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书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人间佛教书系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32626311
作者:星云大师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佛教与生活(一)  “佛教”与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完全把它当作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能缺少宗教,而生活须要用佛法来指导。  在佛教界,有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相应。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哪里?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所以,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三者的关系。什么是“生活的空间”?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它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的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都是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于“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  什么是“生活的时间”?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问。”我们如何运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  什么是“生活的人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  这些问题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以下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阐明解说:  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  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问。对于外在的空间,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准备些什么装备,以及各种安全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了。所以我们对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至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之后,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  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其他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  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不过如微尘一般。“拥有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所以对于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能体会心内的空间才是更重要的。  所谓心内的空间就是要不断地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说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干世界都可以容纳其中。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就能像大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也都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  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详细的指导我们如何获得心内的空间,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能开展我们心内的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时,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前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则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能更臻于完美。  佛教有一首描写退步求全的诗偈: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借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时,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遭遇到颓唐失意时,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也最为人类所需要的。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急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一定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一个人在世间上为人处世,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  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你们信仰佛教,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积极的人生吗?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生等事业,这种人生是消极的吗?如果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前进、积极、幸福、快乐的人生。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是有相的空间。我们在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于是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我们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不知道这些都是假象,都是不实在的,而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如果有缘承受佛法,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  什么是无住的空间?无住的空间,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即是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类,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热闹缤纷,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色彩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无住的生活。  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却不为氤氲所染的人,才更是豪迈脱俗。池里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里,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同流而不合污,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仍能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于市”、“热闹场中做道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不会生起执著,就能过着无住的生活。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何等的洒脱逍遥。  因此,把整个空间的前后、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向往的更大空间。  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甚至天人也可活几万岁,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只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因此每一个人应该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以下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无论活到七十岁、一百岁,在每一期的生命过程里,为了生活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零碎的片断。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办理公务,有时候要处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已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

前言

  人间佛教正法久住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问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2004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真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今后,我预定在世界各地讲演《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人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1949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1975年,在台北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军营,从国内到国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讲演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檗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讲演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讲演集》,共有四册,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讲演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讲演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讲演集讲说时隔已近三十年,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但是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不以演讲方式呈现,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教与人生》、《佛法与义理》、《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生死与解脱》、《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八册,总字数一百余万字,因内容多与人生有关,故取名为《人间佛教书系》。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仍将讲演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书系》,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人间佛教书系》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这八册是《人间佛教书系》第一套的结集,以后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结集。由于,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业、时间赛跑,我一生也与著作、讲说、服务人问在竞赛,所以,一切就随顺因缘了!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星云  2005年7月于佛光山法堂

内容概要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1962年建设寿山寺,创办寿山佛学院;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众手册”,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进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岁月里,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创办十八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四所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暨智光商工、普门高中、均头中小学等。此外,先后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台湾、澳洲悉尼等创办西来、佛光、南华及南天(筹办中)等四所大学。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 1970年起,相继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设立云水医院、佛光诊所,协助高雄县政府开办老人公寓,并与福慧基金会于大陆捐建佛光中小学和佛光医院数十所,育幼养老,扶弱济贫。 1976年《佛光学报》创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1997年出版《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佛光大辞典光盘版,设立“佛光卫视”(现更名为“人间卫视”),并于台中协办广播电台。2000年创办台湾地区第一份佛教日报《人间福报》,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各一百册等。 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总计近两千万言,并被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则达数百万之多;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地球人”思想,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自然与生命,圆满与自在,公是与公非,发心与发展,自觉与行佛”等理念多所发扬。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创会以来,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矶、多伦多、巴黎、悉尼等地召开世界会员大会,每次与会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过联合国审查肯定,正式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 为促进世界和平,大师曾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世界上亦德风远播,举其荦荦大者如:1995年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佛宝奖;2000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以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杰出成就奖”。 1978年起,先后荣膺美国东方大学、智利圣多玛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泰国玛古德大学、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澳洲葛雷菲斯大学等校之荣誉博士学位。 1988年,被誉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来寺落成之际,除了传授“万佛三坛大戒”,为西方国家第一次传授三坛大戒外,同时主办“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开启海峡两岸佛教界代表同时参加会议之先例,为两岸佛教界首开平等交流之创举。 1998年2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三坛大戒。大师并积极推动台湾地区佛诞节的设立。 1998年4月8日,大师率团从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9•11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2002年元月与大陆有关方面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同年11月,应邀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年纪念大会”;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两岸佛教界共同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港地区,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年3月,应邀到享有“千年学府”之誉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说“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是为历史上第一位到此讲学的出家人。同年4月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 2004年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领袖,共同出席“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11月,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佛教与文学”、“佛教与世界和平”进行交流座谈。 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主张一个中国。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中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 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

书籍目录

总序: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星云大师略传佛教与生活(一)佛教与生活(二)佛教与生活(三)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生活与般若行为平坦的道路身心安住的家园人生十问如何美化人生谈你说我谈情说爱

作者简介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教与生活是人间佛教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与信仰、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生活与般若、善恶是非、行为向善、人生难题、如何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语言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是一本为想了解佛教的初学者编印的佛学著作。
如果你想正确地了解、认识佛教,星云大师的这本著作,是一个适合的入门。撇开佛教而言,若你想得到一些正确人生态度的指引,本书也是值得推介的。本书中收录的十三篇文章具体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图书封面


 人间佛教书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人间佛教书系》,星云大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我第一次知道星云大师是2002年,那年大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到台湾供临时瞻仰和供奉,举办大法会等等,声势浩大。我因之前也去过法门寺,所以对此新闻多看了一眼,对星云大师的高调也有了印象。现在回头看,基于对“入世”和“圆融”的主张,星云当时的高调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星云大师1927年生于江苏江都(扬州),也是在49年去了台湾。从书前的“略传”以及书中星云的自述知道,星云一生也算坎坷,年轻时期修行加上物质的匮乏,吃了很多身体之苦,但按他自己的看法,也由此滋养了他的精神。弘扬佛法方面,星云早年倾向于以文弘法,但环境所限,实际在办学办教育方面成绩颇丰。我们一个人一生能办一个这样的学校,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感觉他办一个一个的学校似乎那么容易,这就是宗教的能量。由此我想到南怀瑾,星云生于江苏,年少出家,49年赴台,南怀瑾生于浙江,少年时遍求仙道,49年赴台,星云喜欢写作弘法,南怀瑾也著述颇丰,星云到处办学办教育,南怀瑾早年修了金温铁路,星云让台南一个荒山变成了佛光山,南怀瑾近些年在太湖边的庙港修了一个“太湖大学堂”,(按我一个俗人的理解,庙港等于是南怀瑾的“窝”,“佛光山”等于是星云的“窝”,呵呵)。但虽然同是佛教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两个人毕竟还是有许多不同,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这套丛书共八本,分别是《佛教与人生》、《佛法与义理》、《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生死与解脱》、《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我这次手里拿到的是其中的四本,分别《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从我手头拿到的这四本书而言,基本是大师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演讲记录,时间主要集中在1970年代~1990年代,地点主要在台湾。这四本书我没有全部细看,只是快速浏览,然后挑其中感兴趣的个别章节重点阅读。因为这是一套佛教的通俗读物,一是处处透着入世的思想,多结合身边生活,容易理解,二是语言通俗易懂,如听一个老人絮絮叨叨说那些车咕噜话,看似大白话,但不经意间到处都是他的人生体验和潜移默化的佛教义理。所以看这几本书如果你有心灵鸡汤的感觉也不奇怪,也因此,星云大师的书也常常摆在很多女性的桌上。看星云大师的书,我常常想起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河北沧州的那位延参法师与猴子的视频,“人生如此美好。。。”。…………………………………………………………………………………………..《人间与实践》,本册主要阐述了星云大师的“佛教现代化思想”,简单概括就是主张佛教要走向人间,要广结生缘,要不拘一格,要与时俱进,“佛法在世问,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人间佛教蓝图》(发表于2002年)应该汇集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主要观点,从家之道、修养之道、资用之道、情爱之道、群我之道、立身之道、理财之道、拥有之道、医疗之道、结缘之道、缘起之道、信仰之道、生死之道、进修之道、正命之道、正见之道、环保之道、参政之道、包容之道、发展之道等二十个方面讲述了佛教的人生观,各段基本都是先描述对应的世俗观点,大部分肯定,少部分否定,然后引出佛教的观点,导引众生。另外书中的《今日佛教的希望》、《佛教寺院经济来源》我觉得对佛教管理应有实操意义。他在《今日佛教的希望》提到的制度建设,我理解,佛教本身虽然是一门心的科学,按理说,管理主要靠心而不是制度,但纵观当下传闻的各种佛教流弊以及与目混杂,适当的“治标”可能还是要的。他在《佛教寺院经济来源》中总结的“佛教经济十六门论”,按这个思路,寺庙上市也是可以的了(虽然目前已知的几个寺庙上市基本都还是佛教之外的机构借了寺庙之名)。聚了财怎么办?星云大师说他自己“一生不积蓄”,所以就没有财产之累,也少了很多纷争,“不受物役,不为形累”(这使我想到拉里)。星云大师自己“不积蓄”,但其他人不见得可以,所以要有制度的约束(不是佛教戒律,佛教戒律多许多宗教混混已经高不可及),只是制度的约束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恐怕并非易事,看我党这么多年来打雷下雨就知道了,更何况佛教也还有自己的“面子”在,不是很容易能够放下身段。退一步说,即便佛教界肯放下身段,参照世俗社会管理方式治理寺庙,又真能解决问题吗?我看未必,最后还是要回到的“心”上,建立在内心敬畏基础上的自我约束才是更有效更持久的“治本”之道。这个道理我想星云等很多人也是明白的,当然其中的困难他们可能更明白,所以我还是很敬佩他们“从脚下做起”的这种精神,这就像企业和社会的管理,务虚的陈义可以很高远,讲困难发牢骚也可以很容易,但首先做眼前能做的。《宗教与体验》,本册主要是介绍星云对一些修持的认识,“解行合一”。细读了《从佛教各宗派说到各种修持方法》和《我的宗教体验》两章。对佛教的各个宗派之前已经有些了解,看《从佛教各宗派说到各种修持方法》等于又作了一次梳理,尤其是各派的修持方法,这次是第一次系统了解,一个体会是各个宗派虽然各有主张,各有自己的修持方法,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明心见性”。从融会贯通这一点讲,南怀瑾也好,星云大师也好,基本是类似的。从《我的宗教体验》对星云法师的修持经历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大师在前,等于有了一个生动的参照对象。从本书介绍到的许多宗教体验,知道原来出家人在修持的层次方面其实千差万别,出家虽方便助修,但实际的效果,还要看个人,不是出了家就万事大吉的,许多人出家之后依旧迷惑,进退俩难,也是可怜。另外对修持过程中的“奇异体验”,星云等许多人所述与之前的南怀瑾一样,认为完全是正常现象,而且只是小儿科,并非究竟,实在不足炫耀,只是对芸芸众生而言,最感兴趣的往往只是这些,也是无奈。《学佛与求法》,与前本《宗教与体验》对应,如果前本是讲修持,则本册是讲传法,这里的法既是佛法,更是儿童教育之法,为人处事之法,夫妻朋友相处之法,符合心灵鸡汤的特点。《禅学与净土》,本册没怎么看,可能是因为眼下讲禅的书籍太多了,满目皆是,暂不缺这一本吧。此外,从这套书看到,星云一直主张爱国并与政府配合,星云也经常引用老子和孔子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正好也符合他的“入世”和“圆融”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 大师。。。我要去台湾。。
  •     因为这是一套佛教的通俗读物,一是处处透着入世的思想,多结合身边生活,容易理解,二是语言通俗易懂,如听一个老人絮絮叨叨说那些车咕噜话,看似大白话,但不经意间到处都是他的人生体验和潜移默化的佛教义理。
  •     关于这种“大爱”有些地方还是不能理解。。
  •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忘初心”。“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