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语文阅读 > 边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7
ISBN:9787020070619
作者:沈从文
页数:87页

章节摘录

  边城  一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  “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看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引缆索,让船缓缓的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二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水浩浩荡荡,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于是在水势较缓处,税关趸船前面,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音,便急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白河的源流,从四川边境而来,从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发时可以直达川属的秀山。但属于湖南境界的,则茶峒为最后一个水码头。这条河水的河面,在茶峒时虽宽约半里,当秋冬之际水落时,河床流水处还不到二十丈,其余只是一滩青石。小船到此后,既无从上行,故凡川东的进出口货物,皆由这地方落水起岸。出口货物俱由脚夫用杉木扁担压在肩膊上挑抬而来,入口货物也莫不从这地方成束成担的用人力搬去。  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这些住户中,除了一部分拥有了些山田同油坊,或放账屯油、屯米、屯棉纱的小资本家外,其余多数皆为当年屯戍来此有军籍的人家。)地方还有个厘金局,办事机关在城外河街下面小庙里,经常挂着一面长长的幡信。局长则住在城中。一营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其余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冬天的白日里,到城里去,便只见各处人家门前皆晾晒有衣服同青菜。红薯多带藤悬挂在屋檐下。用棕衣作成的口袋,装满了栗子榛子和其他硬壳果,也多悬挂在屋檐下。屋角隅各处有大小鸡叫着玩着。间或有什么男子,占据在自己屋前门限上锯木,或用斧头劈树,把劈好的柴堆到敞坪里去一座一座如宝塔。又或可以见到几个中年妇人,穿了浆洗得极硬的蓝布衣裳,胸前挂有白布扣花围裙,躬着腰在日光下一面说话一面作事。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但这些人想些什么?谁知道。住在城中较高处,门前一站便可以眺望对河以及河中的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纤夫。那些纤夫也有从下游地方,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船来时,小孩子的想象,当在那些拉船人一方面。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  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用的檀木活车、竹缆与罐锅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抽出一双筷子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毛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白粉的妇人就走过来问:“大哥,副爷,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高一点的,谐趣的,对内掌柜有点意思的,必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酽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竹筒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身边案桌上了。杂货铺卖美孚油及点美孚油的洋灯,与香烛纸张。油行屯桐油。盐栈堆火井出的青盐。花衣庄则有白棉纱、大布、棉花以及包头的黑绉绸出卖。卖船上用物的,百物罗列,无所不备,且间或有重至百斤以外的铁锚搁在门外路旁,等候主顾问价的。专以介绍水手为事业,吃水码头饭的,则在河街的家中,终日大门敞开着,常有穿青羽缎马褂的船主与毛手毛脚的水手进出,地方象茶馆却不卖茶,不是烟馆又可以抽烟。来到这里的,虽说所谈的是船上生意经,然而船只的上下,划船拉纤人大都有一定规矩,不必作数目上的讨论。他们来到这里大多数倒是在“联欢”。以“龙头管事”作中心,谈论点本地时事,两省商务上情形,以及下游的“新事”。邀会的,集款时大多数皆在此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常在此举行。常常成为他们生意经的,有两件事:买卖船只,买卖媳妇。  大都市随了商务发达而产生的某种寄食者,因为商人的需要,水手的需要,这小小边城的河街,也居然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一些有吊脚楼的人家。这种妇人不是从附近乡下弄来,便是随同川军来湘流落后的妇人,穿了假洋绸的衣服,印花标布的裤子,把眉毛扯得成一条细线,大大的发髻上敷了香味极浓俗的油类。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多靠四川商人维持生活,但恩情所结,则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唇咬着颈脖发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许胡闹”,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着的那一个,同留在岸上的这一个,便皆呆着打发这一堆日子,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尤其是妇人感情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或日中有了疑心,则梦里必见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却不理会自己。性格弱一点儿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片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掌水码头的名叫顺顺,一个前清时便在营伍中混过日子来的人物,革命时在著名的陆军四十九标做个什长。同样做什长的,有因革命成了伟人名人的,有杀头碎尸的,他却带少年喜事得来的脚疯痛,回到了家乡,把所积蓄的一点钱,买了一条六桨白木船,租给一个穷船主,代人装货在茶峒与辰州之间来往。气运好,半年之内船不坏事,于是他从所赚的钱上,又讨了一个略有产业的白脸黑发小寡妇。数年后,在这条河上,他就有了大小四只船,一个铺子,两个儿子了。  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这人虽然脚上有点小毛病,还能泅水;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水面上各事原本极其简单,一切皆为一个习惯所支配,谁个船碰了头,谁个船妨害了别一个人别一只船的利益,皆照例有习惯方法来解决。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某年秋天,那原来执事人死去了,顺顺作了这样一个代替者。那时他还只五十岁,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故无人对他年龄怀疑。  到如今,他的儿子大的已十八岁,小的已十六岁。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两兄弟既年已长大,必需在各种生活上来训练他们,作父亲的就轮流派遣两个小孩子各处旅行。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背纤时拉头纤二纤,吃的是干鱼,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帮帮的舱板。向上行从旱路走去,则跟了川东客货,过秀山、龙潭,酉阳作生意,不论寒暑雨雪,必穿了草鞋按站赶路。且佩了短刀,遇不得已必需动手,便霍的把刀抽出,站到空阔处去,等候对面的一个,接着就同这个人用肉搏来解决。帮里的风气,既为“对付仇敌必需用刀,联结朋友也必需用刀”,故需要刀时,他们也就从不让它失去那点机会。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  作父亲的当两个儿子很小时,就明白大儿子一切与自己相似,却稍稍见得溺爱那第二个儿子。由于这点不自觉的私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意思是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傩送美丽得很,茶峒船家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只知道为他取出一个诨名为“岳云”。虽无什么人亲眼看到过岳云,一般的印象,却从戏台上小生岳云,得来一个相近的神气。

前言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较大的改动,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为此,我们于2003年5月编辑出版了一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50种,丛书的书目均为“新课标”所推荐。  2006年,在广泛听取教育界专家和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们又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修订版)”60种,书目上增加了若干中国当代文学的佳作和中外文学优质选本,内容上增加了介绍文学常识、提示学习思考的“知识链接”。两年后的信息反馈显示,这次修订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肯定和欢迎,但对入选书目仍有不足之憾。为此,我们慎重地继续扩充了丛书选目,再推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增订版)”70种。增订版除继续增加部分中外文学名著外,同时还新组织编写了“新课标”中推荐阅读的中外民间故事、中外童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选本。我们希望,这次增订后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内容更广泛,知识更实用,针对性更强。它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和家庭的必备藏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00八年四月

内容概要

沈从文(1902-1988),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正式参加军队。1922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离开军队到北京,学习写作。1924年起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发表作品。1934年至1935年,在北京、天津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抗战爆发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著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书籍目录

导读知识链接边城

编辑推荐

  《边城(增订版)》作者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边城(增订版)》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作者简介

《边城(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边城》1943年完成,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沈从文有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如《第二个狒狒》、《如蕤》、《八骏图》等,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但流于表面化;他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如《萧萧》、《丈夫》;而《月下小景》、《菜园》等,则对愚昧的习俗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这些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选的牧歌,倾诉着沈从文以地湘西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怀,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的想象。沈从文特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在这类小说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是沈从文小说最隽永的部分。

图书封面


 边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其关心全国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农村是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是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的读下去的。——题记
  •     那阵儿,翠翠儿还是个(kai)细娃娃儿,就(dou)遇到起还是个细蛋蛋的傩送,两个(kai)细娃娃儿耍得还多起较的。傩送吓(hei)翠翠儿,翠翠儿还诀他。欢喜冤家。后头,傩送长大,翠翠儿也越来越乖,两个(kai)人呐,都欢喜对方。可(kuo)是,傩送哥(guo)哥(guo)天保儿跳出来。天保儿也喜欢翠翠儿。那哈儿民俗囊个开放,河(huo)边儿唱曲儿的都直接开窗对水手表达爱。男的喜欢哪个姑娘,直接唱歌,女的喜欢,直接摘虎耳草。这个翠翠儿就(dou)是不说她喜欢傩送,你叫别个老年人囊个猜你的意思。这个傩送也是,喜欢不当到起给别个女娃娃儿谈。天保儿也是,喜欢不当到起谈。两个唱歌也是,要一个(kai)唱一天,你们考验别个女娃娃儿分辨音色的能力迈?这些就(dou)算了嘛。结果,天保儿摔(zhuai)河(huo)头死求了。这下好了,多尴尬。结果,傩送没心思娶翠翠儿了。爷爷也死求了。一个(kai)漂亮细姑娘,就一个(kai)人在河(huo)边。也不晓得那个人回不回来。悖时些砍脑壳死的,不早点说清楚(cengtou),该遭。不过,这只是漫长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生活还会继续。或许,明天他们会遇到更好的人,或许,再也遇不到。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边城》里的爱情故事,讨论的是文化问题,性的话语和文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从文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
  •     看了这本书爱上了湘西,沈从文华美的文笔和笔下醇厚的民风,确实是美.一切尚未发生就已匆匆结束.
  •     淳朴的心灵 纯真的爱情 边城其实在我们心里!
  •     极其浪漫悠然。文字极美。大爱!
  •     2017.2.17~2.18
  •     @藏书
  •     很喜欢凤凰古城还有那里的人,喜欢翠翠
  •     读来亲切自然,仿佛整个身子都沉到了那辽远的边城里。沈从文太爱那个世界了,描写其的文字读起来都像是一曲青青翠翠的醉人的歌谣。可是有的时候,正如翠翠看见那黄昏的薄云的时候,有一种“薄薄的凄凉”。
  •     于大一上学期阅读。
  •     看完忍不住叹息
  •     美丽的湘西 那么醇的意境像流水一样铺展开来
  •     我看的是这个版本。看封面都知道我看书动机了
  •     在湘西实践时的重温
  •     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     至少是现在,最喜欢的小说,我喜欢那个清新质朴的边城世界
  •     在看完以后,我去了凤凰,感触颇深!那里还有书里的影子!
  •     沈从文的边城,相当值得一看,回味无穷。可以再看看他的湘行散记,很不错的感觉
  •     这本书是上学时候读过的,那个时候对现代文学缺乏兴趣,可能是文字总让我觉得没有实感,很多语言过于意象化?总之,很多散文随笔在我这里是没有太多感触的。直到读边城,我才对于这种正经文学作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不过惭愧的是后来选择了理工科,对于文学阅读算是基本荒废了。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始
  •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内容梗概: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只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三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老二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责怪自己,很内疚,便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点评鉴赏:《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正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作者以纯净的笔触谱写出一首爱与美之歌。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而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间的亲爱,人民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自然万物之爱与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无痕迹地融入了全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艺术特色: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边城》寄托着沈从文先生“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其次,从表现手法上看,《边城》采用了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风土民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最后,忧伤的基调给予了作品深入人灵魂的悲剧美。《边城》的忧郁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出来的,而是从作品中自然流淌宣泄出来的。作品的忧伤基调没有削弱作品的可读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魅力。通过几个主人公的种种悲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湘西下层人民不能自主地把握命运,一代又一代继承悲凉的人生命运的深深慨叹。
  •     还好,平淡如水,浓烈如酒,后劲需要慢慢品味。
  •     一部“牧歌”小说 以湘西的人情 自然 风俗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 沈从文作品值得一看哦
  •     在来回凤凰的车上看完了边城。喜欢翠翠、天保、傩送对待爱情的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遵循自己的内心。开放式的结局,可我认为,傩送总是会回来的。 很喜欢边城的语言,平和舒缓的语言营造的诗意美好的意境,也带有一层“薄薄的”凄凉与寂寞。
  •     初中还是高中当时读完实在无感……
  •     美, 曾经的记忆啊!
  •     边城是和围城一起买的,先看的边城,后来还看了电影。边城说是高中的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内容并不深,里面的好山好水和美丽的人并不需要我们有多少文学素养。初中生也同样可以感受到茶东小城的魅力和人民的朴实,很少读到这种纯粹写山野农村的书,很陶醉。
  •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山美水美人情更美!
  •     海边小镇 民风干净淳朴 可怜了爷爷 心疼翠翠 哎
  •     一直都很喜欢这个版本的书,都是经典而且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老师要求寒假要读,果断买下~~书挺薄的话说第一次看沈从文的书诶~
  •     美国著名文化评论家Fredric Jameson 说: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象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内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一)翠翠 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湘西苗族文化的“本质”。“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是“优美、健康、自然”。不过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隐痛:“黄麂一样……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隐喻苗族先人在汉族的压力下,从中原地区向洞庭湖地区迁徙,并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里。深山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和自由天地,在这里他们是“在家的”。翠翠的形象取材于泸溪绒线铺的女孩、青岛崂山的乡村女子和“身边的新妇”沈夫人。《边城》里的爱情故事,讨论的是文化问题,性的话语和文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从文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翠翠的身世是个悲剧,翠翠的父亲是个绿营屯戊军人,严格地说,对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异质(heterogeneity)。翠翠本身是汉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产物。从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在苗-汉文化关系上的历史冲突和历史悲剧(如乾嘉苗民起义)。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长大成人,一转眼便十三岁了”。爷爷这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爷爷和翠翠”是苗族“民族古老、文化年轻”的形象的说明。爷爷目睹了翠翠父母的悲剧,“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不幸的安排”。“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交给谁?必需什么样的人方不委屈她?”年迈衰老的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依靠,“假若爷爷死了”,翠翠这个历史的孤儿能否加入到新的历史的脚步中去呢?黄狗与苗族盘瓠崇拜和犬始祖神话有关,也与二老傩送有关。《边城》第十节,二老划龙舟翻船落水,翠翠斥黄狗说:“得了,装什么疯,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又《凤子》第三章,绅士将他的狗取名为“傩送”——“那绅士把信件接到手上,吩咐那只较大的狗:‘傩送,开门去罢’。”白塔 苗族传统价值观念的象征,如风俗淳朴、重义轻利等,也就是沈从文说的“正直素朴人情美”。渡船 这只方头渡船很有特点:船上立一枝竹竿,挂一个铁环,在两岸牵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牵船来回过渡——这是一个封闭、单调的意象,是一种与河流(线性时间、一元历史)无关的存在状态,隐喻苗族古老的生活方式。“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爷爷,你渡船也能下凤滩、茨滩、青浪滩吗?”时间观翠翠“轻轻哼着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玩”,请张果老、铁拐李、关夫子、尉迟公、洪秀全、李鸿章等“云端下降慢慢行”,“今来坐席又何妨!” ——这是一种原始的时间意识。在这里,所有的时间段落:过去、现在、未来都共时性地展现。以祖先崇拜和原型回归为基础的时间描述,通过节日期间的神话和礼仪庆祝活动,不断地获得再生。边城的人们用端午、中秋、过年等周期循环的节日记录时间,汉族的改朝换代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西历(公元纪年)还没有进入边城,以西方的眼光看来,“边城”在世界历史之外。在不舍昼夜的川流上,翠翠一家守着渡船,日复一日地,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白塔守护着渡头,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翠翠在白塔下午睡,梦里为山鸟歌声所浮)。(二)翠翠大了,多了些思索,多了些梦——看到团总家王小姐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心中有些韵羡、发痴。“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翠翠通过与其他女孩的区别来认识自己,这是形成“自我”的必然途径。船总顺顺家向翠翠提亲,翠翠想到许多事:“老虎咬人的故事,与人对骂时四句头的山歌,造纸作坊中的方坑,铁工厂熔铁炉里泄出的铁汁……”。“老虎咬人的故事”与团总王小姐有关。王小姐以碾房陪嫁与二老攀亲的事重重地压在翠翠心上,“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这是翠翠对“碾房陪嫁”这件事的虚幻的超越。“四句头的山歌是看牛、砍柴、割猪草的小孩子随口乱唱的” ——翠翠其实仍未脱离童雏状态。“方坑”与性有关(凹形物),也与死亡有关(爷爷的坟是“方阱” )。从某种意义上说,翠翠(苗族文化)的新生、成人,就是爷爷(苗族古老历史)的死亡。“铁汁”是少女发育成熟,性的觉醒——翠翠处于少女和少妇的边缘。翠翠的年龄——十五六岁的少女——很关键。湘西苗族文化的这种“本质”(少女),是沈从文用作为“他者”的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或者说,在这里,湘西苗族文化被“少女化”了。用(日本)竹内好的话来说:对非西方民族而言,“现代性”首先意味着一种自己的主体性被剥夺的状态。翠翠和大老二老的关系是黑格尔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翠翠是少女、被看者(spectacle)和听者,大老二老是男人、看者(spectator,大老二老都夸过翠翠长得好看)和说者(说媒和唱歌)。翠翠只有得到男性(汉族、西方)的唤醒和肯定,才能从少女长大成人,才具有成人才有的“主体性”。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这里,翠翠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民族的自我改造,这是成长小说(德语Bildungsroman)的模式。当然,在《边城》的结尾,翠翠的成长并没有完成。大老二老同时爱上翠翠,这是两种文化观念为争夺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的归属权而发生的历史冲突。大老二老的形象以及他们对翠翠的不同的“看法”和“说法”,应该按照“国家话语密码”来解读。(三)大老象父亲——船总顺顺。沈从文说顺顺的原型是《往事》(1926.11)中的“长子四叔”。《往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是:沈从文和他大哥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长子四叔从城里担到乡下。《往事》中的人物关系是:长子四叔—大哥—二哥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关系是:顺顺—大老天保—二老傩送。《边城》里大老二老的隐喻已经呼之欲出了。不过,在我看来,顺顺这个形象是“湘西王”陈渠珍的隐喻。船总顺顺,是“一个
  •     翠翠和凤凰。
  •     由于我以前到边城去旅游过,在那里也见到了翠翠的雕像,大致了解了翠翠与大老及二老之间的故事,以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所以就很想好好读读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此书很薄,字数不多,故事中带有独特的方言,因我是重庆人,能很顺利地读懂,透过那些文字我仿佛又一次来到边城那地方,看到那些淳朴、含蓄的爱恋之情
  •     好喜欢翠翠
  •      真的是世外桃源,又不失人性……
  •     这个人也许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清流般的文字
  •     心灵中有一个永远的边城 ,远离了城市的琐碎,与一江春水 共诉心中的相思。美好的爱情啊 或许已经被放逐,却被记录在心里
  •     质朴的湘西,质朴的文字。
  •     《边城》的单行本这几年不很常见。我个人认为沈从文的小说除《边城》外其余很一般,想看看沈从文的话,看《边城》一本就可以了。不过这个纸质是比较差的。
  •     沈从文的书,总是很天然,很纯。小姑娘翠翠是主角,以翠翠爱情之路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在那个年代远离战火的桃花源。很赞
  •     仰慕沈从文的边城,高中生必读的课外书.
  •     占个坑 有空再写心得
  •     喜欢单纯的翠翠。
  •     对于翠翠朦胧的爱情敢到可怜可惜,对于最后的一句话充满无限遐想!
  •     虽然是改编后的,但仍然很完整,沈从文那美妙的文笔把你带到湘西,领略那些有月亮的晚上,那溪流上的渡船和船上的爷孙两个,以及翠翠和大佬二佬没有结果却让人惋惜的爱情故事。澄明的月光、潺潺的溪流、崖壁上的歌声,让你在淡淡的忧伤中经历着边城里一段朴实、无奈却纯真的人生。
  •     冲沈从文来,边城是他的经典之作,学习经典。
  •     高中看的,也曾很向往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因为《边城》也曾去过湘西,很喜欢那个野蛮多情的地方。
  •     所有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年轻时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和行为,很多年后蓦然回首,我们会发觉那些可爱可笑的东西大多已离我们远去,但它们确实曾经真切地陪伴着我们长大。假如我们用成人的经验来一刀切,施以伦理化的道德评判,一概以幼稚可笑来作结,甚至于采取漠视、轻蔑的态度,要设定尺度,框限青春的心灵,则实在是愚蠢且残酷的。“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青春的经历无论是怎样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无论充满了怎样的悖谬、荒诞和令人心碎的折磨,它都是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生命就是在这样的颠荡与播弄中充实、积淀与升华的。告别那些浮躁、矫饰和焦虑,人就慢慢地走向了生命的成熟。从青春的感伤之雾中走出的翠翠虽然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在渡口的朝日残阳中孤寂而执著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但我们相信,就在这美丽而遗憾的等待中,她的生命将变得更加坚韧和顽强,更能够承受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沈先生笔下的这位小姑娘,以她那美丽的等待,打动着太多人的心灵。
  •     想感受被称为最纯洁的爱情吗,就读读《边城》吧
  •     沈从文的《边城》清新。淳朴。值得一看。
  •     美啊。
  •     我只想说这个版本真的好便宜啊……
  •     几年过去了,感觉还在,一个温暖阳光,树木环绕,水光潋滟,慈祥的爷爷和可爱的狗,记得唱歌在树丛里那个夜晚,喜欢。
  •     对湘西小城的描写很美,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很深刻。
  •     看了《边城》,重新认识了沈从文。初识沈老,还是学生时代;再识沈老,人到中年。这个时候和孩子一起来读《边城》,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正如作者所说,“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人生状态。我想,《边城》之所以拥有众多的读者,之所以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之所以青春常在,正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梦想,如果你说没有,那是因为还没有到那个年龄,或者没有到那个境界;如果你说这不现实,那么,拥有一本《边城》,不就有了么?
  •     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已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代表了一种乡土文化。这本书开本小巧,简洁美观,是随身口袋书的不二选择!
  •     沈从文的文字有一种自然的美感和魅力
  •     2012
  •     终于完整读了同名小说,想去看看湘西的风土人情,独特的唱山歌求爱方式,哈哈哈
  •     溫柔且靜謐 原來那句話是另外一本書裡的呀 一直以為是這本
  •     很喜欢 爸爸也特别喜欢 桃园~
  •     很喜欢沈从文笔下的翠翠,纯净如水!
  •     沈从文的文就是好。现在很少有翠翠这样纯洁的人了。大爱边城
  •     [生吞] +对背景世界相当细腻的描写与表现 +人物塑造完善详尽且鲜明 +逻辑合理,层层推进的矛盾(剧情) +衬托现世的丑态,为现实提供参考 Notes 文学著作试评。主要从真实性(逻辑性)、艺术性以及总体上看来作为个人认识对象的价值高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判断。
  •     第一遍翻开,拿起放下,因为不适应那个时代语言方式,“平淡”的语言亦没有惊艳的感觉。然而读罢却回味甘甜,惊觉何为大师,就是这样平淡的语言,却活灵活现,那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跃然纸上。浅诉低吟,就如翠翠淡淡的感情。
  •     因为想去凤凰 一直张罗着 知道沈从文 这个学生时期课本里出现过的名字 原来是凤凰人
    原来 也因如此 边城至于沈从文至于凤凰又是这么理所当然了
    没看过 买的极简易版本 不过 起码内容是全的 如果想收藏 当然还是买精装版吧
    文章很美,分散了很多天看完了我8本书中最薄的一本边城,羡慕那时人们的生活,那么纯 那么真 那么痴 又那么傻
    是的 我们都回不去了
    二老会回来吗?
    我 不知道 ……
    淡淡的伤感 真的有~~
  •     沈从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湘西自然风情画卷,画中的人物淳朴善良,世世代代过着同样的生活,宁静安谧,人的心灵纯净无暇,让读者充满了对那片山山水水的向往!
  •     沈从文的文笔清新优美,笔下山美水美人美。湘西女子翠翠让人怜爱。
  •     看了开头不觉得什么,直接的那个女主角“翠翠”很单纯,因为单纯害了她吧~
  •     我是为了完成高一暑假作业买的这本书,书的质量很不错(但送的速度有点慢,等了大概一星期)。内容还可以,沈从文的小说有一种意境美,给人一种恬淡闲适的享受,而且他的民族气息很浓厚,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湘西当地的民风民俗。个人觉得这样的作品在中国还是为数不多的,强烈推荐阅读。当然我觉得读这本书的最好方法,还是应该带着书去游历凤凰古城,那样比较能融入书本,给人一种很惬意的感受。我觉得这本书作为名著而言,更值得青少年阅读。
  •     美丽总是令人愁怨
  •     很喜欢这本书,其实这本书老师没要求我们买来看,是因为看到课本上有边城的节选,看了之后感觉挺好看的,就买来看了一遍,后来老师上这课的时候,介绍了书里的一些内容,然后我都知道(因为看过了嘛),所以特自豪,还和小伙伴们讨论起来了,真心喜欢
  •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山美水美人情更美!翠翠的懵懂朦胧的爱,和二老爱情的半路夭折,最后的爱情悲剧,都会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在湘西的这个地方,从沈从文的文字中,应该有很多像翠翠一样的女孩子吧,她们勤劳,淳朴,懵懂,善良又充满着爱。或许也有像祖父一样的人,带着自己的孙子或孙女,艰难的生活,却一心为他们好。以上的各种都是边城中的形象。而书中的字里行间都会插入风景的描写,更加体现出了这个地方的各种美,很吸引我!
  •     也许,也许,对于明天淡淡的希望
  •     【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疏,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皆习习作声。枝头新蝉声音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鸣叫】淡淡凄凉淡淡美,这边城,这边城人
  •     边城(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喜欢
  •     边城高中必读之书!!!!
  •     若有边城 请带我去那儿
  •     那个有拉拉渡和黄狗,有静静的流水和白塔的美丽湘西边城,让我心驰神往
  •     不急不躁,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在烟雨微朦如水墨画般的山水间,活着抑或死去的人,心思都澄澈得像那沱江里的水,白净得肥鹅身上的毛……车有车的路,马有马的路,无论是谁,都该自由的去爱,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干涉和诅咒。而且,希望不会消失,人和情,不会断掉传承。
  •     每个人都太美好了 但是世界不是这样的
  •     边城里有翠翠的天真可爱,爷爷的朴实,大老二老真诚的爱。翠翠大概是心许二老,那是在一个情窦初开的年龄的小女生对英俊的二老的好感,又羞于启齿,又默默看着星空想念着他。很喜欢天真的翠翠,更喜欢的是作者笔下的这个桃源
  •     从文先生是极其难得的写景高手。
    我挑选写景优秀的小说,找来找去,国内作品中《边城》是第一部蹦出来的作品,也确实经得起推敲。字字珠玑,真正是掰开来揉起来都是精品。
  •     “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沈从文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     高中时读过边城的课文,也看股边城的电影。怎么说,沈从文的文笔很是细腻,对于湘西风景民俗的描写很是到位,对于主角间情感的描写也很生动,引人入胜。湘西民风淳朴,主角们单纯可爱,却又在命运的捉弄下不得不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或远走他乡,或苦等一生。叫人不禁慨叹……
  •     我想为你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 这样你会答应吗? 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与爱情在沈从文的笔下演绎的无与伦比的有韵味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可惜 这也就是一个爱情故事罢了
  •     边城值得一读再读,这个版本适合中学生阅读,忘不了翠翠。
  •     下午昏昏欲睡的历史课上匆匆读完,一目十行间仍能感受到南方小镇慢节奏惬意的生活,想必适合在火车上或是寂静的下午慢慢的读吧。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美好
  •     去过凤凰,再看沈先生的边城,另一种感动在心,值得看
  •     清淡口味
  •     边城(增订版)收藏
  •     边城
  •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     这套书很经典,语文新课标读本,但是作为沈从文的有代表性的小说值得好好看,”。《边城》原本是沈从文为我们提供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折扣很大,值得一卖。书前有作者的相关介绍。
  •     爱情的悲剧
  •     一座沉默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隐忍着什么.翠翠就是这座成的化身,从恋上那个可以让她连做梦都能被他的歌带的很远的人开始,她就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 “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     因为之前跟老师买了本《家》,也是这个封面,所以想凑够一套。书不厚,内容也还好,可惜了翠翠。。。。。
  •     由边城认识了凤凰,了解了一方淳朴风情
  •     那时候一个晚修看完的,一边防着班主任巡班,一边窃喜着看。好像以前语文上书上有沈从文的文章,然后就喜欢上了他的笔风,去图书馆翻了这本书。湘西在其文字里,显得如此自然。虽是悲剧结尾,但对比淡淡的伤感,更会惊叹于其笔下淳朴美丽的小城镇。
  •     有段时间每次回家都要读一遍
  •     之前在同学那里无意间读的这部作品,结果反复读反复读觉得写得真是太隽永了,于是决定自己买一本。
    之所以选择这个版本只是相信这个系列的书质量不会太差,而且我也不需要很繁杂的插画和剧本版什么的。就这版简简单单的纯文本挺好的。
    因为是个几万字的中篇么所以这个本子也不厚。薄薄的几十页开本也不大,很适合随手翻。这个价格么,真的是非常划算了。真正的经典文学还是靠文本支撑的,所以这个版本足够了,实在没必要买更豪华的。
    边城是真的值得一读的近代作品,因为那样的世界,真的已经没有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