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禅宗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中国佛教与禅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802540163
作者:纪华传
页数:418页

章节摘录

  菩提达摩碑文考释  一、前言  菩提达摩碑文署名为梁武帝撰述,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此碑陆续在河北磁县的二祖山元符寺、河南的少林寺和熊耳山等处被发现,这三块碑除个别字句有所差异之外,内容基本一致。达摩碑文文笔优美,思想精微,对达摩的禅法和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颂,对于达摩的去世以及埋葬之处等所记甚详,是一篇比较成熟的禅宗文献。达摩碑文在历史上出现得较早,流传也很广。神会(684—758)的《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略称《杂征义》)和杜朏的《历代法宝记》都明确记载过梁武帝造达摩碑文,金藏本《宝林传》卷八(《宋藏遗珍》第二册)完整收录了此碑文,唐代澄观(738—839)《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略称《演义钞》)、宗密(780—841)《圆觉经大巯抄》、北宋延寿(904—975)《宗镜录》以及契嵩(1007—1072)《传法正宗记》等著作都引用过此碑文的部分内容。此外,日本光定的《传述一心戒文》、日本最澄的《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驹泽大学图书馆藏《景德传灯抄录》等著作中也都曾经引用过碑文的文字。由此可见,达摩碑文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达摩碑文一直被视为伪作,所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但即使是伪作,也有其产生的时代,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禅宗的实际情况。陈垣《释氏疑年录》曾提到过河北磁县出土的达摩碑:“其文体亦不类梁时风格,当是中唐人假托。”陈垣的论断非常重要,可惜未展开论证。温玉成首次在河南陕县找到了菩提达摩的葬地——熊耳山空相寺,他的《传为达摩葬地的熊耳山空相寺勘察记》一文,对于空相寺的历史沿革、塔碑遗迹等作了考证,是迄今所见的最早介绍熊耳山达摩碑文的文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前言

  从佛法本身来说,教、理、行、证的修学次第,已经为佛弟子指明了修学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为自己的资质、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类型的佛法,有重义理、重实践等区别。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义理的探讨是为了将佛陀所要开示的真实事理,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如“阿毗达摩”虽然着重于论证“法”的自性、定义、关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谛理的现观”,最终归于修证。那么,重修证的佛教,主要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重视佛法的适应性、实效性,所以对事相的分别比较少,如初期大乘经典以“般若”、“三昧”、“解脱门”、“陀罗尼”、“菩提心”等作为中心,来表达从发趣、修行到证入的历程。虽然存在着种种不同的侧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义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中心。中国佛教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如天台智者大师的教观并重,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高僧传》将古代僧人分为十科,其中翻译、解义、读诵便属于义解门。

书籍目录

总序菩提达摩碑文考释马祖“即心即佛”说的思想渊源及禅法特色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明本的禅净融合与禅教会通思想少林寺禅学的源流发展与展望玄鉴与元代云南禅宗永觉元贤《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析元初的崇教抑禅政策与江南禅宗赵孟颊与中峰明本的佛学因缘李贽佛学思想初探略论清代净土信仰与普贤菩萨20世纪以来的清代汉传佛教研究慈航法师与南洋佛教日本人元求法禅僧与幻住派从生命的体验到哲学的探索——谈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与佛学中国大乘佛教传统与人间佛教实践——以慈善事业为中心人间佛教与全球伦理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中国佛教与禅宗》内容简介:宁波姚江边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着千年古刹宝庆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时,僧宗宁始创。南宋嘉定年问宋宁宗赐名“宝庆讲寺”。一代大儒《三字经》作者。礼部尚书王应麟和另一大儒黄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宝。寺周碧流环绕,绿树如荫,寺内殿堂重辉,玉佛庄严。

图书封面


 中国佛教与禅宗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0日捐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