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010083810
作者:楚渔
页数:157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有中国落后论的主流说法是错误的论断  一、关于第一种说法“封建和专制根源论”,对比中外历史显然不成立中外学者公认:人类发展进程依次需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西方以荷兰、英国、法国为先,西方几乎所有国家都只经过1000年左右的封建社会,就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2000多年长期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近千年来还在倒退;直到西方的舰炮轰开国门,才开始有些变化。  事实证明,封建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普遍经历过的一个发展阶段,并不能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正如在同一所学校循序渐进地学习一样,有的人三年就高中毕业考上大学了,而有的人读了六年高中也没有考上大学。如果把原因归结为设立高中的制度不好、或读高中的时间太长,而不是自己有问题,那未免牵强。  从封建的专制统治来看,西方封建社会中世纪的黑暗统治对思想的禁锢,比中国更为严酷,并且充满血腥。在这个时期,统治者对人的精神和信仰的摧残、禁锢是极为严厉的,是绝对不允许异端思想和不同信仰存在的。  中世纪的欧洲的“宗教裁判所”等专制机构有很多律法和宗教戒律限制人们的言行——禁止信仰自由、禁止言论自由,违反者被判为“异端”遭到残酷迫害,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也未能幸免,如世界上第一位公认的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及其后来的生物学家帕利西、医学家塞尔维特、生理学家维萨留斯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处决。仅仅同意哥白尼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日心说)这一学说的布鲁诺也没逃过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噩运。请注意,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

前言

  胡锦涛总书记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训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产生又呼唤思维科学本身与时俱进。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揭示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探讨思维模式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正确解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像遗传基因一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并对其改造,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正因为传统思维模式是个真正的隐形杀手,在中华民族坎坷前行的路上,它始终是个久治不愈的顽症。病象有多种,睹如文化、体制等等;但病根只有一个:传统思维模式。一切落后均是人为,关于传统思维模式足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个观点的论述,使用的是反证法和比较法。历史不可重复,正面解读某段或某小范围历史往往太过主观和狭窄。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谔谔诤言乃大谋——序《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序言自序引言第一章 现有中国落后论的主流说法是错误的论断第二章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缺陷  第一节 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薄弱 第二节 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混乱而僵化第三章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第四章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严重损害自己的私利第五章 中国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第六章 混乱而僵化的模糊思维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第七章 改造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我国教育的头等大事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内容简介:因为这是一部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书。作者运用比较学的原理,深刻地阐明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维的落后,而不是别的。该书从纵的和横的、古中国的和古希腊的、近代中国的和西方的等诸多方面,列举大量令人信服的事例及其精辟的观点,反复求证,反复论证,雄辩地证明科学思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如同一切新生事物,包括新的思维、新的理论,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一样,《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可能带有某些局限性、片面性、尖锐性,引起一些人的质疑,进而发生争论,这是可以预料的。真理越辩越明,瑕不掩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该书所闪烁着的思想光芒是无法磨灭的。客观世界发展的进程将证明这一点。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作者楚渔先生,居于北京西山,自号西山闲人。据说他有三大爱好:读书、探险、收藏。他的这部宏论就大多是在乒乓球室里写成的。打会儿乒乓球,出点儿毛毛汗,停下来.拿起笔,写一段文字;再打会儿球,又停下来,拿起笔,再写一段文字,经几个月之久完成了这部著作。在他居所大厅里有两个老祖宗:一个是岳飞,反映其爱国主义思想内核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高悬于最显眼处。一个是扭转乾坤的盖世英雄毛泽东,他的各种画像挂满墙壁。作者是湘人。千年前,那篇思想深挚、文采飞扬、至今声名远播的《岳阳楼记》,常常在作者胸中涌起。真所谓:呕心沥血为国忧,谔谔诤言乃大谋。锦绣思维飞玉宇,纵情霄汉我神舟。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首先,作者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落后”。他举例子说希特勒时代的德国科技是如何如何发达,言外之意是想证明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一定导致国家的落后。我去你个球!作者一再强调要概念清晰,可自己却连“落后”和“先进”这两个概念都没搞清!更不招人待见的是,作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终极成因是国民性,而不是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他把问题落在了个体上(我们每个中国人),似乎在说当今中国种种弊端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几千年来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挥之不去的劣根性——不是上面的问题,而是下面的问题。没错,总是鸡8惹的祸。如果作者想证明脑袋没问题而鸡8才是原罪,这也没什么不可以,鸡8决定脑袋还是脑袋决定鸡8,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谁都有权利给出自己的答案。可是作者在《后记》中又写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存在的缺陷是如何形成的,肯定是文化和环境造成的……” 显然,作者承认了是脑袋决定了鸡8!也就是说承认了制度才是中国落后的原罪……&%¥*#作者自相矛盾,神马狗屁逻辑啊!
  •     本书说理不能算非常充分,作者在论证的时候其实自我已陷入另外一种思维定势,犯了“诉诸权威”的逻辑错误。经常出现,罗素说,尼采说,亚里士多德说,歌德说,等等等等。唯独缺少了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论证说理。但是,不能排除这本书的价值。以7万字,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殊为不易。阅读后有一种快感,虽不至醍醐灌顶之震撼,但亦有如沐春风之喜悦。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传统思维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那,又是什么导致中国传统思维的出现呢?
  •     被作者的论点吸引了来看这本书的:导致总过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思维模式。而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像作者批驳的中国人思维那样:概念模糊、混乱、没有理性。作者说,中国人喜欢用模糊抽象感知的语言,他讨论的思维就没有跳出这个范畴。他举了几个偏激的例子,啥罗素的话,啥春捂秋冻,就想推到整个民族,未免也太大胆了吧,太不科学严谨了吧,不就是像他自己说的,无可靠证据么。按照我导师做论文的思想,除非你使出穷举法,列出所有人关于中国人思维的评论都是负面的,所有西方人都没有习惯性的做法,你才能拍拍胸膛说这么肯定的话啊。另外一个思维涣散的表现是插图莫名奇妙,OK,就算你有意义所指,那么也请你说明一下,这么形而上,写意,不跟中国人思维一样吗。最后,要是作者不承认以上的,那么他就是如他所说的,中国人爱面子,不喜欢承认错误,总喜欢辩论而不是辩证。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里看到的,其实有很多的写这个的书,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个标题很震撼,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先看了一个大概,主要先批判中国人主流的落后原因(儒家文化,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制度),然后再从我们的思维缺陷,,中西方思维上的差异,文化上的落后,科技上的无创新能力,教育上的失败。进行一个一个的分析举例。
       看了之后无限的激动,觉得里面说的这些现象就确确实实的存在于当今的中国,比如没有创新能力啊,我们注重功利主义(公务员热),我们从小学习一些很无用的知识(没有学习到方法,脱离了书本什么都不会做),我们是一个向钱看的社会。我们经常没有头绪的跟别人说话,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他说的那样,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没有条理,长时间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才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大部分豆豆都会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批判,就像里面说要有一种批判精神,批判作者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好事,有争论才会有真理嘛(但是不要陷入诡辩)。这个争论里面要有依据在里面,感觉很多豆豆喜欢为了表现自己的不一样,里面有些论点不同,但是也要有根据诶。
       我很赞同作者的论点,自己有亲生的体会,援引里面的一个例子,有两个人在讨论,煤炭是什么颜色的,本来是黑色的,结果另一个说,不对是白色的,然后又说,在800度时是红色,在1300度是白色。这些讨论是诡辩很没有意义的。我们就是这样不好好的学习,不好好的将我们聪明才智用在提升国家科技文化实力上。经常用在这些为名为利上。
       我们也可以用这些作者的观点,为以后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提供一些帮助,让我们知道我们国人在想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中国。
       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要有批判精神啥
  •     批判思维,批判着看。
  •     从不同的方面解析中国的与世界差距
  •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     重点推荐
  •     成功地起到了这本书设定的作用。
  •     还不够深刻,写的比较浅显,论据说服力有点不够。中国落后的原因我认为应该更复杂些。另外很多思维方式的毛病,西方人也很多,作者说的好像就中国人这么傻缺似的。总的来说看此书还是有收益的,看到自己错误不太容易,需要被打醒。
  •     有思想,受益匪浅。 等沉淀沉淀也许写个书评
  •     算是说的有道理,不过涉及社会学的问题真不是这么薄薄一本书能够论证圆满的
  •     书中的观点很有意思,但是结论下得仓促,不是很严密,不太具有说服力。 有点类似与乌合之众或者是丑陋的中国人,都是现象说对了,但是分析和结论的时候就不大靠谱
  •     是有些可以赞同的点存在,可是语气和论述方式等等都让人觉得激进而不舒服(从封面开始就是值得被嫌弃吐槽的话语导师模式)
  •        思维科学革命恰逢其时--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前副校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导)
        一是敢说真话需要勇气。100 年之后中国变化大了。当时黄远生写《国
        人之公毒》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没有希望,他怎么说中国落后,一般人
        也不注意,说了白说。但是现在中国不一样了,现在的中国的发展是欣欣
        向荣,大国崛起、中国模式讲了很多,人们很满足和自信。在这样的情况
        下,楚漁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警示我们说,我们的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这样的提出问题确实很尖锐,
        惊世骇俗,这是需要勇气的。我觉得这本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建
        设发展上去之后,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谈落后的问题,
        我觉得是有意义的,这不是危言耸听。
        二是楚漁先生的直接表达的方式比他写一本厚书影响要大,这个方法
        是对的。这本书提出的思维模式是指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习惯、思
        维定势,不是指具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而是运用具体思维方式和思
        维方法的习惯。这是很清晰、准确的概念。篇幅只有7 万字,但引进了世
        界各国的视角、视野,站在现代的角度,从现代的层面来讨论100 年前被
        人提出但并不明确的问题,这是很先锐的。我们承认这个题目很大,但是
        这本书很小,这么小的篇幅谈这么大的问题不容易展开讨论的。作者一直
        在强调说这本书为什么不展开?他说“我想用通俗简明的方式来提出这个
        问题,并不想做理论的分析论证”,我认为这个话是有道理的。这个题目
        很大、重大的问题,应该怎么表现它?我认为作者有思考。不仅仅是作者
        的写作的风格,是问题本身决定的,因为这种表达很聪明。因为这是一个
        大问题,高度概括地口语化陈述比那种文绉绉、非常正经的大篇幅的论证
        要好,这是他比较高明的地方,大篇幅的论述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
        是一种策略。黄远生当时也想到了,他最后的说明,他说写《国人之公毒》
        这篇文章是靠直觉。所谓直觉者没有加以思考,不靠理论,有感而发,是
        真率的直觉,这种写法用不着论证,直截了当讲,可能比做大篇文章的人
        效果更好,这种形式直接表达,不是学者做的文章,所以当时没有人理解
        黄远生,也顾不上理解。
        评价一本书的价值主要是看它的思想价值,表达方式应该尊重作者个
        人的风格。当年《革命军》写得也很不学术化,但像章太炎那样严谨的国
        学大师对它赞赏有加。写文章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没有思想,光有技
        巧和文字的卖弄,没有任何意义。
      
        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     虽然看起来像骂街,但是内容却发人深省
  •     这是一本让我血脉喷张的书,看过之后要掩卷沉思。
  •     这本书虽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但是还是稍显肤浅,并且排版确实太粗糙了。
  •     那年我还是个愚笨的热血少年
  •        原认为短时间出第二版的书不至于太差,于是借回家一读。对国人思维缺乏逻辑,缺乏清晰的概念的批评我也很认同。不过主要观点的论证过程漏洞不少,让人怀疑作者本身逻辑思维的能力。书中大段摘抄的《教育的目的》看起来不错,有空可一观。
  •     但觉前言后语太多
  •     同意作者观点,硬上切实不少,观点有极端片面的地方。
  •     缺乏论证的严密性和事例等等,提出来的缺点倒是有可借鉴反省的,但是批判之后不提出改进意见我认为是本书的最大缺点
  •     批判
  •     也没提出来什么建设性意见
  •        摘要:本书似乎在做一次“反证”:作者首先说中国的问题不是出在体制和制度上,然后对思维方式之缺陷大加论述,论述的结果却不能提出付诸实践的可行途径,表明“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并不可行”。那么作者似乎使用这种方式反证了中国的问题恰恰出在体体制上!
      
      
      
      初读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感到十分失望,继而对这样一本书的问世感到费解。本人读书口味并不算高,所要求的不外乎三点:逻辑严密、观点新、文采好。逻辑不严密不要紧,观点够新颖即可;观点陈旧没关系,文采好也行。可这本书却是三不沾。当然,作者在开篇自序里已经申明,本书是“随感而发”,非学术论文,那逻辑不严密也有情可原;作者不是文学家,但说理行文倒还算清楚流畅,文采好不好也马马虎虎不做计较;最不可理解的是本书的观点。
      
      本书是讲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这方面的观点,本人曾在梁漱溟先生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读到过,而且相比之下,梁先生的论述之全面、客观、深刻远胜于楚先生。梁先生这本书在学术界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楚先生既然摄论此话题,竟然在整本书里无一处引用梁先生的观点,我们且将之理解为楚先生不唯上、只唯实,但不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直接导致楚先生这本书在论述上缺乏新意且略显肤浅。同样,书中讲到中国文明的停滞这个问题,却没有引述在这方面极具权威的汤因比的观点,而直接将其归咎于所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这种论述取向上的“自说自话”使得作者在本上中错过了无数次自我修正的机会。
      
      在我看来,楚渔先生的这本书在论述上的缺陷主要有个方面:
      
      一,先入为主。作者开篇即单刀直入,将思维模式分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外国人的思维模式。这种划分略显幼稚。思维模式属上层建筑,是随物质基础的改变而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西方人经历这一过程早一些,我们经历这一过程晚一些,但不能因此就说新的思维模式是西方人的专利。因此,目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改变是有其必然性和自发性的;在某些方面借鉴西方也是十分正常的和自然的,完全不必用“模仿”这种略带自备情绪的字眼。而在作者的观点看来,仿佛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根本就是顽石一块、冥顽不灵;要改变就必须先“自废武功”。
      
      二,以彼之长攻击之短。本文在论述中国人只有形象思维时,用了所谓的“对比研究”。可作者的这个对比,是拿西方人的纯学术观点与中国人的市俗观点做对比,拿黑格尔与中国旧社会一老妇做对比,那当然后者是只有形象思维了。而实际上,中国佛教某些派别中对概念的辨析达到了繁复无比的程度。
      
      三,材料失实。书中用作论据的许多事例都经不起推敲。一方面是作者引用材料的来源不可靠,比如作者引用《环球时报》中的内容,用以说明“春捂秋冻”的荒谬,然而要论述这个观点完全可以用更加权威的材料;在另一处,作者引用《环球时报》的报道说明中国人在蒙古被随便殴打,然而事实如何,作者并为考证,而众所周知,《环球时报》是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而出名。材料失实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在知识储备不足。譬如作者在书中重复了一个老旧论调,说中国人汉奸多是中国人实用主义的明证,并极力推崇犹太人的民族性之强,作者显然不知道二战时期著名的“犹奸”组织“犹太人自治会”,当然,汉奸与“犹奸”都与民族性没有直接关系。此外,作者在中国与韩国、日本的对比中,视角之局限令人吃惊。比如,作者说日本通过仿效西方思维模式反而保存了民族精神,而中国则只学习方皮毛。作者显然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学习西方之马列主义恰如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向西方学习,而中国的学习西方的成就一是取得了民族解放,二是实现了经济腾飞,三是正在发生的民族文化复兴,这丝毫不比日本的成就差!至于韩国,作者显然并不甚了解韩国的国情。作者引以为傲的韩国科技主要集中在数码科技和整容,要比起中国来,在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方面并没有优势。而这也暴露出作者显然没想明白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中国庞大的人口因素。正是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所以中国对民用科技的需求远远超过奢侈品科技,而对人均GDP的制约更是不言而喻,这好像跟思维方式没什么关系。
      
      四,无头无尾。作者立论之空虚上文已有论述,而作者在整个论述中,除了一味的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思维方式之外,并没有提出解决之道。然而这正是本书的吊诡之处,也是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本书似乎在做一次“反证”:作者首先说中国的问题不是出在体制和制度上,然后对思维方式之缺陷大加论述,论述的结果却不能提出付诸实践的可行途径,表明“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并不可行”。那么作者似乎使用这种方式反证了中国的问题恰恰出在体体制上!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是在是很佩服作者的良苦用心,也理解了为何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这么一本书了。
      
      
      其实“思维批判”与体制批判本就是两个想通的论题。体制的形成正是某种思维方式的外化,而改变某种思维方式也必须借助体制化的操作方可以实现。我们看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近代中国“师夷长技”的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无不依循“体制——思维——体制”这样的发展程序。本书提出思维模式变革实是在呼唤体制改革。
      
      本人通过楚渔先生下属公司的员工了解到楚渔先生似乎颇忌讳谈论政治,然而从本书的行文,又可以看出楚渔先生可以算是是一位心怀天下的隐士。如果楚先生真是如本人揣测那般用意,在来看这本书时,倒觉其有“飞白”之美;但如果楚先生真的只是认为思维模式的改变是一条一步到位的捷径的话,那我只能很遗憾地推荐楚先生去好好补一下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关课程再来发言。
      
      参考读物:《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     偏激片面。
  •       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有感
      王兴尚(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教授)
      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是对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做一种
      分析,他抓住了思维习惯层面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从辩证的观点来
      看,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落后的原因,我觉得应该从几个层面来考虑,
      一个是宗教,尤其是意识形态,宗教这方面,再一个纬度就是哲学的层面,
      还有一个政治理念的层面,还有一个关键的就是伦理的层面。
      中国古代,在宝鸡有周秦伦理文化的研究中心,我们看到一个现象,
      过去很落后的六国竞争中的秦国本来很落后,但是秦孝公发了一个求贤令,
      魏国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一下子变成了强大的秦国,最后秦人终于能扫
      平六国,一统天下,秦从落后变成先进,它凭什么呢?秦从一个非常重要
      的层面,宗教方面的原因,宗教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西周时候的宗教它
      信仰是昊天上帝,德性,德来相配的,所以这样一种宗教观念到了秦的时候,
      人家把这个东西很巧妙的置换了,置换成什么东西了?就是所谓的五帝,
      它是空间的神,以后变成一个时间的神,所以秦统治中国以前,在宗教观
      念上通过宗教把空间统治了,所以它能统治整个天下,首先在宗教上面占
      了上峰,就是五帝统神圣的领域,所以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形态,这也是思
      维方式,秦人他能够变得强大,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        带着自我反省的心态来读的这本书。从自身来看,以下两点值得自我反思。第一,辩证法的滥用。第二,混乱而僵化的模糊思维中的喜欢从客观因素找根源。
       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本人并不认为像某些“大家”评论的那样惊天动地,醍醐灌顶。首先,概念不清晰。书名叫做中国人的思维批判,那么作者要批判的应当是大部分中国人所拥有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究竟是什么呢,我并未从书中找到明确的界定。而作者开篇即强调了概念清晰地重要性,本身在这点上还是有欠缺的。其次,有些论证过程缺乏逻辑性,比如空降“僵化而模糊的概念,使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极为混乱。”这么个结论后,导出了“思维的混乱就会向没有原则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我们中国就产生了各种互为矛盾的思想理念,因而我们中国人什么样的思想都能接受,什么样的信念都能接受,甚至什么样的信仰也能接受。”思维混乱并非是向没有原则方向发展的充分条件。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逻辑链条。
  •     到150页之后感觉只剩下斥责了。说对了一些但是稍显混乱,没有深入。
  •     作者犀利的见解 一针见血 确实警醒中国人 但这只是一方面 所以我们还得寻找我们改变或者说无法突破的源头 在路上 一直是~~
  •     大学看的第一本书,因为在辩论队而对这本书有了很深的感情
  •     抛砖引玉,这就是那块砖吧
  •     支持,对完此本书的时候,感觉酣畅淋漓,然后第二遍批注了满书,
  •       作者论及教育问题的根源大都我也认同,但触及到药方的部分便嘎然而止,让人不免唏嘘。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位者好面子,必须要保证自己的伟光正,稍有异己便打压之。56年的反右,66~76的文革,加上八十九年春天,知识分子都领教了“威风”,大都犬儒化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那儿还有一点当年的五四精神。而这一切正是其所需要的,为了维护其统治,无不用其极。整个国家死气沉沉没关系,整个民族失去了创造力没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了我现在和以后能一直处于那个位置。为此扼杀创新、僵化制度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我们的”中国,你只要有独立的思想意识,无疑已经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而如今,在下位者想推动其进程,无疑与以卵击石。
  •     同意,想作者说的那样,他写出了他自己的感觉,没有细致并有学者眼光的思维模式。
  •     核心观点确有可取之处,但干货着实不多。前后的揄扬和访谈很是乏味,编辑的粉饰和褒奖一看就很假。
  •        本来打算买这本书的,结果看到了一些不以为然的评论,所以下载了电子书,间间断断不一会看完了。
       首先叫我郁闷的是,电子书前面50%以上是各界对于这本书的评论,还有许许多多的读后感,有的竟然是人大或者其他大学的学生的大篇大篇的读后感- -!
       给我的印象十分不好,一本书半数以上是书评就算了,书评还夹在书本身中!?
       其实书就一个意思:中国人思维缺乏理性。只要稍微知道点西方哲学的知识,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七万字?太少了?——太多了!竟然把一条微博就可以讲清的东西写一本书。我怀疑作者的思维僵化,世俗。
  •     我非常同意你的书评,我有同感,赞成。
  •     作者真的不是在自黑!?
  •     看了好多大家推荐,营销手段呀。我强忍着看了两遍,实在是超强人意。雷声大,雨点小。
  •     题目很大,说到底就只是论述了一个道理。不推荐
  •     从思维模式来探求中国落后的原因,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角度,作者的分析论证也不错,有许多内容读来让人赞叹,虽不至于醍醐灌顶,但也如沐春风。不过作者老在强调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在想这种思维模式到底是如何产生并且慢慢固化到中国人的血液里去的?这肯定和人文制度环境以及对人从小的教育成长有关系,而且一种思维模式形成后肯定和相关的人文制度环境相互影响,这也许又会是一个新的课题,值得去思考,去研究。
  •     吐血推荐。这本书也是一位高人推荐给我的。在此默默感谢他。
  •     全书逻辑混乱,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述(不过这倒是从侧面支持了作者的观点)。以作者高中文科生程度的人文学科认知,试图分析如此艰巨的问题,实在有些强人所难。这无疑是深刻的教训:作为当代青年还是要多读有益的书,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以免被当代主流的定势思维迷惑,这样才不至于形成扭曲的三观。我有姿势我自嚎
  •       在书店花二十八块钱买了回来,读后想骂人。
      作者一语道破了宋朝败于元朝之手的原因: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水平连原始思维都不如——这种水平也敢出书,这种水平的书也会有人力荐,我们的文化还真是高度产业化了。
      
      作者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分析能力连一个初中生都不如,书里除了引用几句前人之言,列举一些尽人皆知的问题以外,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虽立意极高,野心极大,但水平太低,写出来的只能是一本垃圾。
      
      写此书评,为的是提醒朋友们不要花钱买这本书。小学生除外。
      
  •       本来对这种题目太过亮堂的书不会有什么兴趣,可到底是人民出版社的,水准总不会差吧。读了以后却失望不已。我可以理解在封面上写“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大调,毕竟市场要求、书商做法。但作者在文章里也是这种似乎真理在其一人之手的气度,对比其在序言里的谦虚,我实在想问他书里的主要观点——中国人思维的混乱——在他自己身上是否表现得也太明显了呢?又或者,如果作者有这个能力说这种话,我自然也毫无意见,还会佩服作者可以不那么做作地假谦虚,可这本书最多可以说是局部或有可取,总体差不多是一派胡言。推理简单,举例破绽百出,也不成体系,这倒确实符合作者序言里的“自谦之词”。近乎是先不做证明的立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模式,然后对其他的观点找几个粗浅的例子反驳下,然后再在立论的基础上找些中国社会的病态来证明。用这种由果索因再证明结果的方法,几乎随便找一点——思维模式也好,道德也罢,或者是地理决定论——都能自圆其说。书里都是些老生常谈,零星的思维火花也很寥寥,作者的知识结构也显然颇为单调。希望作者能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多用来改造自己的思维模式。又或者对论点严密可靠的证明作者自己已经很有把握,只是觉得繁琐,写书只是“朋友所迫,勉为其难”,所以如此草率粗陋?
      
      ——转自:比较拙荆
  •     各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论证……整本书的逻辑体系和观点太差了。真不知道怎么会有出版社出这种书。当然书里有一些观点和事实是正确的,要是全书每句话都是放屁我倒可以给5星了。
  •     有一个观点我赞同:中国人的思维老是在矛盾中,老是在混乱中徘徊。我们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一次一次的犯着同样的错
  •     插图很多,可以当小孩的绘本看
  •     其一,根本本身就很吊诡,何况是对待思维,一味的从根本入手,反而沦为片面;其二,看到是人民出版社就略惊讶,原来正文各种强调总书记、毛爷爷的指导,也就难怪;其三,实在不明白,好好的一本书里,插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图片干嘛?简直就像是一边看黄片一边背单词,不明所以。要审丑,就要抽丝剥茧,而不是杂糅堆砌。
  •     这个可以读读,会让你思考很多以前根本没想过的问题
  •        本书作者有极强的爱国热忱,有一定的社会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同时似乎还有一些愤青的味道。
      
       本书的结构逻辑不合理――引言对“思维模式”的定义不清,着墨过少。此词是本书的关键,作者在书中也强调概念精准,本应该花大力气定义说明该概念,使读者明白何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何谓“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本书亦陷入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如果我对作者所谓“中国的思维模式”的理解正确的话。本书对“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这一核心论点的论述莫不是中国思维式的论证,田忌赛马式的比较,甚至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皆有问题,何来精准地、有逻辑地实证。
      
       如果需要修正关键词的话,我建议改为“理性”或“理性主义”更为妥贴。
      
  •       读过本书后,感到有话要说,作者对于国人的思维的批判不是不正确,关键问题是中国落后的问题与思维的习惯有多大的关系?再者中国人思维的问题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思维为何就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而其他诸如社会制度政治、思想、文化等却没有关系?对于毛的评价也有许多非常极端和主观的定论。书中的那些众多的插图,按照作者的逻辑思维,和文章的内容又有何种的逻辑关系?企图将中国的种种问题归结到中国人思维的方式,倒是很简单明了,闭口不谈传统的文化及政治制度又避免许多的风险,但中国的问题能与我们的这些方面能绕过去吗?中国有问题还是非常的严重,但是绝非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网友的评论绝大部分还是比较客观和和有说服力的,质疑的问题,也是符合事实,硬伤也是基本存在的,非常欣慰,中国人还是有自己的头脑和良心的。
  •     用传统思维批判传统思维,有趣有趣。
  •       我起这个名字的目地不是要针对该书,只是想这个名字或许会像该书的名字一样更吸引人。 我不知道该书在学者们眼光里占多少份量不过对我的启发很大。所以我首先感谢作者和这本书,让我趁机写一个汉语文章。我花了三天时间才看完这本书。。。本人上的是民族学校,而且初中毕业。所以提醒大家对我的笔迹的糟糕性给予谅解
       我买这本书读的主要原因是,书名起的台照眼了。多大的题目呀。 当我翻开该书开始阅读是脑子里也开始出现一些疑问了: “该书讨论的思想问题会普及到我们吗?”第一天看完四分之一后敢肯定了这是一本只关于中国汉族人思维的书。我意识道我们这些也有上千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们 在书中讨论的题目之外。我们这些跟汉族有很大不同文化背景的,而且有一定人口的少数民族们也是中国人呀! 在关于中国人的问题上不考虑我们,这就意味着书名有无,而书的内容却会有片面性和缺陷。然后我想如果作者容忍这种错误存在与在他的书中的话,他的思想也会很不完善的。 所以我怀志一种怀疑的态度看着本书时发现的问题也多了, 你们可能会想这是因为我对作者产生了偏见。 不管怎么样看看我的意见再说吧
       作者在本书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古到今都是错的,这是中国人落后最主要的原因。中国人应该改变思维模式变成世界第一强国。我不是诡辩, 要是我们好好考虑一下会注意到某些事不对劲。。。 书中一直在批判的事是中国人历来爱和平不好战的思维方式。别人来侵略,欺负我们也变成了我们的错。这好像我们发明火药和指南针而不做大炮和不作侵略也变更成 了错的。好像当年那些德国, 英国,日本人的侵略性思维是值得提倡的。 一直在说什么当年那些德国人的,甚者日本人的思维也比我们的发达。我不知到发达是否等于好。 那法西斯侵略思维也是好的吗?这就是理性思维吗? 我真的没高明白
       是他们逼着把我们拉到他们的末日程序里的。这事在书中说成了是洋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发展者门。中国造原子弹也是因为别人心怀轨迹。 是贪婪的发展使得我们的世界灭亡快成为可能。我看了本书后对“易经”的智慧产生了敬佩。中国汉人很早就用“易经”预测到了贪婪求知的严重后果。这和伊斯兰教“古兰经”的精神是向复合的。好像中世纪世界最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也是放弃了发展。 而这些被放弃的科学成果都被贪婪的思维拥有者门继承了。 今天我们所做的或是做错的都是为了在这个残酷的程序里面求得生存。今天我们发展的主要目地不是要比别人强,而是探索一个更正确的生存至路。我相信中国人以“易经”智慧会找到这条路的。所以说中国人走自己的路没错
       我本来也想的插上很多图把这个写成书的, 还可能会赚一笔。。。 不过势力有限只能写这么多了。 希望我说明白了我想说的
  •     一个什么都要管的全能型GOV,必然发展到臃肿、低效进而无能的GOV,也只能一步步的滑向朝鲜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所谓经济成就正是全能型在经济领域放手的结果,如果我们的上位者有大智慧,放开束缚,不去剥夺人们说话方面的权利,舆论控制退出教育领域,特别是先从各个大学退出,让我们的大学真正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之场所。只要你不去干涉,加以时日,如同当年放开经济一般,其思想之花便会灿烂开放,何谓国人创新无望?
  •        史实硬伤太多。书中提到,中国不管哪个朝代,宗教信仰都自由。而稍具佛教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共有六次,三武一宗灭佛,晚清以降又有两次。十万言书,有一两处硬伤尚在可忍受范围之内,问题是此书这类硬伤俯拾即是。作者史学知识尚浅,令人遗憾。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本人翻阅后发现了作者持论趋于极端的一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处论述对反面的证据和驳难缺少考虑,持论并不公允;二是对毛的崇拜,恰好反映了盲从、缺乏独立和批判精神的一面,这正是国人思维缺陷的典型特征之一。批判国人思维缺陷的书却显示了这种缺陷的典型表现,恰成反讽。
       对于青少年朋友,建议以不读此书为佳,因知识积累尚浅,难以对书中的诸多谬误一一辨识,容易被误导。好在国人思维缺陷并不是一个新的论域,有兴趣者可以参看他书。
      
  •       在书店里草草翻了一下这本书,初始读时觉得作者有些论点挺有道理的,但是越看越觉得作者太偏激。全都从事实出发?只怕并非如此吧!
      
      作者应该先看看《野火集》,龙应台那才叫一切从事实出发。
      
      作者以为读了一些书,或者了解一些皮毛,或者受过一些伤害,或者懂的一些中国人的习性就可以如此大言不惭吗?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借孙子兵法和西方的军事理论来说明问题,想说明国人喜欢玩心计,这并没有错。
      
      但是首先,孙子兵法的第一句根本不是:“兵者,诡道也。”而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意思是用兵的学问是国家的大事情,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不能够不仔细研究。 这就很巧妙了,作者为了说明国人对于“诡道”的热衷,偏要说这个是第一句,若是没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岂不是被作者误导去了?
      
      其次,作者说我国古代兵法里完全不关心将领和士兵,我觉得实在是谬论。孙子兵法始计篇第二句就写的很清楚了,刚好接在第一句后面:“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人家强调将领的作用很明确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将领要聪明、守信、仁爱、勇敢、赏罚严明。只是没有讲怎么培养将领和士兵。因为本来孙子兵法又不是黄埔军校,只是讲我国古代用兵的谋略而已。而且《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写的已经非常有概括性了。 作者拿我国一本讲谋略的书和西方一本军事总论之类的书告诉人家说,“你看,这是我们的总论,我们军事上只玩心计。”——这不是扯淡吗?完全没有可比性啊!更过分的是作者都没把《孙子兵法》读完就在那瞎说,不然怎么连第一句是什么都不知道!
      
      作者还有一些关于国画和西方绘画的论点我也很不赞同。
      作者说国画只讲究意境,我们的老祖宗不如外国人的祖宗写实。我们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写意更讲究神韵和意境,工笔就是写实啊!难道作者只看过泼墨山水没看过工笔花鸟吗? 由此可知作者对中西方绘画根本没有正确的了解,只是知其皮毛,就在这里大放厥词,实在是对读者的一种误导。 对于作者这样连工笔画也是国画的一种都不知道的人来说,竟然在书里大赞西方绘画比国画优越,而且还振振有词。难道搞几幅山水,搞几幅圣母像丢到书里就能说明问题了不成?作者也太儿戏了。外行人看了,又要被误导了去了。西方绘画和国画必然是有可比性的,但一定不是作者的这种比法。
      
      虽然对于作者的某些论点我表示欣赏,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但是作者的态度实在是太不诚恳了,没有事实就没有发言权。妄加揣测一下,作者只怕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出书而出书吧?
  •     干货有但是不多 一路把巨人拉出来挡箭 自己的话大都是哲人陈述之改写 这本书大火只能说明很大戳人还处于蒙昧 连西方思想的核心都接触不到真的愧对时代不是吗?
  •       楚渔先生的作品讲的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但其论述中到处都是这样让人警醒的常识。
      
      许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的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楚渔先生的书中也引用了这句话。)当然,这是无可争辩的真理,更是被无数历史所证实的不争的事实。于此,人与人所不同者只在于,这个“利益”到底是什么?是“吾爱真理,但更爱吾师”,还是“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这些有点哲学论调的问题似乎离一般的人有点远,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远”只是长期以来的一个误解。实质上,这些问题不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持什么样的观点、如何做选择吗?真理和名利,到底选哪个,这决定了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如何行事、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最近读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可以说,在这一观点上,我们相遇,就像老熟人一样亲切。虽然这并不是多么新鲜的观点,但在如今提出来,并且从思维科学的历史去看的时候,它给瞻仰者的却是一个警示。
      
      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写到国人求证一个道理的典型过程:甲乙两人辩论煤球的黑白问题,甲说煤球是白的;乙说何以见得啊;甲说某部长、刘教授以及张三李四王麻子都这么说了;乙说原来这样啊,我知道了,煤球是白的。
      
      这是很具有讽刺和幽默的一个论述,相信很多人看完楚先生幽默的论述就会会心一笑,叹惋不已。其实,就哪怕甲的论断是“煤球是黑”的,也已经非常可怕了,更何况如今甲的论断干脆就是“煤球是白的”。然而,谁敢不说如此的谬论不是比比皆是呢?
      
      人和社会的可怕不在于一时的观点出了错,而在于一直坚持用错误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做事,甚至治理一个国家。然而“煤球是白的”型的论述在中国,不光当今社会,以往也比比皆是,缘何如此可惜、可怜、可悲呢?楚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使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吾爱真理,更爱吾师。”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模式。绝大多数人更注重的是“人”,是名利和功绩,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事”,而没有终极的观念和追求。
      
      前几日看一篇外国人写中国的文章,很有意思,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非洲人对中国人的不解:如果一个中国人要救济灾民,他首先考虑的是他做了这样的事别人怎么看,而不是假如灾区得到他的救济,就会有一大批人活下来。这篇文章提到的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恼人的“要真理还是要名利”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这看似个简单的问题,只是个二选一的选择题。然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讲,这则事关重大。为利的社会,人心黑暗,社会冷漠;而为真理的社会,人人有自己,也更愿意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平等共存——这不正是美好的社会所期望、众多有识之士所正在为之付出的吗?
      
      被忽略或被遗忘的常识的惊现才是最让人为之一动的,才是最让人慌张的。楚渔先生的作品讲的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但其论述中到处都是这样让人警醒的常识。事实上,于现在社会来说,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哲学道理,而是一些常识,一些被很多人遗忘、或是忽略的常识。对于社会来说,只要践行常识之理,它就会正常、甚至出色的运转。
      
      当然,楚渔先生大作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他从整体着眼,关照社会历史、思想哲学、科学教育,取其精髓议论思维模式的问题,有高屋建瓴的思想概述之风范,又有无所不包的思维科学史纲的气概。于我而言,仅是点其有趣者之一二,随感而发。
      
      与此思想有同感者,不妨一读楚先生。警戒之,自省之。
      
      
  •     作者楚渔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论证过程也免不了牵强和敷衍。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的确太过缺少抽象与概括,也缺少上升到理论、发现普遍规律等。中国人过于讲求实用,而忽略精确、忽略对事物的验证与研究。
  •     有一定见解,大家直接看后面的图便会明白,真真实实的存在着,
  •     书的论据确实很糟糕,但论断确实有些值得咀嚼之处。为何不见你写好的一面?你读出来的,仅仅只有负面么?
  •     “恶人对神持有的观念必定是坏的,善人对神持有的观念必定是好的。”不记得是谁说的来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薄弱,很容易会提出类似冯友兰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科学落后的问题。判断是基于所持有的事实资料来定的,由此看来李约瑟更公允无偏,看问题的落脚点,更高瞻些,尽管有不同专业上的偏重。不过作为理工出身的本书作者勇气可嘉,还是相当敬佩的。
  •     本以为能淘到像《十作家批判》那样精彩的读物,结果却是这么一个货。随手翻了几页,某处印着主席巨像,写着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不免觉得此书格调不高。往后翻了翻,某页写着,为何蒋介石不要库页岛,作者也不管历史事件到底如何,主观的说蒋傻帽(大意),历史认识只停留在中学生水平。又翻了几页,作者大谈教育如何抹煞中华英雄,话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所有的英雄都是人造的东西,制造虚假的英雄这样的事我们干得还少吗,中国人恰恰是缺少一种工正公平对待历史的态度,要说这才是要批判的地方。楼主说了不少,基本都在点上,这样一本书居然能上畅销榜,不知是读者水平低还是中国学者水平低,楼主废了写字的力气,再下丢了20块银子,烂书一本。
  •     外国的月亮没比较圆
  •     看得出是一篇论文勉强扩充的一本书,作者观点犀利,但个人认为过于否定中国的东西,未免偏激 7.8分
  •       
      老百姓的话说了“有理不在声高”,愤愤地情绪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摆事实、讲道理才是最能让人信服的。虽然作者的一些观点有一定道理,并能有所启发,但是作者的例证和阐述却显得有些浅显和单薄,不能让人完全认可。
      
      把思维大而化之地概括为“中国人的”和“外国人的”两种,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况且作者本人既不是“天外来客”也没有站在“庐山之外”啊,他应该也是中国人。思维的形成到底和什么有关?又是那些因素起来主导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尚不能做出科学的论断,作者又凭什么来概分类比思维?还是拿书中的例子来说吧,作者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耐寒完全是思维的问题,这显然是偏激的。无视中国和日本在地理、气候、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也能叫科学吗?同样来类比,两湖、四川等地的人较北方人能吃辣,难道也是思维的问题?很多北方人到是很想吃,只可惜无福消受啊。
      
      书中那么多的图片、插图到底是神马意思呢?不客气地说,有充数之嫌。因为我实在看不出这些图片和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况且都是些大路边的图片。如果说是为了搞西方人文科普,那可是有点不讨巧、也不讨好。不过,如果去掉这些图片,变化是很明显的:书更薄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购买此书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封面的感觉不错,再就是出版社的名头。
      
  •     对思维批判 的思维批判!!
  •     我们的教育部、大学领导体制官僚化等等,无不是根子的问题。历史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唯有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成本最低的,引起社会动荡最小的。越往后拖,时机越差,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越是牢固,成本和阻力越大。但最终崩盘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对十几亿人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将更加深重。
  •       很感叹这部书的内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确是保守、僵化。渔看的很清楚,虽然本书也有一面倒的倾向,但瑕不掩瑜。
      渔的观点,仍会细细研磨。
      字数太短,我晕
      字数太短,我晕
      字数太短,我晕
      字数太短,我晕
      字数太短,我晕
      字数太短,我晕
  •     全篇理论阐述,实证性并不强
  •       是书批判中国人的思维,结果自己依然逻辑欠斟酌,思考欠细致。据说这书是边打乒乓球边写作完成的:讲的道理人尽皆知(思考很浅),行文草率,逻辑偶有错谬,兼以举例疏野,语言乏味,我翻了几页,见没有什么新见,就放下了。
      
  •     写的一针见血的
  •     一本反对论辩的论辩的书
  •     作者思维如此之混乱竟然还能如此淡定地批判别人。。下限塌了。。
  •     你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
  •     最近又恰巧看了《世界青年说》这个节目 发现我们的差距 我也想到 我们班十五个一本 十个跑去学医了 还有我最好的朋友 材料物理改经济了 我们缺少的是理想主义 是情怀 也是执着 一直很困惑的我 将继续困惑下去 等离子体物理万岁
  •       中国大学生人数之多,研究生,博士生数不胜数,但究其成果,论文有世界影响力的很少,为什么?我想有2点分析;1.中国教育还是以传统中国思维模式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实用主义,读小学为了上初中,读初中为了上高中,上高中为了读大学,读大学又为了好工作,那有了好工作之后了?继续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自己,强迫自己,最后会发现,一切一切都是自己设的圈套。所以会出现当代中国学生厌学现象。2.相比于西方,小孩小时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大人给予帮助,辅导,在他们眼中,读书是一种求真态度的表现,世间多么奇妙,我求学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是一种个人爱好。所以西方学生将知识(准确地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一种链条似的方法储存在头脑中,而不是将其生硬的分为初中、高中、大学等。中和以上,我觉得钱学深在学习这方面谈得很好,就是所说的“大成智慧学”,中国的路还很长,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幸福的时代,是福是祸关键还是自己!
      
  •       首先,作者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落后”。他举例子说希特勒时代的德国科技是如何如何发达,言外之意是想证明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一定导致国家的落后。我去你个球!
      
      作者一再强调要概念清晰,可自己却连“落后”和“先进”这两个概念都没搞清!
      
      更不招人待见的是,作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终极成因是国民性,而不是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他把问题落在了个体上(我们每个中国人),似乎在说当今中国种种弊端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几千年来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挥之不去的劣根性——不是上面的问题,而是下面的问题。没错,总是鸡8惹的祸。
      
      如果作者想证明脑袋没问题而鸡8才是原罪,这也没什么不可以,鸡8决定脑袋还是脑袋决定鸡8,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谁都有权利给出自己的答案。
      
      可是作者在《后记》中又写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存在的缺陷是如何形成的,肯定是文化和环境造成的……” 显然,作者承认了是脑袋决定了鸡8!也就是说承认了制度才是中国落后的原罪……&%¥*#作者自相矛盾,神马狗屁逻辑啊!
  •     好奇心,及实际探索是希腊人成功原因 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及想象思维是成功原因 经验是客观现象之间联系教训 得到知识手段和方法 思维和探索能力
  •     已走入了21世纪10年的时间了,为什么我们的土壤老是培育出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的体制呢?思维模式的改造是头等大事,上位者放开对大众思维的牵制,还其思想和说话自由是头等大事中的头等大事。缺乏反思传统,我认为只要从自上而下反思我们几十年来的伟光正。你想呀,老大都已经自动从神坛走了下来,而平头百姓的我们反省起来岂不是更加畅所欲言吗?卸下90年来沉重的历史包袱,将包袱重新组装和发明为新式的助行器,我们将走得更坚实、更快、更勇敢!
    -----------------combine的无敌分割线--------------------
    通往朝鲜之路,是由我们每个人的沉默铺就的。
    过分的强调纪律是有害的,不加区别的纪律只能使大脑变得麻木不仁。
  •     理书的档儿翻了翻,丫还给你加粗,不说你是脑残是什么?谁信你谁就是无脑。
  •     有些话语过于极端,但多听听批判的声音,易于让人清醒。
  •     2013年上半年读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