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人的用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人有人的用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301173695
作者:[美] 维纳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不过,单从这点来看《人有人的用处》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本书中,维纳不仅为研究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及方法,而且还描绘出未来社会的图景,警示将来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应对的方法。现在的读者也许会对60年前的这些观点不屑一顾,然而,维纳的警告在许多方面仍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比起《控制论》来,《人有人的用处》更像是一本普及读物,它没有一个公式,而《控制论》中满篇皆是数学公式,使绝大多数读者不知所云。不过,请注意,本书并不因此而好懂,这与维纳特有的行文风格有关。他的文章似乎结构散漫,缺乏条理,读者很难一眼就看出他究竟想要说什么。仔细阅读之后,也许才能够悟出其中许多道理。同时,我觉得有必要提醒读者《人有人的用处》出版的时代背景。当时是冷战时代,美苏之间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对立。同时由于原子弹的爆炸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备竞赛,科学与科学家已走向历史的前台。这时,胸怀世界的维纳从学术的象牙之塔走出来,认真考虑世界的未来。他以控制论为武器,尖锐地批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军事工业体制,显示出他个人的反抗。最后,他走向伦理、道德及宗教的问题,这些思想已在本书中有所反映,最终出现在他的《上帝与高兰合股公司》(1964)中。这是否是人类生存最后一根稻草,我不知道。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维纳 编译:陈步

书籍目录

牟言
《人有人的用处》导读
序言 一个偶然性的宇宙观念
第一章 历史上的控制论
第二章 进步和熵
第三章 定型和学习:通信行为的两种模式
第四章 语言的机制和历史
第五章 作为消息的有机体
第六章 法律和通信
第七章 通信、保密和社会政策
第八章 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作用
第九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十章 几种通信机器及其未来
第十一章 语言、混乱和堵塞

编辑推荐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彩色插图,超值珍藏。他14岁大学毕业,18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被誉为旷世神童,他无可遏制的好奇心,使他成为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的理论被应用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所有领域,他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隐秘英雄……他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科学元典是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历经时问考验的不朽之作,让我们一起仰望先贤,回眸历史,体悟原汁原昧的科学发现。

作者简介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图书封面


 人有人的用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少宏之前推荐这本书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推荐给我的,我查了下豆瓣,许多人为其广博的学问而折服,便拿来研读了一遍。书比较清晰地阐明了“熵”对我们人身处宇宙中位置的解释。这里的述说与我看到罗素、薛定谔的言论一致,维纳在这本书里说的最清晰。维纳18岁便拿到博士学位,出生于语言学教授的父亲家庭氛围里。虽是现代信息论之父,控制论创始人,然而其早年却并不太顺,机缘巧合才最终在数学上做出业绩并落职于MIT,他读博期间前往剑桥时的导师是罗素,又是罗素,又是我衷爱的上个世纪中的剑桥,那个时代正配得上茨威格笔下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尤其那个时代的英国剑桥。《人有人的用处》是维纳《控制论》的简化普及版,是为了我这样非专业数学及控制领域的大众而写。作者在序言里的题目是“一个偶然性的宇宙观念”。我觉得这便是我个人意义上类似一种宗教信仰的了。我坚信的一种科学观念了,这个序言便想起罗素笔下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当然罗素并不是专业的科学家,但他在《幸福之路》里提及的人在宇宙中的意义,却被他的学生维纳首次明确的向我阐明了,也让我的一些之前读的许多相关的书的知识联系了起来,而这个结点便是“熵”,物理学意义上的“熵”,隔壁化学系彭笑刚老师(世界排名第8化学家)在《物理化学讲义》里提及的熵,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及的熵。整个世界及宇宙都是趋于熵增即无序度增加的最后的热寂状态的。我们人,及身处的这个地球只是局部熵减,即组织化增强的较小统计学几率上的存在。我们是滚滚而下的瀑布里溅起而倒流的一滴水滴里的生命。我们的视域限制我们得以在这个局部环境里过上有序而违反熵增的生活,好比三亚那边由于海风的吹拂而永远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的局部环境,而无法看见整个中国绝大多数身处雾霾之中的情形一样。这样的一种认知,让我自己认清创建局部小环境的重要性。维纳对工程通信的输入与输出的讲解及反馈的机制也给人很多启示。在一个不处于平衡态的系统中,或者在此系统的局部区域中熵不一定增加,事实上熵是可以局部地减少的。我们周围世界的这种非平衡状态也许只是衰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衰退过程终归是要导致平衡的,我们早晚都得死去,我们周围的整个宇宙非常可能要由于热寂而毁灭,那时候世界将还原为一个浩瀚无际的温度平衡状态,其中再也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出现了,除了单调的一致性外,别无他物,我们从中所期望的只不过是微小而无关宏要的局部涨落而已。反馈:即一种能用过去演绩来调节未来行为的性能,根据反馈的信息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于此对我的冲击与影响是自己以后做事或解决问题,可以不断的输入信息,反馈信息,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反复的反馈与调节,进而最终逼近问题的解决。这也与我实验中遇到的许多情形一致。稳态所要保持的东西就是模式。它是我们个体的同一性的试金石。我们身体中的各种组织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变化着的。我们吃进去的事物和吸进去的空气变成我们身体中的血肉,而我们血肉中的暂时性因素则同我们的排泄物一起每日排出体外。我们无非是川流不息的江河中的漩涡。我们不是固定不变的质料,而是自身永存的模式。模式就是消息,它可以作为消息来传递,就像电报传递信息一样,若有一种仪器可以扫描人的模式,则人确实是可以像电报一样传输的。作者提及一幢建筑设计,其模式便是其图纸,可以电报传送从A至B地。显然可以在B处造出图纸样式的建筑,相同模式的建筑可以在多地复制,但人由于其个体的独特性,而难以扫描模式。用失踪元素与新陈代谢的现代方法表明:不仅是整个躯体的更新速度,而且是躯体的任一组成部分的更新速度,都远比我们长期以来所设想的可能速度要大的多,此点便客观上表明从物质存在上来讲,人也一直是流变不息的。不变的是每个人的模式,若未来哪一天这种每个人的模式也可以被扫描或用数据表达,那么数据这种消息是可以被传递消息至远方,人便也可以异地传输了。看一下作为现代信息论之父的维纳关于信息的阐述: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所谓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由此可知,通信和控制作为个人内在生活的本质就跟它们之作为个人社会生活的本质一样。信息的重要性自不言说,我们面对许多问题时,都应该尽量掌握许多的信息,做出判断,进而采取相应行为。之后维纳便讨论通信,一种双向沟通的通信,通信在机器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诸多方式。作者创立的控制论。自然与信息输入,输出,传递密切相关了。社会通信是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只要想及当下在我的四周有多少信息流,正通过无形的无线电波及网络通斥于我这张书桌的四周,便知及这话的不虚。孤立系统,具有熵增加的趋势。我们,人,不是孤立系统。我们从外界取得食物以产生能量,因而我们都是那个把我们生命力的种种源泉包括在内的更大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更加重要的事实是:我们是以自己的感官来取得信息并根据所取得的信息来行动的。维纳取本书《人有人的用处》的名字,应该是其对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是人的感官所固有的特性的歌颂,而且它们确实是理解壮丽飞跃的关键所在。因为多样性和可能性都是人的结构本身所特有的东西。我们人与蚂蚁社会中诸多类型的蚁永远重复执行同一职能是断然不同的。作者进而言及和重申了反馈:反馈就是一种把系统的过去演绩再插进它里面去以控制这个系统的方法。如果这些结果仅仅用作学习和调节该系统的数据那就是控制工程师所用的简单反馈,但是如果说明演绩情况的信息在送回之后能够用来改变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演绩的模式时,那我们就有一个称为学习的过程。维纳这书对我的另一大冲击便是让我意识到自己该要不停的与环境输出信息,反馈接收信息;即某种程度上做一个开放的自己,而非封闭的自我。封闭的系统是要走向无序和分崩离析的。那么信息论对人有什么用处呢?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能把信息储藏起来而不使其严重地贬值,这种想法是荒诞的,信息,是旨在流通的。重说一下,人活着就不免要参加到受外界影响并对外界做出行动的连续流中,而在这个连续流中,我们只不过是承前启后的中介物而已。换个意思说,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就意味着去参加知识的连续发展,参加知识的畅通无阻的交流。在这里想起老罗在组会上,这几年总提到交流的重要性,交流确实是本人的一大瓶颈。维纳多少有些激动的提及艺术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之所以创作,应当是受到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所驱使。即使他们的工作没有报酬,他们也愿意付出代价来取得这项工作的机会的,但是,我们是处在教育大大排挤掉内容的时代里。维纳在论及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作用一章里,明显是带着不满的情绪的,这也让我反思自己该努力成为哪样的人。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维纳尤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里提及机器对人力的取代。论述人若不发挥自己优势则可能毫无价值了。在一切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中,一个人如果除了自己的体力外别无他物可卖,那他是卖不出什么值得任何人花钱去买的东西的。后面则让无知的我意识到机器可以在多少个领域里面可以渗,进而起到巨大作用的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肯定在许许多多方面取代人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许多无科学技术才能的人沦于边缘,假如个体的人不具备独特的特异的机器无法取代的才能的话。维纳主要专业是信息控制论,核心内容是反馈演绩过程的连续进行,而我自己则常常是在做一件新事之前想通盘考虑,一次性解决问题,而这从理论上也是不行的。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演绩信息的连续反馈调节,进而解决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的快而好,得1:掌握足够的对问题准确的信息。2:对问题进行连续的,不停的信息输入,由问题输出的信息,再分析思考下一步输入的信息即演绩反馈的过程。要想问题解决的快而好。1与2当然要付出艰苦的理性的努力来完成,这是本书对我最大最好的教诲。维纳的控制论虽然普适于许多方面,其普适性,概是因为控制论先是运用于机器及机器通信的。然而随着维纳意识到许多领域都可以用机器的类比,故其可以普适于众多领域,比方人,人的耳朵是一种听觉接收器,嘴舌是发声信息机器。通过对人这台机器的模仿维纳当年预料的战胜人类棋艺的阿尔法狗已经在今年出现了,这便是会学习的高级机器。维纳这本1950年的书已然震撼了我对机器,信息及通信巨大潜力,及巨大功能的意识。当然得提及一下机器的最大弱点:它还计算不出表征人事变化幅度甚大的概率性。另外,相比人事,维纳对科学研究是庆幸态度的,科学老实而不避让的等我们去挖掘,而人事与社会则会博弈地让人难摸到头脑。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控制论的出现可谓是哲学和方法论的一次变革,她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促进的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生物学、生理学的发展。希望大家都能学习一下。
  •     以前有这书的旧版,蓝色的。这有一元多一本。书价涨得太快了,太快了!
  •     人跟动物乃至机器也有共通的地方
  •     神作!
  •     后面有点啃不动…控制论入门…大师就是博学
  •     翻译差劲
  •     天才的著作,这套书很好
  •     作者的一些感想,不是控制论的系统性的介绍,所以也没什么看的。
  •     顾左右而言他,到最后也没出来点东西
  •     理论超级棒,但是作者和翻译文字水平坑得不轻
  •     2013.7.31读完。很好的的一本书,让我对于熵和秩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使用熵的角度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     很多都应验了。但现在的社会似乎走到了一个没有过往理论可以解释的地步,因为很多现象都是新进才有的,而且变化越来越快,理论研究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实际变化的速度,大家越来越难以找到共识。
  •     其实维纳写这书的目的是反法西斯而不是介绍控制论
  •     力挺,维纳的经典著作,不过要是能有控制论就更好了。
  •     光学的研究地位高,莱布尼茨的单子理论始自光学,弦论的本身就是以太的发展 去年还看不懂,今天感觉非常的奇妙,薛定锷也说过非线性,和统计学,维纳,自然是不骗人的
  •     读了四年自动化,我居然在毕业后才知道控制论之父是谁,我该去面壁。。。
  •     上计计算机见到这个人介绍,于是就购买这本书。此书很多观点引人深思。
  •     从专业对口程度来说,维纳算是我的祖师爷了。。看不懂控制论便从这本开始,然而看完到现在一年多一点我感觉自己好像啥也没记住。愧矣
  •     维纳是个天才,喜欢看这样的经典!
  •     后悔没有学理科~
  •     不想多说什么,往深里说犯忌。不过开了人机互动探讨的先河,有些许人因工程的的启蒙。
  •     更多的是在讲信息,批判冷战
  •     174页的厚度, 没有太晦涩的东西, 应该算是科普, 但是带给我许多insight. 介绍了维纳对于社会, 通信, 机器, 语言的见解, 作为<控制论>前的热身应该也是不错的. 翻译很流畅, 不过有些地方能够更去歧义一点的.
  •     damn good
  •     比我想象的要薄一些,不过字字珠玑,仔细品味,收获良多,还不浪费时间。
  •     很有启发性,应该早点看。
  •     介紹插圖做的非常好,對維納生平的瞭解讓閱讀更有親近感
  •     大师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提高自身的内功 very good
  •     维纳的著作挺让人开眼界的。
  •     比起那本充满公式的《控制论》,这本书算是面向知识界一般大众的通俗读物了,介绍了控制论的核心思想,以及作者从控制论视角考察社会、法律体系时产生的思考。行文风格比较随意、分散,有些段落还是值得玩味的。
  •     动物相对论提到的书,买到现在 还没开封,惭愧…………
  •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值得阅读的经典
  •     跟我想象的有差别
  •     有点类似控制论.........
  •     喜欢,哈哈
  •     控制论科普版
  •     正版书,买的很实惠
  •     还没有看完,看完了再跟大家分享
  •     帮同学买的···话说他表示对他的论文很有帮助···
  •     主题很大,日后细读
  •     送货很快,书本包装完好。书本身是经典,不做评价。
  •     看起来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实际上很薄的一本~
  •     控制论
  •     It's a fantastic book, very impressive! You have to read it!!! Strong re***mend!
  •     精彩 一扫心中阴霾
  •     前面的30页介绍天才神童死变态维纳,所以说伤仲永只是安慰你们这些凡人的个例而已。
  •     控制论的影响
  •     还是有点抽象,不适合一般读者。
  •     上帝精明,但无恶意——爱因斯坦
  •     哲学在科学上应用的一个尝试
  •     看完第二遍,发现自己已经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了。真的啥也不懂。
  •     : B712.59/2121-1
  •     如何管理自己?如何管理他人?如何带领团队?如何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的生活?看看这本书,你将获益匪浅
  •     收到了,还没来得及看
  •     祖师爷爷爷不仅为控制工程确定了内涵与外延,更为基于本学科的伪科学划定了发展的方向。
  •     像这样的书,是可以留给后人的。所谓科学元典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读书建议还是读原著。
    强烈建议当当赶紧补上维纳的《控制论》,还有几本我就今本收齐了。
  •     维纳从研究布朗运动受启发,把热力学定律推广到宇宙,形成了不同于牛顿的宇宙观,不知这种推广科学根据何在?宇宙是不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这恐怕还是未知数。这种封闭宇宙的假设是为了一个“熵”的概念,维纳此后的诸多推论都是基于封闭系统熵会增加。虽然从认识论方面很优美的解释了牛顿世界观之所以是偶然的理由,但热力学定律由此会取代经典力学定律,其基础需要更多的证实,特别是热力学背景的宇宙观。从哲学角度看,有不少哲学家认为科学的定律是“偶然性”的,黑格尔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这种观点是从人类认识自然这种“对象”的规律出发而得出的。其含义是:第一,科学的发现是偶然的,是人类偶然碰到的;第二,规律本身是偶然的,虽然他经过千百次验证结果都是必然的,也仅仅是巧合。这让很多人不解,但黑天鹅的故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
  •     关于科学的观点很有意思。
  •     和今天刚读完的《精分导论》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模型,控制论是机械学习的自反馈过程,后者是意识与社会压抑的对抗。
  •     没有数学公式,这是思想的介绍,还不错吧
  •     经典中的经典,值得读
  •     这是控制论之父“维纳”写的控制论入门科普读物,给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模糊的控制论概念。---“科学不能没有信仰。我讲这话并不意味着科学所依赖的信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宗教信仰,或者说它也要接受一般宗教信仰中的任何教条,然而如果没有自然界遵守规律这样一种信仰,那就不能有任何科学。
  •     虽是六十多年前的作品,依然可以有很多启发。
  •     内容不错,同事很满意
  •     很好 不错的讲源头的书
  •     控制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本书市必读的
  •     维纳很有才
  •     经典著作 五折收集
  •     嘛。。。这个标题嘛。。。难道作者想的是?........其实是讲控制论的书辣
  •     思想深邃、见解独到。
  •     内容比较深奥晦涩。。。慢慢读吧,绝对经典的著作,,,控制论
  •     天哪,我被前言震惊了。能把“信息通讯”的概念提升到哲学意义上,我多莫无知。
  •     大师之作,建议阅读顺序在控制论的后面,里面关于技术的设想很有前瞻性,但关于社会和人文有些凭直觉的就不是特别靠谱。如把人看成消息的提法。
  •     有些涩 读得略微费劲
  •     非常好的书,维纳经典之作
  •      可能个人水平有限
  •     各章节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感觉想是论文集选一样。不过,里面的一些观点,到现在还算比较前卫的。
  •     四年前愿意站着看,现在到手里也觉平常
  •     翻译太渣。
  •     这本书海可以啦
  •     不是平时看的类型,还在看,希望能好好看懂。
  •     看了才发现,原来没有数学模型的运算。
  •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书,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福音。你我这等不懂得外语的草民来说。在中国能读到他的书。真是有幸了。中国看起来好像在前进?但愿不要“革命”。这样的书多出几本。对国人是有作用的。
  •     控制论的普及读物,相当有趣,比较客观中立,受益匪浅
  •     很受启发 信息时代如何做人
  •     见微知著,融会贯通!大家的东西确实不一样,还天真地以为交叉学科是最近才流行的
  •     关于这本书,很是推荐看看。尤其是通信电子方面的,因为维纳就是在研究这些时提出的控制论,而且其中的信息模型,系统问题,负反馈问题更是通信电子避不开的。但是就像作者说的,控制论对所有的社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这本书能更让我们思考的更多。
  •     现在的读者也许会对60年前的这些观点不屑一顾,然而,维纳的警告在许多方面仍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
  •     主要是讲了维纳自身的发展经历以及成长环境。当然呢个看出他特别聪明。在一些见解方面比当时他那个时代要超前!所以还是挺厉害的。
  •     目前明白30%左右...
  •     体悟原汁原昧的科学发现
  •     人即机器,人即系统。放弃所谓的“万物之灵”的优越感,以冷酷的理性面对自己。
  •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强力推荐。这才是真正有才识的人写的书,完全是自己的思想体系,不像有些作者,参考资料的备注比书的内容都多。。。
  •     等这本书好久了!!!
  •     在信息论面前行为主义实在太保守了,用电报输送人体这个想法实在太伟大了!
  •     还可以,看得下去
  •     收藏用的,前面作者生平很详细
  •     人有人的用处,人的用处很大呢
  •     天才的世界 不懂
  •     博学大家作品,佩服作者的远见卓识~
  •     我承认,我看得非常费劲。虽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写报告、做培训。因此要么译者是上世纪40年代的前辈,就是与我等的用语习惯不同;要么是个现代的糊涂虫。这么好的一本书,这么有名的一本书,出版社应该好好重新翻译一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