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历史上的理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308072106
作者:包弼德
页数:328页

前言

  就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而言,中文与外文(主要为英文)学术圈各自相对独立,尽管现在信息交流与人员往来已经较为频繁,两个学术圈有所交叉,但主体部分仍是明显分离的。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学术动态可能有所了解,但知之不详,如蜻蜓点水,缺乏实质性的深度交流,中外学者在这方面都颇有感触。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相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更为有限。关于海外中国研究、外国人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制度经济学等,由于相关译丛的努力,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中国学术界。由于欧美、日本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史、社会史等研究日趋成熟,其前沿性成果更需要我们及时获知,以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史的学术动态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研究中国产生了兴趣,一则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则因为如果不了解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度的历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类发展,他们希望与中国学术界有更多的交流。  就有关中国的史料与数据而言,中国学者对英文的原始史料涉猎有所局限,遑论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等,这些语种中有关华人与中国的记载,是在中文正史与野史中几乎看不到的世界。而这些史料,在中西方的比较研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待开发的史料还有域外汉文文献资料,包括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的汉文古籍,以及东南亚、美国等地华人的文献与文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这部书中,包弼德教授不仅将理学视为对历史现状的一种回应,更将其视为塑造着中国过去数百年历史的一种“主要角色”。在他看来,中国的理学运动自始至终都秉持着一种潜在的或公开的政治批判立场。这一运动给在野的或体制外的士绅精英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从而使他们拥有了独立的权威。  ——韩明士(Robert P.W.Hymes)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通过对理学产生与演变的历史条件的考察,为我们揭示了自宋到清一千年中国历史演变的脉络。本书破除了过去许多中国思想史研究中那种就思想而研究思想的藩篱,并突破了以往许多中国历史研究者“画时(代)为牢”、仅关注莱一朝代情况而不顾及前后的局限,因此堪称一部跨领域、长时段研究的佳作。  ——李伯重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概要

包弼德(Peter K. Bol)是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查理斯•卡威尔(Charles H. Carswell)讲座教授,他同时也主持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 以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其著作包括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1992,中译本《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并合编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2006) 以及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1998) 等书。包弼德最近十余年的研究专注于讨论理学的历史角色,以及从地方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书籍目录

导论 历史上的理学
第一章 11世纪时的新世界:比较750年与1050年
对外关系
南北问题
商业与城市化
社会变迁
第二章 在11世纪寻求一个新的基础
知识分子的意见与科举考试
对唐代上古模式的逐步否定
新法:以立法规定的体制
第三章 理学家
理学家与儒者加
从外部探讨理学内部的历史符
方法与问题
附录
第四章 政治
关于专制主义
关于帝国的论述
理学与政治
理学的使命与士人
帝国晚期的国家与理学:明初的重要性
第五章 学
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理学学术
“天地”、文明与人类社会现状
作为解决方案的“学”,作为问题的“学”
明代讲学的复兴
第六章 信仰
有关判断与动机的问题
作为信仰的“统一性”
第七章 社会
在宋元时期为士人之学提供一种选择
在宋元时期为家族提供另一种模式
士人自发主义与宋元时期的社群
从“自发性”到立法:明朝的立国
大规模的复兴与重归自发主义
后记 中国历史和理学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编辑推荐

  在这部书中,包弼德教授不仅将理学视为对历史现状的一种回应,更将其视为塑造着中国过去数百年历史的一种“主要角色”。在他看来,中国的理学运动自始至终都秉持着一种潜在的或公开的政治批判立场。这一运动给在野的或体制外的士绅精英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从而使他们拥有了独立的权威。  ——韩明士(Robert P.W.Hymes)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通过对理学产生与演变的历史条件的考察,为我们揭示了自宋到清一千年中国历史演变的脉络。本书破除了过去许多中国思想史研究中那种就思想而研究思想的藩篱,并突破了以往许多中国历史研究者“画时(代)为牢”、仅关注莱一朝代情况而不顾及前后的局限,因此堪称一部跨领域、长时段研究的佳作。  ——李伯重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简介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走向所起的作用。与纯粹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理学以致无暇顾及历史背景的研究比较,此书为读者揭示了理学作为士人的一种选择如何产生并传播开来而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与从社会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讨理学如何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却对其义理核心存而不论的研究比较,作者对哲学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够说明理学家的社会改革方案为何会呈现如此的面貌,以及方案为何会被广大士人群体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缺乏对义理的认真对待,我们将无法真正理解理学家的政治与社会行为;而缺乏对理学家所生活的社会加以掌握,我们亦无法真正了解历史上的宋明理学之面貌。
作为欧美汉学中宋明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哈佛大学大型中国研究数据库的主持者,《历史上的理学》(“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是包教授十余年来在这个领域的最重要著作,而今年六月包弼德教授也因此书荣获哈佛大学的Walter Channing Cabot Fellow殊荣。

图书封面


 历史上的理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问题的分析还是切中肯綮的,至少没有其他某些老外的“隔离”。作者把理学至于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清晰地勾勒出其发生发展的脉络。细节方面值得称道处亦不少:比如,作者认为,不应该把汉学和宋学的差异仅仅分析成重训诂和重义理的二元对立。又如,作者认为宋儒疑经是为了超越汉唐而直达三代。翻译的水平也很高,译者花了很多心力,也是一位翻译高手。只是把山西人司马光误当做“陕西”人了。就是原来本书为繁体,改成简体后,有些字错了,比如:没字用了旧字形“沒”,乾坤的乾误作“干”(3处),间断误作“闲断”、著误作“着”(P180),在线误作“线上”(P258)。大陆做书总是这么不细心。
  •     包弼德在此书中试图通过构筑塑造理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理学发生与发展的机理,并不拘泥于将理学视作一种对人生与秩序进行终极追问的哲学理路。本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理学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与唐朝相比,中国政治社会在宋朝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面目,有几点值得留意:在对外关系上,“对等国家”的出现削减了以往“君王”的绝对权威,使文化普遍主义得以流行,无论是否是汉人或是汉人统治者,文明与道德都可为任何人所拥有;在国家内部,南方低廉的运输成本带来商业的发展,免于国土防务和复杂的地势环境,使地方农户和家族更容易分得恒产,这就照成南方的经济发展与地方势力都强于北方,人口的增长使而官僚人员没有增加使南方更依赖地方组织治理,也带来了改革应该社会主导并强化道德领导的政治主张;商业的发达改变了国家的财政结构也增加了私人的财富,这时候就迫切需要去思考如何再造利益分配的道德;晚唐社会动荡的格局打破了权贵世袭带来的由吏入官的规则,科举考试成为士者向上流动的唯一方式,而官僚队伍并没有扩大,使得大量士人回到地方积聚成为士族。唐朝秩序的瓦解与新的社会秩序未被建立呼唤一种指导国家社会建设的新思想,这里存在着三个面向,一是学的政治化,这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的经典编排与对“文学”的偏重及古文运动者对其的批判和冲击;二是思想界开始削弱帝国存在的意识形态基础,持不同意见的士者从对孔子、经典、文明、先王、天地的重新审视与诠释中寻求一种对新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结构的思考;三是学说被加诸于政治之上,苏轼们依然强调“文学”的重要性,王安石们则通过古文阐述其从经典得来的政治理念,主张依靠强大的政府势力改革社会,司马光们认为应该改革官僚制度而不是社会,理学也在这个争鸣的年代出现,他们更相信个人行为是社会政治的基础,主张分权与地方人士领导社会,个人的道德操守比文学与学问水平重要,不把经典文本视为充足的资源而寻找自然哲学基础。理学家及历史观不同的儒者从权力关系,亲属关系、社会分工、文化形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其主张,他们的共识在于都承认修心是改造人与社会最重要的途径,不同在于,理学家们认为前人仅仅关注了“道”的载体而没有关注“道”的本身。他们试图重新建立“道统”,宋代发展从二程到朱陆,并在反复中最终受到官方承认,到元时南方理学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地方,北方以国家为依靠对象,明时理学的复兴从朝廷和科举外发展起来,并形成朱熹与王阳明两种不同的理学。理学的内部历史是失去与重新发现的叙述,他们将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古,二是“道”不被施行的时代,三是“道”不被政府实践,但被知识分子掌握的时代。理学家认为需要找到我们与上古的文明基础,并寻求天人合一之道,而这需要依靠个人对“学”的追求而不是政治体系来达到。理学的主张:批评者及反驳在政治上,理学受到两个方面主要的非难,一是理学家对道德哲学和个人修养的过于关注导致他们对现实政治问题关注不足,转向内心;另一个也是攻击得最猛烈的是理学支持专制主义。包弼德在清理了理学家在对待君臣关系、皇权、士者及理学的使命和社会秩序构想的看法后认为,理学家将良善的政治看成是每个人通过习得圣人之学努力实现道德秩序转化的结果,政府包括君主和大臣都应该遵守特定的道德原则,理学实际将皇帝从神坛拉下还原成人,挑战了其道德权威而不是加强了——君主和普通人一样都拥有道德潜能也会被欲望勾引,所以君主也必须按早所有人所“学”的标准修身。理学家将士大夫视为是对“学”规范的人,是政治与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其既参与帝国政治,又时刻与体制保持距离以随时对体制出现的无道行为进行批判,无论国家是否组织知识分子为其服务,士都应担负起领导与改善社会的责任。那么,政治和道德的关系就变为并非掌权者拥有道德而是其并须服从道德,个人实践道德也无须只靠政府教化,由此,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变为学术领导政治,而谁能作为道德的权威,成为告诉众人如何“学”的人呢?只有是那些长期致力于道德培育的士者,而理学家正是这样一群人。理学认为学习的对象就是“学”的本身,学习的目的就是将自我转化为对社会负责的人,在处理政治社会纷繁复杂的关系中,人们须要自己依据所学决定如何行动去处理好这些关系。但是,理学内部,又有两种不同“学”的理论,一朱熹强调循序渐进地穷理以获取知识,王阳明则强调启动良知以知善恶。该如何在两种理论做出选择并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可在自身找到什么用以应对外物的东西?作者认为需要有信仰层面的条件做支撑,对自觉献身于某种信念的构成了理学的本质核心,这种信仰就是“统一性”。“统一性”落实到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面貌,在“政”上相信政府官员持有共同道德观念,不会结党营私;在“学”上相信理学家能完整把握上古圣人的思想,确立道统,在“和”上相信社会体系每个有机体都能更有所得,在“一贯”上,相信思想与行为能贯穿始终成为统一整体等等。“学”就是理学家基于这种信仰希望人能意识到这点,共同参与到实现统一性中来,而方法就是专注于依靠自己的心。值得注意的是,理学家们承认其信仰与人们感知的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是有冲突有区别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将统一性信仰从帝国的社会秩序移到每个人心中,这就使政府并不成为实现和谐、统一的唯一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实现公共利益,这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包弼德认为,理学家希望建立起由“自发主义”为道德动机,各种不同“自发”性质机构为依托的“自我督导的道德社会”。理学,为宋元时期为士人之学提供了一种选择,它借由朱熹对课程的重新注解修订以及地方书院私人教育的繁荣而兴盛。同时,它也为宋元时期的家族提供了另一种如何处置财产、处理夫妻关系及祭祀和礼仪的新模式。在理学的倡导下,地方社群的力量逐渐壮大,产生书院、祠堂、乡约、义庄社仓多种民间事业。至此,理学将地方行动模式与其适用于生活和个人无所不保的理论体系联结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这种12世纪开始的自发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明代初期通过立法确定,成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目标,又在16世纪迎来自发主义的回归与地方复兴,并试图将其影响及社群基础扩大到士阶层以外。在晚明,理学小政府及地方自发主义的理念使新的组织与社会网络的发展达到高峰,亦并无随着清军入关而被边缘化。评介:扎实的数据料与生动的笔触并无消除内心的疑虑,事实上,是否真的如作者所展现的,理学家所秉持的是一种小政府的理念,而我们曾存在一个像西方那样相对独立的国家与社会二分的形态?在笔者看来,从历史乃至今日,就没产生过国家——社会,统治者——知识分子这样相对独立的二元结构,所谓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与其说是社会现实不如说是实践愿景。虽然,士大夫阶层自恃掌握了道统,但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渲染成君王身边最应该听信与善用的人,更倾向于妥协与依附政治权力,通过国家的管道来实现他们的价值目标,大夫的说教并不能视作是一个抗衡君权的过程,因此,回到社会层面,士大夫对社会权力的充实更显示出无奈,社会的繁荣固然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与推动,但不能抛却的是,国家有意减弱控制与所营造相对宽容的政治文化是推动民间昌盛的一大动因。即便如此,回嗅两宋时社会的芬芳,就不免怅惋于接踵而来的朝代更迭与统治者身份的变迁对民间社会挤压蹂躏所带来的痛切。儒家文明影响政权统治与士大夫主导社会建设的模式从未离开,可要再续当时民间社会繁荣的前缘,已然难矣。
  •     Taizong (r. 976-97),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state building: defining the border, controlling independent military governors, recruiting civil administrators, regularizing tax collection and military provisioning, and re-establishing a national legal system.P115,125"干"当作乾 系整体简体字化所致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The book authoritatively traces the rise of an ideology, a philosophy and a religion, altogether Neo-Confucianism,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ong, particularly the fall of noble famil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xamination, and shows its influences, which can be discussed to a greater extent, to the society, mostly brought by schools.
  •     读的我全身发麻,大概超过了陈来老师三个层次,宋明理学算不上诚实
  •     整合总结了这十年来包先生对宋至明的思想及社会史整体看法。
  •     宋人太仙了 包文筆讀得好舒服
  •     封面装帧真的不是太好看。
  •     我想的是,理学的社会运动是否拖累了明帝国的国力以致无法抵御内寇外敌,最终导致神州陆沉。那些依靠理学组织起来的地方宗族对此有什么样的责任?
  •     对理学背景分析让人非常清晰,之后的哲学论述是大段的引用,断片混乱,不好读。
  •     joerklnkyhkm
  •     2010-06-02 | 2015.6.6 JD
  •     不乏创见,清新可读
  •     读了三分之一,无感,除了写法有点新意。先放一放。
  •     要耐心读。
  •     斯文一书的延续,前者解释理学自何而来,本书解释理学向何而去
  •     就宏观视野而言,该书把握住了“学”“地方”“文”等诸多联通新儒学历史世界的重要枢纽,基本上用现代话语把理学的动态说清楚了。但细节处的分析与推敲仍不够严谨,比如科举与地方社群之间的张力究竟如何展开,就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     大牛出品。
  •     看似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的通俗读物,实则是一本极好的学术著作。包弼德绕开理学内在的理论术语的讨论,系统地讨论了理学在历史中生成的机理。特别是展现了理学的现实性指向,而不是空洞地讲述从哲学概念到哲学概念的理学。
  •     很棒,王老师的翻译也非常雅。
  •     书店阅过
  •     这是换了新封皮儿?
  •     见解还是独到的和全面的,是美国中国研究中关于理学的一个总结。
  •     真棒。
  •     教材一本。
  •     与刘子健的“内转”看法截然不同,包弼德认为理学的出现不是一种犬儒主义的后退,而是身处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儒家知识分子转向个人自主性与道德责任、扩大地方社群力量、抵制干预性政治的积极性社会运动。作者同样也接续了新法运动—理学产生——晚明社群运动的历史脉络。这显然肇始于西方汉学界的问题意识——重视帝制中国下中国民间社会的自主性(地方主义/社群主义)。尽管有夸大之嫌,但一些观点还是很有趣的,如作者提出明初社会政策乃是晚明社群运动的滥觞,因为看似专制主义扩张的政策实则出于避免王权干预地方势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且在经历元末社会失序后重新恢复了“整体社会”的理想。在我看来,这也与理学的形而上学宇宙论与社会思想契合。无论如何,此种说法聊备一说。
  •     包弼德先生写的文章不错
  •     宋明理学是否像包弼德所描述的那样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是否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具有如此大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     收获蛮大的,但迷迷糊糊
  •     近年北美宋學研究成果的百科全書。
  •     可与《朱熹的历史世界》一起读,启发甚多
  •     了解理学的入门读物。1、作者认为宋代统治非专制,而是士人政治。士人作为“介入的旁观者”,与君主共治天下。君主非神,也要通过“学”来把握天理,方有其合法性。理学家把握道统,因而能与皇权对抗。到清代,皇帝宣称已将道与政相结合于己身,使理学家丧失发声权利。2、宋元士人与地方的联结,致力于书院、宗族的建设,形成地方公共政治空间,士人参政不再需要挤进中央。3、贞节观之成立,在宋元,为了使家庭不至于支离破碎、维持宗族和睦而守寡;而在明清,则演变为灭人欲的伦理需求。4、被理解为“一致性”的理学。
  •     误译还是不少,虽然都算不得大错,然而有些地方本来就不太容易读,如此一来脉络更是难以厘清…
  •     挑战杯论文肝不动了...读点理学回血...
  •     理学入门
  •     貌似在讲历史,其实作者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是切中肯綮的,至少没有其他某些老外的“隔离”。翻译的水平也很高,就是原来本书为繁体,改成简体后,有些字错了,比如:乾坤的乾误作“干”,在线误作“线上”,没字用了旧字形“沒”。大陆做书总是这么不细心。
  •     有些稀裡糊塗,準備再去讀一遍英文版。
  •     应与朱熹的历史世界对观
  •     比斯文更缜密,译文也流畅。大概理解了他想说的「文」「学」「信仰」这一类哲学概念。有关南宋到晚明的叙述和对比是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自己眼界还是太窄了
  •     为理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以历史学角度,将理学作为一场社会运动,论述了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     : B244.05/2712
  •     不明觉厉。原来宋明时期金华士人这么屌啊,怪不得胡适第一次见何炳棣时听说何是金华人就提到了“浙东学派”。初高中时期语文教科书上一直没搞清楚宋濂的籍贯,一说义乌人,一说浦江人,今年过年回家踏青,却偶然发现离我家不远处有“宋濂故居遗址”,按照遗址来算,宋濂应该是金华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