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308065702
作者:弗兰西斯•哈奇森
页数:218页

章节摘录

理由原则抱有同样的感情,对克拉克博士夸耀他在理智世界中通过它的帮助而造出的奇迹,但他学术上的对手似乎认为,他没有充足理由自夸。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具体的科学,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个体系中,学识渊博的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们的对一致性的喜爱的不妥之处。普芬道夫被迫从他的指向人类整个种族社交性的单一基础原则推演出了人类对上帝、对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邻人的各种义务,而这种推演是多么拙劣!如果有必要,这种观察或许可以轻易地得到推广,并且是人类在科学的一致性中拥有美的感官的一种强有力的证明,他们甚至会因追寻它而陷入对常识的曲解。条目VI伴随着科学或普遍公理而产生的这种喜悦,实际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感觉,因为它必然会伴随着某种命题的发现,且不同于赤裸裸的知识自身,它起先的时候会非常强烈,而知识却千篇一律地相同。

前言

作为人类全面深刻认识自身本质、能力和责任,反思人与自然、社会之关系的一场巨大社会思想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转折点之一,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西方世界的文化。不仅如此,由于战争、殖民、贸易及和平的文化交流,它的影响也流布到西方以外的其他地方。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其主导的思想观念乃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创导并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21世纪初的我们仍然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产儿。启蒙运动作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波及许多国家和领域的一系列思想运动的总和,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张力。彼得·赖尔和艾伦·威尔逊撰著的《启蒙运动百科全书》中涉及的国家有十六个,涉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人士超过百位,足以证明这场运动涉及范围之广,领域之多。“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更应该看作是一个“家族类似”概念,很可能并不具有人们一直以来所定义的某种本质主义内涵。

内容概要

作者弗兰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第一个主要思想家,他在1729—1746年间任格拉斯哥大学哲学教授,对后来的苏格兰大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研究的主题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和伦理学,但他的重要性几乎全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他的伦理学立场是强烈地反对霍布斯(Thomas Hobbes),而基本上同意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的思想,并将其更精确、更哲学化地表达出来。他主张仁慈的感觉是人性中原始而不可化约的部分。就如同视觉和听觉,道德感也是人类的一种知觉。霍布斯主张人性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但哈奇森却强调人的社会性。

书籍目录

对美、秩序等的研究1
第一节 论区别于通常为感觉所理解的某些知觉能力3
第二节 论本原美或绝对美14
第三节 论公理之美24
第四节 论相对美或比较美32
第五节 论我们由美或效果之规则性对缘由中的设计与智慧的推理37
第六节 论人类美的感官的普遍性55
第七节 论习俗、教育和典范对我们内在感官的影响65
第八节 论内在感官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及其终极缘由71
对我们的德性或道德善的观念根源的研究79
导言对道德善与恶的研究81
第一节 我们借以知觉德性与恶行,并对他人加以赞许或非难的道德感官85
第二节 论高尚行为的直接动机99
第三节 德性的感官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看法和一般基础;计算行为之道德程度的方式117
第四节 所有人一致认可他们对道德行为表示赞许的一般基础,不同道德看法的根据140
第五节 进一步证实我们拥有已植入本性的指向德性的实践行为意向;进一步阐明我们带有附加利益动机即荣誉、羞愧和怜悯的不同程度的仁爱本能154
第六节 论这种道德感官之于人类当下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事务的影响173
第七节 对某些复杂道德观念的推理,即,根据这种道德感官而论义务以及绝对权利、非绝对权利、外在
权利、可让渡和不可让渡的权利191
译者致谢218

编辑推荐

《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启蒙运动经典译丛,苏格兰系列

作者简介

“提供最大限度的幸福”这一标准,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原则的一部分;同样,人民对于不能充分履行职责的政府的反抗权,则是自由主义信条的一部分。在本书中,哈奇森首次将这一论点的上述两个方面联系起来 ,并汇成这样一句名言:“为最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幸福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本书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经典译丛之一。

图书封面


 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分析的很有原创性
  •     打五颗星的你们眼睛瞎了,翻译成这样简直是后现代笔法!
  •     看来对美的定位不同,还会引发伦理学的地震,不过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     该书由两篇论文构成,一篇论美,另一篇论道德,但无论是哪一者,在哈奇森看来,对其感知都是人之天性,教育或习俗所赋予我们的种种观念均以先天的内在感官为前提。在这里我们能够清楚看到他与曼德维尔的根本分歧。另一方面他关于善的计算的讨论,已经预示了功利主义的出现。不过这书的翻译真是够糟糕的
  •     : B83/6044
  •     本书非常经典,可与儒家相参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