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带色的雨滴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寻找带色的雨滴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1
ISBN:9787542828958
作者:陈洁琦,淳麟
页数:362页

章节摘录

  王隽英的父亲王以成(字箫九),1877年生。189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登州文会馆,曾书写以下两幅藏头联以表自己的志向:  以卧薪尝胆乐乐壮志,成驱虏兴华伟伟宏业。  箫声夜半惊残云,九州梦中醒睡人。  之后,王以成人青岛工部局学习绘图。1903年,他东渡日本,在成城学校毕业后入工业学校学习测绘(土木工程专业)。其间,他结识了自己的日照同乡、同盟会元老丁惟汾,由于均有反清救国的志向,不久,他们俩成了至交、同道。受民主革命思想熏陶后,在丁惟汾的介绍下,王以成加入了同盟会。  1908年,王以成以优异的成绩从工业学校毕业。他专长桥梁学。回国后,曾任津浦铁路工程师。1909年,因法国人吞没公款,清政府官员腐败,明知不究,王以成满腔报效祖国的热情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便愤然辞职。  王以成回归故乡后,著书立说,曾著有《论铁路工程》、《论铁路测量》等中国铁路界最早的学术著作。面对贫穷、多难的民族、王以成不久便认识到:“民不觉醒不能富,科学技术怎能救国呢?”  1910年,王以成从家乡北上北京,担任《国风日报》编辑,走上宣扬革命理论的道路。由于《国风日报》宣传捣君权、驱列强、复兴中华等进步思想,在全国产生了很强的反响,清政府惧怕星星之火燃为燎原,下令查封了《国风日报》报馆。王以成再一次面临革命的抉择。  王以成有了这些经历后,感觉到非武力不足以推翻清王朝,于是。便决心投笔从戎。

前言

  伟大的科学家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巨匠。他们的创造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增添了灿烂的明珠,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他们既是出类拔萃的人,又是普通的人。  丁肇中就是这样的人。他因发现一种质量很大而寿命非常长的重粒子——J粒子而荣膺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使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血统科学家。他的成功再次向世人证明:在人类最高智慧层次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具有同等的创造力。他是华夏科学之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物理学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个时候发现的基本粒子越来越多,人们意识到物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基本粒子.因此,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始转向粒子物理学领域。  20世纪60年代初,丁肇中以惊人的眼光看到了粒子物理学这块田地里会有许多“果子”,他决心在这个科学的黄金季节里将它们摘下来。

书籍目录

序言热爱他们的工作吧第一章 “首先应感谢我的父母”第一节 美国籍中国根第二节 “总是比日本人先走一步”第三节 重庆-青岛-南京第二章 “数理权威”第一节 “时间是最浪费不起的”第二节 “丁大头”第三节 “黑暗时期”第四节 大师的力量第五节 “他是我的启蒙老师”第三章 密歇根大学第一节 戏言成真第二节 “怪人塞缪尔”第三节 粒子物理学的魅力第四章 研究院第一节 良缘第二节 机遇第三节 “他总是想走在最前面”第五章 初出茅庐第一节 在物理学大师之中第二节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第六章 11月革命第一节 山重水复第二节 “一只在手中的鸟”第三节 殊途同归第四节 令人雀跃的粒子第七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一节 “塞缪尔,恭喜了”第二节 诺贝尔奖第三节 “讲讲好玩而已”第八章 三喷注现象第一节 马克-杰实验组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胶子第三节 奇迹的出现第九章 更上一层楼第一节 L3实验组第二节 钟情反物质第三节 “只有第一”第四节 AMS-01升空第十章 “灵台无计逃神矢”第一节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第二节 “愿得‘鲁生’早自培”第三节 “我绝对愿意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第十一章 实验物理学家第一节 “格物致知”新解第二节 他种实验科学家第三节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四节 “军队中的统帅”第十二章 物理学之外第一节 “四分之一”观第二节 “比研究高能物理重要得多”第三节 “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附录一 丁肇中年表附录二 注释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寻找带色的雨滴:丁肇中的科学风采》内容简介:以全新的视角再现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的成长历程、杰出的科学成就、非凡的科研领导艺术、对科学真理的激动人心的探求和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深切关怀,以期使中国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学子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图书封面


 寻找带色的雨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图书馆里找不到一本关于丁肇中像样的书,凑合着读,
  •     很好的丁肇中传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