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11216328
作者:杨平
页数:255页

内容概要

  杨平,男,1964年生,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英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翻译系英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孔子研究》、《人文杂志》、《东方丛刊》、《中国文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山东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六部。主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三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典籍英译的研究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语》与儒学简介
  1.1.1 孔子生平
  1.1.2 《论语》简介
  1.1.3 儒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第二节 《论语》研究概述
  1.2.1 中国古代的《论语》学研究
  1.2.2 20世纪以来的中国《论语》学研究
 第三节 《论语》外译的译本考察
  1.3.1 《论语》的非英语译本
  1.3.2 《论语》的英语译本
  1.3.3 《论语》的外译分析
 第四节 《论语》英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4.1 国内《论语》英译研究
  1.4.2 国外《论语》英译研究
  1.4.3 目前《论语》英译研究的突出问题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7.2 主要创新点
 第八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西方传教士的《论语》翻译
 第一节 耶稣会传教士与中西文化首次碰撞
  2.1.1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1.2 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
  2.1.3 耶稣会士的儒学观
  2.1.4 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和宗教对话
  2.1.5 礼仪之争与中国文化的西传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2.2.1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2.2 新教传教士的传教策略
  2.2.3 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
  2.2.4 新教传教士的中国文化外传
  2.2.5 耶儒融合之反思
 第三节 耶稣会传教士的《论语》翻译
  2.3.1 早期耶稣会传教士的《论语》翻译
  2.3.2 影响重大的《中国哲学家孔子》译本
  2.3.3 其它重要版本的《论语》翻译
 第四节 新教传教士的《论语》翻译
  2.4.1 早期新教传教士的《论语》翻译
  2.4.2 理雅各的《论语》翻译
  2.4.3 苏慧廉的《论语》翻译
  2.4.4 卫礼贤的《论语》翻译
 第五节 传教士的《论语》翻译评析
  2.5.1 传教士翻译《论语》的动机
  2.5.2 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策略
  2.5.3 传教士翻译《论语》的意义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汉学家的《论语》翻译
 第一节 东方学与西方中心主义
  3.1.1 东方学与西方中心主义
  3.1.2 西方汉学家的“东方学”角色
  3.1.3 西方汉学家与中国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西方汉学家与中西文化交流
  3.2.1 汉学的形成和发展
  3.2.2 西方汉学家对儒学的传播
  3.2.3 西方汉学家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三节 《论语》翻译中的西方哲学化
  3.3.1 东西哲学的异同
  3.3.2 中国哲学的地位
  3.3.3 中国哲学的翻译
 第四节 阿瑟·韦利的《论语》翻译
  3.4.1 一部影响重大的现代译作
  3.4.2 《论语》翻译中的东方学倾向
  3.4.3 西方哲学和宗教化的体现
  3.4.4 韦利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第五节 埃兹拉·庞德的《论语》翻译
  3.5.1 庞德与中国文化——终生的崇拜和推介
  3.5.2 庞德的儒学观——孔子是一剂良药
  3.5.3 创造性翻译
  3.5.4 庞德儒经翻译的东方学解读
 第六节 西蒙·利斯的《论语》翻译
  3.6.1 强调儒学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3.6.2 为我所用的现代诠释
  3.6.3 古为今用、中为西用
  3.6.4 一个中西文化比较的译本
 第七节 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翻译
  3.7.1 反对文化化约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
  3.7.2 呼吁确立中国哲学的身份和地位
  3.7.3 《论语》的哲学和语言学背景及其翻译
  3.7.4 中国哲学文献的哲学翻译法
 第八节 西方汉学家的《论语》翻译评析
  3.8.1 认识到儒学的重要价值
  3.8.2 从操纵利用到理解尊重
  3.8.3 翻译与研究结合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内外华人的《论语》翻译
 第一节 纠正文化失衡现象
 第二节 忠实地传达中国文化
 第三节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第四节 辜鸿铭的《论语》翻译
  4.4.1 《论语》翻译的动机一一介绍真正的中国文明
  4.4.2 对理雅各等西方汉学家的批评
  4.4.3 独特的儒经翻译
  4.4.4 西化翻译的误区
 第五节 林语堂的《论语》翻译
  4.5.1 再现一个真实鲜明的孔子形象
  4.5.2 追求意译和美译
  4.5.3 站在西方汉学的角度解读儒经
  4.5.4 两脚踏东西文化
 第六节 刘殿爵的《论语》翻译
  4.6.1 恢复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
  4.6.2 重视经典文本语言的研究
  4.6.3 翻译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的见解
  4.6.4 跨越文化差异的翻译
 第七节 许渊冲的《论语》翻译
  4.7.1 《论语》翻译的目的——宣扬孔子的礼乐治国
  4.7.2 以意译为主追求文学效果
  4.7.3 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世界一流
  4.7.4 致力于向外推介中国文化
 第八节 海内外华人的《论语》翻译评析
  4.8.1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8.2 翻译动机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尴尬
  4.8.3 学术型和研究型翻译的缺失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传播与文化利用——《论语》翻译总结
 第一节 儒学在海外的传播
 第二节 《论语》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第三节 《论语》翻译与文化利用
  5.3.1 以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概念代替中国思想
  5.3.2 从中国经典中寻找《圣经》的痕迹
  5.3.3 利用翻译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5.3.4 借助翻译塑造原语文化形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语》及其它中国典籍外译的文化思考
 第一节 译入与译出
 第二节 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和原貌
 第三节 异化的翻译策略
 第四节 研究型翻译的重要性
 第五节 典籍复译的必要性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论语》英译研究的理论总结
 第二节 《论语》英译的困难和出路
 第三节 《论语》英译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是杨平在攻读博士期间刻苦奋斗所取得的成果。当时确定此题目来写他的博士论文有这样几种考虑。第一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研究在中国日渐受到重视。自上个世纪初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以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提到孔子时多是批孔。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看到了其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所能起到的作用。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在世纪转换的关头,国外的一些思想家们也提出了要解决新世纪面临的问题,需要到孔子的著作中去寻求答案的想法。这样,《论语》的研究和《论语》翻译的研究就成了当代思想和学术领域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图书封面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