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11708403
作者:翟俊刚
页数:19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也日益呈现繁盛景象。比如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问题,全球化理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唯物史观的哲学精神问题,思维范式问题等等,都是如今的热点话题。研究的方式是当然是多样的,但这也不意味着研究本身可以随意展开,而不分轻重缓急。一个简单的道理,发展马克思哲学本身,如果是以坚持其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为前提,那么对其精神实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就是合理推进学术思考的前提条件。如果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有所偏差,那么相关研究的效果便可想而知。这也不是单纯地鼓吹某种理解模式的万能,而是提醒研究者建立这样的问题意识,并从其要求出发开展研究工作。思维范式研究的重要性,就从这里体现出来。思维范式是一个哲学的核心观念的逻辑运动、展开所表现出来的特定思维方式,代表着哲学提出、分析、评价问题及发展自身的独特立场、模式、样式,因而彰显的其实是从思维运动层面展现出来的哲学的世界观实质。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科学实践观i实践的观点使其与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思潮区分开来。但在马克思这里,实践观点,首要地并不是给人们提供了什么现成的、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教条,而是据以考察、进入现实生活世界的立场方法。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范式,也不是什么纯粹的方法论体系(抽象思辨体系早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就终结了),而是实践观点作为活的思维所内具的根本方法精神,即实践思维,实践观点的展开、贯彻而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对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当代反思,客观上需要切合其内在方法精神。能否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境界和澄清其之所以具有发展活力的逻辑根基,是一个关键。就目前研究而言,人们往往倾向于追问实践思维“是什么”,并多从抽象分析的角度对其特征进行总结。这固然是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但未必合乎实践思维的自身逻辑。马克思哲学思维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了现实的人与其世界的本来关联和矛盾运动,进而将实践活动自觉确立为其描述、解释世界的原则、立场。这意味着对实践思维。

内容概要

翟俊刚(1979—— ),山西曲沃人,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教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社会发展理论。至今已发表论文十余篇,个人专著一部。

书籍目录

前言: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境界与活力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哲学思维及其范式自觉
第二节 哲学思维范式的现代变革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分析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思维生成逻辑
第一节 问题发起与路径转换
第二节 异化劳动论的双重逻辑
第三节 实践思维及其批判运作
第四节 社会历史的深度追寻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提问方式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思维的现实前提
第二节 从实践出发看待问题本身
第三节 哲学思维的深刻变革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问题领域的实质
第一节 问题领域的现代革新
第二节 社会历史的哲学考察
第三节 “当下”维度及其逻辑深蕴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物质分析路径
第一节 实践分析的方法精神
第二节 物质分析及其逻辑效力
第三节 经济学维度的可能性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的评价范式
第一节 批判向度及其当代彰显
第二节 批判如何通向合理说明
第三节 在历史与人道之间
第七章 马克思哲学发展方式探究
第一节 逻辑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差异时代与思维变革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后现代”意蕴
结语 范式自觉与思想推进
附录一 不能离开“交往”理解实践活动
附录二 海德格尔“现象学”思维述评
附录三 哈贝马斯“交往范式”述评
参考文献
后 记

编辑推荐

《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旨在对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范式予以反思,试图抓住其与时俱进的鲜活的东西,进而指导、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研究。为什么要把题目定为“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范式,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范式?
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标新立异、自我欣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正统、规范性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历史底蕴,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个基础范畴,不能随随便便就加以超越,更不可能轻易地被其他新鲜术语、话语消解、终结。马克思哲学,严格来讲,并不是一种所谓术语翻新,而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思路的确立。

图书封面


 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的当代阐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自库恩提出科学发展的“范式”观念后,人们适时地将其引入了哲学世界观领域,展开哲学的提取和反思,即加强了思维范式的研究。尽管用法多样、方式各异,但就其基本的方法论精神而言,更多的正是要从哲学思想的运作路径出发,审视其精神境界和发展活力,进而使之面向当代生活。也就是说,这里要做的不仅仅是明确哲学思想“是什么”,更要从“如何是”的高度,对“是什么”本身(即其思维特性)进行反思。相对而言,这的确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某种进步。一般而言,研究视角一旦切入思想的具体运作,客观上必然会更加接近其逻辑特质。这里,哲学思维范式本身需不需要界定,如何界定,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如何,如何分析其思维特性等,就成为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 哲学思维及其范式自觉  思维范式研究,主要是研究哲学思维本身,反思它的内在特性、运动方式等等。那么这里的思维与思想有何区别?两个概念是否有必要进行区分?不可否认,在日常的使用中,人们往往并不刻意对二者进行划界,使用上反而经常互换。但在逻辑上,思维范畴其实意味着更为具体的逻辑层面,表现的是思想的自我运演方式、模式。比较而言,思想直接展现的是“观点”本身,即对事物的具体、明确判断,旨在述说事物“是什么”。它代表着对事物的客观内容的实体性探求。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