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王伯祥传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02
ISBN:9787101059823
作者:王湜华
页数:310页

章节摘录

一、先世在再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即公元1890年的2月27日,那时还是大清帝国,光绪皇帝载在位的第十六个年头庚寅,农历是二月初九,我的父亲王伯祥出生于苏州城里。王伯祥先生名钟麒,字伯祥,五十以后以字行。伯祥先生的父亲名福泽,字沛田,谱名儒珍,生于同治五年丙寅岁八月十八,公元1866年9月26日,卒于民国元年壬子三月十六,公元1912年5月2日,享年才四十六。沛田公去世后一个星期,伯祥先生的大女儿溶华才出生,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也没见过祖父。沛田公的职业是幕僚,即官府中的佐助人员,相当于现在的参谋、书记、秘书之类,但是没有编制,亦没有品级,都是由有品级有实缺的官员私人聘请的。但在前清,幕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官府中是不可或缺的。他曾远幕到张家口,在职时多不能在家,也不能带家眷,一人在外工作,家中事务多由我祖母周氏来操持。她生于咸丰十年辛酉七月二十六,公元1860年9月11日,比我祖父大六岁。晚年双目失明,卒于民国十四年乙丑六月二十二,公元1925年8月11日,享年六十五。那时我家早已从苏州迁到了上海,我七姊漱华已诞生,而大哥润华尚未出生。伯祥先生的祖父子芳公,名贤亨,出生于道光十七年丁酉六月十一,公元1837年7月13日,卒于光绪三十年甲辰六月初八,公元1904年7月20日,那时伯祥先生才十四岁,而沛田公又正好远在张家口任幕僚,又正好是夏季暑天,必须及时办丧事开吊人殓,根本等不得沛田公远道赶回再办,于是办丧事里里外外的诸多事务,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伯祥先生的肩上。旧时封建礼节十分繁琐,诸如拟讣闻,印发讣闻,定期择地开吊,买棺入殓,停柩等等,都有、一定的程式,不容稍有差池。而这些事情对一位年方十四的青少年来说,办起来就更不容易。幸而伯祥先生从小就努力读书,事事留心,居然把祖父的丧事办得妥妥贴贴,不但任何亲友都无可挑剔,而且交口夸赞,深许伯祥先生年轻有为。等沛田公回到苏州,一切的一切都早已办妥,自然对儿子的办事有方很感自豪,而家父伯祥先生在当时就已享有一定的名气了。伯祥先生一支的王氏属太原王,称西沙王氏。有《三槐堂三沙王氏统谱》行世。三沙即指东、中、西三沙。伯祥先生属西沙陡门杨家桥支。一世祖是“皇宋南渡太尉子高公讳皋”;第二十四世祖即是伯祥先生的高祖讳唯臣;第二十五世祖是曾祖讳应仪;第二十六世祖即祖父讳亨,到伯祥先生已是第二十八世了。家父的谱名是怀仁;我叔父的谱名是怀孝,讳钟麟,字仲瑞。所以家父在日记中记及弟弟时,均称“仲弟”。叔父比家父小两岁,生于光绪十八年壬辰十月初二,公元1892年11月20日,卒于民国33年甲申二月初五,公元1944年2月28日,享年五十二。二、童蒙我生也晚,家父生我时他已四十五岁。我是他最小的儿子。我家习惯统一排行,连幼年夭折的姊妹兄弟一起排行,我是第十三个,前面一至八都是姊姊,二、三、八三位姊姊早亡,第九才是我大哥润华,第十是二哥滋华,十一、十二是双胞胎,十一是淑华姊,十二是济华,不幸夭亡。那年代不讲计划生育,也不采取避孕手段,所以多子多孙是一般家庭所常见的。不过像我们家,一母所生共子女十三人的也不多。当我出生时,已深感我是多余的了,所以给我取的小名叫“盈”,纯粹是多余之意。因此已无余力来专门培育幼子,更无兴为我多讲他自己小时候如何启蒙,如何进学等等细节。只是从读他一些书上的题记,偶有提及他童蒙识字背书等节中得知梗概。

后记

2000年,王伯祥先生的儿孙辈在上海漱华、淑华二位姊姊家大聚会,纪念先生诞辰110周年。会上决定由我来执笔,写一本《王伯祥传》。会后回京,即从大哥润华家分批借回先生的日记,准备动手写。家父伯祥先生自幼即记日记,可谓一生基本没有间断过。可惜,“一·二八”的战火毁去了全部藏书,仅抢救出了部分日记,是1924年以后的,早年的至少十来年的日记则在劫火中毁去,永远无法追回了。头一批日记,即1924年至1937年,一年一册,共十四册,多是在我出生之前的岁月,是只有些许耳闻而没有经历过的岁月。初读之下,只感内容翔实,若边读边写,是极难写得好的,必须极好地消化熟悉,连贯了解,才能动笔写。怎么办?决定动手先抄一遍。这也是家父与叶圣陶先生对抄书的好处深有体会给我的启发。而量如此之大,仅头一批就有十四年,将抄到何年何月呢!于是决定与文修二人一起抄,我从前面往后抄,她从后面往前抄,她抄好一年,我再校一年,……结果我抄了九年,她抄了五年。这首批十四年日记抄毕校毕,已到了2003年的8月了。第一批日记送回,第二批日记拿来一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因此时已到了日寇侵华之时,日记中记载时事新闻特详,篇幅大增,如再全文抄录,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动笔写《传》。于是决定立即动笔写,边写边查读日记,越往后写,内容越感丰富,而必须查阅日记才能写的内容渐少,终于在2004年6月13日全部草毕。在开始动笔写之时,又决定由我爬格子写,由文修用电脑打出,以便陆续传送给哥哥姊姊们看。此时又在哥哥姊姊们的帮助下,购置了电脑。文修便努力学拼音,学电脑,学打字。我俩又从未接触过电脑,还需女儿绪杰下班回家来教,至于上网发送等等,至今仍未学会,都须绪杰来完成。我陆续写,文修就陆续打,陆续修改等等,也都须绪杰帮忙,……终于在同年8月23日,她即将全《传》打毕。2006年,中华书局决定正式出版《王伯祥传》,我又再次通检了传记全文。现在全文已经排校完毕,并配上了图版,出版在即,谨书写《传》的缘起与经过如上。传记中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初稿写完时,至善大哥尚健在,我求他审阅。他拿到后,几乎连夜读完,并约我去面聆教益,仔细地指出初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当然一一遵照修改。现在书将出版,而至善大哥却看不到了,也无从感谢了,谨此致憾。张斌先生为本《传》图版的拍摄下了大功夫,谨此特别致谢。王浞华2007年11月15日上午于北京三南堂

内容概要

王湜华,字正甫,号音谷,江苏吴县人。1935年1 0月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学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Ⅸ贞观胜慨》、《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帖木贞元世祖忽必烈》、《俞平伯的后半生》、《弓弦殉情》、《无冕之王》、《努尔哈赤后妃传奇》、《皇太极后妃传奇》、Ⅸ红学才子俞平伯》、《李叔同的后半生:弘一法师》、《音谷谈往录》、《王伯祥传》等;校点整理古籍若干部。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数十万字;红学类文章论文十数篇,约二十万字。喜爱书法篆刻,亦善作旧体诗联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青少年时代 一、先世 二、童蒙 三、上学 四、中学生活 五、苏州光复第二篇 教书生涯 六、角直教小学 七、一段角直缘 八、又一段角直缘 九、吴宾若先生不幸逝世 十、集美与北大第三篇 商务时代 十一、弃教从编 十二、禁本本国史 十三、五卅运动,《公理报》 十四、买书与用书 十五、赶写《太平天国革命史≥ 十六、《中日战争》 十七、一·二八之难 十八、劫后加失业 十九、重新安家 二十、从零开始重新聚书 二十一、虹口公园事件 二十二、时局日艰,忧心如焚 二十三、《二十五史》与《二十五史补编》 二十四、与郑振铎的友谊 二十五、响应北伐与四·一二 二十六、七·七事变 二十七、八·一三前夕 二十八、八·一三 二十九、书巢 三十、新岁伊始,希冀难副 三十一、关心战讯 三十二、《春秋左传读本》 三十三、容堂日记 三十四、《快乐铭》 三十五、脉望馆藏古今杂剧 三十六、钞存《弄谱》 三十七、参编《学林》 三十八、一副别有寓意的挽联 三十九、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四十、《巽斋日记》 四十一、物价腾飞,法币暴贬 四十二、为“恢弘雅量涵高远”作下联 四十三、难中添劫 四十四、校订《要录》未竞 四十五、为人处世为友忧 四十六、马先生汤 四十七、一场虚惊 四十八、肆虐与情谊 四十九、卖书词 五十、胜利前夕的困顿 五十一、空袭频频第四篇 胜利以后 五十二、抗战胜利 五十三、《贞元交会录》 五十四、维刻多累 五十五、候木船东归  五十六、《峡江图考》 五十七、从不掠美 五十八、题《双鸿景本》 五十九、船行自从容,引颈常戚戚 六十、淡如水的阔别重逢 六十一、空欢喜,真痛心 六十二、朋友、师生情谊深 六十三、备他日抵掌 六十四、令人痛心疾首之时局 六十五、作书撰联,认真不苟 六十六、夏丐尊逝世 六十七、阔别十年,重聚颉刚 六十八、丐翁遗体火化 六十九、丐翁追悼会 七十、假和平,真内战 七十一、悼念行知、柏丞两先生 七十二、开明成立二十周年纪念 七十三、内战打响,吞砖幢塔 七十四、十一月三十日风潮 七十五、辞编《史地周刊》 七十六、军火自爆顺民意,伪宪把戏诚无聊 七十七、国事日非,思之怅怅 七十八、爱才求真,怒斥媚美 七十九、悼友悲切,慕才心仰 八十、长夜漫漫,报晓何日  八十一、《苏联见闻录》及街头见闻 八十二、“安心是药更无方” 八十三、学潮汹涌,三报被封 八十四、杭州四日行 八十五、自拟《答客问》 八十六、流氓头子大祝寿,不识旧生感慨多 八十七、《谈艺录》印行 八十八、一场难忘的彩排 八十九、读《最后一年》 九十、反面惕己,正道虚怀 九十一、抽壮丁,硬勒索 九十二、艮宦 九十三、开封百姓遭国军轰炸 九十四、旧雨阔别获相聚 九十五、悼唁朱自清 九十六、金元券 九十七、振铎君箴银婚 九十八、禁肉上市 九十九、题照自解 一〇〇、币制改革彻底失败 一〇一、假和谈,清查户口  一〇二、抨击奴性 一〇三、聚首方二载,匆匆惜别 一〇四、忐忑不安度新春 一〇五、己丑新春 一〇六、《且等翻过这一页历史》第五篇 建国以后 一〇七、迎接解放 —〇八、万象更新与更新日记 一〇九、筹备开明书店公私合营 一一〇、举家迁京 一一一、《南归日记》 一一二、选注《史记选》 一一三、《史记选》出版前前后后 一一四、悼念范洗人先生 一一五、结婚四十周年 一一六、跫然客至 一一七、老年丧偶 一一八、陪圣陶先生南游 一一九、反右前后 一二〇、悼念铎兄 一二一、洞察入里 一二二、参与《唐诗选》编选 一二三、登山犹欲攀高巅 一二四、《不怕鬼的故事》 一二五、图书搬所里——备战 一二六、《庋椋偶识》 一二七、《增订李太白年谱》 一二八、《书目答问补正》补 一二九、两次点阅《四库提要》 一三〇、校点古籍 一三一、复点《资治通鉴补》 一三二、抄书 一三三、《翩若惊鸿集》 一三四、《旧学辨》 一三五、平凡而不凡的一生后记

编辑推荐

《王伯祥传》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王伯祥传》是王伯祥先生的幼子王湜华先生历时数年,在精心整理乃父日记、书信等珍贵资料的基础上写成,分为青少年时代、教书生涯、商务时代、胜利以后、建国以后五篇。伯祥先生曾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但他任编辑的时间更长,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任编辑,建国后又成为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伯祥先生八十六年的人生经历了清末、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多个历史阶段,书中通过传主的事迹,对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状況多有真实的反映,仿佛中国现代史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伯祥先生是“姑苏五老”之一,与叶圣陶、顾颉刚、俞平伯、章元善、郑振铎、夏丏尊等诸位先生都有深厚的交往,书中真实反映了王伯祥先生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片断以及与诸人的真挚友谊。

图书封面


 王伯祥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王老先生之子写的传记,与其说传记,不如说日记摘抄。资料来源除了传主日记外,就是叶圣陶日记,郑振铎日记、还有一些亲友书信,毫无思想性可言,而且观点陈旧,到现在还说国军不抗战,我倒想他这几年是不是与世隔绝了。其编排上也是颠三倒四,没有时间顺序,且传主已去开明,标题还写着商务时代,看的顿生厌烦,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套资料,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出版社,可惜了这么一个著名学者······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对王伯祥先生很是景仰~读他评书的文字,短短几行却多是精妙文。可惜王老的“湜儿”写作此书虽情感真诚,却比较粗糙:一些关联词未多删减,如了字;重复用词的地方多,如“XX可见一斑”。而王老写文,用心独特,相同意思在相近距离,常换了其它同样妥帖的词语表达,使文字不显单调而具层次美感;不少地方让读者阅读心理不太舒服,如前面用文字介绍了王老相关的事迹或友人文字书信,随后在附后的原文上读者似重读了一遍,如此先行预告再读原文的反复,感觉不太好。喜欢王老生平的读者,想来对文字的要求也稍高些。特别是读了《庋架偶识》再读本书,很不适应。如果对文字不太在意,推荐此书,因其中有许多读者关注的内容。对文字看重的,也可以直接看书中摘录原文部分,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内容。(抱歉这样的评论,似对王老家人小小不敬。因评论真感受,才能让人参考)
  •     写得 不好,文笔太差,只是由于论文需要才看,如果王伯祥的日记能够早日出版就好了。
  •     可以看见时代的细节
  •     纯为日记资料堆砌,文笔不佳,观点亦复陈旧,强迫读一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