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11820389
作者:金观涛,刘青峰
页数:42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讨论代替般若学的中国众多佛学流派时,学术界大多认为它们与般若学注重“无”、“空”的形而上思辨不同,普遍具有心性论倾向。所谓心性论,即从人内心的道德感出发来理解道德和普遍的善,它是“道德价值一元论”思想方式的典型表现。心性论式的追求佛性的佛教流派取代般若之学,正表明“道德价值一元论”代替“天人合一”结构,成为左右人们接受佛教的基本模式。与“天人合一”结构根据自身逻辑来选择性吸收并误解般若之学类似,“道德价值一元论”对基于妙有分析的佛教经典的吸收,也表现出极为相似的情况。颇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佛教在重视佛性论的同时却排斥唯识论。如前所述,唯识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产物,是在般若学基础上从“妙有”之说发展出来的。当妙有与心对应时,它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从与佛的共通思想来考察心,这就是主张佛性的说法,如如来藏说,其代表为《如来藏经》、《胜鬓经》、《涅粲经》等。

内容概要

金觀濤、劉青峰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曾合作和分別出版《興盛與危機》、《問題與方法集》、《我的哲學探索》、《新十日談》等有關歷史、哲學及文化研究著述十餘種。其中,研究傳統中國社會宏觀結構的《興盛與危機》被公認為是他們的代表作。

书籍目录

第一版序
作为思想的思想史研究——简体字版序
第一章 导论:文化融合的模式
1.1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课题
1.2 有没有思想变迁的长程模式?
1.3 一体化结构中的意识形态
1.4 道德价值一元论和天人合一结构
1.5 “应然”的扩张:中国文化连续性之谜
1.6 外来冲击影响中国文化的方式:道德可欲性的破坏
1.7 价值逆反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重构
1.8 常识理性、文化融合以及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第一次融合
2.1 “应然”世界面临的三大冲击:古文经、天灾和少数民族入侵
2.2 价值逆反以及“天道无为”
2.3 道德形而上学化与放诞之风气
2.4 修身与佛教
2.5 中国文化对佛教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重构
2.6 魏晋玄学的三个阶段
2.7 道德乌托邦的起源和超越意识的形成
2.8 常识理性是如何成熟的
2.9 中国文化的三个不同层面
第三章 理性化以及意识形态再塑造
3.1 隋唐时期的文化
3.2 常识理性对儒学社会功能的支持和矛盾
3.3 观念整合与理性化
3.4 儒学如何利用佛教的修身方法
3.5 理性化途径之一:程朱理学
3.6 理性化途径之二:陆王心学
3.7 宋明理学第三系和断裂型
3.8 中国文化的理性结构
第四章 外来冲击与中国近代传统
4.1 西方的两次扩张
4.2 强化事功的变异
4.3 经世致用和清初思想谱系
4.4 王船山哲学的结构
4.5 黄宗羲的气论和《明夷待访录》
4.6 戴震如何用气论批判“以理杀人”
4.7 中国现代思想与儒学强化事功变异的关系
第五章 清代思想变迁的内在动力
5.1 内部动力:考据和朴学
5.2 中国“科学主义”的源头
5.3 清代思想变迁的大趋势
5.4 为什么中国近代传统不能应付西方现代化挑战?
5.5 意识形态近现代转型的结构
第六章 经世致用的兴起与失败
6.1 经世致用的三个阶段
6.2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理学经世派”
6.3 洋务运动的局限
6.4 西方影响的边缘性质
6.5 走向判决性检验
6.6 转型时期的开始
第七章 革命乌托邦的起源
7.1 中国现代思想的开始
7.2 价值逆反之一:革命人生观和革命道义
7.3 价值逆反之二:中国式的进步观
7.4 唯气论、尚力说和辩证唯物论
7.5 价值逆反之三: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
7.6 无政府主义的类型
7.7 革命乌托邦、民粹主义与拟佛学
7.8 两次价值逆反的结构性比较
第八章 第二次融合的逻辑
8.1 西方近现代思想变迁的大趋势
8.2 为什么科学一元论取代二元论?
8.3 非道德的正当性——权利的起源
8.4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
8.5 国家独立与个人自主
8.6 权利道德化的历程
8.7 中国文化如何选择西方近现代思想
8.8 第二次融合的三个阶段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索引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1卷)》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金觀濤、劉青峰是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曾合作出版《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等著作。作為該系列的第三本著作,本書從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假說出發,著重討論中國歷代政治文化特點及其演化機制。本書的切入點十分有趣,通過比較魏晉 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及近代西方文明這兩次重大外來文化衝擊,探討中國文化融合消化外來文化具有的共同模式;並進而揭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思想和共產革命起源。本書結構嚴謹,立足於中西比較,提出不少有創見的觀點,對中國歷史、思想史的研究者和學生,是一本具有啟發性 的重要參考書。

图书封面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中国社会结构如何与其意识形态互动?中国文化融合外部思想的机制是什么?中国近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当前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思想史中汲取那些营养?这些问题无疑是范围极广,难度极深的,但同时却又是我们认识自身不可或缺的。正是在对于中国社会史,思想史的长程考察中我们才能唤醒历史的记忆,展开当下的探索。金观涛的中国现代思想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起源无疑为我们的思考带来了一条线索。1. 超稳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它有长时期的帝国统一历史和未中断的文化。令人困惑的是,在西方世界经历了科学革命,实现了工业化,进入现代文明时,中国却依然在朝代循环中原地踏步。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可以延续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或者韦伯的观念决定论,当然,本书作者以系统论的角度,尝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系统的互动来解释历史,并给出了超稳定结构的假说。在社会组织结构上,中国古代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最上层是官僚统治阶层,再次是地方上的地主缙绅,最后是宗法家族。整个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三个阶层的社会整合。历史上的分裂多是源于帝国进入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小自耕农沦为佃户,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这就断掉了帝国政府的税收来源)地方势力做大;另一方面,帝国官僚阶级腐化,无力控制。最终社会组织解体。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概括世界其他国家的帝国兴衰,但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或者说其早熟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似乎是近代产物,是为统治阶级提供合法依据的工具。但是,回溯到汉朝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早就已经创造出了为政权提供合法依据的意识形态了。具体讲,中国传统文化中暗含的意识形态分为两部分:天人合一与道德一元论。前者是由宇宙论推出个人道德,家庭伦理,社会制度;后者则是由个人道德推出家庭伦理,社会制度。这样三个层面的整合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载体就是儒生,在上层,则是参与国家治理的官僚,在乡间则是地方的地主精英,在家族中则又扮演宗族长者。整个帝国就这样整合在了一起。2. 逆反价值与常识理性以上这些是建立在封闭的条件下的。那么在遭遇外部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中国文化是如何反应的呢?这就又要首先比对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如果可以将西方文化的终极关怀理解为信仰(希伯来传统)与知识(希腊传统)的话,中国的终极关怀是道德。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在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文化中,外来冲击导致的道德不可欲(道德目标不可实现,或者实现却并非理想世界),就会出现价值逆反。例如,子为父隐是旧的价值观念,那么大义灭亲将是新的规范。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长程的历史中考察。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中(魏晋南北朝),随着少数民族的入侵和古文经的发现,道德变为不可欲。这时价值出现了全盘逆反,也就是说取消一切社会规范,放任形骸也就是无为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无为与名教的紧张关系中,最终演化出“物自各造”的思想,并最终使常识理性成为了中国意识形态的后设层。一旦常识理性作为意识后设层,就意味着之后的意识形态必须以知识性常识或者人之常情作为最终的合理依据,依次纳入天人合一与道德一元论的结构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宋代儒学重构中见出端倪。程朱理学立足于常识性知识,从宇宙生成模式推出道德实现模式,构筑了其天理世界。于此同时提出理气二元论;与之相反,陆王心学则立足于人之常情从,人心推出宇宙秩序;而理学第三系则是将道德心映射与宇宙,以此推出世间秩序。最后,戴震的哲学立足于常识,从自身出发,最终只能在知识和道德上分裂,从而得出以理杀人的结论。这也被视为近代自由主义的滥觞。3. 冲决落网的烈士精神,大同世界的革命乌托邦以上是第一次文化融合的考察。在其中,本书作者发现了文化融合的机理:这就是道德不可欲产生的全盘价值逆反。而第二次文化融合(近现代)则略有不同,属于价值的部分逆反,也就是说只是去除儒家价值观,换以其他价值(仍是入世的)。另外随着第一次文化融合,常识理性作为后设层出现在意识形态中,这一点将在之后的融合中发挥作用;而随着理学自身出现的事功退化的现象,经世思想的不断强化和气化论的出现也是近代文化思想的又一个线索。回到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系统是以道德作为终极关怀,也就是说诸如自由平等理念很难获得非道德的正当性。在价值逆反中,这些理念被作为新的道德注入系统中来,从而发生变形。最终自由化作冲决落网消除一切障碍的革命人生观,而平等则化作大同世界取消一切差别的道德乌托邦。这两者则以其强大的道德动员力在暗处支配整个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过程。小结:有人说小说是行走在繁华大街上的镜子,思想史又何尝不是?只是或许其中太曲折,不为不深思的人所了解罢了。而恰是在思想史的旅程中,才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是如何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重构自身,并成为我们现今的思维习惯的。“。。。思想结构是由词语和行动的相互关系组成,犹如一张看不见的大网,笼罩在可见事物之上,将其贯穿,构成我们心中那个有序的理念世界。新事物所带来的外来冲击则犹如排球触网,新的观念只能是原有结构形变,或者整体性逆反。一个传统越是伟大,观念体系性越强,这一点也就越明显并不可抗拒。”作者在书中如是写道。就此反思,在我们的观念系统中到底有多少观念只是自己的误读,重塑?不可谓不发人深省。(这一点又算是“修身”情结在作祟了吧)
  •     相对于两位作者关于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另外两本著作——《兴盛与危机》和《开放中的变迁》,这本论著显得更加学理化。历史毕竟不只是佐酒的谈资,在前路迷障重重的时候,更加需要涤除各种叠加于史实之上的蒙蔽,以此鉴照未来的方向。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深刻,远在曾经的改朝换代之上。从表象上看,导致变革的直接原因是列强的坚船利炮,而缘此推究下去,不难发现那个历经千年,不断强化的帝制体制早已朽坏,即便没有外来的击打,这个日益封闭的国度如同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断的熵增也只能将其导向死寂。检点各种文献,可能很少有一个词汇在百余年间能够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过无法回避的影响,这个词就是“革命”。当这个词汇演化到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时候,蕴含于其中的内容已然超出了常规的单纯语义范畴。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强烈回应,这也意味着一个曾经的孤立系统对外开放在带来重生希望的同时,在更高层阶的世界大系统中的适应性整合也会带来深入骨髓的痛苦。一旦这个符号的意念依然时时徘徊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意味着这种痛苦可能还将持续下去。“通则不痛”,社会和人体一样,都需要吐故纳新、疏通脉络。在这个意气渐盛的年代,冷静的观照显得尤其重要。
  •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兴云吐雾,隐介藏形。茫茫神州,因道生生。稳定结构,五行生克。君王四民,悲喜纷纭。君王应金,独尚义而易折。商贾应木,善屈伸而好利。金弱木壮,克乏遇殃。金旺木衰,泄败于水。泄金生木,伤官之官贵乃至盛。生助化克,印绶之耕农以求安。官杀制财实业立国。阶级之争,租值为纲。持通冲合,格局气象。五行消长,破局成格。层峦叠嶂,时局迥异以而变化玄妙。螺旋往复,弈者围棋终归局中弈子。躯壳之内,五脏六腑。肺衰力竭,气血弗行。朝代倾覆,报应不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欧美思潮,繁绪多支。关怀所指,迥异其趣。逻辑之辨,开形上之先声。理性之蒙,卸精神之牢笼。认知之限,明二律之悖反。悲观之叹,哀文明之衰颓。实然凋敝,形上成风。伦理无以凭借,内外失之斧正。实证之槌,痴科学之万能。辩证之法,察万物之兴替。虚无之悟,发超人之禅思。存在之虑,释意义之无由。殖民全球,无的放矢。自满进而激烈,焦愁继之迷乱。现象之学,破主体之偏执。证伪之见,现归纳之局限。结构之析,发语言之幽微。解构之效,拆藩篱之禁锢。繁花似锦,芜杂无序。有分何谈正义,无实焉称平等。呜呼!经纬交汇,守自然道德之律铸就尽善尽美之十字。泛神博爱,启科学艺术之门以往至大至正之宗教。然则,管窥之言,不绝于耳。堂奥玄德,鲜有与闻。高士忧愤,绝对王权衰落。国鹿遗失,秘密结社垂治。政体有论,马氏慕共和而殷望独裁之君主。国体有议,博丹尚自然而力倡国家之主权。权利有说,黑氏称公民而热盼世界之意志。革命有势,列宁奉马恩而践行俄国之跨越。是谓,囿于私利,心志迷途。不忘一己,大我难就。君道不彰,国运衰败。大义不显,壮志难酬。全文见此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4a34b0100zvvr.html全文及后续见此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30646.shtml#adsp_content_replybox_frame_1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现代思想的起源,了解中国古今思想的变迁,不错。。值得一读。。
  •     金先生的学术,多贵都值。
  •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1卷)这本书对了解中国政治文化很有帮助!
  •     终于读完了,一头雾水中,对第一次融合尚能理解,第二次融合觉得也融合得太快了吧?三个阶段得划分时间段也太短了吧。
  •     啊,读完觉得自己是智障。
  •     作者好明显的理科背景,思路清晰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不知道给思想史用理科思维建立起一个严丝合缝的体系是不是合理,偶然性的参与是不是应该再多一些
  •     作者确实有料
  •     读金观涛和牟宗三都觉得自己是文盲……粗略读一遍 以后再来虐
  •     佳偶天成,伉俪之作。理科生转向人文社科往往有着惊人的爆发力!我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假说就是惯性!
  •     论述清晰,视野宏大。
  •     我只是随意浏览,台湾学者著述都比较严谨
  •     已购。在前两部历史研究后,重新回去开始了思想史的研究。比起历史研究,思想史果然显得更有必要深入一番。这本里,“价值逆反”是个关键词。第二卷、第三卷估计胎死腹中了吧,其实挺期待写大跃进和文革的。。。等熟悉中国思想史以后,可以再看一遍。
  •     一部中国思想演变史,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演变。
  •     读此书需参考《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此书算是金观涛关于阐释中国超稳定系统模式三部曲中的文化演进部分,内容丰富,值得学习
  •     好书,不解释~
  •     收获颇丰
  •     一直都很关注金先生的书,受益匪浅,真正是潜心学术、关注民族发展的思想家。看他的东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有些结构不那么精致,但也许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如此方能有争论与推动,那种宏大叙事的压死人的所谓“权威”话语除了害人之外毫无意义
  •     第二卷第三卷什么时候出
  •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一卷
  •     着实推荐,请一定结合《开放中的变迁》阅读
  •     书质量很好,只翻了几页,感觉不错,但个人认为要先看《兴盛与危机》等作品。故暂放一边。
  •     只要对思想变迁有历史感,认真地去了解我们前辈的思考和尝试,就会发现那些为了解救当今中国所面临的道德沦丧、终极关怀缺位的种种急就章是多么苍白无力。
  •     由于作者早就预设了自己的思想史观,这导致他的后续阐述都更像是对这一观念的机械论的展开。梳理得倒确实极为清楚,不过感觉作者老在重复同一个观念,看得有点腻味
  •     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挺好的 推荐 期待更好的性价比 及更加优惠的配运政策.
  •     金观涛先生的书怎么都卖的这么贵呢?书很不错
  •     严谨、解释力!2016-4-29
  •     好啊 不 错啊
  •     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欲了解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欲学习系统论的历史观,必读。
  •     金老师的书,总让人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     金观涛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谓中流砥柱,此书需沉心细读。
  •     粗粗的看了一遍~
  •     1.“常识理性”。2.不太接受过于激情的表述方式。3.关于“权利”论述的表格。4.为何我没觉得这种思想史分析模式有何高明之处?
  •     让我实在感到满足啊
  •     金先生的书值得拥有。
  •     去豆瓣找金老师小组的<中国思想史>十讲的录音吧,是这本书的极好大纲,而且内容基本一致。
  •     金观涛先生的书必须看看
  •     听了金观涛的上课录音,买来书,要好好学习下。
  •     有个问题,为什么只有第一卷
    什么时候有后两卷
  •     金觀濤理科出生,因此在思維的邏輯性和系統性上較許多學者更為出色。但借用系統論時還是有硬套之嫌,將中國思想的多樣性簡化了不少。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宏大敘事之作。
  •     给爸爸买的书,东西满意,就是快递怎么觉得也不快了,还要我自己下去取,好在东西好着呢!
  •     装帧与内容都很好
  •     关于超稳定
  •     思考和思想并存的好书
  •     颗颗五星
  •     有点学术了 看的不是非常顺畅
  •     金刘二位先生的作品是一定要买、一定要看的
  •     本书不知何故,多年以来似乎只有此第一卷,深切期待后续之作~
  •     这书前两天刚翻完,还得捋一遍思路。总体来说比前两本超稳定结构写得清楚多了。期待二、三卷。
  •     基本不能阅读古典文献,片面采用二手文献。作者真的以为这样就可以掌握真理?
  •     属于超稳定结构文化论证的一环,不得不承认作者思路极其清晰,论点有意思:用逆反价值,常识理性,天人合一和道德价值一元论来总括汉代以来中国思想史。只不过思想史对于理论的细节和解释有时太过顺从结构,因而影响准确性。而且,不知这种思想史的叙事能否破解福柯对思想史之“连贯”的批判。
  •     三分之一。严密可信的逻辑,流畅朴素的行文。第一次亲密接触思想、观念以及主义的形成过程。
  •     看过前两部著作,这本书期待很久了
  •     理解起源,重新启蒙
  •     推薦。
  •       本书从中国是一个超稳定结构假说出发,讨论中国历代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化机制。通过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与近代西方文明扩张这两次重大的外来文化冲击,探讨中国文化融合消化外来文化所具有的共同模式,并进而揭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
  •     先是听过金先生的几次讲座,然后再读此书,使得对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有了更深的认知。
  •     1.相比于前两本,这一本的内容比较难把握;2.我认为作者在尝试回答为什么中国社会无法突破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一体化的超稳定结构;3. 作者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在思想史层面进行解答的,事实上在前两册的分析中,作者的分析框架十分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而这就必然带来要回答结构性问题就必须从知识分子及其相关的东西入手,即思想;4. 作者尝试提炼出来的答案,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常识理性,这种从实然推论应然的道德构建方法,儒家意识形态的形成以及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形成(如科学一元论)均离不开常识理性作为中国文化的后设层面的作用机制;其二,是价值逆反,1895年甲午战败以来,动乱太频繁,中国知识分子急切渴望获得不同于儒家的东西(道德的可欲性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时间反思文化的深层结构,仅能获取相反的东西
  •     续篇还没出,真正十数年磨一剑
  •     书尚未阅读,但金观涛的书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     多学学金观涛和刘青峰先生,有好处。
  •     宏大视野,正在品味
  •     很精彩的书,但有点难懂,不过文章知识的魅力还是很让人折服
  •     金对中国历史的反思。
  •     等待第二卷,可知第一卷如何
  •     金观涛先生的大作,非常经典的政治学说史书,此书可传世。
  •     HENHAO 好
  •     金观涛所作,研究有年,足资启发
  •     甚至不必以详学宋明理学作为人生的鸿鹄志,只要对古人的思想略有了解和反思,就能发现那些为了解救当今中国面临的道德沦丧、临终关怀、信仰缺失种种急功近利的自救是多么苍白无力。
  •     虽然还没细看,但是翻了翻感觉还不错
  •     金先生的这本书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写的很好。台湾的劳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非常棒。两位学者都渗透着一种纯粹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始终贯穿于每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但这已不是支撑大陆知识分子生存下去的强有力的后盾了。我们的文化若要崛起,关键是文化精神的觉醒。不能只靠别人规定你做什么。而是自己要做什么
  •     烈士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冲决落网最后指向的精神世界和佛教境界一样,用取消一切形式化的关系来反抗制度对人的约束,甚至视个体生命为枷锁,而解除一切束缚后才能达到永生、崇高的境界,它极为辉煌。另一方面,达到这新境界依靠的是“气”,即主张人积极地改造世界并为炸毁这个旧世界而献身。
  •     金观涛的书一看就是典型的理科生思维方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而且方法论上面总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在写作方面,能够时常注意到让读者明白现在在哪里,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big picture的观念是很多写书人不具备的~毕竟“自己明白”和“让别人明白自己想说什么”是两码事~
  •     给自己补充补充知识~很好的图书
  •     书很不错,需要慢慢学习
  •     极佳的思想史著作,打通经络,无一字可废。为何儒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在中国统治两千年直至现今?对比了面对佛教入侵的魏晋时代与面对西方入侵的晚清,解释儒学如何以极大的韧性在两次文化融合中卷土重来。道德价值一元论与天人合一结构;常识理性的构建;重大危机时的价值逆反。尤其是从汉魏到宋明理学的部分极有启发性。后半部分关于唯物论与王船山、无政府主义与佛教、社会主义发展观与进化论等皆有独到阐释。不过中国思想之源流竟在此书中显得如此清晰合理,是需要警惕的。
  •     以前想尽办法下到该书第一章的pdf,现在终于有书了。
  •     思想深刻,论证严谨。
  •     作者竟然是夫妻档甚至连名字都很合拍,算是学界佳话了吧,顺便关于权利的表格整理有点屌
  •     金观涛的书,什么时候看都具有借鉴作用
  •     对比历史,看今天
  •     他的著作有一本买一本!
  •     阅读此书,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并理解中国的思想发展何以会以这样的面目出现,比起大陆的一些所谓史学家写的书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值得阅读与收藏,强烈推荐
  •     在任何一个时代,人都是他那个时代普遍观念和价值的奴隶。
  •     金观涛的书果然不俗
  •     有小时候看武侠的痴迷
  •     好书
  •     是了解宋明理学的极佳入门书
  •     大家的评论都说值得读,而不对内容做评论,也只好说值得读,因为知识太浅,不敢评论。
  •     其实可以看出金观涛深受黑格尔影响,这书的宏观结构是否正确有待商榷,但是对于思想史的梳理确为国内超一流
  •     名字就是招牌了
  •     想法和才华都是有的,知识结构和学养先天不足,这是这代学者的通病~~
  •     研究中国社会的观念结构及其变迁,很重要的一本参考书
  •     是了解当代中国的好书,但内容较深,最好读过作者的前几部书。
  •     前半部的梳理纵横开阖,后半部的剖析广有教益。将汉末魏晋与清末对照削弱了后者的显著性,一反西学东渐和现代化过程的“断裂性”认识,尤其强调思想融合中接受方的能动作用。
  •     一套里面的第一册,还行,感觉不错
  •     内容 质量都很棒
  •     反正是我的菜。
  •     今天读书日,刚好读完一本书,纪念。书好,值得买一本。
  •     在友人的推荐下,读完此书。没有预料中的好,科学主义的老路子,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前半部分因循系统论,文本显得建构性颇强;后半部分还不错,运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说理力度加强,使人有所思。
  •     值得沉下心来一看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