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社会性动物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561756638
作者:Elliot Aronson
页数:379页

章节摘录

序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1970到1971年,我应邀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在这一年里,我获得了所有可能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以肯定的是,我不需要对这里的任何人和任何事情负责。中心坐落在一座美丽的小山上,离我钟爱的城市旧金山大约三十哩的行程,在这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点自己的事情,于是我决定撰写这本书。置身于美丽的乡下,而且又毗邻令我神往的旧金山,为什么我却要将自己关在一间斗室里去撰写这样一本书呢?并不是因为我发了疯,也不是为了钱。如果说有一个理由促使我来写这本书的话,那是因为我曾经亲口对一群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们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这令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懦夫。请容我解释:我们社会心理学家喜欢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事实上它的确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然,至少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时代开始,敏锐的观察者们就已经对社会现象提出了一些引人关注的断言和振奋人心的假说,但是直到进入二十世纪,这些断言和假说才受到了严格的检验。据我所知,第一个系统的社会心理实验是1898年垂普勒特(Tripulett)完成的,他测量了竞争对成绩的影响。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则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主要是因为有了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以及他的那些出色的学生们的推动。同样值得关注的一个有趣事实是,尽管早在约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就首次提出了有关社会影响和说服的一些基本原理,但这些原理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才得到了卡尔.霍夫兰德(Carl Hovland)和他的同事们的实验检验。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声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则又会陷入因极力逃避而带来的自责之中——这无疑是在恳求人们不要对我们抱太大的期望。尤其是在运用已有研究成果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这样说可以使我们推脱应负的责任,回避潜在的风险。从这层意义上讲,声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无异于声称我们还不能够讲出任何重要的、有用的或者有关的(假如作者原谅我使用这样一个过分的词)东西。本书力图问心无愧(尽管也有些诚惶诚恐)地阐述社会心理研究对于解决困扰当代社会的一些难题的重要意义。本书的大部分材料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但大多数实例和例证却来源于当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偏见、宣传、战争、精神错乱、攻击、骚乱以及政治动荡。这种两重性体现了我本人所持的两个偏向——这些偏向也是我情有独钟的。第一个偏向是,实验方法是我们理解复杂现象的最好方法。科学的自明之理在于,真正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是重构:也就是说,要真实地理解是一事物导致了另一事物,仅仅靠简单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创设一种事物以便确定它的出现的确导致了另一事物的出现。我的第二个偏向是,要确定通过实验所发现的因果关系是有效的,唯一途径便是将它们从实验室带到现实世界中去。因此,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愿意在实验室里工作;然而作为一介平民,我又希望获得一扇观察周围世界的窗户。当然,这扇窗户也是双向的:我们也可以经常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一些假设。我们可以在实验室“纯净”的条件下对这些假设进行最充分的检验;而且为了尽可能防止我们的想法变得“纯净”,我们会尝试着将实验室中的发现通过这扇窗户带回到现实世界,以检验它们能否站得住脚。所有这些都隐含着我的一种信念,那就是社会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即社会心理学家在帮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方面,可以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的确,每当我感到自我陶醉的时候,都会强化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信念,那就是:社会心理学家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他们可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而又有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增进人们对诸如从众、说服、偏见、爱、攻击等一些重要现象的理解而实现的。既然我的这种隐秘的信念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对后面的章节我所能允诺的也只能是尝试着决不强加给读者。我宁愿让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自己做出判断:社会心理学家是否已经发现或者能够不断发现某些有用的(而远非极其重要的)东西。与其它版本的社会心理学书相比,本书是简略的,这也是有意而为之。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人们踏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本简要导论,而不是一部有关研究和理论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出于简略的原因,我不得不有所选择。这可能意味着会有一些传统的主题在我所选取的范围之外,而我所选取的一些主题也未必能够穷尽所有的细节。由于我期望本书尽可能做到既简略又通俗易懂,这便给写作带来了困难。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做一名“新闻评论员”,而不是一名“记者”。例如,对于许多争论,我并没有全部加以叙述。我宁可采用自己的判断,对当前本领域一些最为确切的说法加以专业化的(同时,我也希望是公正的)评价,并且尽我所能将其阐述清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出于对学生的考虑——本书是写给学生们的,而并非写给我的同行们的。如果说在将近四十年的大学教学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的话,那就是,尽管全方位地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同行们可能是有用的(而且有时甚至是令人着迷的),但对于学生们来讲则可能是索然寡味的。学生们实际上询问我们的可能仅仅是现在几点了,而我们却硬给他们搬出一张标示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地图、从日晷到最先进的计算机记时方法的历史、对祖先的钟表构造的详细的描述。等到介绍完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问题失去了兴趣。没有比讲出所有问题的所有方面更保险的了,但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人厌烦。尽管我在此讨论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但在下结论时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句话,我已试图做到简略而又不失公允,尽力简要清晰地展示复杂的材料而又不过于简单。只有读者才能确定我是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切。1972年我完成了本书第一版的写作,当时我认为自己已经结束了这项工作。这是一种多么天真的想法。1975年初,我不太情愿地决定对本书进行第一次修订。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不仅仅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了一些新的激动人心的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从1972年冬天我在发黄的纸笺上结束第一版写作以来,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在此仅仅列举其中的几个事件:一场残忍的、筋疲力尽的、导致分裂的战争结束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位副总统和总统被迫蒙羞下台;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明显地对国民意识产生影响。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心理事件。居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懒虫不得不(带着长长的叹息)承认,任何一本想要与人们的(你们的和我的)生活相关的书,都必须力争做到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毋庸讳言,一次修订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事件的进展迫使我每隔三到四年就对本书修订一次。另外,不仅社会事件在迅速地变化,作为一门充满生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也不断地推出一些引人注目的新概念和新发现。如果不能跟得上研究的进展就会对那些真诚的学生们造成损害。但在这里,作为作者必须分外谨慎。因热衷于追求完全的时髦,教科书作者可能会舍弃一项相当完美的研究,而其原因仅仅是这项研究是在十年前完成的。事情往往是这样起作用的:作为作者,我们希望保持经典的材料同时又希望增加自上次修订以来新出现的一些研究。但我们不希望书变得越来越厚。一些东西已经成为过去,因此,在多数教科书中,许多好的研究会渐被忘却,不是因为它们已被更好的研究所代替,而仅仅是被一些较新的研究所代替。这可能给人们造成该领域缺乏连续性的错觉,即在经典与最新研究之间很少有其它的研究,这是一种可怕的误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一直在尽力解决这一难题。除非新的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所讨论现象的理解,我总是坚决拒绝用最新的研究来取代那些较新的研究。在第九版中,我介绍了大量的新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在过去的五年里完成的。但我必须马上补充说明的是,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的确是新的,而不单单是最近的。我期望本版《社会性动物》仍然保持原版简洁的风格,其中的内容是最新的而又不遗弃晚近那些优秀的研究。内文社会性动物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公元前328年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据我们所知,亚里士多德最先对社会影响和说服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做了系统的阐述。尽管他的确说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他不太可能是最早觉察到这一点的人。另外,他也不太可能是第一个对这个陈述的真实性感到惊异,而同时又对它的陈腐和脆弱感到困惑的人。既然人类可以确定无疑地被视为社会性动物,那么从蚂蚁和蜜蜂、到猴子和猿类等一大群其它动物,想必也是如此。将人类称之为“社会性动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事例:一个叫萨姆(Sam)的大学生正在与四个相识的人一起收看一位总统候选人的电视演讲。这位候选人给萨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看起来很真诚,所以与他的对手相比,萨姆更喜欢这位候选人。演讲结束后,其中一位同学声称自己讨厌这位候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骗子,所以她倾向于另一位候选人。其余几个人都随声附和。萨姆看上去很为难而且有点苦恼。最终,他对他的朋友们低声说道,“我想,他似乎不如我所期望的那样真诚”。一位二年级的老师向全班提问,“6加9加4加11的和是多少?”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女孩想了几秒钟,迟疑着,犹豫不决地举起了手,当被叫到的时候,吞吞吐吐地答道,“30?”老师点点头,微笑着对她说,“很好,卡罗尔”,并在她的前额贴上了一枚金星。老师接着问全班同学,“7加4加8加3加10的和是多少?”卡罗尔毫不迟疑地跳起来高喊,“32!”一个四岁的男孩得到了一件生日礼物,一把玩具鼓。他敲打了几分钟后,便将它扔到一边,一连几周都不去理会它。一天一位朋友来访,拿起鼓来想玩。小“主人”突然一把从朋友手里抢过鼓来,玩个不停,好像这把玩具鼓一直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一个十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喝下两大碗威提司麦片粥?,原因是一位奥运冠军为该产品代言。这位冠军暗示,她拥有非凡的运动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食用了这种特殊品牌的麦片。一位店主在蒙大拿州的一个小镇上生活了一辈子,他从来没有与任何一位黑人实际接触过,然而他竟然会认为黑人都是愚蠢的、懒惰的、好色纵欲的。查利(Charlie)是一位高年级的高中生,最近他搬到了一座新城市。以往他人缘很好,而今一切都改变了。尽管新学校的孩子们对他还算客气,但他们并不特别友好。他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难以引人注意。一天,在午餐的时候,他恰好和同班的两位女生坐同一张餐桌。其中的一位热情、迷人、漂亮、活泼,他一直很爱慕她,而且对她做过白日梦。随后的几周里,他一直渴望着与这位女生交谈。而另外一位女生则远谈不上有吸引力。查利却对那位活泼的女生不加理睬,而是开始热切地与她的那位同伴交往起来。一位名叫德碧(Debbie)的大学生,收到了一封来自交往了很长时间的男友的绝交信。尽管德碧一向为自己能够节食以保持体型而骄傲,但听到绝交消息,她却大吃大喝起来,一个周末就吃下了几盒奥利奥薄脆饼、马珞玛司甜点、趣多多饼干。更有甚者,尽管她一向是一位工程专业成绩全优、数一数二的学生,但却在本该取得好成绩的微积分考试中没有及格。越战期间,几百名肯特州立大学的学生举行了反战示威游行——这是我们历史上那个麻烦时代里,大学校园里经常发生的事情。由于某种难以解释的原因,负责维持校园治安的俄亥俄州国民卫队开了火,杀死了四名学生。悲剧发生后,一位当地中学教师断言这些被杀害的学生是咎由自取。尽管这位教师非常清楚受害者中至少有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参加示威游行,他们仅仅是在枪击发生时从校园路过,但她仍然口出此言。事实上,她还声称,“任何一个留着长发、衣衫不整或打着赤脚的人,出现在类似肯特这样城市的大街上,都该被枪杀。”1当教主吉姆.琼斯(Jim Jones)发出警告,超过900名移居圭亚那(guyana)的人民圣殿教成员聚集在他的面前。他知道国会调查团的几个成员已经被杀死,而圣洁的、与世隔绝的琼斯城将面临着入侵。琼斯宣布他们死亡的时刻已经来临。大桶大桶的毒药准备好了,四下可以听到抗议声,可以看到反抗的举动,父母给婴儿和孩子们喂下药,然后自己喝下去,躺下来,手挽着手,等待着死亡。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市哥伦拜恩中学的走廊和教室里,回荡着枪击声。两名持有杀伤性武器和爆炸装置的学生,在狂怒中杀死了一位教师和他们的几个同学。接着,他们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硝烟过后,包括枪击者在内的15人当场毙命,另有23人被送往医院,其中多人重伤。玛丽(Mary)刚满九岁。她收到的生日礼物是苏丝家庭主妇玩具,苏丝家庭主妇可以用她的小炉灶进行烘烤和烹制。女孩的父母之所以挑选了这件礼物,是因为她看上去对烹饪之类的事情很感兴趣,她总是不断地帮着妈妈整理餐桌、准备饭菜、打扫房间。“难道这不好吗,”玛丽的父亲说,“她怎么会在九岁时就已经对做一名家庭主妇感兴趣呢!小女孩基因之中已经融入了家政的成分。不要听那些女权主义者胡言乱语。”我少年时代的朋友乔治.伍德(George Woods),是一位非洲裔美国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我们一起在马萨诸塞成长的时候,他总认为自己是“有色少年”并且感到比他的白人朋友们低下2。有许多原因导致他产生这种感受。当然,这位乔治所受到的来自白人社区的低人一等的对待,直接影响了他;而其它一些压力也多少对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在那些日子里,乔治用来自娱自乐的方式,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阿莫斯与安迪》。这是一部极为流行的广播剧,剧中的黑人成年人被描绘成幼稚的儿童:愚蠢、懒惰、无知,就像驯服乖巧的牲畜。黑人角色当然是由白人演员扮演的。在电影上,乔治所看到的是定型化的“有色人种”,通常是私人雇佣的汽车司机或者其他奴仆。一个程式化的情节可能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英雄一起走进了一间有鬼魂出没的屋子,他们听到了一种奇怪而又不祥的声音:镜头会全景拍摄黑人的面部;他的眼睛充满恐惧地睁大,他会拼命地叫喊,“快跑,别管闲事!”并且甚至连门都来不及打开,就猛地夺门而去。我们只能猜想,乔治在与他的白人朋友们一起观看这些电影时,会有何种体验。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譬如,尽管歧视和不公在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乔治.伍德的孙辈们,不会再同样面对乔治本人所面对的灾难。而今的大众媒介所描绘的黑人角色并非全是奴仆。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伴随着一场对非洲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和关注和热情,开始出现了以身为黑人而自豪的情形。社会正以与影响乔治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乔治的孙辈们。尽管情况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且不可乐观地认为所有的变化都是直线式的、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1936年8月30日,正值西班牙内战期间,一架飞机轰炸了马德里。一些人在轰炸中受了伤,但没有人死亡。令世人深深地为之震惊的是,一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可能受到来自空中的攻击。世界各地的报纸编辑们述说着市民们的普遍恐惧与愤慨。仅仅九年之后,美国飞机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了原子弹。超过十万人被杀死,还有难以计数的人遭到了严重的伤害。此后不久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则显示,仅有不到4.5%的美国人认为我们不应当使用那些武器,令人吃惊的是22.7%的人认为在日本有机会投降前,应当更多地使用这些武器。3显然,九年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对舆论产生了影响。后记二十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和一群同学带着对人生和事业的无限憧憬跨入了大学的校门。老师告诉我们,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不能期待像中学那样有一本指定的教材,所谓的大学教材不过是一种主要的参考书,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开始了宽泛的课外阅读。在所阅读的专业类书籍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先生的《社会心理学入门》(该书由郑日昌先生等人根据《社会性动物》第三版翻译)。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在第一次阅读时,我几乎是带着激情、一鼓作气地读完这本书的。尽管此前还没有学过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尽管书中不乏一些生僻的(至少对我这样一个当时第一次接触社会心理学的人是如此)的术语,尽管感到在翻译方面还有一些不太通达之处,但是我读起来却是那样轻松自如、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此后,以这本书所涉及的问题为线索,我又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阅读,并在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师从时蓉华先生攻读社会心理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找来了《社会性动物》英文原版,这一次是将它作为一本专业书来字斟句酌地加以阅读的,从轻松简洁的文字、清晰明确的表述之中,细细品味着作者的思想与理念,深感这是一本可以由薄读厚的书,并为自己从一开始就有缘接触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社会心理学著作而庆幸。时光荏苒,从1972年第一版问世至今,《社会性动物》已经修订了八次,第九版是作者在新的世纪修订的,于2004年面世。去年春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决定将《社会性动物》(第九版)收入“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我欣然接受了翻译之约。拿到英文原版书后,我并没有仓促下手翻译,而是重新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力图在自己已有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全书能有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与曾经读过的英文原版相比,最新版本在体系上没有做太大的变动,但是它所涵盖的内容却在不断延伸,所选用的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最近三十年该领域新出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重要研究被很好地整合到了原有的体系之中,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最初所设计体系的强劲生命力。当然,同样在延伸的还有作者阿伦森先生的思想。作为一位在研究、教学和著作三个方面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最高奖的心理学家,阿伦森先生对社会心理学的诸多重要领域以及学科发展做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他的贡献和思想是这部精品力作得以成形并经久不衰的前提和保证。我想,阿伦森先生在本书中所表达出来的信念,或许曾使许多如我一样的读者受到鼓舞,令他们认识到“社会心理学家在帮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方面,可以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激励着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不断地直面现实,去应对人们探索与社会影响有关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部入门之作。该书在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等方面所做的诸多思考与论述都堪称经典,称其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对本书的评价)并不过分。坦率地讲,同意翻译本书,我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这本书本身。对于这样一部社会心理学经典名著,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的思想,我没有把握确定以自己有限的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地加以理解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其次,这种压力还来自于读者对翻译本书的更高的要求,毕竟在此之前国内读者对《社会性动物》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特别是前一种压力,曾经令我几度彷徨迟疑。在此,非常感谢缪小春先生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他能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校阅译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编委会,特别是李其维先生为我提供这样一个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感谢在翻译本书的日日夜夜中默默地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妻子。责任编辑彭呈军同志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嘱咐我写一篇译者序,我感到对于这样一部深受欢迎的经典名著,译序似乎是多余的,于是草就了这篇译后记,姑且作为阅读和翻译本书时的一点个人体会与读者交流。译者自知学识浅陋,误译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得到师长、同行和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                                               邢占军                                         2007年8月于泉城济南

内容概要

阿伦森(Elliot Aronson)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 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另外,在他许多的荣誉中, 有因为在改善团体间关系方面的贡献获得Gordon Allport 奖,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卓越研究成果获得Donald Cambell 奖。
1981年, 他被授予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理事会的年度教授称号,1992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这些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至高荣誉。

书籍目录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致谢
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 从众
3 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4 社会认知
5 自我辩护
6 人类的攻击性
7 偏见
8 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9 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词汇表
英文注释
英文人名索引
英文主题索引

编辑推荐

《社会性动物》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作者简介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评价),“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图书封面


 社会性动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5条)

  •     社会心理学里的“获得-丧失”理论“假如某个最初对我们持否定情感的人逐渐变得肯定,会比这个人自始至终对我们持完全肯定的情感,对我们带来更大的奖赏。反之,假如某个最初对我们持肯定情感的人逐渐变得否定,会比这个人自始至终对我们持完全否定的情感,会使我们感到更加讨厌。”《社会性动物》P289探讨了这一“获得-丧失”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从前一个朋友介绍过的追美女经验:开始交往时不要像旁人那样赞美她,美女不缺人夸,要经常“打击”她,这样她对你的好奇心反而更高。此朋友从外表上来讲完全不是“一表人才”,家庭财力也不算雄厚,但他成功把一艺术系的美女娶回家。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人之所以会喜爱另一个人是因为他能从与之交往中得到心理满足的增量;之所以会厌恶另一个人也是因为他从与之交往中丧失掉心理满足的增量。正因为如此,在由陌生人变为爱人的过程中人感到特别欣喜,因为这期间获得的“增量”格外大;在由爱人变成陌生人的过程中特别痛苦,甚至由爱生恨,因为这期间丧失的“增量”也特别大。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陌生人的赞美常比配偶的赞美更令人欣喜。一旦人们确信可以从自己的长期伴侣那里获得某种奖赏性行为,作为一种奖赏源,这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就有可能比不上一个陌生人。
  •     偶然翻到豆瓣的这一页,才想起,这不是那本9年前我在图书馆偶然翻开的那本书,读完后,我跨专业考了社会学的研究生。时间久远,我已忘了书的具体内容和当年读书的感受,可以肯定是,这是一本很有感染力的书。。。。。。。。。。。。。。。。。。。。。。。。。。。。。。。。。。。。。。。。。。。。。。。。。。。。。。。。。。。。。。。。。。。。。。。。。。。。。。。。。。。。。。。。。。。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Master熊。每周看本书,看完做图解。《社会性动物》,号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小熊看完后只想说一句话——枯燥,但内容确实有道理。尤其是关于认知协调理论(可以从后文第三点开始看),算是小熊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收获。一、从众心理与偶像榜样小熊曾经一味地排斥从众心理,认为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我有我的想法,我绝不从众。从众心理一定是不好的。但深入研究从众心理后才发现其实不止那么简单。从众心理是个普遍的心理,这个无法否认,每个人都会收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比如他好的一面,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崇拜父母,因此向父母学习;老板给员工树立榜样,给公司创造好的氛围,大家都向老板学习(比如老板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的工作态度),其实都是一种从众心理。所以说真正懂一点从众心理,才能让从众心理创造价值,发挥正能量。二、旁观者效应遇到危险,如果身边人很多,反而没人会去帮忙。是因为人心冷漠?其实更多是因为旁观者效应。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其实也会出现这种“旁观者”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是种大众心态,只要是人类都是这样。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别人,这样实际上是没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去分析他们背后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小熊总结出这种旁观者效应背后的原因,希望大家能试着去理解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真正有效得驱动别人去帮助你!三、什么是认知协调理论?就比如说小熊之前一个关于经济学的回答出乎意料得上了知乎日报。马上就有经济学的同学不平衡了,说小熊答非所问,回答也不专业。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用认知协调理论就很好解释。小熊不是学经济学的,但却上了知乎日报,这是现实;那位经济学的同学专业学经济学,却从没写出过能上知乎日报的文章,这是认知。认知与现实不匹配了,那怎么办,只有贬低现实,说小熊不专业,误导人,答非所问,这样认知就平衡了。所以这种解释放在键盘侠身上也同样可以解释。除此之外,小熊再讲几个案例。四、认知协调理论的实际案例去哪儿网之前就经常给小熊发短信说:“送你500元的酒店红包,快下载APP登录领取吧”。我还真以为有500元红包,结果下载登录后才发现,这500元红包是10张满1000减50的优惠券。哟,十张满1000减50的优惠券,还真是500元的红包呢~对此,小熊只想说——最后,通过认知协调理论的,还可以有以下两种心理辩解。努力辩解——付出很大努力才达到的目标(比如加入某个社团),会比其他付出很少努力就达到的目标更有吸引力。心理辩解(不可避免性)——蘑菇很难吃,但我被告知以后每天都要吃,为了解决难吃与每天都要吃的不协调,所以我产生心理辩解,蘑菇其实不是很难吃。认知协调理论其实在生活中广泛用到。小熊现在越发觉得,其实知识都是相通的,懂市场营销学的人一定也懂一部分心理学。市场营销很多时候也是从心理学入手的。这本书说实话比较枯燥,但如果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还是值得一看。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第一次接触Elliot Aronson是他的《绝非偶然》,非常喜欢,爱屋及乌的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这一本当然也不能错过。
    字太小。。。看得好辛苦。。。
  •     社会心理学的书籍,这本书涵盖很多实力,是本好书
  •     这本书告诉我们,所有人都自以为真实地生活在楚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人类应该对自己怀有宽容之心——人类本来就是脆弱、自大、愚蠢的生物,与其用道德来绑架自己,不如先臣服于人性本身的动物性。
  •     最近熊猫书院分上下两册读的,两周时间,一点点看,人类心理本身有很多局限性,放在一个大群体中,更容易被放大,从众而失去理智,攻击性,偏见。故事很多,实验很普遍,不懂的话想想自己会如何处理,毕竟自己也是人类一员。(奇怪最近新世相那里也拿到一本讲社会心理学的宝典书籍勒庞的《乌合之众》,这个季节流行社会性?
  •     从众这部分非常有趣
  •     亲密关系的增一减,保持真诚,很有用。
  •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不晦涩,也不轻浮,非常认真的一点一点告诉你社会心理学的作用。不适合太快的看,要不会觉得累。看了,想想,觉得很有收获。每天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感觉挺好
  •     一本艰深晦涩的社会心理学读物,大量的案例和严谨缜密的系统逻辑,读起来很吃力。心理学读物读多了,发现有些内容还是相通的,如果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就会很亏,读了两种解读,但是没有新的思维,读的很可悲。
  •     简单易懂,很多例子和结论都让可以联系到自己做决定找借口时常见的心理。非常好的心理学科普读物。
  •     学术性不如一些专业的,可读性不及一些其他书
  •     看着觉得写的真是十分严谨,结论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来,值得去相信。
  •     好的书就应该这样浅显易懂实用。
  •     对于喜欢心理学的门外汉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读的书,可以科普一些心理学常识,书中有大量的实例来解释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名词,对于了解自己和他人是非常有帮助的
  •     社会性动物(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有史以来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的著作)
  •     浅显易懂 阅读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个反思过程
  •     看这本书小笔记应该作的飞起
  •     这本书当然是一本专业书,一本相当专业的社会心理学书籍。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块大的内容逐渐深入,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体系慢慢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从中得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不过读这本书完全不需要正经危坐,因为它的写作风格十分自然和灵活,没有一点教科书式的单调和刻板。我完全把它当作床头书、厕所书来读的。当然,有时会觉得躺在沙发里拿支笔把一些要点划一下更好。
    虽然当作床头书、厕所书来读,但读起来并不很快,毕竟这是专业书籍,需要认真严谨一点地读,随便看看的话,一点十几页吧。
  •     本书不错,只是译者的翻译味也太浓了点。。
  •     正如书名所说,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所有社会行为,在这本书里都可以被解读,此书不愧被奉为心理学的圣经,值得反复阅读,强力推荐!
  •     严谨,富有启发,容易忘记。。。
  •     很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教材,尤为可贵的在于,不像有些专业教材写的艰深难懂,而是平易近人用实例来说,同时又有专业的考据理论,很难得,很喜欢。
  •     为数不多的越看到后面越有滋味的好书!思辨思维与现实事实在这本书结合呈现。只是我看前面时发现大部分内容与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极为相似。简单来说《社会性动物》更经得起反复推敲琢磨
  •     1非常诚挚甚至可以说是感人的总序 前言和致谢 2一刷过后 发现大小标题都是精华 50万字剩余的部分都是实验报告 3好的理论加上思考必定能够指导实践 4唯一吐槽的是密密麻麻要人命的排版
  •     大量的实验
  •     其实就是社会心理学,当然表达方式不同。学术性比较强,比较适合心理学专业阅读
  •     值得收藏的一本书。生活中有太多的领域会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所以本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值得收藏,反复学习。
  •     感觉是科普性的教科书,放在床头大半年,终于读完了。
  •     老师推荐的书,正好这学期要学社会心理学,就买来看看,很是期待!
  •     其实这本书已经很老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教科书,甚至还沿用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来举例。但是,却让人大开眼界,原来除了佛洛依德那个不太靠谱的老头外,其实心理学家们在二十世纪刚开始就已经把研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书本身没有阅读门槛,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人都可以读得懂。而且会让自己的世界观都有所改观。本书的每一章都会针对人类的一种心理做出分析,大量地援引了各类心理学经典实验,并且做出了让人信服的解释。不像佛洛依德那样,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一个答案“性”上。读完这本书,会让自己觉得,其实很多不好的心理想法,都是有原因的;其实,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也是正常的,不是无法面对或是不可原谅的。然后在看待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的时候,在群体事件发生时,用本书的观点去看待,会觉得能够解释得那么妥帖,好有成就感!
  •     阿伦森的经典著作。。。
  •     我是在看了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之后看到这本书。上面提到的书我已经发表过评论,感觉是很不错的,但是翻译的不是很好。这本《社会性动物》曾经的译本好象是叫《社会心理学入门》,那是1972年的版本吧。如今这本书是根据02年的版本翻译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翻译很不错。译者是某高校的心理学教师,据他本人说,他就是看了这本书才喜欢上心理学的。可以想象他翻译这本书所注入的感情吧。2本书都提到了很多相同的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可能是这些实验确实是很经典吧。
  •     心理学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完全没基础的也可以读懂,书中很多实例帮助理解。在具体分析上则是点到为止,不会太深入。
  •     简单易懂,内容没有那么烦杂和长篇巨制,便于理解,而且以前提到的实验后面也会提到帮助复习重温,用之前看到的理论解释之后的理论,给读者展示了理论的灵活运用。进一步从此书中窥见人性,还是那句话,不要对人性抱有期待。稍有不足的地方是,有些地方翻译略显迷惑让人无法理解,比如最后一张的长实验。
  •     刚开始看的要睡着了,最后还是逼自己看完了。
  •     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就买了
  •     一本好的教科书读物,但不是一本好的通俗读物,有点冗长,做学问研究还行。
  •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很不错!
  •     不愧是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
  •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
  •     1️⃣2️⃣2017
  •     对于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大家,这是必读的~
  •     非常好的社会心理学教材。
  •     跟戴维·迈尔斯同学的经典《社会心理学》比起来毫不逊色,后者的特点是翔实,非常翔实。而本书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最对我胃口的是书中到处都有艾伦森同学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一针见血的思考。 在许多心理学经典著作都大量援引经典研究的情况下,艾伦森同学的这本书令人感觉清新无比。
  •     经典就是不一般,剥茧抽丝般的展示社会心理学,精彩不枯燥,深入不晦涩,不错!
  •     可读性很高,也很实用。终于读完了!比心啊!
  •     说字字珠玑肯定是过誉了,但是这本书里面确实是每一个章节里面都至少包含有其他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畅销书的整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直接就可以利用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但是要想深入理解还是需要一定的思考力的。或者可以去看其它的畅销书,那些书基本上是将这本书里的知识点傻瓜化,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
  •     一本了解社会心理学通俗易懂的书,看了会上瘾~~
  •     因为这本书,迷上了心理学,使我改变了太多,隔了这么久,回头再想写这本书的评论,竟然无从说起。它将会是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之一。
  •     实验论证类书籍。个人感觉,不如乌合之众
  •     http://www.ximalaya.com/35882257/album/4084402
  •     我读的好头大,感觉好复杂
  •     社会性动物最有趣的一面是,有认为自身是理性和完美的需要,但也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采取了一些不理性不完美的行动。
  •     不愧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     社会心理学经典读本,我们都是社会化动物,而作为里面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个社会,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本书非常好!
  •     身为一个外行,当成消遣随便看了看还是不错的
  •     逻辑性很强,但还是怀疑每一项对人类精神和心理的研究。
  •     很通俗,喜欢看
  •     读这种书真的会变聪明的。
  •     经典
  •     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引发读者的思考,启迪性很强。赞之&……
  •     最近在研究心理学,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读心术的读本,而社会性动物偏向于内敛,强调人怎么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上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
  •     如果想学社会心理学的朋友,不失为一个好书,生动讲述了很多心理学现象。
  •     社会心理学必读书目,很赞
  •     权威著作,比较专业,看起来有点费劲,但足以让我了解社会心理学,多读些类似的就读懂了
  •     这本是权威著作,很多专业性名次,不太看得懂,但足以让我更充分了解心理学。。。
  •     一本讲社会心理学的书,社会心理学就是社会影响。通俗地说,你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的言行,外部事物的影响,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别人(这个说法太直白了,其实作者只是通过实验归纳了影响的因素,极力地淡化影响的技巧,大师风范)。(呵呵,上面我对书的评价是否影响到你了呢?):-)是一本需要慢慢消化的书,欲速则不达,如不能好好吸收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副作用~
  •     学习社会心理学很好的参考书,老师推荐的,希望内容不错
  •     经典阅读笔触书目,有且是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与个人爱好者都是值得阅读的书目!全5分!
  •     为什么不能打四星半?
  •     觉得挺好看的,对社会心理学有一定帮助。
  •     以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心理学,我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感到有一种恐惧,以及些许的厌恶,错误的认为心理学的学生是不正常,学习心理学的人才都是变态(可能跟新闻报道的一些心理学专家做了一些疯狂的不理智的事情有关吧,现在看来,那些人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心理学家的)。我是如何对社会性动物感兴趣的呢?追根问底,是我的梦想让我碰到了这本神奇的书。
  •     对这个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     感觉比较枯燥
  •     很少写评论,但是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我的工作是石化工程项目。但是对心理学有些爱好,这些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沟通,现象。
  •     社会心理学入门读物
  •     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这些方面可概括为一点:我们喜爱那些只需要我们付出最少的代价就能为我们提供最大酬赏的人。
  •     老师推荐的社会心理学的一本入门宝典,要初步了解社会心理学一定要看这本书!!
  •     非常经典,值得珍藏。
  •     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很好的阐释了引起社会现象的本质原因,如果能够把握住其中的精髓,便可在人物研究及社交方面、流行事件的引发中游刃有余,人性的描述非常有意思,看着看着莞尔一笑是经常有的事情,很有阅读性的一本书
  •     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看完受益匪浅,推荐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看。
  •     这本书介绍社会心理学还是很不错的,介绍详细论证有理
  •     心理学著作 专业人士都说不错
  •     很不错的社会心理学入门书,受益良多~阿伦森先生实在令人敬佩,由此书已是第九版便知~喜欢心理学的,强烈推荐一下^^
  •     只是翻了翻。
  •     别的好处不说了.边看边有个感觉:人心,这个叫社会心理学的东西,有时会让人觉得很是悲哀,在<怕是风流负佳期>那本书里,也看到作者说,同样是爱情,贾瑞喜欢凤姐,张生喜欢崔莺莺,但两人的结局大不同,结局不同也算了,贾瑞因之身死了,还被人鄙视.同样干一件事,地位高的人被称为追求真爱,地位低的人则被视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自量力.有地位的人出点轨,那叫风流,普通人来场婚外情,那肯定是一辈子都要背着的道德污迹.书中有个例子,选择题:A,味道很好但没有营养的冰淇淋B,营养丰富但味道不好的冰淇淋被试者来选,一半对一半.但再加上个可选项C,味道不好又没有营养的冰淇淋再让被试者来选择,则结果马上变了,没有人选C,但选择A的人大大增加了C本来就是个多余项无用项,但这个无用项,为什么会改变了人们的选择呢?没有道理.
  •     不懂
  •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人真是社会的产物。空闲下来会多读几遍。
  •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就是它!
  •     心理学书籍的入门教材,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当下的社会想象和社会问题
  •     第一次读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就是排版密密麻麻的,读着累眼。开本也是不伦不类的,搁书架上还冒出一截。
  •     如题,写的非常浅显易懂,看着比较感兴趣,大众的社会心理学入门图书
  •     熊猫书院第九、十本,忘了有什么收获。。
  •     非常经典的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教材,已经是第九版了,作者不断补充了很多新的研究资料,从第一版开始就不断地充实研究资料和实例,让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也能很好地学习了解社会心理学。非常喜欢作者的编排,跟国内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国内的社会心理学教材大多是同一个体系和编排顺序,而这本教材却独树一帜,不但让人开阔了眼界,更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社会心理学,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让人印象更深刻,学得更踏实。非常棒!
    一本值得收藏的教科书!
  •     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     受益匪浅,需各人自行体会。
  •     这本书与社会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总之两本都是好书
  •     社会心理学的好书。值得推荐。
  •     我们依靠这个世界及其他人才得以生存。
  •     读社会学和心理学总会醍醐灌顶。感知人性的不完美,并避免这种不完美。
  •     刷新三观
  •     开始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在2002年左右,当时买了本《影响力》(社会科学版本),一下子入了迷,并开始看其他有关书籍,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在看了《影响力》之后再细细研读,书中举例丰富,信息量大,是本不错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