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802511392
作者:唐凯麟 编
页数:509页

章节摘录

  二、道德生活的特点  道德生活,作为一切合乎人类道德的有目的性活动,从其特性上看,必然具有历史性和共同体性。这是因为人类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变化过程。不同的时代,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手段是不同的,这足以决定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性。同样,人类当中的任何有目的性活动都不是绝对孤立的活动,它总是一定的共同体内部的有目的性活动。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人类的道德生活的历史性与共同体性。从道德方面看,无论是从德性还是从道德规范看,道德也是具有历史性和共同体性的。不同的历史时代提倡不同的德性和道德规范;不同的共同体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理想人格与道德理想。总之,无论是从一般人类生活的角度看,还是从单纯的道德角度看,道德生活都具有历史性和共同体性。  道德生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分维性。既然道德生活在本质上是人类的有目的性活动,而从目的之本性来看,人类的目的总是相对于手段而言的,一个目的相对于比它更高的目的而言,往往只不过是实现更高的目的的手段,但相对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言,它又可以被看作目的,这就使得目的本身根据其在目的与手段所形成的链条或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而具有了不同的层级。目的的层级性决定了道德生活也具有了相应的层级性。这意味着道德生活之中往往包含着道德生活,而且由于目的往往是其上一层级目的的构成要素,而同时又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下一层级的目的,这就使得目的本身在结构上具有了某种自相似性。由于几乎所有的目的都是比它高一层级的目的的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而同时又可以被分解为比它低一层级的目的。这种目的与目的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如果从总体上看,就意味着这一总体结构的每一部分都与其总体在结构上相似。这就是一种自相似结构,这种结构在数学上称为分形或分维(fractal)结构。从这个意义上看,道德生活本身其实也具有分维性。这种分维性表明道德生活是一系列相关联着的道德实践构成的集合,是一个相关联着的复杂过程。

前言

  本书系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批准号:03A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系项目主持者唐凯麟及课题组全体成员于2004-2008年所公开发表的该项目研究的专题论文与相关成果集结而成。目前,国内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对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的研究一直付之阙如,而学者多以人物研究和思想家的伦理思想研究为主要论域。而本书所集结的论文则涉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道德心理、行为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评价和价值追求等方面。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和社会领域的道德生活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与历史走向,以求探寻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发端、形成、演变、特点及其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客观地再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道德生活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揭示中华文明的特质及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它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完成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的准备。论文发表后受到了学术界与社会的关注,多篇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摘登、介绍,不少还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伦理学》、《中国哲学》等全文复印。  本书所集结的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以观念形态的伦理思想和实际的道德生活的互动为研究视域,在广泛地占有和梳理文献资料(正史、野史、稗史、笔记、方志、碑铭等)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同时进行必要的社会民俗民风调查,把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采取述评结合、史论互证、历史和逻辑统一、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方法,以专题形式,从不同侧面描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集团的实际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道德心理、行为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评价和价值追求,以展示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社会领域,如政治生活、经济交往、文化教育、婚姻家庭、职业活动、民族关系等的道德状况、相互关系及其历史走向。

内容概要

  唐凯麟(1938-),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伦理学会剐会长等。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5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级项目l4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3部,丛书3套,作为第一作者的合著23部,发表论文200多篇。曾获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一、二等奖l0多项。

书籍目录

一、总论道德生活界说试论“道德生活”的特点与类型论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及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论道德生活史研究的独特视阈及原则要求中国传统道德关系的特点中华传统美德通论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思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先秦至隋唐时期先秦礼文化凸显的道德生活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秦汉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动格局秦汉时代之匈奴道德生活秦汉时代东夷之道德生活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秦汉时代之南越道德生活秦汉时代之西南夷道德生活“善者因之”——司马迁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轻重之辨”——《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意蕴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魏晋南北朝士阶层社会担当意识的弱化感性追求与特立独行——魏晋南北朝的士风简论隋唐道德生活的特点简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三、宋元明清时期明代道德生活与核心价值观明代初期道德生活的政治导向明清之际士人的人格特质——以关中李二曲为个案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略论王学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明代心学本体论与明代学风张居正经世实学思想初探张居正悲剧与明代道德生活论清代家庭的道德生活论清代官员的道德生活四、近现代时期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萌蘖——论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经济伦理思想湖湘学术开生面,睁眼世界第一人——试析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晚清中国乡村的公共道德生活探微晚清时期制度性腐败对官员民本主义政德的消蚀试论现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现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正确梳解当前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矛盾制度伦理:建构当代公共生活秩序的优先课题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伦理基础传统和谐理念及其现代价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重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的生动范例——解读李春华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解读袁隆平、余锦柱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好人”如何一生平安——走出“德福悖论”的怪圈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规划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以专题论文的形式,试图描述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道德心理、行为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评价和价值追求,以展示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状况、相互关系及其历史走向,探寻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发端、形成、演变、特点及其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客观再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道德生活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揭示中华文明的特质及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图书封面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