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44726108
作者:(德) 尼采
页数:8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粗俗而要装得优雅,空虚而要装得心满意足,在语言表达上就会虚伪和夸张。“现在人们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只要他们想说话、发表意见和据之行动时,他们便必然会不诚实。”“现代人在表达时显示了一种野蛮的任性和夸张。”时代的疾病必然会反映在语言上,而我们通过语言的品质也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一个时代的品质。在健康的时代,人们往往朴实地说话,相反,社会上流行的无论是意识形态式的套话,还是广告式的大话,我们都可以有把握地断定这是一个病态的时代。最使尼采愤恨的是学者的堕落,学者不但没有承担起批评时代的责任,盛行的反而是“对时代的谄媚”。他评论说:“这真是莫大的耻辱——它表明人们已经不再懂得,哲学的严肃距一份报纸的严肃有多么遥远。”这样的学者把哲学和宗教的观念都丧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闻主义”,是“日常生活和日报的精神和精神之缺乏”。“学者阶层不再是这整个动荡不宁世俗化潮流中的灯塔或避难所;他们自己也一天天变得不安,越来越没有思想和爱心……有教养人士已经蜕化为教育的头号敌人,因为他们讳疾忌医。这些软弱可怜的无赖,一旦有人议论他们的弱点,反对他们那有害的自欺欺人,他们就暴跳如雷。”

内容概要

弗里德里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勒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1864年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文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古典语文学,深受导师里奇尔赏识。在此期间,喜欢上叔本华哲学,结识瓦格纳,二者对其思想皆产生巨大影响,日后又成为他主要的批判对象。1869年,大学刚毕业,即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但其志向在哲学。1872年初,出版《悲剧的诞生》 ,奠定了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巴塞尔时期还出版了《不合时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恶化提前退休,此后辗转于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南部,在飘泊中写了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 《快乐的科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善恶的彼岸》 、 《道德的谱系》 、 《偶像的黄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书籍目录

目    录
译者导言:哲学•人生•时代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一、成为你自己
二、回归简单和诚实
三、叔本华的范例
四、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五、自然为何要产生哲学家
六、现代文化与自然的目标背道而驰
七、我们对哲学家承担什么责任
八、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

编辑推荐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是汉译经典之一。

作者简介

本书是尼采三十岁时发表的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及时代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他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只有一次人生,因此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 。青年人之所以需要教育家即人生导师,原因在此。哲学的使命是站在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其完整的意义。为此哲学家必须是真实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的弊病。尼采认为,用这个标准衡量,学院哲学家是冒牌哲学家,他主张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以此来捍卫哲学的纯洁性。

图书封面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尼采的文章写得的确是文采飞扬,但是除了第一章以外其他章节读起来除了感觉文采很好以外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收获。不知道是不是时代不同了感觉读起来尼采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另外觉得刚读的时候激动万分但是“冷却”一段时间以后有点不以为然的意思!或许是我境界不够吧!
  •     “因为他发现人们想骗走他的自我,要心照不宣地把他从他的洞穴悄悄拖走。他奋起反抗,他竖起耳朵,决计道:”我要保持自我。”这是一个可怕的决定,他逐渐才认识到这点。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从生活中学习什么?我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我?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为自身的存在而痛苦?”——保持自我“他的尊严和崇高只能使我们茫然自失,进而使我们脱离一切行动者的组织。义务之链,生命之河,都将付诸东流。”——众人反对苏本华式人物的理由“最卖力地推进文化的势力,恰恰存有三重私心,他们并没有带着纯洁无私的心态来和文化打交道。”——很好地描述国家推动文化事业的举措的本质“首当其冲是逐利者的自私,他们需要文化的辅助,随后便给予汇报,此时他们当然要规定文化的目标和规模。 ...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教育,就有尽可能多的需要,就导致尽可能多的生产,就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和幸福。”“其次谈谈国家的自私:国家也渴望推广和普及文化,并且掌握着满足其愿望的最有效的工具。...推广教育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它和其他国家竞争。“”...第三种势力,是那些所有意识到一个丑陋或者无聊的内容,并且想通过所谓“美的形式”加以遮盖的人。...他们用整个东西方的调料浇遍自身,而且理所当然!现在他们自然散发出有趣的,来自整个东西方的气味!...这些死物想变得有趣。“——文化形式主义1,首先是其方正品性和简单的感觉...推崇旧观点,谴责宣告新事物的人...掌握着衡量合法敏锐的尺度,超出这一尺度,便收到质疑2,近距离的洞察力...视域通常狭小,眼睛凑近物体才看得清楚...但他绝对看不到全景3,在好恶方面表现出的冷静和平庸的天性...只按照他熟悉的动机来寻找他人的动机——这点特别有感触。让我想到菲利普约翰逊的一本书,把所有近现代理论都列了一遍。类似这样的集成书很多,真是屎一样。在编者眼中,这一个个理论不过就是”理论1“,”理论2“ ... 理论沦为符号。关于这点,我希望再写篇文章说一说。4,感情贫乏,生性沉闷 ...对于某些认识所带来的痛苦,他真是全然无知。5,自我评价甚低,也就是谦逊。仿佛心里明白自己是爬行动物。这一性格还令人感动6,对教师和领路人的忠城...借于后者的提携7,因循守旧,以及中无思想根基,纯粹植根于既有习惯的真理观。这种人是收藏家,诠释着,目录及标本制作者。他们在一个领域学习,探寻,纯粹因为还不曾想到会有别的什么领域。他们的勤奋类似直落而下的重力,所以常常高产。——说的太好了。和3可接应。8,躲避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闲暇9,挣饭碗10,尊敬其他学者,害怕遭人蔑视。这一动机比前一个更稀罕,但是更高尚... 人们非常周到地向他人发现的真理表示敬意,以便有朝一日自己发现真理时,再把缴纳的税索要回来。——真是一针见血。11,虚荣。选择稀奇古怪的东西,而如果这些东西耗资巨大,需要旅行,挖掘工作,以及和世界各国保持密切联系的话,他就更加神往,多数情况下他只求荣誉,让人们把自己当珍品来惊叹12,游戏冲动,寻找绳结并慢慢解开13,正义冲动。但愿这一冲动在学者身上发挥超出人们观察的,更频繁有效的作用。因为,哪怕有一点争议的火星落入学者的灵魂,也足以把他的生活和事业变为一团大伙并加以净化,这使他不再享有宁静,迫使他与温吞或冰冷的心境一刀两断,因为普通学者正是在这类心境之中进行日常工作。--——学者的13个品性一个国家,如果还需要除政治家以外的人来关心政治,那必定是一个糟糕的国家,他活该断送在这众多的政治家手里。——干嘛每天在网上吵来吵去国家目前为了促进哲学,使一些人享受那种”自由“绝非自由,而是一个养活人的职位。——想起宋朝养文人的制度我们可以想象有这么个年轻人,没有多少生活阅历,可他头脑里却杂然并存五十个作为文字的体系,以及五十种对体系的批判——这是何等的混论,何等的荒废,对于哲学教育又是何等的嘲弄!——清华的建筑学教育就是这样。
  •     周国平翻译的水平还是可以的,没感觉拗口和难受。尼采文章80页,周国平的译者序30页,以“原句引用“的方式涵盖了绝大部分尼采的点睛语句。书本来就很薄只有80页,若是三五百页的书,30页译者序可以接受。而且译者序应该是介绍创作背景、翻译背景为主,不应该如此大规模复制粘贴原文。所以,想不受周国平思路影响的朋友,可以先读原文。译者序作为总结、理清思路所用。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还没看,但很喜欢尼采,人是应该被超越的!叔本华是尼采老师,尼采超越之!
  •     帮同事买的听说很好
  •     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应该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懒惰和怯懦是使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主要原因。
  •     自我教育家尼采
  •     我感觉这本书可以和《自私的基因》一起阅读,怯弱和懒惰是阻碍进步的拦路虎,但是从基因传递的角度看,怯弱也就是随大流可以让自己的基因借助群体的力量传递下去,同时懒惰可以让人类逃离NO zuo No Die 的困境。所以作为个体这些基因是失败的,但是作为群体来说,他们又是最成功的。
  •     序言比内容精彩,按序言理解,尼采主张质朴真实的语言,而书的主要内容语言很浮夸。
  •     书很薄,但不错哦
  •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把尼采领进了哲学之门,但尼采没有停留于此,他不甘心悲观,努力要寻找一条思路,在承认人生本无意义这个悲观主义的前提之下仍能肯定人生,给人生创造一种意义。
  •     没见过这么长的序……又不是写论文还全是摘抄,才80页正文就能凑本书也是坑(还真有人买啊
  •     尚未精读
  •     真是天才。
  •     可以收一本 序写的很好
  •     #1788.2.22-2016.2.22 纪念叔本华228周年诞辰# 喜欢尼采的文采飞扬,逸兴遄飞,而叔本华对尼采的思想形塑影响不可谓不大。尼采对学院哲学家的抨击极为猛烈,他相信真正的思想家是不可能出现在学院里的。这话虽然有尼采的偏激打底,却毫不夸张,鲁迅后来对“学者”的警惕与反感,想来也和尼采思想的影响有不小的关系。
  •     本文被收进了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感觉这个单行版本的译文很好,平实而不乏诗意。尼采在本书中表达了对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哲学研究、哲学家的看法。尼采首先认为受教育不过是个人自我发现的途径,而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的灌输。通过教育唤醒了个人沉睡的灵魂,为无意义的世界赋予了人的意义。其次,尼采肯定了叔本华为代表的探寻“真哲学”的哲学家,他们面对理性的有效性,悲观中仍不放弃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另一方面,尼采贬斥了学院学者宣扬的“伪哲学”,他们的学科建立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为名利而投靠强权,为专制网罗理论依据。尼采认为这样的“哲学教育”只会摧残青年追求人生哲学的兴趣,应该被清除出学校教育的大门。如果在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时代,尼采不会发出这样的感言,因此也不会显得过于偏激和矫枉过正,但是在一个病态的时代,尼采的言论无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大力量。
  •     超好!!跪着读完
  •     典型的早期尼采风格,语言幽默犀利有文采。
  •     书也好翻译的好,我说好就是什么都包括了
  •     成为你自己。
  •     最近我一直在想关于我国幼儿园中的爱国教育是否得当的问题特别是看到我见习的幼儿园举行体操比赛时,幼儿高喊“保卫钓鱼岛”之类的口号后。诚然我们敬佩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但是,民族的仇恨怨念真的适于未来的发展么?我想幼儿园的教育还是因为多些教导幼儿如何为人的内容比较合宜。尼采的主张取消大学中的哲学课,确实是疯狂的。可是尼采热烈的文字中,我也着急的想知道如果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将真正想当哲学家的人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炼狱中粹出诚实的智慧之光是多么伟大啊。哎,想想罢了。
  •     因为叔本华,尼采也被我接受了
  •     成为你自己!不要懒惰、不要随波逐流!
  •     懒惰是人的原罪
  •     尼采对学者的批判与维特根斯坦对培根的批判如出一辙
  •     激励
  •     有些业的字颜色很淡.影响阅读.
  •     周国平翻译的挺好的,这本书值得好好看看
  •     30岁的尼采,是这样子的。
  •     he is fucvking awesome
  •     尼采把叔本华看做是自己找到的真正的哲学家导师,是自己走上真正探究人生意义的哲学之路的引路人。我们应该读一读《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然后在广渋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著作,会使我们的“哲学”更上一层楼、更有成就吧!应该是这样的吧?
  •     看看内容翻译再论
  •     选作教材,不错的东东,一册在手,了解叔本华这个人
  •     “尼采(Nietzsche)对于叔本华(Schopenhauer)也有同样的感觉,可是叔本华是一个乖张易怒的老师,而尼采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弟子,所以这个弟子后来反叛老师,是很自然的事情。”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     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一切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1874年,30岁的尼采写下并出版了《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文。在此文中,尼采以叔本华为理想哲学家的范型,并与其相对照,痛斥当时的学院哲学家,不过是国家雇佣的奴仆,因此是哲学家中的冒牌货;尼采对当时的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实质不过是附庸风雅,从而遗忘了文化最根本的目的,即促进天才的产生。
  •     本文被收进了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感觉这个单行版本的译文很好,平实而不乏诗意。尼采在本书中表达了对于当时的教育制度、哲学研究、哲学家的看法。尼采首先认为受教育不过是个人自我发现的途径,而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的灌输。通过教育唤醒了个人沉睡的灵魂,为无意义的世界赋予了人的意义。其次,尼采肯定了叔本华为代表的探寻“真哲学”的哲学家,他们面对理性的有限性,悲观中仍不放弃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另一方面,尼采贬斥了学院学者宣扬的“伪哲学”,他们的学科建立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为名利而投靠强权,为专制网罗理论依据。尼采认为这样的“哲学教育”只会摧残青年追求人生哲学的兴趣,应该被清除出学校教育的大门。如果在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时代,尼采不会发出这样的感言,因此也不会显得过于偏激和矫枉过正,但是在一个病态的时代,尼采的言论无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大力量。
  •     对叔本华、尼采以及西方理性的思维以及逻辑的一次学习
  •     建议关注教育的人都好好读读
  •     前面周国平的前言太长,建议删掉。。。
  •     书很好,但每章前的提要很没必要,碰坏了阅读的连贯性!
  •      “成为你自己!懒惰和怯懦是使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主要原因。” “伟人只是时代的养子。” “ 国家从来不关心真理,只关心对它有用的真理,一切对它有用的东西,不管这东西是真理、半真理还是谬误。 ” 救救哲学。
  •     这么几页,书商真会捞钱啊。。。
  •     早就想买了,当当实惠啊,很不错
  •     要追寻尼采的精神,回头看看叔本华也许不错
  •     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     第一篇振聋发聩
  •     可惜很快就掉页了,遗憾
  •     内容没的说,很好很好。值得收藏
  •     真的该看,我表示爱不释手
  •     看到一本好看的书,很想给你推荐,可是没有办法给你联系…这本书也是周国平的,突然想起过年的时候给你买的书…
  •     正文88页,前言33页,大量引用原文,以至于短评里有一句"看序言就够了",此番言论不仅是对尼采作品的侮辱,也是对周国平翻译本书的侮辱,不过周国平完全是自取其辱。文5星书3星,建议读不懂德文的读英文版或韦启昌译的《教育家叔本华》。
  •     振聋发聩
  •     语言精彩绝伦
  •     尼采的名著,值得一读
  •     哲学家的任务
  •     翻译奇差
  •     我还以拿了成功学的书呢
  •     尼采借叔本华言志。
  •     这本书简直是神谕!
  •     观念偏激,却不乏正确的想法。也许是现实荒诞吧。
  •     读了之后感觉真正爱一个事业应该不计回报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
  •     周国平的尼采译本不用多说
  •     在此书里尼采的“质疑”终于临到了叔本华,提出了三类人、“时代的养子”“学者是难产的”等观点,攻击了当时德国的大学哲学教育,鄙视了自利的国家政府和其圈养的学者,并且表达了对康德不可知论的不屑。尼采的文字有极强的感染力,这反而影响了他思想。因为凡是不能冷静陈述的观点,都让人怀疑其认知的纯粹。
  •     一下买回四本书,这一本还没有时间读,但是因为试读了部分后才买的,所以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     这更像是一本认识自己的励志书,教会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确实薄,30页前言,正文50多页,但书的价值,,,值,收藏了
  •     看完这本书,接着看叔本华,自己找答案吧。
  •     非常可以看的一本书
  •     周国平的序言写了33页,算赚了么?
  •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而你要寻找的自己是高于自己的,需要一步一步攀登接近,不是内向寻找的。
  •     回顾经典。老师推荐的,属于必读书目。
  •     作为一个悲观哲学家,尼采在本书中尽力展现出一种战胜一切的意愿,同时也给阅读他的人带来了前所谓有的力量与境界。
  •     201509
  •     最后“把哲学从学院驱逐”。几年前前读来只觉得是学院迂腐。如今已感同身受,不只是迂腐,是赖诈
  •     很好的译文
  •     前言相当啰嗦,尽量别读,有这时间多读一遍尼采本身,会受益更多。
  •     当时读到“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现在,多了一分无奈吧…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是自己呢 就像一个人的一部分怎么可能脱离这个人独自存在呢 根本不可能
  •     教育学老师推荐的~
  •     看序言就够了
  •     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就是了。
  •     非常好的一本教育书,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


    尼采不愧是天才
  •     非常好的一本教育书,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 尼采不愧是天才
  •     书很好!但是包装不好,书都有些轻微破损了!
  •     尼采的书读的不是很多,这是其中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其他的读起来令人困惑的地方实在有点多)。虽然读起来很累,但阅读和思考的过程还是邻人愉悦的。总而言之,受益匪浅。
  •     尼采牛逼。此文震古烁今,看完两遍后,简直想从头到尾背下来。二十世纪的一帮思想家从尼采那里弄了多少东西啊!【直接无视了周国平的序言,但他的翻译还是可以的,很多地方再仔细校对一下会更好。】
  •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慕名而来的,翻译易懂很到位,书的内容更是经典,简单自然的封面,很清新
  •     开始看这本书,以为是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后来看作者是尼采,而且是他三十岁时写的,开始于其哲学创造之初,才明白这是一本哲学书。
  •     感觉年轻的尼采好像鲁迅怎么办2333333
  •     叔本华只是本书的一个幌子。 “你所珍爱的一系列对象向你显示了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它们组成了向你的真正本质攀登的阶梯。” “匆忙和热闹,暴露了内在的焦虑和空虚。” 人类社会一直没变过。
  •     周国平的翻译还是不错的,只是他不再好好搞哲学了怪可惜的,其实学哲学的都一样,多少人放弃,是因为入世,谁也别说谁
  •     忍不住回头一遍遍读
  •     正文才80页,周国平的序言就写了30多页,感觉序言比正文有意思
  •     读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再读周国平译的非常不适,多余的字太多
  •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福柯的生死爱欲》里面转述的一句话。个人认为那本里面的转述译文更好。喜欢哲学不一定要有多深的研究,只是热爱这种纯精神上的探索。
  •     尼采的力作,值得一看。
  •     印象里周国平的序让我觉得讨厌
  •     很薄的一本,还不错,就是别的都有塑料膜包着就这本没有,弄脏了,还没看。
  •     还没有看,翻了下感觉不错
  •     比喻大都很精妙,偶尔也能发现几句极其说到心坎里的话…剩下的就呵呵了,所以尼采所说的哥德式的,叔本华式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你停下来/面色如土/你注定要在这寒冬中迷失方向/就像那直上的炊烟/在不停寻找更加寒冷的空间……第一次中毒大概在高三,迷上尼采的自传《瞧,这个人》,从此改做独行侠;第二次是大学期间读悲剧的诞生,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完全被酒神精神之说所迷住,并且爱上了这首诗歌。现在又重读尼采,是知道它可给我抵御现实的勇气,并狠狠地锤醒我的软弱和意志不坚。
  •     真诚如尼采
  •     一口气买了好几本周国平的书,慢慢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