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于丹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批判于丹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1127716
作者:李悦,李放著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李悦,辽宁省沈阳人,生于北京。素有“塞外鬼才”之称。13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影视剧本达200万字。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漠王》、《千金公主》;中篇小说集《女检察员》、《黑森林间的小屋》;短篇小说集《死光》;评论集《听雪集》。根据他的

书籍目录

序一 为李悦和李放的批判喝彩序二 弘杨伟岸孔子的创新精神序三 捍卫孔子思想的理性尊严上篇 于丹《论语》心得批判 1.于丹的任意曲解《论语》 2.于丹的“心得”是些什么 3.于丹的“心得”的危害性 4.易中天、于丹现象批判下篇 敢对“学术超女”说不 1.“百家讲坛”咋成“评书联播” 2.揭秘于丹成名之谜 3.“于丹红”盖过“苏丹红” 4.拒绝于丹的思想课奔 5.于丹遭遇“思想滑铁卢” 6.于丹不配做文化的“守望者” 7.于丹热背后的“平庸文化” 8.于丹《心得》的错讹举例 9.于丹趣味语录和故事赏析 10.于丹海外《论语》心得摘录 11.于丹,请别忘坚守学术品位 12.破除对文化偶像的权威崇拜附录:《论语》原文跋 迎接中国文艺复兴的黎明编辑手记后记

作者简介

《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是由著名作家、“塞外鬼才”李悦和著名创新学家、创商(CQ)教育专家李放联袂打造的一部对“学术超女”于丹的文化批判著作。于丹现象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热点,于丹因为在央视“百家讲坛”戏说《论语》和《庄子》而声名鹊起,被誉为“学术超女”、“国学超女” 。然而,于丹在受到一些媒体和观众们热列追棒的同时,也遭遇到了众多学术文化界人土的一致批评,形成了一场口诛笔伐的“倒于风暴”。

图书封面


 批判于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个作者啊,典型的学历至上,难怪说自古文人相轻,不要写到书里面好不好啦~~~对这个作者,无语了。。。一本书,批判的话,说出你觉得不对的地方就好啦,指出你觉得她错的地方就可以了。何必要进行人生攻击呢。特别是这个文学上的东西,哪有对错之分,你这个是何必的。
  •     ——《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未完成开篇语: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中谓之六书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也在《说文解字·叙》(东汉·许慎)中说到,六书即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以降,人们便根据以上说法,将六书的次序基本定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字——方块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符号。所以,我一直沉浸在敲击键盘的快感中,让那些符号组合在某一篇文字当中。手下的这篇文字,我无意去为谁谁谁辩解,也无意去沾上谁谁谁的光。我也不是一个很懂孔子、庄子,很懂《论语》《庄子》的人。但是,我发现了这些语词的使用问题,我觉得我就应该写下来。以下,笔者仅从语词的基础使用方面,对两位李姓老师的文字做一点“得不偿失”、“语焉不详”的见解分析(希望,我这些语言也能算是“见解”的一种吧)。一某一天,在学校图书馆书架上看到一本书,她的名字叫《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静静地看着书皮上那几个简单的词语: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拒绝于丹的思想裸奔……在此之前,笔者对该书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只知道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庄子》存在异议。所以,当我看到那些词语的时候,我知道,我仅仅是因为“批判”、“于丹”两个词语而“剧烈”心动。所以,该书作者充分做到了利用传媒能更有效传播的特点,利用人们心理上既已接受的一些事实,“推波助澜”地推广了他们的书。至此,我想问的是,到底是书的具体内容打动了读者,还是书皮上那几个“震撼人心”的字眼更打动读者?这本书,我仅仅看完其三篇序言。然后整理出文章中存在着的一些让人“不好意思”接受的问题,在此一一说说。二李悦在《〈庄子〉不可以这样讲——再批评于丹》一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如果用这样的批判与继承的眼光看《庄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于丹教授显然没有正确全面评价《庄子》。(《〈庄子〉不可以这样讲——再批判于丹》,李悦)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前后语境,因为此句出现在王新民《为李悦和李放的批判喝彩》(《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序一)中。但是,“这样的批判与继承眼光”应该不是当初于丹解读《庄子》的基本出发点,所以,你为什么很肯定地说,她没有“正确全面评价《庄子》”?如果于丹老师做的是你所给出的命题作文,也即是用你所谓的“这样的批判与继承眼光”去解读《论语》《庄子》,她还“南辕北辙”地去解读《论语》《庄子》,你再说这句话,或许我已经欣然接受。但是呢,于丹老师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没有请你李悦老师出这个命题作文。不好意思了,于丹老师就可以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去讲不符合你心意的《庄子》了。作者的心思真是缜密,说到了于丹如果“用这样的眼光看《庄子》”,以此得到“于丹没有正确全面评价《庄子》”的结论。这个推论也太让人感觉肤浅了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你的笔误不是一般地让人不能接受。既然于丹老师不是在用你所谓的“这样的批判和继承的眼光”解读《庄子》,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一句话写在一篇叫做《〈庄子〉不可以这样讲——再批评于丹》的文字里,却留待读者迷茫?如此大胆的假设,其实已经可以依此道理判定很多人没说过比较合理的话了,更何况还是李悦老师如此严格要求的“正确全面”呀。三而该书另外一个作者李放老师的序言里,我看到了更多不会做“文字游戏”(中国的文字,很大程度上讲究的是“自圆其说”。说话喜欢“拆东墙补西墙”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见得够多了,却没想到在一本书的序言部分就能感受得这么深)的情况。李放老师在他的序言《捍卫孔子思想的理性尊严》里写到:从思维视角来分析,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主要运用的是右脑形象思维,而进行思想发明创作需要的却是左脑的抽象逻辑思维。(《捍卫孔子思想的理性尊严》,李放)作者是否想以此否认那些“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已经基本不具备左脑思维了?真的不大明白,倒是很希望李老师给读者一个解释。当然,我也知道,李老师他是没有那个精力跟我这样一个小P孩一般见识的。你的时间,是拿来研究“创商(CQ)”和“脑潜能开发”的,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跟我“废话”那些无关紧要的废话的。那么,解读《论语》《庄子》又是否是只需要“左脑的抽象逻辑思维”而“进行思想发明创作”的工作?四文至此处,给大家看一下作者李放的个人资料:李放,本名李保华,著名创新学家,创商(CQ)教育专家,日本国际脑潜能开发研究会会长。1987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4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扉页所标注。)当我再看到如下一段文字:从于丹的知识视角来看,她的专业方向是广播电视媒介学,似乎与《论语》和《庄子》都毫不相干。虽然她曾是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但是《论语》和《庄子》都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思想智慧著作,其间反映的是孔子和庄子这两位先贤思想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捍卫孔子思想的理性尊严》,李放)如此,我已经崩溃倒地了。李放老师的个人简介和他这一段文字,读者已经可以看出一些“严重”的逻辑思维问题。李放老师所学是历史方面的知识、所研究的好像也只是什么“创商”(真希望不会让被研究者“创商”更多的“创伤”)方面的东西。李放老师这些所学、所研究的东西,跟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论语》《庄子》,又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难道,《论语》《庄子》仅是两部需要李放老师用历史知识和创商知识去解读的经典?其实,我想问问李放老师了,要解读《论语》《庄子》的人,是否也应该像当教师一样,得先把证书考了(这个证书肯定很牛B,应该叫做“解读《论语》《庄子》资格证书”才妙),然后才能去解读呢?可是,两位老师,你们的证书考过了没有呢?中国人要看《论语》《庄子》,也得具备某种资格了,才能去读此书了?不然谁在博客上写一点读后感什么的,也叫做对先哲智慧的侮辱了,是吗?因为,很多人根本不是所谓的学“解读思想智慧著作”相关专业的人呀!突然,笔者又想到本书封皮上的那几个字了:“正说《论语》智慧”。李放老师如此一段精彩的语言,是否在间接地告诉本书的读者,能“正说《论语》智慧”的人,应该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研究“创新”、“创商”、“脑潜能开发”的“学者”呢?滑天下之大稽了。五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青年毛泽东也大声疾呼过:“从孔子到孙中山,我应该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唯独标榜孔子,自有他的深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孔子肯定是“毛泽东眼中的孔子”。(《弘扬伟岸孔子的创新精神》,李放)貌似,李放老师说这段话的时候,根本就没做到充分地尊重他人?恰好印证了一句老话,“文人相轻”。既然,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被你承认是“毛泽东眼中的孔子”,为什么于丹老师眼中的孔子就得不到你的承认,就不能是“于丹眼中的孔子”?是否,这跟被你肯定的对象的身份有关系呢(原本不该跟政治搭上关系,但是,这也是明眼人看得出来的东西)?文人相轻,确实是一种严重的文人病。吓人呀!六文章开篇部分“六书”的引述,其实并不是说两位李姓老师不知道如何分析字义,而仅仅是笔者感觉两位李姓老师确实不知道中国文字中的“自圆其说”为何物。当自己的前文被后文打败的时候,你们就知道自己使用语言的方面有多拙劣了。其实,我真的不懂孔子,而我在借回你们这本合著著作以后却未看的情况下,对你们使用语言的谬误做了如上的一些拙见。其实这也算得上是“文人相轻”的一种表现,可是我又仔细想想,我确实是要写字,但是我真的不能以“文”作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成“人”的定语。对两位李姓老师著作的轻视,我谨做出诚恳的道歉。如果这些序言是作者以外的人写的,或许我还会试着去看看本书的内容,但是,他们确实是你们自己“自序”的。这样,我就没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看书这件事,确实是某种欲望的契合。)。平心静气,然后认真做学问。很喜欢于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文化做事,欢迎他们也做。中国文字,历来就是最具美感的文字符号。书法中所讲到的那些书写要领,其实就是对中国方块字的一些解读。但是,会写,不代表会用,比如,两位李老师。比如,笔者的拙笔。参考文字:[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王新民.《为李悦和李放的批判喝彩》(《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序一)[D].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3] 李放.《弘扬伟岸孔子的创新精神》(《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序二)[D].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4] 李悦.《捍卫孔子思想的理性尊严》(《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序三)[D].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5] 李悦,李放.《批判于丹:正说<论语>智慧》[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2009年1月10日
  •     批判这个词,本来就是来源于政治,文学政治化,恰恰就是最最错误的事情,文学就是文学,文学这个东西,就是应该具有批评精神,百家争鸣,每个人对相同的事情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互相争论,但是妄图批判,非得让别人评判个对错好坏出来,却又是何必。拒绝政治化,文学就是文学,请不要沦为政治的工具,政治的奴隶。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于丹等学术明星确有值得批评之处,但阅遍此书,笔者的某些观点我深深的不以为然,他们的水平还远达不到高人一等的地步,观察事物的眼睛还称不上慧眼,许多事情,许多人物真正有学问的人都会见仁见智的,用不着你们来当文化警察!!!!!
  •     《论语》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于丹确实是有些地方对《论语》进行了自己的解释,来烘托自己想表达的主题,没必要批判她吧,文学,从来没有对错,文学的政治化,才是最大的罪大恶极。(读完了,发现,其实作者很有才,写的也很好,以后还是读了于丹的作品,再来评论这些问题吧。)
  •     书中提到一个英国人说,在他们英国,每年都有一些上榜的书,靠抄作古代文化来发财。不过没人理他们,因为大家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不容易上当。而于丹的这本书也是类似的。本来我是喜欢听她讲的,看了书后,才知道很多东西不免受到了歪曲,着实受害不浅。比如说,她的精英文化。好象这个世界就是为精英而存在一样。为什么各种社会资源都向精英倾斜,不就是因为她们占有资源优势吗?不应该这么“知本主义”吧。十多亿中国人,都要变成精英,那可能吗?书中提到了一点,就是她的“猴急”,薄薄的一本书,后半部还几乎靠《论语》的原文来支撑,可谓内容单薄。而那些思想不过是用一些时尚的语言,把一些通俗的概念传递给人们,使人们安贫守道,不要对自己的不公感到不满,转向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这有点象是叫人们要忍气吞声,而不是叫人们忍辱负重了。后者还有目的可寻,前者就干脆连目的都没有了。忍受住自己目前的现状,就是最好了,其它的,连想都不用想。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你说,这种思想象话吗?
  •     一直通过人身攻击说明于丹不好,没一点思想价值。。。
  •     推荐一下,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文人吵架实在无趣。
  •     有的有点道理,多数是牵强
  •     把封面和背面看了就行了,不能盲目信于丹,但这本书确实太空了。
  •     反复、杂乱、迂腐。
  •     作者有些学究,但是我赞同他对于丹易中天这类文学超男超女的批判。既然要讲圣贤书就拿出应该有的态度来。内圣外王,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如果想讲自己的心灵鸡汤,于丹大可以不要把古人牵扯上。
  •     买了1本送给老婆
  •     "现在是一个没有文化大师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不知什么时间火了一人易中天,又不知什么时候火了一个于丹".对央现代弱文化的解读,正确地批评的所谓的北京大学副教授"于丹"这个小妮子!作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者,竞做出如此散发毒素的恶作品,真的可悲!
  •     【补标】骂得好爽~!
  •     哈哈,和《于丹论语》一起半个点看完,一个乌龟吃到了肉,另一个乌龟很气愤为什么它有我没有
  •     于丹都不值一驳
  •     有借别人炒自己的嫌疑
  •     比较满意·~~送递的时间还可以·~~继续努力·~~内容还没来得及细看·~~大致浏览·~~感觉还不错·~~
  •     浮光掠影搬翻看,把于丹批判的不像样。太过了。
  •     写的很好啊,让我发现了真实的一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