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家之间》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国与家之间章节试读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9718551
作者:朱健刚
页数:312页

《国与家之间》的笔记-1-7章笔记 - 1-7章笔记

★场景描述 历史追溯,试图说明里弄并不是一个先定的社会实体,而是一系列以居住地为地理区位的社会关系的组合以及居民自身的居住认同所共同构建的公共空间
★本书着重分析了邻里中国家权力的主要表现方式和家庭参与邻里生活的各种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关于家园的价值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地方经济增长和基层政治稳定是地方权力的主要目标,而房地产的进入,家庭从国家控制中逐步解放使得街区内的权力呈现多元化趋势
★正式权力背景下,分析两类主要市民团体:1 社区治理型组织,主要是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 2 社区服务性组织 尤其是各类志愿团体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基层的社会资源被控制在单位的手中,邻里被置于权力空间的边缘,附属于单位。国家通过对单位的控制,从而有力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市场体制的发展以及政企分开的行政改革,单位制度逐步分解。许多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福利保障乃至政治凝聚的功能,逐步转移给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财政承担这些职能,这些工作就像通过一个漏斗一样,层层漏到基层政府和它的代理机构居委会的身上。这些基层政府的代理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管理的恰恰是那些位于权力边缘地位的邻里。他们资源缺乏权力微小,能力不足,却承载着大量的社会职能,这就自然造成了邻里社区管理的混乱和低效。这些混乱和低效也引起居民对社区的不满。
关注邻里的原因:
1不仅仅由于单位制度的解体,单位之外的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使得邻里成为矛盾和冲突的中心。。与原有的居民 在文化上相互不适应。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和外来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大规模改造和城市化进程
3除了外部因素外,内部的市民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
随着房地产走向市场,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使得人民对邻里社区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房子和房价在市民的个人财产观念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因此维护居住权益成为他们生活中日趋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宏观的整体和个体在微观的需求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邻里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变迁冲突和抗争的一个重要空间。
★矛盾和冲突集中体现在社区生活质量下降,污染,老龄化,公共土地占用等问题上。压力迫使传统居民团体改革,新兴的市民团体应运而生。
★着重分析,当代转型中国,国家权力如何通过组织,象征,制度和代理人的行动和话语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工人与国家政策要求不同的诉求
第一章 平民社区:邻里空间的割裂与整合
一 居民区的场景
二 三个世界:空间 权力和日常生活的互动
三个不同时间段也不同生活质量的社区
三 一日的循环中公共空间的生产,早中晚的观察 图示
四 公共空间生产的动力
第四章 国家及其代理人
★国家在邻里的权力分为街居制,党的体系,警署制度与福利救济四套体系
★街居制的历史实践
1 20c50年代建立的居委会,被法律界定是居民在党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建立的居委会,被法律界定为是居民在党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对居民区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政府指导下的组织意味着居委会不属于行政等级体系,没有行政的隶属关系,但是由于居委会的主任和书记是街道党工委任命的,因此街道办事处可以诠释指导的含义。
54年《宪法》和《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颁布,使全国统一了街道办事处的名称性质任务和机构设置。在1966年以前,当时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文教,卫生,福利工作,调解,治保,妇女工作,三反五反,提倡生育。
这是街区权力结构化的第一次高峰,在60年代以前,单位制还未完全形成,街道党委和街道办对街区的权力控制几乎占据垄断地位。
2 这一局面并未维持多久,大跃进政策失误后,国家与社区高度融合的局面被打破,国家经济遭受重创,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使许多职业组织不得不开始把职工的福利划归为单位安排,并承担职工的生老病死,甚至职工子女的前途。“单位办社会”的格局逐步形成。这一单位制的形成客观上使得街区权力呈分割状态,有单位的居民主要由单位管理,对单位负责,没有单位的居民才求助于街区政府。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进入单位制之中,街区自身的党与政府组织的权威性资源就越来越少,动员能力和监管权力日益萎缩。许多i进而取得配置资源逐步转移给单位控制,如街道经济中较大的工厂被上交给区属工业局。直到文革后街道经济才恢复活力。
66年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使得里弄和街道干部已无法开展正常的行政工作。67年1月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被造反派组建的政权机构所取代,这个政权机构后来成为革命委员会。文革初期,街道党委完全瘫痪,到70年代初党委重新恢复。
3 78年,文革结束以及随之而来的拨乱反正开始影响到街道,在吴街的一个重大表现就是大批知青返城以后,街道面临着安置回城知青的任务。一些回城知青到了工厂,另外还有许多被安排到政府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他们的到来给地方政府增添了活力。1979年,街道革命委员会被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名字重新恢复。街道权力开始重新结构化。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确定《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有效性,街道办事处开始恢复66年以前的职能。为了安置回乡知青,街道办起了许多联社,这些由街道办兴建的街道经济组织,成了街道经济第二次发展的高峰。
4 80年代中期,政府改革重点从农村移向城市,街道并未成为当时关注的重点,但企事业单位内部打破大锅饭的改革却在街道引起震荡。表现以下几点 a 单位功能的溢出 明确生产经营的主要职能后,单位将职工再就业安排,退休人员安置,职工家庭保健等职能全都由企业付出一定成本后再转移给社会。具体落实在街道上。 B 单位制外的社会空间急剧膨胀。 个体户 私营企业 流动人口 外来民工。。。c 居民对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环保意识 迫使工厂动迁d 城市建设需要
★党的网络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并没有在街区内建立代理组织,但街道办事处的官员几乎都是党员,政策的实施也经常依赖党员的带头作用。58年12月街道办再次合并的时候,地区党支部开始组建,街道办开始“直接在党支部统一安排下进行”文革期间,街道党委受造反派的冲击停止活动。78年以后,逐渐恢复工作,街道党委是选举出来的,由各居委会支部推选出代表,街道召开党代会,选出书记和党委委员。未解决街区党组织和政府组织不对称问题,90年街道正式成立了党工委,确定为区委的排出机构。
★警察与执法
每一个居民区都有一个到两个练习的警察,过去叫户籍警,现在叫社区民警。需要参与很多邻里事务的处理。
★福利与救济
针对弱势群里的救济主要通过居委会来发放
★发展商与物业管理
第五章 居委会与业主居委会
居委会是政府在邻里中关键的代言人。。国家同时也鼓励基层社区实行自治,也因此居委会被政府定义为群众自治组织。
本地化的特征使得居委会干部经常同时是2种角色,一方面是代表国家来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的居民和其他居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60岁左右的居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居委会,都有一种怀旧般的赞美..老干部创造的居委会的黄金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他们手中走向衰落..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党和国家保持着绝对忠诚,随着政府的威信降低,以及他们自身知识和信息的缺乏,他们逐步失去对受过更高等教育和接受过更多时尚信息的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的吸引力.居委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挑战,他们在90年代中期纷纷退休.
居委会在庇护,仲裁,保护居民财产利益等方面的事例
居委会突出现象:女性占主导
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居委会 邻里三驾马车 相互制约 业主委员会成为新的代表 邻里认同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6章 新兴的市民志愿团体
80年代中期 新兴的市民团体开始出现在邻里中 治理型 服务型
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和药费的高涨促进了整个社区的健身热
社区建设运动的第一个时期是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P205 社区 在英文中称作 community 其词根来自拉丁文 communis,com意指共同,munire指防守,含义等同于共同安全和伙伴关系 fellowship 拉丁文中,社区是指一种基于地理基础上相互利益和情感需要的亲和性,。。20c30年代 社区概念被引入中国学术界,社会学家吴文藻,费孝通等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群众性志愿团队有2类,一时虽然没有注册,属于整个官办社团的团队,例如老龄委员会和计生协会 二时与外界完全没有联系 完全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团队
第七章 建设社区
20c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邻里中政府发动的最为重要的运动,社区建设运动
第一阶段 社区服务
86年到90年代中期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一些效益不好的单位已经无力承担职工的许多福利问题,如洗澡难,购物难,修理难等没有社会载体来承担。被动员的首先是居委会,三产兴盛一时。居委会办三产是当时社区服务的一大特色。80年代中期以后,以街道名义开设公司,街道办事处官员工资大大提高,虽然在政府体系里最低,但其收入达到月薪3000左右,是当时政府公务员里最高的。这时候居民参与度低,社区服务主要是政府行为。
第二阶段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的行政改革
提出社区管理的概念,95年开始实行社区行政体制改革 5月 上海在十个区的十个街道开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试点


 国与家之间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