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军事人物 > 粟裕回忆录

出版社:解放军(原长虹)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506554268
作者:粟裕
页数:543页

内容概要

粟裕,湖南会同枫木树脚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第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 1935年起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起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加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枫木树脚谈起  长工阿陀  开蒙  出走  进入省立第二师范  参加学潮  投笔从戎第二章 南昌起义前后片断  教导队的生活  参加起义  南下广东第三章 激流归大海  正确的决策  真正的英雄  大庾整编  上山打游击  湘南起义  井冈山会师第四章 在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  学习毛泽东建军思想  学习建设根据地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战略转移中  在反“围剿”斗争中  经受了王明“左”倾错误的反面教育.  第五章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抗日先遣队的组成  从瑞金出发和攻打福州  转战闽东闽北  挺进浙西  活动于皖赣边  到达闽浙赣和组成红十军团  谭家桥战斗  怀玉山失败  历史的教训第六章 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挺进浙西南  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第一次反“围剿”  浙南党内的一些分歧  第二个发展时期  第二次反“围剿”  迎接抗日高潮第七章 挺进苏北与黄桥决战  江南新四军挺进苏北  全力对付韩德勤  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根据地  决战黄桥,一举解决苏北问题第八章 苏中抗日斗争  苏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  工作重心由城镇到乡村的转变  根据地基本区的争夺  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领导重心的再次转移第九章 向苏浙敌后发展和天目山战役  新的形势和任务  渡江南进,胜利会师,  周密筹划  轻取孝丰  巧夺天日  诱敌深入,连歼顽军  大举反攻第十章 苏中战役  小雨欲来  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选择苏中解放区前部地区作战  首战宣泰  再胜如南  三战海安  奇袭李堡  进一步明确了作战方针  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  攻黄救邵,七战七捷第十一章 苏中战役后的华中战局和宿北战役  华中野战军主力由苏中北移  主动放弃两淮  决心在淮海打一个大歼灭战  集中兵力,打敌一路  整编第六十九师全军覆没  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第十二章 鲁南大捷  以新的作战胜利实现战略意图  选择打击目标  紧张的战前准备  歼敌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  歼敌第五十一师第十三章 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  战前的敌我态势  抓住战役间隙进行休整  果断改变战役决心  迅速挥师北上  敌变我变  战役获得全胜第十四章 英雄孟良崮  强敌云集,发动重点进攻  耍龙灯,创造战机  割歼强敌的决心和部署  喜见贼师精锐尽第十五章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  一九四七年的“七月分兵”  向鲁西南挺进  沙土集作战方案的预想  战役经过及主要经验第十六章 豫东之战  集中兵力,大战中原  审时度势创战机  取开封,攻敌必救  再歼援敌  胜利转移第十七章 济南战役  中央军委攻打济南的作战方针  攻济打援的具体部署  攻占济南外围防御地带  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争取更大胜利第十八章 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中  渡江计划的演变  战役前的形势  打过长江去  围歼逃敌于郎溪、广德地区  钳击吴淞,解放上海第十九章 真正的铜墙铁壁  人民是父母  一切为了前线  不竭之源  英雄的山东民兵  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编后记附录 粟裕谈淮海战役

编辑推荐

  粟裕是我军很有特色的一个指挥员,在战争年代他带兵 打仗很动脑筋,在解放战争初期他曾2次向中央和毛泽东提议修改中央的战 略决定,并提出了自己很好的战略设想,他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非常优异 的作战成果。建国以后,他注意总结作战经验,本书就是总结了他 的过去带兵打仗的经验。

作者简介

《粟裕回忆录》除开头一章对其参加革命的过程有所交代外,其余各章都是以战争事件来展开叙述的。讲的基本上是战争事件的战场背景,作战对象,力量对比,战役对策以及征战过程,最后都有战事的检讨、总结和重观,很少涉及物是人非的议论,这也是粟裕“将德”高尚之处。粟裕在篇幅中对战区转折点、战役转折点的提法和阐述,这是他的一个“创意”,他总是按对这个“点”的或隐或显之分析判断来估摸、组织或结束一个战役的,这是一种值得后人学习的对局思维。

图书封面


 粟裕回忆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看了粟裕大将的回忆录,有一点触动深切:中国军队打仗计划都是战略、战役、战术三线指挥共同制定的,充分发挥了各层面的积极性。这样战斗,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啊!
  •     作为传记,其实不是很名副其实。换做战争笔记倒更贴切些。里面最多的篇幅是对每一次作战的详细介绍,细到各种路线图,所以军史爱好者应该是必须读一读的,尤其是关于孟良崮和淮海大战的部分。当传记读稍显枯燥。
  •     解放军最能打仗的将领,单以战功而论,要强过元帅里的大部分,作战狡诈如狐,个人以为指挥艺术更在林彪之上,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是其经典之作,这本回忆录有鲜明的个性,粟裕更多的是从战役指挥角度来讲解一次次战斗,读这本书,等于粟大将亲自给你讲课一样。你可以更深刻的领会粟裕的指挥要点和谋划思路,以及他那些无与伦比的智慧里面永远闪烁的辩证法光辉。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真正的军人以坦荡的胸怀,真实地记录了经历的军事历史,以个人的真实成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政党的壮大。粟裕是一个善于思考、总结、领悟的军事天才。是近年来我看过的军事影片、军事传记文学中最好看、最动心的一本好书。感谢粟裕!
  •     真正分析战争的艺术
    可惜是国内战争
    可惜没有淮海
    可惜
  •     粟裕好像纯粹是为了战争而生的,关于他的晚年令人唏嘘不已,不过,他最后还是得善终的,源于他良好的道德,而那个整他的人,虽然也令人唏嘘不已,但整人的下场却要悲惨的多。也许,从某个角度上讲,大将军还算是幸运的,譬如他和韩信比的话。
  •     饱含军事观点也满是人生哲学。做人、经商、打仗、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深深体会到战略、战役、战术三位一体的意义。很是值得一看!
  •     虽然有些话还是偏主旋律,但是通篇读下来还是很让人激动的
  •     与其说这是粟裕大将的回忆录,不如说这是将军呕心沥血而成的一部现代战争兵书。粟裕将军的品德、度量、智慧、执着在解放战争年代几乎无人能比。仅在战役指挥方面林彪元帅堪与其比。甚至称为战争军神的刘伯承对其评价甚高。我读过《粟裕兵法》,《粟裕大将军》,也读过《华东野战军征战实录》,确实领略了将军战役指挥的微妙。同时这本书的装帧非常好,当当网发货也及时。
  •     书是好书。只是粟大将解放后的遭遇让人叹息。应该是和他长期处在远离中央的边缘打仗,和中央的领导接触少,没有强硬的靠山有关系。非嫡系啊,受排挤。刘少奇,饶漱石倒是欣赏他,可是他们都是政治上的失败者。靠边站的早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文革没怎么波及到他。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为何元帅一定要十名呢?看看苏联的元帅,只要资料和功劳够了,没有政治上的错误,一般都能封帅。为什么我们这就一定限制个十?人才岂能是名额能限制了的?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略、思路非常清晰,真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     经典
  •     这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一直对粟将军心怀景仰,作为共和国里真正的长胜将军,粟将军的为人与作战非同一般。这本回忆录与他人的写法不一样,基本上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而不完全是以个人成长的时间为主线。这样的写法让我们对一些事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喜欢军事的朋友看完这本书就象是在国防大学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一样,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惜的是将军辞世太早,这本书只写到了淮海战役就截止了。可惜,可惜,就象粟裕大将未能成为开国元帅一样。
  •     土木不及一粟。
  •     不言人过,不表己功,可钦可敬可叹
  •     解放战争中立最大战功的常胜将军粟裕,华野负责军事指挥的副司令员。解放战争中歼灭国民党军245万,其中有国军的三大王牌胡链的11师、邱清泉的5军、王牌中的王牌74师,歼敌总数居各野战军之首(第二为中野225万、第三为东野180万)。
    粟裕将军指挥最经典的战斗是孟良崮战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军精锐中的精锐整编74师,严重打击了国军的士气和动摇国民党的统治。1948年5月在西柏波毛主席和粟裕将军有一段对话“去年的这个时候,你们打了一个大战”,答“在孟良崮消灭国民党74师”。
    “在中国大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答"一是蒋介石,痛哭精锐中的精锐整编74师全军覆灭”
    “另一个”,答“是陈诚”,“不足挂齿”,“何应欽”,“何足道哉”“是白崇禧”,"离题万里,另一个是我毛泽东啊”。从毛主席和粟裕将军的对话中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共两军的将军中,无人能取代粟裕指挥孟良崮战斗,攻歼74师。从不服人的林总对粟裕将军英雄惺惺相惜,称粟裕尽打神仙战,当代“孙武”刘伯承称粟裕将军为我军最优秀的将军。
  •     网购《粟裕回忆录》,正版,印刷精美,很喜欢,正在拜读。
  •     粟裕的军事战略眼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变化中捕捉战机的能力,从一次战役延伸到下几次战役的洞察能力,料敌如神的精确算计能力,知己知彼的分析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艺术水准,战前准备和战后总结的详尽,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杰出的将领,无出其右.他的高尚的人品,谦让的风格,不惟上,对客观事物的较真态度,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魄力,更是我军老一辈革命家的代表.由于58年的冤案,他成了我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长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的才华没有得到更大舞台的展现.也使他的个人声誉和形象受到了伤害,很多人侵占转移了他在解放战争时的功绩,人们长期对他的事迹了解不够.粟裕对外的政治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但在人民内部他的政治斗争能力却不及格,很早就成了"纸老虎",陈庚对他的评价是很准确的.
  •     未完稿,由楚青修订。
  •     这个版本不错,印象里是最新的,希望了解我军最优秀战役指挥员的人应该认真读一读!
  •     可惜淮海战役不写
  •     书的印刷制作堪称精品。粟裕写书的风格朴实简练,描写了将军从普通学生到成熟指挥员的成长历程,读来很受启发。对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尤其有独到之处。最后增补了以前未发表的淮海战役的记述。对军事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     文字之间透露军人作风。
  •     我到手的这本书已经是第四次印刷了。封面、内文用纸、印刷、版式都相当不错,只是**在仓储及物流过程中不小心,封面有些折角了,很是可惜。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非买不可的,出版了多少年,想想还是买一本算了。一则许多观点和论述都是杨奎松自己专题论著中出现过的,这本书只是按照丛书要求,分几个专题进行了重新拼装整合,再则这种丛书虽然作者都是术有专攻,且都是国内各领域的大牌,但囿于体例和某些意识形态要求,很难有大的超越。所以,杨奎松自己似乎并不太愿意多提这本书。 《内战与危机(1927-1937)》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内战与危机(1927-1937)》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王晓渔对此书的评价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有意味的。:《中国近代通史》,我倒是读过两卷,一本是王奇生先生的《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一本是杨奎松先生的《内战与危机(1927-1937)》。这两位先生的著作,我早有拜读,对他们有着特别的信任。与他们的其它著作相比,这两卷写得较为中规中矩。但如果耐心阅读下去,它们会更新我们对这十三年的一些认识,它们对这十三年的描述也相对比较清晰。王奇生梳理了国共从联姻到离婚的过程,还注意到不同话语隐藏的立场,他指出“北伐”是南方国民革命军一方的表述,从北洋军阀一方而言是“南征”。由此也可以看出,他选择了旁观者的视角,不是站在历史的其中一方,像感情破裂的夫妻一味论证己方如何正确、指控对方如何错误。杨奎松梳理了国共从离婚到复婚的过程,虽然已经比较详尽,可惜限于篇幅还是有个别地方让人期待更多的细节,比如他指出1928-1930年间,“一方面是国民党对共产党实行白色恐怖,另一方面是国内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我更想知道的是,这些著作有多少是在租界出版,有多少是在国民党的统治区出版,因为这关系到国民党对言论的控制指数。
  •     了不起的军事指挥家
  •     虎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将费力区变成熟悉区,将恐慌区编程费力练习区,不断应对实际情况变化,改变和提升策略,在将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时考虑升级战局。从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从农村保卫城市,到先占领城市歼灭有生力量在撤出到以城市为主。没有一成不变。
  •     就算是看过吧!天目山之战之后的部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回忆录更像是严肃的报告!!!
  •     完全意义上的军事科学和军事指挥艺术的体现
  •     粟裕真的太神了,可以封为战神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好书!买了放在办公室,原来的计划是每天午休前看一会,结果每次都会看到午休时间结束。美中不足的是地图用的图例相似度太高,区分起来有点吃力,还有张图上有块区域给标错了。总之,书是好书,粟总也是本人的偶像之一,不过出版社的校对功夫还有待加强啊。
  •     一部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粟裕将军指挥多次战争的经历,可以看到其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高度智慧。郑重推荐!
  •     语言平实,论事不论人。对于了解过去很有帮助。
  •     书简单翻了一下,史实比较详实,之前看过张雄文写的《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过多的添加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过分的拔高了粟裕。太多的贬低了别的将领,
    而这本书就比较好,注重史实,值得想去了解粟裕的人一看
  •     粟裕是居功至伟的一代名将,他为我国的解放战争作出了无法代替的贡献,而从不居功自傲。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功臣,在解放后却得到不公的待遇。这可能就是政治吧。真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     粟裕同志名列大将第一,不是因为他在大将中的资历和人事关系,只因为他的才华、战功和军内的地位,堪比元帅。二十多年前流传着粟裕同志“争帅”的说法,那时,他还健在,但他在生前不发一言,从未为自己辩白过。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这一切都已是朗朗昭昭。粟裕,一个行伍出身却成为军中秀才的才子,一个貌不惊人却是满腹韬略的儒将,一个素有战略眼光且不畏权威的标准军人,一个克己任事、正己修身的君子。我发现,在这样一个人面前,有时语言的表达竟然显得有些苍白。粟裕,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啊?!粟裕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士兵成长为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的,这一资历,放眼现代军事史,大概只有苏联的布柳赫尔元帅——中国人称为“加伦将军”的,可与之媲美。可是这个第一大将,其个人历史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参加过南昌起义,但在南下时却被误当做已牺牲而弃之路旁——这和布柳赫尔也很相似。在战争中受过多次伤,一只手残废。经历过中央根据地残酷的“肃反”,只因为是老实人一个,无人忍心攀咬而逃过大劫。他做为军团领导人之一,率军北上抗日,以为自己的部队是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从中央根据地出发时打的旗号就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主力部队先行探路的,孰不知竟然是被上级做为“战略游击队”为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为主力长征打掩护而准备做牺牲的。这支部队的最终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粟裕的个人命运可谓充满了悲情。战场本就是十足危险的地方,而粟裕一生的军旅生涯中,多次充当箭头人物。这类军旅角色谁都知道是什么性质的人物,所以,粟裕同志在战场上是地地道道的履险无数。令人可敬的是,粟裕是我真正看到的极个别的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的人。他有化腐朽为神奇、变被动为主动的超人能力,大概原因就在于此吧,他最终能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成为受人敬仰的首位大将。但这位百死一生的大将,在没有了硝烟的时代里,却仍然让呛人的火药味儿薰倒了。且一直未能再重登历史的前台。对于粟裕来说,也许一切都看淡了,看透了。但对于人类的良知来说,我们不能不多问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受了20多年冤屈的粟裕,到改革开放多年后才去世时也未能平反?为什么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本书做为个人回忆录,就跳过了淮海战役一节。我们若有正常理智来判断的话,这些当然是不正常的。难道.....真的是.....淮海战役,功高盖主(这里的“主”指邓而不是毛),所以,粟裕健在时一直未能平反?但愿历史能经得起人类的良知的拷问,但愿一切的不平都是历史,而不再成为新的历史。如此,才使我们纪念粟裕,这位新中国第一大将的挚情更具有现实意义。
  •     我首先不是军迷,很少看军事方面的书,买这本书也是偶然,买来后也没有立即看,结果是今年中秋节放了三天假,无意间从书架上翻看这本书,看着,看着,我发现,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军事专业书,不是一般的传记,作者叙述时用的方法非常奇特,除青少年部分平平叙述外,以后基本上都是在讲述作者的思想,作者在每次打仗布局的思路方法。非常独特。我不是军人,但我想,我国现代解放军军人都应该细读这本书,研究这本非常有军事价值的专业书。正是这部书的独特叙述方法,深深吸引着我三天,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巨著。我对这位共和国的开国大将肃然起敬,说实在在这之前,知道陈毅元帅的多,对粟裕大将军,了解不多。但透过这本书,知道粟裕将军为人,和品德。用兵如神的智慧。做为一代名将,粟裕将军将载入大中华历史长河中。非常遗憾,没有看到著名的淮河战役,不知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篇章,作者,怎么就省掉啦,嗨!遗憾!!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名叫<粟裕回忆录>,不太准确,应该叫《粟裕用兵法》或《粟裕兵法》,其实就是一本现代版《孙子兵法》。建议现在,做企业的老板或经济工作者,也应该仔细看看,对生意的布局上是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粟裕大将军是个奇才!就是当代的孙武!!
  •     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强烈推荐,我要收藏!!
  •     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但比较真实的反应了粟裕大将波澜壮阔的一生。
  •     书很好,还原了粟裕将军戎马一生,甚至可以成为个人的励志书籍来看。
  •     哥哥非常喜欢粟裕,早就想买,终于有货了
  •     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战争的经验和智慧,特别是组织战役需要考虑和协调的各方面,从正反角度审视和研究,站在当事者的地位思考和决策,从而驾驭战场形势,掌控发展方向。移植到生活的现实中,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其思考方式和方法、途经和对策,直接应用于具体的事项,都能带来成功和胜利。
  •     毕竟不是自己人
  •     伟人的书值得学习
  •     这本书写得很好。不过我我有个提议,若再版时可考虑把文字弄小些,细些,这样可能更有利于视觉。
  •     粟裕是一个很……的人物,是当之无愧的将才,当然,他身上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这些不如意决不会影响到他在垂留之际对此书写作的认真态度。读后此书不仅会在策划谋略方面有所收获,更会在克服困难与挫折方面有很大收获。还会学会做人、对党员也很有帮助。
  •     回忆录,准确说是一部战争回忆录,也许对于军事工作者,更有参考价值,我读来,心里充满了对将军的敬重,他是把一生交给战争了,这是一部生命的汇成书。
  •     作为70年代的后辈,虽然对战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大学之前对粟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接受到的知识中,最喜爱的是刘伯承、陈赓、陈毅、徐海东、徐向前、林彪等,对似乎默默无闻的粟裕居然排在大将第一位很是奇怪,曾经找来将帅传系列中粟裕那一本看了一下,似经历也不过平淡无奇,基本都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打了几个胜仗之类的内容。
    及工作后,从收集到的其他回忆录和野史中逐步了解到,华东实际是当时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场,党国成败在此一举,中原逐鹿以此为根本。作为方面军军事实际领导的粟总,似不应如此平淡无奇。
    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深感羞愧,曾经找来一些关于淮海战役前后的内容,回忆录看了一下,更是莫名其妙、没头没脑。总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底层。只有战役的最高军事领导者的回忆录才可以将考虑战争的方法、决策的过程、应变的想法写的如此明白。
    才明白粟总出神入化的指挥和应变能力,多次以弱胜强的战果,堪与古之孙子、吴起,曹操、岳飞、陈庆之比肩,即使55年封帅也不为过。而因为中央在陈总与饶因华东军政主席上的事情找平衡,使粟总失去了让更多人了解的机会。
    历史总会在人为扭曲之后逐步回复他本来的面目,可是因为时间的流逝,也使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粟总在指挥淮海战役中的真实想法和指挥过程,只有从对豫东战役记录中差可想象,而整个二战的战场上,中国战区也仅有此战达到了欧洲战场的规模。党军在此,自己为自己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此外,政 治烙印太明显,作为华中军区、华东军区和山东军区的主要领导之一的饶漱石,居然只字未提,对后人研究和了解那一段历史不太公正。
    但瑕不掩瑜,此书已成为俺的经典收藏,与戚继光、孙吴、揭子兵法一道传世。
  •     回忆录就是真实。
  •     军事才能人品智慧一流相当喜爱
  •     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士兵如何成为第一大将,对战争的理解,把握,回顾,对每个细节的处理都精益求精;而且人品非常谦逊,从不争功,任劳任怨,有长者风范;对党和国家,民族的无限忠心和热爱,值得一代代人来学习!
  •     向粟总敬礼《粟裕回忆录》与第一版比少了书前的照片,让我们少了一个瞻仰粟总风采的机会。可能是楚青老遵照粟总“不突出个人”的指示。感谢军科绘制的配图,只是有些草简。希望军科多做此类工作,给将帅回忆录都配上图。请解放军出版社再版时,将重要配图用彩印,不要只考虑成本。书后增加楚青老整理的“谈淮海战役”,已在其他媒体看到,此次上下文连贯读到。通读全书,深为粟总的人格所感动,怎么也看不出“大盗盗国”!再一次向粟总敬礼
  •     不臧否人物,仅关注战争的个人回忆录,不愧是PLA最纯粹也最杰出的军人
  •     后期就是纯军事了,不太懂,没看完
  •     战争是要死人的, 指挥的艺术, 从小兵到统帅。 真实, 是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准则。根据虚假材料所得出的任何结论, 最终都会既害人又害己。
  •     粟裕不但是个了不起的将军,而且更是个正直朴实的人。看这本书可以真实还原历史,了解当初那些艰苦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没看完,但是很喜欢。书的质量还行,放在手边阅读很不错。
  •     还没看,很佩服粟裕将军。
  •     粟裕,一个真正从士兵走向将军的传奇。若论现场指挥打仗,中国近代史上无出粟裕之右者,这是一本真正的将军关于如何打仗的如何思考战争如何决策指挥战争的最真实教科书。粟裕的个性很单纯,虽然一再低调做人,一再让位,不争军功,但最致命的弱点是不懂政治,这是他的最后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姑不去臧否人物,评论是非,就这本书的价值而言,绝对不在任何一本所谓神圣兵书之下。建议对军事有兴趣、对共和国战争史有兴趣的人士一定好好读读这本书。
  •     粟裕是我多年来一直想了解的伟人,原来从各书籍中,只片面的读到过其人的军事天赋。现购买到他亲写的回忆录,能全面了解他传奇的一生。
  •     孤军奋战,尤可钦佩。
  •     游击战—运动战——战略决战,粟裕不同于主席倾入大量资源培养的林彪,完全靠自己一点点打出了一个最强战斗力的三野,论战功和大兵团指挥,老毛之外无人能敌,为人谦逊二让司令,三让元帅,一生艰辛也正应了老头那句“军事满分,政治不及格”,古来可比,唯有王阳明也
  •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     出自粟裕大将的夫人之手,属他的真实回忆的完整记录。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对于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和矛盾论的朋友,不可不看。
  •     去年在粟裕大将诞辰一百周年时没买着,今年终于买着了2008年4月第二次印刷的版本了!
  •     当之无愧的大将之首。
  •     我一直是一个军事爱好者,酷爱读书。早在好几年前就想读这一本书了。今天我终于购买了它,将其永久收藏。很好,很好。
  •     粟裕大将的回忆,文如其人,低调、真实!
  •     系统地介绍了粟总长对于战争本质的规律的掌握,真实地体现了为新中国的诞生先辈所付出的努力与斗争。语言简洁流畅,思路清晰明了。
  •     在一期北京台的电视上知道了此书,看到两位部队的人介绍粟裕将军、介绍这本书,心向往之。等待了许久总算等到了当当到货的通知,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
  •     很喜欢的一本书 以后还要光顾
  •     粟裕同志写的非常好,可惜没有写淮海战役。
  •      《粟裕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读战史多战略,此书因是回忆录,从率领十人百人到百万之众,故有很多战术、很多细节。做基层指挥员情节读来更有意思。每一战役都配图,对照着看更清楚。可惜最大的淮海一节没有。因为历史原因,没有留下专著,确是可惜了。
  •     似删去某版中“淮海战役得请小平同志谈”等句,值得一记。
  •     看到许多人对这本书做了评论,想来会不错,而且是粟裕大将自己所写,能从他的谈话文笔中察觉到他的性格品行作风,就决心买了。书挺好的,另加了他夫人转述整理的对淮海战役的回忆,内容更完整,更能勾勒出粟裕大将的伟岸风貌。
  •     粟裕将军不管是他的军事谋略、人品、业绩都可以称得上千古一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人,许多事,都将被风化掉,被淘汰掉,但属于他的一切一切,绝对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怀念与称颂,就象朱可夫在过去的苏联与现在的俄罗斯的境遇那样。现在,在民间,他的形象不是越来越显得格外地光彩照人吗?也许再经过两、三代人的时间,再来重新拍摄有关解放战争的影片时,粟裕的形象、地位、作用将与现在有天壤之别了!当今的任何人即使再有权力,也无法阻挡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人去为一位蒙冤几十年,被压制了几十年,到死也看不到平反的伟人歌功颂德!看看中国的历史,看看现在民间对粟裕的评价,就知道什么叫公道在人心?
  •     战争最要实事求是
  •     战争是打的智慧和经济,真正面对面的打,那已经是最后阶段了
  •     买给我爸的,军事狂人,他说挺好。
  •     仔细阅读,或许真能学会怎样打仗。
  •     库房存货不多了,所以得到的书封面不是很干净,不过书很有价值,是本人写的回忆录。
  •     用了10来个晚上,把《粟裕回忆录》看完。看后的感觉只有四个字——意犹未尽!其实把这本书命名为《粟裕回忆录》有点勉强,没有多少关于自身的回忆,惟有妻子楚青写的一些话到是更像粟总的回忆录。看到楚青女士的那段文字,才知道粟总带病写回忆录。每一场战役,都写的那样的详尽,真的不容易,也在此建议各位买此书的读友:为了尊重粟总的成果,买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读。也正是这一场场详尽的战役回忆录,更加突出了楚青女士在文字中写到的粟总强调的那句话——战争是要死人的戎马一生,百战百胜,但是却不失谦逊,每场战役的胜利,粟总都归结到党和毛主席的领导,而他自己的功劳仅仅轻描淡写的过了一下,每场胜利,好像和他没什么关系,他更像是旁观者。也正是这样,更加突出他无冕元帅的伟大称号!
  •     哎,失望…不知道是不是写了太多检讨,回忆也被自我篡改了,所有话都是钦定史观
  •     了解粟裕将军的心路历程
  •     文笔流畅,内容好看。我学到了许多战争方面的知识。
  •     中国第一军事家的回忆录,值得收藏
  •     字体大点,内容不错!粟裕大将强!
  •     可惜 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淮海战役 没有回忆 也许 顾忌太多吧
  •     对于了解粟裕将军的部队有收获
  •     粟裕是我最佩服的将军之一,收到书时十分的高兴。这本书实际上叫《粟裕战争回忆录》更合适,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在讲述他从参军入伍以来的大小各种战斗。纵观全书,可以更深入和真实的了解从南昌起义到南方游击、日军侵华战争以至于解放战争的国内实际情况。我们随着粟裕的回忆,走进那段艰苦的历史真实事件中去。并且,通过书中的讲述,对于***军队在抗战期间的英勇斗争有了更多的了解。改变了很多不正确的观念。本书又象是一本军事教材,粟裕将军在回忆中,将每一次战斗的敌我部署、敌情分析、我方策略等介绍的十分详细。对于大型战役的战斗过程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甚至要结合地图才能更清楚了解相关情况,但这更增加了我对粟裕指挥和领导能力的崇敬之心。书中还体现了粟裕将军谦虚的另一面,他几乎将每次战役的胜利都归功于党中央和上级的领导,自己从无争功抢名之事。一代名将,值得纪念。一本好书,值得收藏。
  •     嫡系!嫡系!
  •     等了好久终于把这本书买到手了!!!真值!!!这根本就是一本近代的兵书,每场战争力量对比具体而详细。战争指挥是门无止境的艺术,重新认识到要战胜敌人是需要综合力量的,并不是单纯从兵力的优势就能取胜的。粟裕不愧是共和国第一大将!!!人品性格都值得后人学习
  •     学到了很多的军事斗争战略战术,确实很生动,不贵是一代名将
  •     虽然最崇拜的近代军事家是十大元帅!。但这本书感觉像记流水账。
  •     这本书真的很喜欢,很好,不多说的极力推荐,第一遍看完,觉得会是床头书,经常翻出重看一类。
  •     能读一年的书
  •     内容很好,粟裕将军的一生,是值得后世推崇的。他戎马一生,可称上“常胜将军”,却不恃宠而骄;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却不“小农”,不贪图名利,就拿推让“华东野战军”司令一事,就可见一斑;他深谙“吃亏是福”,在晋升军衔上,他百般谦让,放弃“元帅”,而屈尊十大将之首。粟裕将军,您安息吧!
  •     正如粟裕将军本人一样,性格低调,但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气流露于字里行间。
    关于淮海战役的部分,网上也看了一些资料,不免有些感慨。
  •     解放战争,粟裕真心是神!一团三战神,搞得我也想去叶挺独立团报道了。
  •     这哪里是回忆录!根本是一本军事教科书!
  •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独立发展。
  •     虽然很遗憾的没有关于淮海战役的回忆,不过仍不失为一本真实的有气节的好书!粟总最伟大的杰作应该是淮海战役,也正是淮海战役给粟裕的后半生蒙上许多的悲剧色彩。淮海战役,功高盖主(这里的“主”指邓而不是毛),所以粟裕一直未能平反。“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可见粟裕是有骨气的!另外电影《黄桥决战》里边也没有粟裕的名字,可以想见粟裕蒙受了多大的冤屈!本人并非一个十足的军迷,不过研究一下粟裕,可以对中国建国后的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     善战
  •     无冕元帅
  •     其战争水平自不至我人言,其为人也能从中窥一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