,这就限制了作者的发挥,纵是长袖善舞,纵横捭阖,有时也不得不反复引用同样的材料,而不惜给人重复之感。在行文上,也不似前书简洁明快。比如,“新的嫌疑人”一节,就用了几段反复申说一个意思。再如,介绍宣太后的两个弟弟时,前面说“异父长弟”,紧接着又说“与宣太后同母”,这个语意重复,似无必要;后面的“同父幼弟”“与宣太后异母”云云,也是一样。李先生还提出了“历史学的3+N的世界”的说法,3分别是历史的第一、第二、第三世界,N是历史学的多个延伸世界,从解释看,其实可以简单概括为:史实、史料、史著和史话。结语中有类似的意思,但又没有把话说完。这本书似乎有些仓促。前部多次说“我”、“我们”,但到后来就全改称“历史侦探”,似乎不够统一。还有个别的地方,令人不解。李先生说,秦穆公死时将生前喜爱的三位大臣奄息、仲行、蟜虎殉葬,因这件荒谬的事情,穆公又被人称为“谬公”。这里的“蟜虎”应该“鍼虎”,自《左文六年》以来一直就是这个写法,不知“蟜”字不是不印刷错误?所谓的“谬公”之议更是有些莫名。“穆公”,《史记•秦本纪》一直写作“缪公”,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又写成“穆公”。至于“谬公”之说,显然是讹误,现在将此说与殉葬联系起来,通乎情理,却悖于史实。

很牛的书

李开元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优秀历史写作者。这本新书用推理的手法试图揭开在历史上已经失载的有关秦始皇的事情,非胆量才情兼备者不能为也。秦始皇生父疑云的处理手法类似于顾颉刚(汗,不知道记的真不真了)追寻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演变;而后宫子女疑云则真正如侦探小说一般一环紧扣一环,读起来欲罢不能,一气读完方长舒一口气。真真好看。当年明月一出,是草根历史的异数;李开元则是历史研究者的异数。他正年富力强,期待再有精彩之作。

补完

基于并回应上篇以有针对性交流而非以全面评价为首要目的的评论。我继续坚持我的观点:本书自觉使用了科学性的方法,并且随着叙述的高技巧推进,这种自觉本身也更为充分和圆熟地显示出来,至最后神话学般的篇章中达到高峰。叙述推进的过程即是构拟实现的过程,越向后推进,故事越紧扣心弦,作者就越是强调“合力推测”和“相对可靠”。至末章提出存在至少三重的历史世界的观点时,对历史构拟活动的科学性而非事实性的强调可说已充分表达,作者并未疏忽什么。现在想来,把第一案做得低调,并且令其占最少篇幅,且跟随在立意鲜明的序言之后,其后跟随的又是一个比一个篇幅丰满、构造精细庞大、获得过更多同行钻研的故事,综合考虑,不得不说是上乘的叙述手段。通过故事的重构再现,读者不但跟随叙述脉络进入到这套工作方式中来——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看到“扶苏项燕”字样首次被作者点出时,就自动用作者已经建立起来的“政治婚姻”结构处理了这个异常,甚至还可能直接把扶苏母亲设想为了昌平君的女儿;而且获得了更为立体的图景:不仅是有聚焦的亮点(四案的问题),还有多层次的布景(家天下时代的家国纠缠,人性vs政治残酷性,帝国那近乎反乌托邦世界的运作和控制制度特别是包括“新话”),看到一个庞大的历史存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密织的因果网络中、残酷行动中、随着二世这个仿佛天意注定的看破红尘的终结者的叹息一同走向荡然无存的灭亡……看到一颗精小但饱满的、折射太阳无限光彩的钻石。起初我以为《万历十五年》顾名思义应也是如此的设想,但看过作品后颇为失望。同时,作者对“理性人”原则的阐发也在最后章充分明确:“常情”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理解异时空的可能性所在;于是自然推论到,看似不合常情/不合规律的事,背后一定有使之如此的条件(这和青年语法学派的主张内涵上是多么的一致)。而在我,这种立场的进一步意思是:我们所以去接触异时空,无非是相信我们可以理解它们并且要去理解它们,相信借此可以更多的理解我们、理解“理解”,这个意义下,我们只能从“常情”出发,这是工作得以开展的动机和归宿——仅仅在于自身的事实(Ding an sich),既不可把握,亦没有意义。所以,无论是在叙事效果上还是科学精神的传达上,本书确实都超过了仅仅传达不区分所属世界之“事实”的作品。是立意、效果都很好的科普作品,是有典范性的实例,是带读者走进厨房,而非仅把读者安置在餐桌的一旁。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通过科普活动传达出了现世关怀:始皇帝的高处不胜寒与二世为美好幻想付出的代价,分从两极触碰读者心中的人生模型;读者在看到作者看惯云卷地说出集权制度下总能发现信息封锁后随即产生一种得见轮回般的慨叹后,猛然又可想到,被溶解的真相依旧在两千余年后经由理性自由而严肃的活动从深渊中浮现出了投影,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胜利么?力量终归占在自由和严肃的精神一方,人类的福祉最终有赖于它的致力,既艰苦漫长,又充满希望。从一部科普作品中不但可以获悉成果、方法、技巧和理念,竟然还有科学活动本身之于人(活动主体)的意义,夫复何求呢?

历史要籍选读作业

只要一看书的标题,我就被吸引了,听起来这本书像是现代社会明星的八卦杂志,扒一扒秦始皇的小八卦。书中讲了那些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如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还有人们一直好奇的秦始皇后宫的那些事等等。本书从人们对秦始皇的一些好奇点入手,写得风趣幽默,别有一番风味,值得一读。

likeee

“换位思考”是作者推理的一贯作风,也对模棱两口的历史真相有了相对的理解。但谁又能肯定历史的脚印是顺着自己理所当然,先入为主的想法而沉淀的。谁又能确保中间没有阴谋阳谋的颠覆,总之对历史有所保留应该是每个读史记者应抱有的态度。。

在推想、空想与臆想之间

连接史料和往事,通过解读史料来重现往事、构筑史实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人类的智力,去作超越时空、由小见大的推想。推想必须合理。合理的推想,一是要有史料的依据,否则就成了空想;二是要合于逻辑,否则就成了臆想。——李开元说起秦始皇,一方面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另一方面又扑朔迷离,悬疑重重。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秦始皇与嫪毐、成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昌平君是何许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为何在史书上渺无踪影?《秦始皇的秘密》力图侦破这些千古疑案,撩开中国头号神秘人物的面纱,重新书写秦史。我读此书,每每有一股与历史学界的福尔摩斯“抬杠”的冲动,兹不揣谫陋,略陈鄙见,以就教于李开元先生和其他方家。

关于方法论:对白老师(姜来福@豆瓣)表达一点儿来自外行的初步私心

写在前面的话:1 其实才只看完第一案(15%)。不看完帖就回帖好像不好。但是在以即时性和频繁性为显著特点和前所未有特点的现代化沟通状态下,或可获得容忍。甚至未来它将成为全新的交互喜欢,从而构造全新的整体交互效果,也未可知。2 标题已指明,本人系外行。外行照理没有什么置喙的资格。但是如果沟通的目的是积极的,或可获得容忍。同时,因为外行,使用的理解框架可能是荒谬的或者至少是不贴切的,但如果旨在尊重思考的自由,期待思考通过自由活动实现交流与发展,或可获得容忍。3 白老师, 虽然我也没到程门立雪的份儿,大约换不来您给我大师级般的教诲;不过如此一点儿小小诚意不知能不能稍稍值得您一点儿科普式的指导呢?=====================================================通过第一案的阅读,我感到了本书的“科学性方法”。并同时感到了一份成也萧何败萧何:对科学性方法的自觉使用使得本书具有显著的建设性意义,而对科学性方法的理解与阐释之不足,无论这种不足出于什么目的或原因是否有意为之,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科学性方法本身——无论这种伤害多么微小。序言开门见山指出:不能受“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束缚,要练就“有一分材料说十分话”的本领。用我熟悉的语言来翻译,这是要从考古派的有一分材料做一分系联,走向审音派的依照等韵框架安置音类,或者说,引入了“构拟”思想,即基于有限的材料,分析其可靠性,在其可靠性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构造出材料之外的部分,构造出在时间上或者系统上更为完整的图景。那么,作者施用构拟时,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呢? 1 ”人情是一样的“以及分析吕不韦做事的充要条件(动机、自我评估、可行性)的背后,是和经济学一样的”理性人假设“,作者也清楚地表示了,用理解商人的思路去理解吕不韦,人都贪婪同时人都趋利避害等等。1 基于上述假设的数据处理:事件被重构为“政治交易”,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商业行为。3 建立材料选取原则或说公理:比如,认官方记录和年表为最可靠;4 ”三占从二“,虽然听起来像根据概率做决断,不过我觉得它更代表了一种”系统完善性“的要求:能在尽量简单的构造下容纳更多实例的系统,具有系统性上更大的优越性:如果2项证据表明始皇父是子异,一项表明是吕不韦,那认前者为错,就要为两个错误找到产生的理由,使整体顺畅无龃龉,而认后者不协调,为其寻找例外的条件,只需要做一次——当然如果后者的一项实际关联着三项,那就又要反过来。实际上,无论是谱系性的构拟(古生物、语言谱系树等)或结构性的构拟(比如根据音系的特性、规则拟测古语的音值),根本上都是在研究历史对象时产生的方法。这些方法也都在研究对象复杂具体的学科比如人类学中施用过(比如马林诺夫斯基批评过的发生派,比如结构人类学),那么它们被施用于性质相近的历史学中(归根到底都是研究人、人事、人世的人文学科),应该也是平常的。也许方法论性的而非本体论性的历史哲学界早就谈过很多相关问题了,我这不过是小学生般的健康发现;但即便如此,在一干有文化的历史小说(有别于戏说乾隆、还珠格格一类没文化的。。)中,这些特点还是足够使它脱颖而出。但是”科学性方法“的本性在于,依照它,只能得到”科学性结论“,即获得最大程度的系统自洽性,而这直接与最大程度的可理解性(which是科学活动的总体目标)相联系;在作者,所追求的就是让历史不”失去完整的篇章“,不”陷于失语“。但”科学性结论“并不保证和事实一致,甚至事实/Nomenon/物自体是如何的,科学活动并不直接关心,对严格意义事实的诉求,也超出了科学性结论的范围。这既是因为人类理性在某个时刻永远的有限性,这会造成,比如,工作假设、推理过程等等,存在局限性,于是相关结论自然也就有局限性,同时也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事实本身就和认识无关,甚至对我们而言没什么意义,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是”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要从事”构拟“:满足人心中的格式塔。这些特点在本书的秦始皇出身案的操作中都有体现。比如理性人假设,对它的批评已经很多,甚至行为理论里都要注意到某些prepoderant motivation在practical reason的evaluating中会完败,可是它仍然很可能突然成为一个强大的动机,而扭转掉行为主体早已settle down的intention,比如戒烟、减肥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也许根源在于,某些非(工具)理性的驱动力在某些时刻的效用、价值或力量对某些主体而言会无限膨胀,就像撒尿或者做梦一样无法抗拒。又比如材料可信性,官修史书是不是必然可信,看看今朝的教科书就知道了。或者具体到某个人,比如肖申克救赎中的男主角,他通过他的聪明才智,利用了狱长,完全构造了一个身份,并且自行填补进去,后代查档案的时候,这些档案就都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在此时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看,它并不必然可靠——比如对子异而言,美色就是那么个效用无限的东西,什么生死荣辱,在美色面前全都顾不得,使得他明知赵姬有孕也要搞到手,之后就是联合吕不韦一起擦屁股,买通或者灭口一切环节(比如史书有没有说女阿最后的下落?咳其实就是说了也可以是编的),争取哪怕一点点时间差销毁必要证据,这样官方的记录也奈何不得,甚至,既然是嬴家的史书,打还可以上台后篡改之——环节越多,全都搞定的几率就越小,作者所以列出不止一个环节,也是想让自己的结论尽量强,但是,仍然永远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这种事我们当下也见过不少了,近在眼前的就有温州钱姓公民的交通意外。更不要说,还有个无时无处不在的罗生门式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有些人生活在异次元(古人行事的匪夷所思我们应该都领略过)。所有那些理所当然,其实都是不得不接受一些限制时暂可满意的假设。而对材料的选取原则,也是规范性原则:情况目前就是这么规定的,秦纪可靠,史记可靠,战国策可靠,等等,不可靠的话除非可证明是伪书。至于战国策里的对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写作战国策的时代的人乃至时代对目标时代、目标事件、目标人物的理解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目前这个研究任务下,不去追究——虽然哪怕仅就我一点孤陋寡闻我也知道,类似问题追究了不少了。或者说,这种设定是为了减少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即“all other conditions being equal”,而致力于目前思路的充分展开——这也正是人类理智有效活动方式的要求。至于事实问题。且不说一般性的问题,即事实乃是事实的隐喻,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过家家(理由见上一段)。仅说秦始皇是谁生的这个事实,本身到底有什么重要性呢?无外乎就是补完历史图景,因其位置而非实体而有价值。反倒是知道怎么知道他是谁生的,或者,怎么让人相信他是谁生的(一如怎么让人相信孙悟空、曹操是女性,怎么让人相信《让子弹飞》有那么多那么深的寓意),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古代文本具有天然(但绝非必然)的可信性,于是史记说啥人们就信啥,但是怎么理解史记说,就可以是一个问题——在秦始皇出身的问题上,作者就致力于重构史记,利用相关材料(比如战国策、秦纪),使用科学性方法,使它获得更深入的、不再对明眼人来说是自相矛盾的理解。遗憾的是,此部分中作者对结论的表达有点儿过于板上钉钉。可能是为了以此部分充当后面更大主题的部件,此处必须使其具有相对坚实性吧,如同多重构拟中的低层构拟对于高层构拟而言要具有相对的坚实性。不过好像也与其侦破式的叙述方式有关。私心以为或不如纯用解谜的方式来叙述。毕竟侦破虽然也类似于科学活动,利用假设和推理,并不直接指向”事实“而是为验证”事实“指出一个方向(所以对象才是”嫌疑”人),但在它指出的方向下跟着就会发生主体间互动和通过互动确认的柯南式的“真相只有一个”,这种思维定势容易把人直接引向“真相”,而不会止步于“方向”。也许是本书的受众定位决定了这种写作策略,但窃以为,如果因此把读者的关注点引到了“谁是秦始皇的爸爸”上,甚至以作者的结论为事实,那单就第一案而言,本书即便技术上比“明朝那些事”上层次,终还是同类读物。

水!

很多题目是老早有人作过的转手复述一遍很多论点又站不住脚前后矛盾顾左右言他一本通俗读物也就罢了但是最难忍受的是他为了凑字数一句话来回反复的说真!他!妈!水!

千载功罪话始皇

一步步的推理,历史悬案一桩连着一桩,很快就看完了。帝王也有家长里短人们对帝王、英雄的兴趣,可谓长盛不衰。也难怪,因为就像有人说的,好奇心是人类的通病嘛。人们往往从大人物的事迹里,得到种种乐趣:对那些遗臭万年的坏蛋,愤恨之余可能会庆幸自己虽然普通平凡,但不至于那么坏到极点;对那些万古流芳的人物,赞赏之余也许会不免生出一丝向往模仿的心思。读历史有什么用?这是困惑许多人的问题,包括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他扛枪走上战场抗击法西斯侵略者之前,他的小儿子就这么问他:“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个看似普通却又深刻的问题,激发布洛赫写出了《历史学家的技艺》(亦即《为历史学辩护》)一书,指出不能以功利性为历史学的存在辩护,历史学的存在有其独特的理由,哪怕它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何况它还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世界的过去。布洛赫说,要“为建立更为宏大更为人性的历史学而战斗”;研究历史,重在理解,而不在于为了评价而评价,做道德的判官。阅读历史,实际上就是要理解古人,他们为什么那样说?为什么那样做?仅仅是由于他们自身个性的原因吗?还是有时代背景的因素?或者两者相互影响?对于如何看帝王、英雄,另一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这就是美国学者悉尼•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从凯撒、拿破仑,一直到希特勒、列宁,这本书都有精彩的议论哦……不扯远了,回到秦始皇。两千年来,他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乃在于他的一生确实充满了疑团,追寻其答案也确实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秦始皇的传记都没有像李开元老师这样清晰有序地解开有关秦始皇的种种疑团,也只有李老师为我们描绘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尤其是二十二岁亲政之前所处的生活环境(秦始皇十三岁做秦王,有关他的童年及青年时代的历史资料极其缺乏,从来没有学者完整探讨过他这段时期的生活)。从李老师解开秦始皇生父之谜、假父与弟弟叛乱之谜、表叔之谜、后宫之谜等一系列疑团,我们才明白: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样周旋于亲祖母、养祖母、母亲及其宠臣(嫪毐、吕不韦)、各派外戚(如表叔昌平君)、先帝老臣等种种不同的势力之间,而一步步逐渐成长起来,取得统一天下的大功。当我们了解李开元老师梳理出来的秦始皇宫廷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后,我们不得不暗叹一声:原来帝王也有家长里短啊!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容易!我从小就听惯了乡亲邻里的种种故事与纠葛,长大以后,也不得不面对要处理好养儿育女、尊老护幼、邻里亲友等种种关系的问题。在看这本书时,得以窥知秦始皇成长经历,心里想:少年秦王嬴政要面对这么复杂的关系网,也真是难为他了!细细一想,不免暗自心惊: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一般最多不过是一点口角纠纷罢了,可是处在秦始皇这样的地位,那或许就是造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可怕后果了;帝王之行为,往往超出人性之约束。例如,秦始皇在依靠老臣吕不韦、外戚昌平君等人平定嫪毐之乱后,就做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派人将他母亲赵姬与嫪毐私生的两个孩子,也就是他嬴政的同母异父弟弟,活活扑杀而死。实际上,中国帝王做出的这种超出人性之想象的事情很多,而且这种事情也不限于在中国。在俾斯麦德国,司法机关讲究“阶级性”;在希特勒德国,(纳粹)“党性”至上;在东正教之俄国,“有了神性,就没了人性”——所有这些背离人性的地方,造成了多少灭绝人性的惨事啊!所以,一直以来,明智的人们都在呼吁,统治者必须回到人性的常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实实在在禁止掌握大权的个人得以随意作恶的制度。或许只有这样,那些面貌威严、至高难犯的帝王或准帝王们(如美国总统),不是躲在深宫大院里密谋种种政策,操纵众生生死,而是可以真正跟普通人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一如邻家男孩。秦始皇和他的帝国关于秦始皇及其帝国,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话题。所谓主旋律论调认为,秦始皇推动了中华帝国的统一,是进步的。与此相反,有论者指出,自此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权力笼罩一切、“打天下、坐天下”的暴力逻辑贯穿古今的局面,“枪选”(枪杆子里出政权)压倒“票选”,不能不说是秦统一带来的严重恶果——此恶果的表征之一就是民权不伸,民意不显,公权(官府)借着“国家”“民族”“爱国”“人民”“集体”等大旗肆意为暴,于今为烈。我觉得,大家在欣赏李开元老师一步步破解秦始皇一生谜团的同时,不要忽视他在本书结尾评价秦统一时所说的话:秦违逆民意统一天下,暴力强行的结果,古来列国消灭, 万千生灵涂炭;十五年后,有六百年历史的秦国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国家崩溃,王族灭绝。两千年来,中国人民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呻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压迫之下,乡土难以自治,个性难以发扬,改革的动向难以成器,创新的萌芽难以生长,庞大帝国体制的厚重停滞,让近代中国沉沦到落后的谷底。追根问底,都要溯源到早产的统一帝国,箝制民意,轻视地方,以暴力维持统一,扼杀任何可能出现的新生机。对于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审视统一帝国的历史功罪,在此特别推荐一些书目;想当日我阅读这些书时,尤其是贡斯当以及顾准的书,未尝不是一日三叹,为这些作者之深远见识而赞叹,为中国之久久不能摆脱政治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之国家而悲叹:有关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及中华统一帝国的评述,可参阅: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三、四章,《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秦始皇”“文景之治”“从分裂到统一”“贞观之治”等节,《黄河青山》“寻求对历史的技术辩证”,三联书店版;顾准《顾准笔记》“历史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版),中华书局2008年版。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可参见:(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三编第一部分第13小节和第二部分第10、11、12小节及其注释,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如果读完这些书(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关于秦始皇的书,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深入思考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果的书可能并不多),对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和他的统一大业,也许会得出别样的看法?

福尔摩斯评始皇

如果不是老师推荐,单看书名我大概是不会看。不过,总是会有惊喜等在那里。怎么说呢?本人比较喜欢看分析类的书,但又不喜欢文字枯燥的,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全篇的语言很幽默,分析得很到位,而且并非空口说白话,总是有结合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然后慢慢的带我走进秦始皇的世界。值得一看。


 秦始皇的秘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