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释尊之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退回释尊之侧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8050935
作者:李林
页数:278页

不良的东西应该批判,但是批判不良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

捏着鼻子读了大半本,结论:1,作者不是教中人(这个,宪法规定有不信的自由,PASS)。2,作者不是佛学学者(这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PASS)。3,作者甚至都不能算是知识分子。(误人子弟,让人有点不能容忍了)

造反有理

阅李林《退回释尊之侧》,觉其论述之佳,思辨之深,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李林先生针砭汉语佛教迷信化、教条化、庸俗化的风气,批判当下佛教精神分裂的非理性,提倡立足根本佛教之淳朴,汲取大乘佛教之行愿,“退回释尊之侧”,回到元典的深根深源处,来体验元气淋漓之大智大慧。作者推尊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同时又反对佛教教会对于佛法的垄断性解释,正如西方的新教,不反基督而反教会,且思致深密,“造反有理”,确是“先锋佛学”的干将。李林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话:“佛法是通过对治形形色色的内在无明而转依……不是‘返本’,不是通过把握一个‘妙明圆成’的本体而忽视对自身的反省。”按照李先生的看法:佛法的不共特质,在于不追求“自身”与“绝对他者”、“形上本体”之合一,也不追求自身之外的“他者”的拯救,而在对自身“如实观察”的基础上,获得解脱烦恼的智慧。故而,根本佛教是非本体论的、非形而上学的,它的核心只是在观察中求得智慧、解脱、心灵的宁静自然。而大乘菩萨道,则是通过“返回世间”的方式,进一步地把这一妙法真趣——“空性圣法印”传播到世间。实际上,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婆罗门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乃至中国的儒家-理学,都假设了一个形上本体,他者拯救,自心或者与形上本体合一,方可称之为“得道”;或者得到他者的拯救。唯有佛教不然,它不幻想有一个超越世界的大能,而认为烦恼的根源只在自己内心的无知与愚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与无知作坚决斗争,而是静静地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无常与无执的妙味。所谓智慧,无非就是不被愚昧控制而已。而晚期大乘佛教,特别是中国佛教,又一次滑向了本体论,例如圆明真心,性净明体。晚期佛教经常用“月亮被云遮住”的比喻,然而即使“云”的本体仍是圆明清净,它也同样是本体论,至于月亮更是本体的隐喻。李林先生将这类佛法,称之为“相似佛法”。真正的佛教只是在思考或领悟“缘起”,原始佛教认为,一切发生着的“缘”,并没有一个基础性的“源”,凡是去寻找基础性的“源”的,都必然会心思恼害,精神错乱。根本佛教认为,有四种对象不宜思维,第一,业力的异熟;第二,佛的境界;第三,冥想的境界;第四,世界本源。佛陀以十分坚决甚至是革命的精神,反对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因为这些东西和解脱无关。然而,后世的佛学发展成了庞大的体系,一旦成为体系,就变成可怕而无用的东西——对智慧和解脱无用,却充满诡辩色彩,自己延续自己,同时越来越浮夸,越来越充满“皇帝新装”式的自我证实,自我吹嘘。而不论是自身痛苦的解脱,还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庞大体系的佛学其实没啥大用。这正是汉语佛学的困境之所在。汉传佛教,是一个在弘传过程中有所发展,同时又有重大偏离的思想体系。到宋元以后,汉传佛教的庸俗化成为定局。业报、轮回、禅定,这些都是佛教从其他宗教中借鉴而来的东西,是佛法的边角料,而不是根本,甚至可说是佛陀顺应印度迷信思想的无奈之举。但在当代汉传佛教徒那里,这些东西几乎变成了佛教的全部。岂不可悲?当下中国佛教界,经过赵宋以来的千年沉淀,早就变成了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我对李林先生的努力,深表敬意,因为这是超越了世俗功利的努力,吃力不讨好的事业。作者自己亦深知此点,”对任何乐观估计都不予以赞同“,但路总是要有人走的,李林先生,或许还有明奘法师,正在走着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吧。但愿身在佛教之外的李林先生,不要被世俗名利所牵绊。佛陀在中国,早已死去多年,愿它不至于被一群陷沙鬼,拖它进入黑暗的泥潭,放射出鬼火一样的灵光,用欺骗性话语,遮蔽这个世界的苦难。愿它能浴火而涅槃,重新开出菩萨道的不朽。2012-6-13 13:51:07补记作者将佛教精神之根本,概括为”寂然生悲“四字。此概括甚有味。任何信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情怀的问题。无情怀、无感动的所谓信仰,无论它表面上名义如何,都是低层次的。2012年6月14日补记神秘和神圣,原本是两回事。一个充满神秘体验的人,也有可能是道德品行相当恶劣,或灵魂猥琐自私的人。而一个拥有神圣情怀的人,即使没有任何神秘体验,也不妨碍他神圣的事业,不妨碍他人格的光明俊伟。如圣雄甘地,林肯总统,中山先生…… 赵宋之后,汉传佛教陷入的重大误区,就是用修证,实修之类的神秘感受,还有因果报应之类的冥冥中的神秘链条,来代替神圣的追求。这是一条看上去诱人,但实际上充满荆棘与陷阱的黑暗之路。因为它用功利性逻辑代替了全身的投入与担当精神,从而变成一个“曲线自利”的宗教。实修是为了自利,基于因果做善事还是为了自利,所以朱子说“儒家说义,佛教说利”。虽然概括稍有偏颇,却确实打中了佛教末流的要害。


 退回释尊之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