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解读语文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11060535
作者: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
页数:448页

章节摘录

  阅读的深化并不如权威教育理论家所许诺的那样,只要主体的自信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阅读主体并不是想开放就开放的,它面临着一场主体开放性与封闭性的搏斗。在一般读者那里,封闭性占有惯性的优势,对文本中的信息,以迟钝为特点,崭新的形象在瞬息之间就被固有的心理预期同化了。聪明的读者,则由于开放性占优势,迅速被文本中的生动信息所震动。但是,敏捷是自发的,像电光火石那样瞬息即逝,而心理预期的封闭性则是惯性地自动化的,仍然有可能被遮蔽。即使开放性十分自觉,也还要和文本的表层的、显性的感性连续搏斗,才有可能向隐性的深层胜利进军。即使如此,并不能保证百战百胜;相反,前赴后继的牺牲,为后来者换取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的提示,这是为无数阅读历史所证明的事实。如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普希金,说不尽的鲁迅,说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尽的《背影》、《再别康桥》。就在这前赴后继的过程中,经典文本才成为每一个时代智慧的祭坛,通过这个祭坛,人类文明以创新的图式向固有的图式挑战。每一个经典文本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在崎岖的险峰上永不停息的长征,目的就是向文本主体结构无限地挺进。?  后现代教条主张无条件地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的多元的“独特感悟”,这是经不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显而易见,在阅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除了读者主体以外,还有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鲁迅说,一本《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诸如此类,难道都要无条件地尊重吗?毛泽东看见了“阶级斗争”,而我看到了封建大家族男性接班人的精神危机,难道不是更为发人猛省吗?由此也可看出,权威教育理论家所信奉的西方后现代关于文本无深度、无本质、无中心的理论,是经不起检验的。?  说不尽的经典文本,并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向不可穷尽的深度挑战。就以《背影》而言,之所以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原因就在于理性概括尚未达到可以感觉到的深度。就是朱自清的好友叶圣陶的解读也不例外。叶先生认为《背影》的好处在于写父爱的“一段深情”,把已经是大学生的作者“当小孩子看待” 。这个说法很权威,但是,并没有达到《背影》的最深层次。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以追踪西方阅读理论为务,有志于阅读学的原创性建构,那么,经典文本的结构并不是单层次的,至少有三层次。?  第一层次是显性的,按时间、空间顺序,将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包括行为和言谈的过程。这个层次是最通俗的,学生可以说一望而知。如果满足于此,教师就可能无所作为了。教师应该有一种自觉,即从学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也还是无知。这也是教师的任务之一。?  这样就可能进入到文本的第二层次。这个层次是隐性的,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这不但是普通学生容易忽略的,就是专家也每每视而不见。《背影》的动人之处,叶圣陶只看到了父亲把已是大学生的儿子“当小孩子看待”,关怀无微不至,却忽略了这种关怀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遭到儿子厌烦,甚至是公然拒绝;文章的高潮是,作者看着父亲为自己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公然拒绝到偷偷地被感动,构成了完整的“意脉”。其特点是:第一,连续性中的曲折性;第二,情志的深化。显然,有了转折,文章才深刻。只抓住前面父亲的言行,虽然有连续性,但还构不成完整的“意脉”。因为转折是精神焦点,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和冰心的不同,冰心的亲子之爱是心心相印的,而朱自清的亲子之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朱自清比冰心更为深刻。没有这个转折,就没有人性的深度。?  这第二层次的揭秘,可能使一般读者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可能遮蔽了更加隐秘的第三层次,这就是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还有文体的流派和风格。这里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认定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生动性缘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就忽略了这是篇抒情散文,到高潮处,却不用抒情散文常用的渲染、形容、排比(如在《荷塘月色》中那样),而是用了朴素的叙述,或者用流行的话语说,就是白描吧。而在文学家(如叶圣陶)和评论家(如董桥)那里,这样的表述,比之《荷塘月色》、《绿》那样的形容铺张风格是更高的艺术层次。?  对文本分析不得其门而入,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发主体的迷信,具体表现就是无视文本深层“意脉”和文体的审美规范和风格创新,阅读在感知显性层次滑行的顽症,其根源盖出于此。

前言

  文本阅读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课时,然而阅读的低效和无效,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危害之烈,耗时之久,一代又一代青春投入之大,收益之微,不能不令人哀叹。普遍存在的现实是,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教者殚精竭虑,学者费神无补,积弊之深,百年未变。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然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这就迫使我们不能不从根源上、从哲学上、从深层的思维模式上进行反思。  一、看出了文本还是看见了自己?  占据我们教学思想核心的,有两种哲学观念:第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这是非常陈腐的、古老的;第二种,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自发主体论,这是非常新潮的、前卫的。①二者,一个强调客体,一个强调主体,看起来背道而驰,但是在思维的线性上却是异曲同工的。机械唯物论认定,文本内容会在读者头脑中得到反映;读者绝对自发的主体论,则认为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有独特的理解。二者在思维模式上的共同点是,从阅读到理解是一条直线,当中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障碍。  先来看机械唯物论,它虽然已经遭到唾弃,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教学实践中,阴魂不散。仅举一例,有老师在解读《背影》时得出结论,爬月台部分最为动人,原因是作者善于观察,乃布置学生课后作观察练习,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  把观察看成是反映,当成为文成功之道,却对观察没有起码的研究,目前在语文课堂上可谓滔滔者天下皆是。观察并不是照相。人的大脑,并非英国古典哲学家洛克所设想的那样,是一块白板;也不像美国现代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外部信息对感官有了刺激,就会有相应的“反应”。多年前,四十二名心理学家在西德哥廷根开会,突然两个人破门而入,一个黑人持枪追赶一个白人,接着厮打起来,一声枪响,一声惨叫,两人追逐而去。前后经过只有二十秒钟,有高速摄影机记录。会议主席宣布:“先生们不必惊惶,这是一次测验。”测验的结果相当有趣:四十二名专家,没有一个人全部答对,只有一个人错误在百分之十以下,十四个人错误达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十二个人错误为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十三个人错误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有的简直是一派胡言。②光是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如何经不起检验的。观察并不是机械的反映,它不同于观看,而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主体的预期,没有预期,往往就视而不见。

内容概要

钱理群:1939年生。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深切关注教育,关注青年学生。与中学语文相关的著作有《语文教育门外谈》、《对话语文》、《名作重读》等,并主编《新语文读本》。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1973年奉调至福建师范大学。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曾经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相关的著作有《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读》、《对话语文》、《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并担任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
王富仁:1941年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山东聊城四中任教多年。1981年获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任教,2003年受聘汕头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曾担任河北大学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等。

书籍目录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关键词语中的童心和幽默
自然•社会•教育•人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
怎样读和教《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故乡》
精神“故乡”的失落
《故乡》——心灵的诗
鲁迅:《社戏》
读一读《社戏》全文
杂文话语和抒情话语的统
鲁迅:《孔乙己》
鲁迅为什么偏爱《孔乙己》?
《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
鲁迅:《祝福》
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
鲁迅:《阿Q正传》
杂文成分对小说构成干扰吗7
说不尽的阿Q
鲁迅:《铸剑》
诡奇、荒诞的背后:鲁迅的另一类小说
荒诞而庄严的颂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由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
杂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逻辑中深化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图并读
精神光彩在琐事中闪烁
朱自清:《荷塘月色》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朱自清:《春》
“用笔如舌”
从儿童天真的眼睛看春天的诗意
朱自清:《绿》、《背影》
把视角之美集中在绿色上
《背影》背后的美学与方法问题
“做”与“不做”之间
郁达夫:《故都的秋》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追求大雅和大俗的交融
曹禺:《雷雨》
《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吗?
蘩漪是坏人吗?
刘亮程:《走向虫子》
说什么“理”?如何“说理”?
对人类盲目自信的反省和调侃
《木兰诗》
《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
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宋祁:《玉楼春》
为什么无声的红杏枝头能“闹”起来?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发微
意象并列的弹性空间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严酷美的颂歌
……
里柯克:《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卢森堡:《狱中书简》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尼契:《年虻就义》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都德:《最后一课》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莫泊桑:《项链》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编辑推荐

  《解读语文》遴选中学语文经典篇目。同一文本,多元解读,尽显个性魅力。读者主体、文本主体、作者主体,深度同化与调节。

作者简介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
本书遴选了部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包括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曹禺、都德、契诃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甚至纠偏传统观点,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
鲁迅写得最成功的死亡是哪一种?祥林嫂改嫁后人们为什么不叫她祥林老六嫂?将《记念刘和珍君》改编成电影脚本后有什么样的阅读效果?朱自清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有什么隐情?蘩漪是坏人吗?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图书封面


 解读语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和作者的想法类似,我认为中学语文课的解读,往往把生动的文章弄得死板。但与作者的观念不同,我觉得这错并非在老师,甚至不在编纂者和答案制定者。我以为,中学语文要做一种解读与研究的训练,不能不有一个标准出来——这办法虽然蠢,也压制人,但不得不如此,并没有更好的代替方法,唯一可以补救的是,授课时老师可以旁征博引,多列出几条意见。但时下又是考试在上,讲太多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是耽误时间,这就让同学和家长不容。更何况,考试命题、判卷、讲卷繁忙,老师们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耽误呢!于是当时精益求精选择出的语文课文,竟然成了八股的活靶,失掉了真正的内涵,留在同学记忆里的,是干枯且无聊无意义的解构。所以应该有一部书对语文(不是文学)重新解读,钱、孙、王三位并不一定是开先河者,但他们著成了这样一本惶惶400余页的大书,是为语文的讲授和重构作出了他们的努力。其中,钱理群先生是研究鲁迅的大家,但是其人亦博,不拘泥鲁迅和现代,对中西小说诗歌都有见地。其为文如游龙,有飘逸气,且能点睛,文章经他一读,立刻鲜活于世上。王富仁先生的水平亦好,有顽童气,敢打碎,敢质疑。他的文章看起来像绝妙的书评。孙绍振先生就略逊色些,他够努力,也够胆量想重建,但实在是资质不足。或者在大学教的时间太久,完全忘了中学的语文是怎样一回事,他不通于语文的基础,连《木兰诗》里互文的手法也不知道,他也不了解小说的创作,不知道作者是可以随时出现在小说文字间的。我甚至敢于打赌,他从来没有读过真正古本的《红楼梦》,否则不至于怀疑鲁迅杂文成分对小说的干扰。他不懂日常生活的描摹,不懂那种自我嘲讽的过激,把里柯克小说中的很日常的、仅仅用作对比的父亲形象当成自私的小人。他甚至盛赞安徒生没有把“诚实”、“善良”的字样在原文中加上引号,因为他根本就不明白反讽是什么,一旦加之引号,那么兴味顿失,即使是庸常的作家也不为取,这居然就得了他的盛赞!他努力的作出一个个题目,努力的序言,但终于毁到自己的智慧上,所评文章,难得其味。但我对这书的总见,却是感慨甚深,尤其对鲁迅、朱自清两位的解读,实在是为我找到一个新的文章的方向。这一点上,我将由衷感激。这部书的出现,为语文的学习、教授都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此等功德,实在是数十年难没。
  •     阅读文本从一字一句开始——读《解读语文》江苏省徐州市兴东实验学校 张忠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前解读文本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但解读文本难免会受到一些原有观念、思维定势的影响,其结果是在阅读中按图索意,缺失了自我的独特理解与体验,缺失了对文本的理性分析与把握。而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富仁先生在《解读语文》中,对一篇文章不同的解读恰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使我寻找到了如何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理解与体验,如何理性地分析与把握文本的门径。这种文本阅读的门径在哪儿?书中钱理群先生说,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不应该是某些既定的观念,还是老老实老实的从文本开始吧——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它正是一切分析与研究的起点与基础。一字一句地阅读从哪里开始?第一,三位先生认为阅读不同文体的起点是不同的。就文学类文本来说,关键是要体会和把握作者的写作环境、文本语境。它会决定文章的特点和性质,决定它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告诉我们,阅读、写作、文本以及它所反映的世界,是紧紧相连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都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个环节。特别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分析,更重要。周振甫先生说,阅读一篇文章前要沿波讨源,是非常有道理的。苏教版小语教材《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林冲,之所以在与洪教头比武中那么有分寸,与他囚犯的身份相符。此时的林冲还没有走到与朝廷决裂的境地。这时决不会有他在草料场杀陆谦的狠,在梁山火并王伦使人怕的表现。另外林冲既然来到柴进庄上,就是客,更不能随意与他人争斗。而且,他也没有于别人发生争斗的心理、行为准备。这种特殊文本语境,决定了林冲面对洪教头的蛮横无礼只能选择谦让、卑恭;在与洪教头的比武中,表现得很有分寸。第二,是抓纲。书中说这个纲,是文本的结构。只有纲举目张,整篇文章才会拎起来。孙绍振先生特别提到意脉的问题。文章的意脉,就是文章的心理节奏。它都有一个往返起伏,徘徊跌宕的线索,有时候甚至是两条线索。我在日常阅读教学文本过程中,体会到因为意脉是隐性的,所以很难把握。苏教版小语教材《珍珠鸟》一课就是两条线索,一条是“我”对鸟儿的喜爱与呵护,一条是鸟对我的逐步信赖。鸟儿对我的信赖,经历了一个从信任到依赖最后到信赖的过程。这两条线索,在课文的最后一节交织在一起达到了高潮。第三,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是局部的细读与整体的统一关系。我想局部应该是整体的局部,局部的精彩、局部的多样性,最终应该统一于整体当中。孙绍振先生认为局部的细读,是需要功夫的。他说,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是隐藏在似乎平淡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解读的功夫在这些地方,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即使读题目,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它是表现的,而不是再现的呢?联系苏教版小语教材《桂花雨》中父亲所吟之诗,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入的体会。父亲所吟之诗,是最能够表现我的乐。因为相对于读者,父亲不但在现场,更为重要的是父亲最为了解女儿。所以,我的摇花乐已经写在了父亲所作的两句诗中: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花雨缤纷”,是真切感受到“香味如雨”。正如文中所说“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我的喊,三个感叹号的连用,是感受到“花雨缤纷”的喜悦与兴奋。此时作者不但是感受到桂花香味如雨,落下的形态如雨,而且在“花雨缤纷”中充满幻想,似乎在桂花如雨中进入如梦似幻的境界,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想象,特有的激动与兴奋,那不就是“入梦”吗?“花雨缤纷入梦甜”的“甜”,是甜美,是幸福,是快乐,是充盈心灵的、浸入肌肤的,是身心与精神无尽享受……三位先生为我们指明了阅读文本时获得独特的理解与体验,理性地分析与把握文本的门径。但在现实的阅读文本中,即使明白了这一门径,往往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依然无法进入。孙绍振先生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揭开文本隐藏的意脉,就要从心理隐藏的现成预期中解脱出来。如何解脱出来,实际上是自由思考与学养积累的矛盾。没有学养做本钱,不管主观上多开放,也是读不出文化与艺术的奥秘。他告诉我们,读者主体的心理图式局限,影响阅读中对文本的同化与调节。真正进入文本,同化文本,对读者是有着要求的。读者只有不断对自己的心理图式进行专业积累,才能进入文本的层次结构,进入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攀登上文本阅读的历史高度。他的话对我们是有警示作用的,只有在不断阅读中学养的底子厚了,才可以读出自我对教材的独特体验、理解,挖掘出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重技而轻道,只能在文本的表面滑行。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福仁先生在《解读语文》中,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解读文本时找到获得独特的理解与体验,理性地分析与把握文本的门径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唯有如此,才能深入文本之中,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出现学生与文本深入了解,质疑问难,倾心相交,击节赞叹的境界。
  •     好书,是要反复读的纪现梅钱理群教授,我是通过《新教育读写月报》的主编李玉龙先生认识的。那时候,我正热衷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天天瞎鼓捣。“你读读钱理群教授的《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吧。”李玉龙说。读了,不是一遍,也不是两遍,而是想起来就读。后来,又读了他编的《新语文读本》、《新语文写作》,以及所有他写的我能找到和买到的书。说是认识,其实也不过是通过几次电话,写过一次信而已。所以,当我收到老先生寄来的《解读语文》时,很是错愕:咱是小老师,人家可是大教授啊!很认真地读。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人笑话一线的老师,说他们只读三本书:教材、教案、教参。是实话吧?是!有没有夸张?没有。但是,也得有适合老师们读的书啊!诚然,教育类的书籍浩如烟海,随便哪一本都会开卷有益。但是,如果你曾经做过一线的老师,或者见过一线教师的生活状态,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你就会知道,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作业、各种无谓的常规会议,已经把老师们的时间压榨的一如夏衍笔下的芦柴棒,又有多少老师有时间有精力去浏览、去筛选、去阅读呢。《解读语文》是一本好书。首先,它是为一线的语文老师量身定做的阅读资料。它直击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细致入微的文本细读,无论你是普通的语文老师,还是已在语文教育界崭露头角的名师,都可以阅读、借鉴、批评。没有空泛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教育大理论,没有不着四六让人读来混沌懵懂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所谓逻辑推理。三位教授,我说的是三位作者: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他们只是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入手,娓娓道来,不夸大,不缩小,亦不故弄玄虚。简而言之一句话,这书,我们一线的小老师,看得懂,用得上。其次,它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一线的老师踮起脚,仰起头,就可以透过这扇窗看到别人的世界、外边的世界、以及拓展自己的方向。书中,我最欣赏的是钱理群教授的解读,因为,他总是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阅读体验,去解读别人的文字,这就潜在地告诉了我们我们读书的方法:读别人的文字,联自己的体验,悟独有的感受。而且,作者在解读的时候,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方向。比如,钱教授在解读《背影》的时候,提到了朱自清的《写作杂谈》《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顺着这些个方向去阅读,我们是可以了解到更多从而也能够更到位的理解文本的。不能说对于鲁迅先生作品的解读,钱教授是最精到的,但是,最起码,他的解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一个不仅仅是“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硬邦邦的鲁迅,让我们跳出之前阅读的藩篱,还原阅读的真实。不能说,三位教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正确的,其实,不同的读者,因为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阅读历史,面对同一篇文字肯定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所以,就各自的阅读体验而言,无所谓正确与否。比如,在解读《故都的秋》的时候,孙绍振教授谈到“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风景,他说,“破屋才有沧桑感,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是要慢慢体会的”“没有文化趣味的人,是不能胜任这样的欣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越感,对此,我是颇不感冒的。这让我想起宝玉对于大观园中的“稻香村”的点评:“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其实,在这儿,郁达夫是有些做作了,我还是比较认同林语堂先生的看法,大俗方是大雅。是的,你可以不认同作者的阅读体验,但也正是别人的阅读体验激起你自己的思想波澜。对于一本书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别人反对你的观点,而是你的思想引不起别人任何的思维火花。人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一本书可以点燃你思想的火花,那么,你还求什么呢,还有什么比主动思想更重要的呢。应该说,《解读语文》这本书是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解读语文》这本书很厚重,拿起来沉甸甸的,读起来,亦不让人轻松。用心地读完一遍,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我的思想。轻轻合上最后一页,长嘘一口气。拧亮台灯,我又翻开了第一页——好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喜欢钱理群的书,对于要做语文教师的人很有帮助
  •     这本书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很有启发,是一本真正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参考书,很值得语文教师买来看。
  •     听大家深度解读文本,获益匪浅。
  •     这本书实在是难得的好书,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老师杜宇中学语文的名篇的解读,着实是妙语连珠,让我对于这些篇目有了新的见解,以至于感叹中学时老师讲的知识皮毛!
  •     职业目标是语文教师。看一看其他人怎样进行文本解读
  •     很好的一本书 针对一些著名的文章 几位教授从不同角度去解读 带给我们全方位的认识。就其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就有好几个角度和不同的深度 从文学创作 从文章的写法 从个人的感想和认识 层层剖析 不过我个人觉得对于初中的学生可能深了一点。作为写作的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指引。
  •     庖丁解牛般写出了语文教学的内涵,经典一点不过分!强烈推荐!
  •     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老师的观点很新颖,具有启发性。应该会对我的学习有所帮助
  •     对于青年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细读和解读有很大的帮助!
  •     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内容较深刻,在实际操作中有难度,或者说很难实现;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可以说是颇为难得,对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深入挖掘文本都是很好的指导。读完此书,受益匪浅。
  •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老师的大作,细致入微,新颖奇特,赞!
  •     深而不艰
  •     以专家的视角对语文课文进行解读,读出了教参未能的给出的意味,给语文老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并为老师提高了精神的高度。
  •     很是耐读,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
  •     说实话,还是孙绍振老师的序言震撼人心,令我获益匪浅。本书极为适合那些思想不很深刻,自身阅读能力相对平平的初学者阅读,不过还是很高兴书中文章对我的启发,有时还会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这些专家学者相仿而感到兴奋,至于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感受,我自有我的一套说辞,专家靠他们的思路依旧无法改变我的既有看法,不过却激发了我表达自己看法的欲望和注意力。
  •     又是钱里群,孙绍振等名家解读作品,看看他们怎样从各个角度解读同一作品,对掌握解读作品方法和理解作品深层含义有帮助.
  •     本书可以帮助老师开阔视野,指导教学,这三位老师都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师,他们对中学教育的关注令我感动,非常好!
  •     王富仁能够从情感与自身的关怀去感受挖掘课文;钱理群对鲁迅极为热爱;孙绍振举着“打出常规”的矛盾与“陌生化”为代表的批判武器在另一层面滑来滑去
  •     一本解读文本的书!
  •     第一层次是显性的,按照时间、空间顺序,将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包括行为和言谈的过程(注1),《母亲的谎言》在浅层次的解读中,概括为“母亲的谎言”,即文本顺叙例举了母亲参加儿子幼儿园、小学、初中三次家长会,听到老师对儿子的评价,反说给儿子鼓励,触动儿子的变化。这三段,每段的结构都是老师的评价――母亲的“传递”――儿子的变化,正如孙老师所言:“学生可以说一望而知”。但是,这三段的递进,犹如三个台阶,让儿子渐渐迈到了重点高中的门前,却不知老师们能够“一望而知”。
      
      第二层次是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这不但是普通学生容易忽略的,就是专家也每每视而不见。这“意脉”可概括为“母子的变化”,有老师课上组织学生“品读母亲三次谎言,感受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注2),实际上,文本涌动不歇的,是对儿子始终在关注,一直在期待的母亲情怀,渐渐由悲而现惊喜,“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也是儿子“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还是喜欢听,因为它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只是没舍得捅破,一直坚持,终于推开了清华门。反过想,若儿子始终不捅破,那么也就上不了文题,也就没有故事;若儿子早早草草捅破,也许“学习的动力”就会泄了气。
      
      第三层次是更加隐秘的,需要着眼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文体的流派与风格。这里有可能遮蔽了的更为深邃的内涵。《母亲的谎言》“隐秘”的,难道不是酣畅淋漓的母亲的本性,不是天下每一位母亲的本真性情吗?这本性,一是表现在“永远在期待”,尽管老师的“不屑”“怀疑”是那样的盲目武断,但母亲不能随声附和责骂儿子。母亲虽然夹在师生的两难选择中,即不能与老师闹翻,也不能让儿子受伤,所以唯用母亲的本性在期待。师、生与母亲的三角关系成为“谎言”故事的生活来源,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还是很普遍的,让我们感慨的是,为人师者,需要嘴中有德,口下留情;为人子者,需要砺志求学,感恩师长。二是表现在“泪水以滋养”,这是天下母亲的天性,悲伤时“差点流下泪”“流下了泪”,“惊喜”后那“甜蜜”的体味,也让母亲把“按捺不住十几年”的泪水“凝聚在心中”,滋养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一年年进步。三是表现在“岁月为薪火”,文本虽然仅例举了母亲在儿子三个学段的无数次家长会的三次谎言,但我们已经震惊母亲一直在关注,燃尽岁月,母亲仅到中年,“两鬓已经斑白”,“听了这话”,“悲喜交集”,文眼终于见到了天日,“快递”着“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
  •     通过名师的解读加深对语文的理解。
  •     备课利器。
  •     把中学一线教师教学中的深文周纳、过分解读纠正到正常的语感范围之中。提供一些阅读文章的新思路
  •     书拿到了,还未细看,但由三大家来解读一篇作品,形式很好,开拓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野,对于文本解读这一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     尽管经常买书,但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内容很好,好好学习,尽量提高。最关键的是不必听那些专家领导瞎叨叨了,这个告你那么教,那个告你这么教,很烦人。既然您这么会教,干脆亲自上马示范一下。这本书很客观,尤其是序言的第一段文字,几句话就揭露出语文教育失败的症结所在。最后再说一句:让专家领导见鬼去吧。
  •     《解读语文》这本书很厚,很有文学功底。需要人完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走入~~~
  •     好书好书!经典解读
  •     适合语文教育研究方向的学生用
  •     老爷子对文本解读真有功力,而且乐于与读者交流。这不仅是水平,而且是人品了。向孙先生致敬!
  •     值得语文老师们看的好作品。
  •     特别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三位语文大家解读语文,所以使语文更具魅力。
  •     虽然还没细读,但现在正好写论文要参考,作者都是很厉害的人物,只是篇目少了点,更适合人教版。但文本解读的方法是相通的。
  •     三位作者都是语文教学的大家,书里对中学重点篇章的解读,对于高中生和语文教师都很有意义
  •     深入浅出,分析透彻,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解读文本的一本好的参考读物。
  •     挺好的,我喜欢,对我们语文老师启发太大
  •     文本解读关键在于视角,三位教授不愧是这方面的大家,对文本的分析可谓切中要害。
  •     解读语文 难呀,有时不知从何下手。
  •     都是中学重点篇目解读,对理解课文有启发
  •     自我提升,解读语文,很好!
  •     文本解读很有见地。
  •     对语文教学有独特见解
  •     语文是伴随学生一生的科目,应该好好学学。不知这本书是否能获得对语文心得体验,但愿。
  •     老师就该有学问,学问不是照本宣科,要研究、要思考。本书提供了对文本很好的思考和研究方法,老师都该读读。
  •     重新解读课文,举一反三,三位大家,有理论有实践,不拘一格,应该是解读课文方面最有启发的一本书
  •     刚收到,看了序,就感觉很好。对老师和学生解读文本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几位作者都是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章,很值得一读。
  •     受益匪浅!!值得初中语文老师去看。
  •     经典解读,角度新颖,观点独到
  •     文本解读方面的经典之作
  •     3个教授博导合写,多角度解读经典,你值得拥有,特别是孙绍振和钱理群,就冲他们俩,这本书我必须秒来。
  •     它是为一线的语文老师量身定做的阅读资料。它直击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细致入微的文本细读,无论你是普通的语文老师,还是已在语文教育界崭露头角的名师,都可以阅读、借鉴、批评。没有空泛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教育大理论,没有不着四六让人读来混沌懵懂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所谓逻辑推理。三位教授,我说的是三位作者: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他们只是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入手,娓娓道来,不夸大,不缩小,亦不故弄玄虚。简而言之一句话,这书,我们一线的小老师,看得懂,用得上。
  •     解读语文这本书很奇妙,编者的想法很好,三个教授讲同一篇课文,各有亮点。
  •     大师来解读语文,就是不一样。给了我们新的解读视角和解读方法,值得一线教师看了又看。帮助我们跳出窠臼,进入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     能带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语文,开阔思路
  •     不同解读,不同角度,能多方面的了解文本,好。
  •     对于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书,尤其喜欢钱理群先生的分析。
  •     他为什么不那样写。打开了许多角度。
  •     对于了解文本有帮助,也可作为学习文学的一个途径。
  •     还是喜欢阿牛的解读法,他们解读的都太深沉了。
  •     适合中学一线语文老师拜读
  •     名家的多元解读让你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     收录了很多语文教育教学的专家对文本的解读,高屋建瓴,很有见地。
  •     最近看了一些,对于准备当中学教师的我,真的提供了很多材料和解读方式,是一本不错的书,就是前面几页忒容易掉页了些……
  •     对文本的解析到位,又不会过于深奥,对教学很有启发
  •     经典作品,给教语文的老师启发很大。
  •     值得一线教师阅读,解读语文
  •     一直很喜欢孙老师的解读,今天刚收到货,感觉不错,物流再快点就更完美了。。。
  •     作为一线教师,个人觉得,帮助不是很大。也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没有多少处理文本的特别之处。
  •     在众多的甚至有些胡说八道的语文参考书中,这是我最欣赏的。
  •     很喜欢,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讲文化,这本书做到了。
  •     对语文教师如何解读课文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以前就读过孙教授的解读类作品,很是受益!这次,在朋友的推荐下,又购买了这本,感觉一如以往的清新,教授的观点,对作品的深度剖析,是我等仰慕之极的!阅读中,感到孙教授是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好的内容,有酣畅淋漓之感!
  •     钱理群不愧是研究鲁迅的。
  •     不光学生应该看,家长也应该看!老师更应该看!不光学生、家长、老师应该看,人人都应该看!这是一本语文书,又不只是一本语文书。
  •     对语文老师来说帮助很大的。
  •     备课书籍
  •     对中学的语文教育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好!
  •     这本书是跟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一起买的,想做语文老师,应该看看。
  •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
      本书遴选了部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包括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曹禺、都德、契诃夫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著名教授针对同一文本分别进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于惯常的定论,甚至纠偏传统观点,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解读的范例。
  •     钱理群的提出的很多问题虽然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是正因为这样才更很值得去思考,而且编者的想法也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新方向,开拓了视野,发散了思维,是一本很好的书
  •     内容精辟,对经典课文的解读有深度,值得品味!
  •     这本书是我一个老师推荐的,内容是有关重读经典的,从另一个或者多个角度读经典文章,有助于全面理解文章,如果你是一个语文老师或者有意愿当一名语文老师,重点推荐啊!
  •     大家解读中小学语文课文,很到位,很全面,有很深的借鉴意义。数的质量很好收藏价值打
  •     以后当语文老师的可以借鉴,学习文本解读。
  •     对语文的解读很到位,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必备品。
  •      后现代教条主张无条件地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的多元的“独特感悟”,这是经不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显而易见,在阅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除了读者主体以外,还有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鲁迅说,一本《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诸如此类,难道都要无条件地尊重吗?毛泽东看见了“阶级斗争”,而我看到了封建大家族男性接班人的精神危机,难道不是更为发人猛省吗?由此也可看出,权威教育理论家所信奉的西方后现代关于文本无深度、无本质、无中心的理论,是经不起检验的。?
  •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解读很有个性,尤其是钱理群老师和孙绍振老师,尤为我所叹赏!
  •     利用假期好好阅读,大师的见解独辟蹊径,深刻而独到,值得细细品味,当然对今后自己的解读文本有启发意义。研读中!
  •     刚买,未看。但看书名,感到是当前语文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     稍显晦涩……
  •     很适合老师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多多读书才能让眼界更开阔!
  •     我觉得真的太一般了。没有智慧却拿腔拿调。钱相对真诚一些。
  •     其实,我还没有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但我大概翻了一下,也选择其中的几页进行了阅读,觉得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准备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者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     孙绍振的书 一直很喜欢 老师推荐买的 没事的时候就翻翻
  •     看见文本看见自己看见未来的你
  •     观点独到,如果你想做语文老师的话,一定要把它买来看看,如果你身边有语文老师或者相当语文老师的人,不妨把这本书卖给他们作为礼物,一定不会后悔的!它带领我们看到同一个东西的另外一面,让我们要善于思考,提出总结新观点,发现新东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语文教学如何来?不妨读读此书。不错的书。
  •     一本对文本解读非常好一本书
  •     非常不错,特别是孙绍振教授,对于文本解读的观点非常值得教育从事者去研究与学习,非常棒!
  •     本书选取了中学课本中的经典篇目进行解读,从中看到了昔日语文老师没有讲出来的东西,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虽然对专家们的观点有时并不完全接受,但仍觉得有所收获。尤其是本书中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更使阅者受益匪浅。
  •     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感觉买的有些晚了,很经典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