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像如来佛祖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全像如来佛祖

出版社:7-80749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807491460
作者:马书田
页数:280页

前言

  “如来佛”是中国民间的习称,即佛国第一大神、佛教教祖释迦牟尼佛.或称智者释迦牟尼。作为历史人物,作为世界级伟人,彻底识破人生的释迦牟尼以其拯救人类的伟大胸怀和极富生命力的人生哲理学说,而深受人们景仰,名垂千古;他所创立的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流传两千五百余载而不衰,信众亿万,大德累千,对人类文明特别是东方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约公元前565年~前486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时,这两位东方圣哲都以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闻名于世.而释迦牟尼作为佛教这一世界性宗教的创始人,他的生平事迹更富有浪漫传奇色彩,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纠缠在了一起。  现在让我们拿开如来佛头顶上那神秘的“神”的光环,看一下作为人的释迦牟尼的本来面目。

内容概要

  马书田,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宗教学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任编审。  在中国神衹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方面了,出版了多部著作。1990年所著《华夏诸神》在北京图书一等奖。1994年——1997年完成“中国神祇文化全书”系列:《中国佛教诸神》、《中国道教诸神》、《中国民间诸神》、《中国冥界诸神》。主要著作还有《中国佛菩萨文化大典》、《红楼梦大乔辞典·哲理宗教部分》、“马书田说神”系列、“中国全神谱大系”(撰写中)等。全部著作500万字。《中国的神灵世界》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等介绍到西方。本人业绩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佛祖各种称谓释义一 释迦牟尼二 佛三 世尊四 如来第二章 释迦牟尼其人一 伟人诞生二 太子宫廷生活三 出游与出走四 悟道成佛五 传道六 度贱民女的风波七 提婆达多分裂僧团八 明灯熄灭第三章 八相成道与十二相成道一 下天二 入胎三 住胎四 出胎五 出家(降魔)六 成道七 转法轮八 人灭第四章 佛本生故事一 鸽子本生二 竹蛇本生三 鹌鹑本生四 快天鹅本生五 大勇太子舍身饲虎本生六 金毛狮不伤猎人本生七 陕子至孝死而复生本生八 九色鹿救溺水人本生九 莲花王舍身变赤鱼本生十 宝灯王求法燃千灯本生第五章 佛教教义及其影响一 四谛二 八正道三 因果四 缘起与十二因缘五 轮回第六章 卧佛及其意蕴一 著名卧佛造像二 涅檗的真意第七章 释迦牟尼与中国佛寺一 中国第一寺——白马寺二 佛寺在中国的演变三 佛寺的殿堂布局四 佛寺殿堂供奉的神像第八章 佛舍利——佛国最神圣的崇拜物一 佛教最初的象征性崇拜物二 佛塔和佛舍利崇拜三 北京石经山雷音洞佛舍利之谜第九章 佛牙始末一 佛牙舍利的传奇经历二 北京西山八大处安居三 国外及香港巡行盛况第十章 国之重宝——法门寺佛指骨舍利重见天日一 唐代帝王迎奉佛骨的狂热二 韩愈谏迎佛骨遭贬三 “会昌法难”影骨保护真身舍利四 千年后佛指骨舍利重见天日五 巡行台湾第十一章 印度的佛陀胜迹一 佛陀降生地:蓝毗尼二 佛陀成道处:佛陀伽耶三 初转法轮处:鹿野苑四 佛陀涅檠处:拘尸那罗五 王舍城六 舍卫城七 迦毗罗卫城第十二章 与佛陀相关的宗教节日和纪念日一 浴佛节二 腊八节第十三章 人间的佛陀附录一 释迦牟尼诞辰日、纪念日及相关节日一览表二 供奉释迦牟尼诸佛重要寺庙及海内外著名大佛一览表三 参考书目后记

作者简介

“如来佛”是中国民间的习称,即佛国第一大神、佛教教祖释迦牟尼佛,或称智者释迦牟尼。作为历史人物,作为世界级伟人,彻底识破人生的释迦牟尼以其拯救人类的伟大胸怀和极富生命力的人生哲理学说,而深受人们景仰,名垂千古;他所创立的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流传两千五百余载而不衰,信众亿万,大德累千,对人类文明特别是东方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约公元前565年~前486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时,这两位东方圣哲都以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闻名于世,而释迦牟尼作为佛教这一世界性宗教的创始人,他的生平事迹更富有浪漫传奇色彩,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纠缠在了一起。 现在让我们拿开如来佛头顶上那神秘的“神”的光环,看一下作为人的释迦牟尼的本来面目。

图书封面


 全像如来佛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又译作“浮陀”、“浮屠”、“浮图”、“菩提”等,意思是“觉”、“觉者”、“智者”。觉有三义:1. 自觉,2.觉他(使众生觉悟),3.觉行圆满。所以“佛”的本意只是“觉悟者”或“明白者”,毫无“神”的含义。三德:指法身(佛之本体)德、般若(佛之智慧)德、解脱德,又指智德、断德(断一切烦恼)、恩德(纠集一切众生)。六义:六通。指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神秘灵力。六通又称六神通,即(1)神足通:又叫“神镜智证通”,谓身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2)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见六道众生生死此生彼、苦乐境况,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能透视无碍。(3)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谓能闻见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声音。(4)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谓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5)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白千万世之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的宿命及所作之事而不障碍。(6)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漏”,原意为“漏世”,即烦恼。谓得此通即断一切烦恼惑业,永远摆脱生死轮回。前五通,经修行凡夫亦可得之,而第六通只有圣者可得。“法轮”佛法的别称,佛法必做一种佛的工具或武器。“转法轮”即指佛陀宣讲佛法。释迦牟尼①伟人诞生②太子宫廷生活③出游与出走,游四门:东门老苦,西门病苦,南门死苦,北门沙门④悟道成佛⑤传道⑥明灯熄灭佛本生的故事四谛 苦、集、灭、道。知“苦”(人生)断“集”(烦恼),慕“灭”(涅槃)修“道”(法门)苦谛,八苦,苦是经常的,永远的;乐是有限的,暂时的。生苦:人生之苦。老苦:一般来说,人老了则不中用,精神和身体降到了低点,自己感到成为他人的累赘,身心痛苦超过了前半生。病苦:病痛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死苦:怕死是人和一切动物的天性。爱别离苦:指不得不与自己喜欢人或事分开之苦。求不得苦:自己的追究得不到满足。五盛阴苦:又称“五蕴盛苦”,“蕴”为集聚意,人是由色、受、想、行、识无蕴组成,生灭变化无常,充满各种身心痛苦。人生自身就是众苦的集合体。集谛,“集”是“集起”义,即“事物集起的原因”。佛陀认为造成诸苦的原因,即“集”起生死苦恼的原因是“业”和“惑”,所谓“业”,是指由欲望而引起的行为,包括行为(身业)、说话(口业)思想活动(意业)。“惑”,烦恼的总称,特指愚昧无知。由于“烦恼”与“业”共同结合,成为轮回果报的总因,故“惑”、“业”往往并称。找到了苦因,就要消除“惑”与“业”。这是灭谛 -- “灭”的真理。进行修行,断绝“惑”、“业”,即灭除一切贪欲和烦恼,“尽离欲”,就能达到“解脱”和“涅槃”。道谛是讲方法和途径的,即八正道。正见:指对佛陀所说的四圣谛的正确知见,也就是对自己有个如实的认知。人其实最难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弱点。一昧的沉浸于贪婪和执着。正思维:指离开世俗迷茫的思索。这种思索是清醒的,智慧的。正语:修口业,说符合佛法的言语,即不妄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正业:时时处处是正当的行为,从事清静的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干一切坏事。正命:正当的生活。心灵的纯正,将带来清静安宁的生活。远离不正当的生活,不贪污腐败,不巧取豪夺,不违法乱纪,不偷鸡摸狗,就不会因为心中有鬼而心神不定、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正精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勤修道法,向着解脱精进。正念:铭记四圣谛等义理。正定:禅定,心专注于一境,体悟四谛之理。八正道归结为:戒、定、慧三学。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精进、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戒、定、慧为修道的三个阶段。戒学,即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即防非止恶;定学,即禅定,思虑集中,观悟佛理,灭除情欲烦恼;慧学,即智慧,去惑证理,达到解脱。戒为定打下基础,由定而生起智慧。慧是根本,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悟的智慧,戒、定为方便。简而言之,四谛是讲众生之苦,苦之因,苦之灭,及灭苦的方法,从而得解脱。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因果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善因的善果,恶因有恶果。前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即所谓“三世因果”。缘起和十二姻缘所谓“缘起”,即“诸法依缘而起”,“依缘”是指“凭借条件”,“起”是指“发生”,缘起论即是“借着各种条件而产生现象之原理”。就是说,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都是相对的互相关系和条件。“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无明:亦名“痴”,无智,愚昧,特指对佛祖的无知而产生的种种世俗认识。行:引起向相应处投生。识:托胎时的心思。名色:胎儿的精神(名)和身体(色)在母体得到发育。六处:胎儿由身心混沌状态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心)六种感官(六根)触:出生后接触到外界事物但尚未有苦乐等感受。相当幼儿阶段。受:有了苦、乐、不苦不乐三种状态。相当童年。爱:指贪爱。进一步产生欲望。相当青年时期。取:贪欲转盛,追求索取享乐的东西,执着不放。相当于成年。有:“存在”,指“业”,即行为。由执着、贪爱等思想行为,必招致后世果报。生:来世之生。老死:由生至 老、死。轮回“六道”是把众生世界分为天界、人间、阿修罗(鬼神)、地狱、饿鬼、畜生六类。其中天界、人间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佛陀将十二姻缘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结合统一起来,用以解释社会的不平等、人间的不公道、众生的不同命运。涅槃原意指火的“熄灭”和“吹散”,就不悲观的与死亡画上等号,而是积极乐观地寻求那种熄灭生死轮回之后而获得最高精神境界。莲花 --- 佛陀诞生的象征。菩提树 --- 佛陀成道的象征。佛足 --- 佛陀的象征。法轮 --- 佛法的象征。佛塔 --- 佛陀涅槃的象征。舍利:民间多称“舍利子”,意为“身骨”、“遗骨”,指火化后形成的珠状骨粒。最初舍利专指佛陀的遗骨,后也泛指高僧火化后的遗骨。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8日捐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