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鱼之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知鱼之乐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224102376
作者:王东岳(子非鱼)
页数:26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人性之根:贪、烦、畏 在这世上,我们都是囚徒,而且被囚禁在现世的肉体之内。 ——爱比克泰德 烦是生存结构的整体。 ——海德格尔 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 ——海德格尔 “人是什么”以及“人自身固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我们所要考虑的主要事情。 ——叔本华 人降生于世,很有些像马戏团里空中飞人的坠落入网,甚至比那还要不及,因为那只是一张身外的护网,既不至让你跌损,又不会死缠住你不放。但人生却无有不陷入身内的心性之网者,且此网既要伤人,还要叫你永世不得脱身,这就是由贪、烦、畏编织而成的三个连环罗网:无“贪”则不足以激发进取;进取则必然导致“烦忙”与“烦神”;烦而无功、贪而不得则“畏”立刻油然而生,由以逼迫你卷入更紧张的贪欲之中。海德格尔因此将人生面世称作“沉沦”,并就“烦”与“畏”说了许多诘屈聱牙的思辨话语,然终究未能讲清造成如此尴尬结局的人性根源。 “人性”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人性”是“物性”的集成和发扬。 那么,“物性”又是什么呢?这就必须从头说起了。世上原本没有“物”,在宇宙发生以前,“物”可能只是某种能量分布状态,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方程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大约就是对它的写照。譬如,所谓“原子能”,就是指由千分之七的原子核质量转化释放的能量。由于处在这个阶段上的“非物质”或“前物质”极度稳定,它不需要有任何属性,因此一切物理的或数学的探测方法到它那里都一概失效,是谓“奇点”。宇宙大爆炸其实就是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同时它也启动了分化衍续的自然进程。 最原始的物质形态是基本粒子,它成为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基本“质料”。也就是说,此后一切演化而来的东西都不过是基本粒子的暂时表现“形式”或临时寄居“空壳”。譬如原子是粒子的寄居壳;分子是原子的寄居壳;细胞是分子的某种编码形式;有机体又是细胞的寄居体;最后,社会是有机体的寄存形态;如此等等。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从质料到形式”的哲学猜想,也就是二十世纪科学发展打破物类界限的所谓“万物一系”的道理。奇怪的是,恰恰是这些“形式”或“空壳”具有越来越多的属性、能耐或智慧,而且,属性越丰、能耐越强或智慧越高的物态或物种,其存在效价或生存力度反而越衰微。换一个表述方式的话,也可以这样说:自然物态的进化演动,倾向于将后衍的高级物种抛入日益加深的生存危机和生存焦虑之中。 其他方面的问题姑且不谈,我们现在先来考察一下有关“生存焦虑”趋于深化的原因。 自宇宙勃发以来,世事始终是分化演进的。从粒子、原子、分子到生物,物态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个以几何级数或指数递增的方式暴涨起来的物类,成为一切后来者难以处置的巨大麻烦。因为分化无异于致残,而残者必求互补,属性就被这互补的要求所激发。譬如,粒子一旦分化,电磁感应属性等物理作用力随之发生,作为残体的各个粒子便要借助此类属性,将自身聚合为原子乃至分子。再譬如,细胞一旦分化,作为残体的各个细胞便会生出某种类似于免疫识别能力的辨认属性,从而又将各分化者收拢为一,是乃“多细胞有机体”。也就是说,分化者具有某种永恒的回归为一的倾向。“分化”造就了“条件”,“条件”造就了“依存”,此一分化者必成彼一分化者的条件,任一分化者在失去作为自身条件的其他分化者时都难以独存。分化进程使条件递繁,条件递繁使属性递增,属性递增又使依存的要求愈发强烈,条件化的自然演历就这样令层层进化的物种步步坠入“有条件存在”的无底深渊——从而使一切后衍者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贪婪! 贪婪因此成为人类不可缓和的心境,因为这心境原本就建立在不可化解的自然处境上。一句话,人性(人的属性)是物性(物的属性)的传承和发扬,人性中贪欲的深化程度与自然物演的条件化程度成正比。如果你是一个质子,则你的贪欲只限于获得一个电子就足以令你稳定在氢原子的存境上(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如果你进化为氦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构成),则你的贪欲必将上升到获取两个电子才行(氦原子的K壳层电子数为2)。如果你还不甘寂寞,又让自己进化成碳核,那么,你的贪欲就有些不好遏制了。首先你得竭尽全力地为捕获6个电子而奋斗,非此不能成全自身的元素“物格”(相对于“人格”而言);然后,由于你的外壳层电子数仅此尚未达到满足(L壳层电子数的满足值为8,碳原子为4),你还得再去拚抢其他元素的外壳层电子,由此形成有机化合物;到了这一步,你想清高也清高不成了,因为有机分子是很难稳定的,它逼迫着你必须贪得无厌地追拉其他各种元素甚至同类碳元素,结果终于演成生物大分子乃至原始低等生物。从此,你的贪欲一下子跃迁到生物代谢的高度,并随着生物的进化而越来越贪心万丈。直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人,贪欲也达到极致——作为人,你贪无餍足是因为烘托你生存的条件太多,你只有借助强烈的贪欲才能在支撑自身生存的条件海涛里沉浮,假若你超然物外,不求进取,你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贪”由此而被奠定为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基层规定。 人处在物演进化序列的最后端,亦即飘浮在条件分化量最纷纭的至高处,因此他的属性也就最丰满。这属性早已从理化状态的“感应”、经由低等生物的“感性”、高等动物的“知性”而发展到人类独有的“理性”阶段。然而即便是这个“理性属性”,它也和当初无机物态的“感应属性”一样只是为了获取自存的条件,此外别无任何其他的意义。而且麻烦之处在于,感应属性足以让理化物质占尽自身所需的全部条件,就像作为氦原子核的质子满足于占有两个电子那样。可是到了人,他即使用尽自己理性属性的浑身解数,也仍然无法达成满足,因为这世界上的所有分化物全都是他的依存对象,而他又不可能同时占据如此之多的对象全体,这不免使他随时陷于如下两种窘境:条件太过杂多而致“烦忙”无休;条件占之不足而致“烦神”不已;于是——“烦”也就被弄成了人性中无可消解的心理状态。 出于同一机制,宇宙的条件化演进,必使越后衍的物种其存在度越弱,这种情形是典型的累卵之危。每一个条件就象是一枚鸡卵,你需要的生存条件越多,相当于把众多鸡卵垒得越高,你置身于那高高叠起的累卵之上,心里岂能不疑惧忐忑!倘或其中的某一个必需条件突然崩溃,就像那叠罗汉似的某一鸡卵骤然碎裂,你的整个生存基础不免立刻轰然坍塌。更何况,世事纷纭,变幻无常,所变者,无非是生存条件的消长不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问题,假设在日常生活里,各种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概率是万分之一,那么,如果你的存在方式简单得像分子物质一样,譬如说所需的各种依存条件总共只有十项,则每一千天才可能发生一次冲击;如果你的生存方式复杂得像一只动物,譬如说所需的各种依存条件共有一百项,则每一百天就会发生一次让你不得不对生活有所调整的变故;进一步讲,如果我们文明人的生存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增长到一万项以上,那么你将每天都得面对一桩令你心惊肉跳的变局,此情此景,怎能叫人泰然处之?——“畏”就这样逐渐沉淀为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情愫之一。 对于衍存条件必趋繁化的自然演历,人们通常非但不能理解其间潜藏的可怕涵义,反倒为之大唱赞歌,这真是一幕上天戏弄人类的绝佳表演。所以,当你看到身为东方亚圣的孟子赞叹“万物皆备于我”时,你不要以为那只是孟子一人的浅薄,他其实代表了整个人类的盲目无知。古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干脆说得更加狂妄:“人是万物的尺度”,仿佛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都要由人来摆布和衡量似的。殊不知,这话反过来说可能会显得更恰当一些:万物演化的齐备状态正是人类生存危机的天然尺度! 上述三者——即“贪”、“烦”、“畏”——其实就是人类生存效价式微的内质虚弱指标,或者说,是物性动摇的人格化体现。它们相辅相成地建构起人类“生存焦虑”的基本框架,并把这种导源于“物性”演化流程上的阴影彻底烙在了“人性”的最深处。有鉴于此,你对改善或疗救人类贪婪的本质、烦躁的心性以及懦怯的痼疾还能抱有什么指望呢。

前言

这是一本奢侈的读物。说它奢侈,乃是由于它跟当前流行的快餐文化全然不同,它既不会给你带来临时的快感,也无法为你提供实用的效益,它倒可能给你造成某种深在的悲哀,然后还徒然地消耗了你的若许脑力。因此,本书仅供精神贵族享用,所谓“精神贵族”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不限于取乐或谋生等低层需要,而是有兴趣追究超然于现实生存或支配着现实生存的高层疑问,其情形俨如衣食无忧的富翁断不肯再为获取一口粗食奔忙,而是更有雅兴去赏玩翡翠钻石的璀璨一样。不过,话说回来,倘若人们都只为求得温饱而劳瘁,就像动物那般决不追求额外的奢侈,那么,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种种质疑和忧患大约也就不存在了。问题恰恰出于我们人类永无餍足的天性,也就是出于我们不断追求上进的冲动,严格说来,这也不能全怪人类过于贪婪,因为似乎有某种内外交加的神秘力量逼迫着我们不得不如此。既然大家都身不由己地要把人世一总抛入奢华的境地,则稍微多花费一点精力,以便探询一下此类天性的渊源和归宿,似乎也就不该将它算作是一种过分奢侈的文化取向了。为了不至于过度烦扰读者的思绪,本书只收集了一些轻松散漫的随笔闲谈。虽属散漫闲谈,毕竟关涉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故此建议读者最好按照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着来路。当然,它尚不足以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让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居然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索性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真理”上的尘埃吧。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才更清朗。作者 2002年3月16日

后记

东方人讲哲学,原本是诗律渲染的,或者是寓言调侃的。前者如老聃、屈原(《老子》书是离骚体的先河,屈子《天问》是宇宙观之探索),后者如庄周、列御寇(《庄子》书可谓意趣飞扬,《列子》文章则显生动而沉郁)。不像西方人,正襟危坐,板着脸细细数落,虽然条分缕析得格外透彻,读起来却不免令人昏昏欲睡。    有鉴于此,我在写罢现代版哲学专著《物演通论》之后,便想换一个口吻,说一些轻松幽默的闲话,固然内容照旧免不了叫人扫兴,但愿文辞之间能流露出洒脱之风。不料事与愿违,初版后读者回音,多数似仍嫌它科学之谈枯燥,哲理之论突兀,俨然一具血肉瘠薄、形销骨立的畸种。一时间竟将我原先拟定的另外近百篇相类腹稿,统统窒闷成了见不得天日的死胎。随后检讨一番,得出如下结论:除了我这个人刻板有余、才情不足而外,恐怕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原因,那就是,近现代科技知识的熏陶,早已将人内心深处的童趣和想象力泯灭殆尽,想当年,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可生出桂木玉兔、嫦娥伴舞的幻象,现如今,你明知月亮不过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土球,倘若再要发什么仿古之幽情,则注定会弄出老脸唱嫩曲儿的尴尬,念及此,纵然刚曾冒出了那么点赝品般的诗情画意,也由不得你立刻会把它掐灭在萌芽期里。    有了如此一番自省,我虽不能鼓起勇气将胎死腹中的拙文继续写下去,却不妨将已经问世的畸怪品种再端出来献丑,暗想另过千年,像“科学”这样的时髦玩意儿,大抵也逃不掉被后人弃之若敝屣的宿命,那时回头看,兴许这丑孩儿倒变成了别样的可爱货色也说不定。    于是就有了该册小书的第二个版本。    在此,有必要重申,本书只是一个聊天的集子,所有话题大致都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泛泛而谈,而且它只涉及哲学系统问题的极小部分,应该说,它给你留下的更多是疑窦,而并非题解。譬如,自然物演的“递弱代偿法则”究竟依循着怎样的路径在衍动?其间“属性”与“结构”的代偿关系是什么?宇宙物态演化过程为何会被框定在一个非时空的“有限衍存区间”内运行?等等,这是就“自然”而言。若问“精神”,问题更多,譬如,作为一种自然产物,“精神”或“理性”的渊源何在?它的基本规定性奠基于何处?它的演运机制如何展开?为什么“本质”问题会像罗素所说的那样成为哲学史上永恒的难题?既然我们无可“真知”,认识上的“正确”为什么一定要表达为“逻辑三洽”?……至于“社会”,恐怕我们连最基本的名词概念都得重新修正,因为它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人文现象或人为产物,反倒是一切人文现象不外乎都属于某种自然进程的直接继续,所以,既往那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野势必很快就会被消除。    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不是可以在闲聊中获得解答的。对此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我在前面提到的《物演通论》一书,它的修订本也己再版。需要事先声明一下,那才真是一架连个零星皮肉都挂不住的有魂骷髅,望之虽令人落魄,对谈则别有洞天。当然,你若不愿继续忍受它的折磨,我深表理解。    不过,人类的文化处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凡置身度外者,自将沦落后尘。一位学生听了我的课,大约有些天地倒悬的感觉,于是问我,他以后还如何与别人沟通,我回答说,不是你能否与别人沟通的问题,而是别人能否与你沟通的问题。这又是那个“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别扭境况,即认知位相的不对称性使然。问题在于,你是想做“鱼之乐”呢?还是想受“人之苦”?    ——人生识字忧患始。要是让我选择,我倒宁肯安享“鱼之乐”,可惜我毕竟不是一条鱼(“子非鱼”),于是只好承受为“人”的煎熬。    试问,你又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    作者  2009年11月25日改

内容概要

子非鱼(王东岳),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五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迄有著作三卷两册: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人类的没落》。

书籍目录

序……….i
自然趋弱:弱归人性……….1
无用的哲思……….3
有为与无为……….12
追求完善的遗憾……….18
平庸者伟岸……….24
人性之根:贪、烦、畏……….29
“快乐公式”题解……….35
惟求存在与通权达变……….43
另论“可怜天下父母心”……….49
苦海有边 回头无岸……….54
哥白尼与内耳前庭……….60
精神趋知:知归茫然……….67
听蚊子说:智者多忧……….69
庄周梦蝶与笛卡尔的疑虑……….75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81
“真”作假时假亦真……….88
“善”的缺憾与辉煌……….96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104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12
自然界里没有飞跃……….120
黑格尔:辩证逻辑的圈套……….127
理性逻辑方法谈……….136
波普尔悬念:科学的真面目……….148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156
社会趋繁:繁归动摇……….165
猴子与人:分歧源头上的疑点……….167
天演的自由之路……….174
普罗米修斯的天谴词……….184
社会标本:膜翅目王国的故事……….193
缘的解说:偶然与选择……….201
恋爱的小花招与大背景……….209
富贵病:马尔萨斯的失误……….217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227
跋……….237
附录:递弱演化的自然律纲要……….241

编辑推荐

《知鱼之乐》编辑推荐:《物演通论》作者王东岳经典哲理随笔!读后,必将发生一场思想地震,其强度将由你自己决定!

作者简介

《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阅读这本哲理随笔之前,请读者诸君做好迎接一场思想地震的心理准备。自然存在、精神存在、社会存在,这是三个截然不同、无法贯通的领域吗?
答案是否定的,《知鱼之乐》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方法,原来这三者统一于一个更基源的自然律——递弱代偿。

图书封面


 知鱼之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人在每读完一本书都想有所得,最好是变成挂在嘴边的言语,但我读完离开此书,回到热烈的生活氛围中,竟一点也不记得一点脉络,全然跟没读一个样。后来开始使劲回忆,依稀想起书中说“大道至简”,好的理论都是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的,比如爱因斯坦的E=MC²,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王东岳先生也自己精炼成了四个大字:递弱代偿。全书都围绕此种观点在展开述说,从人的认知、存在、逻辑、社会等各方面经历中,找出证据,说明人的生存在进化的历程中存在效价在降低,生存力度在减弱,而同时相应属性代偿更加丰富、自为能力越强。如果说硬要从这类哲学书籍中收获认知大道,从此得到传世功力,在人间纵横捭阖、所向披靡,那是连大部分哲学作者都会提前生命的事:我所知甚少,只能是无限逼近人类的追求(真理)。所以,我读完此书,并没有发现增益多少,但却觉得需要好好整理下读书时的感悟和个人的哲学观点,于是,有了以下这些文字——1、奇点“最原始的物质存在是没有属性的,而没有属性就无可认识。在宇宙大爆炸以前,物理学家把它叫“奇点”。 “奇点”的意思就是,不管你用任何方法,无论是用数学的计算方法或是物理学的探测方法,到那个地方全都无效。”因为一切哲学都会容易纠结到根源问题,泰勒思就一句,水是万物之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万物同质。奇点是所有存在的源头,一旦某种理论在本源问题上有了错误,整个理论即刻土崩瓦解。奇点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没有体积的不可思议的存在,慢慢发现,奇点成了人自我找到了一个无法到达的开端,一个所有解释的源头。2、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概念,可以说,没有主体的观察和认知就没有客体,而没有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主体也就没有觉知和认知,也就不能成为主体。这样子,庄子与惠子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辩论,着实是诡辩,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哲学的争辩都是语言病的产物。当然,书中有精彩的关于这段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很好的嵌套进了作者的“递弱代偿”观点,人和鱼属于不同位的主体,而人是后位者,相当于人是从鱼变来的,人当然能够知鱼之乐,而人跟人也是能彼此感知的,而能知彼之知鱼之乐。3、善良善良可解释为利于他人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有利于人的行为,或者说,有利于人生存的行为,或许最终都会带来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种族繁衍、有利于基因传递的隐性好处。善良是心里的美好氛围,一种深藏于社会协作系统的约定。4、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也就是质变和量变的问题。恩格斯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实变化,也就构成了我们的认知,变化带来了发展、开端和结局,时间是连续的,人的感知却是用静止的时刻来完成的。在描绘这个世界的场景中,人只能用与生俱来的认知去理解着。5、自然《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人这种东西,说到底不过是自然衍存进程的一种过渡形态,因此他的生理构造及其行为方式,都会不自觉地去贯彻自然律令固有的规定。”人生于自然,又独立又依存,一旦人的行为被置于自然规律、繁殖衍化的背景中,人就变得渺小而丧失自由。生存是人所有行为的根源,为了将人类伟大基因延续,个人也只是此种力量种的一粒而已。6、哲学的实用意义子非鱼有个非常有趣的比喻:“哲学对于人的精神,至少也相当于电脑里的操作系统,没有这个操作系统,固然一切应用软件都无从运行”但其实所谓的哲学属于“精神贵族”的追求,普通人就算没有也能本能上驱动整个电脑。7、限制人类器官肢体缺陷,自然保护机制的作用。人类费尽心机制造工具,扩展器官能力,去接近和感知原始对象。我们感知的对象、凭借的感知工具以及最后的感知印象,这三样没有一样是真正可靠的东西。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深刻的茫然世界里,被驱使着从生到死。8、智慧懂得的逻辑越多,分析概括能力越强者,通常表现为有智慧,就像在自然反应中,那些能快速吸收信息、整理、输出的人越显得厉害。“智慧看起来更像是精炼的愚蠢。”9、进化疑惑所谓大道至简,进化论直接简约成八个大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目前处于生物进化的最新状态,信赖现代科学的人都知道人是由猴子变的,但很奇怪,从单细胞到鱼类再到哺乳类,以至到猴子,从未能找到确切的进化中的变态者。进化论由于需要的时间长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存在的时间,所以就有想象力作为其中的传递者,这与很多发人深思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道。最后附上一些此书摘抄,这也是此文跟《知鱼之乐》相关和接近的部分了:1、《相对论的意义》“一切科学,无论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其目的都在于使我们的经验互相协调并将它们纳入逻辑体系”2、衡量人类文明或社会进步的最佳标准,莫过于看其能量消耗的递增程度。3、“任何一种同质的东西,都倾向于朝着异质化的多元歧路上演进。”4、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5、恩格斯,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6、泰戈尔,“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7、子非鱼,生卒年月暂不可考。此人虚无如老子,飘逸若庄周,一身孤悬,浪迹魂梦,仰观天道,俯察尘寰。虽系医学硕士及生物学技师,却无固定职业;身兼某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却无正式职称;看似自由撰稿人,却从未有应景文章发表;曾著一书《物学通论》,文字晦涩,意境渺遥,味同嚼蜡,读者寥寥。如今勉强献出随笔若干,竟是戏弄人生、调侃智巧的奇谈缪想,万一有人不慎堕入他的思绪,敬请一笑置之,及早脱身,断不可如痴如醉,信以为真。须知他本人尚且一再宣称‘天下无真’,你若视同至理,岂非荒唐自误?8、撇开繁育不谈,再看平素生活,你们人类能像我们蚊虫这样只凭少许露水花蜜就足以生存、只需点滴动物血液就后代成群吗? 你们复杂的体质生理结构必须配署五花八门的外物支持,所以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才呈现出无穷无尽的消费需求,奇怪的是,满世界却偏偏没有任何一件自然天成的东西可以被你们直接受用,于是你们不得不培植作物、加工制品、绞尽脑汁、劳瘁无休,到头来虽已弹精竭虑,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生计困顿的忧患。(与蚊子的一段有趣对话)9、比如说,我们讨论健康,如果站在一般的因素层面上讨论,1000个因素都说不完。哲学不这样讨论问题,而我们通常的科学或一般的学问都是多因素的讨论问题。多因素讨论问题的方式使得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立,因此多因素讨论问题的可成立性是大可怀疑的。而哲学是追究终极因素,是讨论问题的单因素。10、随着生物属性或能动性的提高(代偿度升高),它的可生存性倾向逐步趋近于零(存在度降低),这就为人类的繁衍在世,划定了一个日益逼近的自然极限。11、社会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完整的身体上分解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满世界有这么多的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从来见不到一个完整的人。12、凡所有项,皆是虚妄。若见诸项非项,即见如来。——释迦牟尼读完此书,已数日有余。作者文采奕奕,加之旁征博引,最终能够总结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实属不易。我辈读书,从中得一些,舍一些,想一些,最后写一些,方可作罢。
  •     相对难读的一本书,书中的思想观点别具一格,不敢苟同。不过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思考,不过不可盲从。
  •     被罗胖子忽悠买的,结果又一次没让我失望,如果没有他,估计我这辈子也不会看这类书,接下来准备啃王老师另外一个更不好读的书。知鱼之乐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基友很想要这本书,能买到真是太嗨皮了
  •     王东岳:人的构造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 感觉他是在用西方哲学的方法描述自己的理论,与《道德经》,《列子》的风格不同。就像是一个西医在解释《黄帝内经》。
  •     比较难读的一本书,书中观点别具一格,引人深思。
  •     一个重点,就是递弱代偿原则,还夹杂了其他内容,有些易懂有些深奥,总之有收获。
  •     只记住了一点,哲学philosophy就是爱phileo与智慧sophia的学问
  •     苦海有边,回头无岸。
  •     水平太差。罗振宇也是有意思,拿各种民科民哲忽悠创业的人,听创业的人谈哲学,就像听搞哲学的人谈量子力学,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     惊为天人
  •     虽然说是随笔,但读起来还是不轻松的。以至于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翻开看着那些字都有逼仄感。
  •     虽然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确实有一定的启发性,不过觉得强行构建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成分挺大,说服力不是很强。总体值得一看。
  •     不信则无妨,认识不同见解也是一种拓宽想象力的方式
  •     《知鱼之乐》是一本哲理随笔,汇集了作者数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阅读这本哲理随笔之前,请读者诸君做好迎接一场思想地震的心理准备。自然存在、精神存在、社会存在,这是三个截然不同、无法贯通的领域吗?
    答案是否定的,《知鱼之乐》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方法,原来这三者统一于一个更基源的自然律——递弱代偿。
  •     网上看过一个4小时的视频讲座,非常欣赏王老师的学识。虽然还没看到这本书但我相信他和我的价值体系是相容的。
  •     递弱代偿
  •     王是中国真正西方意义的大哲学家。一个文理科全才
  •     没读完以后,我把本书推荐给了花千芳。
  •     子非鱼——王东岳老师,我非常喜欢。他写的《物演通论》我认为是最好的书,没有之一。《物演通论》讲的是王老师自己发现的哲学原理,是理论部分。而他的《知鱼之乐》正如他所说,是“轻松散漫的随笔闲谈”,是其《物演通论》一部分内容的通俗讲解。而他的《人类的没落》是他的一个集子,部分文章在《物演通论》中已经有了,有两篇是新的。王老师有时语气和用词是十分幽默的,但掩盖不住他揭示的人类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最要命的是,我们可能看到了问题,却无能为力,甚至被裹挟着同流合污。更多的人甚至根本看不到问题,正如王老师所比喻的,一匹瞎马载着人们正冲向悬崖,但车里的人们根本就没有看一看外面是什么样子,还在车里举杯谈笑。而这正是王老师所谓的目前人类的状况。我建议读王老师的书,先从《知鱼之乐》和《人类的没落》开始,如果再能从网上看一些王老师讲哲学的课,然后再读《物演通论》最好。
  •     初读晦涩,越读趣味越浓。作者用一种冷静的视角思考关于进化真善美自由社会等等概念。想法震撼,发人深省。
  •     很多年前,因为旅游卫视的《国学堂》看过几期,梁冬与王东岳的对话,感觉还是不错的。当然,毕竟人家也是在终南山修行过的。里面的有些内容看不懂。但是《人类的没落》就不要买了。个人感觉内容基本上差不多!
  •     看物演通论前 先行阅读该书有助于理解
  •     感觉满本的妄语断言,就是作者一个人在那里瞎捣鼓,思维长于独特性而短于开阔性。感觉就是一个东西,一整本书都绕不开那个逻辑。闲的蛋疼的时候,可以看看
  •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用情怀代替逻辑,处处炫耀掌握的那么一点知识,以为自己是全科状元。逻辑恰恰建立在自己知识完美的基础上来说明宇宙的不完美。然后是各种玄而又玄词汇的罗列……漏洞百出啊,已经没兴趣继续看,对物演通论更没信心了!
  •     王东岳老师乃当代大哲!《物演通论》、《人类的没落》、《知鱼之乐》这三本书都是精品!
  •     给我的哲学思想打开兴趣的一本好书,继续读《物演通论》
  •     知鱼之乐,也应该知人生之乐啊
  •     子非鱼的著作震古烁今
  •     道家思想 大道无为 有启发性
  •     第一次认真的看哲学书,思想冲击很大。就像爬上井沿的井底之蛙,已经知道天有多大,但是至少的世界观毁了,重构自己身过一半,何去何从?不敢与君分享,不怕不理解,怕是再被拉回井底。
  •     开阔眼界
  •     智者乐水
  •     挺好,很深刻。但是在中国估计没几个人读了,全社会都被驱赶着赚钱谋生啊。
  •     但老道士的电视讲座看了,还是蛮有意思的。
  •     难道书不是最珍贵的货品吗?他可能被代代珍视相传,一开始就备受摧残!
  •     它既不会给你带来临时的快感, 也不会为你提供实用的效益。观后感和取决于你带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的 如同知鱼之乐
  •     有意思,有深度,读起来有难度
  •     大师乃非主流领域的大思想家,读其书令人警醒,往往颠覆以往的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其书:《物演通论》《人类的没落》《知鱼之乐》。
  •     万物演化,结构递繁,属性递丰,生存的时间与空间递减,二者之间成反比函数关系,是为“递弱代偿原理”。依据这个假说,我们能够有效地解释生物进化所造就的弱态生存境况,即借以阐明适应性增强的高等物种,其绝灭速率反倒倾向于加快的原因,从而揭示“自然选择”的深层机制。而且,该理论作为一种系统自然观,有望将人文现象置于自然物演序列中加以考察,即重新界定“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同时它也为人类现行的文明体质和生存方式引出疑思和远虑。
  •     是在听了子非鱼(王东岳)先生课后才萌生购买其作品想法的。感觉不错
  •     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人生问题
  •     看不大懂,但是听罗胖讲的那些我倒是都懂了,自己拿来看之后反而看不太下…
  •     喜玛拉雅听书
  •     多一个思考的维度,很棒!能改变三观
  •     好书,就是有点费神,哈哈哈
  •     内容很丰富,醍醐灌顶
  •     自先秦以来最牛逼的书籍!
  •     太深刻了,从基因遗传的角度再结合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当今世上的很多问题,再引经据典分析问题,阐述观点。王东岳太牛了!子非鱼但甚知鱼之乐呀!期间有部分哲学的话还没有看懂,后期会复读此书的
  •     三观有点儿颠…在老爹的半逼之下终于看完了…头疼炸裂…仔细想一下这似乎是第一本儿我看完的老爹逼迫系列…
  •     据说这是《物演通论》的简化版,可读性还是可以的,需要认认真真的读才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说的其实都有道理,至于是不是真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这些道理都还是成立的。
  •     对一些旧的知识道理,反面解释和辩证。
  •     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
  •     整体很好,还未细看。
    印刷纸张差点了
  •     放弃了希望,并不就是绝望
  •     包装完整,还没看,应该不错
  •     谢谢,王先生的书籍我找了很久。
  •     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     人性之根:贪、烦、畏。。。。
  •     辣鸡
  •     之前就已读过,这次是买来收藏的,包装精美
  •     全篇都透着一股沾沾自喜的得意劲,但看完后会发现主要是围绕着作者发明的“递弱代偿”理论在不断发散,从文字中不难发现作者的局限性,大多东西都是通过作者本身医学生物专业讲开,且作者也受老庄思想影响,总感觉有失偏颇,但本书的思辨精神还是挺值得推广的。
  •     把井底之蛙的井口子开得再大些
  •     哲理随笔,一天看一篇就够思考了。
  •     知鱼之乐
  •     书评再补吧,随手写得零零碎碎
  •     很喜欢作者的幽默,以及 犀利。 很多观点都吸引我去探索更多领域。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吧
  •     这本书大部分看了可能会觉得很悲伤吧~
  •     好说不必说多
  •     非常深刻 心静的时候可以拿来读
  •     这个是帮别人带的
  •     貌似是学生物的学了点物理,非要充什么哲学家
  •     六六推荐的,估计以我这个年纪还不能看懂,先收藏以后阅读。
  •     挺有启发的
  •     万物有序,物演天择。虽有些枯燥,仍值得一读。当然,不要当教科书来背,供思考。
  •     不得不問,不如問到最透徹。
  •     递弱代偿,悲观的书,乐观的看。人类之渺小,终要欣然接受。成年后必看之书。年轻就算了,还是乐观多些好。
  •     读过之后,觉得,模棱两可,似乎都说到了,但真心没觉得有什么用。有人书,哲学书不用太实用主义。但我总觉得,哲学书,就是人生的说明书。总也该有些指导性。可能再过几年,回看这本书,能更深刻领会。
  •     书还没看,但快递第一次这么慢,在当当买书就因为物流快,一般第二天就能送达,结果一周都没收到,弄的连看书的心情都没有了
  •     真心不错 再看一遍 好看极了
  •     2016.8 悲切又满足 世界发展不是无目的 而是有规律 递弱代偿 生存效价递减 代偿属性递增 王东岳看这个过程是奔向死亡和灭绝 然而我们只能活短暂的一辈子 在这个存在区间里 拥有更多属性 依存度越高的人反而就是精英和未来。所以乐观的态度是,反正也活不久,就在这个过程中激流勇进,顺应欲望,增强属性,把人的规定性发挥到极致,别虚妄了这一生,活得像个人,not鸡汤,乃是最深刻的悲痛之后的realistic觉醒。
  •     物演通论》作者经典哲理随笔:知鱼之乐
  •     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
  •     且信且疑之,毕竟是一种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一定还有更聪明的人早已经有了更为精致的理论
  •     递弱代偿 越进化越难活;科学真理就是不断被证伪;人类要灭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