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老师的100个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拓展读物 > 小学生感恩老师的100个故事

出版社:吉林大学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60151960
作者:王飞鸿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小城乌耳姆,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和叔叔雅各布合开了一个电器工厂。母亲玻琳受过良好教育,十分热爱音乐。  小时候爱因斯坦并不活泼,3岁多时还不会说话,父母都为此事而着急,担心他是个哑巴。有一次,母亲玻琳正在弹钢琴,一曲优美的旋律从她的指间流出,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却惊奇地发现爱因斯坦斜着小脑瓜,聚精会神地听着美的音乐。母亲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说:“亲爱的,你看上去多像一名教授啊!宝贝,你要是说话那该有多好啊!”  从此以后,母亲经常给爱因斯坦弹奏钢琴,让美妙的音乐开启他那扇还未开启的心扉。不过后来爱因斯坦学会说话了,只是直到9岁时为止,说话仍是不太流畅,说话前他要想一想才能表达得顺畅一些。后来,母亲开始教爱因斯坦拉小提琴,这让他从中获得了很多欢乐,音乐滋润了爱因斯坦的心田。此后,小提琴成为了他终身的伙伴。  6岁那一年,有一次爱因斯坦病了躺在床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爱因斯坦发现指南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时,他一下子对这个东西发生兴趣了。一连几天都沉醉在这个罗盘带给他的兴奋之中,还不断向父亲询问了一连串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个现象的后面。小罗盘上的磁针之迷深深吸引着爱因斯坦求知的心,这同“苹果落地”对牛顿的影响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爱因斯坦用了更长的时间。后来,爱因斯坦从“场”出发,在广义相对论中终于解决了他童年的困惑。7岁时,爱因斯坦去上学了,然而他在上小学和中学时,表现平平。由于他动作缓慢,不喜欢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太欢迎他。  父亲赫尔曼的工厂收益一般,但他却是一个乐观的人,每到周末父亲都要在家邀请在慕尼黑读书的贫穷学生吃饭。这之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学医科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俩兴趣广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常来爱因斯坦家吃饭,便与羞怯的小爱因斯坦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就成了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经常借一些自然科学普读物给爱因斯坦看,并与爱因斯坦交流彼此的看法。在麦克斯的帮助下,爱因斯坦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对科学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12岁时,麦克斯给爱因斯坦一本施皮尔克所著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一下子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虽然它们本身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能够准确地加以证明,以至于任何怀疑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爱因斯坦造成了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象。可见这本书对爱因斯坦影响之大。  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叔叔曾教给他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他有一个想法,想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3个星期过去了,最后爱因斯坦找到一个方法,只要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条边的垂直线,就会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这个定理就不难证明了。虽然这个古老定理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但爱因斯坦从这件事中第一次体会到科学发现所带给人的欣喜。  每个星期麦克斯都会过来辅导爱因斯坦做一些较难的题,后来又指导他学习高等数学。13岁时,爱因斯坦开始自学微积分,靠自学爱因斯坦已经进入了无穷级数这个美丽而神奇的“无穷世界”之中。  没过多久,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已经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大爱因斯坦11岁的医科大学生麦克斯再也跟不上这个13岁孩子的前进步伐。为了拓宽他们之间的话题,麦克斯将哲学书借给爱因斯坦看。13岁的爱因斯坦很快被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迷住了,看完后,他又读了很多哲学家的书籍。每当看书感到劳累时,爱因斯坦就以拉小提琴作为消遣。  此时,麦克斯认为自己已发现了一位神奇的少年,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其中相对论和光量子论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彼特罗的家庭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有名的望族,三代都是公证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轻的公证人彼特罗与美丽的姑娘嘉德娜相识,后来彼特罗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这两个年轻人相爱。嘉德娜出生在一个贫穷人家,只在小镇上一家酒馆里当女招待,这是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在父亲的压力之下,彼特罗只好从小镇上回到佛罗伦萨。  然而,在彼特罗回城不久,嘉德娜便在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安基亚诺村生下了达·芬奇,这样一来,达·芬奇便成为私生子。在达·芬奇5岁的那年,父亲彼特罗把儿子达·芬奇抱回家让养母阿尔别拉哺养,养母阿尔别拉非常疼爱达·芬奇,她教达·芬奇认字,讲名人故事给他听。  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表现出过人的天资,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很快绘画让他着迷,渐渐地有了“小神童”的美称,而父亲彼特罗对此并不太在意,因为他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公证人。  一次,有人托彼特罗在城里请一位画家,在盾牌上画一幅让人感到惧怕的面画。人们都说自己的儿子是一位绘画小神童,彼特罗思量着,不如将此项任务交给达·芬奇,看看他的画艺到底如何?于是,彼特罗让达·芬奇在盾面上,画一幅吓人的让人看后“起鸡皮疙瘩的东西”。  当父亲将此事告知达·芬奇后,他非常兴奋。达·芬奇开始构思此画,他忽然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麦杜萨。麦杜萨原是一个面貌凶恶丑陋,被人称为“毒眼”的女妖,谁要是看到她的眼睛,魂魄便顿时烟消云散,人也就僵化为石。后来,这个女妖被杀,雅典女神取出女妖的眼睛,镶嵌在自己的盾牌中,作为护身武器。  有了这个创作灵感后,达·芬奇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收集到蜥蜴、蝙蝠、刺猬、壁虎、蚂蚁、蛇、蚱蜢等动物和昆虫的图案,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将它们的特点巧妙谐调后组合在一起,画出一个从阴暗潮湿的岩石隙缝里窜出来的女妖形象。看上去十分逼真,画面充分利用了那些动物和昆虫身体上与众不同的奇特颜色,女妖呼出黑色的毒汁,两眼炯炯放光,一股烟雾从鼻孔中喷出来。画完之后,他便把窗户关上,只让一缕光线照在凶恶的女妖脸上。达·芬奇便和父亲一起来到那间屋子里,彼特罗竞被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女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拉着达·芬奇便往外面跑。  这幅画成功了,惊魂未定的父亲终于认识到儿子在绘画上的天赋。后来,这幅画以一百金币的高价卖给了一名商人,这名商人又以三百金币的价格转卖给米兰公爵。  彼特罗本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然而达·芬奇实在不喜欢法律条文。父亲终于想通了,还是按照儿子的意愿让他去从事艺术吧。  17岁那年,父亲带着达-芬奇去见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当委罗基奥看了达·芬奇的习作后,认为他很有天赋,便收他为徒。委罗基奥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他的画室在佛罗伦萨很有名,当时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经常在那里聚会,探讨艺术和学术上的问题。  委罗基奥为师严谨,要求严格。达·芬奇的第一课就是学画蛋,而且每天都要画。没过多久,达·芬奇就画烦了,终于忍不住了,便去找委罗基奥,说:“老师,我已经画了很多蛋了,该差不多了吧?”  委罗基奥看着他,说:“达·芬奇,画蛋并不简单,要是这么想就会出现偏差了。你想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蛋。这是在练习你的基本功,如果你能在画布上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把它表现出来,就需要下一翻苦工夫。等到你练到眼手一致,并能表现出内心的想法,那时你对任何形象都能够应付自如了。这就是让你天天画蛋的意义所在。”  委罗基奥的这一番话,帮助达·芬奇开启了真正艺术殿堂的大门。从此以后,达·芬奇便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观察事物,勤奋练笔。三年以后,达·芬奇的技艺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1472年,年仅20岁的达·芬奇成为佛罗伦萨画家行会的会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画家。

前言

  有人说,成长是疼痛的美丽。像小小的蚕蛹,在茧里挣扎。它在成长的同时,也承受着成长的痛楚和煎熬,没有谁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痛。然而当它最终破茧而出,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换来的是艳羡的目光和满意的微笑。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我们不停地在追逐,在梦想,在憧憬,同时也不断地感受迷惘,破灭,失落。在得到与失去中,在成功与失败中,在欢喜与哀愁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读懂什么是“成长”。  有人说,成长是一场幸福的灾难。两个简单的词组合在一起,让“成长”变得出奇的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曾经历的,那么新鲜好奇,所有的感受都是强烈的,有用不完的热情和力量。  无论怎么说,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妙不可言的过程。尽管我们有时候拒绝成长,想像儿时那样无忧虑无烦扰,可时间的湍流不容我们停滞不前。我们只能一直一直在长大,像所有的孩子一样,一直长到不是孩子那么大了,回忆便成了一门必修课。  曾经的感受,年少的场景,一幕幕地翻涌上来,如同海啸一般铺天盖地,让人无所遁形。内心里难免会泛起一阵莫名的落寞:怎么不知不觉之间就长大了?好像长大就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初看似那么遥远不可测的成长之路,这会儿竟近似昨日。一直以为自己时刻体验着成长的感觉,没想到一转身已是时光荏苒,华年虚度。  谁希望自己的青春岁月一片苍白,谁希望自己的成长过程毫无意义,尤其是初高中时期的孩子,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是年轻的,是稚嫩的,思想像漂泊不定的小船,心灵渴求一盏灯火的指引,躁动不安的青春需要一双给予抚慰的手,让它安静下来,让它充实起来。  特别是在这种没有英雄、崇拜泛滥、极度开放的时代,成长中的我们需要寻觅一种力量,带我们走过迷失,支撑我们迎接挑战,躲过脆弱,告诉我们成长不是任性,不要冷漠,需要的是心与心的沟通与碰撞,需要的是感受生命的美好,情感的珍贵。  这种力量来自哪里?老师?父母?的确,老师给我们知识,父母给我们疼爱,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体悟,在阅读中体悟,在体悟中成长。也就是说,这种力量来自于——阅读。  从儿时起,我们就开始学习阅读,从最简单的字母到精彩的文辑,阅读让我们遨游于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让我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天窗。我们一直没有停止阅读,然而,我们真正明白自己在读什么,想读什么,读到了什么吗?还是只是在意小说是否精彩,故事是否离奇,满足一时的好奇心?或者只是在读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学习教材?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阅读也是不利于成长的。  我们不能怪谁,我们也不必懊悔,因为我们可以选择。选择属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  《成长读书课》就是专门为成长中的小学、初高中学生准备的丛书。  本丛书不再拘泥于传统语文教科书“标准答案”,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特设课后练习,以避免制约大家的思维;不使用高深莫测的语言,因为我们相信,真实最能打动人;不以写作技巧为准,而是纯粹的阅读、欣赏。  丛书采用开放式结构,按照主题选取同学们喜欢的经典篇辑,并由浅入深,渐入佳境,逐渐拓展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精神底蕴。完全打破条条框框,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强调读书无疆界、思想无禁区,让同学们通过阅读,穿越时空,横渡古今,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本丛书偏重思想磨砺和情感熏陶,引导学生培养阳光健康的心智而读书,为丰富自己的青春和人生而读书,让他们感受文字的魅力,将阅读当成一场不可替代的精神盛宴。同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培养一种热爱阅读和从阅读中吸取精神营养的习惯。  如果你能被《成长读书课》中的真情真爱真诚而感动,从而得到一点启发和收获,感受到一丝慰藉,思想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充实,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恰同学少年  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  为达·芬奇打开艺术之门的人  但丁的家庭教师  柏拉图的精神导师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们  发现高斯数学天才的人  让巴尔扎克产生阅读兴趣的老师  白居易的长安梦  苦难成就孙思邈  高山流水俞伯牙第二辑  因为你,我才在这里  影响我一生的一堂课  纸篓里的老鼠  永远的细节  毕生难忘第一课  老师的眼泪  孩子,到老师的怀里哭吧  骄傲的麦子  另一种赞美  课堂上的口哨  星期一下午的素描  老外劝我们别作弊  老师的腰围  改变一生的礼物  跳杆不断往上抬  因为你,我才在这里第三辑  师恩永铭记  我的老师  哈蒂小姐  我的老师T女士  我的四任语文老师  难忘师恩  人师湘榛  信义、希望和爱  忆念如水  难忘的日子  两首小诗  我的英语老师  难忘的一躬第四辑  藏在信里的天使  粉红色的信笺  青涩岁月里的蝴蝶胸针  不必为勇敢道歉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搞的  雪中的零  笨蛋  人生的偶然  一记耳光  意外的收获  藏在信里的天使  总想念姚晓波老师  一个山村教师的春节第五辑  雪后的阳光  给老师的礼物  幸福的套袖  谢谢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假摔  给贝思一年级老师的一封信  那可怕的期末论文  杰里米的复活节彩蛋  雪后的阳光  种棵槟榔树送给你第六辑  冰淇淋的眼泪  有月亮的晚上  优点单  假币  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  我是个老师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冰淇淋的眼泪  神奇的鹅卵石  我们是白痴第七辑  温暖的格言  梦想的价格  严师  有温度的梦想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温暖一生的棉鞋  举起生命的右手  乘风飞翔  麦琪和她的天才班  特殊的表扬第八辑  捻亮了灯等你  光脚走进阅览室  最美的眼神  华盛顿先生  捻亮了灯等你  十六号同学  孩子们,暂停唱歌  牛仔鞋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心中的脚印

作者简介

《小学生感恩老师的100个故事》主要内容: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心灵将永远不会枯竭,生活将永远充满阳光。而懂得感恩,同样是来自老师的教诲,是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为祖国的希望,明天的栋梁。

图书封面


 小学生感恩老师的100个故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是一本好书,对我家的小家伙挺有意义的。
  •     老师,您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亲的人。 遇到风狼时,您沉着冷静, 感恩郁金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