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与自由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恩典与自由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1
ISBN:9787210038313
作者:奥古斯丁
页数:229页

章节摘录

  论自由意志  编者说明:本文写于公元387——396年间,奥古斯丁为了反驳异端摩尼教的二元论世界观而撰写。摩尼教像诺斯替主义,坚持宇宙论上的绝对二元论,说恶与善都是永恒的,而宇宙是敌对双方的战场;而正统基督教信仰认为上帝是独一而全能至善的神,万有的创造者。那么从一位全能至善的上帝而来的世界,又为何会有恶的存在呢?恶是从何而来呢?这就是哲学上著名的神义论(theodicy)命题。奥古斯丁认为邪恶不是被造的,不是一种本质性的存在,不是永恒的,乃是因为理性的受造者错用和滥用善的自由意志而来,因此本文题名为“论自由意志”。  全文分三卷。卷一提出邪恶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接着将作恶的问题加以发挥,将人的恶行起源于意志的自由选择加以辨明。奥氏认为自由意志是邪恶之源,这是坚定不移的真理,因为谁也没有强迫人的心智被那引动恶行的情欲所奴役。卷二提出人犯罪的自由意志,乃是上帝所赐的这一点所带出的难题;然后一一查考:上帝的存在可由理智证明吗?一切的善都是从上帝而来的吗?自由意志可看为善吗?卷三查考罪的开始,表明上帝预知人犯罪,和入自己犯罪,彼此并不冲突;随即证明我们不应将人里面所必然发生而终因罪人的意志所发生的事归咎于上帝;最后讨论原罪。  在文中奥氏主张人有自由意志,但这和后来伯拉纠主义的自由意志是不同的,奥氏自始至终把自由意志看作上帝的恩赐,而不是伯拉纠主义强调的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  本文是奥氏早期著述的代表作,是奥古斯丁式的新柏拉图主义的最佳作品,成为西方神学和哲学研究关于人论的经典之作。奠定了西方性恶论的基调。  卷一 邪恶的问题  〔一〕  伊阿丢斯(Evodius,下简称伊):请告诉我,上帝难道不是恶的原因吗?  奥古斯丁(下简称奥):你要先说明你所指的恶是哪一种,我才能给你回答。当我们用“恶”这个词时,通常有两种恶,一是作恶,二是恶的后果。  伊:这二者我都想知道。  奥:你若知道或相信上帝是善的,那么别的想法就是不可的,而这点带出上帝决不能作恶。同时我们若承认上帝是公义的——而否认此点,便是恶了——那么他必然赏善罚恶。而刑罚对受刑罚的人乃是祸。因此,若没有人受到不公平的刑罚——这是我们所必须相信的,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有上帝的安排——那么上帝就绝不是第一种恶的原因,而是第二种恶的原因。  伊:那不由上帝负责的恶,另有别的原因么?  奥:必然如此;恶不能无因而存在。但若你问原因是什么,问题就没有答案。因为原因不只是一个,但每个作恶的人,就是自己恶行的原因。你若对此不予信服,请记得我刚才所说的话,恶行受上帝的公义所处罚。除非恶行是故意所为,它受罚就不算是公义。  伊:我想除非人是学着犯罪,否则他就不会犯罪。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请问我们是从谁学着犯罪。  奥:你认为教育是件好事么?  伊:没有人能说教育是件坏事。  奥:它有无可能既不是件好事,也不是件坏事呢?  伊:我想它是件好事。  奥:你说得对,因为知识是借教育传授或激发的,除了由教育以外,没有人能学到什么。你同意吗?  伊:我想由教训所学到的,无不是善。  奥:那么我们不能说,恶是学到的,因为学与教相辅而行。  伊:人若没有学到恶,怎能作恶呢?  奥:也许是因他弃绝教训,远离了学识。不管怎样,教育既是件善事,而教训与学识又相辅而行,显然恶不可能是学到的,假如它是学到的,它就必然是教育的一部分了,而教育就必不是件善事了。但你自己承认它是善的。所以恶不是学到的,因此问我们从谁学到作恶,这是没用的。假如恶是学到的,我们是要学到避免恶行,而不是学到作恶。因此作恶无非是违反教训。  3  伊:我想教育实在是有两种,一种是叫我们学习行善,另一种是叫我们学习作恶。当你问我教育是不是件善事时,我那喜爱善的心占据了我整个的注意力,我只想到那涉及行善的教训。所以我回答说,教育是件善事。如今我发觉另有一种教育,确实是恶的,我要知道它的原因何在。  奥:至少你认为人的理解是个纯善的东西?  伊:我看不出人有什么比其理解力更优秀的东西。我想它自然是善的。我决不能说,理解力是恶的。  奥:人受教导而不理解,你设想他会学到什么吗?  伊:不,当然不会。的。  奥:若理解都是善的,而且人除非理解,他就没有学到什么,那么学总是好的。因为凡学习者就理解,而凡理解者就行善。所以若有人要找出我们学习的原因来,实际上他是要找出我们行善的原因来。你根本不能发现使人作恶的教师。人若是恶的,他就不是教师;他若是教师,他就不是恶的。  4  伊:好吧,你使我同意我们作恶不是学到的,那么请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作恶?  奥:你问到了我青年时期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这问题曾使我苦恼,以致我身心疲惫,陷入了异端。我堕落如此之深,而使我跌倒的无聊小学又如此之多,若不是我渴望寻见真理。有上帝的帮助,我根本不能逃出来,并恢复原来追求的自由。既然我曾努力寻求这问题,我要将我至终所得的答案向你陈明。上帝要帮助我们,并且使我们了解我们所信的。我们也确知所走的道路。是先知所指的:“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参以赛亚书7:9)。我们相信万物都是上帝造的,然而上帝不是罪的原因。问题是我们若将罪归于上帝所造的灵魂,而灵魂又归于上帝,那么我们至终怎能不将罪归于上帝呢?  5  伊:你用浅白的话道出了那使我心里作难的问题关键所在。  奥:不要丧气,只要继续相信。你所信的有时甚至我们看不出理由来,但我们找不到一种更好的信仰。敬虔生活的真实基础,是在于有一种正确的上帝观。这种正确的上帝观包括我们相信他是全能的,是绝对不变的,是美好万物的创造者——但他自己比这些受造物更优秀,是受造万物绝对公义的管理者,又是自足的,因此他在创造作为中并不从谁得什么帮助。他从无创造万有。至于那位与他平等的,却不是由他创造的,而是由他生的。这位我们称之为上帝的独生子。我们若要说得清楚些,我们要称他为上帝的权能,上帝的智慧,借着他上帝从无创造了万物。在这样说了以后,我们要靠上帝的帮助,照下面的思考来了解你苦心寻求的问题。  6  你的问题是要找出我们作恶的原因何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讨论作恶是什么意思。关于这点,请说明你的看法。你若不能用言简意赅的话概括来说,至少举一些恶行的例子出来。  伊:比如奸淫、杀人、渎圣等等。若要尽举,未免太多了,而且我也不尽都知道。我想大家都同意这些是恶行。  奥: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何认为奸淫是恶的。是因有法律禁止吗?  伊:不,它是恶的,不是因有法律禁止;法律禁止它,是因它是恶的。  奥:若有人要搅乱我们,大谈奸淫之乐,质问我们为什么认为奸淫是恶的,应被论罪的;那么我们不仅只是相信奸淫是恶的,同时也要知道理由。你认为我们可诉诸法律的权威吗?我与你都同意,也极其坚定地相信,奸淫是恶的,并且要将这信念向万民万国传讲。但如今我们是要用理解来将我们凭信心所领受的牢牢地把握着。所以你要尽量仔细思想,并告诉我,你认为奸淫是恶的,是基于什么理由。  伊:既然我不容许别人与我自己的妻犯这样的事。那我就知道这是恶的。谁向别人行他不愿别人向他自己行的事,谁就作了恶。  奥:若是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妻给予别人,让她被那人引诱,因为他自己要与那人的妻发生同样放纵的关系,你想他没有作恶么?  伊:当然他作了大恶。  奥:可是他却并没有违反你所提出来的原则;他并没有作他不愿别人向他自己行的事。你必须找出另外的理由,来支持你以奸淫为恶事的信念。  7  伊:我想奸淫是恶事,因为我常看见人因此而被定罪。  奥:岂不是常有人因善行而被定罪吗?且不提别的书,只看看有上帝权威的《圣经》历史的记载。你立刻会看出,若我们认为人被定罪就是有恶行的可靠证明,那么我们对使徒和殉道者印象就很坏:因为他们都因承认他们的信仰而被定了罪。所以凡被定罪的事,若都是恶的,那么相信基督并且承认相信他,在那时就都是恶的了。但若凡被定罪的事,并不都是恶的,你就得另觅理由来说为什么奸淫是恶的。  伊:对此我看不出任何答案。  8  奥:可能情欲是使奸淫成为恶事的。你的问题是要从我们看得见的外表行为去发现恶。而我要证实是情欲使奸淫成为恶事的。一个人没有机会与别人的妻同居,但若他存在这种欲望,而且他若得着机会,就必如此行,那么他的罪愆就并不亚于他当场在淫行中被捉住了。  伊:是,那是十分清楚的。我看现在用不着长篇大论,我已经看到,杀人和渎圣以及一切罪恶,来源都是如此。显然情欲才是诸;收恶行的要素。  〔四〕  9  奥:你知道情欲也被称为贪念吗?  伊:我知道。  奥:你想想贪念与惧怕有区别吗?  伊:我想它们大有区别。  奥:我认为你如此想,是因为贪念寻求某个对象,而惧怕却无力逃避某个对象?  伊:是。  奥:若有人将别人杀了,不是由于贪念,而是由于怕被伤害,他仍是杀人犯吗?  伊:他还是杀人犯,但这并不是说,这种行为没有贪念的动机在内。他若因惧怕而杀人,他就必是贪着没有惧怕度日。  奥:你想没有惧怕度日,是件小善么?  伊:这是件大善,但是杀人犯不可能借犯法得着它。  奥:我不是问他可能得着什么,而是问他贪着什么。若他贪着没有惧怕度日,他确是贪着那好东西,所以这种贪念是无可指责的。否则我们就要指责凡爱慕好东西的人了。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杀害并不都是由邪恶的贪念而起;说情欲使每项罪成为邪恶,那就必是说错了。换句话说,世上可能有一种杀害,并不是罪。  伊:若杀人是杀害,有时杀人可以无罪。一个兵丁杀死敌人。一位审判官或行刑者杀死罪犯,或兵器偶然失手杀人,我不认为这种杀害是罪。  奥:我同意,但他们通常不被称为杀人者。请回答这个问题:若一个奴隶因怕虐待而杀死主人,你想他应被算为一个杀人的,还是不得称为杀人犯呢?  伊:我想这与前面的情形大不相同。前面的行动是合法的,或说并非不合法;后者却没有法律许可。  10  奥:你又诉诸法律权威了。你必须记得,我们是要理解我们所相信的。我们相信法律,所以我们必须尝试寻求理解惩罚这种行为的法律,明白没有错施刑罚,至少努力寻求理解。  伊:法律并没有错施刑罚,因它是惩罚一个蓄意杀死主人的人;这是与其他例子不同的。  奥:在几分钟前你说,情欲是每一恶行的主要动机,是每一恶行成其为邪恶的原因。你记得么?  伊:我记得。  奥:凡求没有惧怕度日的人,并没有坏的贪念,你岂不也同意了么?  伊:我也记得。  奥:那么,一个主人被他的奴隶出于这种动机杀死了。他并不是被我们所能指责的一种贪念杀死了。因此我们尚未查出这行动为,什么是恶的,因为我们同意,恶行之所以为恶,只是因为它们是从情欲,即从可指责的贪念行出来的。  伊:我现在开始认为他是不该被定罪的。但若我能另外找着解答,我不会有勇气这样说。  奥:在你考虑到奴隶求对主人无惧怕心,是否是为求满足情欲汶一问题以前,你便认为这种罪恶不该受罚么?求无惧怕心度日,乃是人之常情,不仅善人如此,恶人也如此。但其间差别是在于他们对那能失去之物抱着不同的态度:善人为求无惧怕心,乃想除去对它们的爱好,而恶人则企图扫除障碍,享受它们,因而犯罪作恶,这种生活,毋宁说是死。  伊:我又了解了。我很高兴,如今我清楚知道,那被我们称为情欲和可指责的贪念是什么。如今我能看出,它乃是对那些能失去之物的爱好。  11  伊:我建议,我们来看看,在迷信者所常犯的渎圣行为中,情欲是不是主要动机?  奥:我们不必跑得太快了。我想我们应先讨论,为求保卫生命、自由或尊荣,杀死一个仇敌或刺客,是否是不怀情欲的行为?  伊:当人们为着不能失去之物争斗的时候,我怎能想象他们是不怀情欲的呢?若那些物是不可能失去的,那么,他们又何必为保守它们而至于杀人呢?  奥:那么法律就不是正直的了,因为它叫旅客为自卫而杀强盗,或叫任何男女为抗暴而杀暴徒。法律也命令士兵杀敌,他若拒绝,就要受军官处罚。我们能说这些法律不正直,或说不是法律吗?据我看来,不正直的法律便不是法律。  12  伊:据我看,我们可以为这条法律辩护,因为它许可公民为防止更大的恶而行较小的恶。谋杀者被杀,比自卫者被杀,乃是一件小得多的恶行。无辜者受害,比谋杀者被其所要谋杀的人杀死,乃是一件更恐怖的事。  士兵杀敌,是执行法律,因此他并无障碍履行责任,其中也没有情欲。法律本身为保护公民而颁布,也不能说是有情欲。若立法者颁布它是遵行上帝的旨意,那就是成全永恒的公义,他就可以毫无情欲而将它颁布。即使他颁布法律是出于情欲,因为一条好的法律可能是由一个坏人颁布,但法律的执行却不必含有情欲。比如有人居最高权位,受了贿赂,判被俘的女子成婚为非法,这条法律却决不因立法者腐败而是恶的了。所以法律为保护公民而规定以暴易暴,乃是让人信服而不怀情欲的,这对凡在合法权威之下的仆人们也适用。  法律虽是无可指责的,但我却看不出,那些人怎能是无可指责的。法律并不强迫他们杀害人,而是任其自由选择。他们有自由,不必为保障那不当爱的而可能失去之物杀人。

内容概要

奥古斯丁(354-430),伟大的神学家和哲学家。386年归信基督教,395年受职为希坡主教。重要著作包括《忏悔录》,《上帝之城》等。

书籍目录

论自由意志
卷一 邪恶的问题
卷二 上帝为何给人自由意志
卷三 罪恶的原因在于意志
《论自由意志》修订
论本性与恩典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了两篇奥古斯丁人论(Doctrine of Man)的代表作,二文奠定了奥式对人的本性探讨的基本思路,成为西方性恶论的经典阐释  本书特点:  1. 西方哲学与神学关于人论的经典之作,古罗马杰出的思想家奥古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 本书收录的两篇论文《论自由意志》和《论本性与恩典》在思想史上具有权威的地位,影响深远,对于现代人关于人论、神义论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本书收入的两篇是奥古斯丁探讨人的本质的代表作。《论自由意志》探讨恶的来源和人的自由意志问题。《论本性与恩典》探讨人的全然败坏与上帝的全然恩典。
《论自由意志》是为了反驳异端摩尼教的二元论世界观而撰写,在文中奥氏主张人有自由意志,并把自由意志看作上帝的恩赐,而不是伯拉纠主义强调的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论本性与恩典》是为反驳伯拉纠维护本性反对恩典,而他的立场是要维护恩典却不是要反对本性,而是藉恩典释放并驾驭本性。
二文一方面是人论(Anthropology/Doctrine of Man)的经典,展现了奥古斯丁对人的本性探讨的基本思路,成为西方性恶论的奠基性阐释。另一方面二文也涉及“神义论”(theodicy)的命题,即一位全善且全能的上帝怎会允许恶的存在,奥氏在此方面的阐释非常精彩,尤其在二战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这个命题在思想界可谓炙手可热。
本书收入了两篇奥古斯丁人论(Doctrine of Man)的代表作,二文奠定了奥式对人的本性探讨的基本思路,成为西方性恶论的经典阐释。

图书封面


 恩典与自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论本性与恩典》是大约415年奥古斯丁为反对异端Pelagius的所写的一篇书信体论文,与《论自由意志》相映成趣,其实可以算作《论自由意志》卷三中两种人性观念的展开。Pelagius认为人可以无罪地活着,因为人的本性具有一种不犯罪的能力,人性是自足的,自由意志有完整的自主能力,本性未曾为罪恶削弱;而奥古斯丁认为堕落后人的本性带有无知、无能和困苦,需要神恩典的助佑才能正当地和无罪地生活,才能得到救赎。阅读使用的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译版《恩典与自由:奥古斯丁人伦经典两篇》电子书】奥古斯丁读了Timasius and Jacobus带来的Pelagius所著的书、该书强调将罪责归咎于自由意志而非堕落的人性。奥古斯丁认为该书单单强调自由意志而弃置了上主的恩典,因此写信予以反驳。“人类的本性得以称义(justified)…除了藉着信和基督宝血的圣礼,就没有别的办法。”【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0页,下同】人的本性最初本来是无辜无罪的,但从亚当始,就因自由意志所犯下的原罪而成为需要光照和医治的病人。【161】Pelagius的书区分了无罪的可能性和无罪的现实性,意在强调无罪(be without sin)是可能的。奥古斯丁回应说:“人单凭他的本性,或凭他的自由意志,究竟能否成义呢?假若他们主张他能成为义的话,这就等于使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166】“没有上帝的恩典,人不能无罪(without the grace of God a man cannot be without sin)。”【167】而Pelagius的某些话似乎又同意这一点。恩典不在于人本性的结构,而在于本性的医治或复原。不应认为人是单靠勤奋和努力,也需要恩典才能成义。Pelagius“竭力为人性的完整和无误辩护。”【173】认为罪不是本质,仅仅是一种错误行为,并没有使得人的本性衰弱,罪是不能败坏人的。但这与圣经的教导相违背。虽然罪不是本质,但能败坏人;而“上帝是本质,也是最高的本质,只有他才是人类属灵的真正食物,人若不服从而与他隔绝,以致无能。”【175】人作为被造物,“能够从公义走到罪恶,却不能从罪恶回到公义。人滥用败坏自己的自由意志,足够使他走到犯罪的地步;他既失去健康,若要回归公义,就需要一位医生。”【178】而Pelagius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进一步公开反对那使我们得称为义的基督的恩典,而坚持说,只要有意志,本性就能行义。”【179】奥古斯丁引用了《罗马人书》两律交战来论述人性。【181】罪得到医治是源自恩典。而且人即使完整无罪也不能与上帝等同。Pelagius“因断定本性是完整的,就否认了医生的怜悯(by predicating soundness of the said nature, he rejects the Physician's mercy)。然而那创造他的上帝,也是他的救主。…我们必须承认,那为他所医治的罪,其来源并不是上帝,乃是出于人的意志,所以当受上帝公义的审判。然而我们既知道,我们曾有能力不犯这些罪,就要承认,我们的罪得着医治,乃出于上帝的怜悯,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可是,按照伯拉纠的说法,救主的怜悯与救助,只能赦免我们过去的罪孽,而不救拔我们避免将来的罪孽。他这话大错特错。”【189-190】Pelagius以圣母玛利亚为例说明无罪的生活是可能的,但奥古斯丁说,玛利亚之无罪恰好因为是主的恩典的恩佑而来。Pelagius倾向于仅仅把耶稣理解为一个榜样,“认为所谓‘靠基督的名’乃是指我们藉他的福音,就可知道怎样去生活,而不是靠基督的恩典,可以得着帮助去过良善的生活。”【196】奥古斯丁说Pelagius这等于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堕落了,因为你们‘不知道上帝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上帝的义了’。”【196】奥古斯丁并不反对在恩典的帮助下,人努力实现无罪的生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甚至在圣徒身上已经实现。只是这不能被理解为人是靠本性成义(A man is not righteous by his will if he can be by nature)。这就到了争议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现在或过去有没有任何在今生无罪的人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作这样的人。…使我承认说,过去或现在也许有人在今生无罪,但这并不等于承认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由于别的,而不是出于上帝的恩典,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200】Pelagius还将(正当)行为的能力归属于本性的必然而不是意志。而奥古斯丁指出Pelagius的话“凡为本性的必然性所拘束的,就被剥夺了意志的思考和决断”【202】中的错误:我们决不能不愿意过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之愿意过幸福的生活,并不就不属于我们的意志;上帝不能愿意犯罪,也不能就说这不是出于其意愿。Pelagius试图由此得出:不犯罪的能力不在于我们的意志,而在于我们的本性。“我们人类的本性具有一种固有的完全不犯罪的能力(our human nature actually possesses an inseparable capacity of not at all sinning)。”【206】奥古斯丁对Pelagius的看法感到惊讶,这与整个神的恩典的教导相违背。在某种意义上Pelagius其实认同恩典:“避免犯罪的能力本身,不在乎意志的力量,而在本性的必然性,而凡在乎本性必然性的,无疑乃是从本性的主宰上帝而来。而这能力既被证明由上帝来的,你们怎能看我的主张为否认上帝的恩典呢? ...避免犯罪的能力,归于上帝的恩典,只因为上帝是本性的主宰,而避免犯罪,乃是本性所固有的能力。”【206】但奥古斯丁牢牢抓住这一点:这种固有的、不可失落的能力将否认上帝救赎的恩典!而人的本性是可以败坏的。Pelagius也承认在未受洗的人身上有败坏的本性;而保罗指出在受洗者身上也与情欲为敌。“本性所需要的,不是我们为它的能力作虚伪的辩护,乃是真实地承认它的软弱。它所需要的恩典,并不是创造之恩,而是重造之恩,而这点伯拉纠毫不提及,不认为是必须的。”【209】保罗指出身体的败坏,其招致的过犯仍然存在。“所需要的,不只是过去的过失得以蒙怜悯被免去刑罚,而且他需要得着力量,防备将来犯罪。”【213】Pelagius认为本性是自足的,人的自由意志有自主能力【213】。他“只为本性辩护,主张说,按照上帝的创造,人若不愿意犯罪,就有避免犯罪的能力”,但实际上“人的本性已经败坏了,惟有靠上帝的恩典,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才可以得着医治,本性的自身力量不够,必须得到帮助。”【216】或许人可无罪,但事实上这应归功于“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主基督的恩典和他圣灵的恩赐。”【217】奥古斯丁还批评了Pelagius从教父和无名作家(Hilary, Ambrose, John of Constantinople, Xystus, Jerome)的引述的不确或误解,或不能证明其论点。奥古斯丁要确定了观点是:“,由于本性的败坏(不是由于本性的结构) ,人就有了一种犯罪的必然倾向,所以我们要昕经上的话,并为除去这必然倾向,要学习对上帝说求你救我脱离必然的祸患。…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除去这必然性,获得完全自由(owing to the defects that have entered our nature, not to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nature, a certain necessary tendency to sin, a man should listen, and in order that the said necessity may cease to exist, learn to say to God, Bring Thou me out of my necessities; because in the very offering up of such a prayer there is a struggle against the tempter, who fights against us concerning this very necessity; and thus, by the assistance of grace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both the evil necessity will be removed and full liberty be bestowed)。”【224】江绪林 2012年10月2日星期二
  •     这本书在考验我中国话的语病吗?我这个中国人,实在看不顺这本书的翻译。。。。不过内容是不错,如果翻译的专业一点,是本不错的书!
  •     最近在读他的两本书《论灵魂之起源》和《恩典与自由》。前一本书过于艰深暂时中断了。《恩典与自由》则是非读不可的,虽然有些翻译实在不敢恭维。这本书讨论了一些基督信仰最基本的主题---为什么自由意志来自神;为什么自由意志是罪的起源;为什么自由意志同时又是"好"的;自由意志能否解决罪;为什么神的恩典必不可少... 奥古斯丁的书当然很古典;可是他讨论的主题知道今天仍然有意义。比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gs)就热衷推广基因(包括所谓文化基因"meme")是"罪"的起源,由此推导"罪"就是一个很可疑的概念了。人为什么为自己的基因负责既然我们毫无选择?既然毫无选择又何罪之有?既然无罪何须拯救?既无拯救何来神?---结论就是所谓"神"就是人们脑子里的病毒。国内一些知识阶层(个人感觉还是主流)的看法就更有意思。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每天都有被雷击的可能;所以一般他们不对广义的"罪"有直接的否认。 但是这个“广义”的“罪”,广大到化开来去直到虚无飘渺为止(难怪鲁迅说中国人骨子里是道家),最后的指向总是体制或者文化。总之和一个个的个人无关。让我厌恶的还不是这种看法里有推脱责任的嫌疑;而且隐含着个人自由系于某种体制或文化的意思。于此相对的是《圣经》。圣经无处不在提示个人意志选择的自由与责任。最近我在听的耶鲁大学的一个关于旧约公开课,克莉丝汀.海耶斯(Christine Hayes)教授讲到某一章节时说 按照圣经的说法,“人们在从古至今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道德选择的自由”(In fact, what they tell us is, that humans have moral choice in EACH AND EVERY age). 海耶斯教授的课程很有意思,但是基本是纯学术的而不是讲道;所以若是“过于坚定”的基督徒,我就不推荐了。如果您沉得住气,here you go :) http://oyc.yale.edu/religious-studies/introduction-to-the-old-testament-hebrew-bible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12月14日读完论意志自由
  •     《论本性与恩典》 那篇。
  •     破出版社滴产物。。翻译其烂无比。。部分地方完全不知所云
  •     古罗马思想系
  •     要重读圣奥古斯丁的经典,第一遍看来读的有点囫囵吞枣了..
  •     : B503.1/2844-8
  •     本来以为是和《上帝之城》一样的好书,但是看完失望了
  •     machine translation一样的翻译严重影响阅读,难怪连译者名字都不好意思给出,只写个翻译小组了事。这种翻译是有罪的,是辜负了上帝的恩典的!
  •     翻译有点拗口,有不能明白的地方,但我看得很入迷。恶是不是从至善而来的,而是从人的意志而来的,因此对人的审判才为之公义。
  •     这翻译惨不忍睹
  •     人的理性堕落得太厉害了,这样的对话现在听不到,或许也听不懂了
  •     人性自足
  •     这本书翻译得太差了,我拿起来努力了5、6次也无法读下去。翻译让人看得很艰涩、很难受。期待更好的译本。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如果看得下去,我可以免费赠送这本书。
  •     我已经越来越看不进去这种基督教论调的书了。无非上帝最大。。
  •     翻译太差了
  •     放在现代这个世界来看,欣赏的不是内容,而是探讨的辩证方式,中间一路觉得有点诡辩的气味,但是有些地方刺到的真谛却分明。
  •     翻译太拗口了
  •     因为翻译少了一颗星
  •     太好看了
  •     古朴的自由思想的萌芽。。。。简单的哲学,神秘的神论。。。。
  •     绝对好书,可惜翻译得太糟了~ 真的翻译得很糟糕~
  •     圣宠圣师的作品本身很好,可惜此本译笔太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