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2744220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页数:47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康德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  7.康德论题的内涵  康德曾在两个地方讨论了他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一次是在短篇论文《演证上帝实存的惟一可能的证据》35(1763)中。该论文属于康德的所谓前批判时期,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之前的时期。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我们的论题是在第一部分讨论的,这个部分探讨了原则性的问题,分为四点进行研究。第一:“论实存一般”;第二:“论预设一个实存的内在可能性”;第三:“论绝对必然的实存”;第四:“演证上帝实存的证据”。  此后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1781,第二版l787)中,确切地说是在其“先验逻辑”部分探讨了这个论题。以后我们引用第二版(B版)。“先验逻辑”,或者就像我们也可以说的,“自然之存在论”分为两个部分:“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辨证论”在先验辨证论的第二卷第三章第四节(B620ff)里,康德重提了他在《证据》中探讨过的论题。这节的标题是:“上帝关于实存的存在论证明之不可能”。

内容概要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

书籍目录

导论
1.主题的阐明与大体划分
2.哲学之概念:哲学与世界观
3.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
4.关于存在的四个论题以及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5.存在论的方法特性;现象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环节
6.讲座提纲
第一部分 对存在的若干传统论题现象学的一批判的讨论
第一章 康德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
第二章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中世纪存在论论题:何所是(essentia[拉:本质])与现成存在(existentia[拉:实有])属于存在者之存在建制
第三章 近代存在论的论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res extensa[拉:广延物])之存在和精神(res cogitans[拉:能思物])之存在
第四章 逻辑学之论题:一切存在者,无论其各自的存在方式如何,都可以通过“是”来称谓与谈论。系词之存在
第二部分 对于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追问,存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方式
第一章 存在论差异的问题
德文版编者后记
译者附录 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
重要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图书封面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按语: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Die Grundprobleme der Phanomenologie,1975(1927))》是1927年海德格尔在马堡大学的课堂讲义,可算作是《存在与时间(SuZ)》的姊妹篇或内篇。可以说完全在SuZ的概念框架下工作:此在生存及其优先性、在-世界-之中-存在,本真时间性、存在领会与筹划,真理即敞开,这些概念都是SuZ中已经提出了的,除了对领会与筹划的等同更为强化。海德格尔藉着这些概念试图将传统形而上学扭转到存在论的路向上来。不同之处在于,相较于SuZ的生涩奇诡,《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以深邃的方式植根于哲学传统的脉络之中:由处理康德的存在概念开始、途经分析中世纪的本质(essentia)与存在(existentia)的关系命题、再以康德为例分析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概念,最后终结于“系词sein”的分析,海德格尔论证说传统都应该沿着自己的存在论路径才能步入去蔽澄明之路。上帝存在的存在论证明、Essentia与Existentia的中世纪区分、康德、霍布斯、…凡海德格尔涉足之处,便给人一种其道大光的冲击感。(譬如这一段话:“我们必定把上帝思维为实有着,这就意味着它的实有吗?这里不去探讨该证明的来源,这要从安塞姆追溯到波伊提乌(Boethius) 和[托名的]雅典法官丢尼修(Dionysius) ,也就是追溯到新柏拉图主义;也不去探讨哲学史中各种各样的变形和立场。我们只打算顺便描绘一下托马斯·阿奎那的立场,因为这便于作为对照清晰地突出康德[对存在论证明]的反驳。托马斯·阿奎那在四个地方探讨并批评了存在论证明(他自然不是这么称呼的)的可能性:首先是《箴言注},箴言I , 部分3 ,问题1 ,条目2 至4; 其次是{Summa theologica} [拉: {神学大全}J 1 ,问题2 ,条目1 ;第三是{Summa contra gentiles}[拉: {反异教大全}J 1 ,章10-11 ;第四是{De veritate} [拉:《论真理}J 问题10 ,条目12 。”【40/35-6】这段关于本体论证明的话让我觉得,海氏课堂上一句讲义,哪怕我一辈子专门去研究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这个问题,都有可能达到不了那种高度。)失望的是此书在谈论存在的时候仍然完全限于谈论此在,没有真正触及存在一般。在我看来,此书中海德格尔的几个结构也有可能冲突:作为领会的筹划、时间性、存在之超越或善概念,这三个框架性的概念是可以彼此不协调的,也就是说最终只有一个是基础性的。当然,善概念只是闪耀了一下就消失了。“导论”强调了存在和存在论:哲学就是存在的科学,就是现象学。第一部分第一论题考察了康德“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这一命题,区分了Realitat和existence,在诠释康德的“存在等同于知觉”时,提出了存在论的意向性和超越性概念来为知觉、被知觉者和被知觉性这三个环节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石。这完全是在《存在与时间》的框架中工作,但意向性概念的核心位置凸显了出来,而且海德格尔在对上帝存在的存在论证明的梳理中展现了惊人的古典知识尤其是经院学识。第二论题“本质(essentia)和实有(existentia)属于每一存在者”回溯了中世纪对essentia和existentia的区分,并联系古希腊传统将两者的领悟境域溯源到此在的制作性施为(productive comportment),这种制作性施为又等同于直观性的存在领悟,都具有意向性结构。然而,Dasein具有与the Extant(现成者)不同的存在方式,因此,论题二需要加以变化:存在被分殊为生存和现成性。第三论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之存在和精神之存在”沿着res extensa与res cogitans的区分,考察了近代的主体概念,详细辨析了康德的主体概念(先验人格、心理学人格和道德人格),指明康德对主体的存在论理解仍停留在现成存在中;摆脱主体-客体关系模式,这里海德格尔提供了自己的基本存在论观念:存在领悟属于生存;超越性是意向性的基础,此在和世界都是生存的,而“在-世界-之中-存在”是生存的基本规定。剩下的问题是寻求存在概念(生存与现成性)的统一性。第四论题“每一个存在者都能用系词(being)来陈述”追溯了逻辑系词(being)的历史上的多元理解(Aristotle、Hobbes、Mill, Lotze),并将逻辑学还原到存在论:系词和陈述是第二位的,源自存在及其领悟/揭示,Being-true(是真的、真理)的原初意思就是去蔽和揭示。系词的多元含义源自存在者之存在的多重建制。对系词的思考之后,似乎Sein与Existenz的关系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第二部分惟一的一章“存在论的差异问题”虽然题目提及存在与存在者这一基本差别,然而论述主要涉及对时间性(temporality)的理解,将庸俗时间还原到时间性本身在SuZ中已有充分论述,这里的特点是对Aristotle时间概念的深入梳理。另外将领会与筹划(projection)等同起来的做法其实隐隐延续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唯心论传统,不过海德格尔不愿意完全委身于Dasein,时间性这一境域是在先的。奇怪的是,海德格尔中间显然突兀地离题,短暂地进入柏拉图的绝对善的路向。隐隐猜测海德格尔之体系的问题在于将诗意世界拉得太近,而且是以排挤技术-常识-知性世界为代价的,从而其体系突兀地与强硬的政治世界交叠并遭受玷污——犹如爱弥儿的伴侣、纯洁的苏菲恰恰因为过于天真纯朴而轻易地在繁华的巴黎被人诱奸。纵然如Trawny所解读,后期海德格尔一直是在反技术-控制世界的意义上反省纳粹主义,然而海德格尔体系本身的蔑视技术-常识-知性,以及藉生存的诗意世界来放逐和取代隐秘而神圣的祂者空间的做法,仍然提供了其形而上学堕落的基本理由。】导论1.主题的阐明与划分。任务是提出现象学之基本问题;讲座三部分:引言/体系/理念。“‘现象学’乃是科学的哲学一般之方法的名称。”【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页003,下同】从分析“科学的哲学”这个概念开始走向现象学。2.哲学之概念:哲学与世界观。Kant创的词Weltanschauung,解说存在者全体,自然、此在、历史。世界观哲学vs科学的哲学。因为世界观预先设定了存在者(此在),“哲学照其本质不是世界观教化(formation)。”【011】“除去这存在者外就是无。也许除去列出的之外并无其他存在者存在,也许仍有某某,它虽不存在,却依然在一个尚待规定的意义上有。最终有那必有的某某,借之我们可以使自己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并与其打交道;最终有某某,它虽不存在,却必有,我们总的来说借之经验并且领会了诸如存在者这样的东西。仅当我们领会了存在,我们才能把握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本身(Beyond all these beings there is nothing. Perhaps there is no other being beyond what has been enumerated,but perhaps, as in the German idiom for 'there is’, es gibt [literally, it gives] still something else is given. Even more. In the end something is given which must be given if we are to be able to make beings accessible to us as beings and comport ourselves toward them, something which, to be sure, is not but which must be given if we are to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any beings at all. We are able to grasp beings as such, as beings. only if we understand something like being)。”【11】对存在的领会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要早于关于存在者的经验。3.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存在是哲学真正的和惟一的主题。…探讨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无非意味着,从根本上阐明:哲学是并且如它所述的是关于存在的科学。”【12-3】“哲学是存在论的。与此相反,世界观则是关于存在者的设定性认识。”【13】“我们将一切非哲学的科学称为实证科学以与哲学之科学相区别。”【14】这里海德格尔将数学命题的对象也理解为存在者。【14】海德格尔是在攻击康德么:“如果健全的人类知性成了哲学的终审法庭,那么哲学就必定变为可疑的。”【16】“如果哲学是关于存在的科学,那就产生了作为哲学的开端、终结和基本问题:存在意指什么?”【17】4.关于存在的四个论题以及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为熟悉对存在的探讨,而考察了4个关涉存在的具体现象学论题:康德、中世纪、近代和逻辑论题。考察表明,需先明了存在一般之意义。“存在是在存在领悟、在对存在的领会中向我们给出的。”【18】存在之领会何以可能?“时间性构成了人的此在之存在意义,而存在领悟属于此在之存在建制,那么这一存在领悟也必须基于时间性才得以可能。”【19】但存在属于存在者,因此导致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即存在论差异,它首先构成了存在论。必须越出存在者,因此存在论成为超越论的科学。“面临存在的基本表达问题,即面临追问"何所是"和"存在方式"的必然互属性。”【21】“某物的被展现性称为真理。…仅当被展现性存在,亦即仅当真理存在,存在才被给出。仅当那开启着、展现着的存在者实存(以致这一展示自身属于该存在者之存在方式) ,真理才存在。”【21】5. 存在论的方法特性;现象学方法三个环节。“存在也仿佛植根于一种存在者,也就是此在之中。仅当存在领悟亦即此在生存,存在才被给出。”【22】此在具有优先地位。首要任务是“证明存在论的ontical foundation。”【23】第二个任务是标示出认识方式,“存在者以某种方式将存在及其规定性当作基础,存在及其规定性先行于存在者。…关于存在对存在者的这种先行性,用术语描述便是apriori,先天性、在先者。”【23】而“先天的认识所拥有的基本环节组成了我们称谓的现象学。现象学是存在论(即科学哲学)方法的名目。”【24】三环节指还原、建构和解构,其中还原指的是“从素朴把握的存在者向存在的引回”。【24】“科学方法从来不是技术,一旦它成了技术,它就脱离了自己固有的本质。”【25】6.讲座提纲。三部分,(实际上只完成到第二部分第1章)第一部分:对存在的若干传统论题的现象学的-批判的讨论。章1 康德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Being Is Not a Real Predicate)。7. 康德论题的内涵。康德使用Dasein(实存)来标示existentia,“康德所谓Dasein 或Existenz ,以及经院哲学所谓existentia ,我们用术语"现成存在" ( Vorhandensein) 或"现成性"( Vorhandenheit) 来表示。”【32】“康德的实存概念…必须清晰地与康德的,或者经院派的实在性(Realität) 概念区别开来。”【33】康德仍处在传统之中,存在论以上帝理念为取向,“康德把从上帝的概念出发的证明称为存在论的证明,此间"存在论的"与"独断的"、"形而上学"的意思乃是一样的。”【34】康德的反驳比阿奎那的彻底得多。在阿奎那看来,“对上帝的存在论的证明之所以不可能,乃是因为我们无法从自身出发阐明上帝之纯粹概念,由此来证实其实有的必然性。”【37】阿奎那攻击的是大前提,而康德反驳的则是小前提,“其根本意思是:诸如实存、实有之类原本便不属于一个概念之规定。”【38】“实在性的意思和现实性或者说实存或实有或现成性并不相同。”【40】在范畴表中,“实在性属于质,实有则属于模态。”【43】“如果存在(Sein) 或者说实存(Dasein) 并非实在的谓词,存在如何才能被肯定地规定呢?”【46】sein一般是判断中的联结概念,而作为Dasein的sein则是绝对的设定或肯定。“是(Sein),亦即该关系之肯定[海:A是B],就无非是一个判断中的联结概念。如果所考察的不仅是这种关系[海:也就是说, Sein 与ist 不仅在系词的意义上运用,A 是B],而且还设定了自在自为的东西,那么这个Sein 就如同Dasein[ 海:也就是现成存在]。"…存在一般与设定一般(肯定)是一致的存在一般与设定一般(肯定)是一致的。…无论在"单纯肯定"的意义上,或者在"绝对肯定"的意义上,存在都不是实在的谓词”【47-8】8.对存在或实存概念的康德式诠释的现象学分析。a.存在、绝对肯定和知觉。“根据先行的传统,实在性(Realität) 对康德来说意味着事物性(Sachheit) 。”【52】现实性不是实在的规定,其意义是“现实性、实有性自身并非现实者、实有者,存在自身并非存在者。”【52】“存在等同于肯定,实存等同于绝对肯定。…在绝对肯定中,概念之对象,亦即与概念相应的现实存在者,便作为现实者处于与被单纯思维的概念的关系之中。因此,实有、实存便表达了客体和认识机能的一种联系。”【54-5】“康德所界定的绝对肯定之特殊品性便把自己揭示为知觉。…康德概括说:现实性、实有、实存等同于绝对肯定而绝对肯定等同于知觉。”【56】“作为主体之行为方式归属于主体的知觉被迫加设定于物,这意味着,在一种觉察并接纳该自在自为之物的关涉中,主体知觉着把自己带向该物,物被设定在认知关联之中。在这一知觉中,实有者、现成者亲自给出了自身。实在者把自己显示为现实者。”【57】b. 行知觉、被知觉者、被知觉性(Perceiving, perceived, perceivedness).“无论知觉的意义是行知觉还是被知觉者,实有都不等同于知觉。”【58】“知觉或者绝对肯定充其量是通达实有者、现成者的方式,是其被发现的方式;然而被发现性并非现成者之现成性、实有者之实有。现成者自有其现成性,实有者自有其实有,即使它不被发现。…被设定性意义上的肯定并非存在者之存在,与它并非一回事,而充其量是一被设定者被把握的方式。”【59】因此,康德对实存和实有的诠释依然不清晰,“就算以有利于康德的方式去解释,这个"存在等同于被知觉性"也是成问题的。”【60】9.对论题需要更彻底的把握。a.实证的心理学不足以在存在论上阐明知觉。被知觉性不同于现成者之现成性,“在一现成者之被知觉性或者说被发现性中,现成性都以某种方式被一同展示了,被一同开启了。存在确实不同于被设定性。”【61】康德的缺陷在于用一种粗糙的、实证的心理学来工作。【61】而“只有一门完全不同的科学,作为关于存在之科学的哲学,才能通达存在者之存在建制。”【64】甚至几何学也是实证的、以梦幻的方式通达on(存在)。【66】“当康德把实存、实有、现成性诠解为知觉时,“知觉"这个现象自身便无法以心理学的方式来澄清了。”【68】b.知觉一般之存在建制;意向性和超越性(The ontological constitution of perception. Intentionality and transcendence)。“康德的论题:存在并非实在的谓词,就其否定性内涵而言,是不可撼动的。归根结底,康德借此想要说:存在不是存在者。与此相反,康德的肯定性诠解:实存是绝对肯定(知觉) ,存在是肯定一般,就显得既不明澈又有歧义。…他让设定和知觉的存在论本质完全处于未加规定的状态里。于是更有甚者,他最终没有在存在论上澄清自我(用我们的术语说是此在)的行为。”【68】依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诠释,“知觉与在其被知觉性中的被知觉者是共属一体的。我们用"知觉着把自己指向……"说的是:知觉的这三个环节的共属一体,具有"把自己指向"的特性。这个"把自己指向"仿佛造就了整个"知觉"现象的架子。”【70】“行为具有"把自己指向"之结构,具有"是被指向"( Gerichtetsein-auf)之结构(Comportments have the structure of directing-oneself-toward, of being-directed- toward)。”【71】这个结构被称为“意向性”,它植根于此在的基本建制。两种误解(现成物的关系;如何超越);“意向性不是别的,正是超越性所在之处。…基于意向性及其超越性之无先见的特性,主体首先就其本质加以规定。…我们把意向行为所归属的存在者领会为此在。”【78】“超越就是发现(Transcending is an uncovering)。”【86】“此在之行为是意向性的,这意味着,我们自身、此在之存在方式依其本质乃是这样的,这一存在者,只要它存在,就已逗留在一个现成者那里。”【79】前述误解源自此在有一种迄今未曾克服的存在论倾向,“即首先在现成者的意义上把握存在者(by taking every being…as an extant entity)。”【81】c) 意向性和存在领悟。善意地诠释康德,“在以下意义上解释康德对现实性与知觉所做的等同:这里的知觉意味着被知觉性。”【82】但这种诠释还是成问题的;不过现实性总是与被知觉性一同被揭示了,“被知觉性并不等同于现成性,它只是通达现成性之必要(虽非充分)条件。”【83】“被知觉性也就不是"实在的谓词"。”【84】“被知觉性属于知觉着的意向施为(Perceivedness belongs to perceptual intentional comportment)。”【85】因而在perceiving中就含有揭示的样态(Aufdecken/mode of uncovering)。“行知觉是现成者之显敞性让照面(freigebendes Begegnenlassen)(Perceiving is a release of extant things which lets them be encountered)。”【86】而“发现之样态和现成者之被发现性之样态显然必须被有待由它们而被发现的存在者及其存在方式所规定(be determined by the entity to be uncovered by them and by its way of being)。”【86】 “对现成者的知觉性发现必定已经预先领会了现成性之类的东西。行知觉之intentio[ 拉:意向]中必定已经预先包含了对现成性的领悟这种东西。”【86】“在intentio[ 拉:意向]中已经包含了对现成性的领悟,虽然以一种前概念的方式。在这一领会中,现成性所意味的东西被揭示、开启了,或如我们所说,被展示了(disclosed)。”【87】“此在也已生存着便领会了(它生存着与之有关的)现成者之存在方式。…属于知觉之意向性的不仅有intentio[ 拉:意向]和intentum[ 拉:所意向],而且还有对所意向中所意指者之存在方式的领悟。”【87】在意向性中有intentio、intentum,还有intentum的被发现的样态:存在者之被发现性和被发现者之存在方式的被领会或被展示,“出于实事性的理由区分一个存在者之被发现性与该存在者之存在之被展示性(for reasons of intrinsic content between the uncoveredness of a being and the disclosed ness of its being)。”【88】“必须设法确切指明…存在之被展示性(被揭示性)是如何为存在者之被发现性之可能性奠基的,也就是说,是如何为它提供根基和基础的。”【88】这也包含着“把握在被发现性中被发现的存在者与在被展示性中被展示的存在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确认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别、存在论的差异(the ontological difference)。”【89】康德其实不自觉地依靠着这一存在领悟。他所回溯的主体之路,是唯一可能和正确的路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采取了朝向主体的路向:回溯到“使显明(offenbarmachen/ aletheuein/making-manifest)”的logos,“古代哲学是以逻各斯来指导其存在论的。”【90】还有“天赋观念”的路向也与此主体路向一致。如存在等天赋观念随着自我联袂而来,“随着天赋性说出的意味应当是,存在和实有是先于存在者被领会的。…这个多义的表达"天赋性"仅仅表明了在先者、行预设者、先天者。”【91】矛盾律有效性只是天赋性的表征而非其根据。“对康德论题的批判式讨论引出了明确的此在存在论之必要性。…对康德论题的讨论特别引出了一个存在论基本问题,引出了对存在与存在者之区别的追间,引出了存在论差异的问题。”【92】澄清康德论题始于实在性(reality)概念,“还应当规定实在性一般之存在论意义,应当追问,如何来把握实在性与实有之间的关联。”【93】这便转向第二个论题。章2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中世纪存在论论题:Essentia与Existentia属于存在者之存在建制。10.该论题的内涵和传统讨论。a.勾勒区分essentia与Existentia的传统问题情境。“区存在论差异说的是:存在者的特性总是通过某种存在建制被描述的。这个存在自身并非存在者。…现在则应表明,如果我们将存在方式理解为现实性、现成性和实有,那么存在者之存在建制并未被这个存在方式所穷尽。”【95】essentia与Existentia都是存在论差异的环节,都不是存在者,它们的差异不重合于存在论差异。【95】“第二论题是:本质和实有以及可能的实有属于每一存在者。”【96】问题在于,“一个存在者之现实性如何与它的实在性相关?”【97】Suarez将中世纪存在论体系化。1597;需要在无限存在者和有限存在者的语境中领会essentia和Existentia的关系问题。“苏阿雷斯选择第一种划分,即将存在者大全划分为无限的存在者和有限的存在者。”【101】在无限者那里,“实有和本质性是相合的。上帝的本质便是其实有。”【102】b.古代和经院语境中对esse、ens、essentia和existentia的预先界定。Ens本身可以双重方式理解,即现实的和客观的(领悟和共相);“ens[ 拉:存在者]的意思并…就是那具有某一特定实在性的实有的东西,实有者自身,存在者, res[ 拉:事物]。”【105】Essentia即Wessen,Forma,morphe,“人们也将存在者的这个根源,存在者的本质,标为natura [拉:自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用法就是physis[希:本性]。”【108】而existentia呢,“归根结底, esse[ 拉:存在]、existere[ 拉: (动词意义上的)实有]才是更为本源的东西。”【109】要先看对存在之意义的前康德诠解。Esse,“在这个最宽泛意义上的实有( existere[拉: (动词意义上的)实有] ) ,并非我们理解为此在之存在方式的那种用法,而是有现成存在、康德式实存的意义,意为被实现性(Gewirktheit ,或译被实行性)或者被实现性所包含的现实性。”【110】“每一存在者作为存在者都可以双重方式加以追问它是什么" ( was es sei) 与"它是否存在" (obes sei) 。”【111】c.经院哲学(aquina,Scotus, Suarez)对essentia和existentia所作的区分。在自有者那里,essentia与existentia是相同的;在非自有者那里,“现实存在不属于被创造的存在者之本质。”【112】海德格尔认为对之这些诠释的理解是领会中世纪神学、新教神学和神秘神学的前提。三种阐释路向。1. 托马斯主义的:实在区分。“上帝的本质就是上帝的实有。在被造物那里,它自身并不包含对它的现实性的引发。…而不可能的是,实有(Existieren) 仅被一事物的本质根据所引发[海:这里托马斯谈的只是被创造的本质性],因为没有一个事物足以按照其实事内涵就成为自己实有的原因。”【117-8】。“托马斯的论点…实存、现实性不是实在的谓词,它不属于事物之res[ 拉:事物],然而同时又是一种附加到essentia[ 拉:本质]上去的res[ 拉:事物] 。…托马斯主义者顽固捍卫本质性与实存之间的实在区别的动机。无非就是这样一种观点:除非确认该区别是一种实在的区别,否则就根本无法谈论物的被创造。”【119】;2、Scotus的模态性的或形式的区分,一种钻牛角的东西【120】;3、Suarez的概念区分类似于Scotus:“在现实者自身上我无法区分realiter[ 拉:实在的]本质性与现实性,虽然我能够以抽象的方式把本质性思维为纯粹的可能性。”【122】在Suarez的理性的区分中有一种distinctio rationis ratiocinata [拉:理性的推理区别],在其中“有待区别的事情自身之中就包含有实质性的动机。”【125】“实有(Existenz) 不添加任何东西。…实现之本质毋宁在于, essentia [拉:本质]首先获得了一种存在,或者说得更确切些,达到了存在。”【127】Suarez的诠释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在ente creato [拉;被创造的存在者]中essentia[拉:本质]与existentia[ 拉:实有]的区别问题依赖于,人们是否一般地以实现、创造和制作为导向来诠解实有意义上的存在。…我们必须搞清楚,在前康德哲学那里,对实有以及现实性的意义的追问是,并且何以是,以实现之现象、制作之现象为指引的。”【128】11.现象学地澄清第二论题的基石问题(Phenomenological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blem underlying the second thesis)。海德格尔似乎在抛弃上主传统来追溯存在论问题,他说:“人们坚持这样一个无可动摇的信念:存在者必须被理解为被上帝所创造的东西。这一存在体上的说明立刻就担存在论上的设问判为不可能了。…现在我们以一种实事性-史学性的路径(objective historical viewpoint)来追问:实有与何所是这些概念源于何处?”【130,晕,抛弃上主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就成了实事性的了!!!】a.追问essentia和existentia之本源.“指明essentia[ 拉:本质]和existentia[ 拉:实有]的本源,这现在意味着,把对这些概念所名之物的领会与解释境域展示出来(bring to light the horizon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what is denominated in these concepts)。”【132】对existentia和actualitas的追溯回溯到主体,“更确切地说作为创建者、制作者的我们的此在的关系的意义上[回到主体]。”【133】“实在性和essentia[ 拉:本质]这两个概念,随之还有我们为essentia[ 拉:本质]所列举的所有概念(quidditas , natura 、definito 、forrna[ 拉:何所性、本性、界定、形式])都必须从制作性施为的境域出发才能得到理解。”【133】“尝试阐明essentia[ 拉:本质]和existentia[ 拉:实有]概念的本源,尝试表明,这两个概念在多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存在领悟,而这种存在领悟是从实现的角度,或者像我们一般所说,从此在之制作性施为的角度来统握存在者的(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s essentia and existential, and to show how far the two concepts are derived from an understanding of being that comprehends beings with respect to an actualizing or, as we say generally, to a productive comportment of the Dasein)。”【137,存在领悟=此在之制作性施为,这是对中世纪传统(上帝创造)的彻底铸改嘛,而且下面把古代传统也诠释为制作性施为,似乎都不是实事性的做法?】这里的领悟境域是“生产制作着的此在(the Dasein as productive)。”【138】制作视角还需要回溯到更本源的古代存在论。b.回溯到作为essentia和existentia之隐含领悟境域的此在对存在者之制作性施为。希腊词Morphe(纹理,form)和eidos(外观、相,look)。“在对有待形[下生]成、[受理]铸成的物之先行获取的[外]观之观望打量中,该物便被制作了。物的这个被先行获取与先行视看的[外]观,正是希腊人用eidos[ 希:理型、相]、idea[ 希:理念]在存在论上所意指的东西。”【140】“Eidos[ 希:理型、相]作为在想象力中有待铸成者被先行获取的[外]观,就物先于一切实现之所已是与之所正是的方面给出了该物。…Eidos[ 希:理型、相],物先行之所已是,便给定了物之种,物之起源,物之genos[ 希:种]。”【141】“塑形、形成、成器按照其意义都是一种"让-出身"、"让-源出于"。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此在之基本行为来标识所有这些行为,这种基本行为我们简称为制作。…但生-产制作( Her-stellen) 同时意味着:带入可通达者的或窄或宽的圈子里,过来(her) ,来到这里(hierher) ,进入这个“此”(Da) ,以至于被制作者就其自身自为而持立,并且作为自为而持立者保持为可现身的而现,前而有(vorliegt)。”【142】因为存在在传统上被理解为extantness,因而制作中的“发现遭遇”被强调。【144】希腊的直观性的发现遭遇(das anschauende Vorfinden/intuitive finding present)是制作性施为的变体。【144】12.处理问题的传统方式之不充分的证明a.制作性施为的意向结构与存在领悟。“在存在论上本源地论证essentia[ 拉:本质]和existentia[ 拉:实有]之概念,以致我们追溯到了制作性施为之意向结构。”【148】制作性施为或意向施为中的指向被标记为“属于意向性的存在领悟(the understanding of being belonging to intentionality)。”【149】“此在制作着生活在这样一种存在领悟之中,而无需以概念掌握之或者把握该领悟本身。”【151】 “恰恰是那种被希腊人首先当作其存在论研究起点和主题的存在者,也就是作为自然和宇宙的存在者,决非被制作性此在所制作”【151】,但事实上,“毋需制作的东西根本只能在制作之存在领悟之内得到领会和发现。”【152】 “为什么制作恰恰是对存在者进行存在论诠解的境域?…对上述的这个诠解境域之合法性的论证只能这样进行:从此在之最本己的存在建制出发以使人领会,此在何以必定首先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制作性-直观性施为(productive-intuitive comportment)之境域中领会存在者之存在。”【153】“一切制作都以视看的觉知方式(最宽泛意义上的知觉方式)被引导(All producing is oriented by visual awareness; it is perceptual in the broadest sense)。”【161】b.古代-中世纪的存在论与康德存在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康德追溯到知觉和直观一般来诠解现实性,希腊人则通过回溯到noein[ 希:思维、直观]和theorein[ 希:观看、理观]来统握存在,这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154】“在古代存在论中,行知觉,也就是最宽泛意义上的noein[ 希:思维、直观],已经作为行为起作用了。…创造之创的确具有制作之普遍的存在论特性。”【155-6】 但问题““essentia [拉:本质]和existentia[ 拉:实有]属于每一存在者"的论题在这一形式中是否仍然正确,能否证明它似乎对于一切存在者一般而言普遍的存在论的有效性。”【156】“固然可以在制作境域中以存在论的方式诠解现成的存在者。…仍然会有这个问题:是否一切存在者都被现成者穷尽了。”【157】c.限制与转换第二命题的必要性。此在具有不同于the extant的存在建制。“此在不是被"何所性"(Washeit) ,而是被——如果我们可以构造这个表达的话一一"孰性"(Werheit) 所构成的。[对该问题的]回答给出的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我、你、我们。”【157】因此,第二论题不是一个普遍的存在论论题,需要限制与转换。“必须以肯定的方式显示,哪种意义的存在者能够被询问其"什么”,而哪种意义上的存在者则必须通过"谁"这个问题被提问。…它不仅在追问何所性与现成性之间的关联,而且也在追问孰性与生存之间的关联。”【158】面对存在的分殊(articulation),“急迫的是追问存在之可能的复多性。”【159】章3 近代存在论论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之存在和精神之存在。13.借助康德的阐释来刻画res extensa与res cogitans的存在论差别。前面两个论题在追问中都转向此在的行为。a.近代的主体取向。古代将存在等同于现成性。近代哲学从主体出发;但“近代哲学原初的主体取向之动机并不是基本存在论的,也就是说,这一动机并不在于认识到了"从此在自身出发才能阐明存在和存在结构"这个情况的确实发生以及如何发生。”【162】依然依赖传统。在res cogitans和res extensa之间裂开深渊。选择讨论(处在笛卡尔与黑格尔之间的)康德。b.康德对自我与自然的看法及其对主体之主体性的规定。I. personalitas transcendentalis[拉:先验的人格性]: 在cogitationes中,“"我-思" ( Ich-denke) ,这个" me-cogitare" [拉:我-思]总是被共同表象的。”【165】“自我是这样一个res[ 拉:事物、实事],其实事性(Realität ,通常译为实在性)乃是表象,乃是cogitationes [拉:我思行为,想法、所思]。作为这些规定的拥有者,自我是res cogitans [拉:能思物]。”【165】建构自我性的是自身意识(self-consciousness)。“我在一切思维中都连带着共同思维自己,我并不是知觉( perzipiere) ,而是统觉(apperzipiere) 自我。…凭借自我性(egohood)这个概念就赢得了人格性的形式结构。”【168】对康德来说,“存在论作为关于存在之科学必定就是关于诸对象之被认识性及其可能性的科学,因此存在论才是先验-哲学。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为认识论,这全然失去了本真意义。”【169】“作为统觉之本源的综合统一,自我乃是一切存在的存在论基本条件。”【169】II. personalitas psychologica[拉:心理学的人格性、灵魂论的人格性]。先验并未覆盖全部人格性概念,Kant区分心理学的和先验的。“康德将前者领会为植根于先验的人格性之中,也就是说植根于"我思"之中的实际机能。”【170】区分先验统觉和心理概观(the ego of apperception and the ego of apprehension)。“自我作为先验的人格性乃是这样的自我,它在本质上从来只是主体、自我-主体。自我作为心理学的人格性则是这样的自我,它从来只是客体,只是被遇见的现成者、自我-客体。”【171,这一区分之后,两个的联合又称为神秘的问题了!】两者是同一的,“统觉之自我同一于可被规定的自我,概观之自我,只是在行规定的自我这个概念中,无须共同思维我作为被规定的经验自我所是的东西。”【172】“先验统觉之自我是逻辑自我…这一自我之存在乃是成问题的,按照康德的观点是根本不可规定的,在原则上无论如何不可借助心理学来规定。心理学的人格性预设了先验的人格性。”【173】III. personalitas moralis[拉:道德的人格性].“通过把自我的特性描述为先验的人格性和心理学的人格性,描述为自我一主体和自我一客体,也没有在康德那里赢得对自我、对主体性的真正的、核心的特性描述。这个描述包含在道德的人格性的概念里。”【173】《纯粹理性限度以内的宗教》中人的规定性三要素:animateness, humanity, and personality.“人性,则将人描述为生命,而同时又是有理智的;第三个规定性,人格性,将人描述为有理智的,同时又有责任能力的存在者。 …人格性具有一种双重意义:其一是自我意识意义上的自我性一般这个广义的、形式的概念,它可以是先验的,自我-思维,也可以是经验的,自我客体;然后则是狭义的、本真的[人格性]概念,…本真的人格性乃是道德的人格性。”【174】道德人格性是自我意识的变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尤其当它涉及本真意义上的人格性时,将是人之本真的精神性,而不会被感性经验所中介。按照康德,广义的感性不仅包含了感觉机能,而且还有他通常称为苦乐之感受的东西,这就是说,对适意的愉悦或者对不适的不悦。”【175】 “感受作为"对某某的感受并且在这一"对某某有感受"中同时就是自感(Both moments of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must be kept in mind: feeling as feeling for and simultaneously the self-feeling in this having-feeling-for)。”【176】康德提出一种上述感受结构为道德意识提供位置。“道德的自我意识不可能是感性-经验的,…道德的自我意识必定是一种感受,…并非是我自身偶然的、经验的经历,但也不是作为思维主体之自我的理论知识和思维,而是使自我彰显在其非感性的规定性(即其作为行动者的自身)中。”【176】“道德感受是敬(Achtung) 。道德的自我意识(也就是personalitas moralis[ 拉:道德的人格性],人之本真的人格性)在敬中彰显自己。…首先,敬是对某某有感受;其次,作为这个"对某某有感受它是对"自-感者-自身"之彰显。”【176】意志摈斥一切感性冲动、仅仅受到道德法则的规定。“道德律(das moralische Gesetz) 作为意志之规定根据——其途径为:道德律阻止我们的一切偏好[海:感性感受]——必定自身引发一种感受。”【177】作为自由之形式的道德律“就是敬之对象,因而也是一种并非拥有经验本源而被先天认知的肯定性感受之根据。于是对道德律的敬乃是一种通过智性根据发挥效用的感受,该感受是我们能够完全先天地认知并洞察其必然性的惟一感受。这一对法则的敬可被称为"一种道德感受"。该感受(以道德感受名之)仅由理性[海:也就是说,并非由感性]引发。”【178】“敬中所含有的对法则特殊的"有感受"之方式,乃是一种"听命于"。在对法则之敬中,我听命于作为自由吾身的我自身。”【179】“道德感受是自我领会自己自身的一种卓越方式,自我以此直接地、纯粹地、自由摆脱一切感性规定地把自己自身领会为自我。在"敬"的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构成了personalitas moralis[拉:道德的人格性]。”【180】听命式的自我提升这样的双重性。“敬这个现象乃是一种人之生存在其中得以彰显的本真样态,…:在敬之中我自身存在,这就是说,行动(in respect I myself am——am acting)。”【181,行动、敬才是人个性的真正核心】c.康德对人与物的存在论划分;作为自在目的自身的人之存在建制。“人作为自在目的自身实存,他决非工具,他甚至亦非上帝的工具;…道德人格作为其自身之目的实有,这就是说,它自身就是目的。”【183】这样就获得了基地来区分res cognitans和res extensa,“一种仅是相对的、作为工具的价值,因而叫作物(Sachen) , 反之有理性的存在者则被称为人(Personen) 。”【183】人的自然是自由,是敬之对象。海德格尔暗示,personen与sachen的划分带来了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14.对康德式解决的现象学的批判;从原则上提问的必要。康德是否恰当地规定了人之存在?a.对康德道德人格性的考察:回避对存在方式的存在论追问情况下的规定。Kant的存在概念依然是现成性。自由之敬被规定为一种行动或作为(Handeln/Tun),而“行动是一种现成存在意义上的"实有"。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可智思的实体之存在固然得到了如此刻画,然而还没有在存在论上被概念化,还没有被专门做成这样的问题一一这一行动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一种实有方式和现成存在方式。”【188】费希特的贡献。康德的退缩,“将该行动着的自我把握为与其他现成存在者同列的一个现成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着的目的?从作为道德人格之自我的阐释出发,我们就自我之存在方式无法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消息。”【189】b.对康德先验人格性的考察。“康德实际上从未试图阐释作为"我-思"的自我之存在方式,还因为他恰恰试图明确显示,确实并且何以无法阐明此在,亦即自我之存在方式。”【189】康德表明,范畴不能应用于先验人个性,“这些范畴作为以自我为条件的东西是无法回过头来又应用于自我以把握自我的。”【192】但“从自然范畴的这种不切合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不可能对自我一般做任何存在论阐释。”【194】这里海德格尔暗示康德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够本源的。而且康德那儿理论自我的不可规定性与实践自我的课规定性也未能统一。总之,“康德清楚地看到了,不可能将自我把握为现成的东西。他甚至以肯定方式就道德的人格性给出了关于自我性的存在论规定,但没有推进到对人格之存在方式做基本追问的境地。”【196】c.“被制作存在”意义上的存在作为人格有限精神实体之领悟境域(Being in the sense of being-produced as horizon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person as finite mental substance)。康德对自我性的诠解并未超出古代-中世纪存在论的境域。上帝是存在论的原型,“依照康德,非上帝的存在者,即有形的物一一事物,与精神性的物一一人格、心智都是有限的存在者,…对于阐释人格(即有限的精神性实体)而言,对存在者的古代解释境域(即着眼于制作的解释境域)也是衡量尺度。”【197】康德的有限实体都处于原因或接受性之中,有限精神实体不能直接认识而要借着接受性,因为不是创造者,“在对某物的行制作中便包含了对一个存在者之存在的原初直接关涉。…有限物(无论其为事物抑或人格)之存在预先就在制作之境域中被概念把握为"被制作性”。”【200】“有限性就是对接受性之必然指引。”【200】“基于创造者与制作者对范形的预先自行想象现形,创造者与制作者也是本真的认知者;作为自行制作-自身者(非被造者) ,他同时就是本真的存在者。…事物与人格之有限性植根于物一般之被制作性之中。”【201-2】“就事关存在论取向而言,康德是在古代中世纪存在论的轨道上运思的。”【202】但后康德的主体等于自身意识的思路也无法解决此在生存的问题。【203-4】15.原则性问题:存在方式之杂多与存在概念一般之统一。a.对此在之生存的初步预览;主体-客体关系是对“领会存在之存在者”之存在之生存的建制之误解。“提示这样一种存在者之存在:存在领悟属于该存在者之存在(生存) ,并且一切存在论问题都要回溯到对该存在者的阐释上。”【206】要克服片面主体主义。在第一论题涉及意向性时已经有所考虑【207】,这里更明确指出,“始于主体-客体关系的这个开端阻断了我们真正在存在论上追问存在方式之进路。这里的存在方式既包括主体之存在方式,又包括可以成为然而未必成为客体的存在者之存在方式。”【209】“[与客体的]自行相关就属于主体自身之存在建制。自行相关包含在主体这个概念里。”【210】b.以领会存在的方式自行指向存在者;自身之“随同被揭示存在”(The Dasein directs itself toward beings in a manner that understands being, and in this self-direction the self is concomitantly unveiled)。“属于意向性的不仅有"朝着某某-自行指向不仅有它所指向的存在者之存在领悟,而且还有(自行施为而与某物相关的)吾身之"随同被揭示存在"。”【211】reflextion一词,“不是在别处,正是在诸物自身之中,在这些日常环绕着它的诸物当中,此在才发见了自己自身。它发见自己原本就在诸物之中,持续不断地在诸物之中。…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操劳与关切的东西。…在此在直接地、热切地把自己交给这个世界之时,此在之本己吾身就由诸物反映出来了。”【212-3】这是基本现象学实情。大多数情况下以日常方式把捉自身,非本真的方式。c.为了阐明日常的自身领悟而彻底阐释意向性;作为意向性之基础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回映、即物、送出(transposition)和回到。“超越性乃是此在之存在论结构之基本规定。…超越性乃是生存论上的( existenzialer) 概念。可以表明,意向性植根于此在之超越性,且仅在此根基上才可能,不能反过来从意向性出发来阐明超越性。”【216】“任务是凭借更本源地掌握意向性与超越性来将此在一般之生存的基本规定纳入视野。通过这个任务,我们同时也就触及到了迄今为止的整个哲学尚未知晓的中心问题。”【217,此在、生存是中心问题,可见与SuZ是一致的】α) 器具、器具关联脉络与世界;在-世界-之中-存在与世内性。周遭环境的关联脉络、“环绕着我们的最切近的物,我们称之为器具。…原初被给予我们的就是器具整体之统一。”【217】“器具关联脉络原本以完全的不被突显、不被思虑方式持立于其中的视野,乃是实践性环顾寻视、实践性日常趋向之视野与目光。”【217-8】器具之结构是“为-之故”,器具的物宜functionality.“我们在一种周遭环境中生存着逗留在这样一种可领会的物宜整体之中。”【219】“世界不是在后的东西,而是严格意义上在先的东西。…它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一个规定。”【220-1】世界类乎此在。【222】“世界并不是现成的,它生存;亦即,它具有此在之存在方式。”【222】“只要此在生存,对此在而言,随着此在之存在就有一世界预先[向前]-被抛( vor-geworfen) 了。”【223-4】重要的是区别两个结构,“作为此在之规定的在-世界-之中一存在与作为现成者之可能规定的世内性(intra-worldliness)。”【224】“世内性只不过在自然作为存在者被发现时,归给自然这个存在者的…但世内性并不属于自然之存在。”【224-5】 ß) 为何之故;作为非本真的与本真的自我领悟之根据的向来我属性。“此在以"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方式生存,而它本身则为其自身之故存在。”【226】类似于康德的人是目的之论。【227】向来我属性的此在,“由于这个以某种方式发生的"成其本己”,生存着的此在便能够为其自身择其本己,并由此出发原初地规定其生存;这就是说,它能够本真地生存。”【227】日常中则维系着非本真生存。 先行领悟,“诗无非是以基本的方式将作为"在-世界一之中一存在"的生存诉-诸-言辞,或者说使之被发现。随着被[诗]诉说出来的东西,先前盲目无视的他人首次得以目睹世界(Die Dichtung ist nichts anderes als das elementare Zum-Wort-kommen, d. h. Entdecktwerden der Existenz als des In-der-Welt-seins. Mit dem Ausgesprochenen wird für die Anderen, die vordem blind sind, die Welt erst sichtbar)。”【228】d.主导问题是存在方式之杂多与存在概念之统一性。【但我感觉Dasein还是首要的,而且现成存在明显具有衍生的和次要的位置】笛卡尔以来,观念论从自身意识出发来规定人格、自我和主体的存在建制,但这个形式化的自我意识概念不够,“借助自身意识是无法规定此在之存在建制的,倒是必须反过来,从被充分澄清了的生存结构出发来澄清自身领悟之各种不同的可能性。”【231】“我们将"在-世界-之中-存在"确认为生存之基本规定。这个结构被界定为相反于世内性。”【232】存在领悟首先是漠然无别的;生存与现成存在的尖锐差异,则如何有存在概念的统一性?章4. 逻辑学之论题:一切存在者都能通过“是”来称谓;系词之存在。要“追问"是"( ist) ,也就是陈述, Logos[希、拉:言说、言词、逻各斯]中的系词意义上的存在( Sein) 。”【235】这个问题被排挤到逻辑学中,黑格尔的尝试也非对逻辑学问题的彻底掌握,“克服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必要的内在步骤。”【237】要追问“是”与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关联,“从存在论提问方式的统一性出发来本源地领会对"是"的各种解决尝试。”【237】16.逻辑史中几个代表性的讨论标明系词这个存在论问题。a.亚里士多德的、在行联结思维中的陈述之“是”.在亚氏那里,“"论陈述或者"论解释"…其主题乃是Logos[希、拉:逻各斯],更确切地说是Logos apophantikos[ 希:证明的逻各斯、展示的逻各斯],也就是这样一种言谈与言谈形式,其功能乃是如其所是地展示存在者。”【239】“在作为陈述的Logos 中,按照它S 是P 的这个形式,也会有"是”,会有作为系词的存在。”【240】因为陈述的真假,因而就产生了真理与系词的关系问题。“S=P 不仅是一种联结,同时也是一种拆解。…这个"是"应当意味着这样一种存在者之存在一一它并不厕身于现成者之列,却是一种存在于知性之中的(粗略地说,存在于主体之中的)主观性的东西。目前已有的规定是:借着"是"与"存在"被标出的存在者并不厕身于诸物之列,而是存在于知性之中。”【243】b.霍布斯那里essentia境域中的系词。极端唯名论。“他将陈述想成了一种词语序列,出现着的词语的一个序列,而这个词序整体则指示着( significat [拉:指示、标识])运用这些词语的人领会了某物。系词"是"指示着言谈者领会到命题中的两个名称与相同的事物有关。”【246】“系词不单单是联结之符号,联结概念,它还指示了被联结者植根于何处,指示了causa[拉: 根据、理由、原因]。”【248】“在命题中说出"是"、思维系词,这意味着相同事物上的主词与谓词之可能与必然的同一关涉之根据进行思维。在"是"中被思维的东西,根据,正是何所是(realitas[ 拉:实在性、实事性]) 。因而,“是"表明了在陈述中被述及的res[ 拉:事物]之essentia [拉:本质]或者说quidditas[拉:何所性]。”【249】抽象名词源于系词。“他将系词的意义界定为与真理相同。作为系词的"是"同时也表达了命题中的真性存在。…真理持存于所说本身而非诸物之中。…真性存在乃是命题之规定,而我们对真的物的谈论只是非本真的方式罢了。”【251-3】“他是多么极端地否认任何物之真理,而将真理之规定仅仅归于命题。”【254】c.穆勒在essentia与existentia境域中的系词。Sein的双重意义,“他相信在系词"是" (ist) 中有着一种双重含义:它一方面意指联结功能或者说符号功能,但同时同样意指实有。”【259】穆勒区分了本质(分析/语词)命题和偶然(综合)命题。语词命题的“是”与联结功能有关,而综合命题的ist则与实有有关。但这一分离是无法贯彻到底的,很容易表明,“一切含义…都是源于事物的。”【264】有一点很明确,“穆勒理论中出现了对"实有"意义上的"是"的含义之强调。”【266】d.洛采那里的系词与双重判断学说。洛采的ist有主要思想与附加思想的双重性:“每一个判断仿佛都是一个双重的判断。"S 等同于P "的意思是S 是P ,是的,这是正确的。"S 不等于P" 的意思则是: [S 是P 或者S 等同于P] 不,这是不对的。”【267】e.需要彻底考察问题。为何对ist有如此不同的诠释?“在"是"中包含有:1.是-某某〈偶然的) ;2. 是一什么或者说何所是(必然的) ;3. 是-如何或者说如何是; 4. 是-真( Wahr-sein. 一译"真存在")。存在者之存在的意思则是:何所性(Washeit) 、如何性(Wieheit) 、真性(Wahrheit. 一译"真理")。…,所以系词就必然具有多重含义。然而这种多义性并非什么缺陷,而只是表达了存在者之存在的自在多重结构,因而也就表达了存在领悟一般之自在多重结构。”【274】而ist被刻画为系词,是因为阐述是被说出来的、外化为语词系列的。问题,“把"是"标识为系词,这是否切中了随着"是"得到表达的存在之存在论意义?”【274】17.作为系词的ist与陈述(assertion)的现象学问题。a.对陈述现象的界定。系词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对Logos 现象的确认与界定都是不充分的。”【276】必然超出语词系列走向所思之现象和所思及的存在者之现象上去。b.陈述之意向行为及其在“在-世界-之中-存在”中的基础。Logos究竟是什么?“陈述具有特征性的双重含义,它意味着行陈述与所陈述。行陈述乃是此在之意向行为。”【278】 “陈述本身并非本真意义上的认识。为了作为陈述可能的所关涉者起作用,存在者必须作为被揭示者预先被给予。”【278-9】“"就某物进行陈述"这个意义上的意向施为依照其存在论结构植根于此在之基本建制之中。…因为此在以在一世界-之中-存在的方式生存,存在者便随着此在之生存被揭示给于此在,以至于这个被揭示者可以成为某陈述的可能对象。”【279】“语言属于此在自由支配的东西。…语言生存,它是历史性的。”【279】“陈述的原初特性乃是apophansis[ 希:展示、证明]。”【280】“陈述或者说Logos 的这个综合与分别施为,在自身中便是展示性的。”【281】展示与传诉(communication);“陈述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并非原初的,而只是第二位的。”【282】c.作为传诉性-行规定的指明的陈述与系词"是"。系词ist只是第二性的,“"是"在它的含义上可以是漠然漫无差异的。…它只是描述刻画了一切陈述第二位的特征。…在作为传诉的陈述之中,那个在Logos 之展示功能中已然实行的、对"是"之含义的差异可以保持其不确定,因为展示自身就预设了存在者之被揭示性,因而也就预设了存在领悟之差异。”【284】 “对在陈述中言谈所及的东西一一也就是在其被揭示性中的存在者一一的这个规定,是否也一同进入了"是"之含义?(假设情况确实如此)…属于"是"之含义的同时还有就之进行陈述的东西被揭示存在。…述的。那被强调的"是"表达了被说出的陈述之真存在。”【286】18.陈述之真理,真理与存在。a.作为揭示的陈述之being-true。“揭示乃是陈述之基本功能。揭示造就了传统所谓真存在这样一个特性。”【289】现成者的揭示为发现(uncover),而生存者的揭示为展现或敞现(disclose, open up)。“像亚里士多德考虑到希腊文对真理的表达时更明晰地所说的aletheuein [希:真理、去蔽] 。…对希腊人而言,真理意味着去蔽、发现、揭示。”【289】“此在生存于真理之中,这就是说,生存于它自身以及(它与之相关的)存在者之被揭示性之中。”【290】b/c.揭示(unveiling)之意向结构;真理之存在方式。“作为被揭示性与揭示的真理和真存在具有此在之存在方式。真理依照其本质决非像一物那样现成存在,而是生存着。”【292】牛顿定律的被揭示性。“真理恰恰把存在者揭示为先前已经存在的东西。”【296】“只要我们生存,我们便存在于真理之中。”【297】d.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存在论基本追问。“在关于存在一一它不是存在者一一的所有陈述中,系词具有何种意义呢?”【298-9】追问到这样一个问题:“真理之生存如何与存在以及有存在的方式方法相关?...存在生存着,情况就是如此吗?”【299】对存在与真存在的关联的追问回溯到此在的存在论优先性。“通过把此在作为存在论主题的基础存在论,我们自身所是的存在者便抵达了哲学问题的核心。”【301,但似乎并未真的解决原问题:Sein与Existenz的关联】第二部分:对于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追问;存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方式。章1.存在论差异的问题。区分存在与存在者是首要问题,“存在论(亦即作为科学的哲学)之可能性是随着充分清晰地实行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区别之可能性…而起落生灭的。”【305】“把握存在领悟意味着首先领会那个存在领悟归属于其存在建制的存在者一一此在。”【305】此在植根于时间性之中,“只要存在领悟属于此在之生存,这个领悟也就必定植根于时间性之中。”【307】19.时间与时间性。a.对传统时间概念的史学定位,对这一奠基性庸常时间领悟的特征描述。“两种后来成了标准的、对时间的古代阐释(其一是我们已经提到的奥古斯丁的阐释,另一是亚里士多德那篇关于时间的首次伟大论述)也是对时间现象自身最渊博的、实际上是主题化的研究。”【310】α) 亚里士多德时间论撮要。时间是“在先后(Früher und Später) 境域中出现的运动之被数的数。”【317】“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时间乃是某种存在于运动上面的东西,并且通过运动得到测定。”【319】ß) 对亚里士多德时间概念之解释。“时间乃是在时间境域中(也就是在先后境域中)来照面的运动之上的被数的数,那么他的意思其实就是:时间是在时间境域里来照面的东西,时间乃是被数的时间。…也许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并不是什么同义反复,而只是透露了亚里士多德式的时间现象(也就是庸常领悟的时间)与本源时间(我们称之为时间性)的内在关联。”【325】“运动最共通的特性乃是metabole[ 希:变化J.亦即从某某到某某的变化(Umschlag) ,或者译得更妥当些,变动(Übergang)。”【327】运动的这个“从某某到某某”的结构称为维度。【328】维度有延展性和连续性。“时间自身仅在先与后的境域中才是可说和可领会的。”【334】“现在本身之中已经包含了对不-再与尚-未的指引。…基于这个维度内涵,现在在自身中便具有一种变动特性。”【338】“亚里士多德说,现在一一这意味着时间一一依其本质决不是"界限",因为现在作为变动与维度是向着尚-未与不再两方面开放的。…现在不是界限,而是数,不是peras[ 希:界限]而是arithmos[ 希:数]。”【339,按照海德格尔的诠释,这里Aristotle对时间的理解是微分的。】“时间自身并不属于运动,而是包容运动。…时间乃是一种包容性的境域,在其中预先所与者可以在其相互继起方面得到整理。”【343-4】从主客体向度来追问时间是搞错了。“实际上,如果从一种更为本源的意义加以理解,时间现象是同世界概念,因而也就同此在结构自身联系在一起的。”【348】“时间无处不在,但又一无所在而只存在于灵魂之中。”【348-9,这个不知所云】b.庸常的时间领悟;返回本源时间。Aristotle符合庸常的时间理解,“庸常的时间领悟仅仅把握了在计数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作为现在之前后序列的时间。由此时间领悟产生了作为现在序列的时间概念。”【351】α) "使用钟表"之存在方式。现在、然后与当时作为当前行为的自身展示,预期与持留。“看-钟、看一表植根于"占用-时间"之中,源出于"占用-时间。”【353】“亚里士多德所熟知的这三种规定性乃是"现在"及其两种变样:“当时"(作为现在-不再)与"然后"(作为现在-尚未)。这三种规定性都是行为之自身展示,我们将这三种展示描述为预期、持留与当前化。”【355】“在时间随着现在、当时、然后这些规定说出自身之际,这些规定却也说出了预期、持留与当前化;那么显然这里所提出的乃是本源意义上的时间。”【355-6】ß) 被说出时间的结构环节:意蕴性、可定期性、紧张性、公共性。“作为合时与不合时,时间具有意蕴性之特性,这就是说,具有将世界描述为世界一般的那种特性。因此,我们把我们所盘算以及容让的时间称为世界时间。”【358】datability,“我们把时间的最终特性(这里的时间是在被盘算和被说出的意义上)称为时间之公共性。无论现在是否被公开表达,它都被说出了。”【361】r) 被说出的时间与在生存的时间性中的起源;时间性之绽出特性与境域特性。“此在以预期其存在能力的方式走向了自己。…这个在此在之生存之中包含着的、从最本己的可能性而来的"走-向-自己-自身"(一切预期都是它的某个样态)便是原初的将来概念。”【363】“必须看到,我们是在一种更为本源的(生存论上的)意义上谈论将来、曾在与当前;至于这三个规定,我们则是在一种先于庸常时间而有的含义上使用的。我们所给予特性描述的将来、曾在与当前之本源统一乃是本源时间之现象,该现象我们称之为时间性。时间性自行时间化于将来、曾在与当前的各个统一之中。”【364,】“它自身作为时间性便是本源的外于-自己, ekstatikon[ 希:出离、绽出]。我们在术语上把出离这个特性标为时间之绽出的特性。”【365】时间性与此在之生存哪个在先?“具有绽出的规定的时间性乃是此在之存在建制之条件。”【365】“意向性…在时间性及其绽出的-境域的特性中才有其可能性条件。此在之所以是意向的,这只是因为它在其本质中是被时间性所规定的。”【366】 &)现在-时间之结构环节源于绽出的-境域的时间性;沉沦这种存在方式乃是本源时间被遮蔽的根据。在庸常理解中,“人们认做现在、认做现在杂多与现在继起序列的时间乃是一种现成的序列。”【373】“此在之所以可能知晓庸常时间之无限性,这只是因为在其自己之中的时间性自身遗忘了其本己的、本质上的有限性。”【373,这里的本质的有限性essential finitude,我只能从”从某某到某某的变动”这种维度和变动中获得理解】“时间性乃是此在之存在建制之可能性条件。…时间性必定就是属于此在之存在领悟之可能条件。”【375】20.时间性与时态性(Temporality)。作为存在领会的条件的时间性被称为时态性。a. 领会作为在一世界-之中一存在之基本规定。“在所有对存在者的施为中都已经有了对存在的一种领悟,无论该施为是绝大多数人所谓理论性的特殊认知,还是实践的一技术的施为。”【376】寻找本源的领会概念,“生存在本质上就是领会。…领会更为确切的意思是,向一种可能性筹划自己,在筹划中一直逗留在一种可能性之中。”【378,这其实是本体论的自由概念,类谢林】“筹划乃是"我是可能性"的方式,这就是说,乃是我自由生存的方式。作为筹划的领会,其本质性的东西在于:此在于其中生存地领会了自己自身。”【379】“领会并非认知方式,而是生存之基本规定。”【379】b) 生存上的领会,对存在的领会,对存在的筹划。“生存上的领会(实际"在-世界一之中-存在"于其中变得透明可见)之中早已包含了一种存在领悟,该领悟不仅涉及此在自身,而且涉及了原则上随同"在-世界-之中-存在"被揭示出来的一切存在者。”【382】“一切领会在本质上都关涉于一种属于领会自身的现身(affective self)。现身性乃是我们所谓情绪、热情、情感以及诸如此之类的东西的形式结构。”【383】领会具有非对象化的方式。【384】这里海德格尔突兀地阐释了超越存在的观念,“在我们追问存在领悟本身之可能条件之际,我们还要超越存在,去追问存在自身作为存在向之被筹划的东西(of inquiring even beyond being as to that upon which being itself, as being, is projected)。”【385】海德格尔引用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光之喻和善的理念。“那照亮了对存在者的认识(实证科学)与作为行揭示的对存在的认识(哲学认识)者 ,甚至还超越了存在。仅当我们处在光之中,我们才能认知存在者、领会存在。对存在的领会植根于一种epekeina tes ousia[ 希:高于实在、高于存在、高于本体]的筹划中。”【388】“我们所追寻的乃是epekeina tes ousias [希:高于实在、高于存在、超越存在、高于本体]。对于柏拉图来说,这个epekeina [希:高于、超越]乃是一切认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善的理念乃是最终的东西,乃是一切认知向之回溯的东西,或者倒过来说,乃是一切认知由之开始的东西。”【390-1】c. 对生存上的本真领会与非本真领会的时间性阐释。海德格尔马上放弃了善的线索,转而从时间性作为领会之条件入手。本真的决心、重演、“必须首先从个人的决心出发去规定本真的、生存着的交互共在。只有首先从下决心的个人化出发,并且在这种个人化之中,此在才是本真自由的,才会对"你"敞开。”【394】“此在之时间性对自己的时间化并不是持续地从其本真将来出发的。”【395】多的是无决心的生存。“从诸物出发的非本真自我领会固然也有"走-向-自己"之特性、将来之特性,但这个将来乃是非本真的将来:我们称之为预期。”【397】物并非时间性的,而是在时间之内。d. 对物宜及物宜整体性{世界)之领会之时间性。e. 在-世界-之中-存在、超越与时间性绽出的时间性之境域性图型。“生存于其存在之中的此在所关注的乃是其存在能力。只要"为存在能力之故"得到了领会,"为了一去"(物宜关涉)之类就成了可揭示的。”【404】“在"在-世界-之中一存在"结构的统一性中,吾身与世界乃是此在自身之基本规定。”【407】“"超越"意思是"超过”,那transcendens [拉:超越者],也就是超越者,乃是"超过者"本身,而非我超过而达到的东西。世界乃是超越者,…惟独具有此在之存在方式的存在者才超越,以至于恰好是超越性才在本质上刻画描述了存在。…超越性的意思倒是说:从一个世界出发领会自己。”【410】21.时态性与存在。“把思考指向了对某种存在领悟之可能性之追问,这种存在领悟即对最广义的现成存在意义上的存在之领悟。”【414】“对存在的阐释以某种形式与时间发生关联。不管前哲学的知识还是哲学的知识,都习惯从考虑时间、存在者之存在方式之视角对存在者加以区分。”【415】时态性使存在领悟成为可能。a) 将存在时态地阐释为上手存在;作为当前化之提出之境域性图型的出场呈现(enpresenting).“具有这种实事性的存在者一一器具一一之存在方式,我们称之为上手存在或者上手性,我们把它与现成存在区别开来。”【417】上手性被时态性地领会为enpresenting。“时间性作为一切筹划之可能条件无非就是自身筹划。…在存在论领域内,可能者高于任何现实者。在这一领域内,一切源发与源起都不是成长与展开,而是衰退。”【421-2】b) 康德对存在的阐释与时态问题。“当康德说,实存(也就是我们说的现成存在)乃是知觉,这个论点就是最粗糙且误导的,虽然它点出了正确的问题方向。经过现在的阐释存在就是知觉"的意思是说,存在乃是一种独特的意向行为亦即当前化,就是连带一种独特图型(出场呈现)的、在时间性之统一之中的绽出。”【431】22.存在与存在者:存在论差异(ontological difference)a) 时间性,时态性与存在论差异。“[存在与存在者之]区别存在于此,这就是说,该区别具有此在之存在方式,该区别属于生存。”【437】这则似乎暗示了Dasein的优先位置。b) 时间性与对存在者{实证科学)以及存在{哲学)的对象化。“只有从得到正确领会的此在概念出发才能阐明哲学这个概念以及非哲学科学这个概念。”【439】“一切存在论命题都是时态命题。”【442】“时间乃是超越论科学(存在论)的原初珑域,或者简称超越论境域。”【443】c) 时态性与存在之先天性;存在论之现象学方法。“由于本源的使可能者(可能性之本源)乃是时间,因而时间自身便将自己时间化为绝对"最在先的东西"。比某种任何可能的在先者更在、先的东西乃是时间,因为时间是任一在先者一般的基本条件。”【445】“将存在者对象化,这是实证科学;把存在对象化,这是时态的亦即超越论的科学、存在论、哲学。”【449】“存在论方法作为方法无非就是通向存在本身的步伐,无非就是完善存在之结构。这个存在论方法,我们称之为现象学。”【449】德文版编后记1927年夏季学期马堡大学课程讲义。存在的时间性之展露被被植入一个历史引导之中。 江绪林 2014年2月16日星期日
  •     时间不是随着空间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时间又是永恒的。时间无处不在,因此时间不仅是可以度量的,还是可以分级的,时间有层次感,因此时间不仅可以分为时分秒,还可以分为空间的级次,例如空洞时间、空空时间、空理时间、空间时间等等,因此我们将之分为空洞的时刻和时间的分类时刻,这被称为一定的空间级次、随着空间的时刻、明天的时刻分类、这种空间和时间被称为一定的“冲积平原”,这种“平原”不仅是一定空间的产物,还是一定时间的产物。因此我们就将他们说成是空间的平面表示,又可被称为一定的时空结构的产物,这是我们创造的结构的创造,我们创造的结构不仅是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世界和真实,还可以表示为一定的现象。我们今天不仅是可以从中得到的,还是可以从中失却的,因此我们就不在意拥有或者失去,因此我们就成了神。神和真神是同一体,这就是现象。
  •     每天都看一章。实际上我也喜欢读这种研究问题的书,虽然读得很慢,而且还需要重读,但会很有收获。最近没事也在iphone上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正好互为启发吧。读完了全书。上半部分是在回顾四个重要的问题,并且引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以及经院哲学家等等,实际上是对哲学史中的问题发展进行梳理。而下半部分(实际上只有第一章)却是典型的海氏思考风格,仿佛是存在与时间的外篇一般。在读完形而上学之后,会把几本相关的书拿出来重读。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读过1/5不到的英文版 感受很深 一个being可以讲那么多东西
  •     上手者
  •     可列入必读书目
  •     很好的入门书。
  •     看得很慢……时间空间哲学史什么的……包罗万象啊
  •     这部与《存在与时间》构成内外篇的讲课稿,重点是在存在论视野之中处理现象学中的先验问题。海德格尔所完成的倒转使得对存在论差异的讨论摆脱了对反思态度的依赖,而进入“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境遇,“制造”“寻视”等概念被用来揭示存在问题的生存论根基。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评注,尤其是将康德的工作解释为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导向,字里行间充满了形而上学的张力;这是其后期工作的开端。
  •     五颗星给海德格尔,一颗星给我自己,在浦口那个小窝棚里我充分发扬了不求甚解与随遇而安的精神,所以这书既没看懂也没看完。
  •     难
  •     反正是看不懂的了,大致浏览了个目录。长路漫漫~
  •     读海德格尔,还是踏踏实实地从早期开始吧,直接看后期,极容易误解为“玄思”。
  •     终于啃完了!丁老师本书的翻译比《存在与时间》的翻译实在好太多了,虽然有个别翻译还值得商榷。本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把《存在与时间》中没有详细阐发出来的部分又仔细讲了一遍。结尾第一次提出“存在论差异”也是把《存在与时间》中的意思明确摆了出来。和《存在与时间》一样,本书仍然只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恐怕就预示着31年Kehre的产生。
  •     由於讀過胡塞爾的現象學多次,這樣而來,對於海德格爾的研究路徑有所明晰,仍對於將要寫的論文不敢輕言下筆。
  •     传说中的时间与存在,但还是觉得前面的解构更出色些
  •     现象学需要语言作为框架,同时需要摆脱语言
  •     看起来这本连同《形而上学导论》其实可以当作《存在与时间》的注本,《形而上学导论》集中于存在的命题“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除了接着存在说,关键还阐述清楚时间是如何使特殊存在的可能性——时间乃存在论的原初境遇。海氏的设问到结论之间的论证很长很绕,《存在与时间》里的设问,过了那么多年,他才在这儿交代了答案…不过,知道谜底在此,而学得思维在《存在与时间》中。
  •     踏踏实实地重读一遍。对康德存在论,时间观还有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解析太读到,这样根本上澄清了一般庸常的时间思考里的伪问题:就是把时间理解为现成存在者。 另外根本重要的问题是追问此在领会存在、世界、意向性和超越性的根本根据这个问题。没看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据在于作为时间性的时态性,也就是时间性绽出的境域图型。比康德先验图型论还有晦涩难解。
  •     2016-11-21
  •     用形而上学语言,批判形而上学。在这点上,还比不上尼采呢!
  •     康德与海德格尔
  •     用哲学史的论题把《存在与时间》的里的问题重新折腾了一遍。
  •     好书,需要认真思考
  •     离意向性最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