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第五辑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中国经学-第五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63390809
作者:彭林 编
页数:274页

章节摘录

  以“无”作为发声助字的学说,是“无宁,宁也”最自然的解读,此盖众所公认。我觉得大概正因为是自然的学说,所以历来很多人都是如此理解的。②但清晰而具体地论述这一解读的注释与论证,文献中不太常见。首次将“无宁,宁也”的“无”字明确判定为发声之助字,同时更广泛地论证“无”在古汉语中的助字功能,从而将此确立为一个学说的人,是王引之。王引之在其著作《经传释词》③(以下简称《释词》)卷十“无毋亡忘妄”条中,设立“发声”一项,论证了“无”作为发声助字的用法:  孟康注《汉书·货殖传》曰:“‘无’,发声助也。”字或作“毋”。其文以此为始,以下又列举二十余例详论之,此顼于《释词》中亦为长顼之一。《释词》所引例文中,包含本文上一章所举《左传》之《隐公十一年》、《襄公二十四年》的杜注以及《襄公二十九年》的服注。  兹录王氏所引其它例文之主要者如下(《释词》原附小注均收入括号内):  (1)《诗·文王》曰:“无念尔祖。”《传》曰:“‘无念’,念也。”  (2)《抑》曰:“无竞维人。”《执竞》曰:“无竞维烈。”《传》垃曰:“‘无竞’,竞也。”(《笺》解《抑》篇曰:“无强于得贤人”,解《烈文》曰:“无强平维得贤人也”,解《执竞》及《武》篇曰:“无强乎其克商之功业”。皆误以为有无之无。)  (3)《鲁语》曰:“彼无亦置其同类。”韦注曰:“‘无亦’,亦也。”  (4)《周语》曰:“无亦择其柔嘉。”(“无亦”,亦也。韦注曰:“‘无亦’,不亦也。”失之。)  (5)《诗·小曼》曰:“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抑》曰:“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内容概要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曾专程前往韩国农村考察元代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至今民间犹存的婚礼、享祭、家祭、丧礼、禫祭等古礼。近年注重研究郭店楚简所见的古礼。

书籍目录

周、秦至汉初之际《尚书·洪范》“王道”义的流衍——先秦“道术”原论
从上博藏简第五册《竞建内之》看《尚书》
“高宗肜曰,越有雊雉”句之古义与新解——兼论战国中晚期楚国之内政
《尚书》篇目类属和学理
金履祥《尚书注》十二卷考异
孔子“述而不作”新论
《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
楚简《缁衣》论刑、亲民和灵命之问题——第十二至十三章的本意以及经本主题的来源
上博简《周易.萃》卦辞断占语“吉”考异——兼述《萃》卦《彖传》“利贞”脱文说
《礼记》“刑不上大夫”旧解发覆
郑众注《周礼》之“读如”、“读若”例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如”、“读若”术语之界定
司马迁与班固对《春秋》的看法及其历史书写的自我抉择
《经典释文》商兑二则
上海图书馆馆藏《尔雅》稿校本七种书录
毛奇龄年谱(上)
编后记
征稿启事

作者简介

《中国经学(第5辑)》主要内容简介:《尚书》篇目类属和学理、金履祥《尚书注》十二卷考异、孔子“述而不作”新论、《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楚简《缁衣》论刑、亲民和灵命之问题——第十二至十三章的本意以及经本主题的来源等。

图书封面


 中国经学-第五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