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将军冯玉祥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军事人物 > 传奇将军冯玉祥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507729320
作者:余华心
页数:312页

章节摘录

  冯玉祥有过显赫的祖上,根据家谱历代的记载,他的先祖冯如霖因屡建战功,在同治七年七月初十的皇帝诰命中,被封为振威将军,夫人获一品之殊荣。列祖中的建威将军雨膏公:“伟哉将军公忠为国扫荡烟尘纵横南北”。松亭公:“幼年好学强壮从军征南扫北纬武经文”。郁亭公:“壮年从军功保副将”。藩卿公:“品貌堂堂征南扫北有功不伐有才不狂”。  冯玉祥的家道是何时和因何败落的,无从考证了,下面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清朝年间,在安徽巢县竹柯村里,有一个青年泥瓦匠,名叫冯有茂,他就是冯玉祥将军的父亲。他在富人家做工,抽空“偷师”看少爷学武,自己暗中苦练。一次偶然被教练发现,觉得他很有上进心,征得主人家的同意,收他为徒,边工边学,武艺渐渐娴熟,人也长得身强力大。后来他随主人家的儿子们参加武试,少爷们都落了榜,而他却中了武秀才。  冯有茂入伍后,编入朝廷重臣李鸿章淮军辖下的铭军。由于他武艺好,锐意进取,很快就成了一名下级军官,辗转江苏、湖北、山东及甘肃等省,受尽跋涉饥困之苦。  冯有茂娶妻游氏,他们共育七个男孩,长子基道,次子基善一即冯玉祥,其余五个儿子小小年纪都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了。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寅时)出生于直隶(今河北)青县兴集镇。乳名科宝,族名冯基善,字焕章,晚年号济公,人们都喜欢称呼他为先生。冯玉祥出生后不久,冯有茂的部队调往保定,这时他因功已升为相当于连长的后营右哨哨官,他们的家安在离保定城二里远的康格庄。  冯玉祥幼年不幸的是他的父母染上抽大烟的恶习,屡戒屡犯,戒烟时痛苦不堪的挣扎情景,令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家里经常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日常用品糊口,等父亲开了饷再去赎回来,到月底揭不开锅了又去当,恶性循环,搞得家徒四壁。他小时从没穿过新鞋,他所穿的鞋,都是在旧货摊上买的“二鞋”,就是人家穿过又经鞋匠缝补过的破烂货。七八岁时,他就要找农活儿帮助家里,大热天钻到密不透风的苞米地里,帮人家剥用来喂牲畜的叶子,饿着肚子一干一天,身上划出道道伤口,汗水一渍,浑身刺痛。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在他12岁时又撇下他们父子病故。他所经历的苦难,使他对鸦片有切肤之痛,对平民生存的艰辛有亲身体会,后来领兵握权,他到处禁烟,与劳苦大众血脉相连,立志救国救民,一生生活俭朴,这些思想作为,可以说都源自于幼时的环境影响。  冯玉祥一辈子只上过一年三个月的私塾,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正规学习。那是在他哥哥去当骑兵后,因学费已交了,他去替补读完后半段。后来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兵营中出了空缺,管带因与冯有茂日常关系不错,有心照顾他家生活困难,就说把他儿子补了兵吧,随手在花名册上给他写了个名字冯御香。日后有人说这个名儿太女人味儿了,便又改叫冯玉祥,以后就一直沿用了下来。字焕章还有个来由,那是他认得些字后看《彭公案》,其中有个人叫顾焕章,性极侠义,扶困济贫,除邪铲奸,又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冯玉祥羡慕他的为人,就把焕章做了别号。  因年纪还小,冯玉祥入伍暂时不用到营服役,但按军中恩饷制,可以享受每月领饷一份,虽然微薄,对穷家也不无小补。他年纪虽小,却生得高大壮实,气力过人,营中人叫他“冯大个子”。12岁时父亲奉命修筑大沽口炮台,他也跟着去了,驻扎在曹头沽、南港、双桥等处。离他们施工20里远的海面上,就停泊着日本军舰,从那里开炮,可以直接命中大沽口炮台。冯玉祥经常听到营里的人议论日本军舰和外国欺侮中国的事,这种局面,在每个官兵的心上,都投下了耻辱的阴影。  冯玉祥一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整整干了两年,才修成大沽口炮台。这一建筑之坚固,堪称全国首屈一指的海防工程。19尊崭新的大炮,威风凛凛,都是李鸿章从德国买的。冯玉祥他们对自己的辛劳成果打心眼里感到自豪。可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李鸿章出头议和的结果,是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一条就是拆毁大沽口炮台,而且以后永远不准中国再在大沽口设置任何国防工事。各炮台还没一试,就要拆毁,消息传来,冯玉祥内心十分痛苦。从这一刻起,他心中就埋下了有朝一日要雪国耻的决心,并在以后练兵中,都以日本为假想敌。  ……

前言

  (一)  1935年,当冯玉祥将军组织领导的抗日同盟军被迫解散,他满怀忧愤二次隐居泰山时,在同盟军中任总务处长的父亲余心清,带着母亲和一岁多的我,也上山居住。  父亲作为文职人员,跟随将军左右二十余年,极受倚重,为将军办学和从事政治活动不遗余力。20世纪20年代,将军选派属下有为的青年到德国和苏联学习军事,而父亲被送到美国学习行政管理,回国后,任将军开办的开封训政学院院长,专门培训将军辖区的县级行政官员,并先后担任过将军在山西汾阳办的铭义中学校长、北京军官子弟学校校长。1933年,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坚决抗日的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将军派父亲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参加并代任经济委员会主席。整个抗日时期,他们都在一起,直到战争胜利后将军被迫出国踏上不归路。命运才将他们永远分开。父亲曾发自肺腑地对将军说:“凡追随先生的人,没有不受到先生伟大精神熏陶的,以致有大刀阔斧拼命实干的精神。”  将军1939年9月25日在给父亲的长信中写道:“……您那样实心办学,真心做事,赤诚为国,忠实对祥,而二十年来,祥觉得没一条帮了您的忙,望您时常指教我,规劝我,使我抱定用之则巧,舍之则蘸的决心,能以彻始彻终,不争名不争利的拥护抗战到底,那就是我对您请求的……”谦逊的言语中,饱含着深厚的情谊。  我母亲刘兰华和冯夫人李德全,是20世纪初北平贝满女中的同学,她们都是那个时代自强自立的杰出女性,也是知己朋友。日后我和冯家的小儿子洪达走到了一起成为夫妇,大概也是家庭的渊源吧。  (二)  1943年春节,母亲带着九岁的我去给将军拜年,他穿着北方农民那种半截子粗布棉袍,和我们面对面站定,互行三鞠躬。留饭后,他把我们领到书房,给我们母女俩每人画了一幅蔬菜水彩画,给母亲画上的题词是:“一个大白菜,味是真正关,大家常常吃,打得倭寇必败北”;给我画上(上款对我也称“女士”)的题词是:“红萝卜,紫茄子,味都好,味都香,大家多吃些,一定打过鸭绿江。”在在表现出他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那时谁能想到这两幅画日后竞经历了两次失而复得的命运。第一次是1947年,父亲因为从事秘密工作,在北平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抄家,画没了。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天军管会通知我去认领被抄的东西,虽然只找回了少量物品,但幸运的是其中有这两幅画:再次是1966年“文革”中家又被抄,父亲愤而撒手人寰,十年后落实政策,又从荣宝斋找回了这两幅画,真是割不断的情缘、画缘。几十年前和将军的那次会面,当时谁能想到,日后我会成为他的儿媳妇,并且在十年动乱之后,当年那个黄毛小丫头首先拿起笔来,写出他生命最后的篇章,为他讨还历史的公道。  (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又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学的是中国革命史专业。在对历史及其人物都缺乏客观公正评价的年代,有一次我问冯夫人对将军应该怎么看?她沉思了一下说:“他是爱国的。”  爱国爱民,从思想到行动,贯穿了将军的一生。他参加辛亥革命,意在推翻清朝;他发动首都革命,驱逐溥仪出宫,斩断了帝制复辟的孽根;他参加北伐,最后指挥一、二集团军80万大军挥师北上,取得了国民革命的最后胜利:他奋起抗日,组织民众同盟军,抗敌御侮,大振国威。在抗战期间牺牲的著名爱国将领赵登禹、佟麟阁、吉鸿昌(被蒋介石杀害)、张自忠都是他带出来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迫离国去美,在美国的本土上,义无反顾地进行反对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斗争。他从不畏强权,在任何外国势力面前。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态度都是强硬的。  将军的一生,好学不倦,极为敬重有知识的人。他不仅治军有道,而且能诗会画,精于书法,著书立学,成为学问家,弹奏起古筝《高山流水》。也是一曲惊人。他从年轻时开始写日记,终生坚持,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这些年来,他的日记、文集和自传陆续出版。国内外都成立有冯玉祥研究会。  将军出身贫苦,对底层人民的痛苦深有体会。从领兵日起,不论走到哪里,他都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禁烟禁赌,修桥筑路,兴办义学,植树造林,扶困济贫。他主政几个省的时候,都立即大力推行他的改造社会,实现清明政治的施政纲领,时间虽短,却大有成效。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至今有关他的种种事迹,仍不断地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为人们念念不忘。  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在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的关键时刻,都做出过贡献。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对历史人物的歪曲,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20世纪80年代初。我调到一个新组建的单位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来又给拿下来了,对此我并不在意,但是当知道了被拿下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到领导那里去反映“冯玉祥是大军阀、大官僚、大政客,他的儿媳妇有什么资格评先进”、时,使我深感历史的真相实在是有澄清的必要,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写写真实的冯玉祥。以正视听。当下我就给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去信,毛遂自荐说我想写冯玉祥,希望他们给予支持。真是感谢他们的帮助,给我单位发了借调函,为我创造了实现愿望的条件。  (四)  将军的一生波澜壮阔,从何着手?考虑的结果,我把重点放在了他生命最后几年的生活和斗争上,因为晚年这一段由于他的突然遇害去世,是个空白。  为了更多的收集资料,我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图书馆报库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走访了能联系上的将军的旧部故交尹心田、彭秉信、王华岑、韩多峰、庞齐、吴组湘、赖亚力、刘思慕、吴茂荪等叔辈,在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阅读了全国各地政协编写的《文史资料选辑》里有关将军的文章,以及父亲未及发表的遗作《我所认识的冯玉祥》,在此基础上,和洪达合作,于1981年完成并出版了《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一书。在当时,发行渠道是由新华书店先向全国征订而后再付印,这本书印了25.3万多册,说明了人们仍在怀念着这位历史人物。  书出版以后,一些地方的将军旧部给我来信和寄来他们写的回忆文章,以及他们在当地档案馆发现的相关史料;四川合江县、万县,山东泰安县,河南郑州市,陕西西安市搞史志的热心人,也都提供了文字和图片资料,对我大有帮助。1984年,应《大连日报》的约稿,写了长篇连载《爱国名将冯玉祥》,反响也很热烈,这不是因为我写得怎么样,而是将军一生的事迹感人。1988年,受军事科学出版社之托,整理出版了文言文体的《冯玉祥自传》。今天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在以上三书的基础上,力图把将军一生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最能体现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风貌展现出来。  (五)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叱咤风云谱传奇》以珍贵的史料和图片,展现出将军从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一步一步成长为最高军事首脑,并参与近代史上众多重大事件的传奇经历;下篇《魂绕中华日万周》(篇名取自郭沫若悼诗《永远活在人民的心头》,诗见本书第292页)。从1946年被迫出国开始写起,详细记录了他生命最后两年在美国的生活和斗争。  将军1947年由美国经苏联回国途中,在黑海苏联客轮上发生的火灾中遇难。关于他的死,有过种种传说,但都认为是一场意外,而笔者始终对此存有疑问。1982年,曾长期在将军身边工作、灾难发生时也跟随将军同在船上的赖亚力先生看到了《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一书后,在青岛约见了洪达和我。赖先生曾任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他告诉了我们当年事故发生后,苏联有过一个调查报告,船上起火的真正原因是烈性炸药引起的,这就证实了将军死于谋害,而不是意外,但阴谋的策划者是谁,仍是个谜。在本书中,首度披露这个历史的真相。  岁月匆匆,人生短暂。当年访谈过的将军旧部和我的先生洪达,如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今年11月是将军诞辰125周年,这本书,是纪念他的,也是纪念已故前辈和亲人的。  作者  2007年8月

内容概要

余华心,安徽合肥人。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继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读研究生,主攻中国革命史。多年从事文字工作,著有《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爱国名将冯玉祥》、《华心诗集》(三集)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万字。曾任大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现为辽宁省及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叱咤风云谱传奇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 在军旅中成长 第三章  第十六混成旅 第四章 征调频频 第五章 陆军检阅使 第六章 首都革命 第七章 西北边防督办 第八章 赴苏联考察 第九章 离苏返国 第十章 五原誓师 第十一章 驰援西安解重围 第十二章 国民革命 第十三章 北伐胜利 第十四章 祸起萧墙 第十五章 中原大战 第十六章 解甲泰山壮志不移 第十七章 西安事变前后 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 第十九章 民主阵营 第二十章 大江东去下篇 魂绕中华日万周 第二十一章 被迫出国 第二十二章 在美国西部 第二十三章 公开反蒋开始了 第二十四章 到东部去 第二十五章 《我为什么与蒋决裂?》 第二十六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 第二十七章 流亡革命者 第二十八章 在美生活片断 第二十九章 决心回国 第三十章 黑海惨剧 第三十一章 冯玉祥百年诞辰纪念结束语注释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11岁起,从一个赤贫的基层清兵,一步步成长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他特立独行、绰号众多――“外国点心”、“活妖怪”、“倒戈将军”、“基督将军”、“布衣将军”、“平民将军”、“爱国将军”,每个绰号后都蕴藏着精彩的故事。最终,他于一场蹊跷的火灾中魂归大海……作为冯玉祥的亲属、多年研究冯氏历史的作家,本书作者通过珍贵的史料和照片,为我们描述这位冯大将军生的不凡、死的离奇。

图书封面


 传奇将军冯玉祥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有点像流水帐,没有什么亮点。
    中原大战这么重要,一笔就带过了,老冯跟他的手下到底怎么起来的,又怎么失败的,还不如网上的资料全面。可惜呀!!!!
  •     一本好书往往让人受益匪浅,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记录冯玉祥将军的一生,值得一看
  •     我便是我,虽起起落落几经波折,却能将信念贯彻一生。冯玉祥的确不凡。
  •     那时候看的眼泪哗哗 特别是将军跟他小女儿被烧死时……
  •     鬼扯型。
  •     一部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从一个赤贫的基层清兵,一步步成长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大将军不凡的一生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