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存在与虚无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108027245
作者:[法] 萨特
页数:762页

章节摘录

  人们也许会说,上述困难均与某种关于存在的概念有关,均与某种同显 现的概念完全不相容的本体论的实在论方式有关。显现存在的尺度,事实上 就是显现显现。由于我们一直把实在囿于现象,我们就可以说现象按它显现 的样子存在着。为什么不把这看法推到极端,说显现的存在就是它的显现呢 ?因为那只是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老话的改头换面而已。事实 上,胡塞尔正是这样做的,完成现象学的还原之后,他用“作为对象的意识 ”(noeme)当作用非实在分析,并且宣称它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著名公式似乎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两个根本的理由,一个 是关于被感知的本性,另一个则是关于感知的本性。 “感知”的本性——如果说所有形而上学事实上都假设一种认识理论, 那么反过来,所有认识理论也都假设着一种形而上学。这至少包含着这样一 层意思,就是一种为把存在还原为关于存在的认识而操心的唯心主义,应该 事先以某种方式保证认识存在。反之,倘若谁一开始就把认识作为既定的, 而不曾想为认识的存在奠一基础,并就此断言“存在就是被感知”,则“被 感知一感知”总体就会由于缺少牢固的存在的支持,而分崩离析落入虚无。 因此,认识的存在不能以认识为尺度,也不归为“被感知”。因此,感知和 被感知的“存在一基础”本身不能归为被感知:它应该是超现象的。于是我 们回到了我们的出发点。尽管如此,我们总可以同意说,被感知返回到显现 法则所不可企及的存在,但我们仍坚持说这个超现象存在是主体的存在。因 此,被感知会返回到感知者——被认识的东西会返回到认识,而认识会返回 到那个作为存在,而非作为被认识的进行认识的存在,就是说会返回到意识 。胡塞尔就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如果“作为对象的意识”在他看来是“作 为活动的意识”(noese)的非实在对应物,事情就是如此;但如果作为对象 的意识的本体论法则就是被感知,则相反。作为活动的意识在他看来就是实 在,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对认识它的反思表现为“先已在此”的。因为认识主 体存在的法则,即“是有意识的”。意识不是一种被称作内感觉或自我认识 的特殊认识方式,而是主体中的超现象存在的一维。 让我们尽力深入理解存在的这一维。我说,意识是作为存在,而非作为 被认识的进行认识的存在。这意思是说,如果建立这种认识,就应该放弃认 识的第一性。无疑,意识能进行认识和认识自己。但是它本身不是回归自我 的认识。 胡塞尔曾指出,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意识是一个超 越的对象的位置(position),或者可以说,意识是没有“内容”的。必须抛 弃那些按选定的参照系构成“世界”或“心理”的中性“与料”。一张桌子 ,即使是作为表象,也不在意识中。桌子在空间中,在窗户旁边,如此等等 。事实上桌子的存在对意识来说是不透明的中心;清点一事物的全部内容需 要一个无限的过程。把这种不透明性引入意识,就会把意识自己可以列出的 清单推向无限,就会把意识变成一个物件,并且否定我思。因此,哲学的第 一步应该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恢复意识与世界的真实关系,这就是指,意 识是对世界的位置性意识。所有意识在超越自身以图达到对象时都是位置的 ,毋宁说它干脆就是这个位置。我的现实意识中所有的意向,都是指向外面 ,指向桌子的;我的所有判断或实践活动,我此刻的所有情感,都超越自身 ,指向桌子,并被它所吸引。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例如,还有情感性的 意识),但是任何认识意识都只能是对它的对象的认识。 然而,使认识意识成为对它的对象的认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意识到 自身是这个认识。说这是必要条件,是因为如果我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是对桌 子的意识,那么它就会意识到这张桌子,而没有意识到是这种意识,换言之 ,它是对自我无知的意识,一种无意识的意识——这是荒谬的。说这是充分 的条件,是因为我意识到有对这桌子的意识,这对我事实上意识到它已经足 够了。这当然不足以让我肯定这张桌子自在地存在——但也足以肯定它为我 地存在。 这种意识的意识是什么呢?我们太受认识至上幻觉的影响,以至立即就 把意识的意识当作斯宾诺莎式的观念的观念,就是当作认识的认识。阿兰由 于不得不解释“知,就是意识到在知”这种自明性,才用这样的话来表述它 :“知,就是知人在知。”这样,我们就给反思或对意识的位置性意识下了 定义,甚至早给对意识的认识下了定义。这将是一个完整的意识,它指向非 它的某物,就是说指向被反思的意识。因此,它将超越自身,并且,作为对 世界的位置性意识,它将完完全全投入对其对象的追求之中。不过这个对象 本身就是一个意识。 P7-9

前言

  1996年《存在与虚无》中译本修订本出版,距初版时间整整十年。今年此译本再版,又一个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中,国内外对于萨特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都有相当的发展。特别是在1995年,为纪念萨特百年诞辰,法国国内及其他许多国家都为之举办了不少会议、讲座并出版了大量相关的翻译、评述和研究成果,这一切都使我们对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这部20世纪法国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法国现象学的奠基之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借再版之际,我们对在引用、交流和教学中发现的一些疏忽和不当之处进行了补正和修订。对一些现在现象学(主要是德国现象学)汉语翻译中一些与我们不同的译名,有些我们采用了,但有些保留了我们的原译,主要考虑到萨特本人所代表的法国现象学的一种倾向,对德国现象学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接受角度,我们在必要时作了说明。当然在处理这些难题的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诚恳希望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在此,也向在参加“((存在与虚无》讨论”课的北大哲学系的几届研究生们表示感谢,是他们的参与得以不断促进译本的修正和完善。也希望继续得到同学们的各种讨论意见和不同看法。  《存在与虚无》中译本的前几版的责编是我们的同事、朋友王炜,他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借此机会表达我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存在与虚无》中译本,会让我们总是想起他,想起那时候支持和帮助这个译本的朋友……  北京大学外哲所法国哲学研究中心杜小真  2007年3月

内容概要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中译本修订版说明2007年中译本再版说明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一、现象的观念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四、被感知物的存在五、本体论证明六、自在的存在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一、考问二、否定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五、虚无的起源第二章 自欺一、自欺和说谎二、自欺的行为三、自欺的“相信”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一、面对自我的在场二、自为的人为性三、自为和价值的存在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五、自我和唯我性的圈子第二章 时间性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二、时间性的本体论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第三章 超越性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二、作为否定的规定三、质与量、潜在性、工具性四、世界的时间五、认识第三卷 为他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一、难题二、唯我论的障碍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四、注视第二章 身体一、作为自为的存在的身体:人为性二、为他的身体三、身体的本体论第三维第三章 与他人的具体关系一、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爱、语言、受虐色情狂二、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三、“共在”(mitsein)和“我们”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第一章 存在与作为:自由一、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二、自由和人为性:处境三、自由与责任第二章 作为和拥有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二、作为和拥有:占有三、论揭示了存在的性质结论一、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二、道德的前景附录:萨特生平、著作年表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汉)

编辑推荐

  本书出版于1943年,此书的出版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他对世界的理解。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自为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拥有、作为和存在。  这部著作的确具有独特价值,它是自黑格尔以来新的精神现象学。萨特终于找到了解决自己根本难题的哲学,那不是任何一种现成的哲学思想,而是他自己经过十年探索得出来的。  他的哲学主要思想来源,从传统来讲,一个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是笛卡尔的理性哲学。而更多的是他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关于自由和偶然性的思想,也关涉到他同女人的关系、爱情、性欲、肉体、……他把这一切都揉和在一起,以一种哲学体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 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本书的前三部分是要解决现象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问题: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后面两部分主要探讨自为的存在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从而论证了人的自由,并且最终以现象学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伦理意义,这也是“现象学本体论”的落脚点。

图书封面


 存在与虚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现实主义者注定走向虚无,理想主义注定接受痛苦。”这句话无疑是对萨特哲学思想的精辟总结。萨老说人的存在是一种“悲剧性”的体验。那么,与自己和解,谈何容易?很明显,第二遍看这本书,我的悲剧性体验自然而然地来了,我仍要心甘情愿地纠结于其中的晦涩篇章,例如‘二元论’、‘他人的存在’等等。不过,我始终明白一点,那就是哲学仅仅作为一种方法论而‘存在’,坚定且屹立不倒。正如萨特讲过的“哲学就应该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哲学,而不是书斋里的文字的思维的游戏。”由此推断,‘存在’确实就是现象,是一个客观但无法抓住实质的现象,当然也无须我们深入内里探求‘本真’的意义,因为存在物的‘本质’并不是潜藏在存在物内部的某个特性,而是支配着存在物显示序列的显示法则。难懂吧?也不,你是你,我是我,你能否懂我变成我,我反之成为你,也许这是我理解的人与人最亲密、最纯粹的思维对话。
  •     存在被追寻,被苦苦的追寻,因此变成了虚无。因此我们将进入这种运动之中。因此我们的追寻成为了没有追路的追寻,因此是追逐中的追逐,追逐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生活信念,因此是必须角逐的。追逐的结果不是存在和追上了,而是两者都消失了,因此正合《存在与虚无》的本意。因此我们将之称之为《虚无的渺茫》。
  •     第一次读到《存在与虚无》的导言,是在一本文选里。当时读的滞重且全无头绪。如今了解了一些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再回头重读《存在与虚无》,不敢说豁然开朗,可是很多句子看了都能会心一笑了。萨特的思想也许并不那么精深,但他确实是表达的大师,举例子的本领不知比海德格尔高出多少倍,带着浓浓的文学气。我想,如果自己对于黑格尔的哲学不是如此一窍不通,应该能更好地理解萨特吧。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萨特是天才
  •     主要是看萨特论述“他者”的这一部分。我竟然活着看完了。。。。
  •     看不太懂,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评分,大家都喜欢装13吗? 另外,法语没学好,伤不起。
  •     翻译太艰涩,不流畅. 作者各种引用别人说法的论证方式,很不喜欢.
  •     没读完。。。。
  •     双子楼最后借阅的八本书之一
  •     买来的时候真的很有兴趣,想要读懂。但的确是看不下去。
  •     看完就现学现卖地黑了一遍徐老师!
  •     未完成
  •     大致上读完了。。
  •     致海狸★★★
  •     存在
  •     我选择我存在
  •     当时读得一知半解,好在后来遇到一个人写的关于萨特存在主义的解释文才算比较好理解一点。
  •     人生是痛苦的 生活是无意义的
  •     大学时候研究过,不过全忘干净了
  •     无法评价,从第二卷之后就读不懂了
  •     属于你的 存在主义
  •     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没有现象学基础的人读起来会觉得一头雾水。萨特的命题似乎显得很容易亲近,但他论证的方式,确实那么沉着有力,令人难忘。哲学包含有思维训练的层面,萨特的书,可以让人学着以存在主义者的方式去亲临人生,却最终以哲学家的高度来审视她
  •     买这本书源于一个朋友对于“存在感”的焦虑。不过我得承认,我真看不下去。生活的本质在于享受和责任,存在也是。
  •     除去浮躁喧哗、这些虚无的东西 存在的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 !
  •     人在此时是存在,为过去的天然事实做下确定意义的谋划,又同时是虚无,要为着人的本质而行进到未来,谓之自为存在
  •     雖然咁多字,但我明你想講乜
  •     看不懂,看不下去,年龄大些了再说。
  •     居然没有标记这一本,购于2007年,当时只是懵懂的高中生,不知今日我才对“存在主义”稍有了解。
  •     不读此书,不知何为存在,读了此书,亦不知何为存在。
  •     那篇论文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总要有个执拗的东西……陈宣良老师的译文很好。
  •     这个标签好,我啃了一年多
  •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薩特,一點也不。我還是更適合去讀薩德。
  •     感觉像在读绕口令,难以理解,“如果我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是对桌子的意识,那么它就会意识到这张桌子,而没有意识到是这种意识,它是对自我无知的意识,一种无意识的意识”你们感受下,就是这种。
  •     晦涩难懂,没读下去
  •     存在与虚无?不对。存在即虚无?对了。
  •     研究哲学的时期是我的困顿期。书摘很多。如今基本都忘却了。
  •     大二上,第二卷很多地方没能理解,以后肯定重看
  •     思考和研究一切事物之前必看的基础好书。将一切事物详细地解构拆分、洗净摊开,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彻底的质疑和颠覆,第二卷里提到的同一性和连续性也是数学领域的大问题之一,第四卷应该是方迪《微精神分析学》的哲学理论来源。本来计划三个小时看完,结果多花了俩点。
  •     看看
  •     1/3读完,1/3看完,1/3翻完。
  •     没看懂
  •     “买书如山倒”中的压山读物,“读书如抽丝”中的锈铁丝。
  •     印象中是通读过,但是里面说了什么现在一点儿记忆都没有……也就不评价了……
  •     还是倾向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一刀斩断太狭隘
  •     看不懂 放弃了
  •     太学院了....连解释攻受那段都木有理解,是给科班出身的看的
  •     看不懂
  •     作为外行读者,我买这书三年了,看了导论后就不敢再看了。费脑子哈哈。我记得他阐述“反思之前的我思”却在后面打了个括号(实际上这种表述并不正确)。妈的,虽然知道他是说什么意思,但是这么做对读者来说太变态了,我实在受不了。一种思想用语言表述都困难晦涩的时候,外行人还是别碰了吧。哈哈
  •     在当时的法国‘存在主义’是很应上流贵族的心理的,而他的思想也确实依旧在现在还可以适用于好多地方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自由选择理论依然还记得 呵呵
  •     真的不能用中三来形容吗
  •     翻译还是翻译,原本的直译就是晦涩。
  •     萨特 好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