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生观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科学与人生观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2-3-1
ISBN:9787807617976
作者:张君劢,丁文江
页数:37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虽然,我们生活于世界上,是否一切事都可以分量计算?照科学说,马力多少,则蒸汽机之运转力有多大;发电机多少强,则电灯可点若干盏;虽然,此种方法,能否用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上。生物学心理学上仅言因果,已属不易,又如何说得到分量的因果。譬如细胞之分裂,由一而二,而四,而八,而十六,而三十二,以至于千;于是而有肠胃有筋骨。其所以成为生机体者,学者求其原因于细胞,而细胞之中,无因可求,故杜里舒氏创为生机主义以解释之。至于心理学,近来有智慧测验之法,对于孩童授以若干题目,限时解答,最敏捷者认为最聪明,稍迟者次之,又迟者又次之。其意所在,无非要使心理学上的因果关系,一如物理学。这是我决不能相信的。何以故呢?人类为血肉之躯,五官之感觉,如何由耳目而传递于脑神经,当然有因果可求;且饥思食,寒思衣,倦思睡,皆为生理所支配,是无可免的。社会之中,有种种习惯以支配之,见客则问姓名,由声音笑貌可以推定人之喜怒,一事之开始前与终了后,可以测定人之行为如何,凡以此故,心理学上有若干种公例。然谓一人之心理,若其意志力强弱之由来,与其因意志力之强弱而定其成功与失败。此外如文学之创作,思想之途径,乃至个人之意志与社会进化之关系,谓其可以一一测定,这是科学家的梦语了。 第二,科学家但说因果,但论官觉之所及,至于官觉之所不及则科学家所不管。物理学者以物性及物性之变化为出发点,植物学者以草木为出发点,生物学者以有生之物为出发点,此皆有形的,而为人耳目所及。然各种科学最高原则,如论理上之公例,如因果律,已不是耳目之力所能及。伦理学上善恶是非之标准,以及人类之美德如忠信笃敬之类,那一事是有形的?进化论之学者欲以内界之精神化为有形的,乃采所谓沿革的方法(Genetic method),谓人类之道德可见之于社会制度,亦是进化而来的。如此做法,无非要使一切无形者悉求之于有形之中。

书籍目录

序 陈独秀 序 胡適 附注 答陈独秀先生 答適之 独秀 人生观 张君劢 玄学与科学 丁文江 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 张君劢 关于玄学科学论战之“战时国际公法” 梁启超 孙行者与张君劢 胡適 人生观的科学或科学的人生观 任叔永 玄学科学论战杂话 孙伏园 人生观与科学 梁启超 张君劢主张的人生观对科学的五个异点 章演存 读张君劢论人生观与科学的两篇文章后所发生的疑问 朱经农 读丁在君先生的《玄学与科学》 林宰平 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 丁文江 心理现象与因果律 唐钺 科学之评价 童过西笔记 劳而无功 张东荪 人格与教育 菊农 “死狗”的心理学 陆志韦 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 丁文江 “玄学与科学”论争的所给的暗示 唐钺 一个痴人的说梦 唐钺 科学与人生观 王星拱 科学的范围 唐钺 旁观者言 穆 玄学上之问题 颂皋 “科哲之战”的尾声 王平陵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 吴稚晖 评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 范寿康 读了《评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以后 唐钺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 吴稚晖 后记

编辑推荐

《科学与人生观》收录了“科玄之战”关于科学与人生观思想论战中的主要文章。其作者包括张君劢、丁文江、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王星拱、吴稚晖、章演存、朱经农、唐钺、任叔永、孙伏园、陆志韦等。张君劢氏为了这篇文字,不久就引起了丁文江氏的驳击。丁氏发难以后,于是加入这一次的争论的有梁启超、任叔永、胡適之、孙伏园……

作者简介

《科学与人生观》内容简介: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讲演了《人生观》,其基本观点——人生观不受科学的支配,科学解决不了人生观问题,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极大反感。丁文江旋即撰文《玄学与科学》予以批驳,从而拉开了“科玄之战”的序幕。随后,梁启超、胡逋等人相继撰文加入,演绎成一场空前的思想论战。《科学与人生观》即收录了这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思想论战中的主要文章,是当时“科学与人生观”之文章结集,内有胡適和陈独秀的序2篇,另有文章29篇。

图书封面


 科学与人生观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看看胡适的序,张君劢和丁文江的部分,还有吴稚晖的新信仰那篇就行~
  •     部分文章值得一读啊,张君劢、丁世江、陈独秀、胡适、梁启超等等大家的文思。慨叹国民时代有如此规模之自由论战,现在竟然。。。
  •     与新同学们共同讨论阅读了其中十篇。最重要的不是咀嚼观点,而是感受时代氛围。无论谈人生观科学化,还是谈人生观非科学化,都是有其立论基础的。而非时下站在讲台上布道的人的说法:XX观点一派胡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