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起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中国哲学的起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08091405
作者:吾淳
页数:56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影响思维与观念发生的基本要素本章要考察影响早期人类思维与观念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知识、信仰与语词。人类幼年的生活是贴近自然的,在那个时候人类所面对的自然是一个真正的自然,一个未加“开垦”的自然,一个未加“加工”的自然;也是一个未加“分析”的自然,一个未加“概括”的自然,或者说一个未加“思想”的自然。最初的认识正是面对这样一个自然或者说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然中产生和展开的。最初的人,无论是人类,还是个体,当其接触这个自然时,首先就是观察这个自然。这就构成了认识的起点,并以此为起点,产生与发展出其他的认识样式。因此,观察以及实践,是人类最早与外在世界接触的渠道,也是最主要的接触渠道。这样一种接触对于整个人类的思维与观念来说会打上深深的印记。同时我们也看到,包含神秘、敬畏的崇拜意识也在人类幼弱的心灵中逐渐萌发出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类在经历近代科学或理性的洗礼之前从未将其眼中的世界或心中的世界作为纯粹的“自然”。人类当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起,就不是与一个纯粹的“自然”打交道。人类的先民所面对的是它们构想出来的种种神灵和神祗。不仅人人如此,而且代代相传。因此,崇拜是人类思维与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的泉源。人类在崇拜中接触世界、感知世界、理解世界。事实上,我们看到,崇拜的因素不仅对较低级的观念与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其同样也会对更高级的概念与思想产生影响,它甚至会与理性形成默契和同盟。观察和实践是原始或古代先民接触自然或外界的方式,崇拜使得先民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有了更多的沟通,而这样一种接触如想要沉积为思维和观念则必定还要有一个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或语词。语言或语词同样是影响思维与观念发生和成形的重要因素。如果说,知识与信仰主要为思维与观念的产生提供材料,那么,语言或语词则是思维与观念得以实现的平台和载体。语言这样一种形式早在人类的童年就获得了发展,并且,从日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对于思维和思想的影响可能较之观察和崇拜还要更加直接、广泛和深刻。

内容概要

吾淳,亦名吾敬东,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生于上海。1992年师从冯契教授,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范型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主要代表作有:《宗教:一种文化现象》(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中华书局,2002)、《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90)、《关于古代中国经验思维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1997)、《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共同点之比较》(《哲学研究》2006)、《孔子论乐:精英的理想与趣味》(《孔子研究》2006)、《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世界宗教研究》2007)等。

书籍目录

绪论 前诸子时期中国哲学问题的提出一、关于前诸子时期哲学观念、概念、思想研究的进程与现状二、雅斯贝斯的“轴心时期”理论与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三、张光直的“连续性”理论及相关理论四、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五、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大致历程六、早期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所能得到的普遍经验与理论支持七、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轴心”、“突破”、“连续”等理论问题八、材料的准备及对材料的认识九、本书的内容结构第一编 史前思维与观念的普遍源头第一章 影响思维与观念发生的基本要素一、知识或科学二、信仰或宗教三、语言第二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兴趣一、什么可能作为原始思维的最早兴趣所在二、二分三、类分第三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特征第二编 中国思维与观念的源头第四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第五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宗教源头第三编 象、类观念的产生第六章 “象”观念第七章 “类”观念第四编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第八章 “阴阳”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第九章 “五行”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第十章 “中”、“和”观念的产生第五编 天人、天命、天道观念的产生第十一章 “敬”、“受”:宗教“天人”观众的形成及思想化第十二章 “宜”、“因”:自然“天人”观的形成及思想化第十三章 从宗教“天命”观到自然“天道”观第六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上)第十四章 “天”概念的形成第十五章 “神”概念的形成第十六章 “命”概念的形成第七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上)第十七章 “道”概念的形成第十八章 “数”概念的形成第十九章 “气”概念的形成第八编 道德瑟社会观念的产生第二十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产生第二十一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成型第二十二章 “民”观念及思想的产生与成型第九编 伦理道德观念的展开第二十三章 “信”、“义”、“任”等具体观念及概念的形成第二十四章 “善”、“恶”对立观念及概念的形成第十编 道德与社会重合观念的展开第二十五章 “礼”观念及概念的产生与成型第二十六章 “功”、“利”、“用”观念的形成第二十七章 “义利”、“公私”、“君子小人”对立的形成第十一编 不同社会历史观念的分野第二十八章 “经”:统一恒常的社会历史观第二十九章 “宜”:差异变化的社会历史观结语 中国哲学范型的基本确立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哲学的起源》独创性地将中国哲学的源头推前至前诸子时期,作者认为上古时期中国古人的思维和观念就具有哲学思想的雏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大变革的时代,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学派成立,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为我国哲学奠定了基础。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像“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全书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

图书封面


 中国哲学的起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对理解中国文化深层内核有很大的帮助,但前提是有比较好哲学和思维素养。最好结合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吾淳的《中国思维形态》等等。
  •     思路清晰,值得一讀。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