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彤讲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邓彤讲语文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1849496
作者:邓彤
页数:217页

章节摘录

  读者在整合文章内容时,通常将若干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调用自己原有的陈述性知识(背景知识)或程序性知识(方法)来帮助自己作出推论,因此整合过程不可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它需要灵活性。恰当的整合十分有助于记住所读到的材料,有助于对材料进行逻辑上的安排。概括的作用是在阅读者的记忆中形成一种表达文章主要思想的总体结构或宏观结构,相当于在读者心中形成一篇文章的提纲。概括能力的形成,需要读者具备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陈述性知识(背景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抽取文章要义的策略,如:抓语段中心句,抓文中提示语等)。精致指的是:阅读者通过自己先前的知识与现在要理解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对当前阅读材料的意义表征有所增加、补充乃至引申。精致的主要形式有:举出文中提及的一般内容的实例;补充文中提及的细节;提出与文章内容相似的对象、情境或情形。  理解监控指的是:阅读者通过设定目标和选择策略、检测目标与进行补救等方式确保有效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即个体通过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调用自己的认知资源来确保有效地达成目标,这实质上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认知与调控,属于阅读中的元认知。⑦  我们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动力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监控系统四大成分。学生的阅读活动,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  二、阅读心理机制  阅读的心理流程大致可作如下阐释:  读者在内外阅读动机的驱使下,开始了阅读活动。  当读者接触到文本后,就进入了操作状态,认知心理学家把这一过程理解为读者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筛选、编码,使之与读者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相互联系、重新组织的过程。1977年,鲁梅哈特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对读者的阅读操作过程做了更加深入详尽的阐释。⑧该模型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即指学习者从语言的最小单位——字母和单词识别开始,逐步弄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和段落篇章的意义;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他们不是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章,而是运用背景知识并结合自己的预测在上下文中找出有关信息来印证自己的预测,以此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在实际阅读中,这两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交互作用:既有自下而上,从细节的理解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又有自上而下,通过对全局的理解达到对细节的更准确的理解。  但是,阅读过程并未到此结束。  ……

前言

  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教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到了近代,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与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新的教育学说相互沟通、交融,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对于“名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  我国历来重视师道的传承关系。所谓“名师出高徒”,短短五个字,道尽了师徒关系的全部奥秘:要被承认是“名师”,必须要有实绩,必须要能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徒”来;“名师”与“高徒”之间,前传后承,关键在一个“出”字,怎样才能“出”,怎样便不能“出”,现代教学法的精髓就在于努力探求这“出”的规律和“出”的艺术。  说到“传承”,还有个方式和渠道的问题。先秦时代,万世师表的孔子,留下了一部《论语》。世上有“课堂实录”,在中国,最早恐怕就是这部《论语》了。到20世纪,这种教学实录也还流行并有所发展。如梁启超20年代在东南大学作长篇讲演,其讲义经听讲人记录后成为了他唯一的一篇论述中学以上语文教学问题的重要论文:《论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后来,夏丐尊、叶圣陶曾经应邀到上海广播电台就阅读和写作问题作了几次广播讲座,讲稿后经整理便成了他们合著的《阅读与写作》。这是现代传媒第一次成了传播语文教学经验的渠道,这也是现代版的“名师讲语文”之一例,那已经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了。  改革开放以后,最早通过课堂教学实录传播“名师讲语文”的,当推华东师大教育学教授瞿葆奎领衔主编,1980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出版之后,立即风行全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以“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名师”名义编辑出版的“教学实录”“教育文库”“名家丛书”等纷纷出版,与各种讲习活动和竞赛活动相配合,掀起了一股向“名师”学习的热潮。其中以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7月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丛书为代表,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名师”读物的基本格局。因为标明是“教学思想录”,所以每位特级教师的介绍都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特级教师”本人“夫子自道”,详尽地讲述自己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及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即编者认为的“教学思想”)。

内容概要

邓彤,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组长。曾获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两度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多年来积极倡导在中学普及文学经典教育,主张“素读”

书籍目录

我的语文人生  读书    第一卷书    书缘    我的大学  教书    实习    积淀    探索    赛课  研究    “回炉”    提升    转航    尾声我的语文理念  语文课堂    教学设计    问题意识    素读主义    课堂效率    语文生态  阅读研究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    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心理机制    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模式  学术据点    研究学生    学术深度    专题研究我的语文实践  《变形记》课例  《宝玉挨打》课例二则  《雷雨》课例  《等待戈多》备课笔记  关于戏剧教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明湖居听书》课例  《锦瑟》课例  《项脊轩志》课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例  “说文解字”作文指导  “境界类”作文指导  对偶式作文构思法我的教学语录  我的教学语录

编辑推荐

  《名师讲语文》丛书:  ·语文出版社语文名师出版工程重点项目。  ·于漪先生领衔主编,顾黄初先生欣然作序。  ·新课改以来第一套新生代语文名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自我总结大系。  ·活跃在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界领军人物以“讲”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作者简介

《邓彤讲语文》内容简介: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教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到了近代,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与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新的教育学说相互沟通、交融,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对于“名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

图书封面


 邓彤讲语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值得学习的书,对希望在教学上有所进步的老师来说,读后会很有收获!
  •     阅读之后再做评论。
  •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
  •     给语文老师买的她说不错也~哈哈哈哈哈
  •     获益匪浅,很好的书。会好好看
  •     这本书挺好的,看了之后很受启发。
  •     虽然之前就知道是关于高中的,但是思想是相通的,不错。
  •     本书对于一线教师,很具借鉴价值.值得一看.
    当当服务不错.
  •     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可以借鉴一下的。
  •     让人明白语言要义的一本书
  •     邓彤老师的文章最接近一线教学,让你懂得什么叫平凡,什么叫平凡中孕育不凡。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个性语文。
  •     这是一线教师的书,感悟出自课堂教学,赞一个。
  •     15年读。
  •     该书理论联系实际,阅读该书,能从整体把握住作者的教学,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